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你说他死了?”
五年间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波澜不惊的姜如素,竟然一瞬便红了眼眶,都还没来及遮掩,迟迟反应过来遮住了脸,声音里掩饰不了的失控,“当真?”
“当真。”晏行丘似乎也并未想过姜如素的反应如此之大,下意识的想要安慰她,却被姜如素侧背过身躲开了。
“表兄死前曾向家中寄过一封绝笔信。他知道我曾随他去过西羌,所以这封信兜兜转转到了我的手上。”
姜如素依旧保持着那副姿态,背对着晏行丘,也不说话,只听着他一字一句的念着存于脑海的诀别信。
“临江恐命在且夕,惟愿家族安康。独有一憾与一人之约,恐将误之。他日若逢于西羌,代为致歉于彼女。若世有来世,临江必践此约。景乾十三年秋,绝笔于上京。”
半晌她才开口,“有事我会叫你,自己找间没人住的屋子留下吧。”
这封诀别信,兜兜转转竟然还是到了她这位被毁约之人的面前。
当真是缘分。
“姜如素,尔木知办了晚会,你怎么还不去?”
“我晚些时候再去。”少女阖眸,打坐的身形丝毫未曾动摇过丝毫,直挺挺的坐着。
南水羌的女子自年幼便有一些被挑选进祭司一脉,祭司一职向来都是族中现任祭司亲自由祭司一脉都挑选下一任,未能选中的人也是需最以澄澈之心,感悟天地自然以佐祭司。
为了摒弃私情,已达公正与保证着十足虔诚之心,每日都需反思打坐一个时辰。
姜如素今日还未完成这一课业。
“你是会成为下一任祭司吗?”晏临江穿着膠青色的便服,席地而坐在她身侧。
“我不知道。”姜如素也说不清,她分不清想与不想。
祭司一职在南水羌是能拥有土地和人口的位子,能参与尔木知的商讨,是部落中很是尊贵的人。可身为祭司,不得离开南水羌,也不得随意离开碉楼。
若是以前,姜如素自然是愿意心安的留在此处一生,若是运气好,成为祭司,再过几年嫁给尔木知的小儿子。若是未能成为祭司,或许寻个有差事的人嫁了,在西羌过一辈子。
可如今是不同的。
南水羌外还有十二部,十二部外还有汉朝,还有极北之地。
有着多多少少姜如素都未曾见过的光景,她终归还是有些动摇。
前辈对她的教诲也使得她开始犹豫,她的天从不该只有南水羌这么小一处。
察觉到心乱了,静不下来了,姜如素将打坐静思的时间又想后推了推,她抬眼瞧了眼外面的日光,怕是赶不上晚会了。
“晚会快开始了,临江你先去吧。”南水羌一月一次的晚会是外乡人难得遇见的乡土风情。
炙烤的牛羊肉,光是只闻上一闻,就止不住的嘴馋,火堆边起舞的锅庄,阿婆们奏响的口弦乐器,无一不构成这一场盛大热闹的晚会。
可那些也都动摇不了晏临江。
晏临江想到两人的相见,没有格外多么惊艳偶遇,只是那茫茫山野中的一眼。
一见如故。
“我不喜欢热闹的场景,我陪你吧。”少年人说着就坐下,耳边还能听到外面晚会开始的起哄声,紧随着便是悠扬的乐声。
“我家乡也有很多很好玩的集会,若是你没能成为祭司,不如来汉地吧,我请你来景州城。”晏临江说的真切,他年岁比姜如素长上二三岁,但周游汉地,位登谋士,他早就知道,他喜欢上姜如素了。
只凭那一眼就已经定下。
可那或许是不能的,可姜如素还是心动了,或许可得转机,她答应了下来。
“那说好了,你可得赴约。”晏临江也打坐陪着她,少年的眼眸比西羌的天还澄澈,比戈里木斯湖还深邃,像是不知道怎么说明白的快了一些的心跳。
“我一定赴约。”
一枕空梦。
姜如素瞧了时候,依旧是午后,她不过是小憩了片刻。可这里并没有南水羌的口弦声,也没有晏临江。
晏行丘又在庄子待了两天,到了两日一回绣楼的日子,才又遇见了姜如素。
她似乎很喜欢卧在那院中树下休息。
“姜姑娘,我今日回楼,可有需要我带给你的物件吗?”
四月二十九的花神节,就在几日后。
郢州城每年芒种时,都会举行花神游街。
花神娘娘每年都由不同的不逾髫年的少女担任,扮演花神娘娘的幼女并每年穿着的衣裳其实都是一致的,那是郢州城第一年花神节前,花神娘娘托梦于那时的绣娘,依照着梦中做出来的。
毕竟是年幼的女神仙,正是爱美的年纪,便每年变着花样由郢州城锈艺最为出众的绣娘担任游街花神的外袍制作。
起先城里几家绣坊分不出高低的时候,差不多便是每家隔几年担任一次。
可四年前便是由无素绣楼担任,虽说绣楼绣娘技艺不差,但说到底还得由姜如素亲自动手的。
今年加上这势头极为凶猛的锦绣楼,怕是又得如从前一般,提前一日将自己做的衣裳交给太守夫人择取了。
“你将这张图样交给点秋,让她找往年的那家成衣铺,这两日将衣裳做出来。”图样上是姜如素画的外袍样式,只待成衣铺做完,她便开始绣制。“也用不着到时候你又跑一趟,就让她到时候寻人送来就是。”
“知道了。”晏行丘将图样叠好,放进怀中,几次确认放好才安心的接着问,“现下是青梅成熟的季节,市集上能买到些新鲜的,姜姑娘要吃些吗?”
“都可,钱若不够用了,找程伯,他会给你的。”姜如素理着绣线,将绣架挪出来擦拭的干净。
晏行丘回来的也快,晌午前才动身,晚饭前就已经赶回庄子了。他提回来了一篮子的新鲜瓜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在庄子小住上半月。
“姜姑娘,今天的青梅很是新鲜,你要来尝尝吗?”晏行丘分明看着颇有着一种饱读诗书的贵公子风格,私下却又总是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买青梅到解决仿制品的问题,他似乎将每一件事情处理完后,都要想个开屏的鸟雀,来她这里讨上几句夸奖。
姜如素手上正忙着理绣线,晏行丘挑了颗最大的青梅,递至她眼前。见姜如素两手皆是套在线团里,左手将那团线夺了下来,将青梅塞入了姜如素的手中。
“我待会儿再吃。”姜如素委婉的回绝了现在就品尝少年人成果的邀请。
“怎么?我可没有下毒。”晏行丘无辜的瞧着她,非得等一个结果。
毕竟到底是她心软将人留了下来,瞧见他姜如素竟也开始想着,若是她家中多了这样一位表弟,这般磨人的性子,她可受不了。
“吃便吃。”点秋昨年曾买过一次青梅,无一例外都酸的牙疼,姜如素自那以后瞧见青梅都不忍牙酸,只想着敷衍的咬上一口,却是意外的甜。
“我就说,我眼光可好了,挑的都可甜了。”晏行丘将她的小动作全然看在心里。
“是很甜。”姜如素两三口便解决掉了那颗青梅,将绣线又拿了回来,被晏行丘一搅和,乱了不少,“也不知道稳妥些,点秋都没你闹腾。”
“可我要是像点秋姑娘那般,说不定你就不理我了。”姜如素一心都在整理上,根本没顾及晏行丘的小动作。
这话却是不假,晏行丘明白,他是因着晏临江的恩情才留下的,姜如素不擅长同旁人相处,他若是安安静静的处理完这些事儿,总归是比不过程伯的。
“我来帮你吧。”要将绣线理好,姜如素一个人确实略微有些麻烦,但好在早就习惯了下来,用着一侧的椅子也算能解决。
但眼下有人帮助,她自然是乐意,晏行丘也也在其中,任由她指挥着将手臂摆正,将绣线挂好。
“你每次绣前都要理线?”
“是啊。”理线算是绣娘们必做的一项事情,偶尔为了达到效果,可能还需要对绣线做出更多的处理,合线劈线都需要。
部分绣娘是先紧着手边理好的线先用着,等到绣制一半,若是缺了再做打理。
姜如素却早已习惯先做打算。西羌那些日子里,将心神与绣针相结合的日子里,中途被打断是万万不可取的。
“花神节你可有想法了?”晏行丘回了郢州城一趟,这么问想来也是听说了锦绣楼的一些传言。
“有些打算了。”姜如素这次一改往日的以正红粉红为主的色调,反倒是以白线为主,虽然色彩浅了些,但更为考验绣娘的功底了。
以纯色绣同色布样,行线走针结合往日的样式。用那同色的线勾勒花卉的花瓣,比着往日像是融合成一处的意境画,便为更为清晰的工笔风格。
以西羌技艺为根基,加之汉地工笔之形。比起过去的样式,倒是更加的突破的历年的花神节的外袍。
“既然你问我,想来也有什么想说?”姜如素问道。
“自然是有的,点秋姑娘同我提到过那赏花宴上那锦绣楼的手法。”晏行丘到底是识过字,描绘的意境倒让姜如素不敢放下心来。
一衣两景,互为交映,是个强敌,但也仅止于此了。
有了人相助,绣线理的很快,片刻便整理开来。姜如素将那绣线搭在细木棍上,那家成衣铺常来合作,约莫一两日后那成衣送来,便可开工。
才收拾完一切,便开始落了雨。
雨落得很快,才察觉到一丝丝凉意,不多时便瞧见院内的转面上被雨滴打出来的深色水印。
二人手忙脚乱的才将放在院中的绣线和绣架搬到屋檐下,雨便一下子大了,雨水就似一道自然垂落在屋檐前的水帘。
夜里雨也没停,半夜梦醒的时候,姜如素还能听见那雨链在急雨中,如编钟声般响了一夜。
晨起的时候,外面还在下雨,也不见着又弱下去的趋势。不过雨天最是使人心静,姜如素想着还不到早饭的时候,不如打坐一会儿。
“姜姑娘。”叩门声中,老妇人的声音很是着急。
“怎么了?阿婶。”
“姜姑娘不好了,昨晚雨水太大,走山了,将那路给埋了。这几日我们都出不去了。”
她被困在庄子上了。
坍塌的路面最快也得等雨停后再修缮,可瞧着外面的雨,也不像是一时半会儿能停得了的。
这下子乱了,姜如素的所有计划都乱了。
花神节就在眼前,制好的成衣因着急雨,这道路怕是一两日通不了,雨势不大,但若是又遇上走山,怕是要搭上性命。
若要是等雨停,这工期是赶不上了。
五年间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波澜不惊的姜如素,竟然一瞬便红了眼眶,都还没来及遮掩,迟迟反应过来遮住了脸,声音里掩饰不了的失控,“当真?”
“当真。”晏行丘似乎也并未想过姜如素的反应如此之大,下意识的想要安慰她,却被姜如素侧背过身躲开了。
“表兄死前曾向家中寄过一封绝笔信。他知道我曾随他去过西羌,所以这封信兜兜转转到了我的手上。”
姜如素依旧保持着那副姿态,背对着晏行丘,也不说话,只听着他一字一句的念着存于脑海的诀别信。
“临江恐命在且夕,惟愿家族安康。独有一憾与一人之约,恐将误之。他日若逢于西羌,代为致歉于彼女。若世有来世,临江必践此约。景乾十三年秋,绝笔于上京。”
半晌她才开口,“有事我会叫你,自己找间没人住的屋子留下吧。”
这封诀别信,兜兜转转竟然还是到了她这位被毁约之人的面前。
当真是缘分。
“姜如素,尔木知办了晚会,你怎么还不去?”
“我晚些时候再去。”少女阖眸,打坐的身形丝毫未曾动摇过丝毫,直挺挺的坐着。
南水羌的女子自年幼便有一些被挑选进祭司一脉,祭司一职向来都是族中现任祭司亲自由祭司一脉都挑选下一任,未能选中的人也是需最以澄澈之心,感悟天地自然以佐祭司。
为了摒弃私情,已达公正与保证着十足虔诚之心,每日都需反思打坐一个时辰。
姜如素今日还未完成这一课业。
“你是会成为下一任祭司吗?”晏临江穿着膠青色的便服,席地而坐在她身侧。
“我不知道。”姜如素也说不清,她分不清想与不想。
祭司一职在南水羌是能拥有土地和人口的位子,能参与尔木知的商讨,是部落中很是尊贵的人。可身为祭司,不得离开南水羌,也不得随意离开碉楼。
若是以前,姜如素自然是愿意心安的留在此处一生,若是运气好,成为祭司,再过几年嫁给尔木知的小儿子。若是未能成为祭司,或许寻个有差事的人嫁了,在西羌过一辈子。
可如今是不同的。
南水羌外还有十二部,十二部外还有汉朝,还有极北之地。
有着多多少少姜如素都未曾见过的光景,她终归还是有些动摇。
前辈对她的教诲也使得她开始犹豫,她的天从不该只有南水羌这么小一处。
察觉到心乱了,静不下来了,姜如素将打坐静思的时间又想后推了推,她抬眼瞧了眼外面的日光,怕是赶不上晚会了。
“晚会快开始了,临江你先去吧。”南水羌一月一次的晚会是外乡人难得遇见的乡土风情。
炙烤的牛羊肉,光是只闻上一闻,就止不住的嘴馋,火堆边起舞的锅庄,阿婆们奏响的口弦乐器,无一不构成这一场盛大热闹的晚会。
可那些也都动摇不了晏临江。
晏临江想到两人的相见,没有格外多么惊艳偶遇,只是那茫茫山野中的一眼。
一见如故。
“我不喜欢热闹的场景,我陪你吧。”少年人说着就坐下,耳边还能听到外面晚会开始的起哄声,紧随着便是悠扬的乐声。
“我家乡也有很多很好玩的集会,若是你没能成为祭司,不如来汉地吧,我请你来景州城。”晏临江说的真切,他年岁比姜如素长上二三岁,但周游汉地,位登谋士,他早就知道,他喜欢上姜如素了。
只凭那一眼就已经定下。
可那或许是不能的,可姜如素还是心动了,或许可得转机,她答应了下来。
“那说好了,你可得赴约。”晏临江也打坐陪着她,少年的眼眸比西羌的天还澄澈,比戈里木斯湖还深邃,像是不知道怎么说明白的快了一些的心跳。
“我一定赴约。”
一枕空梦。
姜如素瞧了时候,依旧是午后,她不过是小憩了片刻。可这里并没有南水羌的口弦声,也没有晏临江。
晏行丘又在庄子待了两天,到了两日一回绣楼的日子,才又遇见了姜如素。
她似乎很喜欢卧在那院中树下休息。
“姜姑娘,我今日回楼,可有需要我带给你的物件吗?”
四月二十九的花神节,就在几日后。
郢州城每年芒种时,都会举行花神游街。
花神娘娘每年都由不同的不逾髫年的少女担任,扮演花神娘娘的幼女并每年穿着的衣裳其实都是一致的,那是郢州城第一年花神节前,花神娘娘托梦于那时的绣娘,依照着梦中做出来的。
毕竟是年幼的女神仙,正是爱美的年纪,便每年变着花样由郢州城锈艺最为出众的绣娘担任游街花神的外袍制作。
起先城里几家绣坊分不出高低的时候,差不多便是每家隔几年担任一次。
可四年前便是由无素绣楼担任,虽说绣楼绣娘技艺不差,但说到底还得由姜如素亲自动手的。
今年加上这势头极为凶猛的锦绣楼,怕是又得如从前一般,提前一日将自己做的衣裳交给太守夫人择取了。
“你将这张图样交给点秋,让她找往年的那家成衣铺,这两日将衣裳做出来。”图样上是姜如素画的外袍样式,只待成衣铺做完,她便开始绣制。“也用不着到时候你又跑一趟,就让她到时候寻人送来就是。”
“知道了。”晏行丘将图样叠好,放进怀中,几次确认放好才安心的接着问,“现下是青梅成熟的季节,市集上能买到些新鲜的,姜姑娘要吃些吗?”
“都可,钱若不够用了,找程伯,他会给你的。”姜如素理着绣线,将绣架挪出来擦拭的干净。
晏行丘回来的也快,晌午前才动身,晚饭前就已经赶回庄子了。他提回来了一篮子的新鲜瓜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在庄子小住上半月。
“姜姑娘,今天的青梅很是新鲜,你要来尝尝吗?”晏行丘分明看着颇有着一种饱读诗书的贵公子风格,私下却又总是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买青梅到解决仿制品的问题,他似乎将每一件事情处理完后,都要想个开屏的鸟雀,来她这里讨上几句夸奖。
姜如素手上正忙着理绣线,晏行丘挑了颗最大的青梅,递至她眼前。见姜如素两手皆是套在线团里,左手将那团线夺了下来,将青梅塞入了姜如素的手中。
“我待会儿再吃。”姜如素委婉的回绝了现在就品尝少年人成果的邀请。
“怎么?我可没有下毒。”晏行丘无辜的瞧着她,非得等一个结果。
毕竟到底是她心软将人留了下来,瞧见他姜如素竟也开始想着,若是她家中多了这样一位表弟,这般磨人的性子,她可受不了。
“吃便吃。”点秋昨年曾买过一次青梅,无一例外都酸的牙疼,姜如素自那以后瞧见青梅都不忍牙酸,只想着敷衍的咬上一口,却是意外的甜。
“我就说,我眼光可好了,挑的都可甜了。”晏行丘将她的小动作全然看在心里。
“是很甜。”姜如素两三口便解决掉了那颗青梅,将绣线又拿了回来,被晏行丘一搅和,乱了不少,“也不知道稳妥些,点秋都没你闹腾。”
“可我要是像点秋姑娘那般,说不定你就不理我了。”姜如素一心都在整理上,根本没顾及晏行丘的小动作。
这话却是不假,晏行丘明白,他是因着晏临江的恩情才留下的,姜如素不擅长同旁人相处,他若是安安静静的处理完这些事儿,总归是比不过程伯的。
“我来帮你吧。”要将绣线理好,姜如素一个人确实略微有些麻烦,但好在早就习惯了下来,用着一侧的椅子也算能解决。
但眼下有人帮助,她自然是乐意,晏行丘也也在其中,任由她指挥着将手臂摆正,将绣线挂好。
“你每次绣前都要理线?”
“是啊。”理线算是绣娘们必做的一项事情,偶尔为了达到效果,可能还需要对绣线做出更多的处理,合线劈线都需要。
部分绣娘是先紧着手边理好的线先用着,等到绣制一半,若是缺了再做打理。
姜如素却早已习惯先做打算。西羌那些日子里,将心神与绣针相结合的日子里,中途被打断是万万不可取的。
“花神节你可有想法了?”晏行丘回了郢州城一趟,这么问想来也是听说了锦绣楼的一些传言。
“有些打算了。”姜如素这次一改往日的以正红粉红为主的色调,反倒是以白线为主,虽然色彩浅了些,但更为考验绣娘的功底了。
以纯色绣同色布样,行线走针结合往日的样式。用那同色的线勾勒花卉的花瓣,比着往日像是融合成一处的意境画,便为更为清晰的工笔风格。
以西羌技艺为根基,加之汉地工笔之形。比起过去的样式,倒是更加的突破的历年的花神节的外袍。
“既然你问我,想来也有什么想说?”姜如素问道。
“自然是有的,点秋姑娘同我提到过那赏花宴上那锦绣楼的手法。”晏行丘到底是识过字,描绘的意境倒让姜如素不敢放下心来。
一衣两景,互为交映,是个强敌,但也仅止于此了。
有了人相助,绣线理的很快,片刻便整理开来。姜如素将那绣线搭在细木棍上,那家成衣铺常来合作,约莫一两日后那成衣送来,便可开工。
才收拾完一切,便开始落了雨。
雨落得很快,才察觉到一丝丝凉意,不多时便瞧见院内的转面上被雨滴打出来的深色水印。
二人手忙脚乱的才将放在院中的绣线和绣架搬到屋檐下,雨便一下子大了,雨水就似一道自然垂落在屋檐前的水帘。
夜里雨也没停,半夜梦醒的时候,姜如素还能听见那雨链在急雨中,如编钟声般响了一夜。
晨起的时候,外面还在下雨,也不见着又弱下去的趋势。不过雨天最是使人心静,姜如素想着还不到早饭的时候,不如打坐一会儿。
“姜姑娘。”叩门声中,老妇人的声音很是着急。
“怎么了?阿婶。”
“姜姑娘不好了,昨晚雨水太大,走山了,将那路给埋了。这几日我们都出不去了。”
她被困在庄子上了。
坍塌的路面最快也得等雨停后再修缮,可瞧着外面的雨,也不像是一时半会儿能停得了的。
这下子乱了,姜如素的所有计划都乱了。
花神节就在眼前,制好的成衣因着急雨,这道路怕是一两日通不了,雨势不大,但若是又遇上走山,怕是要搭上性命。
若要是等雨停,这工期是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