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叽叽喳喳,像庙会上不绝于耳的鼓捶锣响,热烈喧闹,扰人清梦。
晨光透过窗棂,斜射进屋内,照亮一方小天地,得以让人看清内里的一应事物。
几缕阳光俏皮地印在床上少女的脸上,轻拂的她的面庞。江濯锦浓黑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像一朵初次绽放的纤弱花蕾,缓缓睁开。
一瞬茫然过后,她的眼神平静澄澈,清明如水。
江濯锦在被子里尝试舒展身体,四肢不似先前那般虚浮无力,头晕眼花的症状也缓解了许多。
起身下床,走到窗边的小桌前。桌子上放着一柄小铜镜,镜面上落了一层细细的灰,显然许久没有人用过了。
江濯锦拿起铜镜,对着镜子轻轻吹了一口气,细小的灰尘随风而起,散落在空气中。
镜面昏黄,不大能照得清楚人的形容。不过不用照也能猜得到,此时自己必然是面色蜡黄,口唇苍白,形容憔悴。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总要有个过程。
就着一旁脸盆里的水简单地做了清洁,江濯锦打开房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裹挟着浓烈的桂花香味,甜丝丝的,深吸一口,令人心旷神怡。
秋风扫落叶。
院子里的枯叶东一丛、西一簇地聚集在一起,被风驱赶着,零散地分布在靠近墙根的角落里。
家里的其他人还没有起床,摒除人声嘈杂,院子里呈现出独属于清晨的宁静。
江濯锦环顾四周,在后门旁边找到一把高粱秆扎成的扫把,开始扫落叶。
她是被买来做丫鬟的,不是来当小姐享受的。
虽然她当小姐的时候也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就是了。
她要有自知之明。
人只有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才不至于昏了头,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就像当年一般。
少女安静地扫着落叶,轻柔的“沙沙”声带着节律,像是有人在低声哼唱舒缓的歌谣。
“笃笃笃——”急切而尖锐的敲门声划破耳膜,惊醒了院子的人。
有人在角门外。
江濯锦正想去开门。
“嘎吱——”她旁边厢房的门被人从内里打开。
宋玉策肩上搭着件外衣,一只手拽着领子一只手伸进衣袖,一拉一提,一侧衣服就干脆利落地穿好了。
等他大步流星地越过江濯锦打开门时,已然穿戴整齐。
宋玉策打着哈欠朝门外的人问好:“实在对不住,我昨天晚上干活干得久了些,忙到三更才睡,今儿早一不小心就睡过头了。”
“宋小哥到底年轻,觉足,”接茬的是个粗犷的男声,“不像我这种老头子,觉少。就是你撒开了让我睡,我也睡不了几个时辰,天天鸡还没叫,我倒是先醒了。”
宋玉策一边同他们顽笑,一边把两扇门都敞开。门外站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像是一对父子,皮肤皆晒得黝黑发亮,一看就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他们的身后放了一架板车,板车上放着五六个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用根麻绳牢牢地固定住。
在宋玉策和中年男人寒暄时,那个少年人把板车上的绳子解开,闷声闷气地叫了声:“爹。”
中年人停止了攀谈,甩起一个麻袋扛到肩上,笔直的身子瞬间佝偻了下来。少年人也有学样扛起一个麻袋。
两人也不需要宋玉策引路,径直进了院子,显然不是第一次来了。
一进门,就撞上了个姑娘。
那姑娘拿着把扫把站在那里,亭亭而立,身姿纤细单薄,但周身却散发着一种韧劲,像一枝无端被攀折下来插进花瓶里观赏的素心兰。
举手投足间的端庄与矜持,不是他们这种普通人家能够养出来的。
目光相接,江濯锦朝他二人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低下头继续扫地。
父子二人回过神来,对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写着好奇和探究。只是别人家的私事,实在不好多打听。
穿过月洞门,一直往前走,直到院子的最西边的柴房,两人卸下肩上的麻袋,堆放在屋子靠南的角落里。
来回运了两三趟,板车就空了。
宋玉策从袖袋里掏出四锭小银子并一串铜钱递给中年男人,中年男人笑哈哈道:“宋小哥不用再过一下称?若是事后发现少了,再找我,我可是不认账的。”
宋玉策亦是笑道:“吴叔不也没数直接把钱揣进了兜里,吴叔相信我,我自然也相信吴叔。”
吴叔笑得更是开怀,大掌用力拍了拍他的肩:“你小子,嘴是真的甜,也不知道你那古板的爹是怎么生出来的你。”
宋玉策笑而不语。
吴叔往院子里瞟了一眼,没看到江濯锦,想必是去西侧院子里清扫去了。
他的目光又回到宋玉策的身上,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抬手一把勾住宋玉策的脖子。
宋玉策要比他高大上很多,不得不弓着身子迁就他,只听吴叔用贼兮兮的语气问他:“你院子里的那姑娘是谁家的?是不是你爹给你找的媳妇儿?好小子,真有福气,你那媳妇容貌气度放到十里八乡都是能数得着的。”
宋玉策闻言下意识地往院子里看了一眼,见江濯锦没在附近,心下一松:“吴叔哪里的话,我若是成亲了,还能不请您?那姑娘是我爹前两天从集市上买回来的丫鬟,就是你上次送完货的第二天,不是还下了雨来着?”
他这么一说,吴叔倒是有了印象,“这姑娘是哪家的?我瞅着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再怎么着估摸着也得是个读书人家的孩子,怎么会被贩卖为奴?”
这个宋玉策是真的不知道,他挠了挠头,“我爹没说。且这姑娘一到家就病了,今儿才见她出来活动,还没来得及问。”说着又“嗨”了一声,“眼下上面那几位斗得正欢,今儿你倒台,明儿他上位的,跟着他们的人可不得受牵连,跟着倒霉。别说是官家小姐,就是王子皇孙落到此番境地的人也不少……”
吴叔也跟着叹息:“上边一乱,就不管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了,如今世道艰难啊!听说粮食又要涨价了?”
“爹,该回家了,娘还在家等着我们吃早饭呢!”吴叔的儿子见父亲越说越起劲,再不出声提醒,他能讲到天黑。
吴叔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人等,急忙忙与宋玉策道别,拉着板车往回赶。
宋玉策掩上门插好,大大地伸了个懒腰,今日不用榨油,他打算回去再躺一会儿。一转身,不成想江濯锦站在他的身后,吓得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地已经打扫干净了,厨房在哪里?我去做饭。”少女目光澄明,平静无波,嗓音则沙哑干涩,如同八十岁的老妪。
她就这样俏生生地站在他面前。
宋玉策眼神飘忽,视线不敢在她脸上聚焦,抬手不住地揉搓着后脖颈,“呃……呃……在……算了,我带你去吧。”
说罢,自顾自地在前领路,还没等他思量好一会儿要说什么,就到了地方。
“这就是厨房。”宋玉策道。
江濯锦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厨房距离并不远,就在角门的东侧,左不过七八步的距离,手一指自己就能明白,实在没必要亲自跑一趟。
进了厨房,左手边靠墙放着一张大桌子,桌面上放置菜刀菜板一应事物;紧挨着桌子放着一个小柜子,上面几层没有柜门,放着碗碟,下面的柜子里则是米面。右侧靠墙中间位置砌了个砖石灶台,灶台上架了两口大锅,烧火的地方用砖石圈出四四方方的空间,里面堆放着柴火。
“早上我和我爹吃馒头就咸菜,再熬两碗小米粥就行了。”宋玉策交代完,迟疑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你能做饭吗?”
她十指纤纤,看起来不像下过厨的样子。
江濯锦点点头。
宋玉策见她神情坚定,放下心来,回房洗漱。
刚擦完脸,就见厨房冒出滚滚浓烟,刺鼻的味道飘散到院子里,让人忍不住呛咳。
宋玉策把毛巾甩进脸盆,夺门而出,水花溅起,在空中飞舞,而后降落,在地上形成一圈斑驳的痕迹。
厨房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睁不开眼睛,宋玉策勉强看到灶台前的柴火堆旁蹲着一个小小的人影,明明已经咳得撕心裂肺,却还在不停的往灶里添柴禾。
他抓住江濯锦的胳膊,用力地把她拖拽起来,又顺手舀了一瓢水泼在柴上将火浇熄。
两人来到厨房外,不等江濯锦反应,宋玉策扳着她的肩膀,前前后后上下上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确认她没有受伤,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人没事。”
“对不起。”江濯锦吸了吸鼻子,眼眶红彤彤的,眸中蓄满了水雾。
宋玉策见她这副样子,一下子慌了神,想要去安抚她,又不好意思触碰,一双手真是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你、你别哭啊!不是什么大事,你看火已经熄灭了,没有烧着……”
江濯锦用力地抹了把眼睛,声音喑哑:“我没哭,只是被烟熏到了。”
宋玉策只当她逞强,不知道怎么开解她,转移话题问道:“你其实没有下过厨房是吧?”
虽是问句,神情却十分笃定。
江濯锦垂头不敢看他,讷讷道:“以前在厨房里看其他人做过。”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亲自做过。
怪不得连烧火都不会。
“哼。”有人在一旁冷笑,“好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晨光透过窗棂,斜射进屋内,照亮一方小天地,得以让人看清内里的一应事物。
几缕阳光俏皮地印在床上少女的脸上,轻拂的她的面庞。江濯锦浓黑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像一朵初次绽放的纤弱花蕾,缓缓睁开。
一瞬茫然过后,她的眼神平静澄澈,清明如水。
江濯锦在被子里尝试舒展身体,四肢不似先前那般虚浮无力,头晕眼花的症状也缓解了许多。
起身下床,走到窗边的小桌前。桌子上放着一柄小铜镜,镜面上落了一层细细的灰,显然许久没有人用过了。
江濯锦拿起铜镜,对着镜子轻轻吹了一口气,细小的灰尘随风而起,散落在空气中。
镜面昏黄,不大能照得清楚人的形容。不过不用照也能猜得到,此时自己必然是面色蜡黄,口唇苍白,形容憔悴。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总要有个过程。
就着一旁脸盆里的水简单地做了清洁,江濯锦打开房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裹挟着浓烈的桂花香味,甜丝丝的,深吸一口,令人心旷神怡。
秋风扫落叶。
院子里的枯叶东一丛、西一簇地聚集在一起,被风驱赶着,零散地分布在靠近墙根的角落里。
家里的其他人还没有起床,摒除人声嘈杂,院子里呈现出独属于清晨的宁静。
江濯锦环顾四周,在后门旁边找到一把高粱秆扎成的扫把,开始扫落叶。
她是被买来做丫鬟的,不是来当小姐享受的。
虽然她当小姐的时候也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就是了。
她要有自知之明。
人只有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才不至于昏了头,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就像当年一般。
少女安静地扫着落叶,轻柔的“沙沙”声带着节律,像是有人在低声哼唱舒缓的歌谣。
“笃笃笃——”急切而尖锐的敲门声划破耳膜,惊醒了院子的人。
有人在角门外。
江濯锦正想去开门。
“嘎吱——”她旁边厢房的门被人从内里打开。
宋玉策肩上搭着件外衣,一只手拽着领子一只手伸进衣袖,一拉一提,一侧衣服就干脆利落地穿好了。
等他大步流星地越过江濯锦打开门时,已然穿戴整齐。
宋玉策打着哈欠朝门外的人问好:“实在对不住,我昨天晚上干活干得久了些,忙到三更才睡,今儿早一不小心就睡过头了。”
“宋小哥到底年轻,觉足,”接茬的是个粗犷的男声,“不像我这种老头子,觉少。就是你撒开了让我睡,我也睡不了几个时辰,天天鸡还没叫,我倒是先醒了。”
宋玉策一边同他们顽笑,一边把两扇门都敞开。门外站着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像是一对父子,皮肤皆晒得黝黑发亮,一看就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他们的身后放了一架板车,板车上放着五六个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用根麻绳牢牢地固定住。
在宋玉策和中年男人寒暄时,那个少年人把板车上的绳子解开,闷声闷气地叫了声:“爹。”
中年人停止了攀谈,甩起一个麻袋扛到肩上,笔直的身子瞬间佝偻了下来。少年人也有学样扛起一个麻袋。
两人也不需要宋玉策引路,径直进了院子,显然不是第一次来了。
一进门,就撞上了个姑娘。
那姑娘拿着把扫把站在那里,亭亭而立,身姿纤细单薄,但周身却散发着一种韧劲,像一枝无端被攀折下来插进花瓶里观赏的素心兰。
举手投足间的端庄与矜持,不是他们这种普通人家能够养出来的。
目光相接,江濯锦朝他二人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低下头继续扫地。
父子二人回过神来,对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写着好奇和探究。只是别人家的私事,实在不好多打听。
穿过月洞门,一直往前走,直到院子的最西边的柴房,两人卸下肩上的麻袋,堆放在屋子靠南的角落里。
来回运了两三趟,板车就空了。
宋玉策从袖袋里掏出四锭小银子并一串铜钱递给中年男人,中年男人笑哈哈道:“宋小哥不用再过一下称?若是事后发现少了,再找我,我可是不认账的。”
宋玉策亦是笑道:“吴叔不也没数直接把钱揣进了兜里,吴叔相信我,我自然也相信吴叔。”
吴叔笑得更是开怀,大掌用力拍了拍他的肩:“你小子,嘴是真的甜,也不知道你那古板的爹是怎么生出来的你。”
宋玉策笑而不语。
吴叔往院子里瞟了一眼,没看到江濯锦,想必是去西侧院子里清扫去了。
他的目光又回到宋玉策的身上,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抬手一把勾住宋玉策的脖子。
宋玉策要比他高大上很多,不得不弓着身子迁就他,只听吴叔用贼兮兮的语气问他:“你院子里的那姑娘是谁家的?是不是你爹给你找的媳妇儿?好小子,真有福气,你那媳妇容貌气度放到十里八乡都是能数得着的。”
宋玉策闻言下意识地往院子里看了一眼,见江濯锦没在附近,心下一松:“吴叔哪里的话,我若是成亲了,还能不请您?那姑娘是我爹前两天从集市上买回来的丫鬟,就是你上次送完货的第二天,不是还下了雨来着?”
他这么一说,吴叔倒是有了印象,“这姑娘是哪家的?我瞅着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再怎么着估摸着也得是个读书人家的孩子,怎么会被贩卖为奴?”
这个宋玉策是真的不知道,他挠了挠头,“我爹没说。且这姑娘一到家就病了,今儿才见她出来活动,还没来得及问。”说着又“嗨”了一声,“眼下上面那几位斗得正欢,今儿你倒台,明儿他上位的,跟着他们的人可不得受牵连,跟着倒霉。别说是官家小姐,就是王子皇孙落到此番境地的人也不少……”
吴叔也跟着叹息:“上边一乱,就不管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了,如今世道艰难啊!听说粮食又要涨价了?”
“爹,该回家了,娘还在家等着我们吃早饭呢!”吴叔的儿子见父亲越说越起劲,再不出声提醒,他能讲到天黑。
吴叔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人等,急忙忙与宋玉策道别,拉着板车往回赶。
宋玉策掩上门插好,大大地伸了个懒腰,今日不用榨油,他打算回去再躺一会儿。一转身,不成想江濯锦站在他的身后,吓得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地已经打扫干净了,厨房在哪里?我去做饭。”少女目光澄明,平静无波,嗓音则沙哑干涩,如同八十岁的老妪。
她就这样俏生生地站在他面前。
宋玉策眼神飘忽,视线不敢在她脸上聚焦,抬手不住地揉搓着后脖颈,“呃……呃……在……算了,我带你去吧。”
说罢,自顾自地在前领路,还没等他思量好一会儿要说什么,就到了地方。
“这就是厨房。”宋玉策道。
江濯锦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厨房距离并不远,就在角门的东侧,左不过七八步的距离,手一指自己就能明白,实在没必要亲自跑一趟。
进了厨房,左手边靠墙放着一张大桌子,桌面上放置菜刀菜板一应事物;紧挨着桌子放着一个小柜子,上面几层没有柜门,放着碗碟,下面的柜子里则是米面。右侧靠墙中间位置砌了个砖石灶台,灶台上架了两口大锅,烧火的地方用砖石圈出四四方方的空间,里面堆放着柴火。
“早上我和我爹吃馒头就咸菜,再熬两碗小米粥就行了。”宋玉策交代完,迟疑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你能做饭吗?”
她十指纤纤,看起来不像下过厨的样子。
江濯锦点点头。
宋玉策见她神情坚定,放下心来,回房洗漱。
刚擦完脸,就见厨房冒出滚滚浓烟,刺鼻的味道飘散到院子里,让人忍不住呛咳。
宋玉策把毛巾甩进脸盆,夺门而出,水花溅起,在空中飞舞,而后降落,在地上形成一圈斑驳的痕迹。
厨房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睁不开眼睛,宋玉策勉强看到灶台前的柴火堆旁蹲着一个小小的人影,明明已经咳得撕心裂肺,却还在不停的往灶里添柴禾。
他抓住江濯锦的胳膊,用力地把她拖拽起来,又顺手舀了一瓢水泼在柴上将火浇熄。
两人来到厨房外,不等江濯锦反应,宋玉策扳着她的肩膀,前前后后上下上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确认她没有受伤,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人没事。”
“对不起。”江濯锦吸了吸鼻子,眼眶红彤彤的,眸中蓄满了水雾。
宋玉策见她这副样子,一下子慌了神,想要去安抚她,又不好意思触碰,一双手真是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你、你别哭啊!不是什么大事,你看火已经熄灭了,没有烧着……”
江濯锦用力地抹了把眼睛,声音喑哑:“我没哭,只是被烟熏到了。”
宋玉策只当她逞强,不知道怎么开解她,转移话题问道:“你其实没有下过厨房是吧?”
虽是问句,神情却十分笃定。
江濯锦垂头不敢看他,讷讷道:“以前在厨房里看其他人做过。”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亲自做过。
怪不得连烧火都不会。
“哼。”有人在一旁冷笑,“好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