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渊掀起眼皮,淡淡道:“是你救了我。”
“是,臣女昨日踏青突遇骤雨困在山洞中,殿下昨日与刺客激战后昏倒在地,臣女把您背进了山洞,幸亏身上带了些药物和吃食。”柳素柔声音轻柔,似乎很容易让人卸下心防。
裴渊面目表情,直到听柳素柔说将他背到山洞时一顿,眸底晦暗难明。昨日他虽晕倒却还是有一丝警觉,察觉到自己被一名女子所救。
“孤准许你提一个要求,”他语气温和了些。
柳素柔低垂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缓缓抬头,眸中带着情意,柔声说道:“殿下,臣女并无所求,只愿您平安无忧。”
看到她眼底的爱慕,他眉头一皱,冷声道:“孤说话算话,其余的不要妄想。”
她手中无意识捏紧了帕子,心里涌起一股嫉恨,怎么到她这就变成了妄想,面上依旧一团温柔和气:“殿下教诲,臣女铭记在心。”
裴渊淡淡扫了她一眼,转头看向洞外,沉声道:“进来。”
东宫禁军统领高循带着一队身穿黑色劲装的侍卫鱼贯而入,跪下请罪。昨日裴渊去归元寺为生母进香,不料归途中遭到暗杀,他随身带的几个禁卫皆为救他而死。
“自去领罚,”裴渊沉声道。
崔黛昨日从山上昏倒一直高热不退,归元寺的客室内,张氏担忧得握住崔黛的手,女儿往日里满是明媚的眼睛紧闭,娇艳的面容苍白,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玉娃娃。
“夫人放心,娘子余热已消,身上的外伤也不碍事,好好将养着就行。” 白胡子大夫说道。
“劳烦您。”张氏面上带着感激。
崔黛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姑娘醒了就好,来,喝水。”采薇见人清醒,脸上终于松懈几分,连忙给她倒水喝。
“这是哪啊?好像不是家里。”崔黛发髻松散,无力地靠在床头,双唇微微发白,一副病态模样。
“这是归元寺的客室,您昨日在山上高热晕倒,夫人守了您一夜,方才去眯了会,吩咐我要好好照看您。”采薇回道。
闻言,崔黛猛地起身,对,昨日她是下山为殿下找药的,也不知他怎样了,急声道:“替我更衣,我要上山。”
采薇一愣,不住的劝说道她身子还没好,大夫交代不能乱动。崔黛没有心思听,厉声道:“快些。”
崔黛脚刚占地,就传来一阵剧痛,脚底血肉模糊,顿时脸色煞白。
“娘子不要乱动,我找人抬您上山。”
等崔黛再次回到山洞时,里面已经空无一人。她眼中露出些许迷茫,片刻后转为欣喜,看来殿下得救了。
自山上受伤后,张氏很不放心崔黛,遣了身边的刘妈妈来照料,刘妈妈对崔黛拘的很紧,白天不是在软塌上就是床上躺着坐着。她身子不爽利,脾气很是暴躁,太医也没法子,只说忍过几日就好了,一晃眼十几日过去了,崔黛的伤也好了七七八八。
长平候府东南深处,一座院子尤为富丽堂皇,此处正是栖欢阁,这是个占地广阔的五进五出院子,除了大小厢房之外,还有花园、正厅、耳房、后罩房等。
采薇抬手拨开珠帘,七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绣着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一张娇艳欲滴的脸令人忘之失色。
崔黛咕哝了两句,翻身继续睡,如花瓣般娇艳的红唇微张,不自觉的蛊惑人心。
采薇走到床边,拨开纱帐,轻声唤醒崔黛。数声后,她睁开眼,妩媚的桃花眼中带着没睡饱的气恼,瞪了一眼采薇,整个人缩在被子里不想起来。
“娘子,给老夫人请安要迟了。”
她不耐的睁开眼睛,撅起小嘴:“好了,这就起。”睡眼惺忪的从床上爬起来,迷迷糊糊张开手,任由侍女给她穿衣。
采薇选了一件绿色撒花长裙,伺候着她穿上,“小姐最近的胸又丰腴些”。崔黛低头看了下,苦恼地撇撇嘴,这么大走路都费劲,她一向很是羡慕其他女子的清瘦婉约。
梳洗完后,崔黛坐在膳桌前,满桌的早膳香气诱人,丫鬟安静侯在一旁。她吃了笼蟹肉包子和红枣燕窝粥,才缓过神来,慢悠悠地向祖母的寿康院走去。
长平侯府人口简单,崔黛父亲排行老三,是老夫人所出嫡子,自然袭爵,他上面还有两个庶出哥哥,都在朝中谋了个闲职。
刚踏入寿康院内,便听到三娘子崔菱阴阳怪气地说:“五妹妹真是姗姗来迟,我等都要望眼欲穿了。”
原本热闹的气氛一静,都将目光放在了崔黛身上。她皱着眉,瞪了一眼崔菱,一本正经向祖母请安,娇软的声音响起:“祖母,孙女来迟了,都赖我太过惫懒了。”说着便跪坐在老夫人下首,精致瓷白的小手轻轻的为她老人家捶腿。
老夫人已到花甲之年,着一身暗红色的薄缎褙子,里头衬着墨色登领中衣,十分精神,透着一股淡然自若的威严之意,端坐在太师椅上。
她亲昵地点了点崔黛额头笑着说:“你这泼猴,今日倒是乖觉,你自幼身子弱,倒是要睡足时辰”。既然老夫人都发话了,下面众人心底明亮,这五娘子可是老祖宗手里的宝,可稀罕着呢。
二夫人原是东昌伯爵府的庶女,嫁给二老爷后不受宠,底下就一个女儿崔菱,庶子庶女却有一大堆。她瞪了眼崔菱,这没脑子的蠢东西,整天往枪口上撞,崔菱不忿地低头。
崔黛看着崔菱吃瘪,得意一笑,心里舒畅极了,感觉一道打量的视线落到自己身上,抬眼望去,只见四姐姐安抚的对自己笑了笑,崔黛颔首回礼。
老夫人看着几人的眉眼官司,平静道:“你们都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气连枝,要齐心协力,家族才能得以繁盛,需时刻谨记。”
接着淡声道:“明日是长公主的寿宴,出去要守礼,不可丢了候府脸面。”
崔黛等人恭声回道:“是,孙女谨遵祖母教诲”。
次日卯时,崔黛就醒来了,心中挂念着多日不见的太子殿下,今日长公主寿宴他应该会出席,不知伤好些了吗?
马车一路畅通,不到一刻钟,便到了长公主的府邸,三姑娘和四姑娘坐在后面的马车也紧随而至。
崔黛跟着张氏在侍从的指引下来到菊园,长公主酷爱赏菊,故把寿宴办在此处。春日的阳光下,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风中摇曳多姿,美不胜收。
锦鲤池边正站着一群娇声笑语,衣着精美的贵女,各府的夫人则端坐在列席上,宴席还未开始,张氏先让崔黛自去玩。
崔黛来到水池旁,有眼尖人却是注意到了她,立马扯了扯明华郡主的袖子,后者顺势望去,当看到来人,不禁嗤笑一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最近大出风头的崔五娘子。”闻言,众位贵女掩唇一笑,暗讽她上次在诗会上做的诗贻笑大方。
崔黛自幼受尽宠爱,养成了一副骄横恣肆的性子。她高抬下巴,眉梢一挑道:“有人想出这个风头,还没机会呢?”
“现在像崔妹妹这样自信的可不多见了,真是叫人叹为观止。”明华郡主皱了皱眉。
突然一道声音插了进来,此人正是刚刚提醒明华郡主的李心月,“现在京城哪个有头有脸的人家,不知道您的丰功伟绩。”话落,其他人都低笑出声。
崔黛脸色微冷,一步一步走向李心月,被她盯得心慌,李心月有些心虚立马后退一步,低着头不敢出声。
崔黛上前,眯起眼捏起李心月的下巴,“这张嘴如此巧舌如簧,要是没了这舌头,会怎么样呢?”四目相对,李心月瞬间脸色一白,吓得整个身子都抖了起来,这崔黛仗着家世向来嚣张跋扈,没有什么是她不敢做的。
长平候府世代簪缨,崔黛祖父是跟着太祖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军功显赫,受封为一品侯爵。如今崔黛父亲是当朝重臣,实权在握,外祖父是西南大将军,掌一方军政事务,这家世背景几乎可以让她在京都横着走。
明华郡主见状,脸色倏尔一沉:“崔娘子好大胆子,竟在长公主寿宴上喊打喊杀!”
气氛顿时剑拔弩张,崔黛轻飘飘地扫了一眼明华郡主,转过头示意采薇动手,采薇有些功夫在身,她立即一把挟制住李心月的胳膊。
“你——”明华郡主手心一紧,气得就要上前,却被身旁侍从劝住。这崔黛依仗太后宠爱,以前就常下她面子,没想到今日大庭广众之下还敢如此跋扈。
“不过,要是李妹妹向我认错,并且说说你错在哪了,我可以大人不计小人过,放你一马。” 崔黛抿嘴笑了一下,一副心胸开阔的模样。
周围突然一片寂静,就在崔黛洋洋得意众人被自己唬住的时候,其他人纷纷俯身行礼,齐声恭道:“臣女参见太子殿下。”
“是,臣女昨日踏青突遇骤雨困在山洞中,殿下昨日与刺客激战后昏倒在地,臣女把您背进了山洞,幸亏身上带了些药物和吃食。”柳素柔声音轻柔,似乎很容易让人卸下心防。
裴渊面目表情,直到听柳素柔说将他背到山洞时一顿,眸底晦暗难明。昨日他虽晕倒却还是有一丝警觉,察觉到自己被一名女子所救。
“孤准许你提一个要求,”他语气温和了些。
柳素柔低垂的眼中闪过一抹喜色,缓缓抬头,眸中带着情意,柔声说道:“殿下,臣女并无所求,只愿您平安无忧。”
看到她眼底的爱慕,他眉头一皱,冷声道:“孤说话算话,其余的不要妄想。”
她手中无意识捏紧了帕子,心里涌起一股嫉恨,怎么到她这就变成了妄想,面上依旧一团温柔和气:“殿下教诲,臣女铭记在心。”
裴渊淡淡扫了她一眼,转头看向洞外,沉声道:“进来。”
东宫禁军统领高循带着一队身穿黑色劲装的侍卫鱼贯而入,跪下请罪。昨日裴渊去归元寺为生母进香,不料归途中遭到暗杀,他随身带的几个禁卫皆为救他而死。
“自去领罚,”裴渊沉声道。
崔黛昨日从山上昏倒一直高热不退,归元寺的客室内,张氏担忧得握住崔黛的手,女儿往日里满是明媚的眼睛紧闭,娇艳的面容苍白,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玉娃娃。
“夫人放心,娘子余热已消,身上的外伤也不碍事,好好将养着就行。” 白胡子大夫说道。
“劳烦您。”张氏面上带着感激。
崔黛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姑娘醒了就好,来,喝水。”采薇见人清醒,脸上终于松懈几分,连忙给她倒水喝。
“这是哪啊?好像不是家里。”崔黛发髻松散,无力地靠在床头,双唇微微发白,一副病态模样。
“这是归元寺的客室,您昨日在山上高热晕倒,夫人守了您一夜,方才去眯了会,吩咐我要好好照看您。”采薇回道。
闻言,崔黛猛地起身,对,昨日她是下山为殿下找药的,也不知他怎样了,急声道:“替我更衣,我要上山。”
采薇一愣,不住的劝说道她身子还没好,大夫交代不能乱动。崔黛没有心思听,厉声道:“快些。”
崔黛脚刚占地,就传来一阵剧痛,脚底血肉模糊,顿时脸色煞白。
“娘子不要乱动,我找人抬您上山。”
等崔黛再次回到山洞时,里面已经空无一人。她眼中露出些许迷茫,片刻后转为欣喜,看来殿下得救了。
自山上受伤后,张氏很不放心崔黛,遣了身边的刘妈妈来照料,刘妈妈对崔黛拘的很紧,白天不是在软塌上就是床上躺着坐着。她身子不爽利,脾气很是暴躁,太医也没法子,只说忍过几日就好了,一晃眼十几日过去了,崔黛的伤也好了七七八八。
长平候府东南深处,一座院子尤为富丽堂皇,此处正是栖欢阁,这是个占地广阔的五进五出院子,除了大小厢房之外,还有花园、正厅、耳房、后罩房等。
采薇抬手拨开珠帘,七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绣着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一张娇艳欲滴的脸令人忘之失色。
崔黛咕哝了两句,翻身继续睡,如花瓣般娇艳的红唇微张,不自觉的蛊惑人心。
采薇走到床边,拨开纱帐,轻声唤醒崔黛。数声后,她睁开眼,妩媚的桃花眼中带着没睡饱的气恼,瞪了一眼采薇,整个人缩在被子里不想起来。
“娘子,给老夫人请安要迟了。”
她不耐的睁开眼睛,撅起小嘴:“好了,这就起。”睡眼惺忪的从床上爬起来,迷迷糊糊张开手,任由侍女给她穿衣。
采薇选了一件绿色撒花长裙,伺候着她穿上,“小姐最近的胸又丰腴些”。崔黛低头看了下,苦恼地撇撇嘴,这么大走路都费劲,她一向很是羡慕其他女子的清瘦婉约。
梳洗完后,崔黛坐在膳桌前,满桌的早膳香气诱人,丫鬟安静侯在一旁。她吃了笼蟹肉包子和红枣燕窝粥,才缓过神来,慢悠悠地向祖母的寿康院走去。
长平侯府人口简单,崔黛父亲排行老三,是老夫人所出嫡子,自然袭爵,他上面还有两个庶出哥哥,都在朝中谋了个闲职。
刚踏入寿康院内,便听到三娘子崔菱阴阳怪气地说:“五妹妹真是姗姗来迟,我等都要望眼欲穿了。”
原本热闹的气氛一静,都将目光放在了崔黛身上。她皱着眉,瞪了一眼崔菱,一本正经向祖母请安,娇软的声音响起:“祖母,孙女来迟了,都赖我太过惫懒了。”说着便跪坐在老夫人下首,精致瓷白的小手轻轻的为她老人家捶腿。
老夫人已到花甲之年,着一身暗红色的薄缎褙子,里头衬着墨色登领中衣,十分精神,透着一股淡然自若的威严之意,端坐在太师椅上。
她亲昵地点了点崔黛额头笑着说:“你这泼猴,今日倒是乖觉,你自幼身子弱,倒是要睡足时辰”。既然老夫人都发话了,下面众人心底明亮,这五娘子可是老祖宗手里的宝,可稀罕着呢。
二夫人原是东昌伯爵府的庶女,嫁给二老爷后不受宠,底下就一个女儿崔菱,庶子庶女却有一大堆。她瞪了眼崔菱,这没脑子的蠢东西,整天往枪口上撞,崔菱不忿地低头。
崔黛看着崔菱吃瘪,得意一笑,心里舒畅极了,感觉一道打量的视线落到自己身上,抬眼望去,只见四姐姐安抚的对自己笑了笑,崔黛颔首回礼。
老夫人看着几人的眉眼官司,平静道:“你们都是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同气连枝,要齐心协力,家族才能得以繁盛,需时刻谨记。”
接着淡声道:“明日是长公主的寿宴,出去要守礼,不可丢了候府脸面。”
崔黛等人恭声回道:“是,孙女谨遵祖母教诲”。
次日卯时,崔黛就醒来了,心中挂念着多日不见的太子殿下,今日长公主寿宴他应该会出席,不知伤好些了吗?
马车一路畅通,不到一刻钟,便到了长公主的府邸,三姑娘和四姑娘坐在后面的马车也紧随而至。
崔黛跟着张氏在侍从的指引下来到菊园,长公主酷爱赏菊,故把寿宴办在此处。春日的阳光下,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风中摇曳多姿,美不胜收。
锦鲤池边正站着一群娇声笑语,衣着精美的贵女,各府的夫人则端坐在列席上,宴席还未开始,张氏先让崔黛自去玩。
崔黛来到水池旁,有眼尖人却是注意到了她,立马扯了扯明华郡主的袖子,后者顺势望去,当看到来人,不禁嗤笑一声,“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最近大出风头的崔五娘子。”闻言,众位贵女掩唇一笑,暗讽她上次在诗会上做的诗贻笑大方。
崔黛自幼受尽宠爱,养成了一副骄横恣肆的性子。她高抬下巴,眉梢一挑道:“有人想出这个风头,还没机会呢?”
“现在像崔妹妹这样自信的可不多见了,真是叫人叹为观止。”明华郡主皱了皱眉。
突然一道声音插了进来,此人正是刚刚提醒明华郡主的李心月,“现在京城哪个有头有脸的人家,不知道您的丰功伟绩。”话落,其他人都低笑出声。
崔黛脸色微冷,一步一步走向李心月,被她盯得心慌,李心月有些心虚立马后退一步,低着头不敢出声。
崔黛上前,眯起眼捏起李心月的下巴,“这张嘴如此巧舌如簧,要是没了这舌头,会怎么样呢?”四目相对,李心月瞬间脸色一白,吓得整个身子都抖了起来,这崔黛仗着家世向来嚣张跋扈,没有什么是她不敢做的。
长平候府世代簪缨,崔黛祖父是跟着太祖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军功显赫,受封为一品侯爵。如今崔黛父亲是当朝重臣,实权在握,外祖父是西南大将军,掌一方军政事务,这家世背景几乎可以让她在京都横着走。
明华郡主见状,脸色倏尔一沉:“崔娘子好大胆子,竟在长公主寿宴上喊打喊杀!”
气氛顿时剑拔弩张,崔黛轻飘飘地扫了一眼明华郡主,转过头示意采薇动手,采薇有些功夫在身,她立即一把挟制住李心月的胳膊。
“你——”明华郡主手心一紧,气得就要上前,却被身旁侍从劝住。这崔黛依仗太后宠爱,以前就常下她面子,没想到今日大庭广众之下还敢如此跋扈。
“不过,要是李妹妹向我认错,并且说说你错在哪了,我可以大人不计小人过,放你一马。” 崔黛抿嘴笑了一下,一副心胸开阔的模样。
周围突然一片寂静,就在崔黛洋洋得意众人被自己唬住的时候,其他人纷纷俯身行礼,齐声恭道:“臣女参见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