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月》
文/容瑶
01
春寒料峭,放眼望去,陵川城是白茫茫一片。
春来暖未至,周遭一片荒芜,了无生机。
唯有乐阳侯府内得以窥见三分春色。
而这三分春色最盛之处,当数乐阳侯嫡女所居的藏馥阁。
藏馥阁藏的是满院红梅。
风来,花瓣簌簌落下,下起红雨翻涌连绵。
门内伸出一截皓腕,打起半卷毡帘,帘下露出一张俏丽的脸。
春尘急忙迎上去,问道:“晴山姐姐,姑娘可醒了?”
晴山竖起食指,示意春尘噤声,待行至门外放下帘子,才开口说道:“姑娘刚醒,身上已经不烫了。”
“我刚刚给姑娘喂了些粥,姑娘已经睡下了,你去夫人那报个平安。”
春尘领命而去,晴山略过素馨,打量眼前几人,纤指一伸,点了碧芜,“你去老夫人那。”
碧芜素来稳重,有什么说什么,不像别的小丫鬟一般咋咋呼呼,随意惊扰了老夫人。
姑娘身子娇弱,乍暖还寒时极易受寒。
但姑娘到底是从小山珍海味娇养出来的,身体恢复得极快,姑娘也说过,换季时的小病禀报过就好,不必长辈亲临探望。
特别是老夫人。老夫人年纪渐长,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姑娘怕老夫人为她忧思过度,故而特特吩咐过不能惊动老人家。
昨晚姑娘忽发高热,晴山侍奉姑娘多年,对流程已然十分熟悉——遣人禀报夫人老夫人、拧毛巾捂额头降温、请大夫然后煎药,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按例第二日便可退烧,再睡一觉就无事了,偏偏有新来的小丫鬟不知轻重,禀报老夫人时添油加醋,将一两分的病痛说成十分,惊动了老夫人亲自来瞧。
姑娘最不喜长辈因自己的小病小痛大动干戈。
“昨儿是谁去了老太太那里?”
穿着水蓝棉褂的婢女站成一列,列尾有人走出来,声音清脆:“晴山姐姐,是我。”
晴山看了她一眼,是个生面孔,又点名:“素馨。”
离她最近的婢女神色慌乱:“晴山姐姐……”
“你服侍姑娘多年,等姑娘醒了你亲自去向姑娘解释。”
晴山看向众人,音量压低却不减厉色:“你们之中不管是资历深或是新来的,都要记得我们藏馥阁的规矩。今儿能背着姑娘惊动老太太,明儿更不知会干出什么背主的事!”
背主的罪名严重,众人低头安静如鹌鹑。
过了半个时辰,门内传来人声,晴山带着一行婢女进去。
春尘正要如往常一样上前为姑娘梳头,却听姑娘纤长玉臂一伸,喊了素馨。
素馨心里忐忑走上前去,扑通一声跪下。
“我听晴山说,昨晚是你去了祖母院里。”
素馨抬头,看见姑娘还是如往常般斜坐在美人榻上,鸦青长发柔顺发亮,绾成一个松松的髻,脸颊莹润细腻,微微透着粉,眼下微红,带着病后初愈的疲色。
想起姑娘平日待自己的宽和大方,素馨脸上除去慌乱,更添愧意。
姜浮月裹紧身上披着的银红素纹狐裘披风,厚重的衣裳盖不住身量纤纤,显得她更加脆弱,让人心生爱怜。
姜浮月知道素馨往日虽不似碧芜那般沉稳,却也聪颖忠心,无意过多苛责,见她如此慌乱不禁蛾眉轻蹙。
“你起来,昨儿是怎么回事,说清楚就好。”
“奴婢昨晚饭前贪凉吃了盏冷茶闹肚子,让秋儿去回晴山姐姐,回来时就看见老太太来了……”
姜浮月捏了捏眉心,晴山见状喊人进来。
秋儿是第一次进到姑娘屋内寝间,她来了这几日,发现只有晴山、春尘、素馨和碧芜四个大丫鬟能进去伺候。
寝间不知点了什么香,闻着让人清心静气。挂着青绿色绡纱帷帐的黄花梨架子床上没有人,转移视线,发现长得像天上仙女般的姑娘靠在侧边的美人榻上。
姜浮月打量着进来的小丫鬟,模样清秀灵巧,看着是很会来事的人物,只可惜,她的院里用不上这样的人才。
晴山:“刚刚素馨的话,你在外面听见了没?”
秋儿心里七上八下,听了晴山的话猛地跪下。
“姑娘恕罪!姑娘恕罪!”
小丫鬟的声音微微发抖。
“奴婢该死,不该自作主张。”
“她可有冤枉你?”
“没有。”
秋儿年纪小,心里有什么脸上根本藏不住,姜浮月见她年幼又没有坏心,心里软了三分,说:“罢了,只是你往后不用在藏馥阁服侍了。”
秋儿心下一惊,她昨晚只是想在姑娘面前表现好得到重用,谁知没猜对主子心思,反倒被赶出去!
要知道她被分到姑娘院子时,旁边的小姐妹有多羡慕!
谁知峰回路转,姑娘的声音如仙籁传来:“你有把一两分说成十分的本事,放在院里实在是屈才了。”
“晴山,你把她带去见陈掌柜。”
“这次不追究你,以后跟着陈掌柜好好干,将功折过就好。”
秋儿不曾近身伺候,但姜浮月对她有三分印象。
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却能说会道,嘴甜,心地也好。
新来的小丫鬟最容易起冲突,却都被她温声软语地化敌为友。
晴山也和姜浮月提到过秋儿,说她和府外的人有往来,仔细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借钱给病重的同乡。
这样好的姑娘,姜浮月不想断了她的路。
姜浮月迷迷糊糊想起祖母昨日神情急切却并不慌乱,想来秋儿只是想冒头立功,并无坏心,虽鲁莽但还算有分寸。
一心向上,敢做决断,跟着陈掌柜学些本事更适合她。
而且,过分苛责下人不是他们姜家的作风。
晴山带着懵懵然的秋儿走了。
“你真是好福气,陈掌柜年纪大了力不从心,管着姑娘和谢家娘子开的酒楼还是姑娘多次请他才留下的,今儿让你过去跟陈掌柜,就是为了再过几年你能接手。”
“如今你也不算我们院里的人,也不必受罚了。”
秋儿了然,突觉未来明朗起来——
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再过几年她年长了月钱也涨了,牙关咬紧将钱攒下来,总能赎身的。
姑娘不仅长得像仙女,性子也跟仙女一样好。
另一边,素馨又要跪下请罪,姜浮月连忙说:“打住打住。”
“也不知道你们从哪儿学来的臭毛病,动不动就要跪。你们姑娘是女罗刹吗?”
春尘笑着说:“哪有姑娘这么漂亮的罗刹。”
“你们四个从小就跟着我,我能不知道你们几个的忠心,处处都是为我着想?”
“昨天的事本也不怪你。”
素馨垂眸:“正是姑娘重视我们,奴婢才更无地自容。”
姜浮月摆摆手,娇嗔:“再有下次,数罪并罚。”
春尘揽住素馨,“好啦,姑娘都说不怪你了。”
晴山回来时带来一个人——
“月儿!几日不见,你怎么病了!”
是谢如昭。
姜浮月抱住她的胳膊,“换季小病,已经好了,你放心。”
说完还打了个哈欠,睡眼惺忪,看上去很软很好欺负。
谢如昭捏住她颊边软肉,两人闹成一团。
谢如昭今日要在郊外庄子里宴请,特来邀她。
姜浮月见识过她家庄子的好景致,着急忙慌地就要去。
姜浮月的母亲柳夫人柳婉本不愿意放女儿出去,但在女儿的撒娇卖乖以及谢如昭提议给姜浮月灌碗姜汤后,柳婉妥协了。
“昭昭,千万看住她,不要让月儿玩雪。”
“知道啦柳伯母!”
辘辘的马车声渐行渐远,姜横清站在门口看着妹妹远去,不禁感叹:“妹大不由兄。”
柳婉无语,“她们闺房手帕交的宴会,你去凑什么热闹,平白无故给你妹妹扫兴?”
坐在暖和软垫上的姜浮月表示,她现在宁愿被扫兴也要哥哥跟着来,毕竟哥哥一定会护着她,不会让她被惊得猛扑向前。
“哎呦——”
姜浮月捂着心口轻喘,春尘一脸心疼地拍着她的背。
晴山挑帘探头:“怎么回事?突然停下把姑娘都惊到了!”
赶车小厮解释:“晴山姐姐,前面有人。”
姜浮月顺着帘缝看出去,只见皑皑雪地之上,确确实实躺了个形容消瘦的少年。
“春茗,去看看人怎么样了。”
春茗翻身下去,不久声音传来:“人还活着,看上去像是冻晕的。”
姜浮月不好让他进到车里,只好指挥春茗将人安置在帘子外的横木上,又想到他是冻晕的,便把暖炉递给春茗,吩咐他塞到少年的衣服里。
谢如昭在后面问:“月儿,你怎么不走了?”
姜浮月回身应道:“前面有人昏迷了,我想找个地儿把他安置下,今儿就不去了。”
说完,她在软垫上坐好,晴山将毡帘放下,仓促之间,昏昏沉沉的程溯只看见女子鹅黄色的裙袂。
轻柔的女声还在说话:“昭昭,咱们下回再约。”
“姑娘,我们要把这位郎君送到哪里?”
沉吟片刻,姜浮月开口:“去书院。”
陵川书院由姜氏先祖创立,坐落于陵川城城郊。
书院中学子来自天南地北,因而设有舍室。这里离书院很近,将人送到书院安置是最便捷的。
正值旬假,学子家去的不少,姜浮月就是其中之一。
“姜姑娘怎么回来了?”
旬假还未结束,就算是提前回来,也太早了些。
守门仆役无需查看名册就认出了她,毕竟陵川书院的山长是姜浮月的父亲,乐阳侯姜融。
姜浮月被扶下马车,吩咐春茗把人扛下来,又对仆役说道:“我在附近碰见有人昏迷,拜托你收拾间屋子出来。”
“晴山,你去请院医。如果不在,就让春茗去找郎中。”
刚刚被收拾出来的屋子没什么人气,初春寒意更加凸显,随着皮肤深入骨髓。
“素馨,去库房支炭。”
瞥见仆役欲言又止的神情,姜浮月补充:“支了多少记清楚,回去后马上让人送回来。”
书院中的学子有些出生于朱门大户,有些出生于市井乡野,为了保证所有学子的日常生活,书院中的物资管理一向严格。
虽说这些都是姜家置办的,但是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她作为山长的女儿,更要以身作则。
生火后屋内暖和不少,春尘将屋中桌椅擦拭干净,腾出一块洁净地儿让姜浮月坐下。
许是屋里暖和了的缘故,院医和郎中还没来,床上的人就醒了。
姜浮月听见动静,刚走到榻边,就被眼前场景吓得脸色惨白。
“谁?!”
随声而出一道劲风,眼前是一把锃亮锋利的匕首。
直直指向她胸口。
文/容瑶
01
春寒料峭,放眼望去,陵川城是白茫茫一片。
春来暖未至,周遭一片荒芜,了无生机。
唯有乐阳侯府内得以窥见三分春色。
而这三分春色最盛之处,当数乐阳侯嫡女所居的藏馥阁。
藏馥阁藏的是满院红梅。
风来,花瓣簌簌落下,下起红雨翻涌连绵。
门内伸出一截皓腕,打起半卷毡帘,帘下露出一张俏丽的脸。
春尘急忙迎上去,问道:“晴山姐姐,姑娘可醒了?”
晴山竖起食指,示意春尘噤声,待行至门外放下帘子,才开口说道:“姑娘刚醒,身上已经不烫了。”
“我刚刚给姑娘喂了些粥,姑娘已经睡下了,你去夫人那报个平安。”
春尘领命而去,晴山略过素馨,打量眼前几人,纤指一伸,点了碧芜,“你去老夫人那。”
碧芜素来稳重,有什么说什么,不像别的小丫鬟一般咋咋呼呼,随意惊扰了老夫人。
姑娘身子娇弱,乍暖还寒时极易受寒。
但姑娘到底是从小山珍海味娇养出来的,身体恢复得极快,姑娘也说过,换季时的小病禀报过就好,不必长辈亲临探望。
特别是老夫人。老夫人年纪渐长,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姑娘怕老夫人为她忧思过度,故而特特吩咐过不能惊动老人家。
昨晚姑娘忽发高热,晴山侍奉姑娘多年,对流程已然十分熟悉——遣人禀报夫人老夫人、拧毛巾捂额头降温、请大夫然后煎药,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按例第二日便可退烧,再睡一觉就无事了,偏偏有新来的小丫鬟不知轻重,禀报老夫人时添油加醋,将一两分的病痛说成十分,惊动了老夫人亲自来瞧。
姑娘最不喜长辈因自己的小病小痛大动干戈。
“昨儿是谁去了老太太那里?”
穿着水蓝棉褂的婢女站成一列,列尾有人走出来,声音清脆:“晴山姐姐,是我。”
晴山看了她一眼,是个生面孔,又点名:“素馨。”
离她最近的婢女神色慌乱:“晴山姐姐……”
“你服侍姑娘多年,等姑娘醒了你亲自去向姑娘解释。”
晴山看向众人,音量压低却不减厉色:“你们之中不管是资历深或是新来的,都要记得我们藏馥阁的规矩。今儿能背着姑娘惊动老太太,明儿更不知会干出什么背主的事!”
背主的罪名严重,众人低头安静如鹌鹑。
过了半个时辰,门内传来人声,晴山带着一行婢女进去。
春尘正要如往常一样上前为姑娘梳头,却听姑娘纤长玉臂一伸,喊了素馨。
素馨心里忐忑走上前去,扑通一声跪下。
“我听晴山说,昨晚是你去了祖母院里。”
素馨抬头,看见姑娘还是如往常般斜坐在美人榻上,鸦青长发柔顺发亮,绾成一个松松的髻,脸颊莹润细腻,微微透着粉,眼下微红,带着病后初愈的疲色。
想起姑娘平日待自己的宽和大方,素馨脸上除去慌乱,更添愧意。
姜浮月裹紧身上披着的银红素纹狐裘披风,厚重的衣裳盖不住身量纤纤,显得她更加脆弱,让人心生爱怜。
姜浮月知道素馨往日虽不似碧芜那般沉稳,却也聪颖忠心,无意过多苛责,见她如此慌乱不禁蛾眉轻蹙。
“你起来,昨儿是怎么回事,说清楚就好。”
“奴婢昨晚饭前贪凉吃了盏冷茶闹肚子,让秋儿去回晴山姐姐,回来时就看见老太太来了……”
姜浮月捏了捏眉心,晴山见状喊人进来。
秋儿是第一次进到姑娘屋内寝间,她来了这几日,发现只有晴山、春尘、素馨和碧芜四个大丫鬟能进去伺候。
寝间不知点了什么香,闻着让人清心静气。挂着青绿色绡纱帷帐的黄花梨架子床上没有人,转移视线,发现长得像天上仙女般的姑娘靠在侧边的美人榻上。
姜浮月打量着进来的小丫鬟,模样清秀灵巧,看着是很会来事的人物,只可惜,她的院里用不上这样的人才。
晴山:“刚刚素馨的话,你在外面听见了没?”
秋儿心里七上八下,听了晴山的话猛地跪下。
“姑娘恕罪!姑娘恕罪!”
小丫鬟的声音微微发抖。
“奴婢该死,不该自作主张。”
“她可有冤枉你?”
“没有。”
秋儿年纪小,心里有什么脸上根本藏不住,姜浮月见她年幼又没有坏心,心里软了三分,说:“罢了,只是你往后不用在藏馥阁服侍了。”
秋儿心下一惊,她昨晚只是想在姑娘面前表现好得到重用,谁知没猜对主子心思,反倒被赶出去!
要知道她被分到姑娘院子时,旁边的小姐妹有多羡慕!
谁知峰回路转,姑娘的声音如仙籁传来:“你有把一两分说成十分的本事,放在院里实在是屈才了。”
“晴山,你把她带去见陈掌柜。”
“这次不追究你,以后跟着陈掌柜好好干,将功折过就好。”
秋儿不曾近身伺候,但姜浮月对她有三分印象。
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却能说会道,嘴甜,心地也好。
新来的小丫鬟最容易起冲突,却都被她温声软语地化敌为友。
晴山也和姜浮月提到过秋儿,说她和府外的人有往来,仔细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借钱给病重的同乡。
这样好的姑娘,姜浮月不想断了她的路。
姜浮月迷迷糊糊想起祖母昨日神情急切却并不慌乱,想来秋儿只是想冒头立功,并无坏心,虽鲁莽但还算有分寸。
一心向上,敢做决断,跟着陈掌柜学些本事更适合她。
而且,过分苛责下人不是他们姜家的作风。
晴山带着懵懵然的秋儿走了。
“你真是好福气,陈掌柜年纪大了力不从心,管着姑娘和谢家娘子开的酒楼还是姑娘多次请他才留下的,今儿让你过去跟陈掌柜,就是为了再过几年你能接手。”
“如今你也不算我们院里的人,也不必受罚了。”
秋儿了然,突觉未来明朗起来——
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再过几年她年长了月钱也涨了,牙关咬紧将钱攒下来,总能赎身的。
姑娘不仅长得像仙女,性子也跟仙女一样好。
另一边,素馨又要跪下请罪,姜浮月连忙说:“打住打住。”
“也不知道你们从哪儿学来的臭毛病,动不动就要跪。你们姑娘是女罗刹吗?”
春尘笑着说:“哪有姑娘这么漂亮的罗刹。”
“你们四个从小就跟着我,我能不知道你们几个的忠心,处处都是为我着想?”
“昨天的事本也不怪你。”
素馨垂眸:“正是姑娘重视我们,奴婢才更无地自容。”
姜浮月摆摆手,娇嗔:“再有下次,数罪并罚。”
春尘揽住素馨,“好啦,姑娘都说不怪你了。”
晴山回来时带来一个人——
“月儿!几日不见,你怎么病了!”
是谢如昭。
姜浮月抱住她的胳膊,“换季小病,已经好了,你放心。”
说完还打了个哈欠,睡眼惺忪,看上去很软很好欺负。
谢如昭捏住她颊边软肉,两人闹成一团。
谢如昭今日要在郊外庄子里宴请,特来邀她。
姜浮月见识过她家庄子的好景致,着急忙慌地就要去。
姜浮月的母亲柳夫人柳婉本不愿意放女儿出去,但在女儿的撒娇卖乖以及谢如昭提议给姜浮月灌碗姜汤后,柳婉妥协了。
“昭昭,千万看住她,不要让月儿玩雪。”
“知道啦柳伯母!”
辘辘的马车声渐行渐远,姜横清站在门口看着妹妹远去,不禁感叹:“妹大不由兄。”
柳婉无语,“她们闺房手帕交的宴会,你去凑什么热闹,平白无故给你妹妹扫兴?”
坐在暖和软垫上的姜浮月表示,她现在宁愿被扫兴也要哥哥跟着来,毕竟哥哥一定会护着她,不会让她被惊得猛扑向前。
“哎呦——”
姜浮月捂着心口轻喘,春尘一脸心疼地拍着她的背。
晴山挑帘探头:“怎么回事?突然停下把姑娘都惊到了!”
赶车小厮解释:“晴山姐姐,前面有人。”
姜浮月顺着帘缝看出去,只见皑皑雪地之上,确确实实躺了个形容消瘦的少年。
“春茗,去看看人怎么样了。”
春茗翻身下去,不久声音传来:“人还活着,看上去像是冻晕的。”
姜浮月不好让他进到车里,只好指挥春茗将人安置在帘子外的横木上,又想到他是冻晕的,便把暖炉递给春茗,吩咐他塞到少年的衣服里。
谢如昭在后面问:“月儿,你怎么不走了?”
姜浮月回身应道:“前面有人昏迷了,我想找个地儿把他安置下,今儿就不去了。”
说完,她在软垫上坐好,晴山将毡帘放下,仓促之间,昏昏沉沉的程溯只看见女子鹅黄色的裙袂。
轻柔的女声还在说话:“昭昭,咱们下回再约。”
“姑娘,我们要把这位郎君送到哪里?”
沉吟片刻,姜浮月开口:“去书院。”
陵川书院由姜氏先祖创立,坐落于陵川城城郊。
书院中学子来自天南地北,因而设有舍室。这里离书院很近,将人送到书院安置是最便捷的。
正值旬假,学子家去的不少,姜浮月就是其中之一。
“姜姑娘怎么回来了?”
旬假还未结束,就算是提前回来,也太早了些。
守门仆役无需查看名册就认出了她,毕竟陵川书院的山长是姜浮月的父亲,乐阳侯姜融。
姜浮月被扶下马车,吩咐春茗把人扛下来,又对仆役说道:“我在附近碰见有人昏迷,拜托你收拾间屋子出来。”
“晴山,你去请院医。如果不在,就让春茗去找郎中。”
刚刚被收拾出来的屋子没什么人气,初春寒意更加凸显,随着皮肤深入骨髓。
“素馨,去库房支炭。”
瞥见仆役欲言又止的神情,姜浮月补充:“支了多少记清楚,回去后马上让人送回来。”
书院中的学子有些出生于朱门大户,有些出生于市井乡野,为了保证所有学子的日常生活,书院中的物资管理一向严格。
虽说这些都是姜家置办的,但是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她作为山长的女儿,更要以身作则。
生火后屋内暖和不少,春尘将屋中桌椅擦拭干净,腾出一块洁净地儿让姜浮月坐下。
许是屋里暖和了的缘故,院医和郎中还没来,床上的人就醒了。
姜浮月听见动静,刚走到榻边,就被眼前场景吓得脸色惨白。
“谁?!”
随声而出一道劲风,眼前是一把锃亮锋利的匕首。
直直指向她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