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山路上,已是未时,微风拂拂,日光耀眼,舒爽惬意。
劫匪双手被反绑排成一队趔趄走着,默同思康跟在劫匪身旁左右押送,劫匪大气不敢出一下。
城门前,默几人在进城入口排队。
守城小兵望见默身影,扬声大喊:“庾捕头!”
此声一出,周围进城出城的百姓们纷纷看向默与思康。
“这不是方家少卿嘛,怎跟着六扇门的人一起?”
“庾捕头跟方少卿在一起作甚呢?”
“怎抓了这么多人,莫不是出大事了?”
思康姿态端庄排着队,听着四下人言纷纷,微微撇过头望向默,默正笑着向人群挥手招呼。
小兵走近了,向思康躬身行礼。
“方少卿。”
思康颔首浅笑,回礼道。“郎君。”
小兵看了眼劫匪,疑惑问默:“这是?”
“绑架犯,押去六扇门审问。”默说。
小兵赶忙让出另一条进城路。
“捕头走这边更快。”
“不用,我们排着即可。”默直言。“你去看别人,做你该做的。”
小兵又看了眼思康,“是。”转身便去巡视一旁进城的人。
默跟思康一步一步跟着进城百姓慢慢往城里走去,身旁的人闲言不断。
“你看你看,方少卿跟着庾捕头一起押送犯人,定是对庾捕头有意。”
“早就听人说庾捕头常常去找方少卿,看来两人关系不一般呀。”
“才两个人抓了这么多犯人,少卿看着文质彬彬,身手也了得。”
默听着这些话,余光瞧去思康,神色平静身姿端方,却步伐稍有停顿显得拘谨。
瞧着思康表面正经,实则内心的束缚逐渐波动生出涟漪。想来故意徘徊在城门拖延进城被人瞧见,惹来春风的闲言,让思康听见后多想扰乱心绪,效果极佳,默不禁顽笑。
思康察觉默轻声笑音,好奇问道:“庾捕头在笑什么?”
“无事。”默笑着掩饰。
思康见默不愿说,当是以为默在笑旁人对他们的议论。
男女有别,还是要解释一二,免得庾捕头因闲言而心烦意乱,思康看着默。
“庾捕头。”
默听到思康轻声叫她,回过头去,思康走在劫匪右边,隔着一人正看着她。
“一男一女站在一起久了,也会被当做闲聊的话柄,此乃人之常情,庾捕头莫要记在心上,徒增烦恼。”
劫匪神色无奈,被迫夹在两人中间听着。
默故作随意,实则打趣道:“碎语罢了,少卿难道记心上了。”
“我已是如此,被当成话柄习惯了。”思康忽肃穆道。“庾捕头不一样,刚来长安,有一份谋生安家,若名声被毁,颜面尽失,如何还能留在长安。”
默故作思索:“那......拔了他们舌头。”
劫匪猛地一哆嗦险些栽倒,思康也呆愣住。
默冷眼瞥去,劫匪即刻站好不敢乱动。
思康回过神,顿时语塞:“这......”
“谈笑谈笑。”默浅笑。“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少卿,总是顾虑重重,既伤身又伤心。”
思康自嘲起:“伤身伤心......”
“庾捕头直爽,我恐怕做不到。”思康直言到。
“会的。”
思康看向默,默目光中有一念坚定。
“一定会。”
默肯定的模样,思康有感动容的看着默,好似看到不久以后真的跟默一样直爽潇洒。
“放宽心。”默又随意笑言,思康也跟着淡淡一笑。
默与思康一同押送劫匪回城一事,不仅百姓人人议论,还传进了宰相府。
折扇郎君惊讶道:“那伙计背叛了主家,竟还帮他救人,方思康真是书呆子。”
张一一把薅住折扇郎君衣领,低声怒斥:“高笑!你计谋输了,还留了证人,到时死了你别连累我!”
高笑依旧自在笑着,拿扇柄轻轻拍张一手腕,喉咙被衣领勒疼了,沙哑道:“手轻点,小相公,脾气莫要太冲。”
张一看着高笑一副十足稳赢神态,猛然松了手坐去一旁。
高笑安慰起张一:“放心好了,烧府库的人,我绝不留活口。”
如今思康能把伙计救回来,足以证明高笑办事不稳,张一不太信,便提醒道:“你最好手脚利索点,劫匪被六扇门抓走,若他们说出你任何事,你定无活路,我不会帮你。”
“随意说,死人死无对证。”高笑得意笑着,忽闲谈起。“不过看着方思康弱不经风,没想到身手不凡,能摆平十几人劫匪,当真深藏不露。”
张一若有所思,对思康身手一事盘算起了。
高笑悠悠闲扯:“这六扇门会帮方思康,到令我意外,想来二人关系匪浅......那位庾捕头,可是你曾说起救了你贤妻,那位娘子庾兰山?”
张一不屑道:“只会耍些三脚猫,不足为道。”
“听说她战无不胜,如今也没有对手,这般稀奇。”高笑却是将庾兰山记上心了。
张一冷眼相待:“娘子罢了。”
“娘子啊......我到想要见见。”高笑猜想起庾兰山模样如何,可是美的丑的?
两人谈话间已是被屋外走廊上的丫鬟听去。
丫鬟静悄悄转身退去,回了内院另一屋中。
“娘子。”
孟云熹正在书案前静心书写着,随意道:“还是不在?”
“小相公正跟高郎君相谈。”丫鬟说。
孟云熹慢慢划动笔画,不在意道:“还是不愿来?”
“奴婢听到小相公谈到府库走火......”孟云熹手猛然停顿,丫鬟霎时闭口。
“走火怎了?”孟云熹稍有不安问。
丫鬟犹犹豫豫道出:“府库走火似是小相公与高郎君一同预谋害方少卿。”
“胡说!”孟云熹厉声斥责。“敢诬蔑主家,你不要命了。”
丫鬟跪在地,垂头求饶:“娘子,奴婢没有胡诌,奴婢听得真真的,就是高郎君的小侍烧了府库陷害给方少卿,小相公知情还包庇高郎君。”
丫鬟从小便入国师府中,伴着孟云熹长大,为人忠诚,从未做过害主的事,孟云熹是信丫鬟所说的,却不敢信。
“他为何害思康哥哥......”孟云熹失神思索,手中狼毫毛笔笔尖一滴墨珠落下,孟云熹才回过神,然而纸上写的静字已被晕染。
脸上忽刺痛,孟云熹蹙眉,一下子明了缘由了,暗暗感到后怕:张一就这般容不下思康哥哥。
“娘子脸上的伤又疼了。”丫鬟看见孟云熹忍着疼,提醒起。“要赶紧抹国师的药。”
“我好多了。”不过疼了一下便无事,孟云熹放下狼毫毛笔,扶起丫鬟,安慰道。“我并非疑心你,只是身在宰相府,一切不得小心为上。”
“奴婢明白。”丫鬟为让孟云熹放心,便提起了旁的。“娘子也莫过多担忧,那六扇门的庾兰山已经帮了少卿。”
“又是她。”孟云熹多有不满,稍稍失落。“思康哥哥真的放下我们多年情谊,欣喜旁人。”
丫鬟提醒一二:“娘子,不能再留恋旧情,得让小相公远离高郎君莫要沾上命案。”
“如今他不愿见我,我怎劝他。”孟云熹毫不在乎张一死活。
丫鬟忙道:“小相公不来,娘子可以去找小相公呀。”
孟云熹甚是不愿:“他屡次找花娘,拿她们来辱我,出手伤我,毁我容貌至今!”
孟云熹刚刚作怒,随后隐忍住了。
丫鬟见孟云熹愤愤不平,柔和劝起:“娘子同小相公闹气不要紧,就怕大相公为难国师。”
孟云熹神情猛然一征。
“娘子不愿跟小相公和好,也要顾着国师跟大相公的关系。”丫鬟见孟云熹深思起了,自知孟云熹多少听进。
“后日太乙山庙中有法会,也可烧香祈福,娘子不如亲自邀请小相公一同前去,当是为了城中近日慌乱祈福,也是缓和关系。”
孟云熹必然不想家中因自己而有难,只好退让。
“拿面纱。”
丫鬟轻轻为孟云熹带上面纱,又打扮的清新优雅。
刚去到张一屋外,恰逢碰上高笑离开。
“娘子。”高笑含笑颔首行礼。
孟云熹微微点头后进屋去,丫鬟知趣站在屋外等着。
张一见到孟云熹依旧一副冰清玉洁装扮,便是不耐烦。
“你来做什么?”
孟云熹柔和唤道:“夫君。”
从未被孟云熹叫过夫君,张一愣住,心中躁气随后消散。
看了看那面纱,张一稍有心疼关心一问:“脸可好了?”
“好多了。”孟云熹看出张一火消了,顺势坐到张一身旁。“夫君,近日你多劳累,城中人心惶惶多不安稳,后日太乙山庙中有法会,不如我们趁着春和日丽,去庙中烧香祈福,当散散心了。”
想来近日被父亲安排的差事忙的晕头转向,是该好好歇息。张一笑着应了。
“好,我同娘子一起去。”
刑房外,大门一关,劫匪惨叫声戛然而止。
石板路上只留下默与青阳。
“捕头,老幺和他阿娘安置在方宅,那位王傅郎君照顾。”
默听着青阳所说,交代了两句:“你来盯着,有情况告诉我。”
青阳点头:“捕头放心吧。”
默回了屋中,后脚年安跟来。
“庾捕头真是大忙人,次次找你不在。”年安不满抱怨。
默自在坐着,问:“找我何事?”
“上次你给的药,我查好了,你一直不在。”年安把药包给了默。
默问:“这药如何喝?”
“正常熬药即可。”年安徐徐道来。“药材皆是治疗风寒的,但其中一味药从未见过,看着像是辅助其他几味药材,或许是开天堂的秘方,我猜想这其中放了一味不知名的药,可能更好治疗风寒。”
默对那味没见过的药甚是在意,便问:“哪味药?”
年安拆开默手中药包指出来:一枚黑白相间的椭圆斜切片。
默细细闻过后闻到一点点臭气,厌恶开来。
年安见默蹙眉,问:“有何不妥?”
默拿给年安瞧:“臭。”
“药材皆有些异味,有何大惊小怪。”年安刚闻了一下。“哪里臭......”
话音未落,年安瞬感头晕晕倒,好在被默扶住了,没摔在地上。
默将年安扶到书案上,戳戳年安脸颊脖颈嘎吱窝,皆无反应,瞧着年安像是深度昏迷。
默看着手中黑白相间的切片药材,喃喃自语:“难不成凡人闻不出这味药的臭味,闻一闻只是昏死,若熬成汤药喝下,会如何?”
年安迟迟不醒,不知昏迷到何时,默轻轻按住年安人中,年安缓缓睁眼,晃了晃脑袋后才清醒许多。
年安发现自己趴在书案上,不解:“我为何趴着?”
默将黑白相间的切片药材抖出到书案上,直言:“此药有异,你闻了它便晕倒了。”
年安不信:“绝无可能,开天堂的药是国师亲手配制,许是药效猛烈了些。”
默不屑笑言:“国师又如何。这药只是闻一下就昏死,若喝进肚里。”
“好了!”年安不敢深思,连忙制止默。“什么话你都敢说。”
“许是伙计眼晕,拿错了药材,此味药或许是治别的病。”年安隔着衣袖拿起黑白相间切片起身要走。
“若是去开天堂找人对峙,我劝你慎行。”
年安脚下一顿,转身问默:“何意?若是放错了药材。”
“你如何确定是放错了,不是故意为之。”默打断年安的话,问到。
年安疑惑:“让人昏迷,就算真的喝了伤身,故意而为,何至于此?图什么?”
“图人命,图钱财。”默张口便来的样子,年安甚是不满。
“胡闹!开天堂悬壶济世,救人于苦海,绝不会行伤天害理之事。”
“你看错了。”年安闷着气离开,碰上青阳前来。
“年尚书。”
年安正在气头上不理青阳打招呼,青阳见年安愤愤的走了,纳闷问默。
“捕头,年尚书怎么这般生气?”
默毫不在意,闲散一句:“天干物燥,人易怒。”
青阳似懂非懂:“天干......那就是天暖了,热的人上火脾气差。”
“捕头,那劫匪只说有人给他们钱财,让他们绑走老幺阿娘,旁的一概不知。”青阳提醒默。“人快不行了,也说不出别的。”
既然审讯不出任何消息,府库纵火一事耽误不得,不如再看看老幺情况,默如此想着起身同青阳说道:“人既然不行了,让刑部处置吧。你去找鲁尚书,请他去一趟契坊修补屋顶。”
青阳认真记在心中,见书案上的药,好奇问:“捕头病了?”
“风寒。”默胡诌一句,起身要走。
“捕头去作何?”青阳连忙问,默散散挥手。
“查案。”
捕头病了,还这般敬业,青阳佩服敬重,细心收好书案上的药。
“待捕头回来,熬药给她喝。”
劫匪双手被反绑排成一队趔趄走着,默同思康跟在劫匪身旁左右押送,劫匪大气不敢出一下。
城门前,默几人在进城入口排队。
守城小兵望见默身影,扬声大喊:“庾捕头!”
此声一出,周围进城出城的百姓们纷纷看向默与思康。
“这不是方家少卿嘛,怎跟着六扇门的人一起?”
“庾捕头跟方少卿在一起作甚呢?”
“怎抓了这么多人,莫不是出大事了?”
思康姿态端庄排着队,听着四下人言纷纷,微微撇过头望向默,默正笑着向人群挥手招呼。
小兵走近了,向思康躬身行礼。
“方少卿。”
思康颔首浅笑,回礼道。“郎君。”
小兵看了眼劫匪,疑惑问默:“这是?”
“绑架犯,押去六扇门审问。”默说。
小兵赶忙让出另一条进城路。
“捕头走这边更快。”
“不用,我们排着即可。”默直言。“你去看别人,做你该做的。”
小兵又看了眼思康,“是。”转身便去巡视一旁进城的人。
默跟思康一步一步跟着进城百姓慢慢往城里走去,身旁的人闲言不断。
“你看你看,方少卿跟着庾捕头一起押送犯人,定是对庾捕头有意。”
“早就听人说庾捕头常常去找方少卿,看来两人关系不一般呀。”
“才两个人抓了这么多犯人,少卿看着文质彬彬,身手也了得。”
默听着这些话,余光瞧去思康,神色平静身姿端方,却步伐稍有停顿显得拘谨。
瞧着思康表面正经,实则内心的束缚逐渐波动生出涟漪。想来故意徘徊在城门拖延进城被人瞧见,惹来春风的闲言,让思康听见后多想扰乱心绪,效果极佳,默不禁顽笑。
思康察觉默轻声笑音,好奇问道:“庾捕头在笑什么?”
“无事。”默笑着掩饰。
思康见默不愿说,当是以为默在笑旁人对他们的议论。
男女有别,还是要解释一二,免得庾捕头因闲言而心烦意乱,思康看着默。
“庾捕头。”
默听到思康轻声叫她,回过头去,思康走在劫匪右边,隔着一人正看着她。
“一男一女站在一起久了,也会被当做闲聊的话柄,此乃人之常情,庾捕头莫要记在心上,徒增烦恼。”
劫匪神色无奈,被迫夹在两人中间听着。
默故作随意,实则打趣道:“碎语罢了,少卿难道记心上了。”
“我已是如此,被当成话柄习惯了。”思康忽肃穆道。“庾捕头不一样,刚来长安,有一份谋生安家,若名声被毁,颜面尽失,如何还能留在长安。”
默故作思索:“那......拔了他们舌头。”
劫匪猛地一哆嗦险些栽倒,思康也呆愣住。
默冷眼瞥去,劫匪即刻站好不敢乱动。
思康回过神,顿时语塞:“这......”
“谈笑谈笑。”默浅笑。“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少卿,总是顾虑重重,既伤身又伤心。”
思康自嘲起:“伤身伤心......”
“庾捕头直爽,我恐怕做不到。”思康直言到。
“会的。”
思康看向默,默目光中有一念坚定。
“一定会。”
默肯定的模样,思康有感动容的看着默,好似看到不久以后真的跟默一样直爽潇洒。
“放宽心。”默又随意笑言,思康也跟着淡淡一笑。
默与思康一同押送劫匪回城一事,不仅百姓人人议论,还传进了宰相府。
折扇郎君惊讶道:“那伙计背叛了主家,竟还帮他救人,方思康真是书呆子。”
张一一把薅住折扇郎君衣领,低声怒斥:“高笑!你计谋输了,还留了证人,到时死了你别连累我!”
高笑依旧自在笑着,拿扇柄轻轻拍张一手腕,喉咙被衣领勒疼了,沙哑道:“手轻点,小相公,脾气莫要太冲。”
张一看着高笑一副十足稳赢神态,猛然松了手坐去一旁。
高笑安慰起张一:“放心好了,烧府库的人,我绝不留活口。”
如今思康能把伙计救回来,足以证明高笑办事不稳,张一不太信,便提醒道:“你最好手脚利索点,劫匪被六扇门抓走,若他们说出你任何事,你定无活路,我不会帮你。”
“随意说,死人死无对证。”高笑得意笑着,忽闲谈起。“不过看着方思康弱不经风,没想到身手不凡,能摆平十几人劫匪,当真深藏不露。”
张一若有所思,对思康身手一事盘算起了。
高笑悠悠闲扯:“这六扇门会帮方思康,到令我意外,想来二人关系匪浅......那位庾捕头,可是你曾说起救了你贤妻,那位娘子庾兰山?”
张一不屑道:“只会耍些三脚猫,不足为道。”
“听说她战无不胜,如今也没有对手,这般稀奇。”高笑却是将庾兰山记上心了。
张一冷眼相待:“娘子罢了。”
“娘子啊......我到想要见见。”高笑猜想起庾兰山模样如何,可是美的丑的?
两人谈话间已是被屋外走廊上的丫鬟听去。
丫鬟静悄悄转身退去,回了内院另一屋中。
“娘子。”
孟云熹正在书案前静心书写着,随意道:“还是不在?”
“小相公正跟高郎君相谈。”丫鬟说。
孟云熹慢慢划动笔画,不在意道:“还是不愿来?”
“奴婢听到小相公谈到府库走火......”孟云熹手猛然停顿,丫鬟霎时闭口。
“走火怎了?”孟云熹稍有不安问。
丫鬟犹犹豫豫道出:“府库走火似是小相公与高郎君一同预谋害方少卿。”
“胡说!”孟云熹厉声斥责。“敢诬蔑主家,你不要命了。”
丫鬟跪在地,垂头求饶:“娘子,奴婢没有胡诌,奴婢听得真真的,就是高郎君的小侍烧了府库陷害给方少卿,小相公知情还包庇高郎君。”
丫鬟从小便入国师府中,伴着孟云熹长大,为人忠诚,从未做过害主的事,孟云熹是信丫鬟所说的,却不敢信。
“他为何害思康哥哥......”孟云熹失神思索,手中狼毫毛笔笔尖一滴墨珠落下,孟云熹才回过神,然而纸上写的静字已被晕染。
脸上忽刺痛,孟云熹蹙眉,一下子明了缘由了,暗暗感到后怕:张一就这般容不下思康哥哥。
“娘子脸上的伤又疼了。”丫鬟看见孟云熹忍着疼,提醒起。“要赶紧抹国师的药。”
“我好多了。”不过疼了一下便无事,孟云熹放下狼毫毛笔,扶起丫鬟,安慰道。“我并非疑心你,只是身在宰相府,一切不得小心为上。”
“奴婢明白。”丫鬟为让孟云熹放心,便提起了旁的。“娘子也莫过多担忧,那六扇门的庾兰山已经帮了少卿。”
“又是她。”孟云熹多有不满,稍稍失落。“思康哥哥真的放下我们多年情谊,欣喜旁人。”
丫鬟提醒一二:“娘子,不能再留恋旧情,得让小相公远离高郎君莫要沾上命案。”
“如今他不愿见我,我怎劝他。”孟云熹毫不在乎张一死活。
丫鬟忙道:“小相公不来,娘子可以去找小相公呀。”
孟云熹甚是不愿:“他屡次找花娘,拿她们来辱我,出手伤我,毁我容貌至今!”
孟云熹刚刚作怒,随后隐忍住了。
丫鬟见孟云熹愤愤不平,柔和劝起:“娘子同小相公闹气不要紧,就怕大相公为难国师。”
孟云熹神情猛然一征。
“娘子不愿跟小相公和好,也要顾着国师跟大相公的关系。”丫鬟见孟云熹深思起了,自知孟云熹多少听进。
“后日太乙山庙中有法会,也可烧香祈福,娘子不如亲自邀请小相公一同前去,当是为了城中近日慌乱祈福,也是缓和关系。”
孟云熹必然不想家中因自己而有难,只好退让。
“拿面纱。”
丫鬟轻轻为孟云熹带上面纱,又打扮的清新优雅。
刚去到张一屋外,恰逢碰上高笑离开。
“娘子。”高笑含笑颔首行礼。
孟云熹微微点头后进屋去,丫鬟知趣站在屋外等着。
张一见到孟云熹依旧一副冰清玉洁装扮,便是不耐烦。
“你来做什么?”
孟云熹柔和唤道:“夫君。”
从未被孟云熹叫过夫君,张一愣住,心中躁气随后消散。
看了看那面纱,张一稍有心疼关心一问:“脸可好了?”
“好多了。”孟云熹看出张一火消了,顺势坐到张一身旁。“夫君,近日你多劳累,城中人心惶惶多不安稳,后日太乙山庙中有法会,不如我们趁着春和日丽,去庙中烧香祈福,当散散心了。”
想来近日被父亲安排的差事忙的晕头转向,是该好好歇息。张一笑着应了。
“好,我同娘子一起去。”
刑房外,大门一关,劫匪惨叫声戛然而止。
石板路上只留下默与青阳。
“捕头,老幺和他阿娘安置在方宅,那位王傅郎君照顾。”
默听着青阳所说,交代了两句:“你来盯着,有情况告诉我。”
青阳点头:“捕头放心吧。”
默回了屋中,后脚年安跟来。
“庾捕头真是大忙人,次次找你不在。”年安不满抱怨。
默自在坐着,问:“找我何事?”
“上次你给的药,我查好了,你一直不在。”年安把药包给了默。
默问:“这药如何喝?”
“正常熬药即可。”年安徐徐道来。“药材皆是治疗风寒的,但其中一味药从未见过,看着像是辅助其他几味药材,或许是开天堂的秘方,我猜想这其中放了一味不知名的药,可能更好治疗风寒。”
默对那味没见过的药甚是在意,便问:“哪味药?”
年安拆开默手中药包指出来:一枚黑白相间的椭圆斜切片。
默细细闻过后闻到一点点臭气,厌恶开来。
年安见默蹙眉,问:“有何不妥?”
默拿给年安瞧:“臭。”
“药材皆有些异味,有何大惊小怪。”年安刚闻了一下。“哪里臭......”
话音未落,年安瞬感头晕晕倒,好在被默扶住了,没摔在地上。
默将年安扶到书案上,戳戳年安脸颊脖颈嘎吱窝,皆无反应,瞧着年安像是深度昏迷。
默看着手中黑白相间的切片药材,喃喃自语:“难不成凡人闻不出这味药的臭味,闻一闻只是昏死,若熬成汤药喝下,会如何?”
年安迟迟不醒,不知昏迷到何时,默轻轻按住年安人中,年安缓缓睁眼,晃了晃脑袋后才清醒许多。
年安发现自己趴在书案上,不解:“我为何趴着?”
默将黑白相间的切片药材抖出到书案上,直言:“此药有异,你闻了它便晕倒了。”
年安不信:“绝无可能,开天堂的药是国师亲手配制,许是药效猛烈了些。”
默不屑笑言:“国师又如何。这药只是闻一下就昏死,若喝进肚里。”
“好了!”年安不敢深思,连忙制止默。“什么话你都敢说。”
“许是伙计眼晕,拿错了药材,此味药或许是治别的病。”年安隔着衣袖拿起黑白相间切片起身要走。
“若是去开天堂找人对峙,我劝你慎行。”
年安脚下一顿,转身问默:“何意?若是放错了药材。”
“你如何确定是放错了,不是故意为之。”默打断年安的话,问到。
年安疑惑:“让人昏迷,就算真的喝了伤身,故意而为,何至于此?图什么?”
“图人命,图钱财。”默张口便来的样子,年安甚是不满。
“胡闹!开天堂悬壶济世,救人于苦海,绝不会行伤天害理之事。”
“你看错了。”年安闷着气离开,碰上青阳前来。
“年尚书。”
年安正在气头上不理青阳打招呼,青阳见年安愤愤的走了,纳闷问默。
“捕头,年尚书怎么这般生气?”
默毫不在意,闲散一句:“天干物燥,人易怒。”
青阳似懂非懂:“天干......那就是天暖了,热的人上火脾气差。”
“捕头,那劫匪只说有人给他们钱财,让他们绑走老幺阿娘,旁的一概不知。”青阳提醒默。“人快不行了,也说不出别的。”
既然审讯不出任何消息,府库纵火一事耽误不得,不如再看看老幺情况,默如此想着起身同青阳说道:“人既然不行了,让刑部处置吧。你去找鲁尚书,请他去一趟契坊修补屋顶。”
青阳认真记在心中,见书案上的药,好奇问:“捕头病了?”
“风寒。”默胡诌一句,起身要走。
“捕头去作何?”青阳连忙问,默散散挥手。
“查案。”
捕头病了,还这般敬业,青阳佩服敬重,细心收好书案上的药。
“待捕头回来,熬药给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