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寒凉。
密密斜斜的雨丝如千万根尖锐的细针扎在人的身上脸上,戳得人生疼。
江濯锦抱膝坐在囚笼的角落里,头发被绵密的冷雨浸透,一缕一缕地紧紧扒在脸上。身上的衣裳也完全被泅湿,像冰块一般包裹着躯体。一阵风吹过,凉意彻骨。
江濯锦感受不到,她双眼无神地看着囚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把把油纸伞笼罩在头顶,在阻挡落雨的同时,为伞下的人划出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天地。平日里就热闹得让行人摩肩接踵的菜市口,因着伞下的那点空隙,显得更加拥挤。各色的伞交织在一起,杂乱,无序。
伞下的人有来物色丫鬟奴隶的,也有单纯来看热闹的。人一多就容易发生推搡,其间不时发出几声叫喊抱怨,嘴巴呼出的热气让低压的空间升温,潮湿、闷热、令人烦躁。
看守的兵役极力阻拦着想要涌向前的人群,为身后的主顾腾出一片富余的空间。
主顾一身花红柳绿的薄纱衣裙,即便今日天气称得上寒冷,肩膀以及胸前依旧毫不无惧地裸露出大片白嫩的肌肤。
是教坊司的妈妈。
妈妈三十岁出头,虽是半老,面上仍描画着精致的妆容,眉梢眼角,风韵犹存。涂着大红丹蔻的细长手指微微一指,道:“我要看看这个。”
站在旁边的小吏将手探进囚笼中,一把拽出妈妈所指之人,熟门熟路地撩开那人遮盖在面前的头发,让对方相看。
面容映入眼帘,妈妈眼睛一亮,难得纡尊降贵地伸出不染纤尘的手,轻轻掐住那人的下巴,细细打量。
即便是满面污泥,也掩饰不住眉眼精致。
妈妈双眉一挑,忽地笑了:“早就听闻户部侍郎家的大小姐国色天香,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个我便挑走了。”
教坊司是朝廷所设,妈妈也算半个官家人,她说的话,小吏哪敢不从。
话音落,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从囚笼中传出来:“求求大人让过我的女儿吧!去了那种地方她还怎么活啊?不如死了算了……”
听见母亲的哭声,江净直奋力挣开制住她的兵役,扑向囚笼中的母亲。隔着栏杆,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放声哭了起来:“母亲,救我——”
只是这一次,谁也救不了谁。
兵役毫不留情地将二人分开,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块破布,将她们的嘴都堵上,号啕声瞬时不见,只留下呜呜咽咽的余韵。
江濯锦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一片凄惨。哪怕自己也是相同的遭遇,也不会有人为她哭泣。因为唯一会为她哭泣的母亲,已经于昨日死在了大牢里。
她绝望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那妈妈对方才的插曲充耳不闻,自顾自又随手指了几个人,虽不如江净直容貌出众,但也都算上乘,自然也都收下。
她满意地打量了几番,对今日的收获很是满足。正欲打道回府,余光瞥见一人,又停下脚步。
她朝小吏抬抬下巴,眼睛盯着一处,道:“角落里的那个,拽出来我瞧瞧。”
小吏顺着她的眼光看去,是一个蜷缩成一团的人。
江濯锦听着小吏的脚步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在她身旁停下,一颗悬吊着的心忽然放了下来。
她像一个无魂的提线木偶,无知无觉地任由小吏拖拽着走到妈妈面前。
这次不用小吏动手,妈妈自己主动伸手扳起她的脸。
面色惨白,唇色发青,一双原本还算出彩的身材眼睛也因失神而黯然失色。凭心而论,这张脸不算丑,清丽有余,只是在满是美人艳骨的教坊司里面就不够看了。
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妈妈收回手,嫌弃地用帕子将手擦了又擦,晦气地啐了一口:“真是可惜了这副好身子,偏偏配上一张平庸的脸。”
说罢,不再看她一眼,带着龟公和一溜被绑成蚂蚱一样的昔日贵女们扬长而去。
女人们呜呜咽咽的哭声残留在潮湿的空气中。
江濯锦无动于衷地站在雨中。
教坊司的人走后,之前还勉强能压制住安静的人群彻底活泛了起来。
“什么时候开始竞售啊?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美人都被教坊司的人挑走了,剩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没意思……”
“就这些‘歪瓜裂枣’也甩你十八条街……”
“说什么呢!王二,是不是找打!”
“哎哎哎——看着点路!踩到我的鞋子了!”
人群闹闹哄哄,沸反盈天。小吏不得不拿出一只锣,咣咣敲了起来,场面顿时安静。
小吏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量:“咱们现在开始竞拍了,各位都看准了自己想要的人,一旦拍下,概不退换。别到手了,又回来扯皮。”
人群哄笑起来。小吏又咣咣敲了两下,人群再次安静。
秉持着好物压轴的道理,小吏将一直呆立在雨中的江濯锦推回囚笼中。打开旁边关押江府下人的牢笼,随意拽出一个丫鬟,开始竞拍。
很快就有了结果——二两银子,买断了一个豆蔻年华女子的余生 。
竞拍有序进行,二两、三两、二两半……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廉价,任人当做货物一般,评头论足,称斤论两,随意叫价。
不过两盏茶的功夫,装着下人的囚笼便售卖一空。
看热闹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的闲汉围拢过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个稀罕——
这一笼子的人可都是官家女眷,平日里出门都是香车宝马、幂篱遮面,保护得严严实实,仿佛要是教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多看一眼都是玷污。
第一个被拉出来的是江府的主母姚氏。小吏洞悉围观闲汉的心理,对这些女眷没有丝毫的怜惜,拉扯间更是故意用了蛮力,将魂不守舍的姚氏拽得一个踉跄扑倒在地。
这个平日里高高在上雍容华贵的女人,此刻狼狈地趴伏在泥坑里。
闲汉们哄堂大笑。
姚氏像是回过神来,艰难地从地上坐起来,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姚氏地目光渐渐暗淡下来。
她垂着头,地上积聚的小水洼像是一面打磨不够精细的镜子,模糊地映照出此刻形容——像是一个疯乞丐婆子。
姚氏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笑得她双手捶地,眼泪也笑了出来。
周围响起嘈嘈切切的交谈声——
“不会是疯了吧?”
“一夕之间从天上掉到地上不疯才怪!”
“嘁,我看是他们罪有应得,要不然怎么不抄别人的家,偏偏抄他户部侍郎的家!”
……
姚氏的笑声戛然而止。她坐直身子,就着地上的小水洼将脸上的泥水擦干净,又把垂落的头发一点一点地挽起来——
湿漉漉的头发十分服帖,倒是省了桂花头油。
挽好后,她对着水洼又左右照了照,满意地露出一抹笑。缓缓地从泥水中站起来,她细致地将衣裳从上到下收拾了一遍,双手交叉在腹间,像平日里那般端庄雍容。
江濯锦心头忽然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下一刻,姚氏趁着小吏不注意,用尽全身力气撞向不远处的一块大石。一瞬间,江濯锦眼中被猩红笼罩,她下意识的伸出手去抓,却什么也没有抓到。
姚氏的身子软倒下来,周围的水洼被雨水冲刷成红色。
一个兵役快步走到大石前,俯身用手指在姚氏的鼻子上探了探。半晌,他朝小吏回禀道:“没气了。”
囚笼中响起低低的、压抑的哭声。
江濯锦知道她们在哭什么,哭姚氏,更哭她们自己。连背靠太子的姚氏一族都不敢出手搭救嫡女,更别提她们这些送女儿上门当妾的小门小户。
姚氏原本寄希望于娘家能够想办法将自己赎出来,到头来发现自己早已沦为弃子,绝望之下不如从容赴死。
那个向来连个眼神都不肯施舍给庶子庶女的高贵夫人,满身泥泞地死在了血泊里。
江濯锦呆呆地看着姚氏,脑海里却回想不出更多关于的嫡母的记忆。姚氏有自己的骄傲,她不会主动虐待庶出子女,却也不理会庶子女之间的明争暗斗,无论死伤,只要别波及她的孩子的就行。
府里的庶出太多,而自己的母亲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请安拜见这等露脸事轮不到自己,估计姚氏都忘记了府里还有她这么个人。
江濯锦用力地扣着囚笼的栏杆,指骨发白。她以为自己的眼泪在昨日母亲死去的时候已经流干了,没想到时隔一日又尝到了湿湿咸咸的味道。
小吏听闻姚氏没气了,直呼晦气。他指挥两个兵役把姚氏的尸体抬走,怪声怪气地朝剩下的女眷道:“还有没有要寻死的?想死的赶快,到时候一起拉走,省得一个一个下饺子似的,让兵爷爷来回折腾。”
女眷们立时噤若寒蝉。
小吏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趾高气扬地朝最靠近门边的江濯锦一指:“你,出来。”
事到临头,江濯锦心里反而一片平静。最坏的结果不过一死,有什么好怕的,反正她孤身一人了无牵挂。虽然她答应过母亲,要好好的活着,但如果事情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她相信母亲不会怪她的。
她松开了紧攥着的手,从囚笼里出来。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她身上。
大家的眼睛都跟明镜一样瞧着,方才这个小丫头可是差一点就被教坊司的妈妈挑走了。
能被教坊司的妈妈瞧上,必然有过人之处。教坊司他们去不了,买个小丫头回去尝尝味也是不错的。不少人这么想,连带着数十道目光放肆地在她身上流连。
“我出五两。”有人急不可耐地率先叫价。
“六两。”
“七两。”
“七两三钱。”
“十两。”
“十一两。”
……
叫到最后,就剩一个满脸胡茬的高壮大汉和一个眼窝深陷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的年轻男人在互相加价。
“十八两。”年轻男人再次叫价,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听见对方这个叫价,高壮大汉有些迟疑,十八两足够他风风光光地娶一个良家女子做媳妇。
他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没有继续往上加价。
年轻男人客套地朝他拱拱手,笑得得意:“承让。”
上前就要去交付银子,忽听得人群中有人喊道:“且慢。”
密密斜斜的雨丝如千万根尖锐的细针扎在人的身上脸上,戳得人生疼。
江濯锦抱膝坐在囚笼的角落里,头发被绵密的冷雨浸透,一缕一缕地紧紧扒在脸上。身上的衣裳也完全被泅湿,像冰块一般包裹着躯体。一阵风吹过,凉意彻骨。
江濯锦感受不到,她双眼无神地看着囚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把把油纸伞笼罩在头顶,在阻挡落雨的同时,为伞下的人划出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天地。平日里就热闹得让行人摩肩接踵的菜市口,因着伞下的那点空隙,显得更加拥挤。各色的伞交织在一起,杂乱,无序。
伞下的人有来物色丫鬟奴隶的,也有单纯来看热闹的。人一多就容易发生推搡,其间不时发出几声叫喊抱怨,嘴巴呼出的热气让低压的空间升温,潮湿、闷热、令人烦躁。
看守的兵役极力阻拦着想要涌向前的人群,为身后的主顾腾出一片富余的空间。
主顾一身花红柳绿的薄纱衣裙,即便今日天气称得上寒冷,肩膀以及胸前依旧毫不无惧地裸露出大片白嫩的肌肤。
是教坊司的妈妈。
妈妈三十岁出头,虽是半老,面上仍描画着精致的妆容,眉梢眼角,风韵犹存。涂着大红丹蔻的细长手指微微一指,道:“我要看看这个。”
站在旁边的小吏将手探进囚笼中,一把拽出妈妈所指之人,熟门熟路地撩开那人遮盖在面前的头发,让对方相看。
面容映入眼帘,妈妈眼睛一亮,难得纡尊降贵地伸出不染纤尘的手,轻轻掐住那人的下巴,细细打量。
即便是满面污泥,也掩饰不住眉眼精致。
妈妈双眉一挑,忽地笑了:“早就听闻户部侍郎家的大小姐国色天香,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个我便挑走了。”
教坊司是朝廷所设,妈妈也算半个官家人,她说的话,小吏哪敢不从。
话音落,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从囚笼中传出来:“求求大人让过我的女儿吧!去了那种地方她还怎么活啊?不如死了算了……”
听见母亲的哭声,江净直奋力挣开制住她的兵役,扑向囚笼中的母亲。隔着栏杆,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放声哭了起来:“母亲,救我——”
只是这一次,谁也救不了谁。
兵役毫不留情地将二人分开,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块破布,将她们的嘴都堵上,号啕声瞬时不见,只留下呜呜咽咽的余韵。
江濯锦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一片凄惨。哪怕自己也是相同的遭遇,也不会有人为她哭泣。因为唯一会为她哭泣的母亲,已经于昨日死在了大牢里。
她绝望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那妈妈对方才的插曲充耳不闻,自顾自又随手指了几个人,虽不如江净直容貌出众,但也都算上乘,自然也都收下。
她满意地打量了几番,对今日的收获很是满足。正欲打道回府,余光瞥见一人,又停下脚步。
她朝小吏抬抬下巴,眼睛盯着一处,道:“角落里的那个,拽出来我瞧瞧。”
小吏顺着她的眼光看去,是一个蜷缩成一团的人。
江濯锦听着小吏的脚步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在她身旁停下,一颗悬吊着的心忽然放了下来。
她像一个无魂的提线木偶,无知无觉地任由小吏拖拽着走到妈妈面前。
这次不用小吏动手,妈妈自己主动伸手扳起她的脸。
面色惨白,唇色发青,一双原本还算出彩的身材眼睛也因失神而黯然失色。凭心而论,这张脸不算丑,清丽有余,只是在满是美人艳骨的教坊司里面就不够看了。
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妈妈收回手,嫌弃地用帕子将手擦了又擦,晦气地啐了一口:“真是可惜了这副好身子,偏偏配上一张平庸的脸。”
说罢,不再看她一眼,带着龟公和一溜被绑成蚂蚱一样的昔日贵女们扬长而去。
女人们呜呜咽咽的哭声残留在潮湿的空气中。
江濯锦无动于衷地站在雨中。
教坊司的人走后,之前还勉强能压制住安静的人群彻底活泛了起来。
“什么时候开始竞售啊?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美人都被教坊司的人挑走了,剩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没意思……”
“就这些‘歪瓜裂枣’也甩你十八条街……”
“说什么呢!王二,是不是找打!”
“哎哎哎——看着点路!踩到我的鞋子了!”
人群闹闹哄哄,沸反盈天。小吏不得不拿出一只锣,咣咣敲了起来,场面顿时安静。
小吏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量:“咱们现在开始竞拍了,各位都看准了自己想要的人,一旦拍下,概不退换。别到手了,又回来扯皮。”
人群哄笑起来。小吏又咣咣敲了两下,人群再次安静。
秉持着好物压轴的道理,小吏将一直呆立在雨中的江濯锦推回囚笼中。打开旁边关押江府下人的牢笼,随意拽出一个丫鬟,开始竞拍。
很快就有了结果——二两银子,买断了一个豆蔻年华女子的余生 。
竞拍有序进行,二两、三两、二两半……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廉价,任人当做货物一般,评头论足,称斤论两,随意叫价。
不过两盏茶的功夫,装着下人的囚笼便售卖一空。
看热闹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的闲汉围拢过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个稀罕——
这一笼子的人可都是官家女眷,平日里出门都是香车宝马、幂篱遮面,保护得严严实实,仿佛要是教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多看一眼都是玷污。
第一个被拉出来的是江府的主母姚氏。小吏洞悉围观闲汉的心理,对这些女眷没有丝毫的怜惜,拉扯间更是故意用了蛮力,将魂不守舍的姚氏拽得一个踉跄扑倒在地。
这个平日里高高在上雍容华贵的女人,此刻狼狈地趴伏在泥坑里。
闲汉们哄堂大笑。
姚氏像是回过神来,艰难地从地上坐起来,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姚氏地目光渐渐暗淡下来。
她垂着头,地上积聚的小水洼像是一面打磨不够精细的镜子,模糊地映照出此刻形容——像是一个疯乞丐婆子。
姚氏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笑得她双手捶地,眼泪也笑了出来。
周围响起嘈嘈切切的交谈声——
“不会是疯了吧?”
“一夕之间从天上掉到地上不疯才怪!”
“嘁,我看是他们罪有应得,要不然怎么不抄别人的家,偏偏抄他户部侍郎的家!”
……
姚氏的笑声戛然而止。她坐直身子,就着地上的小水洼将脸上的泥水擦干净,又把垂落的头发一点一点地挽起来——
湿漉漉的头发十分服帖,倒是省了桂花头油。
挽好后,她对着水洼又左右照了照,满意地露出一抹笑。缓缓地从泥水中站起来,她细致地将衣裳从上到下收拾了一遍,双手交叉在腹间,像平日里那般端庄雍容。
江濯锦心头忽然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下一刻,姚氏趁着小吏不注意,用尽全身力气撞向不远处的一块大石。一瞬间,江濯锦眼中被猩红笼罩,她下意识的伸出手去抓,却什么也没有抓到。
姚氏的身子软倒下来,周围的水洼被雨水冲刷成红色。
一个兵役快步走到大石前,俯身用手指在姚氏的鼻子上探了探。半晌,他朝小吏回禀道:“没气了。”
囚笼中响起低低的、压抑的哭声。
江濯锦知道她们在哭什么,哭姚氏,更哭她们自己。连背靠太子的姚氏一族都不敢出手搭救嫡女,更别提她们这些送女儿上门当妾的小门小户。
姚氏原本寄希望于娘家能够想办法将自己赎出来,到头来发现自己早已沦为弃子,绝望之下不如从容赴死。
那个向来连个眼神都不肯施舍给庶子庶女的高贵夫人,满身泥泞地死在了血泊里。
江濯锦呆呆地看着姚氏,脑海里却回想不出更多关于的嫡母的记忆。姚氏有自己的骄傲,她不会主动虐待庶出子女,却也不理会庶子女之间的明争暗斗,无论死伤,只要别波及她的孩子的就行。
府里的庶出太多,而自己的母亲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请安拜见这等露脸事轮不到自己,估计姚氏都忘记了府里还有她这么个人。
江濯锦用力地扣着囚笼的栏杆,指骨发白。她以为自己的眼泪在昨日母亲死去的时候已经流干了,没想到时隔一日又尝到了湿湿咸咸的味道。
小吏听闻姚氏没气了,直呼晦气。他指挥两个兵役把姚氏的尸体抬走,怪声怪气地朝剩下的女眷道:“还有没有要寻死的?想死的赶快,到时候一起拉走,省得一个一个下饺子似的,让兵爷爷来回折腾。”
女眷们立时噤若寒蝉。
小吏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趾高气扬地朝最靠近门边的江濯锦一指:“你,出来。”
事到临头,江濯锦心里反而一片平静。最坏的结果不过一死,有什么好怕的,反正她孤身一人了无牵挂。虽然她答应过母亲,要好好的活着,但如果事情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她相信母亲不会怪她的。
她松开了紧攥着的手,从囚笼里出来。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她身上。
大家的眼睛都跟明镜一样瞧着,方才这个小丫头可是差一点就被教坊司的妈妈挑走了。
能被教坊司的妈妈瞧上,必然有过人之处。教坊司他们去不了,买个小丫头回去尝尝味也是不错的。不少人这么想,连带着数十道目光放肆地在她身上流连。
“我出五两。”有人急不可耐地率先叫价。
“六两。”
“七两。”
“七两三钱。”
“十两。”
“十一两。”
……
叫到最后,就剩一个满脸胡茬的高壮大汉和一个眼窝深陷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的年轻男人在互相加价。
“十八两。”年轻男人再次叫价,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听见对方这个叫价,高壮大汉有些迟疑,十八两足够他风风光光地娶一个良家女子做媳妇。
他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没有继续往上加价。
年轻男人客套地朝他拱拱手,笑得得意:“承让。”
上前就要去交付银子,忽听得人群中有人喊道:“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