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走过后,百姓们也逐渐散去,不过还个个回味着刚刚的场景。
此盛事就是过去了大半个月,在京城的各个犄角旮旯、酒肆茶馆里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回去的马车里,李珺宁也对这热闹还回味无穷,一旁李攸宜却跟丢了魂一般。
李珺宁这才后知后觉:“不对,你肯定有事瞒着我,自从你回京,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快说,你到底想什么呢?”
李攸宜可记得那晚的“威胁”,只好状若不知般说道:“怎么会呢,你知道我向来不瞒你的。我只是…今早起得早,又等了那么久,有些累到了而已。”此话一出,李攸宜都快压不住心虚了。
“真的?”明显不信。
“当…当然是真的了,比珍珠还真!”李攸宜眨巴眨巴大眼睛,尬笑道。
然后顺势转道:“话说你今日戴这珍珠耳饰不错,色泽温润、质地醇厚,品相极好呢。”
“真的吗?那是父皇不久前赏的,你还没见我戴过吧,我跟你说……”
成功转移了话题。
……
武阳侯府
武阳侯陆衡和侯夫人范氏携侯府一众人等已在正门等候多时。
尤其是侯夫人范氏,想起自己这个边关多年未见的儿子,她更加翘首以盼。
不多时,陆时佑和墨砚骑马而归的身影越来越近了。
马堪停稳,陆时佑立即下马,行了叩拜大礼:“儿子不孝,让阿耶阿娘担忧了。”
范氏立马迎了上去,扶起了他,眼眶里的泪再也止不住:“绪之,快起来让阿娘好好看看,你看你瘦了那么多。边关那种地方,这些年你受了不少苦吧!”说着便扑在他怀中。
“行了行了,这大街上呢,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有事回家再说嘛。”武阳侯见势头不对,及时打断道。
“阿耶说的是,咱们先回家吧。”陆时佑顿时松了口气,这辈子若说他最怕的,不是吃了败仗,而是女子的眼泪。
二房三房的堂弟也向他投来关切的目光,陆时佑皆点头以作回应。
家中摆了接风宴,侯府一众人皆举杯庆贺陆时佑。
二叔陆徇先开口:“大郎如今也是军功加身了,往后要多提点你的兄弟们,做他们的表率才是啊!”
“哈哈哈,他也算勉强有我当年之风罢了!”陆衡虽自己不轻易夸陆时佑,可别人夸时他却受用得很。
陆衡年轻时也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更是将逐渐式微的武阳侯府又撑了起来。只不过后来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差点送了命。当今陛下感念其功绩,只让他在枢密院领了职位,就不往前线去了。
因此,他也对陆时佑寄予厚望,望他能继续替自己撑起这偌大的侯爵门户来。
“大哥,你好容易回来了,可要好好指点指点我的枪法。”二房的二郎君陆时仲端酒敬了陆时佑。
“好说。”
“哪里,大哥当赶紧给我们找个嫂嫂才是正道。”这是陆时佑同胞妹妹,陆舒窈,家中排行第四。
“哈哈哈。”此话一出,席间众人皆笑了。
陆时佑睨了她一眼,很清楚她这是给范氏当传话筒呢。
范氏暗道这丫头真是个大漏勺,只不过前几日几人闲聊时提了起来,还没打算好怎么说呢,这么沉不住气。
饭罢,二房三房回了自己院子,留一家四口叙话。
“那照陛下的意思,你虽领了忠武将军一职,却不必急着往驻地去。”陆衡问。
“是,替陛下操练西郊大营的兵马。突厥虽平,可教化不易,想必陛下是怕将来再生乱,如此也是未雨绸缪了。”陆时佑回道。
“如此也好,为官嘛,在外是真刀真枪的厮杀,朝中也不乏刀光剑影。总之不可掉以轻心,诸般滋味,你总要细细体会才是,这可是为父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陆时佑赞同的点头。
几人又说了好一番话,日暮西斜方才离开。
墨砚问道:“郎君,咱们回清溪院吗?”
“走吧。”
“好久没回来了,唉,还是咱们府上这一草一木令人有归属感呀。清溪院还同咱们走时一样,想必夫人一直令人仔细打扫。”墨砚感叹道。
陆时佑突然想起什么:“让你查的东西如何了?”
“自然,已经在书房里了。”
“那先去看了再说。”
陆时佑让墨砚去寻了京中各官员及家眷近年发生的大小事。毕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六年过去了,京城或许不是自己所熟知的那个京城了。
墨砚动作极快,已整理成册。
陆时佑边打开边问道:“近几个月可还有什么大事?”
“大事…”墨砚略沉思片刻:“下月春闱放榜,想必孟玄度孟郎君这次该是拨云见日了。其次,我今日听四娘子说,下月裕郡公家大郎君大婚,给咱们家下了帖子,夫人还问您去不去呢。”
“裕郡公…”陆时佑思虑片刻,“想必去的都是达官显贵,我们怎有不去的道理。”思及此,陆时佑唇角勾起,这可是个好机会。
“嗯。还有…哦,五月十六是千秋节,诸国皆要派使臣进京朝贺。至于其他的,还要待属下继续查问。”
“不错,这些就够咱们忙一阵的了。”陆时佑略翻了翻册子,心下已大概了然。
“行了,这没你事了。”陆时佑淡淡道。
“是,那属下告退。”
揽月阁
漱月正给李攸宜通着发,素云端来一盆热水给她泡脚,这才解了她一身的酸乏。
素云顺便为她捶了捶腿,说道:“刚刚娘子身边的陈妈妈来传话,说明日娘子要为婚宴选几样点心,还有其他几件事,要您帮着参谋呢。”
“知道了。”
哥哥的婚宴一直都是李攸宜帮衬着准备的,一来帮王凝意减些负担,二来也算一番历练。
“那小娘子快些安置吧,婢子们退下了。”
“嗯。”
因着宵禁,这时候寻常百姓家已是闭门熄烛,而皇宫大内则依旧明亮如昼。
淑妃瞧着对面手执黑子,依旧神采奕奕的男人,不由得出言抱怨:“陛下好兴致,可臣妾是真困了,眼皮子都在打架了。”
“哟,是朕的不是了。只不过今日朕实在是高兴,这才棋兴大发。那便罢了,不下了。”
淑妃忙叫人撤走棋盘,拉起建章帝的手,“那臣妾伺候您洗漱。”
淑妃知道他高兴的缘由。当皇帝久了,不自觉关心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建章帝原就勤勉于政,如今再收了突厥,将来史书工笔,千古留名,谁能不喜。
“臣妾听闻,陆家大郎君颇有其父风范,也算年轻有为了。”
“这小子是不错,是个人才。”
“那臣妾可更要恭喜陛下了。”
建章帝给她个“从何说起”的眼神。
“不日便要放榜,更有可用之人。如今朝中人才济济,我大雍也如日中天,皆是陛下殚精竭虑之功,方能得上天眷顾呢。”
建章帝开怀大笑:“哈哈哈,爱妃这话,可说到朕心坎里去了。”
淑妃娘娘盛宠不衰,与皇后分庭抗衡,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次日一早,李攸宜便领着素云漱月往暮香居去。
刚踏进院门,就见到院中乌压压站了十几二十号人。李攸宜就猜到,阿娘估计在采选喜宴上要用到的短工女使。
当今陛下刚登基不久,就裁撤了宫中不少宫女太监,一来节省宫中用度,二来也使这些宫人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此举引的众人夸赞,说陛下仁厚节俭。
官员们也便上行下效,裁撤不少家中女使小厮。这不,若遇上家中有个大小宴会,免不了要从牙行寻些人来做帮手。多年来皆是如此。
李攸宜向王凝意行礼问安。
“快坐下吧,这位是阿娘请来的牙行王婆子,她带了些人来。阿娘这边还有不少事呢,这挑人的事,便由你做主了。”王凝意说着就起身入了内室。
“是。”李攸宜知道,阿娘这是要给自己“实操”一番了。
于是她打量起下首这些人,无需多久就看出了些端倪。
这边王婆子听了这话,心下不由窃喜。原以为要应对的是郡公夫人,还要费些气力,如今来个娇娇贵女,那不得哄得她晕头转向。
这些年自己做这些大户人家的买卖也不少,从中可捞着不少好处。况且这些大户人家多数碍着面子,只得吃下这个暗亏。
王婆子忙起身,满脸堆笑,挤得脸上沟壑更深,本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眯成一条缝:
“这位便是贵府的小娘子吧,哎呀,瞧瞧这水灵灵的样子,我这老婆子瞧着都心里欢喜。”
“小娘子尽管放心用我这些人。满京都里,我老婆子的牙行敢认第二,那是无人敢认第一了,再者说……”
“您说笑了,您在京都里名头‘响当当’的,怎有不放心的呢。”
王婆子笑意更深了,没想到还真这么好糊弄。
眼看就要妥了,却听李攸宜道:“不过我一贯觉得,这用人当先看能力与眼缘。您的名气是次要,我府婚宴可会来不少达官显贵,若手脚不利索,旁生出些祸端,可不是打郡公府的脸吗。”
李攸宜刚刚进来时就观察过,这几个女使,高矮胖瘦,老的少的都有。有几个面色蜡黄,有几个又皮肤有些粗糙黝黑,不似女使,倒更像下地种田的。
敷衍凑数得这番明显,不知这王婆子是不是觉得钱也太好赚了些。
“…是,是。您说的到也不无道理。”听到这,王婆子知道这小娘子不好糊弄。
“再者。”李攸宜望着她的眼睛,浅笑道:“也不知您今日带来这些人里,可都是自愿入行的?若不是,我李府可用不起。”
“哎呦,小娘子这话可不兴说啊!国法在上,我老婆子可会干这吃官司的事呢。自然都是自愿的,卖身契都是过了官府的。”王婆子额头都冒汗了,忙抬袖擦了擦。
“那自然最好,不知工钱如何算?”
“…额,原都是一两银子一人呢,老婆子与您一见如故,便收您800文钱即可。”本还想抬价,可王婆子瞧着这不是个好惹的主。
想这些银子该是大多数进了她的口袋,底下人也是可怜。李攸宜说道:“既是市价,就给您一两。不过我直说,今日来这些人我一个也看不上,还望您回去好好择一择,明日再来回我吧。”
“是是,小娘子如此爽快,老婆子一定办妥。那…这便先退下了?”
李攸宜转头同说素云:“送送王婆子。”
“是。”素云横臂,摆出“请”的手势:“您这边请。”
“哎,哎。”走到站着的女使边使使眼色:“快走,快走。”
此盛事就是过去了大半个月,在京城的各个犄角旮旯、酒肆茶馆里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回去的马车里,李珺宁也对这热闹还回味无穷,一旁李攸宜却跟丢了魂一般。
李珺宁这才后知后觉:“不对,你肯定有事瞒着我,自从你回京,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快说,你到底想什么呢?”
李攸宜可记得那晚的“威胁”,只好状若不知般说道:“怎么会呢,你知道我向来不瞒你的。我只是…今早起得早,又等了那么久,有些累到了而已。”此话一出,李攸宜都快压不住心虚了。
“真的?”明显不信。
“当…当然是真的了,比珍珠还真!”李攸宜眨巴眨巴大眼睛,尬笑道。
然后顺势转道:“话说你今日戴这珍珠耳饰不错,色泽温润、质地醇厚,品相极好呢。”
“真的吗?那是父皇不久前赏的,你还没见我戴过吧,我跟你说……”
成功转移了话题。
……
武阳侯府
武阳侯陆衡和侯夫人范氏携侯府一众人等已在正门等候多时。
尤其是侯夫人范氏,想起自己这个边关多年未见的儿子,她更加翘首以盼。
不多时,陆时佑和墨砚骑马而归的身影越来越近了。
马堪停稳,陆时佑立即下马,行了叩拜大礼:“儿子不孝,让阿耶阿娘担忧了。”
范氏立马迎了上去,扶起了他,眼眶里的泪再也止不住:“绪之,快起来让阿娘好好看看,你看你瘦了那么多。边关那种地方,这些年你受了不少苦吧!”说着便扑在他怀中。
“行了行了,这大街上呢,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有事回家再说嘛。”武阳侯见势头不对,及时打断道。
“阿耶说的是,咱们先回家吧。”陆时佑顿时松了口气,这辈子若说他最怕的,不是吃了败仗,而是女子的眼泪。
二房三房的堂弟也向他投来关切的目光,陆时佑皆点头以作回应。
家中摆了接风宴,侯府一众人皆举杯庆贺陆时佑。
二叔陆徇先开口:“大郎如今也是军功加身了,往后要多提点你的兄弟们,做他们的表率才是啊!”
“哈哈哈,他也算勉强有我当年之风罢了!”陆衡虽自己不轻易夸陆时佑,可别人夸时他却受用得很。
陆衡年轻时也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更是将逐渐式微的武阳侯府又撑了起来。只不过后来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差点送了命。当今陛下感念其功绩,只让他在枢密院领了职位,就不往前线去了。
因此,他也对陆时佑寄予厚望,望他能继续替自己撑起这偌大的侯爵门户来。
“大哥,你好容易回来了,可要好好指点指点我的枪法。”二房的二郎君陆时仲端酒敬了陆时佑。
“好说。”
“哪里,大哥当赶紧给我们找个嫂嫂才是正道。”这是陆时佑同胞妹妹,陆舒窈,家中排行第四。
“哈哈哈。”此话一出,席间众人皆笑了。
陆时佑睨了她一眼,很清楚她这是给范氏当传话筒呢。
范氏暗道这丫头真是个大漏勺,只不过前几日几人闲聊时提了起来,还没打算好怎么说呢,这么沉不住气。
饭罢,二房三房回了自己院子,留一家四口叙话。
“那照陛下的意思,你虽领了忠武将军一职,却不必急着往驻地去。”陆衡问。
“是,替陛下操练西郊大营的兵马。突厥虽平,可教化不易,想必陛下是怕将来再生乱,如此也是未雨绸缪了。”陆时佑回道。
“如此也好,为官嘛,在外是真刀真枪的厮杀,朝中也不乏刀光剑影。总之不可掉以轻心,诸般滋味,你总要细细体会才是,这可是为父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陆时佑赞同的点头。
几人又说了好一番话,日暮西斜方才离开。
墨砚问道:“郎君,咱们回清溪院吗?”
“走吧。”
“好久没回来了,唉,还是咱们府上这一草一木令人有归属感呀。清溪院还同咱们走时一样,想必夫人一直令人仔细打扫。”墨砚感叹道。
陆时佑突然想起什么:“让你查的东西如何了?”
“自然,已经在书房里了。”
“那先去看了再说。”
陆时佑让墨砚去寻了京中各官员及家眷近年发生的大小事。毕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六年过去了,京城或许不是自己所熟知的那个京城了。
墨砚动作极快,已整理成册。
陆时佑边打开边问道:“近几个月可还有什么大事?”
“大事…”墨砚略沉思片刻:“下月春闱放榜,想必孟玄度孟郎君这次该是拨云见日了。其次,我今日听四娘子说,下月裕郡公家大郎君大婚,给咱们家下了帖子,夫人还问您去不去呢。”
“裕郡公…”陆时佑思虑片刻,“想必去的都是达官显贵,我们怎有不去的道理。”思及此,陆时佑唇角勾起,这可是个好机会。
“嗯。还有…哦,五月十六是千秋节,诸国皆要派使臣进京朝贺。至于其他的,还要待属下继续查问。”
“不错,这些就够咱们忙一阵的了。”陆时佑略翻了翻册子,心下已大概了然。
“行了,这没你事了。”陆时佑淡淡道。
“是,那属下告退。”
揽月阁
漱月正给李攸宜通着发,素云端来一盆热水给她泡脚,这才解了她一身的酸乏。
素云顺便为她捶了捶腿,说道:“刚刚娘子身边的陈妈妈来传话,说明日娘子要为婚宴选几样点心,还有其他几件事,要您帮着参谋呢。”
“知道了。”
哥哥的婚宴一直都是李攸宜帮衬着准备的,一来帮王凝意减些负担,二来也算一番历练。
“那小娘子快些安置吧,婢子们退下了。”
“嗯。”
因着宵禁,这时候寻常百姓家已是闭门熄烛,而皇宫大内则依旧明亮如昼。
淑妃瞧着对面手执黑子,依旧神采奕奕的男人,不由得出言抱怨:“陛下好兴致,可臣妾是真困了,眼皮子都在打架了。”
“哟,是朕的不是了。只不过今日朕实在是高兴,这才棋兴大发。那便罢了,不下了。”
淑妃忙叫人撤走棋盘,拉起建章帝的手,“那臣妾伺候您洗漱。”
淑妃知道他高兴的缘由。当皇帝久了,不自觉关心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建章帝原就勤勉于政,如今再收了突厥,将来史书工笔,千古留名,谁能不喜。
“臣妾听闻,陆家大郎君颇有其父风范,也算年轻有为了。”
“这小子是不错,是个人才。”
“那臣妾可更要恭喜陛下了。”
建章帝给她个“从何说起”的眼神。
“不日便要放榜,更有可用之人。如今朝中人才济济,我大雍也如日中天,皆是陛下殚精竭虑之功,方能得上天眷顾呢。”
建章帝开怀大笑:“哈哈哈,爱妃这话,可说到朕心坎里去了。”
淑妃娘娘盛宠不衰,与皇后分庭抗衡,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次日一早,李攸宜便领着素云漱月往暮香居去。
刚踏进院门,就见到院中乌压压站了十几二十号人。李攸宜就猜到,阿娘估计在采选喜宴上要用到的短工女使。
当今陛下刚登基不久,就裁撤了宫中不少宫女太监,一来节省宫中用度,二来也使这些宫人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此举引的众人夸赞,说陛下仁厚节俭。
官员们也便上行下效,裁撤不少家中女使小厮。这不,若遇上家中有个大小宴会,免不了要从牙行寻些人来做帮手。多年来皆是如此。
李攸宜向王凝意行礼问安。
“快坐下吧,这位是阿娘请来的牙行王婆子,她带了些人来。阿娘这边还有不少事呢,这挑人的事,便由你做主了。”王凝意说着就起身入了内室。
“是。”李攸宜知道,阿娘这是要给自己“实操”一番了。
于是她打量起下首这些人,无需多久就看出了些端倪。
这边王婆子听了这话,心下不由窃喜。原以为要应对的是郡公夫人,还要费些气力,如今来个娇娇贵女,那不得哄得她晕头转向。
这些年自己做这些大户人家的买卖也不少,从中可捞着不少好处。况且这些大户人家多数碍着面子,只得吃下这个暗亏。
王婆子忙起身,满脸堆笑,挤得脸上沟壑更深,本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眯成一条缝:
“这位便是贵府的小娘子吧,哎呀,瞧瞧这水灵灵的样子,我这老婆子瞧着都心里欢喜。”
“小娘子尽管放心用我这些人。满京都里,我老婆子的牙行敢认第二,那是无人敢认第一了,再者说……”
“您说笑了,您在京都里名头‘响当当’的,怎有不放心的呢。”
王婆子笑意更深了,没想到还真这么好糊弄。
眼看就要妥了,却听李攸宜道:“不过我一贯觉得,这用人当先看能力与眼缘。您的名气是次要,我府婚宴可会来不少达官显贵,若手脚不利索,旁生出些祸端,可不是打郡公府的脸吗。”
李攸宜刚刚进来时就观察过,这几个女使,高矮胖瘦,老的少的都有。有几个面色蜡黄,有几个又皮肤有些粗糙黝黑,不似女使,倒更像下地种田的。
敷衍凑数得这番明显,不知这王婆子是不是觉得钱也太好赚了些。
“…是,是。您说的到也不无道理。”听到这,王婆子知道这小娘子不好糊弄。
“再者。”李攸宜望着她的眼睛,浅笑道:“也不知您今日带来这些人里,可都是自愿入行的?若不是,我李府可用不起。”
“哎呦,小娘子这话可不兴说啊!国法在上,我老婆子可会干这吃官司的事呢。自然都是自愿的,卖身契都是过了官府的。”王婆子额头都冒汗了,忙抬袖擦了擦。
“那自然最好,不知工钱如何算?”
“…额,原都是一两银子一人呢,老婆子与您一见如故,便收您800文钱即可。”本还想抬价,可王婆子瞧着这不是个好惹的主。
想这些银子该是大多数进了她的口袋,底下人也是可怜。李攸宜说道:“既是市价,就给您一两。不过我直说,今日来这些人我一个也看不上,还望您回去好好择一择,明日再来回我吧。”
“是是,小娘子如此爽快,老婆子一定办妥。那…这便先退下了?”
李攸宜转头同说素云:“送送王婆子。”
“是。”素云横臂,摆出“请”的手势:“您这边请。”
“哎,哎。”走到站着的女使边使使眼色:“快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