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紫苏前脚刚踏进军营,就听到迎面走来的战士一口一句“小林将军”。

    “别瞎叫。”

    “小林将军,我们可没瞎叫,皇上封你为小林将军的诏令都下了。”

    林紫苏大老远就瞧见西风和众多战士一起练剑,他手上拿的仍是那把锈黄色的柔意。

    林紫苏进营帐收拾行李,见西风回来,转头对他说:“收拾行李,跟我去东域。”

    西风抬头看了她一眼,没有做声,默默收拾去了。

    这些天西风异于往常的沉默让林紫苏很不习惯,她问道:“东域可是一个埋满铮铮铁骨的地方,你不准备拒绝?”

    “我可以拒绝吗?”西风停下手上的动作,抬头问道。

    “不可以。”

    一早就料到了这个回答,西风接着埋头收拾行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北方风光还没看到餍足,转眼就要到东域去了。

    林紫苏带着三万战士,经过数日奔波,终于在东域的边界——乌梅镇落脚。

    周波劳顿,她准备早早躺下睡个好觉。

    经过院中,发现西风正盯着手中的剑发呆。

    “你这剑还能看出花来?都生锈成这样了,也不见你磨磨。”

    就在林紫苏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西风说到:“送我刀的是个极温柔的人,他送我这把刀是想让我自保,不是为了让我伤人。”

    林紫苏想起之前,自己说西风并非真心爱惜这把刀,不然不会放任它这样生锈变钝。

    原来爱一件物什,也可以是爱它背后的心意。

    “大家笑我这把刀又重又钝,不值钱。”他轻轻地摸着刀刃上的豁口,自言自语,“他们哪里知道,他砸锅卖铁、千挑细选才给我买了这把刀。”

    “柔意这个名字也是她起的?”林紫苏见西风这几日一直沉默寡言,此刻难得话多,连忙追问道。

    “不是,是我起的,为了纪念他,他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感受到的柔情蜜意。

    他抚摸着刀锋,眼睛盯着柔意,眼神却没有聚焦,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林紫苏劝道:“就算是为了她,你也该好好活着。”想让西风对这世间多些留念。

    “他死了。”从西风口中吐出的话,像刀刃一样锋利。

    “……”

    这场以打趣八卦为开头、好意劝解为中调的对话,逐渐走向了悲伤消极的方向。

    林紫苏连忙绞尽脑汁地转移话题,“这么宝贝的刀,怎么还弄了个豁口,之前我看着还好好的。”

    “我用柔意结果了杀害他儿子的凶手。”西风哂笑一声,摸着刀刃上的缺口补充道,“一刀封喉,身首异处,就是可惜了我的刀。”

    这场对话以悲惨复仇为结尾,毫无转圜的余地。

    西风一向吊儿郎当、嬉皮笑脸,林紫苏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如此冷漠,甚至是近乎执拗到疯狂的表情。

    原来是心爱的姑娘嫁人了,后来还有了孩子。如今这姑娘不在了,就连她儿子也没了,难怪西风一心求死。

    唉,造化弄人,简直太惨了。

    这天聊不下去了,林紫苏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劝慰他了,只好乖乖闭嘴。

    西风见林紫苏不再搭腔,转头见她穿着单衣冻得缩着双臂,懒得管她。

    这晚过后,西风又恢复成原来那个插科打诨、欠抽嘴贱的西风,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几日前那个满心绝望的人仿佛是林紫苏的一时错觉。

    第二天大清早,林紫苏束发作男子打扮,跟西风在乌梅镇游街串巷。

    “以前和你住在一个屋檐下,觉得你细胳膊瘦腿,替你担忧,没想到你后来竟屡战屡胜,是我小瞧你了。”

    西风偏过头打量她一眼,赞赏道,“现在精心打扮一番,眉眼间还真有几分英气。”

    林紫苏正觉得他今日嘴巴有些出乎意外的甜,他又补了一句,“果然人靠衣装,马靠好鞍。”

    林紫苏心想:果然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于是决定和他算算老账。

    她左手叉腰,右手指着西风,“你哪是担忧我,怕是等着看我笑话吧。你和佛老头打赌我活不过第一次下战场,看来是我赢了。”

    西风摸了摸鼻子,心虚道:“一时玩笑罢了,别放在心上。”

    他缩着脖子,捏着林紫苏的食指移向一旁,“咱们这一路吃饱喝足,你不会真是出来耍的吧?”

    “我们从城中闹市,逛到乡下农田,你可有什么发现?”林紫苏不答反而问到。

    “这整个偌大的乌梅镇,呈方块状,人口分布却极不均匀。西边人口密集、门庭若市、车马纵横,而东边却人丁稀少,目之所及看不到几个村落。”

    “现在正值四月下旬插秧时节,这里尚有老者耕作,再往东边看去,就都是废弃的农田了。”林紫苏补充到。

    林紫苏朝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者喊道:“老人家,我看这方圆几里都看不到一个村子,你们怎么来这么远的地方耕种?”

    老人慢慢直起身子,背却仍弓着,“姑娘,你是外地来的吧?”

    他用手背没有污泥的地方擦擦额头上的汗,“我们都住在西边五里外的百家村,是乌梅镇最东边的村子了。再往东去靠近东域,东夷人总是从最东边、士兵看守薄弱的城墙处冲进来抢掠,马蹄一踩庄稼就全被糟蹋了。可这农田,半年不种就都荒了,我舍不得。”

    他手伸进小腿肚高的水里,从田间掏出一块湿泥,“你看这泥多肥,荒了怪可惜了。我现在播种,盼着万一今年东夷不再来呢。”

    “东夷人,他们一年来几次?”

    “以前来得少,如今官吏无能,去年足足来了四次。偏挑收成的时候来,他们抢完,落到我们手里就没多少了。”

    “一群欺上瞒下的蛀虫。”林紫苏十分愤怒,“陈郡守每次上表,漂亮话一箩筐,‘东夷宵小,偶有进犯,然不足为惧,我军骁勇,杀敌如瓮中捉鳖,退敌呈破竹之势。我等镇守此地,定恪尽职守、励精求治,保这一方太平’张口就来。”

    她皱着眉,“陈郡守早年还是县丞的时候,爱民如子、风评甚佳,是有名的清官,才被派到此处。没想到高位坐久了,也成了同流合污之辈。我来之前以为乌梅镇土壤肥沃,虽毗邻东域,但有陈郡守镇守,百姓不至于太过受欺压,如今看来是我太乐观了。”

    “陈郡守在皇上跟前说的话,你怎么知道?”西风似乎关注错了重点。

    “听我爹说的。”林紫苏不假思索地答。

    “你爹是谁?”

    “……”

    “东夷若是攻过来,再往西,岂不直取郡守府邸?他这样不管不顾,就不怕最后遭殃的是自己?”西风问道。

    “他怕什么?你没看到郡守府,里三层外三层重兵把守,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住的是当今圣上。”

    “再说,他把府衙选在最西边,现在看来可谓是用心良苦。等东夷兵临城下,他早就带着老婆孩子,弃城而逃,不见踪际了。”

    日头西斜,两人准备返程。

    路上见到一家四口在院子里摘乌梅,林紫苏问:“这梅子还未熟透,你们怎么这么心急?”

    “摘下来拿去换成银两,拿在手上安心些。去年一整年我们驱虫打药、悉心照料,一心等着梅子熟透拿到镇上去卖个好价钱。也是我们倒霉,刚摘下来,杀千刀的东夷就来了,全抢走了,一颗也不剩。”

    老人边说边偷偷抹眼泪,“我那苦命的孙女就是那时没的。”

    “陈郡守没派兵过来?”林紫苏问到。

    “来了。”老人接着说到,“他们派人来的时候,东夷的影子都瞧不见了。他们早就抢完,呼天喝地、盆满钵满地回去了。”

    林紫苏气愤得攥紧了手指。

章节目录

居安思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唐果酒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果酒丫并收藏居安思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