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人循声望去,一个瘦巴巴的老头撑着把发旧的油纸伞正费力地挤过人群。
老头站到他面前时,雨水漂湿了大半肩膀,一身粗布麻衣被泅成深色,鞋子上也沾满了泥。
年轻男人上下打量了老头一番,眼中有毫不掩饰的轻蔑:“哪里来的穷鬼,别瞎凑热闹,这个小娘子已经归我了。”
老头不理他,径直问小吏:“出价出到多少了?”
“十八两。”
“那我出二十两。”老头道。
年轻男人急了,伸手推他:“你这老头怎么回事,我都说了这小娘子已经归我了,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
“哎哎哎,这位公子,我可没说这人已经归你了,别瞎嚷嚷。”小吏赶紧帮腔澄清道,生怕即将到手的钱飞了。
又有谁会嫌钱多呢。
年轻男人气恼小吏翻脸不认人,却又拿他没办法,只能咬牙加价:“二十一两。”
老头:“二十二两。”
年轻男人:“二十五两。”
老头:“二十六两。”
……
几个回合下来,年轻男人总算看出来了,这个老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竞下这个小娘子。
眼见着自己能报出的价格已经到了极限,他面皮紧绷,心里把老头骂了千万遍。有心报个高价给老头添堵,又怕老头到时候放弃,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咬牙不再吭声。
小吏是个人精,打眼一瞧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即拍板:“三十六两第一次、三十六两第二次、三十六两第三次……恭喜老爷,这人归你了。”
老头闻言,挺直的身形微微弯曲,摸索着从袖袋中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交给小吏。
小吏验了银票的真假,又找了余钱,这才从一沓身契中抽出一张纸,当场让老头签字画押。
一旁的兵役也已经用绳子把江濯锦的双手绑好,等老头办理好手续,就把绳子的另一头交到他的手里。
老头一手撑着伞,一手拽着绳子,慢悠悠地走出人群。
雨还在下。
江濯锦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水里,她像个毫无灵魂的木偶一般,任由一根细绳牵引着。
而操控着她的主人像是忘记身后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一般,独自撑着纸伞,闷头赶路。
江濯锦跟着老头左转右拐,冷风吹得她的身躯都没有了知觉。就在她眼前阵阵发黑快要倒下的时候,老头停驻在一个小门前敲响了门。
门内很快传来脚步声,一个高大劲瘦的年轻男人打开门,看到老头,咧嘴露出白白的一排牙齿,笑道:“爹,你回来啦 !”
转眼瞧见老头身后跟着个脏兮兮的人,疑惑道:“爹,这是谁?”
老头把手里的绳子递给他,转过身在檐下将伞合拢,用力把伞面上的雨水甩掉,随意解释道:“咱家缺个使唤的丫头,我在街上瞧见个合适的,就顺手买了。”
年轻男人“哦”了一声,好奇的目光忍不住偷偷往江濯锦身上瞄,就又听老头道:“玉策,带她去东边的那间屋子。”
“知道了,爹。”宋玉策收回目光,手脚麻利地帮江濯锦把腕上的绳子解开,行动间不小心触及江濯锦裸露在外的皮肤,冰得他一个激灵。
“你这是在外面冻了多久?”他诧异道,“快进屋暖和一会儿。”说着也顾不上撑伞,疾步带着她穿过小院,推开一排房子最东边的那间屋子。
这间屋子原本是租给一个外乡读书人的,不过这读书人运气不好,连着考了好几年都没有中,今年又落榜了,便决心不再考,这房子也就空置了。
宋玉策盘算着一会儿去爹屋里找几条被子铺上,今天先凑合着过一晚,其他的明天再说。一打开门,发现屋子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床榻上也已经铺好了被子,甚至在床头还整整齐齐叠放着一套姑娘家的衣裙。
他扁了扁嘴,看来他爹早就有买个丫头的打算了,竟然一点苗头都没露,口风可真够紧的。
宋玉策退出屋子,对江濯锦道:“我去给你烧点水,你一会儿把湿衣服脱下来,床头有干净的替换。”
江濯锦像是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般,目光呆滞地看着他张张合合的嘴。
在原地呆立好一会儿,江濯锦的理智终于回笼,干涸的眼眶无声地落下一串泪滴,她死死地咬住自己的手腕,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咚咚”两声敲门声,紧接着是宋玉策的声音:“水烧好了,我给你送进去。”
江濯锦用力擦干眼泪,打开门。宋玉策抬着一个大木桶走进来,注满水,临了对她道:“收拾好了喊我一声,我来收拾,你一个姑娘家准抬不动。”
江濯锦低低地道了声谢。
关上门,江濯锦脱下了身上不知道穿了多久、早已湿透的衣服。当整个人被温热的水包围时,她才感觉到原来自己还是个活人。
不如就永远停留在这里好了,她心想。
闭上眼睛,屏住呼吸,整个人缓缓滑进水中,漾起的水纹一阵摇晃后趋于平静,只余几缕乌发浮在水面上。
宋玉策送完水,一溜烟儿地跑到他爹宋林的屋子里,缠着对方问个不停。
“爹,你啥时候起的这个念头?也不跟我说一声。家里突然多个人,我还挺不习惯的。”
“那姑娘叫什么名字?以前是哪家的?干什么的?”
“爹,她……”
宋玉策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宋林也不理他,一口接着一口地抽旱烟。被他问地实在不耐烦了,宋林握着烟杆在桌子上用力磕了两下,瞪眼道:“你是老子还是我是老子?老子干什么还得跟你先交代一遍不成?想知道什么不会自己去问她?缠着老子作甚?”
被宋林这么一提醒,宋玉策才意识到江濯锦在屋里已经有大半个时辰,按理说水都该凉了,却不见她叫人。
他快步走到最东头的那间屋子前,轻轻叩了两下门,问道:“姑娘,你可收拾好了?”
屋内静悄悄的,没有人应声。
他加大力度,又快又急地又连敲几下,硕大的拳头砸得门“砰砰”作响:“姑娘,你可收拾好了?”
屋内依旧静默无声。
宋玉策有些慌神,朝院中大喊:“爹,我叫了好几声没人应,那姑娘不会是想不开了吧?”
话音落,就见宋林着急忙慌地从屋子里跑出来,脸色难看极了。他二话不说走上前来,一脚踹开东屋的门,又指挥宋玉策:“去把你范婶请过来。”
宋玉策哪敢耽误,急忙跑到隔壁范婶子家里,不等对方问清缘由,就把人抓了回来。
范婶子看着被踹坏的门,不明所以:“这是怎么了?”
“劳烦妹子去看看浴桶里那姑娘怎么样了?”宋林沉声道。
范婶闻言下了一跳,三步作两步跑到浴桶前,果然看见一个年轻姑娘靠着桶壁歪坐在那里,双目紧闭,两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她伸手往那姑娘额上一探,骇得惊叫出声:“我的老天爷,这姑娘都快烧熟了。”
再看桶里的水一点热气都没有,忍不住埋怨道:“你们男人家也真是不会心疼人,人家姑娘都这样了,还让洗冷水澡。”
宋玉策想要分辩,被宋林拦下来:“我们两个大男人不太方便,劳烦妹子多费心,要是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就跟我说。”
范婶子道:“别的不多说,叫玉策现在就去请个大夫来。这姑娘要是再这么烧下去,迟早要变成傻儿。”
说着,把他们父子两人往屋外撵:“你们在这儿也帮不上什么忙,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有事儿我会叫你们的。”
咣当一声,门被关上,父子两被拒绝在门外。
“你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大夫。”知道了江濯锦没有性命之忧,宋林的脸色依旧没有好转,连带着对宋玉策有没有好声气儿。
宋玉策知道他爹这会儿正有气没地撒,赶忙一蹦三跳地往外跑,隐约听到背后有人小声嘟囔:“……真是来讨债的。”
……
大夫来了之后简单地把了个脉,又随意翻看了一下江濯锦的眼皮,拿出纸笔唰唰写了个方子,递给宋玉策,说话的时候连眼皮都不抬:“二两银子。”
前后不过半盏茶的时间。
宋玉策对他的态度虽有不满,但也深知大夫大多都是这个脾性,只好耐着性子询问:“她眼下如何?”
“风寒侵袭,又郁结于心,眼下高烧难退。除了按时服药,需多喂些水,再温水擦身,不过三日,应当不会再起烧了。”
宋玉策一一记下。
送走了大夫,宋玉策又到药铺里买药。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范婶在这儿待了一下午,晚饭前经不住家人三催四请,只得先回家。
宋玉策熬好药后,范婶也刚好用罢饭回来。两个人一个扶着江濯锦半坐起来,一个一勺一勺地小心喂药。
“你们从哪里弄来怎么一个姑娘,瞧这小脸长得俊的,怕是要把我们这条街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比下去了。”半拥着怀里的姑娘,范婶忍不住同宋玉策打听起来江濯锦的来历。
对于这个,宋玉策也是一无所知,只实话实说道:“我爹买回来的,说是家里缺个洗衣做饭的丫头。”
范婶明显不信:“这么些年都是你们爷俩依偎着过的,怎么这时候突然想起来买个丫头,还是这么漂亮的。”
说着,用一种心照不宣的暧昧眼神看向宋玉策。
被范婶的话引着,宋玉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江濯锦的脸上。
整个下午都过得鸡飞狗跳的,他还不知道这姑娘长什么样。
此刻,他第一次看清对方的长相。
看着看着他的耳朵忽地通红,喂药的手也不稳了,洒出几滴药汁来。
喂完药又给江濯锦换了身干净衣裳,范婶轻手轻脚地合上门,往家走去。
范家和宋家比邻而居,中间就隔了一个三尺宽的窄巷。
方走出宋家的门,就见自家门前有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
范婶暗骂一声,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跨进自家门槛的时候顺手揪住了那人的耳朵。
“疼疼疼,娘,快撒手!”那人疼得吱哇乱叫。
范婶反手合上门挡住屋内的情形,这才松开手。她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狠狠地戳了戳对方的脑门,而后神情低落地收回手,叹息一声:“我看你呀,是没戏喽……”
老头站到他面前时,雨水漂湿了大半肩膀,一身粗布麻衣被泅成深色,鞋子上也沾满了泥。
年轻男人上下打量了老头一番,眼中有毫不掩饰的轻蔑:“哪里来的穷鬼,别瞎凑热闹,这个小娘子已经归我了。”
老头不理他,径直问小吏:“出价出到多少了?”
“十八两。”
“那我出二十两。”老头道。
年轻男人急了,伸手推他:“你这老头怎么回事,我都说了这小娘子已经归我了,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
“哎哎哎,这位公子,我可没说这人已经归你了,别瞎嚷嚷。”小吏赶紧帮腔澄清道,生怕即将到手的钱飞了。
又有谁会嫌钱多呢。
年轻男人气恼小吏翻脸不认人,却又拿他没办法,只能咬牙加价:“二十一两。”
老头:“二十二两。”
年轻男人:“二十五两。”
老头:“二十六两。”
……
几个回合下来,年轻男人总算看出来了,这个老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竞下这个小娘子。
眼见着自己能报出的价格已经到了极限,他面皮紧绷,心里把老头骂了千万遍。有心报个高价给老头添堵,又怕老头到时候放弃,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咬牙不再吭声。
小吏是个人精,打眼一瞧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即拍板:“三十六两第一次、三十六两第二次、三十六两第三次……恭喜老爷,这人归你了。”
老头闻言,挺直的身形微微弯曲,摸索着从袖袋中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交给小吏。
小吏验了银票的真假,又找了余钱,这才从一沓身契中抽出一张纸,当场让老头签字画押。
一旁的兵役也已经用绳子把江濯锦的双手绑好,等老头办理好手续,就把绳子的另一头交到他的手里。
老头一手撑着伞,一手拽着绳子,慢悠悠地走出人群。
雨还在下。
江濯锦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水里,她像个毫无灵魂的木偶一般,任由一根细绳牵引着。
而操控着她的主人像是忘记身后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一般,独自撑着纸伞,闷头赶路。
江濯锦跟着老头左转右拐,冷风吹得她的身躯都没有了知觉。就在她眼前阵阵发黑快要倒下的时候,老头停驻在一个小门前敲响了门。
门内很快传来脚步声,一个高大劲瘦的年轻男人打开门,看到老头,咧嘴露出白白的一排牙齿,笑道:“爹,你回来啦 !”
转眼瞧见老头身后跟着个脏兮兮的人,疑惑道:“爹,这是谁?”
老头把手里的绳子递给他,转过身在檐下将伞合拢,用力把伞面上的雨水甩掉,随意解释道:“咱家缺个使唤的丫头,我在街上瞧见个合适的,就顺手买了。”
年轻男人“哦”了一声,好奇的目光忍不住偷偷往江濯锦身上瞄,就又听老头道:“玉策,带她去东边的那间屋子。”
“知道了,爹。”宋玉策收回目光,手脚麻利地帮江濯锦把腕上的绳子解开,行动间不小心触及江濯锦裸露在外的皮肤,冰得他一个激灵。
“你这是在外面冻了多久?”他诧异道,“快进屋暖和一会儿。”说着也顾不上撑伞,疾步带着她穿过小院,推开一排房子最东边的那间屋子。
这间屋子原本是租给一个外乡读书人的,不过这读书人运气不好,连着考了好几年都没有中,今年又落榜了,便决心不再考,这房子也就空置了。
宋玉策盘算着一会儿去爹屋里找几条被子铺上,今天先凑合着过一晚,其他的明天再说。一打开门,发现屋子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床榻上也已经铺好了被子,甚至在床头还整整齐齐叠放着一套姑娘家的衣裙。
他扁了扁嘴,看来他爹早就有买个丫头的打算了,竟然一点苗头都没露,口风可真够紧的。
宋玉策退出屋子,对江濯锦道:“我去给你烧点水,你一会儿把湿衣服脱下来,床头有干净的替换。”
江濯锦像是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般,目光呆滞地看着他张张合合的嘴。
在原地呆立好一会儿,江濯锦的理智终于回笼,干涸的眼眶无声地落下一串泪滴,她死死地咬住自己的手腕,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咚咚”两声敲门声,紧接着是宋玉策的声音:“水烧好了,我给你送进去。”
江濯锦用力擦干眼泪,打开门。宋玉策抬着一个大木桶走进来,注满水,临了对她道:“收拾好了喊我一声,我来收拾,你一个姑娘家准抬不动。”
江濯锦低低地道了声谢。
关上门,江濯锦脱下了身上不知道穿了多久、早已湿透的衣服。当整个人被温热的水包围时,她才感觉到原来自己还是个活人。
不如就永远停留在这里好了,她心想。
闭上眼睛,屏住呼吸,整个人缓缓滑进水中,漾起的水纹一阵摇晃后趋于平静,只余几缕乌发浮在水面上。
宋玉策送完水,一溜烟儿地跑到他爹宋林的屋子里,缠着对方问个不停。
“爹,你啥时候起的这个念头?也不跟我说一声。家里突然多个人,我还挺不习惯的。”
“那姑娘叫什么名字?以前是哪家的?干什么的?”
“爹,她……”
宋玉策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宋林也不理他,一口接着一口地抽旱烟。被他问地实在不耐烦了,宋林握着烟杆在桌子上用力磕了两下,瞪眼道:“你是老子还是我是老子?老子干什么还得跟你先交代一遍不成?想知道什么不会自己去问她?缠着老子作甚?”
被宋林这么一提醒,宋玉策才意识到江濯锦在屋里已经有大半个时辰,按理说水都该凉了,却不见她叫人。
他快步走到最东头的那间屋子前,轻轻叩了两下门,问道:“姑娘,你可收拾好了?”
屋内静悄悄的,没有人应声。
他加大力度,又快又急地又连敲几下,硕大的拳头砸得门“砰砰”作响:“姑娘,你可收拾好了?”
屋内依旧静默无声。
宋玉策有些慌神,朝院中大喊:“爹,我叫了好几声没人应,那姑娘不会是想不开了吧?”
话音落,就见宋林着急忙慌地从屋子里跑出来,脸色难看极了。他二话不说走上前来,一脚踹开东屋的门,又指挥宋玉策:“去把你范婶请过来。”
宋玉策哪敢耽误,急忙跑到隔壁范婶子家里,不等对方问清缘由,就把人抓了回来。
范婶子看着被踹坏的门,不明所以:“这是怎么了?”
“劳烦妹子去看看浴桶里那姑娘怎么样了?”宋林沉声道。
范婶闻言下了一跳,三步作两步跑到浴桶前,果然看见一个年轻姑娘靠着桶壁歪坐在那里,双目紧闭,两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
她伸手往那姑娘额上一探,骇得惊叫出声:“我的老天爷,这姑娘都快烧熟了。”
再看桶里的水一点热气都没有,忍不住埋怨道:“你们男人家也真是不会心疼人,人家姑娘都这样了,还让洗冷水澡。”
宋玉策想要分辩,被宋林拦下来:“我们两个大男人不太方便,劳烦妹子多费心,要是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就跟我说。”
范婶子道:“别的不多说,叫玉策现在就去请个大夫来。这姑娘要是再这么烧下去,迟早要变成傻儿。”
说着,把他们父子两人往屋外撵:“你们在这儿也帮不上什么忙,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有事儿我会叫你们的。”
咣当一声,门被关上,父子两被拒绝在门外。
“你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大夫。”知道了江濯锦没有性命之忧,宋林的脸色依旧没有好转,连带着对宋玉策有没有好声气儿。
宋玉策知道他爹这会儿正有气没地撒,赶忙一蹦三跳地往外跑,隐约听到背后有人小声嘟囔:“……真是来讨债的。”
……
大夫来了之后简单地把了个脉,又随意翻看了一下江濯锦的眼皮,拿出纸笔唰唰写了个方子,递给宋玉策,说话的时候连眼皮都不抬:“二两银子。”
前后不过半盏茶的时间。
宋玉策对他的态度虽有不满,但也深知大夫大多都是这个脾性,只好耐着性子询问:“她眼下如何?”
“风寒侵袭,又郁结于心,眼下高烧难退。除了按时服药,需多喂些水,再温水擦身,不过三日,应当不会再起烧了。”
宋玉策一一记下。
送走了大夫,宋玉策又到药铺里买药。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范婶在这儿待了一下午,晚饭前经不住家人三催四请,只得先回家。
宋玉策熬好药后,范婶也刚好用罢饭回来。两个人一个扶着江濯锦半坐起来,一个一勺一勺地小心喂药。
“你们从哪里弄来怎么一个姑娘,瞧这小脸长得俊的,怕是要把我们这条街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比下去了。”半拥着怀里的姑娘,范婶忍不住同宋玉策打听起来江濯锦的来历。
对于这个,宋玉策也是一无所知,只实话实说道:“我爹买回来的,说是家里缺个洗衣做饭的丫头。”
范婶明显不信:“这么些年都是你们爷俩依偎着过的,怎么这时候突然想起来买个丫头,还是这么漂亮的。”
说着,用一种心照不宣的暧昧眼神看向宋玉策。
被范婶的话引着,宋玉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江濯锦的脸上。
整个下午都过得鸡飞狗跳的,他还不知道这姑娘长什么样。
此刻,他第一次看清对方的长相。
看着看着他的耳朵忽地通红,喂药的手也不稳了,洒出几滴药汁来。
喂完药又给江濯锦换了身干净衣裳,范婶轻手轻脚地合上门,往家走去。
范家和宋家比邻而居,中间就隔了一个三尺宽的窄巷。
方走出宋家的门,就见自家门前有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
范婶暗骂一声,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跨进自家门槛的时候顺手揪住了那人的耳朵。
“疼疼疼,娘,快撒手!”那人疼得吱哇乱叫。
范婶反手合上门挡住屋内的情形,这才松开手。她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狠狠地戳了戳对方的脑门,而后神情低落地收回手,叹息一声:“我看你呀,是没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