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立即松开了李心月,老老实实待在一旁。听到声音,崔黛身子一僵,脑中瞬间空白,浑身血液都往脸上涌,面色窘迫发烫。没想到时隔多日,与太子殿下再次相见,竟在这般情景,可瞧见她这般粗鲁模样了。
崔黛假装若无其事转过身,心中像有小鹿乱撞,直勾勾盯着男人,两眼放光,眸底浓重的情意没有丝毫掩饰,男人似有所感般忽而望了过来,目光冷淡却带着莫名的压迫感,如深陷寒潭般令人不由屏住呼吸。
目光相触,她头皮发麻,不禁后退一步,心有余悸地深吸了口气,眼中闪过懊恼之色,方才怎么被震慑住了。
众目睽睽之下崔黛袅袅走上前,一脸含羞地俯身行礼:“臣女给太子殿下请安”,娇柔做作的语气哪有刚刚嚣张的模样。
一行人神色各异,为首的正是太子裴渊,他身着玄色鎏金锦袍,冷峻的轮廓散发出不近人情的漠然。
裴渊乃上任元后所生,为圣上第六子,十四岁入中枢观政,十六岁被册立为皇太子,政绩斐然。他能文善武,多次带兵防御夷族入侵,平定边疆,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全京都贵女眼中的香饽饽,只可惜不近女色,是朵长大皑皑雪山上的高岭之花。
太子身后穿白袍的男子,听到崔黛做作的声音差点没憋住笑,男子是骠骑大将军嫡子吴颉,与太子一同长大,交情很深。
“崔五娘子这是……”他意有所指的扫了眼对面的李心月。
“我就是与李妹妹说笑罢了,当不得真,”她小脸上满是认真。
明华郡主却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崔五敢对朝廷命官之女动手,还请太子殿下做主”。
见她不依不饶,崔黛也委屈地眨眨眼,“我胆子那么小,哪敢做这种事。”
太子身后的人都忍不住别过头低笑一声,要是这崔五娘子胆子小,世上就没有胆子大的人了。
“你……”明华郡主得眼眶更红了。崔黛嘟着嘴依旧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不过裴渊却是直接从她面前走过,黑眸低垂,遮住了眼中藏着的厌恶。
这个小姑娘惯会仗势欺人,手段恶毒,期弱怕硬,竟干些得罪人的事,有次撞脸她和旁人起了争执,叫嚣着要划破那女子的脸。小官之女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认错,崔黛叉着腰,趾高气昂的模样,让裴渊嗤之以鼻,至今难以忘怀。明明是娇艳纯美的一张脸,却处处透着低俗刻薄。
“太子殿下”,崔黛大胆地小跑跟上前,趁那侍从不备,突然拉住男子袖摆。果不其然,男人脚步一顿,她看着自己的举动,讪讪一笑又把手收了回来,却骤然对上一双深不见底的黑眸。
眼前的女子一袭樱红色披帛襦裙,胸前莹莹白腻随着崔黛的快速呼吸不断晃动。凝脂般的雪肤,纤长睫毛微微颤动,娇媚的眸中水光点点,散发出水蜜桃般的甜腻。
男人淡淡瞥了她眼,回头径直朝前走去。直到人走远了,崔黛才回过神,懊悔地跺了跺脚,方才是想问他的伤好些了吗?
侍从不由佩服崔五娘子的勇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拍虎,京中爱慕太子殿下的女子数不胜数,可无人像她这么直接、胆大。
崔黛回头瞪了一眼李心月:“哼,今日先放你一马”,说完就带着采薇朝菊园走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明华郡主眼中闪过一抹厌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这德行还敢觊觎太子殿下,要是没有家世,这崔黛又算个什么东西。
来到菊园,诸多宾客已在列席上,身着云纱的侍女端着美酒珍馐穿梭其中。
侍女迎着崔黛坐在了右首的女眷区,张氏已入座,看着崔黛嗔笑道:“怎么才来,又去哪闯祸了。”
她心虚的低了头,随后又装模作样说:“娘就知道冤枉我,我可老实的很,不过就是带着采薇逛了一圈罢了。”
狐疑地看了眼崔黛,张氏倒没有再说什么,自己这女儿从来都不是安分的,不闯祸才不正常。
崔黛这个人虽不讨喜,可耐不住家世好,就这一会已经来了一拨巴结的小官之女。她摆摆手,随意应付几句就将人挥退了下来。园内歌舞升平,席间杯盏交错。崔黛跟着母亲向长公主献过寿礼后,便回到席位上吃喝。
从长公主寿宴回来后,崔黛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那双漆黑幽暗的双眸,这是太子殿下第一次正眼看她呢,白嫩的小脸上染上红晕,眼底像浸了蜜糖似的。
“娘子,夫人让您即刻到她那去一趟。”
崔黛点点头,往暮苍院走去。刚一进院子,几个下人看到她,立马屈身行礼,“奴婢给娘子请安。”她摆摆手,径直入了内室。
软榻上坐着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妇人,正在煮茶,举止间优雅如行云流水般让人赏心悦目,看到她眉眼间立马染上一抹愁绪。
“娘,您找我?”崔黛提着裙摆大大咧咧的坐在软榻上。
看着娇宠的女儿,张氏顿时一阵头疼,“今日你在长公主寿宴上攀扯太子了?你这名声还要不要了,简直胡闹!”
崔黛一愣,小脸上透着几分心虚,犹豫了片刻,支支吾吾的说:“我就是喜欢太子殿下,我以前的名声也没好哪去。”
张氏倒吸一口气,纵是知道女儿被娇惯失了娴静规矩,但没想到她这般无法无天。眼看着就可以说亲了,现在谁家还敢要她!她看着蠢蛋一样的女儿,深知她这一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性子,此刻说什么都没用。
“今日去祠堂跪着,好好反省。”张氏吩咐道。
世家兴盛,权利交织。长平侯府树大招风,皇上早有猜忌,瞧着花团锦簇,内里却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太子天潢贵胄,雄才伟略,是明君之相。可太子殿下再好,也是和女儿没有缘分,皇家不可能让长平侯府出一位太子妃。
再让女儿执迷下去,只能撞得头破血流,想到此处,张氏沉沉叹了口气。
采薇真是吓坏了,她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夫人一向对小姐慈爱,从前闯了祸,撒娇几句就可应付过去。
深夜祠堂只点了几根烛火,周围静悄悄的,只听得见簌簌的风声。崔黛跪了一个多时辰就双腿疼痛,偷偷坐在软垫上看着漆黑的牌位发呆,采薇陪侍在旁。
“娘子,夜里寒意重,方才夫人着人送了貂毛披风,您仔细披着。”
“你也来一起,暖和点。”采薇受宠若惊地摇了摇头,“奴婢披着棉袄呢,不冷”。
清晨,天边泛起一丝亮光,祠堂亮堂起来。崔黛靠着柱子酣睡,乌黑的长发披在赢弱的肩头,缩成一团,睡着了还在轻轻皱眉。
采薇轻声唤醒崔黛,搀扶着她回到栖欢阁,张氏一大早就命人煮了红枣姜汤,让她服下祛寒气。可没想到,午时崔黛还是发了热病。
她烧得小脸通红,昏睡不醒。张氏脸上布满了担忧,“大夫,我儿如何?”
“回夫人,娘子近日心境起伏过大,加上邪风入体,体虚内发燥热,为伤寒之病,好在以往身体康健,外服几日汤药就会好。”大夫回道。
“多谢刘大夫,”示意采薇送大夫出府。
“夫人无须客气”。
刚喂了崔黛喝完药,张氏守在一旁,看着女儿虚弱的模样,不禁有些后悔罚她跪祠堂,不懂事好好教就是了。
此时,烧得迷迷糊糊的崔黛陷在了一场梦里,梦里白茫茫的一片,她一直在跟着一个背影走,无论她怎么追赶,就是追不上。
她着急地不行,一下子惊醒。
“蛮蛮,你醒了,感觉如何?”张氏焦急地问。
崔黛觉得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劲也没有,喉咙干痛,声音嘶哑的说:“娘,我有些头晕。”张氏心疼地摸了摸崔黛的头,“乖宝,好好躺在床上休息。”
两日后,崔黛的热病才退了。病去如抽丝,她清减了些,原本有些婴儿肥的脸上,看着愈加美艳,桃花眼尾翘起一道细细的勾,瞧上一眼,便勾魂摄魄。
这日,崔黛百无聊赖靠在软塌上,让婢女陪她玩棋。
“娘子,四娘子来了”,侍女进来通报。
四娘子名为崔婉,是崔黛大伯父的庶女,崔黛大伯不务上进,在朝中谋了个闲职,靠着祖产过日子,成天吟诗作赋,伤春悲秋。崔婉自小在府里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崔黛怕伤了四姐姐面子,暗地里接济过几次,二人私下关系还不错,有些往来。
片刻,一位清丽美人掀开云纹幔帘,袅袅地走进来,一袭水蓝色百褶如意裙,鹅蛋脸、柳叶眉,容色姣好,正是崔婉。
“妹妹身子好些了吗,前段日子我随母亲去慈安寺小住,昨日才回家中,听到你发热病,一早就想来看看”,崔婉的声音清冽悦耳。
崔黛面上带笑,“身子好多了,就是几日没出去闷得慌。”
“那不如今日咱们去听雨阁喝喝茶,听说那新收了一批君山银针,咱们也去尝尝鲜?”
“好呀,姐姐稍等,我去更衣。”
正阳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阳光从嫩绿的椿叶中洒落下来,为石板路铺上了一层金箔,时有雁影掠过,伴着袅袅春风往南而去,很快就淹没在人群之中。
姐妹两人乘着马车,穿过热闹的街市,一路欢声笑语到达听雨阁,这是京都有名的茶艺馆,文人贵族常在此聚会。
茶童躬身将崔黛二人迎入堂中,崔黛挑了个靠窗的位置,慵懒地靠在软凳上,面上一派悠闲,津津有味地看着茶楼下的小贩讨价还价。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柳姐姐,你的琴弹得真好。”李心月谄媚地说道。柳素柔面上带着温婉笑意,她意味不明地看向李心月,示意她办正事。
李心月咬了咬牙,径直向崔黛走去。
崔黛看到李心月走过来,小脸上露出嫌弃的样子,还未等她说什么,李心月热情地拉着她的手亲热地开口,“崔娘子,我之前在长公主寿宴上说的话都是被猪油蒙了心,你一定要原谅我。”
这是唱得那一出?崔黛十分疑惑。李心月还在边哭边道歉,此时茶童拎着一壶热茶走到她俩身旁,李心月眸光一闪,藏在衣袖的手用巧劲推开崔黛,正好撞到茶童,茶童向后仰去,一壶热水霎时向崔黛泼去。
崔黛一惊,快速向旁边闪去,可茶水还是溅到了她的手上,白嫩的皮肤瞬间通红一片。
她面色倏而沉下去,缓缓开口道:“你算计我!”随即拿起旁边的茶壶,直接泼在了她身上,李心月烫得大叫一声,春日衣薄,身上一下子就湿透了。
她死死瞪着崔黛,大喊道:“都来看看,长平侯府崔五娘子仗势欺人,肆意欺辱朝廷命官之女,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
这话用心险恶,长平侯府位高权重,本来已经遭人眼红,简直是把侯府放在火上烤。
李心月发髻凌乱、脸色惨白,浑身湿漉漉的,确实像一副被欺负惨了的样子。出入听雨阁的人,都是达官显贵,她这么一嚷,茶客围了上来,指着崔黛议论纷纷,“真是白长了那么美的一张脸,行事如此嚣张跋扈。”
崔黛气的胸脯不断起伏,怒声道:“都瞎眼了吗?是她故意撞我。”
“崔妹妹,你今日是有些过分了,李娘子只是想跟你道歉,可你却……唉得饶人处且饶人,”柳素柔轻柔地开口。
崔黛猛然明白过来,今日她们二人故意演这一出,败坏她的名声。她气急,又不知如何分辨。
忽然,一道阴柔的声音响起,“何在在楼下喧闹,扰了贵人办事,该当何罪!”,来此喝茶的都是京中权贵,一下子就认出了说话的这位正是太子身边的江公公,场面一静,无人在敢议论。
崔黛假装若无其事转过身,心中像有小鹿乱撞,直勾勾盯着男人,两眼放光,眸底浓重的情意没有丝毫掩饰,男人似有所感般忽而望了过来,目光冷淡却带着莫名的压迫感,如深陷寒潭般令人不由屏住呼吸。
目光相触,她头皮发麻,不禁后退一步,心有余悸地深吸了口气,眼中闪过懊恼之色,方才怎么被震慑住了。
众目睽睽之下崔黛袅袅走上前,一脸含羞地俯身行礼:“臣女给太子殿下请安”,娇柔做作的语气哪有刚刚嚣张的模样。
一行人神色各异,为首的正是太子裴渊,他身着玄色鎏金锦袍,冷峻的轮廓散发出不近人情的漠然。
裴渊乃上任元后所生,为圣上第六子,十四岁入中枢观政,十六岁被册立为皇太子,政绩斐然。他能文善武,多次带兵防御夷族入侵,平定边疆,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全京都贵女眼中的香饽饽,只可惜不近女色,是朵长大皑皑雪山上的高岭之花。
太子身后穿白袍的男子,听到崔黛做作的声音差点没憋住笑,男子是骠骑大将军嫡子吴颉,与太子一同长大,交情很深。
“崔五娘子这是……”他意有所指的扫了眼对面的李心月。
“我就是与李妹妹说笑罢了,当不得真,”她小脸上满是认真。
明华郡主却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崔五敢对朝廷命官之女动手,还请太子殿下做主”。
见她不依不饶,崔黛也委屈地眨眨眼,“我胆子那么小,哪敢做这种事。”
太子身后的人都忍不住别过头低笑一声,要是这崔五娘子胆子小,世上就没有胆子大的人了。
“你……”明华郡主得眼眶更红了。崔黛嘟着嘴依旧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不过裴渊却是直接从她面前走过,黑眸低垂,遮住了眼中藏着的厌恶。
这个小姑娘惯会仗势欺人,手段恶毒,期弱怕硬,竟干些得罪人的事,有次撞脸她和旁人起了争执,叫嚣着要划破那女子的脸。小官之女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认错,崔黛叉着腰,趾高气昂的模样,让裴渊嗤之以鼻,至今难以忘怀。明明是娇艳纯美的一张脸,却处处透着低俗刻薄。
“太子殿下”,崔黛大胆地小跑跟上前,趁那侍从不备,突然拉住男子袖摆。果不其然,男人脚步一顿,她看着自己的举动,讪讪一笑又把手收了回来,却骤然对上一双深不见底的黑眸。
眼前的女子一袭樱红色披帛襦裙,胸前莹莹白腻随着崔黛的快速呼吸不断晃动。凝脂般的雪肤,纤长睫毛微微颤动,娇媚的眸中水光点点,散发出水蜜桃般的甜腻。
男人淡淡瞥了她眼,回头径直朝前走去。直到人走远了,崔黛才回过神,懊悔地跺了跺脚,方才是想问他的伤好些了吗?
侍从不由佩服崔五娘子的勇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拍虎,京中爱慕太子殿下的女子数不胜数,可无人像她这么直接、胆大。
崔黛回头瞪了一眼李心月:“哼,今日先放你一马”,说完就带着采薇朝菊园走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明华郡主眼中闪过一抹厌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这德行还敢觊觎太子殿下,要是没有家世,这崔黛又算个什么东西。
来到菊园,诸多宾客已在列席上,身着云纱的侍女端着美酒珍馐穿梭其中。
侍女迎着崔黛坐在了右首的女眷区,张氏已入座,看着崔黛嗔笑道:“怎么才来,又去哪闯祸了。”
她心虚的低了头,随后又装模作样说:“娘就知道冤枉我,我可老实的很,不过就是带着采薇逛了一圈罢了。”
狐疑地看了眼崔黛,张氏倒没有再说什么,自己这女儿从来都不是安分的,不闯祸才不正常。
崔黛这个人虽不讨喜,可耐不住家世好,就这一会已经来了一拨巴结的小官之女。她摆摆手,随意应付几句就将人挥退了下来。园内歌舞升平,席间杯盏交错。崔黛跟着母亲向长公主献过寿礼后,便回到席位上吃喝。
从长公主寿宴回来后,崔黛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那双漆黑幽暗的双眸,这是太子殿下第一次正眼看她呢,白嫩的小脸上染上红晕,眼底像浸了蜜糖似的。
“娘子,夫人让您即刻到她那去一趟。”
崔黛点点头,往暮苍院走去。刚一进院子,几个下人看到她,立马屈身行礼,“奴婢给娘子请安。”她摆摆手,径直入了内室。
软榻上坐着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妇人,正在煮茶,举止间优雅如行云流水般让人赏心悦目,看到她眉眼间立马染上一抹愁绪。
“娘,您找我?”崔黛提着裙摆大大咧咧的坐在软榻上。
看着娇宠的女儿,张氏顿时一阵头疼,“今日你在长公主寿宴上攀扯太子了?你这名声还要不要了,简直胡闹!”
崔黛一愣,小脸上透着几分心虚,犹豫了片刻,支支吾吾的说:“我就是喜欢太子殿下,我以前的名声也没好哪去。”
张氏倒吸一口气,纵是知道女儿被娇惯失了娴静规矩,但没想到她这般无法无天。眼看着就可以说亲了,现在谁家还敢要她!她看着蠢蛋一样的女儿,深知她这一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性子,此刻说什么都没用。
“今日去祠堂跪着,好好反省。”张氏吩咐道。
世家兴盛,权利交织。长平侯府树大招风,皇上早有猜忌,瞧着花团锦簇,内里却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太子天潢贵胄,雄才伟略,是明君之相。可太子殿下再好,也是和女儿没有缘分,皇家不可能让长平侯府出一位太子妃。
再让女儿执迷下去,只能撞得头破血流,想到此处,张氏沉沉叹了口气。
采薇真是吓坏了,她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夫人一向对小姐慈爱,从前闯了祸,撒娇几句就可应付过去。
深夜祠堂只点了几根烛火,周围静悄悄的,只听得见簌簌的风声。崔黛跪了一个多时辰就双腿疼痛,偷偷坐在软垫上看着漆黑的牌位发呆,采薇陪侍在旁。
“娘子,夜里寒意重,方才夫人着人送了貂毛披风,您仔细披着。”
“你也来一起,暖和点。”采薇受宠若惊地摇了摇头,“奴婢披着棉袄呢,不冷”。
清晨,天边泛起一丝亮光,祠堂亮堂起来。崔黛靠着柱子酣睡,乌黑的长发披在赢弱的肩头,缩成一团,睡着了还在轻轻皱眉。
采薇轻声唤醒崔黛,搀扶着她回到栖欢阁,张氏一大早就命人煮了红枣姜汤,让她服下祛寒气。可没想到,午时崔黛还是发了热病。
她烧得小脸通红,昏睡不醒。张氏脸上布满了担忧,“大夫,我儿如何?”
“回夫人,娘子近日心境起伏过大,加上邪风入体,体虚内发燥热,为伤寒之病,好在以往身体康健,外服几日汤药就会好。”大夫回道。
“多谢刘大夫,”示意采薇送大夫出府。
“夫人无须客气”。
刚喂了崔黛喝完药,张氏守在一旁,看着女儿虚弱的模样,不禁有些后悔罚她跪祠堂,不懂事好好教就是了。
此时,烧得迷迷糊糊的崔黛陷在了一场梦里,梦里白茫茫的一片,她一直在跟着一个背影走,无论她怎么追赶,就是追不上。
她着急地不行,一下子惊醒。
“蛮蛮,你醒了,感觉如何?”张氏焦急地问。
崔黛觉得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劲也没有,喉咙干痛,声音嘶哑的说:“娘,我有些头晕。”张氏心疼地摸了摸崔黛的头,“乖宝,好好躺在床上休息。”
两日后,崔黛的热病才退了。病去如抽丝,她清减了些,原本有些婴儿肥的脸上,看着愈加美艳,桃花眼尾翘起一道细细的勾,瞧上一眼,便勾魂摄魄。
这日,崔黛百无聊赖靠在软塌上,让婢女陪她玩棋。
“娘子,四娘子来了”,侍女进来通报。
四娘子名为崔婉,是崔黛大伯父的庶女,崔黛大伯不务上进,在朝中谋了个闲职,靠着祖产过日子,成天吟诗作赋,伤春悲秋。崔婉自小在府里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崔黛怕伤了四姐姐面子,暗地里接济过几次,二人私下关系还不错,有些往来。
片刻,一位清丽美人掀开云纹幔帘,袅袅地走进来,一袭水蓝色百褶如意裙,鹅蛋脸、柳叶眉,容色姣好,正是崔婉。
“妹妹身子好些了吗,前段日子我随母亲去慈安寺小住,昨日才回家中,听到你发热病,一早就想来看看”,崔婉的声音清冽悦耳。
崔黛面上带笑,“身子好多了,就是几日没出去闷得慌。”
“那不如今日咱们去听雨阁喝喝茶,听说那新收了一批君山银针,咱们也去尝尝鲜?”
“好呀,姐姐稍等,我去更衣。”
正阳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阳光从嫩绿的椿叶中洒落下来,为石板路铺上了一层金箔,时有雁影掠过,伴着袅袅春风往南而去,很快就淹没在人群之中。
姐妹两人乘着马车,穿过热闹的街市,一路欢声笑语到达听雨阁,这是京都有名的茶艺馆,文人贵族常在此聚会。
茶童躬身将崔黛二人迎入堂中,崔黛挑了个靠窗的位置,慵懒地靠在软凳上,面上一派悠闲,津津有味地看着茶楼下的小贩讨价还价。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柳姐姐,你的琴弹得真好。”李心月谄媚地说道。柳素柔面上带着温婉笑意,她意味不明地看向李心月,示意她办正事。
李心月咬了咬牙,径直向崔黛走去。
崔黛看到李心月走过来,小脸上露出嫌弃的样子,还未等她说什么,李心月热情地拉着她的手亲热地开口,“崔娘子,我之前在长公主寿宴上说的话都是被猪油蒙了心,你一定要原谅我。”
这是唱得那一出?崔黛十分疑惑。李心月还在边哭边道歉,此时茶童拎着一壶热茶走到她俩身旁,李心月眸光一闪,藏在衣袖的手用巧劲推开崔黛,正好撞到茶童,茶童向后仰去,一壶热水霎时向崔黛泼去。
崔黛一惊,快速向旁边闪去,可茶水还是溅到了她的手上,白嫩的皮肤瞬间通红一片。
她面色倏而沉下去,缓缓开口道:“你算计我!”随即拿起旁边的茶壶,直接泼在了她身上,李心月烫得大叫一声,春日衣薄,身上一下子就湿透了。
她死死瞪着崔黛,大喊道:“都来看看,长平侯府崔五娘子仗势欺人,肆意欺辱朝廷命官之女,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
这话用心险恶,长平侯府位高权重,本来已经遭人眼红,简直是把侯府放在火上烤。
李心月发髻凌乱、脸色惨白,浑身湿漉漉的,确实像一副被欺负惨了的样子。出入听雨阁的人,都是达官显贵,她这么一嚷,茶客围了上来,指着崔黛议论纷纷,“真是白长了那么美的一张脸,行事如此嚣张跋扈。”
崔黛气的胸脯不断起伏,怒声道:“都瞎眼了吗?是她故意撞我。”
“崔妹妹,你今日是有些过分了,李娘子只是想跟你道歉,可你却……唉得饶人处且饶人,”柳素柔轻柔地开口。
崔黛猛然明白过来,今日她们二人故意演这一出,败坏她的名声。她气急,又不知如何分辨。
忽然,一道阴柔的声音响起,“何在在楼下喧闹,扰了贵人办事,该当何罪!”,来此喝茶的都是京中权贵,一下子就认出了说话的这位正是太子身边的江公公,场面一静,无人在敢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