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一位老者上了擂台。
秦派了他们最厉害的制弩师董越,势要让楚王女颜面尽失。
不消片刻,台上小侍官就备齐了制弩工具。
楚漾拜手:“还请陛下赐毛竹一根。”
殷牧懒懒抬手,朝内侍掀了掀眼皮,一根硕大翠毛竹很快被送至擂台。
点将官宣完,双双作揖礼毕,二人开始埋头制弩。
楚漾姿态悦目,将竹子中间部分锯成长长的竹片,她的葱白柔夷握着翠毛竹前后挪移的模样引得不少汉子遐想不已,恨不能那暗处变作毛竹,被美人儿握于小手翻弄,想着想着不少壮汉只觉腹下发热,脸红心跳。
观楚王女用毛竹制弩,董越只觉甚是儿戏,一脸不屑,毕竟毛竹脆弱,怎能拿来制军中重器。
取来备好的铜条做好弩机,董越随即取出木条制成弩臂,他的一双巧手游走于案几之间,一把軍弩雏形即将出现。
楚漾用巧力将竹片两边反着弯曲到一个精巧的反曲度,随后取出一根木块锯成弩把,两端钉上轻薄的铜片,用另两块同等长度的竹正反两面接上作为弓把,拉上弩弦丝线,敲钟即成。
董越几乎同时敲钟,两柄弩不消一炷香便被置于案前。
众人看向楚王女所制之弩,人群中传来窃笑。
此物哪里是弩?
分明是一把十字弓之类的器物。
“取箭!”点将官宣来。
须臾,二人案上各摆了一把秦箭。
楚漾也不用秦箭,利落地取了把工刀,三两下将身侧一条竹片削成细短的箭矢,并在尾端绑了根红绸线,随后与董越一道移步发射点。
点将官:“发!”
“嗖!”
“嗖!”
两声呼啸,众人眼巴巴的看向目标地。
董越的秦箭直直钉入六十丈外的箭靶上,箭尾发出嗡嗡的啸鸣声,众人呼喝一片。
呼声毕,众人来寻楚王女的细短竹箭,竟是不知所踪,随即哄堂大笑,看向她的眼神充满戏谑与嘲弄。
“此局董越……”
人群中一声娇喝,“且慢!”
楚漾捻脚捻手地爬下高台,神色淡淡地往发箭方向而去。
众人紧随其后,想要一探究竟。
楚漾前方引路,一群人行至离擂台百余丈的地方停步,她侧身抬臂,指着身前榆树。
人群顺着她的玉指探去,一根纤细竹箭竟是没入榆树半杆。
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箭尾红色的绸线,那抹红色随风摆起,仿佛线边闪着微光。
只一瞬,汉子们方才准备好的讥言浪语生生被堵了回去,只余耳边呼啸而来的风声与林鸟惊飞之音。
观礼台上殷牧、殷汤等一干人随后而至。
见此状况,殷牧唇角微勾,殷汤长身而立,一双狭长的桃花眼紧紧盯着没入树干的小竹箭,眉头微蹙,不发一言。
“算过关吗?”
少女柔和的声音飘过来,细融融化进了众人惊骇未定的心里。
董越像是刚刚从梦魇醒来。
“没道理!”
董越难以置信,嘶哑出声,“兵者,重器也,竹片作胎,拉力一般不及铜弩,如何能有这般惊人射程?”
楚漾见状,对董越诚恳拜手:“这位师傅,此言差矣。”
“师傅所制弩机,虽然悬刀、钩、牙等用铜制,但被加上过多铜器的弩机尤为笨重,直接装在木质弩臂上,弩臂却因无法承受太大的张力,导致箭矢出弦,后劲不足,是以仅能得六十丈余射程。”
许是存了捉弄老头儿的兴味,少女继续道:“再加之师傅制弩,体积重量偏大,所需铜矿过多,故而制作起来费力费时,银钱也是浪费良多,是以师傅之弩,不算得一把好弩!”
董越似深受打击,喃喃自语:“不算好弩?”
顾不得秦王在旁,董越嘴里念念叨叨,紧握着刚制的弩,失魂般走远。
盯着他的背影,楚漾自知折了秦国威风,心内暗喜。
不知如何宣此局胜负,一旁点将官诚惶诚恐,只能巴巴偷瞄着殷牧。
瞥了眼点将官,殷牧扭头来直勾勾打量着楚漾,“此局,楚六女胜。”
大秦最强制弩师,竟是输给这美滴滴的小娇娘。
殷牧冷脸转身,领着众人去往观礼台。
众人归位,方才楚漾所制之弩已被侍官取走呈往观礼台,她紧随众人,行至擂边。
受了方才教训,她万万不敢再上高台,只是瞧了眼台上一息尚存的洪郊,朝观礼台拜礼。
“臣女不才,向陛下求一恩典,还请陛下允臣带洪郊下台医治。”
“医治?”殷牧面上带着轻屑,“不值医治,死了扔了便是。”
楚漾躬身拜向殷牧,诚恳道:“陛下,洪郊还活着,还请陛下宽仁。”
“宽仁?”
殷牧折身坐在太师椅上,单手支颌,语调冷然。
“来人!”
殷牧居高临下,俯视台下楚漾,其身侧殷汤敛下眼睫,瞧着手中少女方才制就的竹弩不发一言。
不消一刻,楚漾身边就多了两名壮汉。
“洪郊带下去找医官,至于这楚王女……”
一声轻嗤传入楚漾耳中,殷牧目如饿狼,募地指向她:“退了侍从,带去行军马车,扒了衣裳鞋袜看管好!等众将随孤出征楚国襄阳,谁砍下楚地郎中令曹丙头颅,谁可得这赤条条楚家王女的清白之身!”
殷牧三言两语便鼓起士气,雄主会上一时群情鼎沸。
众将士纷纷扼腕抵掌,红脸赤颈,恨不能立刻取了那曹贼狗头,压了娇娇楚王女肆意畅快一番。
场内无不高呼陛下圣明,无不赞颂陛下万岁,一众勇士攘臂而起。
“诛曹贼,得王女!”
“诛曹贼,得王女!”
殷汤起身,向秦王高举酒樽,言语间慷慨激昂,莫不带着王者霸气。
“现今楚威王听奸退贤,荒淫酒色,颠倒朝政,百姓思乱久已,我大秦神兵沥胆披肝,平五国,立大功,今吾等与陛下共进一杯,明日南下楚国,剑指郢都,以定天下!安社稷!”
众将士闻言,呼声越发激越。
“定天下!安社稷!”
“定天下!安社稷!”
……
初春的夜幕,如被泼上望不到边际般浓稠的墨,深沉得化不开。
苍茫大幕中被一名粗壮汉子驮在肩头扔往马车时,楚漾吃痛闷哼一声,好在小宫女们方才扒衣袜,给她留了件里衣遮羞。
即使是开春季节,夜晚贴着皮肉吹来的风依旧是刺骨的冷,楚漾雪白的身子往马车里处缩了缩,拢着月白单薄的里衣,伴着秦国雄主大会场上被风吹来的若有若无的呼吼喝彩之声,她竟是靠着马车窗棂处恍恍惚惚入了眠。
阿月的热粥,今晚怕是等不到人回去喝了。
*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
楚漾在行军歌中被晃醒,歌声雄浑,一遍遍提醒着她的窘迫。
面对这样的境地,她回想起洪郊之言。
“此次伐韩都阳翟,秦王帐中坐镇,殷汤指挥于阵前,恶似猛虎,凶如财狼,赶杀韩将十余里大获全胜才鸣金收兵,韩王及太子皆被当即斩于马下,其果决残酷可见一斑,明日入城,吾等虽是送贡品入阳翟示好,依秦王如此行事,如能保救余生,乃不胜幸甚……”
此次雄主大会不亚于狼窝犯险,洪郊堪堪保住性命,阿月不知是否随军南下。
得想办法找到他们。
想起昨日阿月抽抽噎噎说要温粥等她的模样,楚漾忽觉腹内饥渴。
她纤手拉开马车帘幕,对着外面骑大马的年轻军官问道:“这位军爷,可否备些吃食?”
这位军爷她认得,可不就是昨日擂台上的邓礼。
男子一改昨日雄伟模样,看向楚漾只着里衣娇柔半露的嫩白脖颈时,眼睛仿佛被火燎到一般,说话也磕磕巴巴,“公主请,请稍候。”
邓礼慌乱扭头,抖手扯了缰绳,急吼吼夹腿打马而去。
搭下帘子,回到塌上,她回过神来。
邓礼是在难为情。
被冷宫婉娘养大的楚漾对仅着里衣的模样无甚羞耻,对邓礼的反常亦无挂怀。
婉娘在楚宫中是位奇女子,她会教楚漾习字唱歌;会在她嘴馋的时候偶尔做被称为“火锅”的食物;会为了给她逗趣,手把手教她做很多稀奇古怪的物件。
就连那位于她仅有一句“父王”称谓的男人,常会醉酒踉跄而来,满脸哀戚地扯着婉娘问:“孤为何不如他?……”
轻扣窗棂的脆声拉回她的思绪,一碗热腾腾的肉粥被一只粗粝大手递了进来。
“懿和公主请用膳。”
楚漾接过肉粥,故意扯开帘幕,瞪着含烟的杏眼给邓礼轿吟吟道谢。
“多谢军爷!”
红粉翘唇,貌美无双,还未娶妻的邓礼哪里能见得小娇娘此等模样,顿时手足无措,红得滴血的脸恨不得垂到胸口去。
也顾不得答话,男子匆匆将碗递与她,如身后有人追打般仓皇而去。
昨夜不是很威风?
也不过是毛未生齐的小狼崽。
楚漾放下帘幕,憋出一声娇笑。
在路行程已过数日,秦军体壮身强,颇有一日千里之势。
若非必要,衣衫单薄的楚漾定是不下马车,秦国人也似是忘了这行军队伍中还有一位楚王女的存在。
朝登紫陌,暮践红尘,疾行赶路,这日听着军官报知。
“抵暮,已至洪河。”
离襄阳越来越近了。
楚漾掀开帘幕,殷牧、殷汤等众人正端坐于不远处的树下商议军务,旁边秦步兵、骑兵正在忙着安营扎寨,河边的炊事兵也在生火起灶。
再远些望去,一条不算太宽的小河静静流淌。
披着暮光,一些军官就着河水搓着血肉贲张的身躯。
年长些的军士风流逸闻、虎狼之语随口道来,侧旁的一些小将士们看着约莫才十三四岁,满脸崇拜地红着脸颊听着,许是玩心大的年纪,站在河里时还不时嬉戏打闹。
河里水花四溅,在空中挥出一根根透亮的银色链条,溅起的水珠落下河面,泛起小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
楚漾一时呆呆看着,似是忘了她的恶劣处境。
这片刻的宁静美好,在战火燃起时,终会像飞溅的水珠,四散碎裂……
第二日,渡了洪河,秦军奋勇争先,夺了矩阳,占了矩阳知府。
楚漾随着殷牧、殷汤一众住进了知府。
秦王下令诛曹丙才可得她清白,自是无人敢随意沾染她,但因着仅着里衣,她也只能圄于后院。
行军打仗,都是些大老爷们,收拾打扫后院的任务自是落在楚漾和少许随军女侍身上,杂务繁多,可本就养于冷宫的她倒颇为顺手。
这一日,昏黄的夕阳余晖淌过后院的红砖绿瓦、楼阁飞檐。
两名在回廊处疾行而过的挺拔身影似是在为某事争议,声音细细碎碎传来院中。
秦派了他们最厉害的制弩师董越,势要让楚王女颜面尽失。
不消片刻,台上小侍官就备齐了制弩工具。
楚漾拜手:“还请陛下赐毛竹一根。”
殷牧懒懒抬手,朝内侍掀了掀眼皮,一根硕大翠毛竹很快被送至擂台。
点将官宣完,双双作揖礼毕,二人开始埋头制弩。
楚漾姿态悦目,将竹子中间部分锯成长长的竹片,她的葱白柔夷握着翠毛竹前后挪移的模样引得不少汉子遐想不已,恨不能那暗处变作毛竹,被美人儿握于小手翻弄,想着想着不少壮汉只觉腹下发热,脸红心跳。
观楚王女用毛竹制弩,董越只觉甚是儿戏,一脸不屑,毕竟毛竹脆弱,怎能拿来制军中重器。
取来备好的铜条做好弩机,董越随即取出木条制成弩臂,他的一双巧手游走于案几之间,一把軍弩雏形即将出现。
楚漾用巧力将竹片两边反着弯曲到一个精巧的反曲度,随后取出一根木块锯成弩把,两端钉上轻薄的铜片,用另两块同等长度的竹正反两面接上作为弓把,拉上弩弦丝线,敲钟即成。
董越几乎同时敲钟,两柄弩不消一炷香便被置于案前。
众人看向楚王女所制之弩,人群中传来窃笑。
此物哪里是弩?
分明是一把十字弓之类的器物。
“取箭!”点将官宣来。
须臾,二人案上各摆了一把秦箭。
楚漾也不用秦箭,利落地取了把工刀,三两下将身侧一条竹片削成细短的箭矢,并在尾端绑了根红绸线,随后与董越一道移步发射点。
点将官:“发!”
“嗖!”
“嗖!”
两声呼啸,众人眼巴巴的看向目标地。
董越的秦箭直直钉入六十丈外的箭靶上,箭尾发出嗡嗡的啸鸣声,众人呼喝一片。
呼声毕,众人来寻楚王女的细短竹箭,竟是不知所踪,随即哄堂大笑,看向她的眼神充满戏谑与嘲弄。
“此局董越……”
人群中一声娇喝,“且慢!”
楚漾捻脚捻手地爬下高台,神色淡淡地往发箭方向而去。
众人紧随其后,想要一探究竟。
楚漾前方引路,一群人行至离擂台百余丈的地方停步,她侧身抬臂,指着身前榆树。
人群顺着她的玉指探去,一根纤细竹箭竟是没入榆树半杆。
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箭尾红色的绸线,那抹红色随风摆起,仿佛线边闪着微光。
只一瞬,汉子们方才准备好的讥言浪语生生被堵了回去,只余耳边呼啸而来的风声与林鸟惊飞之音。
观礼台上殷牧、殷汤等一干人随后而至。
见此状况,殷牧唇角微勾,殷汤长身而立,一双狭长的桃花眼紧紧盯着没入树干的小竹箭,眉头微蹙,不发一言。
“算过关吗?”
少女柔和的声音飘过来,细融融化进了众人惊骇未定的心里。
董越像是刚刚从梦魇醒来。
“没道理!”
董越难以置信,嘶哑出声,“兵者,重器也,竹片作胎,拉力一般不及铜弩,如何能有这般惊人射程?”
楚漾见状,对董越诚恳拜手:“这位师傅,此言差矣。”
“师傅所制弩机,虽然悬刀、钩、牙等用铜制,但被加上过多铜器的弩机尤为笨重,直接装在木质弩臂上,弩臂却因无法承受太大的张力,导致箭矢出弦,后劲不足,是以仅能得六十丈余射程。”
许是存了捉弄老头儿的兴味,少女继续道:“再加之师傅制弩,体积重量偏大,所需铜矿过多,故而制作起来费力费时,银钱也是浪费良多,是以师傅之弩,不算得一把好弩!”
董越似深受打击,喃喃自语:“不算好弩?”
顾不得秦王在旁,董越嘴里念念叨叨,紧握着刚制的弩,失魂般走远。
盯着他的背影,楚漾自知折了秦国威风,心内暗喜。
不知如何宣此局胜负,一旁点将官诚惶诚恐,只能巴巴偷瞄着殷牧。
瞥了眼点将官,殷牧扭头来直勾勾打量着楚漾,“此局,楚六女胜。”
大秦最强制弩师,竟是输给这美滴滴的小娇娘。
殷牧冷脸转身,领着众人去往观礼台。
众人归位,方才楚漾所制之弩已被侍官取走呈往观礼台,她紧随众人,行至擂边。
受了方才教训,她万万不敢再上高台,只是瞧了眼台上一息尚存的洪郊,朝观礼台拜礼。
“臣女不才,向陛下求一恩典,还请陛下允臣带洪郊下台医治。”
“医治?”殷牧面上带着轻屑,“不值医治,死了扔了便是。”
楚漾躬身拜向殷牧,诚恳道:“陛下,洪郊还活着,还请陛下宽仁。”
“宽仁?”
殷牧折身坐在太师椅上,单手支颌,语调冷然。
“来人!”
殷牧居高临下,俯视台下楚漾,其身侧殷汤敛下眼睫,瞧着手中少女方才制就的竹弩不发一言。
不消一刻,楚漾身边就多了两名壮汉。
“洪郊带下去找医官,至于这楚王女……”
一声轻嗤传入楚漾耳中,殷牧目如饿狼,募地指向她:“退了侍从,带去行军马车,扒了衣裳鞋袜看管好!等众将随孤出征楚国襄阳,谁砍下楚地郎中令曹丙头颅,谁可得这赤条条楚家王女的清白之身!”
殷牧三言两语便鼓起士气,雄主会上一时群情鼎沸。
众将士纷纷扼腕抵掌,红脸赤颈,恨不能立刻取了那曹贼狗头,压了娇娇楚王女肆意畅快一番。
场内无不高呼陛下圣明,无不赞颂陛下万岁,一众勇士攘臂而起。
“诛曹贼,得王女!”
“诛曹贼,得王女!”
殷汤起身,向秦王高举酒樽,言语间慷慨激昂,莫不带着王者霸气。
“现今楚威王听奸退贤,荒淫酒色,颠倒朝政,百姓思乱久已,我大秦神兵沥胆披肝,平五国,立大功,今吾等与陛下共进一杯,明日南下楚国,剑指郢都,以定天下!安社稷!”
众将士闻言,呼声越发激越。
“定天下!安社稷!”
“定天下!安社稷!”
……
初春的夜幕,如被泼上望不到边际般浓稠的墨,深沉得化不开。
苍茫大幕中被一名粗壮汉子驮在肩头扔往马车时,楚漾吃痛闷哼一声,好在小宫女们方才扒衣袜,给她留了件里衣遮羞。
即使是开春季节,夜晚贴着皮肉吹来的风依旧是刺骨的冷,楚漾雪白的身子往马车里处缩了缩,拢着月白单薄的里衣,伴着秦国雄主大会场上被风吹来的若有若无的呼吼喝彩之声,她竟是靠着马车窗棂处恍恍惚惚入了眠。
阿月的热粥,今晚怕是等不到人回去喝了。
*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
楚漾在行军歌中被晃醒,歌声雄浑,一遍遍提醒着她的窘迫。
面对这样的境地,她回想起洪郊之言。
“此次伐韩都阳翟,秦王帐中坐镇,殷汤指挥于阵前,恶似猛虎,凶如财狼,赶杀韩将十余里大获全胜才鸣金收兵,韩王及太子皆被当即斩于马下,其果决残酷可见一斑,明日入城,吾等虽是送贡品入阳翟示好,依秦王如此行事,如能保救余生,乃不胜幸甚……”
此次雄主大会不亚于狼窝犯险,洪郊堪堪保住性命,阿月不知是否随军南下。
得想办法找到他们。
想起昨日阿月抽抽噎噎说要温粥等她的模样,楚漾忽觉腹内饥渴。
她纤手拉开马车帘幕,对着外面骑大马的年轻军官问道:“这位军爷,可否备些吃食?”
这位军爷她认得,可不就是昨日擂台上的邓礼。
男子一改昨日雄伟模样,看向楚漾只着里衣娇柔半露的嫩白脖颈时,眼睛仿佛被火燎到一般,说话也磕磕巴巴,“公主请,请稍候。”
邓礼慌乱扭头,抖手扯了缰绳,急吼吼夹腿打马而去。
搭下帘子,回到塌上,她回过神来。
邓礼是在难为情。
被冷宫婉娘养大的楚漾对仅着里衣的模样无甚羞耻,对邓礼的反常亦无挂怀。
婉娘在楚宫中是位奇女子,她会教楚漾习字唱歌;会在她嘴馋的时候偶尔做被称为“火锅”的食物;会为了给她逗趣,手把手教她做很多稀奇古怪的物件。
就连那位于她仅有一句“父王”称谓的男人,常会醉酒踉跄而来,满脸哀戚地扯着婉娘问:“孤为何不如他?……”
轻扣窗棂的脆声拉回她的思绪,一碗热腾腾的肉粥被一只粗粝大手递了进来。
“懿和公主请用膳。”
楚漾接过肉粥,故意扯开帘幕,瞪着含烟的杏眼给邓礼轿吟吟道谢。
“多谢军爷!”
红粉翘唇,貌美无双,还未娶妻的邓礼哪里能见得小娇娘此等模样,顿时手足无措,红得滴血的脸恨不得垂到胸口去。
也顾不得答话,男子匆匆将碗递与她,如身后有人追打般仓皇而去。
昨夜不是很威风?
也不过是毛未生齐的小狼崽。
楚漾放下帘幕,憋出一声娇笑。
在路行程已过数日,秦军体壮身强,颇有一日千里之势。
若非必要,衣衫单薄的楚漾定是不下马车,秦国人也似是忘了这行军队伍中还有一位楚王女的存在。
朝登紫陌,暮践红尘,疾行赶路,这日听着军官报知。
“抵暮,已至洪河。”
离襄阳越来越近了。
楚漾掀开帘幕,殷牧、殷汤等众人正端坐于不远处的树下商议军务,旁边秦步兵、骑兵正在忙着安营扎寨,河边的炊事兵也在生火起灶。
再远些望去,一条不算太宽的小河静静流淌。
披着暮光,一些军官就着河水搓着血肉贲张的身躯。
年长些的军士风流逸闻、虎狼之语随口道来,侧旁的一些小将士们看着约莫才十三四岁,满脸崇拜地红着脸颊听着,许是玩心大的年纪,站在河里时还不时嬉戏打闹。
河里水花四溅,在空中挥出一根根透亮的银色链条,溅起的水珠落下河面,泛起小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
楚漾一时呆呆看着,似是忘了她的恶劣处境。
这片刻的宁静美好,在战火燃起时,终会像飞溅的水珠,四散碎裂……
第二日,渡了洪河,秦军奋勇争先,夺了矩阳,占了矩阳知府。
楚漾随着殷牧、殷汤一众住进了知府。
秦王下令诛曹丙才可得她清白,自是无人敢随意沾染她,但因着仅着里衣,她也只能圄于后院。
行军打仗,都是些大老爷们,收拾打扫后院的任务自是落在楚漾和少许随军女侍身上,杂务繁多,可本就养于冷宫的她倒颇为顺手。
这一日,昏黄的夕阳余晖淌过后院的红砖绿瓦、楼阁飞檐。
两名在回廊处疾行而过的挺拔身影似是在为某事争议,声音细细碎碎传来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