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山庙上香祈福者源源不断,张一同孟云熹刚走到庙门口,一身着紫裟和尚含笑向孟云熹躬身。
“施主。”
孟云熹也颔首微微点头回礼,看着紫裟和尚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来娘子,我们来上柱香。”张一拿过一旁和尚手中香递给孟云熹。
张一本是不信这些神佛鬼怪,但是孟云熹喜欢,张一便做。
孟云熹手捧香跪在佛前诚心祈祷:请神明保佑父亲母亲身体健康无忧,思康哥哥安康前程似锦,早日……遇到意中人。孟云熹俯下身真诚磕上三次头后起身,张一顺势扶着孟云熹。
“夫君,我们出去走走吧。”孟云熹淡淡邀约,张一笑开了花。
“好,娘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紫裟和尚同要走的二人柔笑道:“即日有法会,可净化身心,二位施主不妨留下听一听。”
“不用。”张一甩手挥掉,拉着孟云熹离开。
紫裟和尚躬身温和目送。
没走几步,孟云熹望见江润婉前来庙中。
江润婉也看见了孟云熹。
两人隔着几步之远,孟云熹想要上前同江润婉打招呼,张一却拉着孟云熹去了别处。
“同那种下等官员家眷不必浪费时间。”
孟云熹只有微微回头对江润婉轻笑颔首已是行礼,江润婉对孟云熹挥挥手,自是两人招呼过了。
“娘子不同小相公夫人说句话吗?”乳娘问。
江润婉望着孟云熹渐远背影:“你也说了是小相公夫人,与我们不同,还是不要扰了他们夫妇清净。”
“走,去看看谦良。”
紫裟和尚见到江润婉前来,霎时高兴匆匆迎接:“母亲!”
江润婉见谦良打扮的精神,关怀道:“今日可是个大日子,你来讲法会,可准备好了?”
“母亲放心,儿子都准备好了。”方衡信心满满。
江润婉满意点头。
“母亲先去屋中坐等一下,法会马上开始。”方衡领着江润婉进到庙中内屋,乳娘停顿了一下才跟在方衡后面。
刑部,默刚踏进门内,走到六扇门前只见严尚书正等着她。
“昨夜城门只有你当班。”严尚书厉声质问默。
默笑道:“尚书这是也不让我当班了吗?”
严尚书不满道:“你可以当班,但你让所有将士去听戏一夜不归,此等玩忽职守,若此时起义兵偷袭,城门出事你担不起。”
默直言:“若真有贼人杀来,不劳尚书费心,我会杀的一干二净。””
默身手,严尚书自然肯定。
“尚书可曾想过,从起义兵杀人到即日,士兵他们不曾停歇一刻时刻守着都城,只昨日一夜放松,将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过度紧张劳累只会事半功倍。”默此番话严尚书若有所思。
“起义兵的事自然也拖不得,我即日去扬州找万里,他多日不回也无音讯,若出事,不能再等下去了。”默神色难得肃穆一次,一改往日闲散,严尚书甚是满意。
严尚书拿出内袖里钱袋给了默:“昨夜请客听戏宵夜,你的月俸花完了吧,这些用在路上。”
默掂量了掂量钱袋,沉甸甸分量足实,笑道:“多谢尚书。”
严尚书又拿出袖中金疮药交给默:“此药你也装着以备不时之需。”
默不客气收了。
“一路小心,尽快回来。”默颔首点头,严尚书才放心转身离开。
青阳跑来撞上离开的严尚书。
“尚书。”青阳躬身行礼,严尚书只看了青阳一眼后走出六扇门。
青阳赶紧跑来找默,抱怨起:“捕头怎么偏心,请他们听戏宵夜不叫我!”
“你不是跟古尚书忙着。”默轻描淡写一句话,转身回了六扇门自己屋中。
“那捕头也不能忘了我呀!”青阳紧追不舍,默打发着。
“下次喊你。”
青阳霎时高兴了,忽想起一事同默说道:“古尚书查出来账本上买药的人,我也都跟年尚书说了。”
默到意外:“古尚书动作够快。”
“确实,古尚书看出是药房账本,说是捕头应该有什么大事,便连夜调查。”青阳回想着全部告知默。
默满意的很:“瞧来咱们这位户部尚书也不只是贪财。”
“这些事你来盯着,不能有任何差错,若有人不从,让年尚书随意处置。”
青阳听着默的话,不解道:“那捕头做什么?”
“我即刻去扬州,你去给我备一匹好马。”
青阳惊讶道:“捕头去扬州作何?”
“你只需知道与起义兵有关。”默说。
“捕头一人去?”青阳试探问,不会还有少卿吧?
默点头。
青阳即刻说道:“我跟捕头去!万一有什么事,我跟捕头也好有照应。”
“不必。”默果断拒绝,青阳一下蔫儿了。
“你留下盯着古尚书跟年尚书查的药房账本上那些人,有你在,我放心。”
青阳瞬时又有了精气神。
“是!我这就给捕头挑一匹又快又好的马!”青阳兴奋小跑去挑马。
方宅内院书屋,思康坐书案前看着书籍。
延礼悄声进屋同思康说道:“郎君,三郎没有发脾气,正好好读书。”
思康满意点头:“那便好,快要考试了,心态应当平稳些,不要那般躁动。”
“郎君一直为三郎着想。”延礼站一旁为思康倒上茶水。
思康翻了一页书籍后说道:“童乐不是小孩子了,该要成熟些。”
延礼听着点头。
“昨夜在戏班突然围上来的是何人?”思康忽想起来问。
延礼解释道:“他们都是城中显赫贵族,看上了戏班的乐器和绫罗绸缎戏服,找戏班的人打听,知道是郎君在卖,这才想找郎君买。”
“是嘛。”思康又翻了一页书。“想来是戏曲氛围令这些贵族看上了好物,角儿穿上绫罗绸缎戏服,配上琵琶妙音唱戏,确实吸引人,庾捕头点子当真不错。”
思康忽然想起清晨在街道,默对他讲的那些直白话。
本该要翻书页,思康手停顿在了书角上一时出神。
我帮你是真情实意。
我可不是为了要东西才帮你。
你可见过飞燕?方郎君便如同笼中飞燕,只能透过笼子望见天,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唯有风才是时常吹向自己
我愿如风,伴郎君身旁。
思康想到当时默忽然转身离开,而他反应不及没拉住,是不是因为自己犹豫驳了庾捕头面子,让她难堪了......那时候是不是应该主动一些......思康反思着那时候或许不该犹豫应当直接一些。
延礼发觉思康一直在看同一张书页,轻声唤道:“郎君?”
“嗯?”思康回过神看着延礼。
“此书郎君不喜欢了?”延礼问。
“没有,挺好的。”思康浅浅笑说。
延礼不解:“可郎君看着此页愣神了好久。”
思康低头一看,确实这一页书角被捏的褶皱了,抚平书角,故作思考。
“我在想贵族要的东西,府库定是没有存货了。”
“确实,那几位郎君要了许多乐器布料。”延礼说的话,思康接着翻了一页书。
“你去背上些衣物,告诉平老准备一下,午后出发去扬州,不知曹掌柜是否回了扬州,该与他将这次合作的钱分一分了。”
“是郎君,我这就去。”
待延礼离屋,思康又翻回上一页,柔和摩擦已有折痕书角。
午后马厩
青阳将布袋安置在马背上,不忘提醒默。
“捕头,路上小心,到了扬州莫忘了写封信报个平安。”
默腰间带着佩剑将军剑,一跃上了马,她本就不识字,何来写信?
“好,待我画给你。”
“画?”青阳一头雾水,只听默洪亮一声驾,眼瞅着捕头骑马扬长而去。“捕头小心啊!”
身后青阳担心呼喊,默直奔城门出城。
半响后,黄昏时分,默骑马到洛阳运河舶口,下了马牵着快马徘徊在舶口处。
默瞧着空荡荡舶口毫无一艘船,本想再乘坐上次去扬州时大胡子的船,看来无望了。
眼下连船都没有,只能走陆路了,默右手一横,刚要牵绳上马。
“庾捕头?”
此声有些熟悉,默转身瞧去,不知何时思康已站在她身后。
“方郎君。”默到感觉意外。“你在此处作何?”
思康也没想到会在洛阳舶口碰见默,不经意浮出笑容:“这话我也想问庾捕头。”
“马上要入夜了,舶口会关闭,不会有别的船。”思康看了看默牵着快马身上布袋。“庾捕头此时来舶口是要出门?”
“我去扬州办公。”
“正好我也要去扬州。”思康指向不远处还停留着船。“庾捕头若不嫌弃,不如一起。”
默瞧出那船是先前去曹国乘坐的三层楼大船。
“好。”
思康看向一旁延礼:“延礼,帮庾捕头牵马。”
“是郎君。”
延礼顺手接过默手中马绳。
“劳烦了。”默客套一句,延礼微微颔首回应将马牵到身边。
默随思康走向大船,故作第一次见到惊奇。
“这船样子瞧着比别的船甚是阔绰。”
思康作解:“此船为皇家所用,用来公办。”
话语间已进到船内部,思康见默好奇打量四周,便为默一一解释。
“一二层是船舱,放货物,检查船只损耗。”
思康同延礼说道:“马匹放在里面,照顾好它。”
“知道了郎君。”延礼牵好马去到船舱里面。
思康带默往上去:“庾捕头这边走,三层是卧房。”
“庾捕头可在此屋歇息。”思康说话间便推开一间房屋。
默瞧了瞧卧房宽敞得很,跟先前去曹国思康住过的房一样,点头笑言:“好,方郎君费心了。”
话音未落,走廊上有屋门打开,江润婉见到思康同默站一起,便柔声唤来。
“思康。”
“母亲。”思康走向江润婉,默目光随思康身影落在江润婉身上。
默一眼便认出那女子是无明在人间的母亲,便跟过去。
江润婉问道:“天已黑,船怎还不动?”
“这就走。”思康同江润婉介绍起默。“母亲,这是六扇门庾捕头。”
“见过娘子。”默向江润婉抱拳当做行礼。
此礼行得过于豪放,江润婉稍有被吓到,微微颔首回应。
站一旁的乳娘打量着默。
思康对江润婉解释道:“庾捕头行走江湖,多是随性。”
“无妨。”江润婉并未在意,反而目不转睛看着默,与旁的女子不同,默举手投足间有种洒脱英气,跟固执的思康站一起,另有一番韵味。
江润婉一眼便觉得默跟思康天生一对,便同思康关心起默。
“庾捕头睡在哪间屋?采光可好?可要挑好一些房屋给庾捕头住。”
“母亲,都安排好了。”思康道。
默同江润婉浅笑道:“我一介小辈,娘子喊我捕头,岂不是折煞我了,娘子喊我兰山就好。”
江润婉抿嘴一笑:“那我便不同兰山客气了。”
思康低语提醒江润婉:“母亲,这样太过失礼。”
“娘子随意。”默直言。
“瞧瞧,兰山都没意见,思康就省省心吧。”江润婉稍有埋怨思康多虑。
此时一郎君跑来告知思康:“少卿,要开船了。”
“知道了,我就来。”思康看向江润婉。“母亲早些歇息。”
江润婉点头道:“你去吧。”
思康转身要走,默便问起。
“方郎君,可有需要我帮忙之处?”
“庾捕头休息便好。”思康话后同旁人离开。
走廊只剩下江润婉乳娘同默。
默对江润婉恭敬道:“娘子歇息着,我去看看马匹。”
江润婉含笑点头望着默走远的背影,不禁问乳娘。
“如何,这姑娘跟思康在一起是不是很般配。”
“庾捕头看着像直爽人,到是跟郎君沉稳性子互补。”乳娘应声。
江润婉很是满意默,不自主期待起:“若兰山愿与思康成亲也是极好的。”
“郎君跟庾捕头常在一起,两人肯定多少有感情,娘子莫要过多为郎君姻缘担心了,定会成真。”乳娘安慰着江润婉,忽船身一晃,乳娘扶着江润婉。
“娘子回屋歇息吧。”
再望不见默背影后,江润婉随乳娘回屋。
二层船舱,一排围栏简易围了一圈当做马厩,延礼正站围栏中手拿一堆青草喂马。
“这马快被你喂成猪了。”
延礼被突如其来女声吓一跳,回头看去,不知何时默已站在延礼身后。
“庾捕头。”延礼忙躬身行礼。
默走进围栏,笑道:“你对它真是上心,喂得这般好。”
“应当的。”延礼本分回应。
默从袖中拿出一枚黄玉给了延礼。
“庾捕头这。”
“拿着吧,照顾它也是劳烦你了。”默推着延礼手,这才延礼收下了黄玉。
默转身拿起一把青草喂马,夸起来:“你们这里不仅船好,连喂马都用上等草料。”
一旁延礼为马打理毛发,连连回应默:“郎君心善,对大家万分照顾,一视同仁。”
默随意问起:“你们郎君怎么样?”
突然被问,延礼一愣,随后回过神如实道:“郎君人很好。”
“可有喜欢的娘子?”默听不到回答便瞧去,只见延礼正看着她。
延礼撇过头:“小的也不知郎君欣喜谁。”
默表面喂马,实则若有所思起。
运河之上,大船再次启程缓缓有序前进,激起水面荡荡波纹,开向南下。
深夜,默倚靠在床上闭目养神,静静听船外悠悠水流。
忽轻轻敲门声,思康声从门外传来。
“庾捕头可歇息了?”
默睁眼起身近到门前,开门只见思康托着餐盘站门外,默瞧了一眼餐盘上酒肉。
“我听延礼说庾捕头还未吃食,又见捕头屋中还有光亮,想着时辰不早了,庾捕头一直不吃东西,再饿坏了身子。”思康缓缓解释一二,默接过餐盘后不禁问。
“方郎君可吃过了?”
“正在吃,才听延礼讲你还没吃,我便过来看看。”
默浅笑道:“多谢,能否请方郎君差人送个笔墨过来,跑外办公,报个平安。”
“自然可以,过会儿我让延礼送来,庾捕头早些歇息。”思康轻声一句,为默关上屋门。
默听着脚步声远去,又瞧着餐盘上酒肉甚是满意。
“施主。”
孟云熹也颔首微微点头回礼,看着紫裟和尚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来娘子,我们来上柱香。”张一拿过一旁和尚手中香递给孟云熹。
张一本是不信这些神佛鬼怪,但是孟云熹喜欢,张一便做。
孟云熹手捧香跪在佛前诚心祈祷:请神明保佑父亲母亲身体健康无忧,思康哥哥安康前程似锦,早日……遇到意中人。孟云熹俯下身真诚磕上三次头后起身,张一顺势扶着孟云熹。
“夫君,我们出去走走吧。”孟云熹淡淡邀约,张一笑开了花。
“好,娘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紫裟和尚同要走的二人柔笑道:“即日有法会,可净化身心,二位施主不妨留下听一听。”
“不用。”张一甩手挥掉,拉着孟云熹离开。
紫裟和尚躬身温和目送。
没走几步,孟云熹望见江润婉前来庙中。
江润婉也看见了孟云熹。
两人隔着几步之远,孟云熹想要上前同江润婉打招呼,张一却拉着孟云熹去了别处。
“同那种下等官员家眷不必浪费时间。”
孟云熹只有微微回头对江润婉轻笑颔首已是行礼,江润婉对孟云熹挥挥手,自是两人招呼过了。
“娘子不同小相公夫人说句话吗?”乳娘问。
江润婉望着孟云熹渐远背影:“你也说了是小相公夫人,与我们不同,还是不要扰了他们夫妇清净。”
“走,去看看谦良。”
紫裟和尚见到江润婉前来,霎时高兴匆匆迎接:“母亲!”
江润婉见谦良打扮的精神,关怀道:“今日可是个大日子,你来讲法会,可准备好了?”
“母亲放心,儿子都准备好了。”方衡信心满满。
江润婉满意点头。
“母亲先去屋中坐等一下,法会马上开始。”方衡领着江润婉进到庙中内屋,乳娘停顿了一下才跟在方衡后面。
刑部,默刚踏进门内,走到六扇门前只见严尚书正等着她。
“昨夜城门只有你当班。”严尚书厉声质问默。
默笑道:“尚书这是也不让我当班了吗?”
严尚书不满道:“你可以当班,但你让所有将士去听戏一夜不归,此等玩忽职守,若此时起义兵偷袭,城门出事你担不起。”
默直言:“若真有贼人杀来,不劳尚书费心,我会杀的一干二净。””
默身手,严尚书自然肯定。
“尚书可曾想过,从起义兵杀人到即日,士兵他们不曾停歇一刻时刻守着都城,只昨日一夜放松,将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过度紧张劳累只会事半功倍。”默此番话严尚书若有所思。
“起义兵的事自然也拖不得,我即日去扬州找万里,他多日不回也无音讯,若出事,不能再等下去了。”默神色难得肃穆一次,一改往日闲散,严尚书甚是满意。
严尚书拿出内袖里钱袋给了默:“昨夜请客听戏宵夜,你的月俸花完了吧,这些用在路上。”
默掂量了掂量钱袋,沉甸甸分量足实,笑道:“多谢尚书。”
严尚书又拿出袖中金疮药交给默:“此药你也装着以备不时之需。”
默不客气收了。
“一路小心,尽快回来。”默颔首点头,严尚书才放心转身离开。
青阳跑来撞上离开的严尚书。
“尚书。”青阳躬身行礼,严尚书只看了青阳一眼后走出六扇门。
青阳赶紧跑来找默,抱怨起:“捕头怎么偏心,请他们听戏宵夜不叫我!”
“你不是跟古尚书忙着。”默轻描淡写一句话,转身回了六扇门自己屋中。
“那捕头也不能忘了我呀!”青阳紧追不舍,默打发着。
“下次喊你。”
青阳霎时高兴了,忽想起一事同默说道:“古尚书查出来账本上买药的人,我也都跟年尚书说了。”
默到意外:“古尚书动作够快。”
“确实,古尚书看出是药房账本,说是捕头应该有什么大事,便连夜调查。”青阳回想着全部告知默。
默满意的很:“瞧来咱们这位户部尚书也不只是贪财。”
“这些事你来盯着,不能有任何差错,若有人不从,让年尚书随意处置。”
青阳听着默的话,不解道:“那捕头做什么?”
“我即刻去扬州,你去给我备一匹好马。”
青阳惊讶道:“捕头去扬州作何?”
“你只需知道与起义兵有关。”默说。
“捕头一人去?”青阳试探问,不会还有少卿吧?
默点头。
青阳即刻说道:“我跟捕头去!万一有什么事,我跟捕头也好有照应。”
“不必。”默果断拒绝,青阳一下蔫儿了。
“你留下盯着古尚书跟年尚书查的药房账本上那些人,有你在,我放心。”
青阳瞬时又有了精气神。
“是!我这就给捕头挑一匹又快又好的马!”青阳兴奋小跑去挑马。
方宅内院书屋,思康坐书案前看着书籍。
延礼悄声进屋同思康说道:“郎君,三郎没有发脾气,正好好读书。”
思康满意点头:“那便好,快要考试了,心态应当平稳些,不要那般躁动。”
“郎君一直为三郎着想。”延礼站一旁为思康倒上茶水。
思康翻了一页书籍后说道:“童乐不是小孩子了,该要成熟些。”
延礼听着点头。
“昨夜在戏班突然围上来的是何人?”思康忽想起来问。
延礼解释道:“他们都是城中显赫贵族,看上了戏班的乐器和绫罗绸缎戏服,找戏班的人打听,知道是郎君在卖,这才想找郎君买。”
“是嘛。”思康又翻了一页书。“想来是戏曲氛围令这些贵族看上了好物,角儿穿上绫罗绸缎戏服,配上琵琶妙音唱戏,确实吸引人,庾捕头点子当真不错。”
思康忽然想起清晨在街道,默对他讲的那些直白话。
本该要翻书页,思康手停顿在了书角上一时出神。
我帮你是真情实意。
我可不是为了要东西才帮你。
你可见过飞燕?方郎君便如同笼中飞燕,只能透过笼子望见天,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唯有风才是时常吹向自己
我愿如风,伴郎君身旁。
思康想到当时默忽然转身离开,而他反应不及没拉住,是不是因为自己犹豫驳了庾捕头面子,让她难堪了......那时候是不是应该主动一些......思康反思着那时候或许不该犹豫应当直接一些。
延礼发觉思康一直在看同一张书页,轻声唤道:“郎君?”
“嗯?”思康回过神看着延礼。
“此书郎君不喜欢了?”延礼问。
“没有,挺好的。”思康浅浅笑说。
延礼不解:“可郎君看着此页愣神了好久。”
思康低头一看,确实这一页书角被捏的褶皱了,抚平书角,故作思考。
“我在想贵族要的东西,府库定是没有存货了。”
“确实,那几位郎君要了许多乐器布料。”延礼说的话,思康接着翻了一页书。
“你去背上些衣物,告诉平老准备一下,午后出发去扬州,不知曹掌柜是否回了扬州,该与他将这次合作的钱分一分了。”
“是郎君,我这就去。”
待延礼离屋,思康又翻回上一页,柔和摩擦已有折痕书角。
午后马厩
青阳将布袋安置在马背上,不忘提醒默。
“捕头,路上小心,到了扬州莫忘了写封信报个平安。”
默腰间带着佩剑将军剑,一跃上了马,她本就不识字,何来写信?
“好,待我画给你。”
“画?”青阳一头雾水,只听默洪亮一声驾,眼瞅着捕头骑马扬长而去。“捕头小心啊!”
身后青阳担心呼喊,默直奔城门出城。
半响后,黄昏时分,默骑马到洛阳运河舶口,下了马牵着快马徘徊在舶口处。
默瞧着空荡荡舶口毫无一艘船,本想再乘坐上次去扬州时大胡子的船,看来无望了。
眼下连船都没有,只能走陆路了,默右手一横,刚要牵绳上马。
“庾捕头?”
此声有些熟悉,默转身瞧去,不知何时思康已站在她身后。
“方郎君。”默到感觉意外。“你在此处作何?”
思康也没想到会在洛阳舶口碰见默,不经意浮出笑容:“这话我也想问庾捕头。”
“马上要入夜了,舶口会关闭,不会有别的船。”思康看了看默牵着快马身上布袋。“庾捕头此时来舶口是要出门?”
“我去扬州办公。”
“正好我也要去扬州。”思康指向不远处还停留着船。“庾捕头若不嫌弃,不如一起。”
默瞧出那船是先前去曹国乘坐的三层楼大船。
“好。”
思康看向一旁延礼:“延礼,帮庾捕头牵马。”
“是郎君。”
延礼顺手接过默手中马绳。
“劳烦了。”默客套一句,延礼微微颔首回应将马牵到身边。
默随思康走向大船,故作第一次见到惊奇。
“这船样子瞧着比别的船甚是阔绰。”
思康作解:“此船为皇家所用,用来公办。”
话语间已进到船内部,思康见默好奇打量四周,便为默一一解释。
“一二层是船舱,放货物,检查船只损耗。”
思康同延礼说道:“马匹放在里面,照顾好它。”
“知道了郎君。”延礼牵好马去到船舱里面。
思康带默往上去:“庾捕头这边走,三层是卧房。”
“庾捕头可在此屋歇息。”思康说话间便推开一间房屋。
默瞧了瞧卧房宽敞得很,跟先前去曹国思康住过的房一样,点头笑言:“好,方郎君费心了。”
话音未落,走廊上有屋门打开,江润婉见到思康同默站一起,便柔声唤来。
“思康。”
“母亲。”思康走向江润婉,默目光随思康身影落在江润婉身上。
默一眼便认出那女子是无明在人间的母亲,便跟过去。
江润婉问道:“天已黑,船怎还不动?”
“这就走。”思康同江润婉介绍起默。“母亲,这是六扇门庾捕头。”
“见过娘子。”默向江润婉抱拳当做行礼。
此礼行得过于豪放,江润婉稍有被吓到,微微颔首回应。
站一旁的乳娘打量着默。
思康对江润婉解释道:“庾捕头行走江湖,多是随性。”
“无妨。”江润婉并未在意,反而目不转睛看着默,与旁的女子不同,默举手投足间有种洒脱英气,跟固执的思康站一起,另有一番韵味。
江润婉一眼便觉得默跟思康天生一对,便同思康关心起默。
“庾捕头睡在哪间屋?采光可好?可要挑好一些房屋给庾捕头住。”
“母亲,都安排好了。”思康道。
默同江润婉浅笑道:“我一介小辈,娘子喊我捕头,岂不是折煞我了,娘子喊我兰山就好。”
江润婉抿嘴一笑:“那我便不同兰山客气了。”
思康低语提醒江润婉:“母亲,这样太过失礼。”
“娘子随意。”默直言。
“瞧瞧,兰山都没意见,思康就省省心吧。”江润婉稍有埋怨思康多虑。
此时一郎君跑来告知思康:“少卿,要开船了。”
“知道了,我就来。”思康看向江润婉。“母亲早些歇息。”
江润婉点头道:“你去吧。”
思康转身要走,默便问起。
“方郎君,可有需要我帮忙之处?”
“庾捕头休息便好。”思康话后同旁人离开。
走廊只剩下江润婉乳娘同默。
默对江润婉恭敬道:“娘子歇息着,我去看看马匹。”
江润婉含笑点头望着默走远的背影,不禁问乳娘。
“如何,这姑娘跟思康在一起是不是很般配。”
“庾捕头看着像直爽人,到是跟郎君沉稳性子互补。”乳娘应声。
江润婉很是满意默,不自主期待起:“若兰山愿与思康成亲也是极好的。”
“郎君跟庾捕头常在一起,两人肯定多少有感情,娘子莫要过多为郎君姻缘担心了,定会成真。”乳娘安慰着江润婉,忽船身一晃,乳娘扶着江润婉。
“娘子回屋歇息吧。”
再望不见默背影后,江润婉随乳娘回屋。
二层船舱,一排围栏简易围了一圈当做马厩,延礼正站围栏中手拿一堆青草喂马。
“这马快被你喂成猪了。”
延礼被突如其来女声吓一跳,回头看去,不知何时默已站在延礼身后。
“庾捕头。”延礼忙躬身行礼。
默走进围栏,笑道:“你对它真是上心,喂得这般好。”
“应当的。”延礼本分回应。
默从袖中拿出一枚黄玉给了延礼。
“庾捕头这。”
“拿着吧,照顾它也是劳烦你了。”默推着延礼手,这才延礼收下了黄玉。
默转身拿起一把青草喂马,夸起来:“你们这里不仅船好,连喂马都用上等草料。”
一旁延礼为马打理毛发,连连回应默:“郎君心善,对大家万分照顾,一视同仁。”
默随意问起:“你们郎君怎么样?”
突然被问,延礼一愣,随后回过神如实道:“郎君人很好。”
“可有喜欢的娘子?”默听不到回答便瞧去,只见延礼正看着她。
延礼撇过头:“小的也不知郎君欣喜谁。”
默表面喂马,实则若有所思起。
运河之上,大船再次启程缓缓有序前进,激起水面荡荡波纹,开向南下。
深夜,默倚靠在床上闭目养神,静静听船外悠悠水流。
忽轻轻敲门声,思康声从门外传来。
“庾捕头可歇息了?”
默睁眼起身近到门前,开门只见思康托着餐盘站门外,默瞧了一眼餐盘上酒肉。
“我听延礼说庾捕头还未吃食,又见捕头屋中还有光亮,想着时辰不早了,庾捕头一直不吃东西,再饿坏了身子。”思康缓缓解释一二,默接过餐盘后不禁问。
“方郎君可吃过了?”
“正在吃,才听延礼讲你还没吃,我便过来看看。”
默浅笑道:“多谢,能否请方郎君差人送个笔墨过来,跑外办公,报个平安。”
“自然可以,过会儿我让延礼送来,庾捕头早些歇息。”思康轻声一句,为默关上屋门。
默听着脚步声远去,又瞧着餐盘上酒肉甚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