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呈带一队人马走后,皇后窦如嫣便命令车队撤了皇家装饰,并分散驶进附近的驿站。而李毓宁正被宫内侍在别间服侍用膳,她的母亲窦皇后不知去了哪里。
驿馆条件有限,连墙壁也只是用红泥抹平整而已,青石地板反射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竟比烛光更耀眼些。
李毓宁揪着羊角发髻上的小辫子打圈,无聊地躺在单薄的床榻上。突然一只蚂蚁爬上她的鼻梁,李毓宁两只眼睛斗起来,细细看着蚂蚁在脸上爬来爬去。
一个侍女推开木门进入别间,虽是宫内侍,身上却穿着朴素,像是寻常人家的女子。
“公主?用饭了。”
侍女双手勾于胸前,走向李毓宁。衣着虽素净,但礼数和步子却一眼便知宫廷风范。
“等等!” 李毓宁说完侍女便停住了。
李毓宁又用食指小心翼翼拈起爬到鼻尖的小蚂蚁,趴在榻上,蚂蚁顺着她的指尖爬上床板,沿着墙壁溜走了。
“公主,皇后娘娘吩咐了,要快些用膳,歇息一会夜里还要赶路。我让梦月再拿些纸缠香,细细熏了塌子,睡觉就没蚂蚁了。”
侍女向门外挥挥手,另两个侍女纷纷端着膳案进门来。
“别啊,我无聊着呢,有只蚂蚁陪我也好。”
李毓宁盘着小腿愣愣发呆,一点也没有要吃饭的样子,而后她又瞧着侍女一身装束道:
“芳月姐姐,赶路为什么换衣裳?还是第一次见姐姐穿这粗布裙子。”
“公主莫要再问奴婢问题了,一天都没停过。” 说罢,芳月便将李毓宁盘着的小腿拉出来,又说:
“梦月,把公主那双细棉裹袜找来。” 她摸着李毓宁冰冰凉的脚踝,使劲搓了搓。
“我不冷。你们和我一起吃吧?”
李毓宁从床上跳下,揽住芳月的腰身。芳月无论穿什么衣服,身上总有一股酪香,李毓宁每次被夫子罚都要回寝殿抱一会芳月。
“公主快进吧,奴婢吃过了。”
“骗人!你们明明都是我吃过才会吃的。”
李毓宁甩着头上的小辫子,拿过湿绒巾递给梦月,“芳月姐姐撒谎,梦月姐姐给我擦吧,擦完和我一起用饭。”
“公主,奴婢们真的吃过了。” 梦月叉手拱礼道,又将巧月递来的棉袜放在芳月手上。
芳月索性将公主抱回榻上,开始温柔地帮她换下薄袜:“公主还不死心,要么再问问巧月吧?” 说完,三个月一同咯咯笑起来。
李毓宁嘟着小嘴拿过芳月递上的筷子,看着眼前平平无奇的豆羹膳,小声叹了一口气,夹了一粒豆戳进嘴里。
“到了长安,见都不一定见得到了...”
李毓宁一边嚼一边耷拉着眼睛看看眼前的膳桌。
“公主瞎说,怎么就见不到了。”
李毓宁声音高了些:“又骗我,我身边的姐姐从来都是一两年就换一次,芳月姐姐怎么不算算日子呢。”
芳月看着李毓宁红红的眼睛,没忍心再说下去,想到入了长安兴许真的难再见到公主,眼里也泛起泪花。她望望梦月和巧月,她们二人亦是同样伤感。
李毓宁见说动了芳月,连忙添话:“一路都吃豆羹,腻都腻了。巧月姐姐快将梨花蜜取来,浇在豆羹上,陪我一起吃吧!”
巧月见芳月微微点头,便赶忙去取梨花蜜了。芳月侧身坐上床塌,端起白碗一勺勺喂着李毓宁,李毓宁闪出空招呼梦月也坐在榻上。
“公主不可挑食!”
“没挑,都说了巧月姐姐吃完这口我才吃下一口的!”
“公主赖皮,只吃浇蜜的羹,奴婢还没尝呢。”
“这有何难,都倒上!”
“别!”、“公主快放下!”、“不可!”
“哈哈哈...”
夜色深下来,映着月色,破旧驿馆小小的里间,一盏小小的烛火,伴着李毓宁和侍女们欢乐的吵闹。
寒鸦几声,一阵阴风吹得驿站内外黄土飞扬,霎时又冷得人一哆嗦。一个小商贩匆匆赶着破车在驿馆外行过,好容易在漆黑的长路上照见点驿馆灯笼的光亮,却被门前的守卫告知满客。
商贩还未多问,一辆破马车从驿馆内驶出,向他身后离去。商贩指着那车本觉不平,但抬眼看见那守卫小厮脸上的狞气十足,没敢多问便又紧挥驴鞭离开了。
窦如嫣身着素色袄裙,身后跟着管家模样的刘公公,二人行走在驿站深处,也被大门外零星的骚动吸引,停住脚步。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窦如嫣双手合于身前,继续行进。
“回娘娘,都妥了。”
刘公公歪戴着粗麻帽子,依旧保持着宦侍的礼仪,“只是,娘娘,一只探鹰而已,是否多虑了。”
“本宫也希望,是多虑了。”
窦如嫣站在院中,望着天上的寒月,幽幽道:“你瞧,这月亮望着是不是叫人害怕?”
刘公公懦懦抬起点脑袋,瞅着天上笑着回禀:“娘娘,这月亮不出来才叫人害怕呢。”
正说着,浓云伴着西风又拥上来。
“是啊,月亏便没,月盈则食,说到底它得挂在那,让人瞧见才好。”
窦如嫣敛起眼中的怒意,稍作缓和看向刘公公道:
“陛下驰骋天下多年,若无先发制人未雨绸缪,怎挣得如今光景。”
刘公公听罢连忙紧着身子点头,窦如嫣又道:
“此行路线细则,除却房若谷再无人知,如若泄露只能是出在晋阳府。”[3]
刘公公皱起眉头,疑惑地抬脸,却撞上窦如嫣凌厉的眼神,“要么,只怕是本宫身边的人不堪用了!”
此话一出,刘公公打滚一般扑通跪下:“娘娘明鉴!老奴忠心不二啊!”
一句忠心不二惊走了树杈上一只麻雀,别间内,李毓宁也翻个身醒了。
她叫一声芳月姐姐,却无人应答。李毓宁只好摸黑翻下床塌,悄悄推开房门,“芳月?” 门外什么人都没有。
夜里冷极了,李毓宁没披斗篷,穿着单衣便走出房门,她在驿站内四处张望,站内已被整个包下。车队已然都卸去了皇家装饰,就连护卫和内侍们也都换上了寻常官宦人家仆从的衣服。
李毓宁正乱瞅着,微微听见几句“奴婢冤枉!”,便循声溜过去。
“巧月平素是你手底下的,她死得不冤,你倒叫冤了。”
说罢,窦如嫣将手中的纸笺扔在刘公公面前。
刘公公颤巍巍捡起字条,又立马重重磕头:
“娘娘,奴婢真的不知情啊!巧月看着不像个不安分的,奴婢未察之罪实该万死。”
李毓宁听见巧月死得不冤,急得打了哆嗦。“巧月姐姐?巧月姐姐怎么了...” 她心里默念着,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躲在身旁的马车后,细细听着母亲和刘公公对话。
“娘娘,奴婢跟了您十几年...此心可鉴啊...奴婢愿以死铭心!”
“好了。你若真与尹德妃勾连,何须等到今时。今夜之事,你是该死,倒还不必急着赶黄泉去。” 窦如嫣叹了口气。
“娘娘,幸亏这信还未放出去,只是二皇子这...这已经出发了,哎哟!奴婢竟还觉着您多虑!” 还没说完,刘公公便开始狠狠抽自己嘴巴子。
“行了!” 窦如嫣微皱眉头,语气略带疲累,“二郎性子柔,也合该历练。”
“可是...娘娘,若是陛下没收到咱们放出去的信儿…老奴担心二皇子他会遇到埋伏啊!”
“想必,呈儿已经遇到了。”窦如嫣声量沉下来。
李毓宁将母亲这句话实实听进耳朵里,一阵寒颤从脚底板蹭得向上掠过全身。
... ...
丑初,郊外的山林起了凉雾。李呈和数名护卫已卸了马,静声暗踱在密林之间。四周一片寂静,连寒鸦都不曾叫一声。
“殿下…” 一个护卫轻声说道。
“嘘!” 李呈示意其息声。“分开走。”
李呈一行人缓缓四散开来,他们每个都手握着剑柄,警觉地行进在这片白茫茫的山林之间。
紧张的汗液渗出李呈的掌心,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今夜就要命绝于此了。但是母亲和妹妹还在等着相见,他绝不会就此放弃。想到这,李呈重新抖擞精神,他使劲眨了几下眼睛,意图看清这浓雾之后的鬼魅。
“咚!” 突然一名护卫被脚下上了霜的山石滑了一跤摔倒在地。
众人瞬间慌乱了起来,他们的四周响起了一阵阵踩在积雪之上的快步声。李呈慌张地四处寻觅着这些脚步的来源,不敢再继续朝前走下去。他缓缓抽出了佩刀,倚靠在身侧一棵巨树边,不时变换着方向伺机而动。
“额!” 一名护卫被一支从浓雾间射出的利箭击中倒下。
李呈被眼前这幕惊了一下,他放弃了身旁这棵巨树,快速沿着前方一棵棵树木向前跑去。
突然,一把闪着寒光的刀剑刺入李呈的视线内,挡在他的脸前,李呈看到了剑身反射出自己瞪圆了的双眼。一个黑衣人手持利剑将他迫在原地,李呈遂举起剑与之缠斗起来。
在他身后,数名护卫也与其他黑衣人开始了搏斗。霎时间原本寂静的山林响彻着寒剑交刃的声音。
李呈虽自小习武,但无奈年龄尚小,逐渐在缠斗中处于下风。但他依旧奋力抵抗,并利用自己身型略矮于贼人而伺机蹿于巨石和丛林之中。
“留活口!” 领头的贼人高声喝道。
李呈意识到这是一个比想象中更深重的阴谋,于是他索性将宝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面对追他而来的黑衣人倒退着。
黑衣人并没有被他的举动所吓退,依旧手持利剑步步迫近。似乎是以为自己此行志在必得,于是单手耍起了剑,打量着李呈上下。
李呈的斗篷早已丢下了,身上的厚袍也在搏斗中撕开了不少口子,有的渗着鲜血。他的脸上虽惊恐非常,但眼神依旧坚定不移。
黑衣人决心从李呈的膑骨下手,他举起利剑快步奔向李呈,以单侧扫腿之姿向李呈的小腿砍去。李呈见状极速后撤着,不想直接撞在了身后的树干上。
正当贼人的剑将要砍向他时,贼人的脑袋却直接被其身后一把速度更快的利剑砍飞,滚烫的鲜血溅了李呈一脸。
贼人倒下,是柴镇斯手持利剑站在之后。而李呈被眼前的一幕吓得瘫坐在地,手中的鄣刀却还牢牢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殿下恕罪,卑职护驾来迟。”
柴镇斯放下佩剑,单跪在地,抱拳拱礼。
李呈看着眼前尸首分家的贼人,热泪浸满了眼眶。他颤抖着双唇看着柴镇斯,然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大声说道:
“母亲!快!快去保护母亲!”
“卑职遵命!殿下不必担忧,末将已带来一队精骑,待部下收拾完此处便去护驾皇后娘娘和昭阳公主。”
李呈听罢才缓缓将剑扔在地上,他单手捂着胸口,一阵恶心泛了上来,于是便抓着草地开始干呕。
柴镇斯见状刚想上前扶起李呈,余光撇到了一旁地上的人头,于是他抓起头发将头颅甩至身后,又将面罩扯下,那面貌并不是中原人。他皱眉看了一眼将面罩扔回头颅脸上。
“殿下,人凡是第一次见血都会想吐,我曾随父兄初上战场时也同殿下一般反应。殿下且嗅一口缓口气。” 说罢柴镇斯扯下了腰间那个香囊递给李呈,“这香是家母亲手为我所制,每次随父兄出征我都会带上。”
李呈单手撑地,用袖子拭拭嘴角,他又看了看香囊,摆手道:“多谢,我没事…”
还未识柴镇斯何人,危机暂解,李呈脑中一片混沌。夜深露重,他只觉身遭缠绵的密林充斥着血腥气。刚缓一口气,还未放松的神经便激得反胃至极。
李呈顾不得更多,立刻拿过柴镇斯手中的香囊球,凑到人中深深嗅了一口。
柴镇斯看到李呈倚在树干上,确是更舒坦些,接着握拳道:
“殿下,请恕卑职无礼,殿下最好换上卑职的军服。”
“什么?” 李呈属实疑惑,将香囊还给柴镇斯,“那你呢?”
“请允卑职换上殿下的衣物,这些贼人都来自塞外,只识衣物,不识人。恐怕这路上还有不少余党,卑职无法护送殿下至蒲州城,只得殿下与部队先行。” 柴镇斯继续低头请求,言辞镇定。
李呈也随之沉着下来,他片刻思忖,便道:“好…对了,如若再遇到他们,记得留活口。” 说罢就开始解自己的幞头。
“卑职遵命!” 柴镇斯也利落地卸下铠甲。
驿馆条件有限,连墙壁也只是用红泥抹平整而已,青石地板反射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竟比烛光更耀眼些。
李毓宁揪着羊角发髻上的小辫子打圈,无聊地躺在单薄的床榻上。突然一只蚂蚁爬上她的鼻梁,李毓宁两只眼睛斗起来,细细看着蚂蚁在脸上爬来爬去。
一个侍女推开木门进入别间,虽是宫内侍,身上却穿着朴素,像是寻常人家的女子。
“公主?用饭了。”
侍女双手勾于胸前,走向李毓宁。衣着虽素净,但礼数和步子却一眼便知宫廷风范。
“等等!” 李毓宁说完侍女便停住了。
李毓宁又用食指小心翼翼拈起爬到鼻尖的小蚂蚁,趴在榻上,蚂蚁顺着她的指尖爬上床板,沿着墙壁溜走了。
“公主,皇后娘娘吩咐了,要快些用膳,歇息一会夜里还要赶路。我让梦月再拿些纸缠香,细细熏了塌子,睡觉就没蚂蚁了。”
侍女向门外挥挥手,另两个侍女纷纷端着膳案进门来。
“别啊,我无聊着呢,有只蚂蚁陪我也好。”
李毓宁盘着小腿愣愣发呆,一点也没有要吃饭的样子,而后她又瞧着侍女一身装束道:
“芳月姐姐,赶路为什么换衣裳?还是第一次见姐姐穿这粗布裙子。”
“公主莫要再问奴婢问题了,一天都没停过。” 说罢,芳月便将李毓宁盘着的小腿拉出来,又说:
“梦月,把公主那双细棉裹袜找来。” 她摸着李毓宁冰冰凉的脚踝,使劲搓了搓。
“我不冷。你们和我一起吃吧?”
李毓宁从床上跳下,揽住芳月的腰身。芳月无论穿什么衣服,身上总有一股酪香,李毓宁每次被夫子罚都要回寝殿抱一会芳月。
“公主快进吧,奴婢吃过了。”
“骗人!你们明明都是我吃过才会吃的。”
李毓宁甩着头上的小辫子,拿过湿绒巾递给梦月,“芳月姐姐撒谎,梦月姐姐给我擦吧,擦完和我一起用饭。”
“公主,奴婢们真的吃过了。” 梦月叉手拱礼道,又将巧月递来的棉袜放在芳月手上。
芳月索性将公主抱回榻上,开始温柔地帮她换下薄袜:“公主还不死心,要么再问问巧月吧?” 说完,三个月一同咯咯笑起来。
李毓宁嘟着小嘴拿过芳月递上的筷子,看着眼前平平无奇的豆羹膳,小声叹了一口气,夹了一粒豆戳进嘴里。
“到了长安,见都不一定见得到了...”
李毓宁一边嚼一边耷拉着眼睛看看眼前的膳桌。
“公主瞎说,怎么就见不到了。”
李毓宁声音高了些:“又骗我,我身边的姐姐从来都是一两年就换一次,芳月姐姐怎么不算算日子呢。”
芳月看着李毓宁红红的眼睛,没忍心再说下去,想到入了长安兴许真的难再见到公主,眼里也泛起泪花。她望望梦月和巧月,她们二人亦是同样伤感。
李毓宁见说动了芳月,连忙添话:“一路都吃豆羹,腻都腻了。巧月姐姐快将梨花蜜取来,浇在豆羹上,陪我一起吃吧!”
巧月见芳月微微点头,便赶忙去取梨花蜜了。芳月侧身坐上床塌,端起白碗一勺勺喂着李毓宁,李毓宁闪出空招呼梦月也坐在榻上。
“公主不可挑食!”
“没挑,都说了巧月姐姐吃完这口我才吃下一口的!”
“公主赖皮,只吃浇蜜的羹,奴婢还没尝呢。”
“这有何难,都倒上!”
“别!”、“公主快放下!”、“不可!”
“哈哈哈...”
夜色深下来,映着月色,破旧驿馆小小的里间,一盏小小的烛火,伴着李毓宁和侍女们欢乐的吵闹。
寒鸦几声,一阵阴风吹得驿站内外黄土飞扬,霎时又冷得人一哆嗦。一个小商贩匆匆赶着破车在驿馆外行过,好容易在漆黑的长路上照见点驿馆灯笼的光亮,却被门前的守卫告知满客。
商贩还未多问,一辆破马车从驿馆内驶出,向他身后离去。商贩指着那车本觉不平,但抬眼看见那守卫小厮脸上的狞气十足,没敢多问便又紧挥驴鞭离开了。
窦如嫣身着素色袄裙,身后跟着管家模样的刘公公,二人行走在驿站深处,也被大门外零星的骚动吸引,停住脚步。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窦如嫣双手合于身前,继续行进。
“回娘娘,都妥了。”
刘公公歪戴着粗麻帽子,依旧保持着宦侍的礼仪,“只是,娘娘,一只探鹰而已,是否多虑了。”
“本宫也希望,是多虑了。”
窦如嫣站在院中,望着天上的寒月,幽幽道:“你瞧,这月亮望着是不是叫人害怕?”
刘公公懦懦抬起点脑袋,瞅着天上笑着回禀:“娘娘,这月亮不出来才叫人害怕呢。”
正说着,浓云伴着西风又拥上来。
“是啊,月亏便没,月盈则食,说到底它得挂在那,让人瞧见才好。”
窦如嫣敛起眼中的怒意,稍作缓和看向刘公公道:
“陛下驰骋天下多年,若无先发制人未雨绸缪,怎挣得如今光景。”
刘公公听罢连忙紧着身子点头,窦如嫣又道:
“此行路线细则,除却房若谷再无人知,如若泄露只能是出在晋阳府。”[3]
刘公公皱起眉头,疑惑地抬脸,却撞上窦如嫣凌厉的眼神,“要么,只怕是本宫身边的人不堪用了!”
此话一出,刘公公打滚一般扑通跪下:“娘娘明鉴!老奴忠心不二啊!”
一句忠心不二惊走了树杈上一只麻雀,别间内,李毓宁也翻个身醒了。
她叫一声芳月姐姐,却无人应答。李毓宁只好摸黑翻下床塌,悄悄推开房门,“芳月?” 门外什么人都没有。
夜里冷极了,李毓宁没披斗篷,穿着单衣便走出房门,她在驿站内四处张望,站内已被整个包下。车队已然都卸去了皇家装饰,就连护卫和内侍们也都换上了寻常官宦人家仆从的衣服。
李毓宁正乱瞅着,微微听见几句“奴婢冤枉!”,便循声溜过去。
“巧月平素是你手底下的,她死得不冤,你倒叫冤了。”
说罢,窦如嫣将手中的纸笺扔在刘公公面前。
刘公公颤巍巍捡起字条,又立马重重磕头:
“娘娘,奴婢真的不知情啊!巧月看着不像个不安分的,奴婢未察之罪实该万死。”
李毓宁听见巧月死得不冤,急得打了哆嗦。“巧月姐姐?巧月姐姐怎么了...” 她心里默念着,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躲在身旁的马车后,细细听着母亲和刘公公对话。
“娘娘,奴婢跟了您十几年...此心可鉴啊...奴婢愿以死铭心!”
“好了。你若真与尹德妃勾连,何须等到今时。今夜之事,你是该死,倒还不必急着赶黄泉去。” 窦如嫣叹了口气。
“娘娘,幸亏这信还未放出去,只是二皇子这...这已经出发了,哎哟!奴婢竟还觉着您多虑!” 还没说完,刘公公便开始狠狠抽自己嘴巴子。
“行了!” 窦如嫣微皱眉头,语气略带疲累,“二郎性子柔,也合该历练。”
“可是...娘娘,若是陛下没收到咱们放出去的信儿…老奴担心二皇子他会遇到埋伏啊!”
“想必,呈儿已经遇到了。”窦如嫣声量沉下来。
李毓宁将母亲这句话实实听进耳朵里,一阵寒颤从脚底板蹭得向上掠过全身。
... ...
丑初,郊外的山林起了凉雾。李呈和数名护卫已卸了马,静声暗踱在密林之间。四周一片寂静,连寒鸦都不曾叫一声。
“殿下…” 一个护卫轻声说道。
“嘘!” 李呈示意其息声。“分开走。”
李呈一行人缓缓四散开来,他们每个都手握着剑柄,警觉地行进在这片白茫茫的山林之间。
紧张的汗液渗出李呈的掌心,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今夜就要命绝于此了。但是母亲和妹妹还在等着相见,他绝不会就此放弃。想到这,李呈重新抖擞精神,他使劲眨了几下眼睛,意图看清这浓雾之后的鬼魅。
“咚!” 突然一名护卫被脚下上了霜的山石滑了一跤摔倒在地。
众人瞬间慌乱了起来,他们的四周响起了一阵阵踩在积雪之上的快步声。李呈慌张地四处寻觅着这些脚步的来源,不敢再继续朝前走下去。他缓缓抽出了佩刀,倚靠在身侧一棵巨树边,不时变换着方向伺机而动。
“额!” 一名护卫被一支从浓雾间射出的利箭击中倒下。
李呈被眼前这幕惊了一下,他放弃了身旁这棵巨树,快速沿着前方一棵棵树木向前跑去。
突然,一把闪着寒光的刀剑刺入李呈的视线内,挡在他的脸前,李呈看到了剑身反射出自己瞪圆了的双眼。一个黑衣人手持利剑将他迫在原地,李呈遂举起剑与之缠斗起来。
在他身后,数名护卫也与其他黑衣人开始了搏斗。霎时间原本寂静的山林响彻着寒剑交刃的声音。
李呈虽自小习武,但无奈年龄尚小,逐渐在缠斗中处于下风。但他依旧奋力抵抗,并利用自己身型略矮于贼人而伺机蹿于巨石和丛林之中。
“留活口!” 领头的贼人高声喝道。
李呈意识到这是一个比想象中更深重的阴谋,于是他索性将宝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面对追他而来的黑衣人倒退着。
黑衣人并没有被他的举动所吓退,依旧手持利剑步步迫近。似乎是以为自己此行志在必得,于是单手耍起了剑,打量着李呈上下。
李呈的斗篷早已丢下了,身上的厚袍也在搏斗中撕开了不少口子,有的渗着鲜血。他的脸上虽惊恐非常,但眼神依旧坚定不移。
黑衣人决心从李呈的膑骨下手,他举起利剑快步奔向李呈,以单侧扫腿之姿向李呈的小腿砍去。李呈见状极速后撤着,不想直接撞在了身后的树干上。
正当贼人的剑将要砍向他时,贼人的脑袋却直接被其身后一把速度更快的利剑砍飞,滚烫的鲜血溅了李呈一脸。
贼人倒下,是柴镇斯手持利剑站在之后。而李呈被眼前的一幕吓得瘫坐在地,手中的鄣刀却还牢牢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殿下恕罪,卑职护驾来迟。”
柴镇斯放下佩剑,单跪在地,抱拳拱礼。
李呈看着眼前尸首分家的贼人,热泪浸满了眼眶。他颤抖着双唇看着柴镇斯,然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大声说道:
“母亲!快!快去保护母亲!”
“卑职遵命!殿下不必担忧,末将已带来一队精骑,待部下收拾完此处便去护驾皇后娘娘和昭阳公主。”
李呈听罢才缓缓将剑扔在地上,他单手捂着胸口,一阵恶心泛了上来,于是便抓着草地开始干呕。
柴镇斯见状刚想上前扶起李呈,余光撇到了一旁地上的人头,于是他抓起头发将头颅甩至身后,又将面罩扯下,那面貌并不是中原人。他皱眉看了一眼将面罩扔回头颅脸上。
“殿下,人凡是第一次见血都会想吐,我曾随父兄初上战场时也同殿下一般反应。殿下且嗅一口缓口气。” 说罢柴镇斯扯下了腰间那个香囊递给李呈,“这香是家母亲手为我所制,每次随父兄出征我都会带上。”
李呈单手撑地,用袖子拭拭嘴角,他又看了看香囊,摆手道:“多谢,我没事…”
还未识柴镇斯何人,危机暂解,李呈脑中一片混沌。夜深露重,他只觉身遭缠绵的密林充斥着血腥气。刚缓一口气,还未放松的神经便激得反胃至极。
李呈顾不得更多,立刻拿过柴镇斯手中的香囊球,凑到人中深深嗅了一口。
柴镇斯看到李呈倚在树干上,确是更舒坦些,接着握拳道:
“殿下,请恕卑职无礼,殿下最好换上卑职的军服。”
“什么?” 李呈属实疑惑,将香囊还给柴镇斯,“那你呢?”
“请允卑职换上殿下的衣物,这些贼人都来自塞外,只识衣物,不识人。恐怕这路上还有不少余党,卑职无法护送殿下至蒲州城,只得殿下与部队先行。” 柴镇斯继续低头请求,言辞镇定。
李呈也随之沉着下来,他片刻思忖,便道:“好…对了,如若再遇到他们,记得留活口。” 说罢就开始解自己的幞头。
“卑职遵命!” 柴镇斯也利落地卸下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