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上京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一夜惊雷方休,东方天空泛出一抹亮色,又纷纷扬扬下起雪来。
上京城里,西大街铺子大多还未开门迎客,唯有茶楼与早点摊子前往来食客不绝。
“王姐,春节未过完就回来了?”
有熟稔的食客买了一碗馄饨,趁着等候的空闲与老板寒暄了起来。
“嗐,是啊。”馄饨摊老板是个面容清秀的中年女子,隔着氤氲的热气,她边答,手中掌着勺的动作却不停。
“还不是我们家那口子,是个支棱不起的。在老家家务事操持不好,种田也使不上把子力气。真真看了来气,我便还是独自离了家来做生意得了。”
听了这话,周遭的食客都夸赞起王姐进京挣钱养家不易。
如今这世道,不懂得操持家务的男子不被休已是幸事,被家主嘴上嫌弃一下子算是三生有幸了。
凤临朝乃是女子为尊,开国女帝宋承锦二十九岁登基称帝。
但她登基十余年来不仅未立君后,还下诏立独女宋祁为皇太女,定下凤临朝仅许女子继承大统的原则。
经过十余年发展,百姓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如今坊间百姓亦是以女子为家主,女主外男主内成为常见的家庭模式。
众人正七嘴八舌讨论着“王姐家那口子”时,一声如玉石撞击、清冽动听的女声响起。
“老板,结账。”
馄饨摊上一位身着黑狐裘斗篷的女子掀起兜帽,回首向摊主看来。
众人齐齐噤声望去,待看清女子面容后更是不敢呼吸了。
方才这黑衣少女在雪中吃馄饨,周身上下包裹严实,故而无人注意。
此时细瞧她侧脸娇柔婉约,眉乌肤白,胜过冬雪。如缎黑发随意挽起,发间一支简单竹簪更衬得面色清冷如玉。
人群中不知谁轻声叹了一句,上京还是人杰地灵,这等仙人之姿竟和我等在路边一同吃馄饨。
王姐看清女子容貌后,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从旁边盛了碗热豆花,方才上前道,“十、十文钱。”
少女站起身来,拿了十文钱放入王姐手中。
王姐接了钱,将手中的豆花顺势递到少女手中。
“下雪天冷仔细冻着。这碗豆花送您…暖暖身子。”王姐罕见地脸红了。
“多谢。”少女淡淡答谢,抬起白皙显瘦的手就着碗喝下一口豆花,眯起眼睛。
“方才您说家中夫郎不贤?”
“是、是啊。”王姐愣愣答了,不知此言何故。
“虽未细算,但听来恐是夫身同宫。不妨将他接到上京,一同经营铺子试试。”
说着她在众人目光下缓缓喝完豆花,拍净自己肩上的雪,抿了抿嘴走了。
“夫身同宫什么意思?”
“不懂,但是她说什么我都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
“我要不要也把我家那口子接来上京试试?”
“别乱接,人家是给王姐算命来着呢。”
众人七嘴八舌的声音逐渐远离,少女复又戴上兜帽,打量起周遭叫卖的摊贩。
略过糖人、簪花等花花绿绿的小摊,她信步漫游,最终将目光定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一面“铁口直断”的旗子插在地上,破破烂烂的木桌上摆着一串铜铃和一块罗盘。
摊子无人问津,算命的大叔翘着腿坐在一边,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指。
“风水起名、八字相面、算卦寻物,通通五文一次!”
少女一直没有丝毫波动的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致的神色。
自除夕那夜收到信,奉师父之命离了攸桓山来到上京,已有半月了。
这位大叔倒让她想念起师父带她下山到镇上卜卦算命的时日。
此时漫天飞雪,她在街角玉立亭亭,宛如一朵凌霜的寒梅,路过的人无不驻足回头。
大叔低着头叫了一会,抬眼看到了在一旁打量的少女。
他眼睛一亮,忙道:“这位女君莫走,小人见你面色发黑,掐指一算正属赤口……官事且紧防、人心不安详。你且坐下,我与你细细道来。”
少女听了微微点头,举步要上前,街角却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来,伸手将她去路拦住。
“沈姑娘冒犯了。”此人低头行礼,恭敬道,“莫要再耽搁了,陛下有请。”
-------------------------------------------------------
东宫,詹事府。
“周郎君。”
一名宫侍推门而入,打断了案前男子的思绪。
被称为“周郎君”的男子抬头,面如冠玉、眉宇清扬,一双明如点漆的桃花眼中含了三分忧虑,身上的月白色银丝暗纹锦袍更衬得他如芝兰玉树、丰神俊秀。
怪不得这满上京的女君,最大的梦想就是将他娶进府中。
宫侍不禁想着,转念又在心头轻嗤。
二人同为男子,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侍奉宫人,而他能在女子为官的时代以男子身成为东宫属官,不就是靠着自己家族这棵大树吗?
想当年圣上起兵时,周家太君追随在其身侧,英勇善战,领军有方。后来周家太君战死,其女周嬅接过旌旗,屡建战功。
圣上登基后,便拜周嬅为太师,封英国公,周家如今堪称上京武官集团最显赫的勋贵。
而周忱正是英国公周嬅独子。
皇太女如今刚到弱冠之年,入主东宫时年方七岁。
圣上在太极宫设宴,见了四岁的周忱,就断言“周家儿郎不俗,可为太女伴读”。那时旁人都道,这大抵是圣上想与英国公结下娃娃亲的托词。
故而周忱入东宫后,一路从侍读升至东宫詹事府少詹事。如此众人也毫不意外,只等着再过些时日,圣上便会下旨赐婚了。
如今皇太女失踪,最紧张的应当是周忱吧?
“什么事?”面前的周忱捏了捏眉头,嗓音有些低沉地开口问道。
宫侍回想起了此番来意,开口道:“周郎君,这会已近午时,雪也下了半日,加之今日又是上元节……故而外头的大人们托我跟您告假,提前一些离宫。”
周忱听了面色更加阴郁,“告假?今日公务都处理完了?”
宫侍黯然道:“殿下不知下落,这几日东宫文书等事本就不多了……还有些大人今日更是没来当值。”
周忱“腾”地一声站起,起身向外走去,怒道,“殿下不过是近日分身乏术,她们竟如此懈怠,真是无法无天了!”
宫侍劝阻不及,只好快步跟上。二人走到外间,竟是空无一人了。
周忱早见着前几日东宫属臣们心猿意马的样子,本想敲打一二也就作罢。但如今人心浮动至此,真要不知如何收场了。
现今之计,唯有找到皇太女宋祁。
周忱口上对旁人说着“皇太女分身乏术”,但他最清楚不过,宋祁消失确有半月了。
一切来得毫无预兆。
半月前除夕宫宴,她随着圣上宴饮群臣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可待到众人休沐,初二那日再来东宫当值,她便再也没有出现。
也没有留下任何信件。
周忱垂下眼眸,捏了捏不自觉紧蹙的眉头,余光见着贴身侍从松泉匆匆掀帘而入。
宫侍擦着汗赶紧识趣离开,松泉快步走到周忱耳边轻声道:“家主让您尽快回府,有事相商。”
“什么事?”周忱追问,“是太女有消息了?”
“家主只说事关今晚宫宴,”松泉顿了顿,又补充道,“今晨国师已进宫了。”
周忱听了“国师”二字,提步便往外走。
自宋祁失踪后,圣上那边并无半分慌乱,也未曾召见过东宫近臣询问情况。
唯有做了一件让群臣捉摸不透的事,便是召应真先生传人出山,任凤临朝国师。
“应真先生”何人?其真名无人知晓,只知他于术数一道堪称精绝。
圣上出身寒微时偶得其相助,但他始终不愿追随圣上左右,新朝成立后他更是拒绝封赏,归隐山林。
这些年来,满朝勋贵都对此人闭口不提,圣上也只曾在一次酒后谈及此人,说其“可安天下,可定人心。”
如今圣上召他的传人出山,为的是找回皇太女?还是有旁的目的?
周忱猜不透,母亲面对自己的多次追问也不愿告知。
此时接近午时,大雪已下了半日,宫内一片银装素裹,但周忱毫无欣赏的心情。
东宫与大内仅一墙之隔,周忱离宫时,往往特地绕路经过两仪殿附近,方便与刚刚下朝的大臣结交相谈。
因着今日上元节,入内议政的臣子寥寥。
远远望去,琉璃金顶玉尘层叠,巍峨宫阙与雪相接,凝寒一色。
周忱望着两仪殿出了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身边的松泉正斟酌着提醒他赶紧回府去,却见着两仪殿的门缓缓开了。
陛下身边的大宫侍青阳恭送一人出了殿门。
青阳是从圣上微末之际便陪在她身边的老人,不同于寻常宫侍。往日不曾见他对任何人假以辞色,更别提亲自送出殿外。而今日对着此人竟是出乎意料的和善有加。
周忱也是看见了,不过他注意到的是青阳恭送的那道身影。
那是一名穿着黑色皮毛斗篷的女子,明明周身都被包裹,也并未见得她真容,他却一眼看出这是一名女子。
一瞬间,他以为宋祁回来了。
但那样凌然的身姿,即便是在宋祁身上,也已很久没有见到过了。
随即周忱垂下眼帘自嘲一笑,低声问向身边人:“她是何人?”
一夜惊雷方休,东方天空泛出一抹亮色,又纷纷扬扬下起雪来。
上京城里,西大街铺子大多还未开门迎客,唯有茶楼与早点摊子前往来食客不绝。
“王姐,春节未过完就回来了?”
有熟稔的食客买了一碗馄饨,趁着等候的空闲与老板寒暄了起来。
“嗐,是啊。”馄饨摊老板是个面容清秀的中年女子,隔着氤氲的热气,她边答,手中掌着勺的动作却不停。
“还不是我们家那口子,是个支棱不起的。在老家家务事操持不好,种田也使不上把子力气。真真看了来气,我便还是独自离了家来做生意得了。”
听了这话,周遭的食客都夸赞起王姐进京挣钱养家不易。
如今这世道,不懂得操持家务的男子不被休已是幸事,被家主嘴上嫌弃一下子算是三生有幸了。
凤临朝乃是女子为尊,开国女帝宋承锦二十九岁登基称帝。
但她登基十余年来不仅未立君后,还下诏立独女宋祁为皇太女,定下凤临朝仅许女子继承大统的原则。
经过十余年发展,百姓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如今坊间百姓亦是以女子为家主,女主外男主内成为常见的家庭模式。
众人正七嘴八舌讨论着“王姐家那口子”时,一声如玉石撞击、清冽动听的女声响起。
“老板,结账。”
馄饨摊上一位身着黑狐裘斗篷的女子掀起兜帽,回首向摊主看来。
众人齐齐噤声望去,待看清女子面容后更是不敢呼吸了。
方才这黑衣少女在雪中吃馄饨,周身上下包裹严实,故而无人注意。
此时细瞧她侧脸娇柔婉约,眉乌肤白,胜过冬雪。如缎黑发随意挽起,发间一支简单竹簪更衬得面色清冷如玉。
人群中不知谁轻声叹了一句,上京还是人杰地灵,这等仙人之姿竟和我等在路边一同吃馄饨。
王姐看清女子容貌后,将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从旁边盛了碗热豆花,方才上前道,“十、十文钱。”
少女站起身来,拿了十文钱放入王姐手中。
王姐接了钱,将手中的豆花顺势递到少女手中。
“下雪天冷仔细冻着。这碗豆花送您…暖暖身子。”王姐罕见地脸红了。
“多谢。”少女淡淡答谢,抬起白皙显瘦的手就着碗喝下一口豆花,眯起眼睛。
“方才您说家中夫郎不贤?”
“是、是啊。”王姐愣愣答了,不知此言何故。
“虽未细算,但听来恐是夫身同宫。不妨将他接到上京,一同经营铺子试试。”
说着她在众人目光下缓缓喝完豆花,拍净自己肩上的雪,抿了抿嘴走了。
“夫身同宫什么意思?”
“不懂,但是她说什么我都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
“我要不要也把我家那口子接来上京试试?”
“别乱接,人家是给王姐算命来着呢。”
众人七嘴八舌的声音逐渐远离,少女复又戴上兜帽,打量起周遭叫卖的摊贩。
略过糖人、簪花等花花绿绿的小摊,她信步漫游,最终将目光定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一面“铁口直断”的旗子插在地上,破破烂烂的木桌上摆着一串铜铃和一块罗盘。
摊子无人问津,算命的大叔翘着腿坐在一边,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指。
“风水起名、八字相面、算卦寻物,通通五文一次!”
少女一直没有丝毫波动的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致的神色。
自除夕那夜收到信,奉师父之命离了攸桓山来到上京,已有半月了。
这位大叔倒让她想念起师父带她下山到镇上卜卦算命的时日。
此时漫天飞雪,她在街角玉立亭亭,宛如一朵凌霜的寒梅,路过的人无不驻足回头。
大叔低着头叫了一会,抬眼看到了在一旁打量的少女。
他眼睛一亮,忙道:“这位女君莫走,小人见你面色发黑,掐指一算正属赤口……官事且紧防、人心不安详。你且坐下,我与你细细道来。”
少女听了微微点头,举步要上前,街角却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来,伸手将她去路拦住。
“沈姑娘冒犯了。”此人低头行礼,恭敬道,“莫要再耽搁了,陛下有请。”
-------------------------------------------------------
东宫,詹事府。
“周郎君。”
一名宫侍推门而入,打断了案前男子的思绪。
被称为“周郎君”的男子抬头,面如冠玉、眉宇清扬,一双明如点漆的桃花眼中含了三分忧虑,身上的月白色银丝暗纹锦袍更衬得他如芝兰玉树、丰神俊秀。
怪不得这满上京的女君,最大的梦想就是将他娶进府中。
宫侍不禁想着,转念又在心头轻嗤。
二人同为男子,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侍奉宫人,而他能在女子为官的时代以男子身成为东宫属官,不就是靠着自己家族这棵大树吗?
想当年圣上起兵时,周家太君追随在其身侧,英勇善战,领军有方。后来周家太君战死,其女周嬅接过旌旗,屡建战功。
圣上登基后,便拜周嬅为太师,封英国公,周家如今堪称上京武官集团最显赫的勋贵。
而周忱正是英国公周嬅独子。
皇太女如今刚到弱冠之年,入主东宫时年方七岁。
圣上在太极宫设宴,见了四岁的周忱,就断言“周家儿郎不俗,可为太女伴读”。那时旁人都道,这大抵是圣上想与英国公结下娃娃亲的托词。
故而周忱入东宫后,一路从侍读升至东宫詹事府少詹事。如此众人也毫不意外,只等着再过些时日,圣上便会下旨赐婚了。
如今皇太女失踪,最紧张的应当是周忱吧?
“什么事?”面前的周忱捏了捏眉头,嗓音有些低沉地开口问道。
宫侍回想起了此番来意,开口道:“周郎君,这会已近午时,雪也下了半日,加之今日又是上元节……故而外头的大人们托我跟您告假,提前一些离宫。”
周忱听了面色更加阴郁,“告假?今日公务都处理完了?”
宫侍黯然道:“殿下不知下落,这几日东宫文书等事本就不多了……还有些大人今日更是没来当值。”
周忱“腾”地一声站起,起身向外走去,怒道,“殿下不过是近日分身乏术,她们竟如此懈怠,真是无法无天了!”
宫侍劝阻不及,只好快步跟上。二人走到外间,竟是空无一人了。
周忱早见着前几日东宫属臣们心猿意马的样子,本想敲打一二也就作罢。但如今人心浮动至此,真要不知如何收场了。
现今之计,唯有找到皇太女宋祁。
周忱口上对旁人说着“皇太女分身乏术”,但他最清楚不过,宋祁消失确有半月了。
一切来得毫无预兆。
半月前除夕宫宴,她随着圣上宴饮群臣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可待到众人休沐,初二那日再来东宫当值,她便再也没有出现。
也没有留下任何信件。
周忱垂下眼眸,捏了捏不自觉紧蹙的眉头,余光见着贴身侍从松泉匆匆掀帘而入。
宫侍擦着汗赶紧识趣离开,松泉快步走到周忱耳边轻声道:“家主让您尽快回府,有事相商。”
“什么事?”周忱追问,“是太女有消息了?”
“家主只说事关今晚宫宴,”松泉顿了顿,又补充道,“今晨国师已进宫了。”
周忱听了“国师”二字,提步便往外走。
自宋祁失踪后,圣上那边并无半分慌乱,也未曾召见过东宫近臣询问情况。
唯有做了一件让群臣捉摸不透的事,便是召应真先生传人出山,任凤临朝国师。
“应真先生”何人?其真名无人知晓,只知他于术数一道堪称精绝。
圣上出身寒微时偶得其相助,但他始终不愿追随圣上左右,新朝成立后他更是拒绝封赏,归隐山林。
这些年来,满朝勋贵都对此人闭口不提,圣上也只曾在一次酒后谈及此人,说其“可安天下,可定人心。”
如今圣上召他的传人出山,为的是找回皇太女?还是有旁的目的?
周忱猜不透,母亲面对自己的多次追问也不愿告知。
此时接近午时,大雪已下了半日,宫内一片银装素裹,但周忱毫无欣赏的心情。
东宫与大内仅一墙之隔,周忱离宫时,往往特地绕路经过两仪殿附近,方便与刚刚下朝的大臣结交相谈。
因着今日上元节,入内议政的臣子寥寥。
远远望去,琉璃金顶玉尘层叠,巍峨宫阙与雪相接,凝寒一色。
周忱望着两仪殿出了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身边的松泉正斟酌着提醒他赶紧回府去,却见着两仪殿的门缓缓开了。
陛下身边的大宫侍青阳恭送一人出了殿门。
青阳是从圣上微末之际便陪在她身边的老人,不同于寻常宫侍。往日不曾见他对任何人假以辞色,更别提亲自送出殿外。而今日对着此人竟是出乎意料的和善有加。
周忱也是看见了,不过他注意到的是青阳恭送的那道身影。
那是一名穿着黑色皮毛斗篷的女子,明明周身都被包裹,也并未见得她真容,他却一眼看出这是一名女子。
一瞬间,他以为宋祁回来了。
但那样凌然的身姿,即便是在宋祁身上,也已很久没有见到过了。
随即周忱垂下眼帘自嘲一笑,低声问向身边人:“她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