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辰时正点,一早方宅便有两辆马车上街,为首车内思康闭目养神,却听车外嘈杂人言。
思康撩帘望外,刚好对上了车外路人目光,整人被路人看见,被指着议论。
“瞧瞧!我说是方郎君吧。”
“方郎君不是死在洛阳了。”
此话,思康惊疑,放下车帘,身回马车内,不禁深虑,他是在洛阳险些丧命不假,可为何到了别人口中,他死在了洛阳?
思康稍有蹙眉,唤了一声车外。
“延礼。”
延礼听见,勒了勒缰绳,驾车行速放慢,偏过头歪向马车,问道:“郎君何事?”
“城中是不是有了闲言?”思康问道。
延礼愣了片刻,忙要回,一时打了磕拌。
“没,没有。”
延礼从小便是思康书童,思康深知延礼为人,撒谎必结巴。
“延礼。”思康厉声了一些再唤道,略有不悦。
延礼明了被看穿,只好作罢掩饰,实诚道:“郎君回长安开始,城里不少人流传郎君在洛阳运河被水贼打下船掉河,说郎君死了。”
后半话,延礼讲得愤愤不平,郎君如此心善,却被人这般咒死,甚有埋怨。
“郎君一心为长安,照顾商铺生意,他们还这样恶毒。”
思康稍有寒心,故作无恙道:“人之常情。”
一旦埋怨,可开了延礼话闸,停不下来道:“郎君就是太心善了,才让他们这样说,郎君活得好好的正直之人,他们竟讲郎君是妖。”
思康听后,甚感离谱,浅笑无奈,流言传多了必成诡话。
“说郎君身冒红光脚踏水柱,腾空飞回船上,才免得一死,简直荒谬荒唐!”
思康忽震惊,忙问道:“你刚说什么?”
被思康莫名来由一问,延礼原以为抱怨的过火了,小心回道:“荒谬荒唐?”
“不对,他们说我什么?”思康深感不妙,警惕起了。
延礼不解的呆懵回道:“身冒红光脚踏水柱腾空飞回船上。”
当真是被人见到了。思康心有顾忌,看向腰间红玉腰佩,身板瞬时不敢动一下。
延礼未再听见思康讲话,故以为思康因流言被气,郎君刚大病初愈,再被气到,实属延礼过错了,忙开解道:“郎君心善,就算身手不凡,定是神仙转世,绝非妖怪!”
思康并未在意是妖是神是仙,只是回想起父亲母亲对他叮嘱红玉不离身,莫不是一早知晓红玉会亮光?莫不是父亲母亲一直骗他?
“郎君?”延礼轻声呼唤,思康才从不可置信中回过神,才未一再想坏。
竟将父亲母亲想成奸人,险些大逆不道,思康赶忙斩断恶念,随之平复杂想,与红玉有关之事,还是待亲自问过家中。
如此思虑,思康才平复下来,回道延礼。
“无妨,赶快出城吧。”
郎君既这般讲,延礼多有放心,驾车赶去城门。
城门口,如往常一样,默带兵守城巡视。
默瞧着城外徘徊着密集难民,不由得眼疼,扶眉,想起近日严尚书新来的命令。
“城外难民只来不走,小心绿林藏匿其中,造成慌乱。”
默来城外审查,万里留城中暗查起义人名单。
思来想去,默都觉得脏苦活儿给了她,谁知万里从何处暗查,或许他找了好风景歇着了。
正当默挑理之时,听见了一旁士兵所言。
“少卿,即日又出城公办啊。”
默瞧见了思康坐马车内,透过车窗回应。
“洛阳有事处理,耽误不得。”
士兵递还给思康鱼符,放行。
“辛苦各位守城了。”思康放下车帘时,余光看见了右侧一袭红衣,思康回看,竟是默站那边儿,同样默瞧见了思康,与其浅笑挥手。
思康对车外唤道:“延礼,停车。”
延礼勒令住马车,后面两辆随之停下,延礼疑惑望向思康下了车直奔默而去。
“庾恩人在此处作何?”思康问道。
默一指前方,回道:“看人。”
思康随之看去,外邦商人排序进城中竟是有不少难民掺杂其中乞讨,更有兵轰赶难民。
“起开起开!别挡着进城。”
思康惊奇道:“人多了。”
默神色故作凝重说道:“这才要看着,不然出大事。”
后半话,默语气加重,似是有意而为,故作,出了事便大事不妙之态。
思康看着无助难民,只感可怜,若真出了事,必然难民受难。
默瞧见思康走了神,高昂唤道:“方郎君。”
一下子被惊回了思绪,思康看着默,听见默问道。
“方郎君认识这些难民?”默故作疑惑问去。
思康否道:“不识。”
引出下文,默好有意告知:“定是不识得,这些难民一路从别城一路西北逃难来长安,方郎君怎会认识。”
思康见有老弱病残对人低头哈腰,只为一口饭吃,难以想象是何祸事让他们弃别家园来他乡。
情不自禁问道默:“他们遇到了什么?”
默直接回道:“征兵占地。”
便是如此,无人敢出手相助,连那外邦商人已是躲着乞讨难民,生怕沾上了即刻大祸临头,士兵一旁冷眼看着,时刻监视难民。
思康见后,不免同情,出了神。
默瞧出思康对难民又是动了恻隐之心,有意而为唤道:“方郎君。”
便听了默的唤声,思康回神看着默。
故作不知,默不解问道:“方郎君怎么看着难民看出神了?”
思康掩饰,单单说道:“无事。”
“庾恩人,我还有事,先走。”
默稍浅一笑,说道:“请。”
思康颔首拜别,转身回马车。
默瞧着思康身影,顽笑着,早有预谋。
马车内,思康心有挂念,撩起车帘,望向难民,有老幼妇孺卑微行乞。
“行行好吧,给点吃的,行行好吧,给点吃的。”
“滚开臭乞丐!别挨着我!”外邦商人巴不得难民远离,一手使劲儿推倒了难民。
思康本扶着车帘的手握紧了拳,甚有不悦。
马车上,延礼迟迟未听见思康言语,回头问道:“郎君,可走?”
思康放下车帘,深虑:若在官兵手底下相助,怕是惹来冲突。便板着脸说道:“让伙计扮成商人,拿些吃食给他们。”
延礼望了一眼难民,自知郎君性情平和而善良。
“我这就去。”
下了马车,延礼躲着士兵,绕至车背面,有马车挡着,难以被察觉。
默早已紧紧瞧望,那马车内思康所言,以默狐耳听力,轻而易举便知,默心中冷哼:
这不是挺有心机。
后辆马车上伙计看见延礼走来,伙计微微弯腰听着。
“你们换了衣衫,装成商人,把吃食分给难民。”延礼低语所言,伙计点头应了。
马车后面有两位扮成商人模样船伙计走出。
默瞧见了。
思康撩起车帘,望着伙计走近外邦商人,直接将手里吃食交给妇孺难民。
“拿好。”
“谢谢谢谢!你真是好人!”
伙计转身便回马车,那吃食才入口一嘴还未捂热,有不长眼士兵一把抢夺了难民手中吃食。
“谁准你吃食,找死!”
士兵拳打脚踢对难民一顿毒打,甚至有兵厉手扇向一小孩儿,被一手无寸铁妇人以身挡下,护住了小孩儿。
不曾想自己善意之举,给了官兵借机欺负难民为由,思康当即冲下马车直奔而去,欲要与士兵理论一番,替难民争理。
忽窜出一伙难民扑了上去,对士兵挥拳相向扭打一起,进城的外邦商人吓得惊慌逃窜。
思康被夹击在逃窜商人、难民士兵争斗三方拥挤人群中,一时难以脱身。
默一早注视着思康动静,此慌乱之况,默直奔而入,敏捷身手自如在拥挤中躲闪人群。
“方郎君。”
思康听见有人唤到,回头望去,默已站在了他身旁。
默有意提醒道:“小心莫要被作乱人误伤。”
话了,默的左手已搭上了思康右手臂,思康来不及要避嫌,便被默几步带离了拥挤人群,回去马车一旁空地。
延礼焦急跑来。
“郎君!”看见了默跟着思康,延礼向默颔首以示招呼。
默可直接略过了延礼,上下左右打量了思康。
“可有受伤?”
思康看了看自己,并无大碍。
“无事。”
随后看向乱斗中难民士兵,思康只身前去欲平乱,默伸手拦下了。
“这是官民之间事,方郎君要插手,牵扯进去了可是不好。”
然默本意为:好戏还在后面,有你受的时候。
思康不愿如此看着难民被官兵欺负,迟迟不肯离去,默便劝了一句。
“我来便好,不会有人受伤。”
本着被恩人救过,信了默所言,思康放心了。
“请庾恩人定要护难民平安。”
默顽笑道:“一定。”
瞧着思康终肯回到马车内,两辆马车驶向郊外大道,默转身阴狠瞧去难民,快步上前相助官兵,三拳两腿将反抗难民镇压。
有着几名难民被打死,其余难民见识了默身手后,混在本安分守己乞讨无辜难民人群其中逃跑了。
默趁机反手扣住了几名被打至半残的难民,扔给了一旁士兵。
“带回六扇门问话。”
士兵押解着难民进了城门,默瞧望作乱的难民跑没了人影,城门口外邦商人被乱斗吓得精神恍惚。
默转身与士兵交代了几句。
“看好人。”
“是。”
士兵一乱指挥,厉声训斥着外邦商人。
“站好站好,乱什么!”
刑部刑房之中,几名半残难民被捆绑上木架,遭受士兵严刑拷打,惨叫声连绵不绝。
默听得烦人,瞧了一眼一旁严尚书,此位尚书依旧冷面盯着难民受刑,默只能抚了抚耳蜗。
“够了。”
士兵停了手上利器,纷纷转身看着默,静等指示。
既严尚书不吩咐,默便自主做事了,瞧着半死不活难民,顽笑起了。
“到底何人指示?”
浑身鲜血,早已伤痕累累难民,一字不提,硬抗的很。
默故作无奈,惋惜着顽笑道:“可惜了,不知你们头目瞧见你们尸首,明了你们以死掩护,为他们隐瞒,应当是喜悦的吧。”
话了,默挥了挥手,士兵继续,仅施刑了片刻,难民功亏一篑。
“我说!我们说!”
严尚书挥了挥手,士兵停了。
“何人指示?”严尚书冷语问道。
难民无力回道:“我们假扮难民混在真难民里,掩人耳目,进城。”
得到了想要真相,严尚书挥了挥手,士兵手上复动,难民惊声尖叫咒怨连连。
“小人!诈我话你不得好死!”
严尚书漠然转身离开刑房,默早听得耳烦了便也退出刑房。
玄铁重门紧紧关闭,耳边瞬时寂静,一扇门之隔,犹如将那难民惨叫送入地狱。
走在回六扇门的石板路上,严尚书命令着默。
“既然他们敢混在难民其中,便一网打尽,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一网打尽此法太快了,只怕到时思康未能借难民此灾领悟,绿林与难民皆被斩除,如此打算,默反问严尚书。
“杀了无辜人,会惹起众怒,圣上那边不好交代吧?”
如同默算计一般,严尚书并未言语,总会顾虑着事态影响。
默提议道:“不如在城门开仓放粮,以粮辨人。”
严尚书停住脚步,转身面向默,细细听。
“粮中掺些碎石细沙,若是难民,已是逃难多日,定是狼吞虎咽辨别不出,若是绿林,细粮吃多了,自然对掺了东西的粮食难以下咽喷口而出。”
有理有据,严尚书便觉此行可施。
“待书令认同,允以执行。”
三日之后,默接到严尚书命令。
三日后城门开仓放粮。
默想起先前思康找人假扮商人施舍难民,以思康善心瞧见难民受到救济,心中必然感受到烟火人间情,领悟颇深,有助加快无明领悟情劫。
如此预谋,默亲自登门方宅。
临近了黄昏时分,默叩响了方宅大门,下人来开,见是长安人人口中流言六扇门首席庾捕头,震惊失色。
“庾,庾捕头!”
默略过下人,张望着方宅中思康身影,问道:“方郎君可在?”
下人回过神忙回道:“在在在,郎君刚回来。”
哈腰驼背客气相迎默进了方宅,宅中上上下下仆人管家见后,便知晓了六扇门首席女捕头庾兰山亲自登门找方思康。
默被请去厅堂一坐,上好香茶伺候。
下人赔笑道:“庾捕头稍坐,郎君马上来。”
赔笑脸着退出了厅堂。
“愣着作甚!快去请郎君来厅堂!”下人急匆提醒,才有人回过神小跑向思康屋。
默单瞧了香茶一眼,想起初次去南海无明便喝着清茶,难不成思康同样爱喝茶?
思康屋中,延礼帮着思康磨墨,思康读书。
门外轻声扣门三下,下人进屋。
“郎君,厅堂有客。”
思康合书,抬头问道:“这么晚了,何人来?”
“庾捕头。”下人小心的说。
“庾?”思康疑惑,莫不是恩人?回头与延礼说道。“我去厅堂看看,不用磨了。”
延礼放好石墨,说道:“我与郎君一起。”
厅堂之上,默依旧瞧着香茶思索,到底何味儿?让无明喜爱,要不然我便尝尝?当是默伸手欲要端起茶杯,已有两人进了厅堂。
“庾恩人?”思康惊疑庾捕头正是庾恩人。
默起身相对思康,浅笑唤道:“方郎君。”
思康这才想起白日城门之事,庾恩人与官兵一起,早该料想庾恩人成了官。
“庾恩人何时成为捕头?我应当为庾恩人庆祝一番。”思康替默欣喜道。
早是长安人人皆知之事,思康因病不知,默笑而不语。
“无碍,日后庆祝不晚。”默提起道。“我来,是为了难民之事。”
思康略有担忧问道:“有人被伤了?”
默故作无恙,掩饰了。
“难民好的很。三日后城门开仓放粮,若方郎君愿助难民一臂之力,可将他们叫往城门受救。”
思康自然愿意。
“好,我定会请他们前去。”
到时,默早已想好了,待思康领难民前去,必然瞧见人间烟火为了活着而做出怎样行为?此幕戏便是让思康体会人命轻重,体会生之意义。
眼下爱别离,思康已深入了面对被孟云熹单面分别,痛心郁郁寡欢之苦,
随后则是思康体会老病死,怨长久放不下,直至痛苦而死。
想想无明应劫归回指日可待,默心中大喜,顽笑道:“好,三日后城门见。”
话罢,默转身离屋,不巧与一小郎君进屋,打了个照面,默毫无兴趣直步离开。
这小郎君天真烂漫姿态,擦肩而过离屋的默,见默光明正大身穿一袭红衣,不管默走未走远,迫不及待好奇问上了思康。
“阿兄,这娘子是谁啊?”
思康略微教育起了小郎君。
“方寅,别没大没小,那是庾捕头。”
方寅好奇心不减反增,惊讶道:“女捕头!难道是六扇门的红衣庾捕头。”
思康即日出门了一整天从未得知庾恩人如何当上了的官,方寅整日在家却清楚知晓庾恩人去了六扇门,思康不免对方寅有无在家起了疑心。
“你不是呆在屋里读书,怎就知道外面事?”
方寅打马虎的摸了摸头,呆呆一笑。
“家里老有人说,我就听去了。”方寅喜悦问上思康。“阿兄认识庾捕头?”
想来是下人整日出入方宅,听了宅外流言,闲在时闲谈,被方寅听到了,思康神色肃穆,正色道:“我与庾捕头是公事。你要听闲言,便不要读书,读书,必不可听闲言,一心不可二用。”
阿兄板正起来,是方寅甚感不喜的阿兄,便走神起了不听思康所言。
下人进了屋,告知思康道:“郎君,阿郎来了。”
方宗杰有些急冲进了厅堂,见到方寅也在,稍些迟疑。
“你没在屋中读书,来厅堂作何?”
方寅最是怕了不苟言笑的方宗杰,小心翼翼回道:“阿兄说查我功课,我读完了,我来他。”
方宗杰看向思康,思康颔首回应。
“我是应了方寅。”
方宗杰转身同方寅说道:“离科举时日不多了,你再回屋温习一遍功课,过会儿你阿兄会去找你。”
“好。”方寅稍有失落的小声回应,最是听方宗杰话,离了厅堂。
方宗杰等着方寅走远后,面色忧相问道思康:“六扇门捕头来找你,所为何事?”
“父亲莫虑,庾捕头找我是为城门外难民,三日后城门开仓放粮,庾捕头想让我救济难民。”思康如实告知,方宗杰有所放心,却对城门两字,想起王生所说:
能改变思康的人,自是贵人。
难不成城门处,有贵人现身?方宗杰担心了思康三日后去城门会错过了贵人,便问道:“你近日身上,或何处可有异样?”
忽被一问,思康愣了片刻。
“身体无碍。”本是如此说,思康却想起了腰间红玉腰佩亮光一事,将红玉直接解下来拿给方宗杰看。
“父亲可知此枚红玉为何亮光?”思康不解问道。
方宗杰格外是震惊,反问起了。
“它亮光了?”
对于方宗杰反问,思康摸不准了,迟疑片刻,回道:“亮了红光,父亲,这红玉到底为何物?”
方宗杰单单是看着思康手里红玉,并未拿来观看,语重心长与思康说道:“你从小运气不好,红玉可以改变你命运。”
读了十几年圣贤书,忽让思康相信命运之事,思康哑然失笑。
“我儿时,父亲你同我讲,我手握红玉出生,红玉是保我平安,如今父亲为何又说红玉改变我命运?”
方宗杰只愿思康此生平安,过多之事不由思康知晓,便反复车轱辘话。
“它保你平安不假,改你命运确实,带着它,你能化险为夷。”
越讲越是离谱,思康总是不信,欲要反驳方宗杰,怎料方宗杰复言。
“你只要谨记我说的,拿了,便不能放下。”
“父亲。”
方宗杰伸手挡住思康,阻止了思康所言。
“天色不早了,你病刚好,不宜劳神,喝了汤药早些歇息。”
厅堂外,忽走进了王傅成渝,端着药碗,柔笑与思康说道:“该喝药了。”
方宗杰转身要走,低语对王傅成渝说道:“辛苦你照料思康了。”
王傅成渝微微颔首,当是回应了。
思康近到王傅成渝一旁,拿过药碗,问道:“你怎来了?”
“我去你屋里找你,下人讲你来厅堂见客,我能等,药再等就凉了。”王傅成渝看着思康喝完了药,自主拿出了小红盒打开。
“延礼,你忘了郎君喝药离不开蜜饯了吗?”
延礼恍然大悟,忙对思康解释:“郎君,我。”
“无事。”思康重新将红玉系上腰间,拿起红盒中小粒蜜饯入口,眼下再看红盒子的红色难免想起红玉亮红光,思康不禁疑惑,为何总是见到红,总与红离不开?
王傅成渝合上小红盒,浅笑对着延礼。
然那笑,延礼只觉得有意为之,莫名因忘拿小红盒心生了对思康愧疚。
王傅成渝含笑,却停留在了思康腰间红玉,目光多有刺骨寒意。
而对思康,王傅成渝总会关照,笑道:“喝了药就回屋歇息吧。”
既是听不到真正答案,思康便不问了父亲,家中不只是父亲知晓红玉,思康心有打算,同王傅成渝离开厅堂。
“走吧。”
思康撩帘望外,刚好对上了车外路人目光,整人被路人看见,被指着议论。
“瞧瞧!我说是方郎君吧。”
“方郎君不是死在洛阳了。”
此话,思康惊疑,放下车帘,身回马车内,不禁深虑,他是在洛阳险些丧命不假,可为何到了别人口中,他死在了洛阳?
思康稍有蹙眉,唤了一声车外。
“延礼。”
延礼听见,勒了勒缰绳,驾车行速放慢,偏过头歪向马车,问道:“郎君何事?”
“城中是不是有了闲言?”思康问道。
延礼愣了片刻,忙要回,一时打了磕拌。
“没,没有。”
延礼从小便是思康书童,思康深知延礼为人,撒谎必结巴。
“延礼。”思康厉声了一些再唤道,略有不悦。
延礼明了被看穿,只好作罢掩饰,实诚道:“郎君回长安开始,城里不少人流传郎君在洛阳运河被水贼打下船掉河,说郎君死了。”
后半话,延礼讲得愤愤不平,郎君如此心善,却被人这般咒死,甚有埋怨。
“郎君一心为长安,照顾商铺生意,他们还这样恶毒。”
思康稍有寒心,故作无恙道:“人之常情。”
一旦埋怨,可开了延礼话闸,停不下来道:“郎君就是太心善了,才让他们这样说,郎君活得好好的正直之人,他们竟讲郎君是妖。”
思康听后,甚感离谱,浅笑无奈,流言传多了必成诡话。
“说郎君身冒红光脚踏水柱,腾空飞回船上,才免得一死,简直荒谬荒唐!”
思康忽震惊,忙问道:“你刚说什么?”
被思康莫名来由一问,延礼原以为抱怨的过火了,小心回道:“荒谬荒唐?”
“不对,他们说我什么?”思康深感不妙,警惕起了。
延礼不解的呆懵回道:“身冒红光脚踏水柱腾空飞回船上。”
当真是被人见到了。思康心有顾忌,看向腰间红玉腰佩,身板瞬时不敢动一下。
延礼未再听见思康讲话,故以为思康因流言被气,郎君刚大病初愈,再被气到,实属延礼过错了,忙开解道:“郎君心善,就算身手不凡,定是神仙转世,绝非妖怪!”
思康并未在意是妖是神是仙,只是回想起父亲母亲对他叮嘱红玉不离身,莫不是一早知晓红玉会亮光?莫不是父亲母亲一直骗他?
“郎君?”延礼轻声呼唤,思康才从不可置信中回过神,才未一再想坏。
竟将父亲母亲想成奸人,险些大逆不道,思康赶忙斩断恶念,随之平复杂想,与红玉有关之事,还是待亲自问过家中。
如此思虑,思康才平复下来,回道延礼。
“无妨,赶快出城吧。”
郎君既这般讲,延礼多有放心,驾车赶去城门。
城门口,如往常一样,默带兵守城巡视。
默瞧着城外徘徊着密集难民,不由得眼疼,扶眉,想起近日严尚书新来的命令。
“城外难民只来不走,小心绿林藏匿其中,造成慌乱。”
默来城外审查,万里留城中暗查起义人名单。
思来想去,默都觉得脏苦活儿给了她,谁知万里从何处暗查,或许他找了好风景歇着了。
正当默挑理之时,听见了一旁士兵所言。
“少卿,即日又出城公办啊。”
默瞧见了思康坐马车内,透过车窗回应。
“洛阳有事处理,耽误不得。”
士兵递还给思康鱼符,放行。
“辛苦各位守城了。”思康放下车帘时,余光看见了右侧一袭红衣,思康回看,竟是默站那边儿,同样默瞧见了思康,与其浅笑挥手。
思康对车外唤道:“延礼,停车。”
延礼勒令住马车,后面两辆随之停下,延礼疑惑望向思康下了车直奔默而去。
“庾恩人在此处作何?”思康问道。
默一指前方,回道:“看人。”
思康随之看去,外邦商人排序进城中竟是有不少难民掺杂其中乞讨,更有兵轰赶难民。
“起开起开!别挡着进城。”
思康惊奇道:“人多了。”
默神色故作凝重说道:“这才要看着,不然出大事。”
后半话,默语气加重,似是有意而为,故作,出了事便大事不妙之态。
思康看着无助难民,只感可怜,若真出了事,必然难民受难。
默瞧见思康走了神,高昂唤道:“方郎君。”
一下子被惊回了思绪,思康看着默,听见默问道。
“方郎君认识这些难民?”默故作疑惑问去。
思康否道:“不识。”
引出下文,默好有意告知:“定是不识得,这些难民一路从别城一路西北逃难来长安,方郎君怎会认识。”
思康见有老弱病残对人低头哈腰,只为一口饭吃,难以想象是何祸事让他们弃别家园来他乡。
情不自禁问道默:“他们遇到了什么?”
默直接回道:“征兵占地。”
便是如此,无人敢出手相助,连那外邦商人已是躲着乞讨难民,生怕沾上了即刻大祸临头,士兵一旁冷眼看着,时刻监视难民。
思康见后,不免同情,出了神。
默瞧出思康对难民又是动了恻隐之心,有意而为唤道:“方郎君。”
便听了默的唤声,思康回神看着默。
故作不知,默不解问道:“方郎君怎么看着难民看出神了?”
思康掩饰,单单说道:“无事。”
“庾恩人,我还有事,先走。”
默稍浅一笑,说道:“请。”
思康颔首拜别,转身回马车。
默瞧着思康身影,顽笑着,早有预谋。
马车内,思康心有挂念,撩起车帘,望向难民,有老幼妇孺卑微行乞。
“行行好吧,给点吃的,行行好吧,给点吃的。”
“滚开臭乞丐!别挨着我!”外邦商人巴不得难民远离,一手使劲儿推倒了难民。
思康本扶着车帘的手握紧了拳,甚有不悦。
马车上,延礼迟迟未听见思康言语,回头问道:“郎君,可走?”
思康放下车帘,深虑:若在官兵手底下相助,怕是惹来冲突。便板着脸说道:“让伙计扮成商人,拿些吃食给他们。”
延礼望了一眼难民,自知郎君性情平和而善良。
“我这就去。”
下了马车,延礼躲着士兵,绕至车背面,有马车挡着,难以被察觉。
默早已紧紧瞧望,那马车内思康所言,以默狐耳听力,轻而易举便知,默心中冷哼:
这不是挺有心机。
后辆马车上伙计看见延礼走来,伙计微微弯腰听着。
“你们换了衣衫,装成商人,把吃食分给难民。”延礼低语所言,伙计点头应了。
马车后面有两位扮成商人模样船伙计走出。
默瞧见了。
思康撩起车帘,望着伙计走近外邦商人,直接将手里吃食交给妇孺难民。
“拿好。”
“谢谢谢谢!你真是好人!”
伙计转身便回马车,那吃食才入口一嘴还未捂热,有不长眼士兵一把抢夺了难民手中吃食。
“谁准你吃食,找死!”
士兵拳打脚踢对难民一顿毒打,甚至有兵厉手扇向一小孩儿,被一手无寸铁妇人以身挡下,护住了小孩儿。
不曾想自己善意之举,给了官兵借机欺负难民为由,思康当即冲下马车直奔而去,欲要与士兵理论一番,替难民争理。
忽窜出一伙难民扑了上去,对士兵挥拳相向扭打一起,进城的外邦商人吓得惊慌逃窜。
思康被夹击在逃窜商人、难民士兵争斗三方拥挤人群中,一时难以脱身。
默一早注视着思康动静,此慌乱之况,默直奔而入,敏捷身手自如在拥挤中躲闪人群。
“方郎君。”
思康听见有人唤到,回头望去,默已站在了他身旁。
默有意提醒道:“小心莫要被作乱人误伤。”
话了,默的左手已搭上了思康右手臂,思康来不及要避嫌,便被默几步带离了拥挤人群,回去马车一旁空地。
延礼焦急跑来。
“郎君!”看见了默跟着思康,延礼向默颔首以示招呼。
默可直接略过了延礼,上下左右打量了思康。
“可有受伤?”
思康看了看自己,并无大碍。
“无事。”
随后看向乱斗中难民士兵,思康只身前去欲平乱,默伸手拦下了。
“这是官民之间事,方郎君要插手,牵扯进去了可是不好。”
然默本意为:好戏还在后面,有你受的时候。
思康不愿如此看着难民被官兵欺负,迟迟不肯离去,默便劝了一句。
“我来便好,不会有人受伤。”
本着被恩人救过,信了默所言,思康放心了。
“请庾恩人定要护难民平安。”
默顽笑道:“一定。”
瞧着思康终肯回到马车内,两辆马车驶向郊外大道,默转身阴狠瞧去难民,快步上前相助官兵,三拳两腿将反抗难民镇压。
有着几名难民被打死,其余难民见识了默身手后,混在本安分守己乞讨无辜难民人群其中逃跑了。
默趁机反手扣住了几名被打至半残的难民,扔给了一旁士兵。
“带回六扇门问话。”
士兵押解着难民进了城门,默瞧望作乱的难民跑没了人影,城门口外邦商人被乱斗吓得精神恍惚。
默转身与士兵交代了几句。
“看好人。”
“是。”
士兵一乱指挥,厉声训斥着外邦商人。
“站好站好,乱什么!”
刑部刑房之中,几名半残难民被捆绑上木架,遭受士兵严刑拷打,惨叫声连绵不绝。
默听得烦人,瞧了一眼一旁严尚书,此位尚书依旧冷面盯着难民受刑,默只能抚了抚耳蜗。
“够了。”
士兵停了手上利器,纷纷转身看着默,静等指示。
既严尚书不吩咐,默便自主做事了,瞧着半死不活难民,顽笑起了。
“到底何人指示?”
浑身鲜血,早已伤痕累累难民,一字不提,硬抗的很。
默故作无奈,惋惜着顽笑道:“可惜了,不知你们头目瞧见你们尸首,明了你们以死掩护,为他们隐瞒,应当是喜悦的吧。”
话了,默挥了挥手,士兵继续,仅施刑了片刻,难民功亏一篑。
“我说!我们说!”
严尚书挥了挥手,士兵停了。
“何人指示?”严尚书冷语问道。
难民无力回道:“我们假扮难民混在真难民里,掩人耳目,进城。”
得到了想要真相,严尚书挥了挥手,士兵手上复动,难民惊声尖叫咒怨连连。
“小人!诈我话你不得好死!”
严尚书漠然转身离开刑房,默早听得耳烦了便也退出刑房。
玄铁重门紧紧关闭,耳边瞬时寂静,一扇门之隔,犹如将那难民惨叫送入地狱。
走在回六扇门的石板路上,严尚书命令着默。
“既然他们敢混在难民其中,便一网打尽,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一网打尽此法太快了,只怕到时思康未能借难民此灾领悟,绿林与难民皆被斩除,如此打算,默反问严尚书。
“杀了无辜人,会惹起众怒,圣上那边不好交代吧?”
如同默算计一般,严尚书并未言语,总会顾虑着事态影响。
默提议道:“不如在城门开仓放粮,以粮辨人。”
严尚书停住脚步,转身面向默,细细听。
“粮中掺些碎石细沙,若是难民,已是逃难多日,定是狼吞虎咽辨别不出,若是绿林,细粮吃多了,自然对掺了东西的粮食难以下咽喷口而出。”
有理有据,严尚书便觉此行可施。
“待书令认同,允以执行。”
三日之后,默接到严尚书命令。
三日后城门开仓放粮。
默想起先前思康找人假扮商人施舍难民,以思康善心瞧见难民受到救济,心中必然感受到烟火人间情,领悟颇深,有助加快无明领悟情劫。
如此预谋,默亲自登门方宅。
临近了黄昏时分,默叩响了方宅大门,下人来开,见是长安人人口中流言六扇门首席庾捕头,震惊失色。
“庾,庾捕头!”
默略过下人,张望着方宅中思康身影,问道:“方郎君可在?”
下人回过神忙回道:“在在在,郎君刚回来。”
哈腰驼背客气相迎默进了方宅,宅中上上下下仆人管家见后,便知晓了六扇门首席女捕头庾兰山亲自登门找方思康。
默被请去厅堂一坐,上好香茶伺候。
下人赔笑道:“庾捕头稍坐,郎君马上来。”
赔笑脸着退出了厅堂。
“愣着作甚!快去请郎君来厅堂!”下人急匆提醒,才有人回过神小跑向思康屋。
默单瞧了香茶一眼,想起初次去南海无明便喝着清茶,难不成思康同样爱喝茶?
思康屋中,延礼帮着思康磨墨,思康读书。
门外轻声扣门三下,下人进屋。
“郎君,厅堂有客。”
思康合书,抬头问道:“这么晚了,何人来?”
“庾捕头。”下人小心的说。
“庾?”思康疑惑,莫不是恩人?回头与延礼说道。“我去厅堂看看,不用磨了。”
延礼放好石墨,说道:“我与郎君一起。”
厅堂之上,默依旧瞧着香茶思索,到底何味儿?让无明喜爱,要不然我便尝尝?当是默伸手欲要端起茶杯,已有两人进了厅堂。
“庾恩人?”思康惊疑庾捕头正是庾恩人。
默起身相对思康,浅笑唤道:“方郎君。”
思康这才想起白日城门之事,庾恩人与官兵一起,早该料想庾恩人成了官。
“庾恩人何时成为捕头?我应当为庾恩人庆祝一番。”思康替默欣喜道。
早是长安人人皆知之事,思康因病不知,默笑而不语。
“无碍,日后庆祝不晚。”默提起道。“我来,是为了难民之事。”
思康略有担忧问道:“有人被伤了?”
默故作无恙,掩饰了。
“难民好的很。三日后城门开仓放粮,若方郎君愿助难民一臂之力,可将他们叫往城门受救。”
思康自然愿意。
“好,我定会请他们前去。”
到时,默早已想好了,待思康领难民前去,必然瞧见人间烟火为了活着而做出怎样行为?此幕戏便是让思康体会人命轻重,体会生之意义。
眼下爱别离,思康已深入了面对被孟云熹单面分别,痛心郁郁寡欢之苦,
随后则是思康体会老病死,怨长久放不下,直至痛苦而死。
想想无明应劫归回指日可待,默心中大喜,顽笑道:“好,三日后城门见。”
话罢,默转身离屋,不巧与一小郎君进屋,打了个照面,默毫无兴趣直步离开。
这小郎君天真烂漫姿态,擦肩而过离屋的默,见默光明正大身穿一袭红衣,不管默走未走远,迫不及待好奇问上了思康。
“阿兄,这娘子是谁啊?”
思康略微教育起了小郎君。
“方寅,别没大没小,那是庾捕头。”
方寅好奇心不减反增,惊讶道:“女捕头!难道是六扇门的红衣庾捕头。”
思康即日出门了一整天从未得知庾恩人如何当上了的官,方寅整日在家却清楚知晓庾恩人去了六扇门,思康不免对方寅有无在家起了疑心。
“你不是呆在屋里读书,怎就知道外面事?”
方寅打马虎的摸了摸头,呆呆一笑。
“家里老有人说,我就听去了。”方寅喜悦问上思康。“阿兄认识庾捕头?”
想来是下人整日出入方宅,听了宅外流言,闲在时闲谈,被方寅听到了,思康神色肃穆,正色道:“我与庾捕头是公事。你要听闲言,便不要读书,读书,必不可听闲言,一心不可二用。”
阿兄板正起来,是方寅甚感不喜的阿兄,便走神起了不听思康所言。
下人进了屋,告知思康道:“郎君,阿郎来了。”
方宗杰有些急冲进了厅堂,见到方寅也在,稍些迟疑。
“你没在屋中读书,来厅堂作何?”
方寅最是怕了不苟言笑的方宗杰,小心翼翼回道:“阿兄说查我功课,我读完了,我来他。”
方宗杰看向思康,思康颔首回应。
“我是应了方寅。”
方宗杰转身同方寅说道:“离科举时日不多了,你再回屋温习一遍功课,过会儿你阿兄会去找你。”
“好。”方寅稍有失落的小声回应,最是听方宗杰话,离了厅堂。
方宗杰等着方寅走远后,面色忧相问道思康:“六扇门捕头来找你,所为何事?”
“父亲莫虑,庾捕头找我是为城门外难民,三日后城门开仓放粮,庾捕头想让我救济难民。”思康如实告知,方宗杰有所放心,却对城门两字,想起王生所说:
能改变思康的人,自是贵人。
难不成城门处,有贵人现身?方宗杰担心了思康三日后去城门会错过了贵人,便问道:“你近日身上,或何处可有异样?”
忽被一问,思康愣了片刻。
“身体无碍。”本是如此说,思康却想起了腰间红玉腰佩亮光一事,将红玉直接解下来拿给方宗杰看。
“父亲可知此枚红玉为何亮光?”思康不解问道。
方宗杰格外是震惊,反问起了。
“它亮光了?”
对于方宗杰反问,思康摸不准了,迟疑片刻,回道:“亮了红光,父亲,这红玉到底为何物?”
方宗杰单单是看着思康手里红玉,并未拿来观看,语重心长与思康说道:“你从小运气不好,红玉可以改变你命运。”
读了十几年圣贤书,忽让思康相信命运之事,思康哑然失笑。
“我儿时,父亲你同我讲,我手握红玉出生,红玉是保我平安,如今父亲为何又说红玉改变我命运?”
方宗杰只愿思康此生平安,过多之事不由思康知晓,便反复车轱辘话。
“它保你平安不假,改你命运确实,带着它,你能化险为夷。”
越讲越是离谱,思康总是不信,欲要反驳方宗杰,怎料方宗杰复言。
“你只要谨记我说的,拿了,便不能放下。”
“父亲。”
方宗杰伸手挡住思康,阻止了思康所言。
“天色不早了,你病刚好,不宜劳神,喝了汤药早些歇息。”
厅堂外,忽走进了王傅成渝,端着药碗,柔笑与思康说道:“该喝药了。”
方宗杰转身要走,低语对王傅成渝说道:“辛苦你照料思康了。”
王傅成渝微微颔首,当是回应了。
思康近到王傅成渝一旁,拿过药碗,问道:“你怎来了?”
“我去你屋里找你,下人讲你来厅堂见客,我能等,药再等就凉了。”王傅成渝看着思康喝完了药,自主拿出了小红盒打开。
“延礼,你忘了郎君喝药离不开蜜饯了吗?”
延礼恍然大悟,忙对思康解释:“郎君,我。”
“无事。”思康重新将红玉系上腰间,拿起红盒中小粒蜜饯入口,眼下再看红盒子的红色难免想起红玉亮红光,思康不禁疑惑,为何总是见到红,总与红离不开?
王傅成渝合上小红盒,浅笑对着延礼。
然那笑,延礼只觉得有意为之,莫名因忘拿小红盒心生了对思康愧疚。
王傅成渝含笑,却停留在了思康腰间红玉,目光多有刺骨寒意。
而对思康,王傅成渝总会关照,笑道:“喝了药就回屋歇息吧。”
既是听不到真正答案,思康便不问了父亲,家中不只是父亲知晓红玉,思康心有打算,同王傅成渝离开厅堂。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