从王府出来赵荀就察觉到之前的两个暗卫没有再跟着她了,但是回到茶楼后她发现,她身边出现了另一个人,是很陌生的味道,是李暮山又派了别的人来?

    暗卫最擅长的就是隐藏,倒不是赵荀多聪明,只是自小的成长环境,让赵荀对周围的事物很敏感,她可以清晰的分辨每个人的气味,喘气声,脚步声,身边多了哪些人虽不能及时辨别,但也很快就能发现,哪怕是功夫高强的暗卫。

    入夜后的茶楼,没有了白日的喧嚣,现下沉静的只听得见一些窗外的风声和赵荀自己的呼吸声,赵荀并未宽衣,而是端坐在床榻上,若有所思的看着地板。

    忽然抬眼看向窗户,轻飘飘的说了一句:“我知道今天自王府出来你一直在跟着我。”

    正在窗外假寐的宗九听到这句话快速睁开了眼,愣了一下,侧头看了一眼窗户的缝隙。

    听见赵荀继续说道:“我有事情要安排,劳烦出来一见。”

    话说到这,宗九只得翻窗进屋。

    赵荀看着宗九从窗边走到近前,问道:“你不像普通的暗卫。”

    “姑娘有何事吩咐?”

    宗九浑厚的嗓音传进赵荀的耳朵里,赵荀想,这声音和他的粗旷的面容还真是搭配。

    见赵荀盯着自己不说话,宗九继续问道:“夜深人静,姑娘不怕我是敌?”

    “你若是敌,还用我叫你进来?”

    赵荀回答了宗九的话,随后轻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位兄弟如何称呼?”

    “宗九。”

    “宗九大哥,荀儿有一事相求。”说着,赵荀便站了起来,走到宗九面前。

    赵荀离得太近,宗九只得后撤一步。

    “姑娘有事吩咐便是,宗九得王爷令,不得离开姑娘半步,能为姑娘效劳之事恐有局限。”

    宗九说话时略微低头,眼睛紧盯着地板,不抬头看赵荀。

    赵荀转身,慢悠悠回到了榻前,轻轻坐下,宗九亦是不紧不慢的跟随。

    “倒也不是什么难事,这几日我要去城东布庄采买,届时我要引一人出来,他可能会杀我,你不要出手阻拦。”

    宗九猛的抬头看向赵荀,瞬时压下心中疑惑,向赵荀作揖道:“姑娘三思。”

    见宗九的反应,赵荀倒也不奇怪,毕竟李暮山将人派来是保护自己的。

    “放心吧,我有你家王爷送的金丝软甲,普通刀剑伤不了我什么,若要引出我要找的人,受点小伤也无所谓,若是你察觉我有性命之危,再上前营救也不迟。”

    宗九在跟随李暮山来临北之时就见过赵荀了,这几年陪李暮山来往茶楼的都是青雀,他鲜少听到赵荀的消息,只是偶尔听闻,这荀姑娘有时思维跳脱,而有时又很沉稳,像是两种不同的人格。

    见宗九不说话,赵荀冷了脸,继续说道:“我要办事,还请宗九大哥行个方便。”

    “姑娘见谅,王爷吩咐宗九保护姑娘,一根汗毛都不能少。”

    见宗九不松口,赵荀继续说道:“我要办事,还请宗九大哥行个方便,出门时我会穿上软甲,若是真的受伤了,我自去向你家王爷解释,不会降罪于你。”

    宗九怕的哪是降罪,他知道赵荀在自家王爷心中的分量,岂敢疏忽。

    宗九后撤一步,又向赵荀作揖行礼,说道:“王爷重视姑娘,刺杀并非小事,宗九自当竭尽所能保护姑娘。”

    听宗九这般说,赵荀皱了皱眉,没了往日的笑脸:“宗九,此人不浮出来,我夜难安寐,我不是要你视而不见,只是晚些出手,行吗?”

    见赵荀这阵势,宗九知道自己说不过,只得应下,明日一早尽快将消息传回王府,请王爷裁夺。

    翌日

    赵荀吃过早饭后便回了房中,说要写些东西,不得打扰。

    赵荀将写好的信放进木盒中,将身体轻轻靠在椅背上,侧身低头看着街上的行人,有些出神。

    咚咚咚,缙云的敲门声打断了赵荀。

    “进来。”

    “姑娘,城东布庄的钱老板派人送来消息,说明日一早姑娘定的布料就要到了,邀姑娘去看看。”

    “真快啊。”赵荀喃喃道。

    “姑娘说什么?”

    “没什么,让小厮回去告诉钱老板,明日辰时,我自主街东行,请钱老板静候。”

    缙云不知道为何还要告诉钱老板行驶路线,也没多想,应声便下楼去了。

    藏在屋内的宗九将二人对话听的清楚,刚刚他也收到了王爷的指令,只说不伤赵荀性命即可,其余的都听赵荀的。

    宗九刚才见赵荀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纸,写完后有些出神,情绪不太好的样子,不知是在写些什么。

    第二日

    更衣时赵荀让缙云将金丝软甲拿出来,便说自己来穿就行,让缙云下去看看车马备好了没有。

    宗九在窗外听着赵荀穿上金丝软甲的声音,才稍稍放心。

    鸣珂将马车牵来茶楼门前,扶赵荀上车后便沿主街往城东走,宗九则悄无声息的跟在马车后面。

    在主街走了一会,赵荀忽然叫鸣珂停下。

    “鸣珂,我忘了些东西,你将马车赶到巷子里,回去帮我取一下吧。”

    “姑娘忘了什么?”

    “我房中书案上有个木盒子,你将它拿来。”

    鸣珂毕竟还是小,听赵荀这样说也没有多想,将马车赶紧旁边的巷子里便对赵荀说:“姑娘稍等,我快去快回。”

    一直跟在马车后面的宗九见马车忽然驶入巷子便觉得奇怪,紧忙上前,又见鸣珂匆匆跑出来,心中大惊。

    赵荀出门后不久,缙云便来房中收拾,瞥见了榻上的金丝软甲,心中不免疑惑,喃喃道:“姑娘让拿软甲,怎么没穿?”

    正想着,又听楼梯上鸣珂噔噔噔跑了上来,缙云问道:“怎么回来了,姑娘呢?”

    “姑娘…让我拿…拿木盒。”

    木盒?缙云觉得不太对劲,这木盒平日里是赵荀放信件用的,去布庄看布料拿木盒做什么?

    鸣珂怕赵荀等的急,到书案前拿了木盒就往下跑,缙云看了看榻上的软甲,心里有些打鼓,紧忙跟了上去。

    鸣珂离开后,赵荀便下车朝巷子深处走去,知道宗九一直跟着,现在只求宗九发现的晚一点。

    宗九确实发现晚了,到时马车中已是空无一人。

    赵荀不见了。

    宗九左右查看,沿着痕迹追了上去。

    赵荀走到巷子里七拐八拐的停了下来,站定后轻轻说了句:“要动手就赶快。”

    跟踪许久的曾青出现在赵荀身后,冷冷道:“赵姑娘,你将人支走,又拐进深巷,这是打的什么算盘?”

    赵荀嗤笑一声:“嘁,打的什么算盘?曾老板,再不动手,可就没有机会了。”

    曾青隐约觉得今日的赵荀与上次见面时有些不同。

    霎时间曾青听到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果断出手,双刀中的其中一把朝着赵荀心口刺了过去,马上碰到赵荀时便被赶到的宗九截了下来,双方交手十几回合,宗九逐渐占了上风,曾青心想事已办完,先撤。

    曾青突然撤手逃离是宗九没有想到的,在刚刚的交手中,曾青的双刀杀意尽显。

    双刀!刚刚他只注意到了刺向赵荀心口的一刀,那另一刀?宗九紧忙回身寻找赵荀,只见赵荀已然倒在血泊之中。

    宗九上前查看赵荀伤口,心口上的位置只有衣服破了一些,而腹部则血流不止,宗九不能直接查看赵荀腹部的伤口,他不停的喊荀姑娘,企图唤醒,赵荀已然昏迷,宗九只得将赵荀抱回马车,正碰上归来的鸣珂和缙云。

    鸣珂和缙云见赵荀腹部都是血吓坏了,迎着宗九跑过去,刚喊了声姑娘,只见宗九示意他们不要出声,赵荀受伤的事现在还不能传出去,至少在王爷或者赵荀授意下,现在这件事还不能传出去。

    宗九将赵荀抱上马车后,缙云紧随也进了马车,宗九让鸣珂将马车驾驶到王府后门。

    缙云在马车上抱着赵荀,捂着赵荀腹部的伤口,一直默默掉眼泪,只记得宗九让她不要出声,而在赶车的鸣珂,眼睛直愣愣的有些发红。

    到王府的路鸣珂是熟悉的,不多时便到了。

    宗九将赵荀抱下车,让鸣珂去请王爷过来,他带着缙云直奔王府的药炉。

    李暮山匆匆赶来药炉,直接进屋,没有理会跪在门外,衣服上都是血的宗九。

    但是走到屏风前,李暮山停了下来,毕竟男女有别,而且赵荀,也不是自己的亲妹妹。

    攥着拳头,李暮山开始在屏风前踱步,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李暮山的随军郎中简仪走了出来,见简仪出来李暮山紧忙上前询问:“荀儿如何了?”

    简仪欲言又止,李暮山皱了皱眉说道:“如实说。”

    简仪长吁一口气:“姑娘的伤口在腹部,不深,刀口也不是很大,血虽然止住了,但是…”

    “但是什么?”

    “我在伤口处闻到一种草药的味道,这种草药服用不致命,但若是涂抹在伤口上,则会使伤口腐烂不愈,久之恐损及性命。”

    “如何医治?可有解药?”

    “此药源于域外,我也是在医书中得知其气味及药效的,至于解药我得去查查。”说完简仪紧忙跑到隔壁书库去了。

    缙云在里屋照顾赵荀,鸣珂也想进去,但是被青雀拦了下来,青雀发现鸣珂手中攥着一个木盒,便问里边是什么东西,这时鸣珂才想起来姑娘让他去的拿木盒。

    未来得及解释,便听李暮山在屋中压低声音,却依然听得出愤怒的喊到:“都给本王滚进来!”

    闻言青雀带着鸣珂进了屋中,跪在门外的宗九也起身走进屋中,低着头直直的跪在李暮山面前。

    李暮山坐在太师椅上,皱着眉问宗九怎么回事。

    宗九只答道:“属下办事不利,请王爷责罚。”

    “混账!我问你怎么回事,何时说要罚你!”

    宗九不知该如何向王爷说,只是直挺挺的跪着。

    “我们本来要去城东的布庄的,半路姑娘说落了东西让我回去取,等我回来时便看到姑娘受伤了。”

    鸣珂一边哭一边说,毕竟是个14岁的孩子,见到这些心里定是慌的,李暮山示意青雀安抚一下,这时青雀说道:“王爷,荀姑娘让鸣珂回去拿了一个木盒,您要不要看看?”

    说着便从鸣珂手中取出木盒,呈给了李暮山。

    李暮山打开木盒后发现里边有一封信,信封上不算隽秀的字迹清楚的写着【吾兄亲启】,李暮山微微皱眉,手不自觉抖了一下。

    赵荀,从未喊过自己大哥,哪怕是刚认识时,李暮山说与赵荀甚是投缘,觉得赵荀很像自己的妹妹,亦有意与赵荀结拜,都被回绝了,他记得当时赵荀说:“我们都只是过路人,不必留下太多牵绊。”

章节目录

临北有间茶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映琉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映琉璃并收藏临北有间茶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