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明亮,午夜相较白天,不再炙烫刺眼。
她白日里已经来打探过了,湖水确实不深,至于别的,现下湖中涌着的圆月,辉光柔和,四下里却消静,似有某种奇异的庄严裹挟,像是确有点不寻常。
她心里犹豫了一番要不要把鞋子留在岸边。这是一双素面的鞋子,还很新,节前发了钱后新买的。她有些不舍得穿着这鞋踩进水里去,不穿又怕光脚踩到湖里的什么东西,被奇奇怪怪的虫虫蛇蛇咬。
湖底没有什么淤泥,很硬实,水草不像平时看起来那么顺滑的样子,细麻绳似的,搓脚底。她小心地从柳树投在湖面的阴影里走出来,暴露到月光下。就算没有用也没什么,且试一试再说。
前一年春天踏青归家,还没吃晚食,便发起热。以为是吹了风,睡上一觉便能好,第二日照镜子一看,额上起了一层细密的疹子,几天下来也没好,反而颊上也肿了起来。去看了医师,吃了几剂药也不好。听人介绍城西的回春堂,有个郎中长于治面疮,迢迢地奔过去,日日灌两大碗药下去,兢兢地敷那面膏,也看不出好转来。
虽本也没有那美貌,平平常常一张脸,原也有时候,照照镜子,嫌这处有个痣,那处有个斑斑点点,两边耳朵有点不一样高什么的,现在却是就想要那平平常常的一张脸也不能了。然而外出上工还是得去,这病看着不值偏倚,不危及性命,也不影响行动,不影响上工。
一开始,不愿见人,尤其遇到认识的人,畏畏缩缩地低下头,略略侧首,错开视线,不想迎面仰脸。只这也好让人疲累。畏缩的姿态丑陋得让人更厌弃,叫人心里更难受了。再后便索性做无异样那样,仰着脸如常笑谈。
早时,工友还关切,讲东巷的那郎中,看好了她邻人女儿的面疮,只去灸几次便好。热心的邻里知道城外村中医术几代家传的长者,领着去看。时长日久,大家竟都适应了她的这幅面容,像她自来就是这幅面容,从小时候的面容,长成大姑娘的面容,然后自然而然地就长成了现在的面容。只她还不能接受,任何年纪的女子都对容貌难以割舍,更何况她本也没有很高的心志,只领副平常样貌就可了。如今这也不能得,叫人如何甘心。
听这处偏方,以车前子泡水服。又有别人讲生冷瓜果都吃不得。久病成医,还没能够,但对这病也起了一点似是而非的小经验。过午了就不吃东西,症状像是会消下去些,几日不吃,半夜腹内绞痛得伸手不能。肤为体表,怀疑得了什么别的还未查得的大病是很自然的联想,倒也不是怕死,但想到有了什么别的大病,心里很不是滋味。
风从水面拂上来,在夜里带着一点冷意。她走到月亮边上,湖水刚及她的下唇边。这湖面的月影是如此的大,比今夜的圆月更甚,水纹晃动,停住一望下,就有些晕眩,再往里走一步,已到了月中。水不凉,还没能没过发顶,将将到了鼻下。她微微踮起脚,以免呛到。要湖水浸没才行。立着调整了下呼吸,屈膝往水下沉一些,湖水漫过头顶,扎得潦草的小揪,像月里飘着的落叶。
几息下就忍不得了,要站起身,透出头来。原先不起眼的水波竟晃得人站不稳,双手本能在两侧张开来拨水,以求平稳。一下没站住,惊慌立刻涌向四肢百骸,再挣了一下还是没站住。
瞬间闪过,自己的死,成为明日村头巷尾,七大姑八大婆嘴里离奇谈资的场景。“雪落漾很浅的嘞,淹死了喏。”
竟就这样了。竟就是这样了。好没脸。
一日里把整个湖面都走了个遍,除了那尊像,什么也没有。白日里太阳亮得睁不开眼,躺在岸边的树荫下。为什么上不了岸,只能在湖上走,和个被系住的风筝似的,风筝倒还能飞呢,这么一想,她觉着要么试一试,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只是现下实在太晒,还是先在树荫里躺一躺,等太阳退了再说。
寻常人,同她一样的寻常人,应该都总有几次好奇人死后究竟会怎么样吧。话本、志怪、俗识都是活人讲的,相信的人也不能完全相信,而毫无感情的遁尘归土,空空了无,就是最冷静的理学者,坚持里也仍尚有一丝隐秘的迟疑。“我现在是知道了。”知道了……嗯,这境况,眼下也很难讲清楚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下午下了骤雨,浑身淋透。这个时节常有的天气,半下午,天黑了起来,有时也打两个闪电,滂沱的水倾倒下来,一会功夫,雨云过去了,天亮了,仍回到晴朗白日。这一个短夜昼过去,后面才是要到真的黄昏,晚霞绚丽得让人不忍不看。这样的一日比别的一日感觉上要长,等下了工,真正的黄昏起来了,像是某种额外时间的奖赏。被这雨兜头一浇,着实很凄凉,树荫一点不遮雨,抱膝坐起来,她把外衣披在头上,很快就湿透了。
还第一次在下大雨时,呆在湖上呢。
看着这雨过去,起来走动,吹衣服。有太阳,倒也不怎么冷,只是衣服粘在身上,有些不舒服。把外衣绑在了那尊塑像上,现下应该比身上干得快。塑像是白的,不知道是什么石头,样貌雕得很俊秀,神态静谧,微微像是含着笑意,不知是哪路菩萨。不过,这像没有莲座,穿着鞋履于水面上,头上也未有冠,说是菩萨像,又很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瑰丽的晚霞,最终淡了下来,将近于无了。天还尚未暗下来,对面吹来风,柳树的枝梢在风里垂晃,也晃动着人的心。一个枝梢探出来,垂挂厚厚一绺枝条,探出好几个枝梢,都举出浓绿的……“傀儡”,这柳树像一只绿毛水怪般,提着潦草模糊的傀儡,在风里晃动,怪可怖的。只是,只是,“它不能向我靠近诶。”想到这,她不禁笑了。
“你笑什么?”
她视线落定在那棵枝条停住的柳树身上,“你会说话?”
它捋捋自己的枝条,像被玩伴嘲笑而不安的小孩子,气势却有些恶狠狠的,“你为什么笑?”
“我,您是这边的守护神吗?”她敛了敛心神。
长久没有回应。
“你在这边多久啦?”她试探道。
在她以为,不会有回应时,一个瓮瓮的声音,像是带有一点疑惑,“我不知道。”说完像是有点丧气似地,又没了声响。
“湖里那尊像,是雪娘娘的像吗?”虽然雪娘娘的话,她本来以为是眉目含笑的女子,但仙人的事,凡人还是不要弄明白的好。
“雪娘娘的像?”它停顿了一下,“你相信有雪娘娘。”它放声笑了起来。
“你……”流传雪落漾的水有雪娘娘的灵力,月圆时月心灵力最盛。传言归传言,传出这样的说法来,这水总是有些特别之处的。“你不是柳树精吗?柳树精都……”有,雪娘娘怎么好笑了。
“我才不是柳树精。”它有些气急,像是柳树精是一个什么不好的称呼。
没料到有这么大的反应,她小心道:“那您是……”
“我是……”,它像是在思索,然后堂堂正正道:“我是柳树。”
这回答叫她不禁莞尔,打趣道:“柳树都会讲话吗?”
“你旁边的那个,还有你旁边的旁边的那个柳树,都会讲话吗?”
它不做声,像是在想,到底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你知道,湖里是什么像?”
“在哪里?”
她侧开身,往那塑像的方向,望去,淡黄色的外衣,衣角掀动。它竟然不知道。
“我就看见你,在湖面上飘来飘去。”
“我是走来走去。”下意识地对“飘”介怀,“我根本都飘不起来。”
“在水上走来走去”,柳树道:“我从没见过人在水上走来走去,只见过人在地上走。”
“水上怎么不能走,就和在地上一样走。”
天色开始变暗,两个人都不讲话后,四周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
走得久了,很想坐下休息,她回到像边上,穿上外衣,打算在像边靠一靠。一点鸟叫声都没有呢,真是好奇怪。她靠在像背面,水面渐渐变得深邃起来,柳树的样子也隐没在一片树的暗影里。星星升了上来,浩瀚的星空,像倒扣的荷叶。
她仰着头,仔细辨认那些微弱隐隐的星光处,是否是真的有星子。蓦地,眼角瞥到有一个地方在闪光。她把头朝后面再仰一些,那白色的塑像发顶,有绿色的闪光,似栖了一盏萤火虫。
有萤火虫吗?亮光久久不动。
她扶着像站了起来,绕到像的正面端详,像的面容现在看不得那么清楚了。她踩到石像的鞋子上,攀住石像曲起的右臂,踮起脚来。像是发簪。她伸出手探去,簪头入手凉凉的,光映得她的掌心也透着绿色的光。她用指腹描摹簪子的形状,簪子竟然松动了。她于是捏住簪子,试着将簪子抽出来。猝不及防地失去了平衡,湖面和天空陡然逝去,耳边有低低的吃痛的声音,她抬头,见对方微蹙的眉间,慌忙爬起来,退开两步。
此处是一方小室,用具寥寥,又透出雅致和高古。那人撑起身,向她望来。自己之前的举动一下子使她的脸烧起来,她连忙把手里的簪子向那人的方向双手递去:“你的簪子。”
他站起身来,没有靠近,“姑娘是如何到的这里?”
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迟疑着低着头,手一直伸着,刚要抬头,听得:“此处为我休憩的小室,姑娘孤身在此,恐有不便。”她看那人面容,分明没有表情,却晏晏怡人的样子,话说得谦和有礼,又不容驳拒。
那人说着接过她递上的簪子,她道:“对不住,实在是打扰了”,便往室外去。推门步出,夜风一下子扑上面来,稍稍散去刚才的窘然。外面是一连片矮林,晨雾正从地上聚生,霭霭弥漫在树脚。她正探查从哪处下去,那人却也走了出来。远处响起乡间的鸡鸣声,不久便该要天亮了。身后传来如雷的鼾声,那小室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棚屋。棚屋搭在这垒起的泥台上,居高临下,屋里想是守园的人,仍睡梦正酣。
她惊愕地向那男子望去,他正看着矮林,不知道在想什么。
“公子,可是会术法?”
“略会一些。”没有起伏的语调,无从判断他话中有几分真假。
两人站着不说话。她觉得自己还是趁天完全亮前从园里走出去罢,以免生出不必要的纠缠。从垒起的土台上下到林子里,才发现是橘园,方才风里的味道是橘林里的气味。橘子已是成熟,枝头累累。她顺着地埂走,那男子跟在她身后几步远。到了栅门边,天已近乎亮了,外面是条小道,两侧种了高大的樟树。道边隔不远便有些木台子,想是用来摆果子卖的,这路不知道通到哪里去,樟树间的天色透着绯红。清晨透着露水的味道,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不知往哪处走好,她正准备坐一下,园里走出来一位妇人,拿着个矮条凳,看到他们两,很是惊诧。她忙上前道:“姐姐,这条路是通向哪里去的?”
“斜字港。”没有听过的地名。
“嫂子家中有多出的鞋袜?用这簪子同你换一副她穿的鞋袜,嫂子可愿意?”
她侧首看向那男子,他仍是一副淡淡的样子。想说一句不用,一下没能说出口。赤脚走在泥地里,初时还有些新奇在,后面脚底就开始有些疼,不过忍着罢了。泥埂上平滑还走得,到了大道上恐是更不易行,她刚想歇一下,也有很大缘由是为此。要是带了钱就好了。她把钱袋留在岸上了。
簪子是木头的,簪头刻成某种神兽在云里穿梭的样子,瞳点玉珠。那妇人接过簪子,连声道:“可以。可以。”妇人看了看她的脚,又迟疑道:“我有双春日里新纳的鞋子,只是穿过一两回了”,似是不好意思,“但样子和面料都是好的,原先是备来事情场里穿的,姑娘不知道愿不愿意穿。”
她忙道:“当然没关系。”妇人道:“那你们稍稍等等,我去拿来。”
零星有别的园子里的人开始出来,她低头看到自己的脚,沾了灰和草,突然感到有些窘迫。
“谢谢。”
“嗯。”男子轻声应道。
她白日里已经来打探过了,湖水确实不深,至于别的,现下湖中涌着的圆月,辉光柔和,四下里却消静,似有某种奇异的庄严裹挟,像是确有点不寻常。
她心里犹豫了一番要不要把鞋子留在岸边。这是一双素面的鞋子,还很新,节前发了钱后新买的。她有些不舍得穿着这鞋踩进水里去,不穿又怕光脚踩到湖里的什么东西,被奇奇怪怪的虫虫蛇蛇咬。
湖底没有什么淤泥,很硬实,水草不像平时看起来那么顺滑的样子,细麻绳似的,搓脚底。她小心地从柳树投在湖面的阴影里走出来,暴露到月光下。就算没有用也没什么,且试一试再说。
前一年春天踏青归家,还没吃晚食,便发起热。以为是吹了风,睡上一觉便能好,第二日照镜子一看,额上起了一层细密的疹子,几天下来也没好,反而颊上也肿了起来。去看了医师,吃了几剂药也不好。听人介绍城西的回春堂,有个郎中长于治面疮,迢迢地奔过去,日日灌两大碗药下去,兢兢地敷那面膏,也看不出好转来。
虽本也没有那美貌,平平常常一张脸,原也有时候,照照镜子,嫌这处有个痣,那处有个斑斑点点,两边耳朵有点不一样高什么的,现在却是就想要那平平常常的一张脸也不能了。然而外出上工还是得去,这病看着不值偏倚,不危及性命,也不影响行动,不影响上工。
一开始,不愿见人,尤其遇到认识的人,畏畏缩缩地低下头,略略侧首,错开视线,不想迎面仰脸。只这也好让人疲累。畏缩的姿态丑陋得让人更厌弃,叫人心里更难受了。再后便索性做无异样那样,仰着脸如常笑谈。
早时,工友还关切,讲东巷的那郎中,看好了她邻人女儿的面疮,只去灸几次便好。热心的邻里知道城外村中医术几代家传的长者,领着去看。时长日久,大家竟都适应了她的这幅面容,像她自来就是这幅面容,从小时候的面容,长成大姑娘的面容,然后自然而然地就长成了现在的面容。只她还不能接受,任何年纪的女子都对容貌难以割舍,更何况她本也没有很高的心志,只领副平常样貌就可了。如今这也不能得,叫人如何甘心。
听这处偏方,以车前子泡水服。又有别人讲生冷瓜果都吃不得。久病成医,还没能够,但对这病也起了一点似是而非的小经验。过午了就不吃东西,症状像是会消下去些,几日不吃,半夜腹内绞痛得伸手不能。肤为体表,怀疑得了什么别的还未查得的大病是很自然的联想,倒也不是怕死,但想到有了什么别的大病,心里很不是滋味。
风从水面拂上来,在夜里带着一点冷意。她走到月亮边上,湖水刚及她的下唇边。这湖面的月影是如此的大,比今夜的圆月更甚,水纹晃动,停住一望下,就有些晕眩,再往里走一步,已到了月中。水不凉,还没能没过发顶,将将到了鼻下。她微微踮起脚,以免呛到。要湖水浸没才行。立着调整了下呼吸,屈膝往水下沉一些,湖水漫过头顶,扎得潦草的小揪,像月里飘着的落叶。
几息下就忍不得了,要站起身,透出头来。原先不起眼的水波竟晃得人站不稳,双手本能在两侧张开来拨水,以求平稳。一下没站住,惊慌立刻涌向四肢百骸,再挣了一下还是没站住。
瞬间闪过,自己的死,成为明日村头巷尾,七大姑八大婆嘴里离奇谈资的场景。“雪落漾很浅的嘞,淹死了喏。”
竟就这样了。竟就是这样了。好没脸。
一日里把整个湖面都走了个遍,除了那尊像,什么也没有。白日里太阳亮得睁不开眼,躺在岸边的树荫下。为什么上不了岸,只能在湖上走,和个被系住的风筝似的,风筝倒还能飞呢,这么一想,她觉着要么试一试,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只是现下实在太晒,还是先在树荫里躺一躺,等太阳退了再说。
寻常人,同她一样的寻常人,应该都总有几次好奇人死后究竟会怎么样吧。话本、志怪、俗识都是活人讲的,相信的人也不能完全相信,而毫无感情的遁尘归土,空空了无,就是最冷静的理学者,坚持里也仍尚有一丝隐秘的迟疑。“我现在是知道了。”知道了……嗯,这境况,眼下也很难讲清楚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下午下了骤雨,浑身淋透。这个时节常有的天气,半下午,天黑了起来,有时也打两个闪电,滂沱的水倾倒下来,一会功夫,雨云过去了,天亮了,仍回到晴朗白日。这一个短夜昼过去,后面才是要到真的黄昏,晚霞绚丽得让人不忍不看。这样的一日比别的一日感觉上要长,等下了工,真正的黄昏起来了,像是某种额外时间的奖赏。被这雨兜头一浇,着实很凄凉,树荫一点不遮雨,抱膝坐起来,她把外衣披在头上,很快就湿透了。
还第一次在下大雨时,呆在湖上呢。
看着这雨过去,起来走动,吹衣服。有太阳,倒也不怎么冷,只是衣服粘在身上,有些不舒服。把外衣绑在了那尊塑像上,现下应该比身上干得快。塑像是白的,不知道是什么石头,样貌雕得很俊秀,神态静谧,微微像是含着笑意,不知是哪路菩萨。不过,这像没有莲座,穿着鞋履于水面上,头上也未有冠,说是菩萨像,又很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瑰丽的晚霞,最终淡了下来,将近于无了。天还尚未暗下来,对面吹来风,柳树的枝梢在风里垂晃,也晃动着人的心。一个枝梢探出来,垂挂厚厚一绺枝条,探出好几个枝梢,都举出浓绿的……“傀儡”,这柳树像一只绿毛水怪般,提着潦草模糊的傀儡,在风里晃动,怪可怖的。只是,只是,“它不能向我靠近诶。”想到这,她不禁笑了。
“你笑什么?”
她视线落定在那棵枝条停住的柳树身上,“你会说话?”
它捋捋自己的枝条,像被玩伴嘲笑而不安的小孩子,气势却有些恶狠狠的,“你为什么笑?”
“我,您是这边的守护神吗?”她敛了敛心神。
长久没有回应。
“你在这边多久啦?”她试探道。
在她以为,不会有回应时,一个瓮瓮的声音,像是带有一点疑惑,“我不知道。”说完像是有点丧气似地,又没了声响。
“湖里那尊像,是雪娘娘的像吗?”虽然雪娘娘的话,她本来以为是眉目含笑的女子,但仙人的事,凡人还是不要弄明白的好。
“雪娘娘的像?”它停顿了一下,“你相信有雪娘娘。”它放声笑了起来。
“你……”流传雪落漾的水有雪娘娘的灵力,月圆时月心灵力最盛。传言归传言,传出这样的说法来,这水总是有些特别之处的。“你不是柳树精吗?柳树精都……”有,雪娘娘怎么好笑了。
“我才不是柳树精。”它有些气急,像是柳树精是一个什么不好的称呼。
没料到有这么大的反应,她小心道:“那您是……”
“我是……”,它像是在思索,然后堂堂正正道:“我是柳树。”
这回答叫她不禁莞尔,打趣道:“柳树都会讲话吗?”
“你旁边的那个,还有你旁边的旁边的那个柳树,都会讲话吗?”
它不做声,像是在想,到底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你知道,湖里是什么像?”
“在哪里?”
她侧开身,往那塑像的方向,望去,淡黄色的外衣,衣角掀动。它竟然不知道。
“我就看见你,在湖面上飘来飘去。”
“我是走来走去。”下意识地对“飘”介怀,“我根本都飘不起来。”
“在水上走来走去”,柳树道:“我从没见过人在水上走来走去,只见过人在地上走。”
“水上怎么不能走,就和在地上一样走。”
天色开始变暗,两个人都不讲话后,四周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
走得久了,很想坐下休息,她回到像边上,穿上外衣,打算在像边靠一靠。一点鸟叫声都没有呢,真是好奇怪。她靠在像背面,水面渐渐变得深邃起来,柳树的样子也隐没在一片树的暗影里。星星升了上来,浩瀚的星空,像倒扣的荷叶。
她仰着头,仔细辨认那些微弱隐隐的星光处,是否是真的有星子。蓦地,眼角瞥到有一个地方在闪光。她把头朝后面再仰一些,那白色的塑像发顶,有绿色的闪光,似栖了一盏萤火虫。
有萤火虫吗?亮光久久不动。
她扶着像站了起来,绕到像的正面端详,像的面容现在看不得那么清楚了。她踩到石像的鞋子上,攀住石像曲起的右臂,踮起脚来。像是发簪。她伸出手探去,簪头入手凉凉的,光映得她的掌心也透着绿色的光。她用指腹描摹簪子的形状,簪子竟然松动了。她于是捏住簪子,试着将簪子抽出来。猝不及防地失去了平衡,湖面和天空陡然逝去,耳边有低低的吃痛的声音,她抬头,见对方微蹙的眉间,慌忙爬起来,退开两步。
此处是一方小室,用具寥寥,又透出雅致和高古。那人撑起身,向她望来。自己之前的举动一下子使她的脸烧起来,她连忙把手里的簪子向那人的方向双手递去:“你的簪子。”
他站起身来,没有靠近,“姑娘是如何到的这里?”
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迟疑着低着头,手一直伸着,刚要抬头,听得:“此处为我休憩的小室,姑娘孤身在此,恐有不便。”她看那人面容,分明没有表情,却晏晏怡人的样子,话说得谦和有礼,又不容驳拒。
那人说着接过她递上的簪子,她道:“对不住,实在是打扰了”,便往室外去。推门步出,夜风一下子扑上面来,稍稍散去刚才的窘然。外面是一连片矮林,晨雾正从地上聚生,霭霭弥漫在树脚。她正探查从哪处下去,那人却也走了出来。远处响起乡间的鸡鸣声,不久便该要天亮了。身后传来如雷的鼾声,那小室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棚屋。棚屋搭在这垒起的泥台上,居高临下,屋里想是守园的人,仍睡梦正酣。
她惊愕地向那男子望去,他正看着矮林,不知道在想什么。
“公子,可是会术法?”
“略会一些。”没有起伏的语调,无从判断他话中有几分真假。
两人站着不说话。她觉得自己还是趁天完全亮前从园里走出去罢,以免生出不必要的纠缠。从垒起的土台上下到林子里,才发现是橘园,方才风里的味道是橘林里的气味。橘子已是成熟,枝头累累。她顺着地埂走,那男子跟在她身后几步远。到了栅门边,天已近乎亮了,外面是条小道,两侧种了高大的樟树。道边隔不远便有些木台子,想是用来摆果子卖的,这路不知道通到哪里去,樟树间的天色透着绯红。清晨透着露水的味道,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不知往哪处走好,她正准备坐一下,园里走出来一位妇人,拿着个矮条凳,看到他们两,很是惊诧。她忙上前道:“姐姐,这条路是通向哪里去的?”
“斜字港。”没有听过的地名。
“嫂子家中有多出的鞋袜?用这簪子同你换一副她穿的鞋袜,嫂子可愿意?”
她侧首看向那男子,他仍是一副淡淡的样子。想说一句不用,一下没能说出口。赤脚走在泥地里,初时还有些新奇在,后面脚底就开始有些疼,不过忍着罢了。泥埂上平滑还走得,到了大道上恐是更不易行,她刚想歇一下,也有很大缘由是为此。要是带了钱就好了。她把钱袋留在岸上了。
簪子是木头的,簪头刻成某种神兽在云里穿梭的样子,瞳点玉珠。那妇人接过簪子,连声道:“可以。可以。”妇人看了看她的脚,又迟疑道:“我有双春日里新纳的鞋子,只是穿过一两回了”,似是不好意思,“但样子和面料都是好的,原先是备来事情场里穿的,姑娘不知道愿不愿意穿。”
她忙道:“当然没关系。”妇人道:“那你们稍稍等等,我去拿来。”
零星有别的园子里的人开始出来,她低头看到自己的脚,沾了灰和草,突然感到有些窘迫。
“谢谢。”
“嗯。”男子轻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