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如葵并不了解上一世的大兄究竟是何缘故而离世的。
当然,作为云中有名的殷氏一族,殷氏主枝的嫡长公子,在前线中战死,不管是作为大兄的上峰,还是大兄带着一同去走马上任,投身军戎的健仆,都会尽量将大兄完整的尸骨带回。
只要有一人回来,那大兄殷泽文为何而战死的消息自然而然也会被带回。
但是问题就是出在他们带回来的大兄在战场上战亡的原因。
带回消息的族人说,大兄是因为在战场上受了刀伤,处理不当而亡的。
殷如葵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并不在于在战场上因刀伤而亡,战场上刀枪无眼,受了刀伤那算是极为正常的事儿了,你看看从军的儿郎中,那个身上没有些七横八竖的疤痕的。
或是因为被刀子割伤,或是因为对长枪或者长矛刺伤,还有更多的是跌落城池时被周边尖利的碎石划伤,总之会造成受伤的原因千奇百怪,刀伤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所以在战场中受了刀伤极为寻常,但是因刀伤而死却极为不正常。
如果是被人砍了一刀受伤了之后便有可能送命身亡,那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役便会出根本上来说整个都不存在。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活着的兵力支撑住那么多场战役。
也不是说,战场中受了伤就一定不会死,只是说因为受了并不致命的伤而丧命的可能性极低。
听回来的族人说,大兄身上所受的刀伤并不致命,但为何人在刚受伤的时候汗算是活蹦乱跳的,反而开始疗养之后的一段时间,好好的人变没了?!
如葵百思不得其解。
更何况存在异状的并不只有这一条。
在同批受伤的将士伤口都好的差不多了的情况下,到了殷泽文大兄这边伤口反而恶化发脓了!
而且恶化发脓也不代表一定会丧命,若是救助及时,最多只是将恶化的腐肉挖去,人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存活下来的。
所以大兄在伤口恶化后,迅速发脓且又痒又痛,甚至不日这种恶况既然逐渐扩散至全身,大兄死前痛苦至极!
殷如葵在后来趁阿耶阿母没注意,偷偷的看过阿兄的尸首,如葵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带回来的大兄的身体竟然无一块好肉了!
那时的如葵并不懂医术,也不懂制药,故而当时只是震惊,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妥,但却没有办法发现端倪。
等到如葵有了一身戚薇出神入化的医治之术后,如葵才惊觉,殷泽文大兄在战场上的骤然离世,并不是因为受了刀伤没有好好得到救治的缘故,那种状态下的阿兄更像是被人下了毒之后刻意谋害而亡的!
但那个时候的殷如葵,即使有了一身妙手回春的医术,但想要验证大兄是否被他人谋害身亡的,却依旧是为时已晚。
来不及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殷如葵自己本身受困于佘氏,她自己在那时都在艰难求存,根本没有那个精力甚至是能力去调查她大兄是否死于他人谋害的真相。
除此之外,第二点,也是最根本的一个点,作为被检查的一方根基,大兄的遗体,彻底不存在了!
是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兄的遗体,没了。
大兄被带回来的尸身本来是停放在灵堂的,过几日便准备下葬进祖坟了,但就在准备下葬的前一日,安放在棺木中的大兄殷泽文的尸身,竟然连同所安放的棺木一起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如葵没办法也再也不可能通过检验自家大兄的尸身还原大兄去世的真相了。
事态向明显有问题的方向狂奔而去。
既然知道大兄殷泽文之死确实存在蹊跷,面对一件明显存在着严重问题事情,想要分析出它真实的脉络,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从最终的利益获得者倒推谋划的目的,以及实现的路数。
按照这个思路,刚刚得知大兄出事的消息时,如葵曾经下意识地设想过,大兄殷泽文的突然暴毙究竟对谁有好处。
但,答案竟然是没有!
是的,没有!
最有可能的,是朝堂争斗,权利倾扎。
如果真有什么人,有能力迅速、彻底、且不被人发觉地做到如此程度的,除了殷氏家族在朝堂之中的其他几大世家,殷如葵不做他想。
但问题就是,没有!
因为殷泽文是直接弃文从武的!
从殷氏家族来说,殷氏则立身根本是什么,是是律法,是刑堂,从根儿上说,殷氏儿郎在朝堂之中所担任的重要官职,几乎都是文官。
若是大兄殷泽文想要投身兵戎,最为他弹冠相庆的,应该就是殷氏在朝堂之中的那些老牌政敌了。
说白了,从军后的殷泽文和他们就没有了任何利益冲突,甚至和殷泽文背后所站着的殷氏主枝的那一脉人也相应的减少了政治上的利益冲突。
所以本来应该是最有能力的那一批人,现在反而成了,最不可能对这位改行转业的殷氏长孙殷泽文下手的那一批人。
如若不是家族派系上的大面争斗,那便只剩针对殷泽文这个人来说的私仇了。
私仇……?
那时的如葵紧皱着眉头,心理不受控的漫起一些对大兄殷泽文的愧疚感来。
自己长这么大,这么多年来,真是对大兄一无所知啊……
如葵努力回忆着关于自己所知大兄殷泽文的一切。
包括但不限于:他的友人,不管是至交好友还是狐朋狗友;他平日里经常做的事,不管是他喜欢做的或者又仅仅只是习惯而为的事情;还有,他的厌恶,不管是讨厌的某个人亦或者是讨厌的某件事……
不知道通通不知道,殷如葵对此毫不知情。
嗷,不对,如葵还是知道一些大兄喜爱的吃食的。
但就是这些,也是大兄为了不让自己担心而刻意寻找,可以倾心一谈的话头……
如葵一瞬间想了很多,她将自己的思绪收回,看向现在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大兄。
之前的那些犹疑和顾虑,从目前上来讲都不重要了。
既然巫神让这个世间重开一轮,还让自己带着前世的记忆而回,那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能让我的阿姊顺利产子,能让我的小外外成功存活,那我也定也能让上一世凄惨而亡的大兄渡过死节!
如葵缓缓开口:“大兄,你可知大父大母为何要将你过继?你又可知家中要将你过继给何人吗?”
殷泽文闻言摇了摇头,疑惑地开口反问道:“大父阿母为何要将我过继而不是应我所求,将我除名出族,这两日我多多少少听你和嫣娘讲过,我已然是明白了的。“
”但,家中要将我过继给何人?……“
”这我自然是不知的。自前两日在松涛堂内的事发后,我便和嫣娘一起被关在了这里,既不能外出走动,又没有见过除你之外的其他人……”
“所以你这问题问的好生奇怪,你是我们这两天见到的,唯一能接触到外面消息的人了,你和我说了什么,有没有说过关于此类的话茬,你自己还记不清吗?”说到后面殷泽文都有点莫名其妙了。
要不是他知道葵娘的性子,不然还以为葵娘这话问的,是在刻意刁难他呢!
如葵闻言不由得轻笑出声,看,这就是自己单纯直白的大兄。
这个消息该知道的和不该知道但有能力知道的人应该早就是清楚了的。
而大兄,如葵看了一眼真诚发问的大兄,这个本应该最想知道人却什么都不清楚……
正当自己准备开口解释时,一旁从不主动开口出声的程嫣却突然张了口。
“你将会被过继到你们殷氏那位极为出名,因军功而获得爵位的女爵名下。”
程嫣语气平淡如水,说出来的话却宛如惊雷。
如葵看着用最平淡的神情说着最令人震惊的话的阿嫂,笑了。
看看,这不就有一位,本来应该是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事情的人,却比在场那个最应该清楚的人知道了解的多嘛!
如果说不是殷泽文是自己的亲阿兄,如葵真的是不知道在对面跪着的那两位谁才是真正的殷氏子弟了!
殷泽文听到自家新妇极为自然平淡地说出他将来的过继亲长时,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仿佛自己跪在的不是自家殷氏祠堂,而是他们程府的会客正堂呢!
“不,不是,不对,你不是一直和我一起跪着的吗?咱们这两日,吃的,见得,都是一样的,这外面的消息你又是怎么清楚的?!”
殷泽文震惊得,后面的声音都有些变形了。
程嫣说过这句话之后便又回到了像泥塑的巫像的那种状态了。
不,应当说她彻底放松下来了,她甚至姿态极为优美的捻起了如葵给他们送过来的点心,小口小口地吃上了。
如葵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姿态放鹤的阿嫂,她并没有替程嫣向殷泽文解释,而是肯定了程嫣的消息,接着对殷泽文说了下去:“阿嫂说的没错,大兄,你确实将要被过继到堂姑母的名下。”
殷泽文似乎是被这个消息冲击到了,喃喃自语地低声说道:“军功,获爵……堂姑母?!”
看着殷泽文似乎还是处在震惊后的一片迷茫中,如葵也没急着说话,给自家大兄留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如葵伸手探向装着热茶的陶壶,指腹在陶壶的侧壁上试了试温度,发现茶汤还温热着,她执起茶壶的把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汤。
然后如葵将装着所剩不多的茶壶放下,端起盛满茶汤的茶盏,慢慢悠悠地喝了起来。
殷泽文似乎是终于将这一系列的话串了起来,瞬间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如葵。
如葵双手捧着在这阴冷的祠堂里,唯一暖人的茶盏,点点头,“没错,大兄你终于反应过来了,是你想的那位堂姑母。”
殷如葵肯定了殷泽文后便也没停,接着说道:“那位堂姑母她戎马半生,且一生未婚未育。”
“将你过继给这位堂姑母,虽然从请情理上有些说不太通,毕竟你是我们这一支唯一的男嗣,既是嫡子嫡孙,又是长子长孙。”
“将你过继出去,咱们家在外人的眼中算是彻底绝嗣了。”
看着听闻此话一脸担忧的殷泽文,如葵安抚的笑了笑,说到:“关于这一点。大兄倒是不用太过在意,毕竟家里还有我。我刚刚及笄,还没有议亲,按照咱们雍朝的理法来说,外人都会默认我将来会招婿入府,来传承家族血脉。”
“我若招婿,最多的坏处便是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闲言碎语,闲言碎语虽然难听,但也只是闲言碎语而已,并不能实际损伤我分毫,总比大父阿母同意了你的自请出族来的要强上许多。”
“将你过继,让一旁外人流传些我招婿入府的闲言碎语,反而是在这件事情当中,损害最小的一种处理方式了。”
殷泽文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急了,他慌忙失措的低声吼着:“什么叫做损害最小的处理方式?那是你的婚事啊!招婿入府,那招来的都是些什么样子的人家?!”
殷泽文急急地劝说着如葵:“如果不是贪图着咱们家的权势富贵的门户,会将好好的儿郎放在自家不要,反而要成为另外一府的赘婿吗!”
“更何况不说那个男子他的出身家庭,就只说他这个人,品行端正又顶天立地切含有能力或者本事的儿郎,有几个愿意背负着世俗的偏见和骂名成为世家的赘婿?”
“民间的这种情况都是少数,更何况在世家公侯门户!葵娘,你可万万不能拿你的后半生的婚姻大事当成儿戏啊!”
“你这样,你这样!阿兄以何面目来面对你啊?!”殷泽文发指眦裂地低吼着。
如葵看着气愤混杂着愧疚,恨不得钻到地缝里面的大兄,她伸出手,轻轻的,安慰般地拍了拍自己阿兄的头。
她并没有直接正面回应着大兄殷泽文对自己婚事的担忧,反而接着刚才所说的,这件事情本身的利弊讲了下去。
“大兄,若是家族真的同意了你出族除名的提议,那其中的缘由定然是遮掩不住的,而且本身这件事情确实也经不起一旁外人的查看。”
“作为以律法立身云中殷氏,在长孙新妇犯了相关律法之后,并没有秉公清正的处理,这样的事,混的是我们整一个云中殷氏的名声。这是其一。”
“其二,也是为了护住程嫣阿嫂所在的程家的名声,大兄,你不是最为推崇敬仰程老将军吗?你不是原来直言感佩程氏全族上下一片忠勇之情吗?那你又怎么能愿意,在程氏这样英烈的名声上添加瑕疵呢?”
如葵说这话的同时,看了一眼跪坐在一旁的阿嫂,却不经意间撞上了程嫣同时向自己投来的目光。
四目相触后,如葵率先移开了自己的目光,转而接着看向了悲愤欲绝的大兄。
“那位堂姑母她并没有子嗣,外人又知道你一直想要从武的心愿,所以将你过继到她名下,不管是从情理还是法理上来说,都算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你的过继之后的亲长,那位堂姑母,是大父大母和阿耶阿母,根据你的将来想要从军从武的心愿,特意选定的。”
”堂姑母是我们以律法立身的殷氏里,唯一能和军队牵连上关系的人了。”
“大父大母,阿耶阿母他们让你过继给堂姑母,并不是为了图谋堂姑母的爵位财产。“
”甚至据我了解,大父阿母他们为了能让你顺利过继,大父大母他们给那位女将军的军队捐了许多粮食布料作为军队物资。”
如葵轻轻笑了笑,随后语气轻松的调笑说:“你还说大父大母,阿耶阿母最是喜欢疼爱我呢,听说大母为了和那位堂姑母搭好关系,连自己一直以来最为心爱的玄铁软甲都给了出去。”
“阿母就更狠了,阿母私下的资产多少我并不清楚,但是摆在明面上的,我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阿母舍了自己将近一半的明面儿上的身家给堂姑母。”
“就这样,你还能说家中长辈不偏疼你?”
殷如葵看向自己如狗狗的大兄,满眼含笑。
殷泽文被如葵调笑的话说的有些臊得慌,他无措的揉了揉自己的外袍的一角。
如葵看着大兄的脸越发通红,在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就凭这头呆头鹅,竟然之前还拿着,阿母更疼我之类的话来酸我,那就让我来让你了解一下大人的残酷的真相吧!
就在如葵以为大兄已经彻底接受并了解了自己过继这一铁打的事实的利弊了之后,却看见殷泽文抬起眼,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
如葵想了想,在心里狠狠地叹了口气,算了,可能真的是我上辈子欠我这位纯良的阿兄的吧!随后如葵便认命地开了口,“殷泽文,看我!”
殷泽文立马正襟危坐,无比严肃端正地盯着自己最小的妹子,就像聆听夫子的教诲一般,等着如葵接下来将要说的话。
“大兄,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刚刚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在这件事情里面,你妹妹葵娘我付出的代价其实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了。”
“如藿阿姊遭受了难产之痛,差点一尸两命;大父大母在这般年岁还要遭受后辈过继之事,实属令人痛心;而阿耶阿母就更不必说了,在你在松涛堂内喊出想要除名脱族的时候,阿母那时便应该心肝具裂,伤心难抑了吧。”
“我相信,对你来说,你的痛楚并不比阿姊阿母他们减少分毫。”
“所有事情都在逼你,你的品性,你的道德,你的教养,都在逼你,逼你在亲族和承诺之间做出选择,阿兄我知道的,我知道这极其艰难而且痛苦,所以我理解你。”
“我理解你在喊出除名脱籍的那一瞬间,有着对自己对厌弃和自毁的情绪在的。”
“我理解你,阿母也是理解你。”
“所以你看,过继之后,既能保全两族的颜面,又能保住你,你不必背负骂名,还是殷氏的子弟,还能趁此之际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的安排再完美不过了。”
“但,但是,葵娘你……”殷泽文磕磕巴巴的说。
如葵止住殷泽文的话头,“我,我只是承担了一部分莫须有的闲言碎语,大兄担忧的我的未来的婚事,这样虚无缥缈的未来之事,又谁能说得清呢?”
“从眼下来看,这便是最好的解决之法了。”说完这一句,如葵笑了笑,笑得极为洒脱随性。
“对了,过继之后,大兄你将要改名了,你猜你的新名字是什么?“
如葵像是想到什么,手托着腮,如葱白的指尖点了点自己的脸颊,补充说道: ”说起来,你的新名字好像还是咱们这位堂姑母,亲自给你取得呢!”
殷泽文看着如葵满脸迷茫。
看着如葵变得越发明媚的笑容,殷泽文便听到自家妹子带着笑意的清扬婉转的声音,“是殷武呢,阿兄!”
当然,作为云中有名的殷氏一族,殷氏主枝的嫡长公子,在前线中战死,不管是作为大兄的上峰,还是大兄带着一同去走马上任,投身军戎的健仆,都会尽量将大兄完整的尸骨带回。
只要有一人回来,那大兄殷泽文为何而战死的消息自然而然也会被带回。
但是问题就是出在他们带回来的大兄在战场上战亡的原因。
带回消息的族人说,大兄是因为在战场上受了刀伤,处理不当而亡的。
殷如葵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并不在于在战场上因刀伤而亡,战场上刀枪无眼,受了刀伤那算是极为正常的事儿了,你看看从军的儿郎中,那个身上没有些七横八竖的疤痕的。
或是因为被刀子割伤,或是因为对长枪或者长矛刺伤,还有更多的是跌落城池时被周边尖利的碎石划伤,总之会造成受伤的原因千奇百怪,刀伤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所以在战场中受了刀伤极为寻常,但是因刀伤而死却极为不正常。
如果是被人砍了一刀受伤了之后便有可能送命身亡,那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役便会出根本上来说整个都不存在。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活着的兵力支撑住那么多场战役。
也不是说,战场中受了伤就一定不会死,只是说因为受了并不致命的伤而丧命的可能性极低。
听回来的族人说,大兄身上所受的刀伤并不致命,但为何人在刚受伤的时候汗算是活蹦乱跳的,反而开始疗养之后的一段时间,好好的人变没了?!
如葵百思不得其解。
更何况存在异状的并不只有这一条。
在同批受伤的将士伤口都好的差不多了的情况下,到了殷泽文大兄这边伤口反而恶化发脓了!
而且恶化发脓也不代表一定会丧命,若是救助及时,最多只是将恶化的腐肉挖去,人还是有很大的可能存活下来的。
所以大兄在伤口恶化后,迅速发脓且又痒又痛,甚至不日这种恶况既然逐渐扩散至全身,大兄死前痛苦至极!
殷如葵在后来趁阿耶阿母没注意,偷偷的看过阿兄的尸首,如葵到现在还记得,他们带回来的大兄的身体竟然无一块好肉了!
那时的如葵并不懂医术,也不懂制药,故而当时只是震惊,隐隐的觉得有些不妥,但却没有办法发现端倪。
等到如葵有了一身戚薇出神入化的医治之术后,如葵才惊觉,殷泽文大兄在战场上的骤然离世,并不是因为受了刀伤没有好好得到救治的缘故,那种状态下的阿兄更像是被人下了毒之后刻意谋害而亡的!
但那个时候的殷如葵,即使有了一身妙手回春的医术,但想要验证大兄是否被他人谋害身亡的,却依旧是为时已晚。
来不及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殷如葵自己本身受困于佘氏,她自己在那时都在艰难求存,根本没有那个精力甚至是能力去调查她大兄是否死于他人谋害的真相。
除此之外,第二点,也是最根本的一个点,作为被检查的一方根基,大兄的遗体,彻底不存在了!
是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大兄的遗体,没了。
大兄被带回来的尸身本来是停放在灵堂的,过几日便准备下葬进祖坟了,但就在准备下葬的前一日,安放在棺木中的大兄殷泽文的尸身,竟然连同所安放的棺木一起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如葵没办法也再也不可能通过检验自家大兄的尸身还原大兄去世的真相了。
事态向明显有问题的方向狂奔而去。
既然知道大兄殷泽文之死确实存在蹊跷,面对一件明显存在着严重问题事情,想要分析出它真实的脉络,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从最终的利益获得者倒推谋划的目的,以及实现的路数。
按照这个思路,刚刚得知大兄出事的消息时,如葵曾经下意识地设想过,大兄殷泽文的突然暴毙究竟对谁有好处。
但,答案竟然是没有!
是的,没有!
最有可能的,是朝堂争斗,权利倾扎。
如果真有什么人,有能力迅速、彻底、且不被人发觉地做到如此程度的,除了殷氏家族在朝堂之中的其他几大世家,殷如葵不做他想。
但问题就是,没有!
因为殷泽文是直接弃文从武的!
从殷氏家族来说,殷氏则立身根本是什么,是是律法,是刑堂,从根儿上说,殷氏儿郎在朝堂之中所担任的重要官职,几乎都是文官。
若是大兄殷泽文想要投身兵戎,最为他弹冠相庆的,应该就是殷氏在朝堂之中的那些老牌政敌了。
说白了,从军后的殷泽文和他们就没有了任何利益冲突,甚至和殷泽文背后所站着的殷氏主枝的那一脉人也相应的减少了政治上的利益冲突。
所以本来应该是最有能力的那一批人,现在反而成了,最不可能对这位改行转业的殷氏长孙殷泽文下手的那一批人。
如若不是家族派系上的大面争斗,那便只剩针对殷泽文这个人来说的私仇了。
私仇……?
那时的如葵紧皱着眉头,心理不受控的漫起一些对大兄殷泽文的愧疚感来。
自己长这么大,这么多年来,真是对大兄一无所知啊……
如葵努力回忆着关于自己所知大兄殷泽文的一切。
包括但不限于:他的友人,不管是至交好友还是狐朋狗友;他平日里经常做的事,不管是他喜欢做的或者又仅仅只是习惯而为的事情;还有,他的厌恶,不管是讨厌的某个人亦或者是讨厌的某件事……
不知道通通不知道,殷如葵对此毫不知情。
嗷,不对,如葵还是知道一些大兄喜爱的吃食的。
但就是这些,也是大兄为了不让自己担心而刻意寻找,可以倾心一谈的话头……
如葵一瞬间想了很多,她将自己的思绪收回,看向现在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大兄。
之前的那些犹疑和顾虑,从目前上来讲都不重要了。
既然巫神让这个世间重开一轮,还让自己带着前世的记忆而回,那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能让我的阿姊顺利产子,能让我的小外外成功存活,那我也定也能让上一世凄惨而亡的大兄渡过死节!
如葵缓缓开口:“大兄,你可知大父大母为何要将你过继?你又可知家中要将你过继给何人吗?”
殷泽文闻言摇了摇头,疑惑地开口反问道:“大父阿母为何要将我过继而不是应我所求,将我除名出族,这两日我多多少少听你和嫣娘讲过,我已然是明白了的。“
”但,家中要将我过继给何人?……“
”这我自然是不知的。自前两日在松涛堂内的事发后,我便和嫣娘一起被关在了这里,既不能外出走动,又没有见过除你之外的其他人……”
“所以你这问题问的好生奇怪,你是我们这两天见到的,唯一能接触到外面消息的人了,你和我说了什么,有没有说过关于此类的话茬,你自己还记不清吗?”说到后面殷泽文都有点莫名其妙了。
要不是他知道葵娘的性子,不然还以为葵娘这话问的,是在刻意刁难他呢!
如葵闻言不由得轻笑出声,看,这就是自己单纯直白的大兄。
这个消息该知道的和不该知道但有能力知道的人应该早就是清楚了的。
而大兄,如葵看了一眼真诚发问的大兄,这个本应该最想知道人却什么都不清楚……
正当自己准备开口解释时,一旁从不主动开口出声的程嫣却突然张了口。
“你将会被过继到你们殷氏那位极为出名,因军功而获得爵位的女爵名下。”
程嫣语气平淡如水,说出来的话却宛如惊雷。
如葵看着用最平淡的神情说着最令人震惊的话的阿嫂,笑了。
看看,这不就有一位,本来应该是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事情的人,却比在场那个最应该清楚的人知道了解的多嘛!
如果说不是殷泽文是自己的亲阿兄,如葵真的是不知道在对面跪着的那两位谁才是真正的殷氏子弟了!
殷泽文听到自家新妇极为自然平淡地说出他将来的过继亲长时,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仿佛自己跪在的不是自家殷氏祠堂,而是他们程府的会客正堂呢!
“不,不是,不对,你不是一直和我一起跪着的吗?咱们这两日,吃的,见得,都是一样的,这外面的消息你又是怎么清楚的?!”
殷泽文震惊得,后面的声音都有些变形了。
程嫣说过这句话之后便又回到了像泥塑的巫像的那种状态了。
不,应当说她彻底放松下来了,她甚至姿态极为优美的捻起了如葵给他们送过来的点心,小口小口地吃上了。
如葵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姿态放鹤的阿嫂,她并没有替程嫣向殷泽文解释,而是肯定了程嫣的消息,接着对殷泽文说了下去:“阿嫂说的没错,大兄,你确实将要被过继到堂姑母的名下。”
殷泽文似乎是被这个消息冲击到了,喃喃自语地低声说道:“军功,获爵……堂姑母?!”
看着殷泽文似乎还是处在震惊后的一片迷茫中,如葵也没急着说话,给自家大兄留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如葵伸手探向装着热茶的陶壶,指腹在陶壶的侧壁上试了试温度,发现茶汤还温热着,她执起茶壶的把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汤。
然后如葵将装着所剩不多的茶壶放下,端起盛满茶汤的茶盏,慢慢悠悠地喝了起来。
殷泽文似乎是终于将这一系列的话串了起来,瞬间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如葵。
如葵双手捧着在这阴冷的祠堂里,唯一暖人的茶盏,点点头,“没错,大兄你终于反应过来了,是你想的那位堂姑母。”
殷如葵肯定了殷泽文后便也没停,接着说道:“那位堂姑母她戎马半生,且一生未婚未育。”
“将你过继给这位堂姑母,虽然从请情理上有些说不太通,毕竟你是我们这一支唯一的男嗣,既是嫡子嫡孙,又是长子长孙。”
“将你过继出去,咱们家在外人的眼中算是彻底绝嗣了。”
看着听闻此话一脸担忧的殷泽文,如葵安抚的笑了笑,说到:“关于这一点。大兄倒是不用太过在意,毕竟家里还有我。我刚刚及笄,还没有议亲,按照咱们雍朝的理法来说,外人都会默认我将来会招婿入府,来传承家族血脉。”
“我若招婿,最多的坏处便是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闲言碎语,闲言碎语虽然难听,但也只是闲言碎语而已,并不能实际损伤我分毫,总比大父阿母同意了你的自请出族来的要强上许多。”
“将你过继,让一旁外人流传些我招婿入府的闲言碎语,反而是在这件事情当中,损害最小的一种处理方式了。”
殷泽文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急了,他慌忙失措的低声吼着:“什么叫做损害最小的处理方式?那是你的婚事啊!招婿入府,那招来的都是些什么样子的人家?!”
殷泽文急急地劝说着如葵:“如果不是贪图着咱们家的权势富贵的门户,会将好好的儿郎放在自家不要,反而要成为另外一府的赘婿吗!”
“更何况不说那个男子他的出身家庭,就只说他这个人,品行端正又顶天立地切含有能力或者本事的儿郎,有几个愿意背负着世俗的偏见和骂名成为世家的赘婿?”
“民间的这种情况都是少数,更何况在世家公侯门户!葵娘,你可万万不能拿你的后半生的婚姻大事当成儿戏啊!”
“你这样,你这样!阿兄以何面目来面对你啊?!”殷泽文发指眦裂地低吼着。
如葵看着气愤混杂着愧疚,恨不得钻到地缝里面的大兄,她伸出手,轻轻的,安慰般地拍了拍自己阿兄的头。
她并没有直接正面回应着大兄殷泽文对自己婚事的担忧,反而接着刚才所说的,这件事情本身的利弊讲了下去。
“大兄,若是家族真的同意了你出族除名的提议,那其中的缘由定然是遮掩不住的,而且本身这件事情确实也经不起一旁外人的查看。”
“作为以律法立身云中殷氏,在长孙新妇犯了相关律法之后,并没有秉公清正的处理,这样的事,混的是我们整一个云中殷氏的名声。这是其一。”
“其二,也是为了护住程嫣阿嫂所在的程家的名声,大兄,你不是最为推崇敬仰程老将军吗?你不是原来直言感佩程氏全族上下一片忠勇之情吗?那你又怎么能愿意,在程氏这样英烈的名声上添加瑕疵呢?”
如葵说这话的同时,看了一眼跪坐在一旁的阿嫂,却不经意间撞上了程嫣同时向自己投来的目光。
四目相触后,如葵率先移开了自己的目光,转而接着看向了悲愤欲绝的大兄。
“那位堂姑母她并没有子嗣,外人又知道你一直想要从武的心愿,所以将你过继到她名下,不管是从情理还是法理上来说,都算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你的过继之后的亲长,那位堂姑母,是大父大母和阿耶阿母,根据你的将来想要从军从武的心愿,特意选定的。”
”堂姑母是我们以律法立身的殷氏里,唯一能和军队牵连上关系的人了。”
“大父大母,阿耶阿母他们让你过继给堂姑母,并不是为了图谋堂姑母的爵位财产。“
”甚至据我了解,大父阿母他们为了能让你顺利过继,大父大母他们给那位女将军的军队捐了许多粮食布料作为军队物资。”
如葵轻轻笑了笑,随后语气轻松的调笑说:“你还说大父大母,阿耶阿母最是喜欢疼爱我呢,听说大母为了和那位堂姑母搭好关系,连自己一直以来最为心爱的玄铁软甲都给了出去。”
“阿母就更狠了,阿母私下的资产多少我并不清楚,但是摆在明面上的,我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阿母舍了自己将近一半的明面儿上的身家给堂姑母。”
“就这样,你还能说家中长辈不偏疼你?”
殷如葵看向自己如狗狗的大兄,满眼含笑。
殷泽文被如葵调笑的话说的有些臊得慌,他无措的揉了揉自己的外袍的一角。
如葵看着大兄的脸越发通红,在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就凭这头呆头鹅,竟然之前还拿着,阿母更疼我之类的话来酸我,那就让我来让你了解一下大人的残酷的真相吧!
就在如葵以为大兄已经彻底接受并了解了自己过继这一铁打的事实的利弊了之后,却看见殷泽文抬起眼,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
如葵想了想,在心里狠狠地叹了口气,算了,可能真的是我上辈子欠我这位纯良的阿兄的吧!随后如葵便认命地开了口,“殷泽文,看我!”
殷泽文立马正襟危坐,无比严肃端正地盯着自己最小的妹子,就像聆听夫子的教诲一般,等着如葵接下来将要说的话。
“大兄,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刚刚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在这件事情里面,你妹妹葵娘我付出的代价其实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了。”
“如藿阿姊遭受了难产之痛,差点一尸两命;大父大母在这般年岁还要遭受后辈过继之事,实属令人痛心;而阿耶阿母就更不必说了,在你在松涛堂内喊出想要除名脱族的时候,阿母那时便应该心肝具裂,伤心难抑了吧。”
“我相信,对你来说,你的痛楚并不比阿姊阿母他们减少分毫。”
“所有事情都在逼你,你的品性,你的道德,你的教养,都在逼你,逼你在亲族和承诺之间做出选择,阿兄我知道的,我知道这极其艰难而且痛苦,所以我理解你。”
“我理解你在喊出除名脱籍的那一瞬间,有着对自己对厌弃和自毁的情绪在的。”
“我理解你,阿母也是理解你。”
“所以你看,过继之后,既能保全两族的颜面,又能保住你,你不必背负骂名,还是殷氏的子弟,还能趁此之际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的安排再完美不过了。”
“但,但是,葵娘你……”殷泽文磕磕巴巴的说。
如葵止住殷泽文的话头,“我,我只是承担了一部分莫须有的闲言碎语,大兄担忧的我的未来的婚事,这样虚无缥缈的未来之事,又谁能说得清呢?”
“从眼下来看,这便是最好的解决之法了。”说完这一句,如葵笑了笑,笑得极为洒脱随性。
“对了,过继之后,大兄你将要改名了,你猜你的新名字是什么?“
如葵像是想到什么,手托着腮,如葱白的指尖点了点自己的脸颊,补充说道: ”说起来,你的新名字好像还是咱们这位堂姑母,亲自给你取得呢!”
殷泽文看着如葵满脸迷茫。
看着如葵变得越发明媚的笑容,殷泽文便听到自家妹子带着笑意的清扬婉转的声音,“是殷武呢,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