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一刻。
默屋外传来叩门,应声开门,思康站外。
“让庾恩人久等了,马车已备好,可至长安。”思康彬彬有礼,默是等了小半天,可因思康客客气气对她,小半天也能是稍等。
默无害笑道:“不过等了一会儿,那我只能盛情难却了。”
思康侧身而让,说道:“请。”
运河岸上,已然套好了三辆马车,默本以为会是独自与思康乘坐,撩起马车帘子,车内却是早坐着了虓。
默迟疑片刻,思康误以为是默避嫌,忙解释。
“我们可坐后车,庾恩人自己一辆,大可放心。”
虓全身戒备样儿盯着默,只让默冷脸相对,默一溜烟闯进车内,直直坐在虓对面。
思康为后,进了马车坐到虓一旁。
延礼驾车为首奔去长安,后面两车由船伙计驾驶紧跟,一路皆是笔直平坦大道。
为首马车内,思康头微垂,目光直视鞋面,不抬一眼,避嫌,默瞧着车帘外春绿风光,丝毫不介意思康有意避她,虓直勾勾紧盯默,时刻戒备。
车内无人言语,唯有车外车轱滚滚闷声,直至到了长安城门,与往日不同,毫无流动人群,有着分分散散男子女子穿着破烂与进城入口徘徊。
马车行速这才缓慢下来。
思康撩起车帘,望见有老弱妇孺,心生怜悯。
“瞧来是一路行乞到这儿了。”默直接说道,令思康多有震惊是何灾难让人如此无助。
然城门口几位士兵把守,拦了马车。
“来者何人?从何而来?”
士兵相问,延礼大声回应。
“鸿胪寺少卿,出城公办。”
士兵上前察看,审查一番马车,确认无事,便同延礼伸手,命令道:“鱼符。”
车内,思康伸出手,延礼顺势接过思康手中鱼符交给士兵。
一一细查无误,士兵这才将鱼符还给延礼,顺势延礼交还给思康。
“不知是少卿,这是从曹国回来了?”士兵赔笑攀谈道。
思康撩起车帘,露出半个身子,看着士兵问道:“是在曹国武官的兵?”
士兵笑道:“正是正是,少卿好记性,还记得我们都统。”
想来这样缘分,刚回长安便遇熟人,思康浅笑问道:“武官也回来了?”
“都回来了,比少卿早回来一月。”士兵一一答道。
思康不再问了,反说道:“郎君若无别事,可让我们进城了。”
“自然要进,不过城中近日不太平,少卿要小心了。”士兵让了道,思康临近车内时多谢士兵好意提醒。
转念又想,城中有何事不太平?思康便担心起了家中人。
三辆马车驶入长安城后,另有士兵前来搭话赔笑士兵。
“就是位书生,你作何这样巴结他。”
“他可不单单是位书生。”
刚入长安,大街小巷皆挤满了人议论纷纷好生热闹,丝毫未应了不太平这话,与那士兵此言差异。
马车挤不进人群,延礼只好停在道边。
默瞧出思康神色凝重,应是信了那士兵话。
默主动提起:“我到了。”
思康回过神,贴心问道:“庾恩人去何处?我直接过去就行,无需多走。”
“人众矣,车过不往,我走着去便好。”默忽想到不识路,复问。“方郎君可知书令府方向?”
思康惊道:“庾恩人原是官,果然武艺高强。”
默笑道:“还不是。”
思康下了马车,才见攘攘人群知晓街道拥挤,思康张望着,略过人群寻着书令府方向,可见前方去往书令府道路之中好生空荡,竟有花轿正抬来,一旁紧跟敲锣打鼓奏乐欢喜。
“应是有人婚娶吧。”默冷不丁讲了这么一句,思康回过神,不知为何即日刚回长安频频走思出神。
思康为默指去方向,说道:“庾恩人顺着此路直走即可。”
默顺着思康指的方向望去,要挤进人群中,走花轿的反方向,默便说道:“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思康附和道。
默走了十几步,刚挤进了人群,便听见了有人大喊。
“这是国师府家娘子!”
默回头望去,思康一脸不信慌张挤出人群,然那花轿挡得严严实实哪里瞧得见人,默食指微动,小风吹来卷起花轿帘子。
花轿中人正是孟云熹,穿戴一身大袖连裳青质嫁衣。
霎时思康心痛不已,不愿相信孟云熹变了心舍弃多年情感,又不忍去抢亲毁了孟云熹名节,心中郁郁寡欢,一时呼吸悬在喉咙之间,思康喘不上气,胸闷不止,吐出一口淤血晕昏过去。
“郎君!”
好在延礼紧跟着思康,即刻扶住了思康,虓却不知发生何事让思康猛然昏倒。
然延礼这一声喊,恰逢走在花轿旁孟云熹陪嫁侍女听见,也是望见了思康吐了血晕倒路边,便小声告知了孟云熹。
“娘子,方郎君来了。”
孟云熹目光本呆滞无神,待听见了侍女所言,瞳光忽有了神,惊喜撩起轿帘望去花轿外,只见到延礼正艰难扶起思康,而思康领边沾上了血迹。
“思康哥哥怎么了?”孟云熹紧张万分,欲要下轿而去,侍女赶忙制止。
“娘子不可,若毁嫁,折损了国师面子。”
孟云熹焦急万分,辩解道:“思康哥哥没死,我还要嫁什么!”
侍女一把扣住孟云熹扶在花轿边欲跳轿子的手,正色提醒孟云熹。
“娘子若不嫁,更是折了大人面子,恐会给府上招来杀身之祸。”
孟云熹猛然醒悟,后怕的坐正了,不禁犹豫不决。
侍女复言道:“娘子可要想好了。”
孟云熹不舍得望向思康,仅需一步,便可到思康哥哥身边,却会因此害了父亲母亲。
孟云熹不忍,赶忙收回目光,含泪放下花轿帘子。
人群中默并未出手相助思康,好生欣赏了一出小戏,瞧着延礼与虓一起搀扶着思康回到马车。
如此好戏,默想着思康情劫,心有欣喜:这才刚刚开始。
默转身挤进人群去往书令府方向,好一处气派大户人家,然到了人家门口,却被仆人挡着。
“哪里来的娘子!不看看什么地方。”
默从容说道:“我来找书令。”
仆人嘲讽道:“你当是什么人?书令岂是你想见便见。”
默拿出先前三水给的血掌破布,告知仆人:“待你将这给了书令,你便明白我是什么人。”
仆人半信半疑拿走,单瞅了一眼破布上血掌印,胆战心惊,不禁略有结巴。
“你,你等着。”
不过片刻,大门入口走出来一瞧着和善的郎君,便是李书令。
打量一番默,李书令问道:“是他让你来找我?”
“正是。”默答。
李书令笑道:“十几年了,我一直记着他这份恩。”
看着默,李书令复问道:“你有何难处?”
默直言道:“我要当官。”
不料,李书令扬声大笑,嘲笑道:“女子当不了官。”
默胡诌道:“我自小学武,一身本领,如何当不了官。”
李书令可是不信,却不能驳了三水这份救命恩情,便打发着默,提道:“若你真有功夫,六扇门有官可当,你不如去六扇门秘地,当真你一身本领,必然当上六扇门正官。”
默想着或许这六扇门正官之位,就如三水所言一般在人间积累势利,或许可促进思康情劫,助于无明早日应劫归位。
“好。”
“去吧,城外郊林。”
万里开外,稀少人烟,有风瑟瑟,葱郁郊林,聚有一众郎君魁梧得膨胀,骨瘦如柴,高似巨人,矮如侏儒,各自服饰华丽衣着朴素,威严板正凶神恶煞,不为将门之后便是江湖能人异士。
皆是清一色郎君,毫无一位娘子。
自然默成了一众郎君眼中另幅美景。
“怎还有娘子?”
“怎还穿着红衣?”
“不会让我跟个娘子打?”
自然默亦是一众郎君眼中刺。
“岂不是小瞧我。”
“不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
默一眼未瞧,略其而过,甚感凡人相烦:聒噪。
忽一阵轰隆,稍远处石洞有暗门打开。
洞中一片漆黑深不见底。
前来争官的一众郎君早已按捺不住,纷纷焦躁不忍烦,无一人敢先入黑洞。
方有一位中等身形郎君毫无犹豫笔直而入,其余人才略有胆子跟着进洞。
默也随之进入,更让还未进洞的郎君见到这娘子都进了,堂堂大男人退缩了岂不被人笑死,一拥而上冲入。
初入黑洞,一众郎君多少难以适应成了睁眼瞎,与默而言不足挂齿,夜如白日。
默巧妙避开洞内坑洼,一脚跃过深陷坑中陷阱尖刀暗刺几位郎君尸首,忽听见右侧风声,默左后一闪,有刀刺来,背后凭空伸来一只胳膊险些击中默,好在默掐住那人肘腕,一掌向上推打重下巴,两手博力反向将人背摔。
却听咔嚓清脆一声,似是压到了什么。
洞中四面瞬时飞出刀枪剑戟杀来,默迅速躲闪,抢走一把剑,劈叉两下砍断周遭暗器。
却听身后咣当惊响,默回头瞧去,正是那中等身形郎君握戟一一斩断了刀枪。
活下来的一众郎君听声辨位,寻声响之处,举利器冲来。
默见状,举剑一一杀之,那中等身形郎君更是一位郎君不放过,戟出手便是尸横遍野。
忽有郎君口吐白沫狰狞倒地,才有人在漆黑洞中惊恐大喊。
“有毒气!”
自相残杀的郎君听罢,往洞外逃命,洞口暗门早已关闭,任凭郎君死命击打,暗门毫发无伤,便又是动手相残两败俱伤。
那中等身形郎君深憋一口气,一头猛闯洞深处。
默不急不慌慢悠走着,约是走了二刻钟,有道光亮,洞口跟前趴着一个人。
走近细看,原是那中等身形郎君,憋得脸涨红。
方才默瞧着这郎君在漆黑洞中亦能身手勇猛敏捷,若死在了洞口过于可惜。
默用剑尖勾住郎君脖颈衣领处,轻轻一挑,将人扔出了洞外。
随即最后,默独自出洞。
天色已暗,夜色中站了一位男子,惊疑洞中会走出一袭红衣娘子。
默不言,男子不语,默执剑,男子中规中矩站着。
直至了男子主动一字。
“走。”
话了,男子背过身去,单手拎起中等身形郎君,拖其同走。
男子一路引默回了长安,默自以为是找那书令,男子竟将默带去了一气势雄伟黑色玄铁大门前。
默止住了脚步,打量着甚是威慑的玄铁大门。
男子便觉得默被吓得不敢进,回头说道:“进来吧。”
门后通衢大道,各通六扇大门。
男子打头走着,为默介绍。
“这是吏部。”男子右手指着右方为首一扇大门,按门牌排列顺序往前走,一一告知默。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男子停在刑部大门前,同默肃穆说道:“从今往后,你是六部刑部之下六扇门一员。”
默才明了,六扇门原是这般划分,听来比三水不良人身份繁琐,然默甚烦琐事。
男子见默不言,故以为是哑巴,皱眉说道:“你不能说话?”
默直接道:“自然能。”
男子不语,带默进了刑部大门。
便见崔粮也在。
崔粮见其,恭敬招呼道:“严尚书。”
“崔都统即日不用练兵?”男子即为刑部尚书,本姓严。
崔粮直接道:“不用,六扇门即日选拔,我手下精兵有百,能帮严尚书早日建立六扇门。”
严尚书拒道:“不用,六扇门已成。”
话罢,严尚书微微侧身让出一个角度,默正面相视了崔粮。
默瞧出了崔粮是在曹国雨夜中咄咄逼人的凡人,不畏不惧瞧着崔粮。
崔粮见到是位红衣娘子,惊道:“严尚书让她进六扇门!”
“她活下来了。”严尚书正色说道。
崔粮复见地上还躺着位脸红郎君,不信的问严尚书。
“他也是?”
严尚书不语,崔粮便明了,不禁猜疑。
“与他二人能成六扇门?”
“崔都统先前不也是小兵。”严尚书一话,崔粮哑口无言拜别了尚书。
严尚书告知默:“如今长安城中暗藏绿林,起义谋反,你与他二人专门负责此事,事成有赏。”
这话,默想起似是在哪张嘴里听过。
严尚书复言:“城外荒山疑似有起义人,你们明日一早前去查探。”
指了指一旁房屋,与默讲道:“你住这里。”
默见是座不大不小正好独屋,想来是见她是娘子,怕传闲话?默顽笑心想,回头再瞧严尚书,那人早又拎着地上郎君走了。
默提步进了独屋,单单一床一书案两扇门窗,便早些歇息。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长安城门口,一众战马,崔粮为首,默与昨夜脸红郎君各骑一匹马,共在崔粮右侧,百名士兵之旁。
有士兵鄙夷讽刺道:“六扇门的鹰犬出来觅食了。”
百名士兵嘲讽大笑,崔粮亦是一笑而过。
何为鹰犬,便是给人使唤的牲畜,无人不知。
脸红郎君怒视士兵,默顽笑着目视前方,激将崔粮一行人。
“不如来赌杀人,若我们输,六扇门让之,若你们输,磕头赔礼。”
“呸口出狂言!是娘子就该相夫教子!”那讽刺嘴欠士兵呵斥作闹,崔粮因默回怼所不悦冷脸。
默悠哉回头,瞧着崔粮,顽笑道:“你怕了?”
崔粮转头相视,甚感默笑得得意,心中不免怒火,克制着回了默一记冷眼,勒令一声驾,驾战马快奔去荒山,百名士兵紧跟后。
默顽笑道:“走小路,绕过他们。”
话了,提马离去。
城外荒山山坡处,一人一妖半蹲躲着。
这人便是先前脸红中等身形郎君,名为万里。
此刻他看着默,深感别扭,昨夜苏醒后得知入了六扇门,一问严尚书,才明了被这位娘子搭救,万里活了快三十年,可从未与娘子这般近距离接触,一时难以适应。
默感觉到一旁万里总一直轻微挪动,莫不是生了蛆?不会呆着了。
默低声警告道:“别动了。”
万里愣住,不曾想娘子这般泼辣。
默耳尖抖动,听见了马蹄奔来急促声,瞧见山坡之上崔粮率一众兵驾马冲来。
崔粮一勒缰绳,身后百马刹住,惊声嘶鸣,刹时惊醒了藏匿帐中起义人,纷纷四处逃窜。
“都统,怎办?”士兵相问。
崔粮狠戾一字。
“杀!”
百名士兵骑马杀去,与那奔逃起义人厮杀一片。
默瞧见了有一批起义人逃出崔粮追击范围即刻逃走,瞧着起义人逃跑前方堆放了干草。
与万里说道:“将那草堆点了,把他们烧回来。”
万里听默一言,亦望见了那堆干草,二话不说,直奔草去。
崔粮正骑马讨伐起义人,便听身边士兵大喊。
“都统,走火了!”
崔粮一锤砸扁了起义人,转头一望,见远处刺眼火光,万里手拿正燃烧干草将逃跑起义人逼回。
崔粮皱眉道:“怎来的这样快。”
默见时机成熟,冒头冲去,只身一人闯进被逼回的起义人群中。
崔粮便见人群火光之中一袭红衣灵动闪现,出手快狠,将那起义人斩尽杀绝。
百名士兵刹那被默身手所震惊,从未见过哪位娘子武艺勇猛。
崔粮怒斥道:“看什么!给我杀!”
相比默,更是怕崔粮这位都统管领,士兵们赶忙追杀起义人。
待崔粮这波杀后,回头一看,不知何时默与万里牵着马已站在他们身后前方看着,更是将杀的起义人尸首整齐排列好。
崔粮简简略扫一眼排列好的数具尸首,皱眉。
士兵们亦是跟崔粮一样望见了,不禁担忧起了。
崔粮故作镇定,喊兵前来。
“来人,数数。”
有兵下了马,先是数了我方起义人尸首数量,本是笑脸,得意跑去对面,无视了默与万里,漠然数着敌方起义人尸首数量,却是越数脸越黑,直冒冷汗,数得不禁慢了起来。
崔粮催促大喊:“怎这般磨蹭!”
小兵不安的数完,小心偷看了一眼默,见默顽笑瞧着,小兵迅速转头跑回我方。
默到不明了,明明她笑得如此善意。
崔粮高高在上,问道小兵:“多少?”
小兵小心报告对面尸首数量:“六十六。”
崔粮小小一轻笑,自觉得此数颇少,我方胜利在望,复问道:“多少?”
小兵惶恐报告我方:“三十三。”
“多少!”崔粮惊疑大怒质问,吓得小兵直接低弯了头不敢直视崔粮。
此赌,默方赢,崔粮方输。
崔粮黑脸难看至极,直说道:“赔礼。”
“都统!”那嘴欠士兵不服气,欲要反悔,却见崔粮投来杀意目光,不服不行。
嘴欠士兵当即下了马,面向前方默所站方向,下了跪磕了头,实实在在赔了礼。
好一出闹趣,默满意极了,万里则解了气。
崔粮吃了亏,不过来日方长,在六部,难免见面,便将即日耻辱记在心中,迟早相还,不过默有一处,崔粮赏识,高声喊去。
“身手不错。”
默回其一喊:“过奖。”
默屋外传来叩门,应声开门,思康站外。
“让庾恩人久等了,马车已备好,可至长安。”思康彬彬有礼,默是等了小半天,可因思康客客气气对她,小半天也能是稍等。
默无害笑道:“不过等了一会儿,那我只能盛情难却了。”
思康侧身而让,说道:“请。”
运河岸上,已然套好了三辆马车,默本以为会是独自与思康乘坐,撩起马车帘子,车内却是早坐着了虓。
默迟疑片刻,思康误以为是默避嫌,忙解释。
“我们可坐后车,庾恩人自己一辆,大可放心。”
虓全身戒备样儿盯着默,只让默冷脸相对,默一溜烟闯进车内,直直坐在虓对面。
思康为后,进了马车坐到虓一旁。
延礼驾车为首奔去长安,后面两车由船伙计驾驶紧跟,一路皆是笔直平坦大道。
为首马车内,思康头微垂,目光直视鞋面,不抬一眼,避嫌,默瞧着车帘外春绿风光,丝毫不介意思康有意避她,虓直勾勾紧盯默,时刻戒备。
车内无人言语,唯有车外车轱滚滚闷声,直至到了长安城门,与往日不同,毫无流动人群,有着分分散散男子女子穿着破烂与进城入口徘徊。
马车行速这才缓慢下来。
思康撩起车帘,望见有老弱妇孺,心生怜悯。
“瞧来是一路行乞到这儿了。”默直接说道,令思康多有震惊是何灾难让人如此无助。
然城门口几位士兵把守,拦了马车。
“来者何人?从何而来?”
士兵相问,延礼大声回应。
“鸿胪寺少卿,出城公办。”
士兵上前察看,审查一番马车,确认无事,便同延礼伸手,命令道:“鱼符。”
车内,思康伸出手,延礼顺势接过思康手中鱼符交给士兵。
一一细查无误,士兵这才将鱼符还给延礼,顺势延礼交还给思康。
“不知是少卿,这是从曹国回来了?”士兵赔笑攀谈道。
思康撩起车帘,露出半个身子,看着士兵问道:“是在曹国武官的兵?”
士兵笑道:“正是正是,少卿好记性,还记得我们都统。”
想来这样缘分,刚回长安便遇熟人,思康浅笑问道:“武官也回来了?”
“都回来了,比少卿早回来一月。”士兵一一答道。
思康不再问了,反说道:“郎君若无别事,可让我们进城了。”
“自然要进,不过城中近日不太平,少卿要小心了。”士兵让了道,思康临近车内时多谢士兵好意提醒。
转念又想,城中有何事不太平?思康便担心起了家中人。
三辆马车驶入长安城后,另有士兵前来搭话赔笑士兵。
“就是位书生,你作何这样巴结他。”
“他可不单单是位书生。”
刚入长安,大街小巷皆挤满了人议论纷纷好生热闹,丝毫未应了不太平这话,与那士兵此言差异。
马车挤不进人群,延礼只好停在道边。
默瞧出思康神色凝重,应是信了那士兵话。
默主动提起:“我到了。”
思康回过神,贴心问道:“庾恩人去何处?我直接过去就行,无需多走。”
“人众矣,车过不往,我走着去便好。”默忽想到不识路,复问。“方郎君可知书令府方向?”
思康惊道:“庾恩人原是官,果然武艺高强。”
默笑道:“还不是。”
思康下了马车,才见攘攘人群知晓街道拥挤,思康张望着,略过人群寻着书令府方向,可见前方去往书令府道路之中好生空荡,竟有花轿正抬来,一旁紧跟敲锣打鼓奏乐欢喜。
“应是有人婚娶吧。”默冷不丁讲了这么一句,思康回过神,不知为何即日刚回长安频频走思出神。
思康为默指去方向,说道:“庾恩人顺着此路直走即可。”
默顺着思康指的方向望去,要挤进人群中,走花轿的反方向,默便说道:“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思康附和道。
默走了十几步,刚挤进了人群,便听见了有人大喊。
“这是国师府家娘子!”
默回头望去,思康一脸不信慌张挤出人群,然那花轿挡得严严实实哪里瞧得见人,默食指微动,小风吹来卷起花轿帘子。
花轿中人正是孟云熹,穿戴一身大袖连裳青质嫁衣。
霎时思康心痛不已,不愿相信孟云熹变了心舍弃多年情感,又不忍去抢亲毁了孟云熹名节,心中郁郁寡欢,一时呼吸悬在喉咙之间,思康喘不上气,胸闷不止,吐出一口淤血晕昏过去。
“郎君!”
好在延礼紧跟着思康,即刻扶住了思康,虓却不知发生何事让思康猛然昏倒。
然延礼这一声喊,恰逢走在花轿旁孟云熹陪嫁侍女听见,也是望见了思康吐了血晕倒路边,便小声告知了孟云熹。
“娘子,方郎君来了。”
孟云熹目光本呆滞无神,待听见了侍女所言,瞳光忽有了神,惊喜撩起轿帘望去花轿外,只见到延礼正艰难扶起思康,而思康领边沾上了血迹。
“思康哥哥怎么了?”孟云熹紧张万分,欲要下轿而去,侍女赶忙制止。
“娘子不可,若毁嫁,折损了国师面子。”
孟云熹焦急万分,辩解道:“思康哥哥没死,我还要嫁什么!”
侍女一把扣住孟云熹扶在花轿边欲跳轿子的手,正色提醒孟云熹。
“娘子若不嫁,更是折了大人面子,恐会给府上招来杀身之祸。”
孟云熹猛然醒悟,后怕的坐正了,不禁犹豫不决。
侍女复言道:“娘子可要想好了。”
孟云熹不舍得望向思康,仅需一步,便可到思康哥哥身边,却会因此害了父亲母亲。
孟云熹不忍,赶忙收回目光,含泪放下花轿帘子。
人群中默并未出手相助思康,好生欣赏了一出小戏,瞧着延礼与虓一起搀扶着思康回到马车。
如此好戏,默想着思康情劫,心有欣喜:这才刚刚开始。
默转身挤进人群去往书令府方向,好一处气派大户人家,然到了人家门口,却被仆人挡着。
“哪里来的娘子!不看看什么地方。”
默从容说道:“我来找书令。”
仆人嘲讽道:“你当是什么人?书令岂是你想见便见。”
默拿出先前三水给的血掌破布,告知仆人:“待你将这给了书令,你便明白我是什么人。”
仆人半信半疑拿走,单瞅了一眼破布上血掌印,胆战心惊,不禁略有结巴。
“你,你等着。”
不过片刻,大门入口走出来一瞧着和善的郎君,便是李书令。
打量一番默,李书令问道:“是他让你来找我?”
“正是。”默答。
李书令笑道:“十几年了,我一直记着他这份恩。”
看着默,李书令复问道:“你有何难处?”
默直言道:“我要当官。”
不料,李书令扬声大笑,嘲笑道:“女子当不了官。”
默胡诌道:“我自小学武,一身本领,如何当不了官。”
李书令可是不信,却不能驳了三水这份救命恩情,便打发着默,提道:“若你真有功夫,六扇门有官可当,你不如去六扇门秘地,当真你一身本领,必然当上六扇门正官。”
默想着或许这六扇门正官之位,就如三水所言一般在人间积累势利,或许可促进思康情劫,助于无明早日应劫归位。
“好。”
“去吧,城外郊林。”
万里开外,稀少人烟,有风瑟瑟,葱郁郊林,聚有一众郎君魁梧得膨胀,骨瘦如柴,高似巨人,矮如侏儒,各自服饰华丽衣着朴素,威严板正凶神恶煞,不为将门之后便是江湖能人异士。
皆是清一色郎君,毫无一位娘子。
自然默成了一众郎君眼中另幅美景。
“怎还有娘子?”
“怎还穿着红衣?”
“不会让我跟个娘子打?”
自然默亦是一众郎君眼中刺。
“岂不是小瞧我。”
“不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
默一眼未瞧,略其而过,甚感凡人相烦:聒噪。
忽一阵轰隆,稍远处石洞有暗门打开。
洞中一片漆黑深不见底。
前来争官的一众郎君早已按捺不住,纷纷焦躁不忍烦,无一人敢先入黑洞。
方有一位中等身形郎君毫无犹豫笔直而入,其余人才略有胆子跟着进洞。
默也随之进入,更让还未进洞的郎君见到这娘子都进了,堂堂大男人退缩了岂不被人笑死,一拥而上冲入。
初入黑洞,一众郎君多少难以适应成了睁眼瞎,与默而言不足挂齿,夜如白日。
默巧妙避开洞内坑洼,一脚跃过深陷坑中陷阱尖刀暗刺几位郎君尸首,忽听见右侧风声,默左后一闪,有刀刺来,背后凭空伸来一只胳膊险些击中默,好在默掐住那人肘腕,一掌向上推打重下巴,两手博力反向将人背摔。
却听咔嚓清脆一声,似是压到了什么。
洞中四面瞬时飞出刀枪剑戟杀来,默迅速躲闪,抢走一把剑,劈叉两下砍断周遭暗器。
却听身后咣当惊响,默回头瞧去,正是那中等身形郎君握戟一一斩断了刀枪。
活下来的一众郎君听声辨位,寻声响之处,举利器冲来。
默见状,举剑一一杀之,那中等身形郎君更是一位郎君不放过,戟出手便是尸横遍野。
忽有郎君口吐白沫狰狞倒地,才有人在漆黑洞中惊恐大喊。
“有毒气!”
自相残杀的郎君听罢,往洞外逃命,洞口暗门早已关闭,任凭郎君死命击打,暗门毫发无伤,便又是动手相残两败俱伤。
那中等身形郎君深憋一口气,一头猛闯洞深处。
默不急不慌慢悠走着,约是走了二刻钟,有道光亮,洞口跟前趴着一个人。
走近细看,原是那中等身形郎君,憋得脸涨红。
方才默瞧着这郎君在漆黑洞中亦能身手勇猛敏捷,若死在了洞口过于可惜。
默用剑尖勾住郎君脖颈衣领处,轻轻一挑,将人扔出了洞外。
随即最后,默独自出洞。
天色已暗,夜色中站了一位男子,惊疑洞中会走出一袭红衣娘子。
默不言,男子不语,默执剑,男子中规中矩站着。
直至了男子主动一字。
“走。”
话了,男子背过身去,单手拎起中等身形郎君,拖其同走。
男子一路引默回了长安,默自以为是找那书令,男子竟将默带去了一气势雄伟黑色玄铁大门前。
默止住了脚步,打量着甚是威慑的玄铁大门。
男子便觉得默被吓得不敢进,回头说道:“进来吧。”
门后通衢大道,各通六扇大门。
男子打头走着,为默介绍。
“这是吏部。”男子右手指着右方为首一扇大门,按门牌排列顺序往前走,一一告知默。
“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男子停在刑部大门前,同默肃穆说道:“从今往后,你是六部刑部之下六扇门一员。”
默才明了,六扇门原是这般划分,听来比三水不良人身份繁琐,然默甚烦琐事。
男子见默不言,故以为是哑巴,皱眉说道:“你不能说话?”
默直接道:“自然能。”
男子不语,带默进了刑部大门。
便见崔粮也在。
崔粮见其,恭敬招呼道:“严尚书。”
“崔都统即日不用练兵?”男子即为刑部尚书,本姓严。
崔粮直接道:“不用,六扇门即日选拔,我手下精兵有百,能帮严尚书早日建立六扇门。”
严尚书拒道:“不用,六扇门已成。”
话罢,严尚书微微侧身让出一个角度,默正面相视了崔粮。
默瞧出了崔粮是在曹国雨夜中咄咄逼人的凡人,不畏不惧瞧着崔粮。
崔粮见到是位红衣娘子,惊道:“严尚书让她进六扇门!”
“她活下来了。”严尚书正色说道。
崔粮复见地上还躺着位脸红郎君,不信的问严尚书。
“他也是?”
严尚书不语,崔粮便明了,不禁猜疑。
“与他二人能成六扇门?”
“崔都统先前不也是小兵。”严尚书一话,崔粮哑口无言拜别了尚书。
严尚书告知默:“如今长安城中暗藏绿林,起义谋反,你与他二人专门负责此事,事成有赏。”
这话,默想起似是在哪张嘴里听过。
严尚书复言:“城外荒山疑似有起义人,你们明日一早前去查探。”
指了指一旁房屋,与默讲道:“你住这里。”
默见是座不大不小正好独屋,想来是见她是娘子,怕传闲话?默顽笑心想,回头再瞧严尚书,那人早又拎着地上郎君走了。
默提步进了独屋,单单一床一书案两扇门窗,便早些歇息。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长安城门口,一众战马,崔粮为首,默与昨夜脸红郎君各骑一匹马,共在崔粮右侧,百名士兵之旁。
有士兵鄙夷讽刺道:“六扇门的鹰犬出来觅食了。”
百名士兵嘲讽大笑,崔粮亦是一笑而过。
何为鹰犬,便是给人使唤的牲畜,无人不知。
脸红郎君怒视士兵,默顽笑着目视前方,激将崔粮一行人。
“不如来赌杀人,若我们输,六扇门让之,若你们输,磕头赔礼。”
“呸口出狂言!是娘子就该相夫教子!”那讽刺嘴欠士兵呵斥作闹,崔粮因默回怼所不悦冷脸。
默悠哉回头,瞧着崔粮,顽笑道:“你怕了?”
崔粮转头相视,甚感默笑得得意,心中不免怒火,克制着回了默一记冷眼,勒令一声驾,驾战马快奔去荒山,百名士兵紧跟后。
默顽笑道:“走小路,绕过他们。”
话了,提马离去。
城外荒山山坡处,一人一妖半蹲躲着。
这人便是先前脸红中等身形郎君,名为万里。
此刻他看着默,深感别扭,昨夜苏醒后得知入了六扇门,一问严尚书,才明了被这位娘子搭救,万里活了快三十年,可从未与娘子这般近距离接触,一时难以适应。
默感觉到一旁万里总一直轻微挪动,莫不是生了蛆?不会呆着了。
默低声警告道:“别动了。”
万里愣住,不曾想娘子这般泼辣。
默耳尖抖动,听见了马蹄奔来急促声,瞧见山坡之上崔粮率一众兵驾马冲来。
崔粮一勒缰绳,身后百马刹住,惊声嘶鸣,刹时惊醒了藏匿帐中起义人,纷纷四处逃窜。
“都统,怎办?”士兵相问。
崔粮狠戾一字。
“杀!”
百名士兵骑马杀去,与那奔逃起义人厮杀一片。
默瞧见了有一批起义人逃出崔粮追击范围即刻逃走,瞧着起义人逃跑前方堆放了干草。
与万里说道:“将那草堆点了,把他们烧回来。”
万里听默一言,亦望见了那堆干草,二话不说,直奔草去。
崔粮正骑马讨伐起义人,便听身边士兵大喊。
“都统,走火了!”
崔粮一锤砸扁了起义人,转头一望,见远处刺眼火光,万里手拿正燃烧干草将逃跑起义人逼回。
崔粮皱眉道:“怎来的这样快。”
默见时机成熟,冒头冲去,只身一人闯进被逼回的起义人群中。
崔粮便见人群火光之中一袭红衣灵动闪现,出手快狠,将那起义人斩尽杀绝。
百名士兵刹那被默身手所震惊,从未见过哪位娘子武艺勇猛。
崔粮怒斥道:“看什么!给我杀!”
相比默,更是怕崔粮这位都统管领,士兵们赶忙追杀起义人。
待崔粮这波杀后,回头一看,不知何时默与万里牵着马已站在他们身后前方看着,更是将杀的起义人尸首整齐排列好。
崔粮简简略扫一眼排列好的数具尸首,皱眉。
士兵们亦是跟崔粮一样望见了,不禁担忧起了。
崔粮故作镇定,喊兵前来。
“来人,数数。”
有兵下了马,先是数了我方起义人尸首数量,本是笑脸,得意跑去对面,无视了默与万里,漠然数着敌方起义人尸首数量,却是越数脸越黑,直冒冷汗,数得不禁慢了起来。
崔粮催促大喊:“怎这般磨蹭!”
小兵不安的数完,小心偷看了一眼默,见默顽笑瞧着,小兵迅速转头跑回我方。
默到不明了,明明她笑得如此善意。
崔粮高高在上,问道小兵:“多少?”
小兵小心报告对面尸首数量:“六十六。”
崔粮小小一轻笑,自觉得此数颇少,我方胜利在望,复问道:“多少?”
小兵惶恐报告我方:“三十三。”
“多少!”崔粮惊疑大怒质问,吓得小兵直接低弯了头不敢直视崔粮。
此赌,默方赢,崔粮方输。
崔粮黑脸难看至极,直说道:“赔礼。”
“都统!”那嘴欠士兵不服气,欲要反悔,却见崔粮投来杀意目光,不服不行。
嘴欠士兵当即下了马,面向前方默所站方向,下了跪磕了头,实实在在赔了礼。
好一出闹趣,默满意极了,万里则解了气。
崔粮吃了亏,不过来日方长,在六部,难免见面,便将即日耻辱记在心中,迟早相还,不过默有一处,崔粮赏识,高声喊去。
“身手不错。”
默回其一喊:“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