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入京,常走南岭道。道边客栈商铺林立,供行人歇脚打尖、饮马纳凉,更有代笔送信营生无数。
如今正直炎夏,日头煊暖,烘得夹道垂柳都蜷起了叶子。
王俭一大早就立好了摊位,一个上午过去,“代写文书”的布幡都被烤得发烫了,也不见有来客。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不欲在这日头下苦熬,要将摊子收了,却忽而见得道上匆匆行来一女子。
女子裙衫飘飞,身姿窈窕,只是步履蹒跚而急切,像是在躲避着身后什么东西的追赶。待到她跑近了,王俭看真切了那张面容,手中捻着的羊毫不由得猛烈地一颤,抖下一大团墨来。
前来的女子因为一路疾奔,满脸尘土,钗裙凌乱,却仍旧容光照人、靡颜腻理,恍若姝艳精魅,娉婷惑人。
她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一双清亮的茶色莲花目中犹带余悸,惴惴地瞧了一眼王俭,直看得王俭一颗心都要碎掉。她踟蹰着靠近摊子,神色拘谨地问:“这位郎君,请问代写信送信是什么价钱?”
王俭吞咽了一口,许久才回过神来,忙应道:“不知娘子要写几句话,送信至何方?”
“写‘姊在京中,为外物所困,望妹来寻’这几句……”女子眼神飘忽,显然是在艰涩地思索。
然而像是有什么在催促着她,不过片刻她又急急开口:“送信……就送去楚地桃花岭兰瓦镇,寻一户叫作‘春衫楼’的酒家,将信交给掌柜的就好。”
说着,她又着急地比划了起来:“我念书不多,实在不知该如何向郎君形容。总之那是个高高瘦瘦的姑娘,生得与我有七八分相似,姓季,只要在镇上一问便知。”
见她如惊弓之鸟一般,王俭起了疑虑。这条官道来往行人诸多,鱼龙混杂,兼之毗近京师,难免会与那丈外高墙里的金粉红尘有所牵扯。
他不愿无意中惹来麻烦,断然拒绝:“娘子,你来得不巧,我这儿正要收摊了,还请您另寻别处吧。”
女子见他这般,立刻面无血色,眸中蓄满清泪,像是挨了当头一棒,愣愣地看着他。
王俭心中不忍,急忙安抚::“唉哟,娘子,你别哭呀,别人瞧了还以为我欺负了你去呢。”
那女子抬袖拭泪,上气不接下气地企求了起来:“求您了,这位郎君,您一看就是个有大功德的好人,求您救救我吧。”见王俭一脸惶惑,当即心下一横,决然解释了起来:
“我被奸人所卖,送到了这京中来,无依无靠,被逼着给人做妾。因为不从,他们就将我锁在柴房里。我是趁着看守的老妈子不备才逃出来的,待会儿他们就要寻来了。现在只有我那妹妹才能救我,求您了,郎君,您要钱的话……我也可以给很多钱!”
说罢,她将头上的金钗和腕子上的手钏摘下,一应递了过来,那金钗上镶着一颗足有鸽子蛋大的金刚钻,火彩迷离,一时间晃得王俭迷了眼睛。
王俭看着女子盈盈玉指间捧着的宝石金珠,一时间心中没了计较。过了一会,他才叹了口气,应道:“好罢,当我是攒功德了。只是你千万不要把来找我的事说出去。瞧你招惹的,也不似寻常人家,若是对方知道了,不仅信送不出去,我也会引来麻烦,懂了吗?”
*
信送到兰瓦镇的时候,晚秋的落英已洒了一地。在沉沉暮色中,民信局的脚夫四处探寻“春衫楼”的所在。
“那对姊妹开的酒馆啊,最近几个月都没怎么开门了,倒也奇怪。”一老人摸着胡子道:“她们那里的小菜滋味可好了,倒是怪想念的。”
“唉,好像是那个阿姊这几个月都不见人了,妹妹在到处找她。”一边摊子上卖凉水的妇人叹了口气:“那对姊妹也是可怜,据说是家中容不下两个女儿,要把妹妹抓去投湖。阿姊便和家里断了关系,带着妹妹出来另谋生路了。
她当年也是个半大孩子,就这么着到处奔波,生生把另一个丫头给拉扯大了。姊妹俩攒了点小钱,就盘下了西街口那家铺子,做点酒家营生。因为怕妹妹吃亏,阿姊推拒了好几桩不错的亲事,都生生拖成了个老姑娘了。”
“不过,如今她们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谁知道与妹妹两小无猜的傅公子,有朝一日竟中了个探花郎呢?看样子过不了几天,傅家就要给纳聘了。”有好事者凑着热闹说。
“哼,我看她们是不孝。”老人不屑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哪有抛家断亲,丝毫不顾及父母颜面的?实在是离经叛道!”
“你这老古板,又懂个屁。”一边下棋的年轻公子忍不住插话:“那二位姑娘平日里是再热情良善不过的人。两个弱女子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地活到现在,也就你们这群不积口德的老东西,成日价嚼人家舌根,也不怕亏心话说多了伤阴鸷!”
“你!”老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捋起袖管就要与那年轻人动手,周围人连忙围上来劝架。脚夫看得头疼,忙转脸望向方才说话的妇人,赔笑道:“请问这位婶子,去那家春衫楼该往哪走?”
妇人和善地给脚夫指了方位。一路踏过被雨水浸泡得湿滑的石板路,脚夫敲响了店门。
过了良久,铺子门才打开。门口走出一素衣荆钗的瘦削少女,容色略有几分憔悴,然而只是抬眸望了那脚夫一眼,却让对方立刻怔住了。
脚夫为民信局送信邮物,行遍山河,阅人无数,却未曾见过如此清丽绝俗的美人。面前的少女有一双清透明澈的茶色莲花目,朦胧的琥珀眸光里像是酝酿着一团花间霜雾,看得人浑身一酥,只觉得心神都迷离了。
季商织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温言道:“阁下是客人吗?小店打烊了,恕不迎迓,唯表歉仄。”
脚夫抹了把汗,忙将信件递了上去:“不不,娘子,咱是来送信的,这是有人到民信局寄给你的信。”
季商织接过信,见信封上写着三行行书,中间是“季娘子道启”几个大字。三凶四吉五平安,三行字表明了来信所言为凶。
她顿觉来日里一直悬着的心一阵灼烫的刺痛,应声将信收下了,又将脚夫迎入店内,斟茶切果以待。
将人送走以后,方才按捺着一颗通通乱跳的心,打开了信封。
信中陌生的笔迹书写道“姊在京中,为外物所困,望妹来寻”。只字片语,却让季商织慌了心神——阿姊已失踪数月,她多次报官却都无果。
去寻乡约,对方却只是捋着白须,一脸欲言又止的神情,每每总要以公事繁忙为由,将她的请求推搪。
便是去求自幼接济她们姐妹的县丞傅大人,对方也是面露难色,只叹息着要她回家等消息。一来二去,季商织也觉察到对方是在敷衍自己,便也不愿再拉下脸上门苦苦相求。
她思来想去,视线不禁落在了榆木柜台上。
一方擦拭得洁净发亮的桌面,正中央放着一枚快绣完的香囊。
这是她在傅玉声上京赶考前答应了要送他的。然而这些日子苦寻阿姊,她心力交瘁,无心应付旁杂琐事,故而一直搁置着。
哪怕傅玉声被皇上钦点为探花郎,荣归故里,她也没多少心思去顾及。
直到前几日,傅玉声着人来问,明面上是讨要香囊,实际上是来探口风。
她也知道,这桩亲事总是要定的,就他们之间的情分,如今也不过是缺个流程。于是便应了来人,说不日便将香囊送过去。
这几日寻找阿姊实在是没有头绪,她才不得不在针线包前坐了下来,裁制起了香囊。一方面自己也是想求傅玉声寻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干些活计冷静下来,整理一番思绪。
季商织一针一线地补起了香囊上那只鸳鸯翼尾最后那抹月白色,脑子里却在想着儿时的事。
据说她和同胞弟弟出生在一个寒冷的腊月。龙凤胎在富贵人家是天大的祥兆,对他们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家子而言,却是个让人头疼的负累。
爹听到男娃的消息时笑逐颜开,却在听到还有个女娃时黑了脸,闯进血腥味浓郁的里间一把抓起女婴的腿,就要把这讨债鬼扔到村口的那片湖里去。
母亲抓紧了血迹斑斑的产褥,却不敢阻止。
女婴的哭叫惊动了在后院烧水的阿姊。她直奔进门,不知从哪来的力气,一把将女婴从父亲手中夺过。
“你不想养她,那我养!”阿姊当时是这么说的。
思及此处,季商织的指尖一阵刺痛,她见到一滴血珠在针尖凝出,随着走线晕染在了鸳鸯斑斓的羽毛上。
她叹了口气,心想这香囊是万万绣不下去了。
阿姊如今处境堪忧,自己哪有空暇理会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她草草地捡起几块香料填进香囊,便将香囊揣进怀里,朝着傅家府邸去了。
傅大人这些年为官两袖清风,为乡亲尽心尽力。尽管是贬居至此,平日里却总是心胸开阔落拓,未曾有偏激狭隘之态,因此很得民望。
如今傅氏公子皇榜高中,上门贺礼的人自是络绎不绝。
傅玉声应付了一天,正觉疲累,却迟迟不见那个袅娜端秀的身影。正待愁虑,看见自己的小丫鬟槐花从后院挤进了屋子,附耳道:“少爷,季家那位小娘子来了。”
傅玉声眉目一松,如圭如璧的一张俊容上立刻浮现出了羞赧红晕。
他急忙寻了个借口脱身,跟着槐花一路来到后院小花园处。
却见秋叶簌簌委地,宛似一地红霜,而站在其间的那名素衣少女,却如一轮皎皎明月,亭立芳草萋萋中,照射大千。
“妙妙!”傅玉声连声唤着她的小字,跑上前去,却又在季商织面前生生顿住:“你不知道,我这些日子有多想你。我都回家好些天了,怎么不见你,可是酒馆生意太忙?”
季商织只是勉强地笑了一下:“公子这些日子疲于应付庆贺,不通外界消息也是正常的——我阿姊失踪好几个月了,我一直在寻她。”
“失踪?”傅玉声皱起眉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季商织细细地觑着他的神色,捕捉到了他这一丝失态,连忙追问:“怎么,公子,你知道其中首尾?”
然而傅玉声脸色霎时间变得煞白,他一双桃花眼里神采顿失,像是骤然在空气里撞见了什么可怕的妖魔,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妙妙,或许我说话难听,但是为了你自己着想,也为了我们两个的未来着想,这事你不要探查下去了。你阿姊……我只能说她不会有事的。”
季商织登时就急了,茶色的眼睛里顿时燃起了灼灼怒火,烫得傅玉声也不由得一阵瑟缩。
“你在说什么鬼话?那是我阿姊,是在寒冬腊月乞讨到一块饼都全部分给我吃的阿姊!”季商织怒斥道:“你分明知道什么,为什么不说!”
“妙妙……”傅玉声踟蹰了起来,过了许久才深深了叹了口气,沉声回答:“不是我不想说,而是就算我说了,你也没有办法带回你阿姊,反而……可能会招致大祸。”
季商织凝视了他许久,像是今天才忽然真正认识了他一样。
她与他熟识是因为阿姊曾经常来傅家接浆洗衣物的活儿,这花园是他们自小就爱来私会的地方,如今却像是坠入了另一方天地,一切都变得如同迷津一般陌异冰冷。
确实,面前这位傅公子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天之骄子,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们的年少情愫,也不过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一对少男少女懵懂的梦,梦醒了便只有冰冷的现实。
现在她总算明白了,傅大人为难,乡约顾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为什么了。
是他们压根就不愿意帮她,所以才做出那副样子。
季商织笑了一下,笑声里殊无悲喜,只有冰冷的决绝。
“既然如此,那我便自己去寻她,不用劳烦你们这些大人物了。”她昂起头,将怀中的香囊掏了出来,扔到了那一地落叶淤泥里——
“我与公子,实非良缘。还请傅公子另觅佳人吧。”
说罢,她不顾对方惊愕无措的神情,强忍着泪水转头就走。
不过是去京中罢了,她身上有吃饭的本事,横竖在哪都饿不死的。只要还活着,她就一定会找到阿姊。
如今正直炎夏,日头煊暖,烘得夹道垂柳都蜷起了叶子。
王俭一大早就立好了摊位,一个上午过去,“代写文书”的布幡都被烤得发烫了,也不见有来客。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不欲在这日头下苦熬,要将摊子收了,却忽而见得道上匆匆行来一女子。
女子裙衫飘飞,身姿窈窕,只是步履蹒跚而急切,像是在躲避着身后什么东西的追赶。待到她跑近了,王俭看真切了那张面容,手中捻着的羊毫不由得猛烈地一颤,抖下一大团墨来。
前来的女子因为一路疾奔,满脸尘土,钗裙凌乱,却仍旧容光照人、靡颜腻理,恍若姝艳精魅,娉婷惑人。
她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一双清亮的茶色莲花目中犹带余悸,惴惴地瞧了一眼王俭,直看得王俭一颗心都要碎掉。她踟蹰着靠近摊子,神色拘谨地问:“这位郎君,请问代写信送信是什么价钱?”
王俭吞咽了一口,许久才回过神来,忙应道:“不知娘子要写几句话,送信至何方?”
“写‘姊在京中,为外物所困,望妹来寻’这几句……”女子眼神飘忽,显然是在艰涩地思索。
然而像是有什么在催促着她,不过片刻她又急急开口:“送信……就送去楚地桃花岭兰瓦镇,寻一户叫作‘春衫楼’的酒家,将信交给掌柜的就好。”
说着,她又着急地比划了起来:“我念书不多,实在不知该如何向郎君形容。总之那是个高高瘦瘦的姑娘,生得与我有七八分相似,姓季,只要在镇上一问便知。”
见她如惊弓之鸟一般,王俭起了疑虑。这条官道来往行人诸多,鱼龙混杂,兼之毗近京师,难免会与那丈外高墙里的金粉红尘有所牵扯。
他不愿无意中惹来麻烦,断然拒绝:“娘子,你来得不巧,我这儿正要收摊了,还请您另寻别处吧。”
女子见他这般,立刻面无血色,眸中蓄满清泪,像是挨了当头一棒,愣愣地看着他。
王俭心中不忍,急忙安抚::“唉哟,娘子,你别哭呀,别人瞧了还以为我欺负了你去呢。”
那女子抬袖拭泪,上气不接下气地企求了起来:“求您了,这位郎君,您一看就是个有大功德的好人,求您救救我吧。”见王俭一脸惶惑,当即心下一横,决然解释了起来:
“我被奸人所卖,送到了这京中来,无依无靠,被逼着给人做妾。因为不从,他们就将我锁在柴房里。我是趁着看守的老妈子不备才逃出来的,待会儿他们就要寻来了。现在只有我那妹妹才能救我,求您了,郎君,您要钱的话……我也可以给很多钱!”
说罢,她将头上的金钗和腕子上的手钏摘下,一应递了过来,那金钗上镶着一颗足有鸽子蛋大的金刚钻,火彩迷离,一时间晃得王俭迷了眼睛。
王俭看着女子盈盈玉指间捧着的宝石金珠,一时间心中没了计较。过了一会,他才叹了口气,应道:“好罢,当我是攒功德了。只是你千万不要把来找我的事说出去。瞧你招惹的,也不似寻常人家,若是对方知道了,不仅信送不出去,我也会引来麻烦,懂了吗?”
*
信送到兰瓦镇的时候,晚秋的落英已洒了一地。在沉沉暮色中,民信局的脚夫四处探寻“春衫楼”的所在。
“那对姊妹开的酒馆啊,最近几个月都没怎么开门了,倒也奇怪。”一老人摸着胡子道:“她们那里的小菜滋味可好了,倒是怪想念的。”
“唉,好像是那个阿姊这几个月都不见人了,妹妹在到处找她。”一边摊子上卖凉水的妇人叹了口气:“那对姊妹也是可怜,据说是家中容不下两个女儿,要把妹妹抓去投湖。阿姊便和家里断了关系,带着妹妹出来另谋生路了。
她当年也是个半大孩子,就这么着到处奔波,生生把另一个丫头给拉扯大了。姊妹俩攒了点小钱,就盘下了西街口那家铺子,做点酒家营生。因为怕妹妹吃亏,阿姊推拒了好几桩不错的亲事,都生生拖成了个老姑娘了。”
“不过,如今她们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谁知道与妹妹两小无猜的傅公子,有朝一日竟中了个探花郎呢?看样子过不了几天,傅家就要给纳聘了。”有好事者凑着热闹说。
“哼,我看她们是不孝。”老人不屑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哪有抛家断亲,丝毫不顾及父母颜面的?实在是离经叛道!”
“你这老古板,又懂个屁。”一边下棋的年轻公子忍不住插话:“那二位姑娘平日里是再热情良善不过的人。两个弱女子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地活到现在,也就你们这群不积口德的老东西,成日价嚼人家舌根,也不怕亏心话说多了伤阴鸷!”
“你!”老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捋起袖管就要与那年轻人动手,周围人连忙围上来劝架。脚夫看得头疼,忙转脸望向方才说话的妇人,赔笑道:“请问这位婶子,去那家春衫楼该往哪走?”
妇人和善地给脚夫指了方位。一路踏过被雨水浸泡得湿滑的石板路,脚夫敲响了店门。
过了良久,铺子门才打开。门口走出一素衣荆钗的瘦削少女,容色略有几分憔悴,然而只是抬眸望了那脚夫一眼,却让对方立刻怔住了。
脚夫为民信局送信邮物,行遍山河,阅人无数,却未曾见过如此清丽绝俗的美人。面前的少女有一双清透明澈的茶色莲花目,朦胧的琥珀眸光里像是酝酿着一团花间霜雾,看得人浑身一酥,只觉得心神都迷离了。
季商织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温言道:“阁下是客人吗?小店打烊了,恕不迎迓,唯表歉仄。”
脚夫抹了把汗,忙将信件递了上去:“不不,娘子,咱是来送信的,这是有人到民信局寄给你的信。”
季商织接过信,见信封上写着三行行书,中间是“季娘子道启”几个大字。三凶四吉五平安,三行字表明了来信所言为凶。
她顿觉来日里一直悬着的心一阵灼烫的刺痛,应声将信收下了,又将脚夫迎入店内,斟茶切果以待。
将人送走以后,方才按捺着一颗通通乱跳的心,打开了信封。
信中陌生的笔迹书写道“姊在京中,为外物所困,望妹来寻”。只字片语,却让季商织慌了心神——阿姊已失踪数月,她多次报官却都无果。
去寻乡约,对方却只是捋着白须,一脸欲言又止的神情,每每总要以公事繁忙为由,将她的请求推搪。
便是去求自幼接济她们姐妹的县丞傅大人,对方也是面露难色,只叹息着要她回家等消息。一来二去,季商织也觉察到对方是在敷衍自己,便也不愿再拉下脸上门苦苦相求。
她思来想去,视线不禁落在了榆木柜台上。
一方擦拭得洁净发亮的桌面,正中央放着一枚快绣完的香囊。
这是她在傅玉声上京赶考前答应了要送他的。然而这些日子苦寻阿姊,她心力交瘁,无心应付旁杂琐事,故而一直搁置着。
哪怕傅玉声被皇上钦点为探花郎,荣归故里,她也没多少心思去顾及。
直到前几日,傅玉声着人来问,明面上是讨要香囊,实际上是来探口风。
她也知道,这桩亲事总是要定的,就他们之间的情分,如今也不过是缺个流程。于是便应了来人,说不日便将香囊送过去。
这几日寻找阿姊实在是没有头绪,她才不得不在针线包前坐了下来,裁制起了香囊。一方面自己也是想求傅玉声寻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干些活计冷静下来,整理一番思绪。
季商织一针一线地补起了香囊上那只鸳鸯翼尾最后那抹月白色,脑子里却在想着儿时的事。
据说她和同胞弟弟出生在一个寒冷的腊月。龙凤胎在富贵人家是天大的祥兆,对他们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家子而言,却是个让人头疼的负累。
爹听到男娃的消息时笑逐颜开,却在听到还有个女娃时黑了脸,闯进血腥味浓郁的里间一把抓起女婴的腿,就要把这讨债鬼扔到村口的那片湖里去。
母亲抓紧了血迹斑斑的产褥,却不敢阻止。
女婴的哭叫惊动了在后院烧水的阿姊。她直奔进门,不知从哪来的力气,一把将女婴从父亲手中夺过。
“你不想养她,那我养!”阿姊当时是这么说的。
思及此处,季商织的指尖一阵刺痛,她见到一滴血珠在针尖凝出,随着走线晕染在了鸳鸯斑斓的羽毛上。
她叹了口气,心想这香囊是万万绣不下去了。
阿姊如今处境堪忧,自己哪有空暇理会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她草草地捡起几块香料填进香囊,便将香囊揣进怀里,朝着傅家府邸去了。
傅大人这些年为官两袖清风,为乡亲尽心尽力。尽管是贬居至此,平日里却总是心胸开阔落拓,未曾有偏激狭隘之态,因此很得民望。
如今傅氏公子皇榜高中,上门贺礼的人自是络绎不绝。
傅玉声应付了一天,正觉疲累,却迟迟不见那个袅娜端秀的身影。正待愁虑,看见自己的小丫鬟槐花从后院挤进了屋子,附耳道:“少爷,季家那位小娘子来了。”
傅玉声眉目一松,如圭如璧的一张俊容上立刻浮现出了羞赧红晕。
他急忙寻了个借口脱身,跟着槐花一路来到后院小花园处。
却见秋叶簌簌委地,宛似一地红霜,而站在其间的那名素衣少女,却如一轮皎皎明月,亭立芳草萋萋中,照射大千。
“妙妙!”傅玉声连声唤着她的小字,跑上前去,却又在季商织面前生生顿住:“你不知道,我这些日子有多想你。我都回家好些天了,怎么不见你,可是酒馆生意太忙?”
季商织只是勉强地笑了一下:“公子这些日子疲于应付庆贺,不通外界消息也是正常的——我阿姊失踪好几个月了,我一直在寻她。”
“失踪?”傅玉声皱起眉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季商织细细地觑着他的神色,捕捉到了他这一丝失态,连忙追问:“怎么,公子,你知道其中首尾?”
然而傅玉声脸色霎时间变得煞白,他一双桃花眼里神采顿失,像是骤然在空气里撞见了什么可怕的妖魔,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妙妙,或许我说话难听,但是为了你自己着想,也为了我们两个的未来着想,这事你不要探查下去了。你阿姊……我只能说她不会有事的。”
季商织登时就急了,茶色的眼睛里顿时燃起了灼灼怒火,烫得傅玉声也不由得一阵瑟缩。
“你在说什么鬼话?那是我阿姊,是在寒冬腊月乞讨到一块饼都全部分给我吃的阿姊!”季商织怒斥道:“你分明知道什么,为什么不说!”
“妙妙……”傅玉声踟蹰了起来,过了许久才深深了叹了口气,沉声回答:“不是我不想说,而是就算我说了,你也没有办法带回你阿姊,反而……可能会招致大祸。”
季商织凝视了他许久,像是今天才忽然真正认识了他一样。
她与他熟识是因为阿姊曾经常来傅家接浆洗衣物的活儿,这花园是他们自小就爱来私会的地方,如今却像是坠入了另一方天地,一切都变得如同迷津一般陌异冰冷。
确实,面前这位傅公子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天之骄子,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们的年少情愫,也不过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一对少男少女懵懂的梦,梦醒了便只有冰冷的现实。
现在她总算明白了,傅大人为难,乡约顾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为什么了。
是他们压根就不愿意帮她,所以才做出那副样子。
季商织笑了一下,笑声里殊无悲喜,只有冰冷的决绝。
“既然如此,那我便自己去寻她,不用劳烦你们这些大人物了。”她昂起头,将怀中的香囊掏了出来,扔到了那一地落叶淤泥里——
“我与公子,实非良缘。还请傅公子另觅佳人吧。”
说罢,她不顾对方惊愕无措的神情,强忍着泪水转头就走。
不过是去京中罢了,她身上有吃饭的本事,横竖在哪都饿不死的。只要还活着,她就一定会找到阿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