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柳令襄半年来常在京中宴会上露面,陆东喜虽习惯深居简出,避免不了也要出入其中,稍稍迷惘之后,自然认出她来了。像她这样利落的美,京中实在少见,没法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这里与她狭路相逢,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陆小姐。”还是柳令襄先含笑,向她点头致意。
陆东喜回过神,问道:“柳小姐也来买瓷器吗?”
柳令襄笑说不是。陆东喜随后便想起来,她们家就是做的瓷器营生,又听她道:“倘若陆小姐需要,我很乐意帮忙作介绍。”
陆东喜不是忸怩的人,当下笑说却之不恭。之后,听从柳令襄的建议,挑选了一套黑瓷兔毫盏。
而今贵族之中流行斗茶,都说茶白宜黑,能于盏中窥见须臾幻象,是故黑瓷近来深受士人追捧。陆东喜受邀去端园参宴,而端园主人万太君素来最喜喝茶。经柳令襄的手,挑选出来的瓷器自是精品中的精品。可以称得上是投其所好。
所以隔天,陆东喜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她们住在自芳庵,又登门来拜谢。这次她独个来的,只有丫鬟陪同,没叫未婚夫婿效匹马之劳,但柳令襄这日却恰巧没在。
“她到县里办些事情。”是范渺渺出面接待的。
陆东喜觉得她眼熟,但想不起两人曾经在不系园里见过,范渺渺自然也不提起,免得引她回想当日,感到难为情。不过,她亲眼见过陆东喜那日场上飒爽风姿,以为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情,谁知道,私底下的陆东喜却是个极喜静的人,看见她搁在院中晾晒的画卷,告了声歉,便走到旁边欣赏,与她论起画来。
这一论,快到天黑,还不见柳令襄。为免得黑灯瞎火里在山中迷了路,陆东喜不再闲话,提出告辞。范渺渺亲自将她送到门前,眼见软轿行远,才与牵云返身回庵中,直到用完晚饭,柳令襄面露疲倦,方才现身,听见说陆东喜今日上门拜见,先是一愣。
范渺渺说道:“我见她似是有话跟你说,不然,何须空等这半天。”
“她要跟我说什么事呢?”柳令襄蹙起眉。
“或许是婚事吧。”范渺渺留心她的神情,一面说道,“上次不是听见她和贺公子在商量吗?说是要送瓷器作谁的新婚贺礼。这回托你的福,挑选了一套正中主人家下怀的礼物,说不定这次也是过来请教意见的。”
柳令襄听到后面,忍不住就笑:“你明知道不是,还假装来问我。我想,她过来呢,要么是怀着替好友抱屈的想法,要么嘛,就是受人所托吧。虽然以前在京中都见过面的,但毕竟只是点头之交,对我的品性一概都不知道。”
“殿下他要娶的人是万重云。”范渺渺陈述完,但见她满脸浑不在乎。
柳令襄静了一会儿,才笑:“你看,这下连你也都知道了。”低头去翻弄指甲。
“本来先前是不知道的。”范渺渺轻声道,“陆小姐今日一来,我才隐约猜到些。早知道她来者不善,我也称有事出去,不接待她了。”
柳令襄噗嗤一笑,抬起头来,望着她说道:“陆东喜在京中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没听说她得罪过谁,所以你别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其实,对比起我自己,我倒觉得那位万小姐更可悲些。”十一皇子与她有私情的传言,在京中已不是一日两日。大概,万小姐是将她当做了心腹大患?虽然她并没有那方面的心思——说来谁肯信?但她也完全不必着急表明立场。
范渺渺顺着她的话意想了想,说道:“我之前在不系园跟万小姐打过照面。”
柳令襄兴趣起来,便问:“那么她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范渺渺说道:“京中关于她背社的流言,褒贬不一,但她显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对那些流言蜚语视若无睹,不甚在意,像她这样的人,不会困于后宅之中,即便知道你的事,应该也懒作理会。”
柳令襄说道:“我知道,以她们那样的人家,那样的身份地位,何尝将我看在眼中。”
“我没有这个意思。”范渺渺说道,“只是,我觉得她未必会视你作眼中钉。我记得她也是谈尚书的师妹,你我只看谈尚书的为人,也该知道这不像她们的作风,所以我猜,今日陆小姐过来,大概是听了别的什么人的意见。”
果然就如她所言,陆东喜乘坐软轿下山,先没回自己住处,而是去了一趟端园。端园彻夜都点着灯,因为府上的老太君最喜欢约人通宵打牌,听差都候在廊下,随时听吩咐。
陆东喜来过端园好几次,轻车熟路,没等听差往里通传,转过回廊,径直往偏阁去。
老太君打牌时眼睛是最精明的了,立刻看到她,叫道:“快来,来我身边坐。”身边的丫鬟有眼力见的,赶忙搬了个矮凳放在一旁,又捧上一杯热茶。
陆东喜跟其余三位太太一一问礼,一面坐下,就听老太君问道:“今日叫你上门相人,快先跟我说说,那柳令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陆东喜顿了会儿,笑说真不赶巧:“这一趟没见到人。”
对面的太太看着牌,百忙之中往她那里张了张,奇道:“你下山时,天也该黑了,她居然还没回去吗?”
左首的太太噙着笑,打出一张牌:“该不会是故意避着人吧。”
陆东喜摇头,说应该不会:“她掌管偌大家业,常在外面走动,也是很正常的。何况,我也没提前递帖请见,怎会想到避我?”
右首的太太便道:“本事太大的女人,心眼多,手段也多,只怕不好拿捏的哟。”
面前的太太们当然都知道,她是奉了老太君的命,专门去相人的。与十一皇子那门婚事,万家原先不太乐意,因为都听说十一皇子私底下与个商女有私情。无奈太子极力撮合。而且倘若日后十一皇子做得了皇太弟,万重云便是未来的皇后,万家一荣俱荣。为这一点的希望,他们绝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只有家中几位女眷,想到这桩婚事之外,还另有一人存在,便仿佛如鲠在喉。其实,要照万大人的说法,就算十一皇子对谁情有独钟,也不大可能违背太子的意愿,更何况柳令襄只是一介商女,根本动摇不了皇子正妃的地位。
是陆东喜送上贺礼时,不经意说漏了嘴,提到了柳令襄的名字。这名字在万家可谓是如雷贯耳,当时场面都静了,人人侧目看来。因实在挨不住周围几位太太的鼓动,老太君临时起意,这便有了陆东喜今日的登门拜访。
老太君沉吟半天,说道:“听着就不像是个甘于安分的。”
陆东喜不知老太君何以得出这个结论,思考半会,说道:“老太太,虽然今日我没见到她本人,但是见到了她们家那位姑小姐,只看那位长辈的行为举止,我认为,柳小姐肯定也不会是太出格的人。”
右首太太在旁轻飘飘地道:“陆小姐是太年轻了。”言外之意,说她看人不准的。
陆东喜陪坐到这会儿,心中早有悔意,然而老太君是她恩师的亲姊,往日对她也多有照拂,她不得不奉命办事。苦坐无头绪,听她们背人处揣摩,她脸上的笑都快挂不住了。好巧外面这时通传,说贺衙余前来向老太君请安。
因避讳女眷都在内,贺衙余站在门外,没有进来。
几位太太心照不宣地笑,先前的话题便戛然而止。见陆东喜转手将茶递给丫鬟,站了起来,老太君也笑:“才借了你半天功夫,就有人舍不得了。”
陆东喜低头不语,装出害羞的模样,又顺势请辞。老太君忙着打牌,随口取笑了她两句,放她离开。
出了端园,贺家的马车停在一侧。
陆东喜问道:“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吃力不讨好,给我说中了吧。”贺衙余瞧她脸上淡淡的,兴致不高的样子,不由笑道,“我早叫人候在园外,一见到你进去,便来赶来解围了。”
回去的路上,陆东喜暗叹:“幸亏你来得及时,否则我迟早也要胡乱找个理由避开。”
贺衙余说道:“上了年纪的女眷们成日不出街,所以才爱在闲事上打听。其实,当她们问起时,你推到你师姐身上就好了,本来她就与柳家那位小姐更熟稔些。不说这个,就说那些太太们,难道她们敢去你师姐面前煽风点火?也就是你这人愚孝,才会傻傻揽下这件苦差事,但是到头来谁会记着你的好?”
陆东喜喃喃道:“要给重云知道,肯定第一个不饶我。”
贺衙余忍不住笑,笑了半晌,笑得陆东喜要发恼了,才收敛了笑容,认真说道:“所以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我们推掉它,好不好?”
陆东喜看向他,问道:“若是我不好推掉呢?”
“那就尽管推给我来。”贺衙余随手替她别开碎发,笑道。
……
……
在露溪山住了大半个月,看尽山水风光,范渺渺与柳令襄回到京城。正巧柳千亿从新亭来信,说他俱已查明三掌柜等人所偷运的异色瓷的售卖销路。其中巨利,直叫柳令襄瞠目结舌,范渺渺看完信,却是忧心不已,叹道:“朝廷海禁多年,柳二爷竟敢铤而走险,将异色瓷销往海外。”
柳令襄先想到另外的,说道:“如此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白银,难怪足以支持英王争权夺势。”
范渺渺想着间中逻辑,说道:“恐怕英王也不知白银来源于柳家的异色瓷。你想,倘若他知道,怎会放任你来接管柳家,而非他自己的心腹?如此一来,柳二爷也不至于在王府中默默无闻。”
柳令襄不假思索地道:“那么中间一定还有我们不了解的缘故。”
“但现在我们有大难题了。”断绝这项白银来源,对英王夺嫡可谓是雪上加霜。柳二爷潜伏英王府许多,自有他的打算,不会对此坐视不理。范渺渺说道,“好在目前大爷还没动三掌柜,只是在慢慢削减他的羽翼,莫说二爷离得远,难有察觉,即便已经有所察觉,他一时之间也施展不开。”
柳令襄忽道:“可是,我们干嘛非得断掉这来源?”
柳令襄半年来常在京中宴会上露面,陆东喜虽习惯深居简出,避免不了也要出入其中,稍稍迷惘之后,自然认出她来了。像她这样利落的美,京中实在少见,没法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这里与她狭路相逢,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陆小姐。”还是柳令襄先含笑,向她点头致意。
陆东喜回过神,问道:“柳小姐也来买瓷器吗?”
柳令襄笑说不是。陆东喜随后便想起来,她们家就是做的瓷器营生,又听她道:“倘若陆小姐需要,我很乐意帮忙作介绍。”
陆东喜不是忸怩的人,当下笑说却之不恭。之后,听从柳令襄的建议,挑选了一套黑瓷兔毫盏。
而今贵族之中流行斗茶,都说茶白宜黑,能于盏中窥见须臾幻象,是故黑瓷近来深受士人追捧。陆东喜受邀去端园参宴,而端园主人万太君素来最喜喝茶。经柳令襄的手,挑选出来的瓷器自是精品中的精品。可以称得上是投其所好。
所以隔天,陆东喜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她们住在自芳庵,又登门来拜谢。这次她独个来的,只有丫鬟陪同,没叫未婚夫婿效匹马之劳,但柳令襄这日却恰巧没在。
“她到县里办些事情。”是范渺渺出面接待的。
陆东喜觉得她眼熟,但想不起两人曾经在不系园里见过,范渺渺自然也不提起,免得引她回想当日,感到难为情。不过,她亲眼见过陆东喜那日场上飒爽风姿,以为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情,谁知道,私底下的陆东喜却是个极喜静的人,看见她搁在院中晾晒的画卷,告了声歉,便走到旁边欣赏,与她论起画来。
这一论,快到天黑,还不见柳令襄。为免得黑灯瞎火里在山中迷了路,陆东喜不再闲话,提出告辞。范渺渺亲自将她送到门前,眼见软轿行远,才与牵云返身回庵中,直到用完晚饭,柳令襄面露疲倦,方才现身,听见说陆东喜今日上门拜见,先是一愣。
范渺渺说道:“我见她似是有话跟你说,不然,何须空等这半天。”
“她要跟我说什么事呢?”柳令襄蹙起眉。
“或许是婚事吧。”范渺渺留心她的神情,一面说道,“上次不是听见她和贺公子在商量吗?说是要送瓷器作谁的新婚贺礼。这回托你的福,挑选了一套正中主人家下怀的礼物,说不定这次也是过来请教意见的。”
柳令襄听到后面,忍不住就笑:“你明知道不是,还假装来问我。我想,她过来呢,要么是怀着替好友抱屈的想法,要么嘛,就是受人所托吧。虽然以前在京中都见过面的,但毕竟只是点头之交,对我的品性一概都不知道。”
“殿下他要娶的人是万重云。”范渺渺陈述完,但见她满脸浑不在乎。
柳令襄静了一会儿,才笑:“你看,这下连你也都知道了。”低头去翻弄指甲。
“本来先前是不知道的。”范渺渺轻声道,“陆小姐今日一来,我才隐约猜到些。早知道她来者不善,我也称有事出去,不接待她了。”
柳令襄噗嗤一笑,抬起头来,望着她说道:“陆东喜在京中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没听说她得罪过谁,所以你别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其实,对比起我自己,我倒觉得那位万小姐更可悲些。”十一皇子与她有私情的传言,在京中已不是一日两日。大概,万小姐是将她当做了心腹大患?虽然她并没有那方面的心思——说来谁肯信?但她也完全不必着急表明立场。
范渺渺顺着她的话意想了想,说道:“我之前在不系园跟万小姐打过照面。”
柳令襄兴趣起来,便问:“那么她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范渺渺说道:“京中关于她背社的流言,褒贬不一,但她显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对那些流言蜚语视若无睹,不甚在意,像她这样的人,不会困于后宅之中,即便知道你的事,应该也懒作理会。”
柳令襄说道:“我知道,以她们那样的人家,那样的身份地位,何尝将我看在眼中。”
“我没有这个意思。”范渺渺说道,“只是,我觉得她未必会视你作眼中钉。我记得她也是谈尚书的师妹,你我只看谈尚书的为人,也该知道这不像她们的作风,所以我猜,今日陆小姐过来,大概是听了别的什么人的意见。”
果然就如她所言,陆东喜乘坐软轿下山,先没回自己住处,而是去了一趟端园。端园彻夜都点着灯,因为府上的老太君最喜欢约人通宵打牌,听差都候在廊下,随时听吩咐。
陆东喜来过端园好几次,轻车熟路,没等听差往里通传,转过回廊,径直往偏阁去。
老太君打牌时眼睛是最精明的了,立刻看到她,叫道:“快来,来我身边坐。”身边的丫鬟有眼力见的,赶忙搬了个矮凳放在一旁,又捧上一杯热茶。
陆东喜跟其余三位太太一一问礼,一面坐下,就听老太君问道:“今日叫你上门相人,快先跟我说说,那柳令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陆东喜顿了会儿,笑说真不赶巧:“这一趟没见到人。”
对面的太太看着牌,百忙之中往她那里张了张,奇道:“你下山时,天也该黑了,她居然还没回去吗?”
左首的太太噙着笑,打出一张牌:“该不会是故意避着人吧。”
陆东喜摇头,说应该不会:“她掌管偌大家业,常在外面走动,也是很正常的。何况,我也没提前递帖请见,怎会想到避我?”
右首的太太便道:“本事太大的女人,心眼多,手段也多,只怕不好拿捏的哟。”
面前的太太们当然都知道,她是奉了老太君的命,专门去相人的。与十一皇子那门婚事,万家原先不太乐意,因为都听说十一皇子私底下与个商女有私情。无奈太子极力撮合。而且倘若日后十一皇子做得了皇太弟,万重云便是未来的皇后,万家一荣俱荣。为这一点的希望,他们绝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只有家中几位女眷,想到这桩婚事之外,还另有一人存在,便仿佛如鲠在喉。其实,要照万大人的说法,就算十一皇子对谁情有独钟,也不大可能违背太子的意愿,更何况柳令襄只是一介商女,根本动摇不了皇子正妃的地位。
是陆东喜送上贺礼时,不经意说漏了嘴,提到了柳令襄的名字。这名字在万家可谓是如雷贯耳,当时场面都静了,人人侧目看来。因实在挨不住周围几位太太的鼓动,老太君临时起意,这便有了陆东喜今日的登门拜访。
老太君沉吟半天,说道:“听着就不像是个甘于安分的。”
陆东喜不知老太君何以得出这个结论,思考半会,说道:“老太太,虽然今日我没见到她本人,但是见到了她们家那位姑小姐,只看那位长辈的行为举止,我认为,柳小姐肯定也不会是太出格的人。”
右首太太在旁轻飘飘地道:“陆小姐是太年轻了。”言外之意,说她看人不准的。
陆东喜陪坐到这会儿,心中早有悔意,然而老太君是她恩师的亲姊,往日对她也多有照拂,她不得不奉命办事。苦坐无头绪,听她们背人处揣摩,她脸上的笑都快挂不住了。好巧外面这时通传,说贺衙余前来向老太君请安。
因避讳女眷都在内,贺衙余站在门外,没有进来。
几位太太心照不宣地笑,先前的话题便戛然而止。见陆东喜转手将茶递给丫鬟,站了起来,老太君也笑:“才借了你半天功夫,就有人舍不得了。”
陆东喜低头不语,装出害羞的模样,又顺势请辞。老太君忙着打牌,随口取笑了她两句,放她离开。
出了端园,贺家的马车停在一侧。
陆东喜问道:“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吃力不讨好,给我说中了吧。”贺衙余瞧她脸上淡淡的,兴致不高的样子,不由笑道,“我早叫人候在园外,一见到你进去,便来赶来解围了。”
回去的路上,陆东喜暗叹:“幸亏你来得及时,否则我迟早也要胡乱找个理由避开。”
贺衙余说道:“上了年纪的女眷们成日不出街,所以才爱在闲事上打听。其实,当她们问起时,你推到你师姐身上就好了,本来她就与柳家那位小姐更熟稔些。不说这个,就说那些太太们,难道她们敢去你师姐面前煽风点火?也就是你这人愚孝,才会傻傻揽下这件苦差事,但是到头来谁会记着你的好?”
陆东喜喃喃道:“要给重云知道,肯定第一个不饶我。”
贺衙余忍不住笑,笑了半晌,笑得陆东喜要发恼了,才收敛了笑容,认真说道:“所以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我们推掉它,好不好?”
陆东喜看向他,问道:“若是我不好推掉呢?”
“那就尽管推给我来。”贺衙余随手替她别开碎发,笑道。
……
……
在露溪山住了大半个月,看尽山水风光,范渺渺与柳令襄回到京城。正巧柳千亿从新亭来信,说他俱已查明三掌柜等人所偷运的异色瓷的售卖销路。其中巨利,直叫柳令襄瞠目结舌,范渺渺看完信,却是忧心不已,叹道:“朝廷海禁多年,柳二爷竟敢铤而走险,将异色瓷销往海外。”
柳令襄先想到另外的,说道:“如此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白银,难怪足以支持英王争权夺势。”
范渺渺想着间中逻辑,说道:“恐怕英王也不知白银来源于柳家的异色瓷。你想,倘若他知道,怎会放任你来接管柳家,而非他自己的心腹?如此一来,柳二爷也不至于在王府中默默无闻。”
柳令襄不假思索地道:“那么中间一定还有我们不了解的缘故。”
“但现在我们有大难题了。”断绝这项白银来源,对英王夺嫡可谓是雪上加霜。柳二爷潜伏英王府许多,自有他的打算,不会对此坐视不理。范渺渺说道,“好在目前大爷还没动三掌柜,只是在慢慢削减他的羽翼,莫说二爷离得远,难有察觉,即便已经有所察觉,他一时之间也施展不开。”
柳令襄忽道:“可是,我们干嘛非得断掉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