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日子里总是下雨,子悠不爱下雨天,却爱倚着窗听雨声,最近家里出了很多事,连带着她的心情也不好,她很少出门,总是倚着窗子看书。
陆行见她总是闷闷不乐,几次提议她出去转转,都被她拒了。
虽是雨天,陆家东院隔几日就会有客人至,陆灏总是派人来请子悠,她一次也没过去,不用猜就知道是哥哥为她物色的相亲对象。
她总觉得有那么个人要等,再等等吧,等过了十八,就找个人嫁了。
连绵的阴雨终于停了,阳光刺破残留的乌云,一丝一缕的撒在园子里,陆府的丫鬟们正把被子拿出来晒。
难得见到冬日里的暖阳,丫鬟们把被褥都拿出来晒,子悠也跟着坐在园子里晒太阳,她从地上捡起一片硕大的落叶拿在手里把玩着,不禁念到:“梧叶落,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 ”门房来传话,说有人来找她。
子悠来到门口,见一白衣广袖的公子笑眼弯弯的望着她,正是萧忆安,萧忆安开口道:“好久未见了,陆姑娘。”
子悠有些许吃惊:“萧大人,你怎么来了。”
“我府上园子已经修了差不多了,不知陆姑娘今日可有空闲,随我去看看。”萧忆安并没有进去,站在门口邀约道。
傅元蘅候选太子妃的事传开后,听说这段时间突然有很多人上王府提亲,说不定他的亲事很快也就定下来了,避避嫌总是没有错的。
她酝酿了一番开口:“我今日还要陪爹爹盘点,抽不出空,实在不好意思。”
“是萧大人来了啊。”陆行不知什么时候从他们身后走过来。
萧忆安对陆行行礼,“陆伯父好,我府上园子正在重新修整,想借鉴一下陆府的陈设,今日来请陆姑娘过我府上指教,还望伯父允准。”
“既如此,念儿,你和萧大人去吧,你日日憋在屋子里也不是个事儿,总要出去透透气。”陆行热心的安排。
子悠狠狠剜了陆行一眼,很是不好意思的结结巴巴答道:“也好,也好。”
“我听说梁河桥一带有集市,卖些个南洋玩意儿,念儿你忙完了,过去转转,给爹爹带一串火珊瑚佛珠回来。”陆行笑着说。
“爹爹,王府在南边,梁河桥在北边,不顺路的,再说,梁河桥的集市入夜才开,你不怕我天黑在外边不安全吗。”子悠埋怨道。
陆行指着萧忆安道:“这不是萧大人在的吗,有他与你为伴,爹爹还有何不放心的。”
“人家萧大人公务繁忙,岂能耽误人家正事。”子悠撇嘴道。
“无妨,陆姑娘,我今日正好休沐,一整日都无事,我从未去过梁河桥,正好可以借陆姑娘的光,过去见识见识。”萧忆安笑笑道。
“那好吧。”子悠低声应道。
陆行笑呵呵的说道:“去吧,那就劳烦萧大人多照料小女了。”
“应当的,陆伯父放心。”萧忆安笑笑。
看着女儿和萧忆安离开的背影,陆行心头有几分落寞,就如同女儿嫁去别人家,再不能朝夕相伴了一样。
王府的后园,假山、小桥、流水、亭台,俨然与之前相比另是一番模样了,工匠们还在各执其责的施工着。
子悠好奇问道:“大人怎么想到要修园子了?”
萧忆安笑了笑:“之前听陆姑娘说道苏式园林的意趣,萧忆安很是向往,恰逢闲来无事便着手改造起了。”
楚余在身后插话道:“修整修整,说不定来年这园子就能迎来它的女主人了。”
萧忆安回头白了他一眼:“多嘴。”
子悠早知道近来到王府提亲的人很多,听到楚余亲口说出来,胸闷心酸,整个人都不自在了。
她走马观花的参观了一遍,说道:“我看都很好,并没有什么不妥,待明年开春,百花盛开,那定是一番美轮美奂的景色。”
萧忆安眼含深情满意一笑:“陆姑娘不嫌弃就好,待明年春暖花开,我请陆姑娘到我府上喝茶赏花。”
子悠强颜欢笑:“好说,好说。那既无他事,我们就不在府上叨扰了。”
萧忆安慌张问道: “陆姑娘,这就要过去梁河桥了吗,等我交代一下他们,就陪陆姑娘过去。”
“其实我常走夜路的,不必劳烦了,我与觅樱过去便好。”子悠干干笑了两声,推辞了一番。
“我既答应了陆伯父,又怎能让你独自过去呢,你等我,马上就来。”萧忆安过去吩咐了工匠们几句,便叫楚余去备车马。
一路上,子悠隐忧难掩,脸色十分不爽利。觅樱一惊一乍伸手覆上她的额头:“也没发烧啊,怎的脸色如此难看,姑娘你是哪里不舒服。”
子悠推开了她的手,“我好着呢。”
好在萧忆安骑马走在前面,并未与她们同乘一辆马车,不然他那么细心一个人定会察觉出异样。
她如蟾蜍般鼓起嘴巴,轻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日子还是要过的。”
觅樱十分不解,她家姑娘今日是闹的哪出。
子悠宽慰自己道:萧忆安长得好看,又对自己很仗义,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想把他占为己有。他年纪也不小了,总是要成亲的,若因此就对他有了嫌隙,自己未免也太小气了。
子悠面上一片霁云散去,缓缓的露出一个笑容。
三人来到梁河桥时辰尚早,摆摊的商贩们零零星星的往河两边靠拢,萧忆安道:“看来我们来早了。”
“是啊,日暮时候应该最热闹了。”子悠答道。
“念念。”一个妇人的声音远远传来。
子悠循声望去,善珍表姐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正朝着她招手,子悠开心的跑过去和表姐寒暄:“表姐,你怎么来这里了?”
“这山上灵台寺香火旺得很,寺里有个高僧弘一法师,能博古通今,求签也是灵的很,我今日特意过来上香,正要回去,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善珍表姐问。
未等子悠答复,善珍往不远处仔细看了一眼,正瞧见往这边走来的萧忆安,赶忙对身边的丫鬟喊道:“兰儿,快扶我下去。”
下了马车,善珍对萧忆安行礼道:“表叔叔也在,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萧忆安往她们跟前走了几步:“今日这么巧,在此遇到侄媳妇。”
“是挺巧的,表叔叔怎么同我妹妹在一处?”善珍望望萧忆安,又望望子悠。
“没有,没有,我刚刚是在跟萧大人问路。”白日里就不该大摇大摆的跟萧忆安走在一起,子悠知道表姐的嘴向来不带把门的,怕她到处乱说,只能装不熟,说罢掩饰的望了望萧忆安。
善珍指着萧忆安热情介绍起来:“念念,我们府上跟靖北王府有亲,你也该跟着我称呼一句表叔叔,表叔叔虽然年纪小,也是长辈。”
子悠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不忘跟萧忆安行礼道:“表叔叔安好。”
萧忆安脸上露出一丝不愉快,还是点了点头。
“念念,你可是要到灵台寺去,就沿着这条路上去就到了,你快去吧,这会儿子上面都快没人了,我刚拜完,要回去了。”表姐热心的为她指路。
“嗯,对,对,表姐你慢慢回,路上多当心点。”子悠不忘叮嘱道。
“表叔叔你且玩着,侄媳妇告辞了。”善珍和萧忆安相互行礼告别。
两人目送着善珍的马车走远,子悠看闲来无事便走过去对萧忆安说:“表叔叔,现在还早,不然,我们到灵台寺一游吧。”
萧忆安闻言并无欢喜,脸上反倒添了一丝尬色,他有些为难道:“其实,你也不必随着你表姐喊我表叔叔,我三月里方行了冠礼,只大着你两岁零十月。”
子悠这才意识到自己冒失了,原本以为叫他表叔叔可以显得亲近,没想到他不愿意别人这么叫,怕是嫌把他叫老了。
“我,那个,我没有觉得你老的意思,叫你大人太见外了,叫你忆安兄,又占了我表姐的便宜,我该如何称呼你才好?”
“叫我忆安便好。”萧忆安答道。
上了台阶来到灵台寺,一座古刹伫立在风雨里,接受着岁月的洗礼,亭台楼阁间青砖铺就青苔斑斑,参天古树巍峨的挺立着,一池鱼儿悠闲自得,一座古桥被来往的香客们踏的光洁如新。
置身于这古朴的院落中,眺望远处的阁楼,回首屋檐垂挂的铃铛都令人心生宁静,舍去一身尘世烦忧。
“这便是灵台寺了,果然不凡。”子悠说道。
萧忆安环视一周说到:“古朴清幽,置身其中令人心生宁静。”
“在我家乡也有一座百年古寺,叫岩山寺,十几年来也未有什么变化,可每次去我都觉得与之前略有不同,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同。”子悠对萧忆安说。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吧。你每次到那里的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象也略有不同。”萧忆安对子悠说。
还未等子悠回话,灵台寺的弘一师傅笑呵呵的从大雄宝殿里走出来了:“阿弥陀佛。”
子悠和萧忆安亦回礼。
弘一师傅对萧忆安说道:“方才听这位施主说的话似乎深通佛理?”
“不敢不敢,弟子只略读过几本经书而已。”萧忆安谦虚回复到。
弘一师傅慈祥的笑了笑对他们说道:“诸位施主,请自便。”
陆行见她总是闷闷不乐,几次提议她出去转转,都被她拒了。
虽是雨天,陆家东院隔几日就会有客人至,陆灏总是派人来请子悠,她一次也没过去,不用猜就知道是哥哥为她物色的相亲对象。
她总觉得有那么个人要等,再等等吧,等过了十八,就找个人嫁了。
连绵的阴雨终于停了,阳光刺破残留的乌云,一丝一缕的撒在园子里,陆府的丫鬟们正把被子拿出来晒。
难得见到冬日里的暖阳,丫鬟们把被褥都拿出来晒,子悠也跟着坐在园子里晒太阳,她从地上捡起一片硕大的落叶拿在手里把玩着,不禁念到:“梧叶落,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 ”门房来传话,说有人来找她。
子悠来到门口,见一白衣广袖的公子笑眼弯弯的望着她,正是萧忆安,萧忆安开口道:“好久未见了,陆姑娘。”
子悠有些许吃惊:“萧大人,你怎么来了。”
“我府上园子已经修了差不多了,不知陆姑娘今日可有空闲,随我去看看。”萧忆安并没有进去,站在门口邀约道。
傅元蘅候选太子妃的事传开后,听说这段时间突然有很多人上王府提亲,说不定他的亲事很快也就定下来了,避避嫌总是没有错的。
她酝酿了一番开口:“我今日还要陪爹爹盘点,抽不出空,实在不好意思。”
“是萧大人来了啊。”陆行不知什么时候从他们身后走过来。
萧忆安对陆行行礼,“陆伯父好,我府上园子正在重新修整,想借鉴一下陆府的陈设,今日来请陆姑娘过我府上指教,还望伯父允准。”
“既如此,念儿,你和萧大人去吧,你日日憋在屋子里也不是个事儿,总要出去透透气。”陆行热心的安排。
子悠狠狠剜了陆行一眼,很是不好意思的结结巴巴答道:“也好,也好。”
“我听说梁河桥一带有集市,卖些个南洋玩意儿,念儿你忙完了,过去转转,给爹爹带一串火珊瑚佛珠回来。”陆行笑着说。
“爹爹,王府在南边,梁河桥在北边,不顺路的,再说,梁河桥的集市入夜才开,你不怕我天黑在外边不安全吗。”子悠埋怨道。
陆行指着萧忆安道:“这不是萧大人在的吗,有他与你为伴,爹爹还有何不放心的。”
“人家萧大人公务繁忙,岂能耽误人家正事。”子悠撇嘴道。
“无妨,陆姑娘,我今日正好休沐,一整日都无事,我从未去过梁河桥,正好可以借陆姑娘的光,过去见识见识。”萧忆安笑笑道。
“那好吧。”子悠低声应道。
陆行笑呵呵的说道:“去吧,那就劳烦萧大人多照料小女了。”
“应当的,陆伯父放心。”萧忆安笑笑。
看着女儿和萧忆安离开的背影,陆行心头有几分落寞,就如同女儿嫁去别人家,再不能朝夕相伴了一样。
王府的后园,假山、小桥、流水、亭台,俨然与之前相比另是一番模样了,工匠们还在各执其责的施工着。
子悠好奇问道:“大人怎么想到要修园子了?”
萧忆安笑了笑:“之前听陆姑娘说道苏式园林的意趣,萧忆安很是向往,恰逢闲来无事便着手改造起了。”
楚余在身后插话道:“修整修整,说不定来年这园子就能迎来它的女主人了。”
萧忆安回头白了他一眼:“多嘴。”
子悠早知道近来到王府提亲的人很多,听到楚余亲口说出来,胸闷心酸,整个人都不自在了。
她走马观花的参观了一遍,说道:“我看都很好,并没有什么不妥,待明年开春,百花盛开,那定是一番美轮美奂的景色。”
萧忆安眼含深情满意一笑:“陆姑娘不嫌弃就好,待明年春暖花开,我请陆姑娘到我府上喝茶赏花。”
子悠强颜欢笑:“好说,好说。那既无他事,我们就不在府上叨扰了。”
萧忆安慌张问道: “陆姑娘,这就要过去梁河桥了吗,等我交代一下他们,就陪陆姑娘过去。”
“其实我常走夜路的,不必劳烦了,我与觅樱过去便好。”子悠干干笑了两声,推辞了一番。
“我既答应了陆伯父,又怎能让你独自过去呢,你等我,马上就来。”萧忆安过去吩咐了工匠们几句,便叫楚余去备车马。
一路上,子悠隐忧难掩,脸色十分不爽利。觅樱一惊一乍伸手覆上她的额头:“也没发烧啊,怎的脸色如此难看,姑娘你是哪里不舒服。”
子悠推开了她的手,“我好着呢。”
好在萧忆安骑马走在前面,并未与她们同乘一辆马车,不然他那么细心一个人定会察觉出异样。
她如蟾蜍般鼓起嘴巴,轻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日子还是要过的。”
觅樱十分不解,她家姑娘今日是闹的哪出。
子悠宽慰自己道:萧忆安长得好看,又对自己很仗义,但不能因为这样就想把他占为己有。他年纪也不小了,总是要成亲的,若因此就对他有了嫌隙,自己未免也太小气了。
子悠面上一片霁云散去,缓缓的露出一个笑容。
三人来到梁河桥时辰尚早,摆摊的商贩们零零星星的往河两边靠拢,萧忆安道:“看来我们来早了。”
“是啊,日暮时候应该最热闹了。”子悠答道。
“念念。”一个妇人的声音远远传来。
子悠循声望去,善珍表姐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正朝着她招手,子悠开心的跑过去和表姐寒暄:“表姐,你怎么来这里了?”
“这山上灵台寺香火旺得很,寺里有个高僧弘一法师,能博古通今,求签也是灵的很,我今日特意过来上香,正要回去,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善珍表姐问。
未等子悠答复,善珍往不远处仔细看了一眼,正瞧见往这边走来的萧忆安,赶忙对身边的丫鬟喊道:“兰儿,快扶我下去。”
下了马车,善珍对萧忆安行礼道:“表叔叔也在,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萧忆安往她们跟前走了几步:“今日这么巧,在此遇到侄媳妇。”
“是挺巧的,表叔叔怎么同我妹妹在一处?”善珍望望萧忆安,又望望子悠。
“没有,没有,我刚刚是在跟萧大人问路。”白日里就不该大摇大摆的跟萧忆安走在一起,子悠知道表姐的嘴向来不带把门的,怕她到处乱说,只能装不熟,说罢掩饰的望了望萧忆安。
善珍指着萧忆安热情介绍起来:“念念,我们府上跟靖北王府有亲,你也该跟着我称呼一句表叔叔,表叔叔虽然年纪小,也是长辈。”
子悠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不忘跟萧忆安行礼道:“表叔叔安好。”
萧忆安脸上露出一丝不愉快,还是点了点头。
“念念,你可是要到灵台寺去,就沿着这条路上去就到了,你快去吧,这会儿子上面都快没人了,我刚拜完,要回去了。”表姐热心的为她指路。
“嗯,对,对,表姐你慢慢回,路上多当心点。”子悠不忘叮嘱道。
“表叔叔你且玩着,侄媳妇告辞了。”善珍和萧忆安相互行礼告别。
两人目送着善珍的马车走远,子悠看闲来无事便走过去对萧忆安说:“表叔叔,现在还早,不然,我们到灵台寺一游吧。”
萧忆安闻言并无欢喜,脸上反倒添了一丝尬色,他有些为难道:“其实,你也不必随着你表姐喊我表叔叔,我三月里方行了冠礼,只大着你两岁零十月。”
子悠这才意识到自己冒失了,原本以为叫他表叔叔可以显得亲近,没想到他不愿意别人这么叫,怕是嫌把他叫老了。
“我,那个,我没有觉得你老的意思,叫你大人太见外了,叫你忆安兄,又占了我表姐的便宜,我该如何称呼你才好?”
“叫我忆安便好。”萧忆安答道。
上了台阶来到灵台寺,一座古刹伫立在风雨里,接受着岁月的洗礼,亭台楼阁间青砖铺就青苔斑斑,参天古树巍峨的挺立着,一池鱼儿悠闲自得,一座古桥被来往的香客们踏的光洁如新。
置身于这古朴的院落中,眺望远处的阁楼,回首屋檐垂挂的铃铛都令人心生宁静,舍去一身尘世烦忧。
“这便是灵台寺了,果然不凡。”子悠说道。
萧忆安环视一周说到:“古朴清幽,置身其中令人心生宁静。”
“在我家乡也有一座百年古寺,叫岩山寺,十几年来也未有什么变化,可每次去我都觉得与之前略有不同,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同。”子悠对萧忆安说。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吧。你每次到那里的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象也略有不同。”萧忆安对子悠说。
还未等子悠回话,灵台寺的弘一师傅笑呵呵的从大雄宝殿里走出来了:“阿弥陀佛。”
子悠和萧忆安亦回礼。
弘一师傅对萧忆安说道:“方才听这位施主说的话似乎深通佛理?”
“不敢不敢,弟子只略读过几本经书而已。”萧忆安谦虚回复到。
弘一师傅慈祥的笑了笑对他们说道:“诸位施主,请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