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迟晚回到酒店后不久,就收到了一束鲜花。
准确说,是一束向日葵。虽然花朵周围有其他颜色的鲜花作为点缀,但一看就知道主花是向日葵。
花朵很新鲜,有的还带着水珠,散发着阵阵香气,浓郁却不腻人。她看得出,这束花的花枝修剪的很精细,连包花用的丝带都系得格外用心。
这种搭配,哪怕是迟晚这样自诩审美迟钝的人,都看得出一种美感。
只是……
这丝带的系法和包花的手法,怎么看着有一点眼熟?
迟晚顿了一下,捧着花坐到床沿边,见花中夹着一张蓝天颜色封面的明信片。她翻开一看,苍劲有力的字体就道明了送花人的身份。
——比赛辛苦,送上今年第一束太阳的忠实fans。
落款是:你迟到的球迷。
迟晚看了下日期,八月十九日。
原来这时候,是向日葵开放的时间。
看着花瓣上的水珠,再看看今天37度的高温,他是怎么千里迢迢的带来,还把花保护的这么好?
一定是费了很多心思。
迟晚笑了笑,把花和奖杯放到了一起,然后拍了张照,打开了微博。
那天,失踪人口忽然在微博上回归,迟晚破天荒的发了一条微博:“很开心获得这次公开赛单打冠军和双打冠军,感谢主办方的大力支持,接下来的目标还是继续努力向前,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努力去拼!”
前面看起来很官方,很客套的一些话,但最后她补了句:“以及,这次的奖杯真好看!”
嗯……这种行为是不是叫夹带私货?
发完了微博,她没有急着退出,而是直接停在了微博页面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回应。
直到系统提示,新回复+1
迟晚眼皮一跳,立刻戳开看,然后就看到方玉莹的回复。
乒乓方玉莹:小丸儿今晚发挥的真好!
迟晚:“……”
忽然就觉得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
如果让方玉莹知道,大概一定会痛骂她有了媳妇儿忘了……呸!瞎想什么呢?!
迟晚连忙回复方玉莹:谢谢姐~
刚退出回复页面,又有红色+号的新回复提示,迟晚连忙点进去,看到的是沈蔓和苏静彤嚷着让她请客。
迟晚:“……”
你们距离我那么近,说话声大点就能听得到,至于在微博聊吗?
之后有其他队友和零星的球迷陆陆续续发来的祝福。迟晚看着那个提示回复的数字一点点上涨,从一开始把心提着,到后来已经完全平静。
所以那个人现在是恰好没刷微博吗?
迟晚叹了口气,暂时放下了手机,托着腮倚在桌边看向那束向日葵。看了一会,又拿起手机,只不过这次迟晚戴上了耳机,打开了手语视频。
迟晚最近开始学起了手语,这事谁都不知道。她每天训练完了,总会抽时间打开手语的教学视频。
迟晚知道自己已经过了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时间,现在要学手语会很吃力,可是她还是想学习一下。
她搜索了很多聋哑人的资料,看到许多聋哑人因为从小没有听力,导致语言逻辑都会变得与常人不同,表达意愿时十分混乱,学起东西来很吃力,平常人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他们要花费许久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
于是手语就成了他们唯一和世界交流的通道。
迟晚反复回想起他第一次在她面前情不自禁地打出手语的样子,动作自然又流畅,那是他最熟悉的表达方式。
她忍不住想,如果她懂手语,那他在表达什么,她第一时间就会明白,就不用他写便签纸或者打字那么麻烦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遏制不住了。她想去了解他的世界,了解他的语言。
迟晚盯着视频学得太认真,就连去买宵夜的舍友回来了都没发觉。直到苏静彤拎着一袋子烧烤放到她鼻尖,她才回过神。
“吃点吗?”刚才还嚷嚷着让她请客的人,不吭不响地拎回了一袋子她最喜欢的烧烤。
“你真是及时雨啊!”刚好饿了!
迟晚放下手机,正眯眼笑着拆包装,沈蔓和其他几名队友闻着味就来了,一看有烧烤,顺理成章入驻了她们房间。
沈蔓看到迟晚的床头柜上放着一束花,咬着烤串口齿不清的问她:“这花好漂亮,谁送的?”
“是哦,我刚才出去买宵夜的时候还没有。”苏静彤好奇道。
“球迷送的吗?”比沈蔓资格还老的廖子晴说。
正在啃鸡腿的迟晚有了细微的停顿,然后猛地点头:“嗯!”
对,是的,没错,一个自称迟到的球迷送来的。
迟晚不自觉地弯了下眼睛。沈蔓看到了她那双眼眸里模糊而清浅的笑意,一闪而逝,却直达眼底。
沈蔓在那一瞬间好像捕捉到了一丝微妙,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抓到,仿佛只是自己想多了。
迟晚继续低头刷着手机,有心想问一问洛宁现在在干嘛,有没有看微博。但随后又想,时间好像太晚了,他现在或许可能休息了呢?
身边的队友们在电脑上挑了一部轻喜剧影片来看,一边吃着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迟晚似乎在听着她们叽喳的内容,又似乎只是看着微信页面出神。
手机忽然响了一下,迟晚猛地一下吓得差点没拿住。等拿稳了之后,她看到微博弹出一个@提示,迟晚愣了下,动作比大脑反应要快,在她还没回过神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微博。
那是洛宁的一条原创微博,他发了九张图,每一张都是她。准确的说,每一张都是今天正在比赛的她。
她呼吸一滞,胸腔内的跳动骤然加快。她点开第一张图,看出那是比赛时刚入场的她。
第二张是她挥动球拍时的背影。
第三张是中场暂停时,她走到裁判台拿毛巾时的侧影。
第四张是她在暂停时仰头喝水。
……
……
第九张是她赢下比赛,面向他的那一刻。
她看到他的文案,他说:“比赛的魅力只有亲眼见到才知道,运动员的辛苦也只有到了现在才略微了解一二。这是我看得第一场乒乓球的决赛,也是第一次当一个业余的粉丝站子,不知对我这个站子是否满意?——迟到的球迷送上今日的夺冠贺礼。”
是否满意?
这句话是在问她吗?
总共九张照片,每张看上去都没有经过精修,只是调了下亮度,但每一张都是她比赛时的细节,要有多认真才能抓拍下来……
他顶着烈日高温千里迢迢赶到现场,又在观众席上无声无息地拍下她比赛的瞬间。他拍摄这些照片时,每一张都没打扰到她。
迟晚想,怎么可能不满意呢……
比迟晚小几岁的队友梁音楠平日里爱追剧追星,曾经跟她解释过站子是什么意思。迟晚垂眸笑了笑,给这条微博点了个赞,又在微博下回复道:“很满意。”说完又配了个笑脸。
洛宁以为迟晚已经休息了,发完微博就去看今天的赛后采访了。
今天是单打比赛,跟昨天双打之后的采访当然不同,收获了冠军的迟晚无处可躲,于是镜头外的记者一脸视死如归,而镜头内的迟晚正在出神,互相折磨的氛围已经达到了顶峰。
“恭喜迟晚拿到了这次公开赛的冠军,请问有什么感想么?”
迟晚想了想说:“感想就是,高兴。”
记者心说,你这高兴得不太走心啊,说这话的时候笑一下,我可能就信了。
记者:“感觉这次自己发挥得怎么样?”
迟晚点点头,认真道:“结果不是已经出了么?”
记者:“……”
迟晚看记者脸色不对,连忙改了下口:“发挥得还好,对自己这次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
记者差点扔了话筒感动得哭出来,天知道这是采访她这么多年之后第一次自己主动往回找补。
记者稳了稳手中的话筒,继续提问:“对于对手的发挥有什么看法?”
“我蔓姐还是我蔓姐,跟她比赛真的好累。”迟晚如实道。
记者看时间差不多了,准备闪人,于是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对于这次的公开赛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洛宁似乎有了种预感,他看到屏幕里的人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奖杯,抬眸笑了下,说:“我想说,这次公开赛的奖杯,很好看。”
……
洛宁自诩是个冷静自持的人,但在这一刻,他却莫名有点脸热,嘴角上扬的弧度怎么也压不下去。
她说很好看,那就证明她很喜欢。
真的是,太好了!
一个奖杯,成了他与迟晚之间心照不宣的小秘密,也成了他们二人之间秘而不宣的牵连。
洛宁捏着自己发烫地耳垂想着她刚才的话,似乎比第一次得到甲方夸赞时还要高兴。他正悄悄乐着,手里握着的手机忽然震了一下,他解锁了手机,看到了她在微博上的回复。
于是眼底的笑意瞬间氲地更深。
洛宁打开微信,发了一条消息问:【还没休息?】
迟晚秒回:【没有。】
迟晚又说:【正在补充体力。】
洛宁是第一次听人把吃宵夜描述的这么健康,无奈地笑回:【少补充一点,吃多了对胃不好,早点休息。】
迟晚叼着鸡翅,回了个乖巧点头的表情,又说:【那个……我没找到花瓶。】
她出门比赛,肯定不会带花瓶之类的东西,出去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想了想,还是如实问道:【这花,一晚上不插在花瓶里,不会有什么吧?】
如果换做是别人问这种问题,洛宁大概会无语到一脸省略号,但如果换成是迟晚在问,他就觉得……嗯,有点可爱。
她是生怕这花出点什么问题啊,看得出是对他送的东西很在意了。
于是洛宁耐心道:【我在花枝底部包了营养液,等你回去之后再放进花瓶里也来得及。】
迟晚看了一眼那束开得正盛的向日葵,莫名想到他那清润的眉眼,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无声无息地破土而出。
沈蔓吃得差不多了,拿起手机准备刷会微博,然后就看到了迟晚刚刚在微博上点的那个赞和回复。
沈蔓眼睛一眯,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
迟晚回复的那条内容,发博人自称是迟到的球迷。
而迟晚今晚收到一束花,也是球迷送的。
要说球迷,沈蔓也有许多球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但她收到花束的时候,喜欢是很喜欢,开心也很开心,但她也没有像迟晚现在这样。
看到迟晚放下手机后,看着那束花眼睛发亮的样子,很难不让她联想到一些什么。
所以,这个迟到的球迷,其实是迟晚的球迷吧?
准确说,是一束向日葵。虽然花朵周围有其他颜色的鲜花作为点缀,但一看就知道主花是向日葵。
花朵很新鲜,有的还带着水珠,散发着阵阵香气,浓郁却不腻人。她看得出,这束花的花枝修剪的很精细,连包花用的丝带都系得格外用心。
这种搭配,哪怕是迟晚这样自诩审美迟钝的人,都看得出一种美感。
只是……
这丝带的系法和包花的手法,怎么看着有一点眼熟?
迟晚顿了一下,捧着花坐到床沿边,见花中夹着一张蓝天颜色封面的明信片。她翻开一看,苍劲有力的字体就道明了送花人的身份。
——比赛辛苦,送上今年第一束太阳的忠实fans。
落款是:你迟到的球迷。
迟晚看了下日期,八月十九日。
原来这时候,是向日葵开放的时间。
看着花瓣上的水珠,再看看今天37度的高温,他是怎么千里迢迢的带来,还把花保护的这么好?
一定是费了很多心思。
迟晚笑了笑,把花和奖杯放到了一起,然后拍了张照,打开了微博。
那天,失踪人口忽然在微博上回归,迟晚破天荒的发了一条微博:“很开心获得这次公开赛单打冠军和双打冠军,感谢主办方的大力支持,接下来的目标还是继续努力向前,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努力去拼!”
前面看起来很官方,很客套的一些话,但最后她补了句:“以及,这次的奖杯真好看!”
嗯……这种行为是不是叫夹带私货?
发完了微博,她没有急着退出,而是直接停在了微博页面上,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回应。
直到系统提示,新回复+1
迟晚眼皮一跳,立刻戳开看,然后就看到方玉莹的回复。
乒乓方玉莹:小丸儿今晚发挥的真好!
迟晚:“……”
忽然就觉得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
如果让方玉莹知道,大概一定会痛骂她有了媳妇儿忘了……呸!瞎想什么呢?!
迟晚连忙回复方玉莹:谢谢姐~
刚退出回复页面,又有红色+号的新回复提示,迟晚连忙点进去,看到的是沈蔓和苏静彤嚷着让她请客。
迟晚:“……”
你们距离我那么近,说话声大点就能听得到,至于在微博聊吗?
之后有其他队友和零星的球迷陆陆续续发来的祝福。迟晚看着那个提示回复的数字一点点上涨,从一开始把心提着,到后来已经完全平静。
所以那个人现在是恰好没刷微博吗?
迟晚叹了口气,暂时放下了手机,托着腮倚在桌边看向那束向日葵。看了一会,又拿起手机,只不过这次迟晚戴上了耳机,打开了手语视频。
迟晚最近开始学起了手语,这事谁都不知道。她每天训练完了,总会抽时间打开手语的教学视频。
迟晚知道自己已经过了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时间,现在要学手语会很吃力,可是她还是想学习一下。
她搜索了很多聋哑人的资料,看到许多聋哑人因为从小没有听力,导致语言逻辑都会变得与常人不同,表达意愿时十分混乱,学起东西来很吃力,平常人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他们要花费许久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
于是手语就成了他们唯一和世界交流的通道。
迟晚反复回想起他第一次在她面前情不自禁地打出手语的样子,动作自然又流畅,那是他最熟悉的表达方式。
她忍不住想,如果她懂手语,那他在表达什么,她第一时间就会明白,就不用他写便签纸或者打字那么麻烦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遏制不住了。她想去了解他的世界,了解他的语言。
迟晚盯着视频学得太认真,就连去买宵夜的舍友回来了都没发觉。直到苏静彤拎着一袋子烧烤放到她鼻尖,她才回过神。
“吃点吗?”刚才还嚷嚷着让她请客的人,不吭不响地拎回了一袋子她最喜欢的烧烤。
“你真是及时雨啊!”刚好饿了!
迟晚放下手机,正眯眼笑着拆包装,沈蔓和其他几名队友闻着味就来了,一看有烧烤,顺理成章入驻了她们房间。
沈蔓看到迟晚的床头柜上放着一束花,咬着烤串口齿不清的问她:“这花好漂亮,谁送的?”
“是哦,我刚才出去买宵夜的时候还没有。”苏静彤好奇道。
“球迷送的吗?”比沈蔓资格还老的廖子晴说。
正在啃鸡腿的迟晚有了细微的停顿,然后猛地点头:“嗯!”
对,是的,没错,一个自称迟到的球迷送来的。
迟晚不自觉地弯了下眼睛。沈蔓看到了她那双眼眸里模糊而清浅的笑意,一闪而逝,却直达眼底。
沈蔓在那一瞬间好像捕捉到了一丝微妙,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抓到,仿佛只是自己想多了。
迟晚继续低头刷着手机,有心想问一问洛宁现在在干嘛,有没有看微博。但随后又想,时间好像太晚了,他现在或许可能休息了呢?
身边的队友们在电脑上挑了一部轻喜剧影片来看,一边吃着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迟晚似乎在听着她们叽喳的内容,又似乎只是看着微信页面出神。
手机忽然响了一下,迟晚猛地一下吓得差点没拿住。等拿稳了之后,她看到微博弹出一个@提示,迟晚愣了下,动作比大脑反应要快,在她还没回过神的时候就已经打开了微博。
那是洛宁的一条原创微博,他发了九张图,每一张都是她。准确的说,每一张都是今天正在比赛的她。
她呼吸一滞,胸腔内的跳动骤然加快。她点开第一张图,看出那是比赛时刚入场的她。
第二张是她挥动球拍时的背影。
第三张是中场暂停时,她走到裁判台拿毛巾时的侧影。
第四张是她在暂停时仰头喝水。
……
……
第九张是她赢下比赛,面向他的那一刻。
她看到他的文案,他说:“比赛的魅力只有亲眼见到才知道,运动员的辛苦也只有到了现在才略微了解一二。这是我看得第一场乒乓球的决赛,也是第一次当一个业余的粉丝站子,不知对我这个站子是否满意?——迟到的球迷送上今日的夺冠贺礼。”
是否满意?
这句话是在问她吗?
总共九张照片,每张看上去都没有经过精修,只是调了下亮度,但每一张都是她比赛时的细节,要有多认真才能抓拍下来……
他顶着烈日高温千里迢迢赶到现场,又在观众席上无声无息地拍下她比赛的瞬间。他拍摄这些照片时,每一张都没打扰到她。
迟晚想,怎么可能不满意呢……
比迟晚小几岁的队友梁音楠平日里爱追剧追星,曾经跟她解释过站子是什么意思。迟晚垂眸笑了笑,给这条微博点了个赞,又在微博下回复道:“很满意。”说完又配了个笑脸。
洛宁以为迟晚已经休息了,发完微博就去看今天的赛后采访了。
今天是单打比赛,跟昨天双打之后的采访当然不同,收获了冠军的迟晚无处可躲,于是镜头外的记者一脸视死如归,而镜头内的迟晚正在出神,互相折磨的氛围已经达到了顶峰。
“恭喜迟晚拿到了这次公开赛的冠军,请问有什么感想么?”
迟晚想了想说:“感想就是,高兴。”
记者心说,你这高兴得不太走心啊,说这话的时候笑一下,我可能就信了。
记者:“感觉这次自己发挥得怎么样?”
迟晚点点头,认真道:“结果不是已经出了么?”
记者:“……”
迟晚看记者脸色不对,连忙改了下口:“发挥得还好,对自己这次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
记者差点扔了话筒感动得哭出来,天知道这是采访她这么多年之后第一次自己主动往回找补。
记者稳了稳手中的话筒,继续提问:“对于对手的发挥有什么看法?”
“我蔓姐还是我蔓姐,跟她比赛真的好累。”迟晚如实道。
记者看时间差不多了,准备闪人,于是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对于这次的公开赛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洛宁似乎有了种预感,他看到屏幕里的人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奖杯,抬眸笑了下,说:“我想说,这次公开赛的奖杯,很好看。”
……
洛宁自诩是个冷静自持的人,但在这一刻,他却莫名有点脸热,嘴角上扬的弧度怎么也压不下去。
她说很好看,那就证明她很喜欢。
真的是,太好了!
一个奖杯,成了他与迟晚之间心照不宣的小秘密,也成了他们二人之间秘而不宣的牵连。
洛宁捏着自己发烫地耳垂想着她刚才的话,似乎比第一次得到甲方夸赞时还要高兴。他正悄悄乐着,手里握着的手机忽然震了一下,他解锁了手机,看到了她在微博上的回复。
于是眼底的笑意瞬间氲地更深。
洛宁打开微信,发了一条消息问:【还没休息?】
迟晚秒回:【没有。】
迟晚又说:【正在补充体力。】
洛宁是第一次听人把吃宵夜描述的这么健康,无奈地笑回:【少补充一点,吃多了对胃不好,早点休息。】
迟晚叼着鸡翅,回了个乖巧点头的表情,又说:【那个……我没找到花瓶。】
她出门比赛,肯定不会带花瓶之类的东西,出去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想了想,还是如实问道:【这花,一晚上不插在花瓶里,不会有什么吧?】
如果换做是别人问这种问题,洛宁大概会无语到一脸省略号,但如果换成是迟晚在问,他就觉得……嗯,有点可爱。
她是生怕这花出点什么问题啊,看得出是对他送的东西很在意了。
于是洛宁耐心道:【我在花枝底部包了营养液,等你回去之后再放进花瓶里也来得及。】
迟晚看了一眼那束开得正盛的向日葵,莫名想到他那清润的眉眼,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无声无息地破土而出。
沈蔓吃得差不多了,拿起手机准备刷会微博,然后就看到了迟晚刚刚在微博上点的那个赞和回复。
沈蔓眼睛一眯,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
迟晚回复的那条内容,发博人自称是迟到的球迷。
而迟晚今晚收到一束花,也是球迷送的。
要说球迷,沈蔓也有许多球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但她收到花束的时候,喜欢是很喜欢,开心也很开心,但她也没有像迟晚现在这样。
看到迟晚放下手机后,看着那束花眼睛发亮的样子,很难不让她联想到一些什么。
所以,这个迟到的球迷,其实是迟晚的球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