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冬月,长安落雪。
相较往年,这场雪来得急,来得大。
贵人们殿内烧地龙,捧手炉,狐皮貂裘一果,赏得是雪景压松,红梅风雅。
可当值的宫女内侍们苦不堪言,紧赶慢扫架不住雪大如棉,天冷风急做事慢了又要受罚,瞧不见人的地方个个双手合十求着老天爷赶紧停了这场鬼雪。
而荣昙这般身份的掖庭宫婢,更是要一万个小心,她们不比寻常宫人,皆是罪臣家眷,任谁都能指使,也任谁都能踩上一脚。
荣昙眼下就是,晨起还未洗漱,就被院内姑姑匆匆唤去,说拾翠殿的掌事宫女来了,指名要荣昙。
荣昙这边只得用冷水净了脸,在单薄裙子外加了层兄长前几日送来的粗毛褙子。
见了人,那那名叫绮雯的大宫女,倒没心思多看她一眼,只说:“张德妃要见你。”便命荣昙跟在身后,二人顶风冒雪朝着拾翠殿步行而去。
明宫繁丽,更何况宫妃居所,拾翠殿外宫人扫雪不停,可架不住朝手心呵口气的功夫,清出的道路又覆上薄薄一层雪白。
荣昙庆幸,一层褙子好歹护住前心后背,若不然着了凉,回去生病又要惹得兄长担忧。
她紧跟在绮雯身后穿过层层回廊,片刻后方入正殿,殿内扑面暖意,激得荣昙只觉手脚阵阵刺痛麻痒——
拾翠殿内铺大毛地毯,薰炉白烟袅袅散出阵阵馥郁浓香。荣昙不敢四下张望,朝着斜躺在贵妃椅中的女人身影端正跪下,恭敬拜道:“奴婢请德妃娘娘安。”
却听那发髻高梳,满头朱翠的女人掩唇打了个哈欠,慢悠悠的慵懒语调不掩居高临下:“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荣昙依命抬头,眼帘却低垂着不好抬起,偏她这副模样也叫殿内静默半晌,张德妃再开口,却是语调冷冷:“三日前,是你洗了拾翠殿的衣服?”
荣昙听她似是问话,言语间分明已经笃定,不由得心中一紧谨慎应答:“奴婢那日是在浣洗当值。”
“本宫有一件缂丝花鸟的襦衫,送去时千叮万嘱要小心伺候,结果经了你的手,回来就成了这个样子。”张德妃话音方落,身侧绮雯已将那件破了数个口子的衣衫扔到荣昙面前。
荣昙垂眸轻轻抚上衣料,不由心中苦笑,这衣衫破口分明是剪刀所为,且工艺并不是缂丝,不过普通真丝。
她不知自己何处得罪过这位张德妃,还劳人家费了心抓她错处——掖庭宫婢,多是寻常宫人都不待见的罪臣家眷,四妃之一何等尊荣,要处死荣昙,原该连个理由都无需找的。
荣昙将那衣衫叠好放到一旁,低眉垂目道:“……奴婢有罪。”
岂料张德妃这时却笑一声,似乎荣昙反应在她意料之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本宫知道荣姑娘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在掖庭那地方熬了这些年,怕也咽了不少苦水吧?”
荣昙不知张德妃意欲何为,只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奴婢不敢。”
“你倒是个谨慎人……”张德妃这落在荣昙头顶的目光算是有了些暖意,她扶着绮雯坐正身子:“想不想离开掖庭?”
想,自然是想的。
掖庭有多熬人,荣昙这些年何尝不清楚,若非有个兄长相互扶持,她也早就撑不下去了。
可就像张德妃说的,被打熬了三四年,荣昙也不是当年那个还有些天真的小娘子,宫内都传张德妃信佛,荣昙却清楚能坐到这个位置……不会是真的有一副菩萨心肠。
“奴婢请娘娘明示。”
”姑娘是聪明人。”绮雯接了张德妃的眼色,一扫先前不搭理人的高傲,碎步轻挪到荣昙身边,柔柔扶了她的肩膀:“娘娘宫里的葛公公可是对姑娘颇有情意,姑娘若是承了这份情……岂不是顺理成章就能到咱们拾翠殿来了?”
荣昙在地毯上轻轻挪动了一下,似是膝盖麻痒刺痛,却也不露声色避开了绮雯染着蔻丹的手指。
她闭闭眼,再以余光看向头顶的张德妃,发现对方仍挂着笑意,可那唇角牵起的弧度,却比殿外的冰雪还要冷。
荣昙心想,原来那日叫掖庭姑姑递给自己消息的葛福,就是张德妃宫内的宦官……这宦官和宫女对食不算新鲜事,就像每年死的莫名其妙的宫女有那么多,宫内人人心知肚明——
那些个同屋的女子个个挂了笑来贺荣昙好福气,或真情或假意,背地里却毫不避讳地说起葛福是个有特殊癖好的宦官,专爱找掖庭里有几分姿色的宫女,落到他手里死了残了也没人在乎,毕竟谁管得着今天掖庭少了几个罪奴?
她们倒不避讳荣昙,像是知道荣昙无力反抗,偏荣昙平日里不声不响的,隔日却真的回了句”蒙公公错爱,荣昙承受不起。“
荣昙是没想到张德妃会为宫里的太监出这个头,她这时同样缓缓开了口:”奴婢没这个福分伺候葛公公,是愿意在掖庭宫终老了。“
张德妃摸着手中微烫茶碗,殿内一时陷入极危险的寂静。
砰然一声脆响,绮雯猛地从荣昙身边闪开,果然见张德妃将手中茶碗朝着荣昙掷去,荣昙下意识地往右边一躲,仍是被碗中泼出的滚烫茶水擦了脸颊,茶碗落在她身后地面粉身碎骨,荣昙却捂住半面脸颊头贴手地躬身拜下——
荣昙怕很多东西,她怕黑,怕冷,怕烫,更怕死,她听不见绮雯连声奉劝张德妃息怒,只感觉自己浑身发抖,想必是一副极可笑的模样。
她倒想错了,张德妃眼中只见这掖庭宫婢凄凄惨惨,岂不衬托自己刻薄寡恩,于是由绮雯服侍用巾帕净了手,又笑起来道:“姑娘衣裳都湿了,好生可怜。还不请姑娘在殿外吹干了衣裳再回去……对了,本宫旧疾复发,也需劳驾姑娘帮个小忙。”
荣昙知道,这是张德妃罚她不识好歹,贵人们讲师出有名,话要说得漂亮。她还需口中谢赏。
相较往年,这场雪来得急,来得大。
贵人们殿内烧地龙,捧手炉,狐皮貂裘一果,赏得是雪景压松,红梅风雅。
可当值的宫女内侍们苦不堪言,紧赶慢扫架不住雪大如棉,天冷风急做事慢了又要受罚,瞧不见人的地方个个双手合十求着老天爷赶紧停了这场鬼雪。
而荣昙这般身份的掖庭宫婢,更是要一万个小心,她们不比寻常宫人,皆是罪臣家眷,任谁都能指使,也任谁都能踩上一脚。
荣昙眼下就是,晨起还未洗漱,就被院内姑姑匆匆唤去,说拾翠殿的掌事宫女来了,指名要荣昙。
荣昙这边只得用冷水净了脸,在单薄裙子外加了层兄长前几日送来的粗毛褙子。
见了人,那那名叫绮雯的大宫女,倒没心思多看她一眼,只说:“张德妃要见你。”便命荣昙跟在身后,二人顶风冒雪朝着拾翠殿步行而去。
明宫繁丽,更何况宫妃居所,拾翠殿外宫人扫雪不停,可架不住朝手心呵口气的功夫,清出的道路又覆上薄薄一层雪白。
荣昙庆幸,一层褙子好歹护住前心后背,若不然着了凉,回去生病又要惹得兄长担忧。
她紧跟在绮雯身后穿过层层回廊,片刻后方入正殿,殿内扑面暖意,激得荣昙只觉手脚阵阵刺痛麻痒——
拾翠殿内铺大毛地毯,薰炉白烟袅袅散出阵阵馥郁浓香。荣昙不敢四下张望,朝着斜躺在贵妃椅中的女人身影端正跪下,恭敬拜道:“奴婢请德妃娘娘安。”
却听那发髻高梳,满头朱翠的女人掩唇打了个哈欠,慢悠悠的慵懒语调不掩居高临下:“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荣昙依命抬头,眼帘却低垂着不好抬起,偏她这副模样也叫殿内静默半晌,张德妃再开口,却是语调冷冷:“三日前,是你洗了拾翠殿的衣服?”
荣昙听她似是问话,言语间分明已经笃定,不由得心中一紧谨慎应答:“奴婢那日是在浣洗当值。”
“本宫有一件缂丝花鸟的襦衫,送去时千叮万嘱要小心伺候,结果经了你的手,回来就成了这个样子。”张德妃话音方落,身侧绮雯已将那件破了数个口子的衣衫扔到荣昙面前。
荣昙垂眸轻轻抚上衣料,不由心中苦笑,这衣衫破口分明是剪刀所为,且工艺并不是缂丝,不过普通真丝。
她不知自己何处得罪过这位张德妃,还劳人家费了心抓她错处——掖庭宫婢,多是寻常宫人都不待见的罪臣家眷,四妃之一何等尊荣,要处死荣昙,原该连个理由都无需找的。
荣昙将那衣衫叠好放到一旁,低眉垂目道:“……奴婢有罪。”
岂料张德妃这时却笑一声,似乎荣昙反应在她意料之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本宫知道荣姑娘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在掖庭那地方熬了这些年,怕也咽了不少苦水吧?”
荣昙不知张德妃意欲何为,只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奴婢不敢。”
“你倒是个谨慎人……”张德妃这落在荣昙头顶的目光算是有了些暖意,她扶着绮雯坐正身子:“想不想离开掖庭?”
想,自然是想的。
掖庭有多熬人,荣昙这些年何尝不清楚,若非有个兄长相互扶持,她也早就撑不下去了。
可就像张德妃说的,被打熬了三四年,荣昙也不是当年那个还有些天真的小娘子,宫内都传张德妃信佛,荣昙却清楚能坐到这个位置……不会是真的有一副菩萨心肠。
“奴婢请娘娘明示。”
”姑娘是聪明人。”绮雯接了张德妃的眼色,一扫先前不搭理人的高傲,碎步轻挪到荣昙身边,柔柔扶了她的肩膀:“娘娘宫里的葛公公可是对姑娘颇有情意,姑娘若是承了这份情……岂不是顺理成章就能到咱们拾翠殿来了?”
荣昙在地毯上轻轻挪动了一下,似是膝盖麻痒刺痛,却也不露声色避开了绮雯染着蔻丹的手指。
她闭闭眼,再以余光看向头顶的张德妃,发现对方仍挂着笑意,可那唇角牵起的弧度,却比殿外的冰雪还要冷。
荣昙心想,原来那日叫掖庭姑姑递给自己消息的葛福,就是张德妃宫内的宦官……这宦官和宫女对食不算新鲜事,就像每年死的莫名其妙的宫女有那么多,宫内人人心知肚明——
那些个同屋的女子个个挂了笑来贺荣昙好福气,或真情或假意,背地里却毫不避讳地说起葛福是个有特殊癖好的宦官,专爱找掖庭里有几分姿色的宫女,落到他手里死了残了也没人在乎,毕竟谁管得着今天掖庭少了几个罪奴?
她们倒不避讳荣昙,像是知道荣昙无力反抗,偏荣昙平日里不声不响的,隔日却真的回了句”蒙公公错爱,荣昙承受不起。“
荣昙是没想到张德妃会为宫里的太监出这个头,她这时同样缓缓开了口:”奴婢没这个福分伺候葛公公,是愿意在掖庭宫终老了。“
张德妃摸着手中微烫茶碗,殿内一时陷入极危险的寂静。
砰然一声脆响,绮雯猛地从荣昙身边闪开,果然见张德妃将手中茶碗朝着荣昙掷去,荣昙下意识地往右边一躲,仍是被碗中泼出的滚烫茶水擦了脸颊,茶碗落在她身后地面粉身碎骨,荣昙却捂住半面脸颊头贴手地躬身拜下——
荣昙怕很多东西,她怕黑,怕冷,怕烫,更怕死,她听不见绮雯连声奉劝张德妃息怒,只感觉自己浑身发抖,想必是一副极可笑的模样。
她倒想错了,张德妃眼中只见这掖庭宫婢凄凄惨惨,岂不衬托自己刻薄寡恩,于是由绮雯服侍用巾帕净了手,又笑起来道:“姑娘衣裳都湿了,好生可怜。还不请姑娘在殿外吹干了衣裳再回去……对了,本宫旧疾复发,也需劳驾姑娘帮个小忙。”
荣昙知道,这是张德妃罚她不识好歹,贵人们讲师出有名,话要说得漂亮。她还需口中谢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