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男客宴。
天子早已在龙位居好,等待各大臣子过来,他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舞女翩翩起舞,舞女本就是臣子提议助兴的,自是他要把把关。
舞女大多来自突厥,也有来自西域的美人,娇艳。
天子弱冠不久,前几日的登封大典,原是要太师回京之后才举办,后太师回信,寄回掌印,先行举办。
太师平生最爱追寻四游,若不看看江河,怎能知天下的安宁,怎能为天子效力呢?
太师此次去的遥远了些,时日长了些,但还是把请帖给了他,天子自是希望他早日归来。
朝中动荡他也知道,先帝驾崩于大殿之上,先帝先前就将遗嘱给了太师所管,如今他一一按照遗嘱行事,没有人知道遗嘱上写了什么。
天子登位之时,年仅十三,而当时登位的时候,太师就已经弱冠了,虽是最年轻的太师,但朝中的臣子还是惧怕他,权势滔天。
他教会天子许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都讲得清清楚楚。
“陛下,不好啦!不好啦!四公主又惹是生非了。太后娘娘也控制不住了。”
来报的是外侍,原是守在女眷宴。
“说清楚!皇妹又怎么了?”天子闻言,皱了皱眉头,揉了揉高直的鼻梁,不耐烦得问道,“母亲怎么了?快细细道来!”
天子少许失态,面对最小的妹妹惹出乱子,对帝家总是不好的,他深知太师的话,但还是失了礼仪。
外侍将事情原版原样告知天子:“是四公主提出了局子,方才二公主与四公主下棋,二公主不服输天生是如此,与四公主闹了闹,没想到打了起来。”
“母亲,怎么了?”
“太后娘娘没事,宴中镇远将军的夫人哥舒氏护住了太后娘娘,二公主也被罗家女郎和云安郡主拦住,才平定了,没闹大……”
没等外侍说完话,天子忽然停住了脚步,愣了愣,好久才开口:“堂妹也来了?那……皇叔也来了?”
“朕分明……没有给……”顿时,天子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越王,去哪里了?命他酉时三刻到兴磬宫来朕有话问他。”
天子有三皇叔、一姑姑,其父皇年长,与三皇叔年龄相差十余岁。天子记得姑姑和亲于回纥可汗——药罗葛氏。此外,其皇叔中,三皇叔获封“越”,对他和二皇叔、四皇叔甚是不满,常暗中搅局。太师亦曾提醒,越王生性猜忌,贪恋皇权,觊帝位已久,务必小心。只可惜,天子未听进去,以为越王此刻不会动手。
太师临走前,原是将朝中对天子不利的人,尽数调走,没皇命不得回京。
然而,唯有越王未被调离。太师意味深长地说道:“越王心机深沉,留于京城或许并非不妥,但他毕竟是诸侯,仍需小心谨慎。”
“越王……竟敢如此不将朕放在眼里!”天子发怒,外侍不敢言语,唯有点头应是,而后担心天子迁怒,便也退下。“四妹妹……”
方才进入母亲的后院,就看见李蓉儿头发散乱,匆匆跑来。问候关心之后,便质问哥舒氏:“朕问你,四公主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应拦住她吗?”
“臣妻本欲阻拦……然四公主趁臣妻不备……复与二公主再起争执……臣妻与众人上前劝阻,遂至如此。”
哥舒氏言罢,众人皆颔首称是,纷表认同,二公主亦面露羞赧,随之颔首,独四公主默然不语。
天子见此,遂询四公主,四公主则言:“此女子廉耻丧尽,知本公主心系高公子,心生妒意,纵容二姐姐殴打于我!”
李蓉儿指向桑禾,她立于二公主身后,双腿发软,听到话语,险些站立不稳。
什么?我放纵?桑禾以为她疯了,这般胡言乱语,如何能牵连到自己。
天子虽纵容李蓉儿,致其无法无天,但也并非对她言听计从。天子遂搀着李蓉儿至座前,询问道:“阿妹,适才阻拦二妹的,可还有他人?”
李蓉儿紧攥手中绣帕,吞吐道:“并无。”
“阿妹,果真如此?”他再次问道,意欲察验李蓉儿是否说实话,“阿妹,不可诓骗……太傅教导过我们……身为帝家贵女,应当谨遵《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莫非忘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逐渐变得冷淡,眼睛紧盯着李蓉儿,眼眶微红,李蓉儿被他的样子吓到,身子颤抖着,轻轻点头。
天子这才站起身,走到哥舒氏面前,颔首垂眸,言辞恳切:“适才是朕误会了你,还望将军夫人勿要怪罪小妹。””
众人皆知,天子向来谨小慎微,对自己所犯之错,会认错,亦会付诸行动。
“抚之!”太后端坐于佳座之上,久观之后,见亲生儿郎向武将之妻屈服,心中无论如何,皆是不甘。
她冷眼扫视哥舒氏一眼,眼神森冷,扫视众人,与方才迥异。
“天子之尊,何须向一介武夫之妻致歉!即便有错,亦在情理之中,人难免犯错,莫非将军夫人还敢为难不成?”太后起身走向李蓉儿,轻轻抚慰她,厉声斥责天子,“瑶瑶被你吓成何样,你这当兄长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天子摆手,未理会太后,只顾安抚其他家眷,面对刚被泼脏水的桑禾,亦是温柔亲和。
“抚之!哀家所言,你究竟听进去没有!”太后言说数句,见天子未听进她的话,反倒关怀起他人,怒不可遏。
“母亲,朕早已言明,普天之下,无人天生高贵,众生平等,谁肇事,谁担责。适才之事,母亲亦亲眼所见,莫非母亲要作壁上观?”
“旁观者乎?瑶瑶下场,二公主参与,规矩既定,二公主不服欲殴人,此与哀家毫无关联,击瑶瑶而后,反责瑶瑶之过。”
天子曰:“母后!瑶瑶妄言!朕之太傅曾言,妄言乃帝家大忌,况于众女眷前,朕当如何?偏袒乎?”天子苦笑,不知母后何时不明事理。
太后觉言有失,乃转言他事:“瑶瑶乃汝亲妹,妄言受罚可谅,何需大动干戈。”
天子曰:“谅解?母后言‘谅解’何其轻松。”
太师棋艺高超,教授他人下棋时,亦传授道理:“谎言可好可坏。多了便成骗子,偶一为之则无妨。然长此以往,败坏风气,无论善恶,皆成恶习。”
他深知李蓉儿品性,知其在己面前不会撒谎。若然撒谎,想必是其母纵容过甚,而他决不能纵容李蓉儿如此。
他立身挥手,罔顾帝君威严,指向母亲心口道:“母亲生朕、养朕,朕没齿难忘……然母亲不知,世间众生并无贵贱之分,父皇曾言‘爱民如子,方能得天下’,若朕连此都无法做到,岂不是有违父皇之训。”
“抚之,于你而言,天下是否如同你妹妹一般?”
太后固执己见,天子无奈,不再规劝。
一旁的桑禾看热闹不嫌事大,迅速走到李菀那里,低声道:“你的伯母当真……”思索片刻,她如大海捞针般,想到一个词来形容太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对错。”
李菀亦是个爱看热闹之人,听闻后,在她耳畔言道:“伯母向来如此,父亲也曾与我提及。”
燕王曾亲眼目睹过先皇册封柳氏的大典,那般场景,是尊重,是责任,却并非爱意。
若不是那柳氏狠心派人杀害了他深爱的女子,或许这太后之位本该属于那名女子,说不定当今局势也不至于如此之差。李蓉儿又何尝会是如今这番模样。
她冷眼观人间,不抱任何期望,只求男女主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至于那些细微繁琐、复杂难明的关系,她几乎是草草略过,全然不放在心上。她不清楚先皇心中所爱究竟是谁,是那柳氏?还是杨氏?
反正她只知道先皇定然是不喜欢柳氏的,至于杨氏,或许可能性比柳氏要大一些。
此时,她们正看得不亦乐乎:太后与天子正在言语上激烈搏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论理良久。突然,太后上前几步,走到天子面前,扬起手,一个巴掌狠狠地挥了过去,那声音清脆响亮,在空气中回荡。
“太后娘娘,何必动怒?”忽然,外面传来一个令桑禾头皮发麻的声音,“陛下,在女眷席多留怕是不好吧。”
听到这个声音,在场的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门外。只见一名身着玄色暗花云纹长袍的少年正缓缓步入女眷席内。他面带微笑,那笑容如春花绽放般美丽动人,就连那些已经及笄之年的姑娘们也不禁为之倾心。
“你是谁?”太后一脸轻蔑地瞟了他一眼,但不知为何,总觉得这张脸似曾相识,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憷。于是她定睛细看,发现此人并不是自己所担心的那个人。
“太后当真不记得了?在下便是当今太师。”少年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要吓吓太后,然后接着说道,“当今太师的弟弟。”他的语气轻描淡写,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太师的弟弟?朕怎么没……”
“陛下自是不知道……毕竟太师可不希望我来,但这次特殊,我自是要来,特此受哥哥的亲笔信而来。”他从腰间拿出一封信,递给天子。
天子看之,随后语气温和:“既是太师的弟弟,怎又来了女眷席。”
桑禾低头,不敢直视男人。听着声音她就害怕。
李菀见她此行,瞬间明白了她为什么总为高鹿空开脱了。
“阿潭,喜欢他?”
喜欢?谁踏马傻到喜欢魔神啊,偏偏是个痴情种的魔神,说无情无欲,不对。他对斐盈盈不一样。
“喜欢?呵呵,你疯了。”桑禾低头回应道。
“姑娘,又见面了。”东方晏遥站在桑禾面前,虽然他没转身过来,但余光瞧见她低头,向她走去,轻轻瞧了他的桌面,“你也不在那家棋馆,叫人难寻。”
难寻你大爷!她觉得魔神疯了,她那日分明说的“这里高手如云,找他们吧”,他是空耳吗?寻她做什么,果然是神经病。疯了疯了。
她低着头,隐约听见他的笑声:“可是我就想找你下棋,你甚是有趣啊。”
有趣毛线啊,他太癫了,谁踏马下棋非得找同一个人,人生趣味在于认识不同的人和局。
他好像看穿她的心思,每一句话都像是回应她心里的话。
“我就想和你下,那样才有趣,我的人生不追寻多于少。”
桑禾终是抬了头,看着少年的模样,心中有气,但还是忍住了。
“我追寻啊。”
“你追寻你的,我追寻我的。”
她觉得有点熟悉……
“你管我啊。”
“我管你。”
桑禾决定还是不和他纠缠,他也识趣,然,没和她闹了。
他展臂请天子回男客席,他也紧随其后。
“怎么不同三弟来了。”离了女眷席有些距离,才道,“怎么拿着太师的请帖就来了。”
“信中,哥哥应是阐明了。”
“朕是问你,你怎么不待着,叫你的侍卫来?”
他回道:“自是帝家贵女有趣啊,你不觉得太后也很有趣吗?我在外听了良久,唉!真是好戏啊。”
天子呆楞看着他,问他听了多少。
“陛下何时进去的,我便听了多少。”
“你!朕真是……太师怎么就有你这个弟弟。”
天子与太师的弟弟见过几次,因为言谈甚欢,友情至好,他与东方晏遥便有了共同话题:帝家闲言,帝家内乱,斗争。
“哦?陛下与我都是同样,何必说我呢?”
他与天子初识时,说过最大的谎言,他的哥哥是断袖之癖,不喜欢女子,后来太师听了去,狠狠打了他。
天子也有些害怕,对自己亲弟弟下手也狠,怕是他犯错,应是不会比这个少半分。
他在太师面前是乖巧,与其弟相比,是要好点,而面对晏遥多少放松了些,没那么拘谨。
“够了!他何时回来?”天子忽然正经,太师五年未回来,天子问道,“越王有谋反的恻隐之心,朕怕……他夺权篡位。”
他没有底气说“夺权篡位”,晏遥语气也平缓了许多。
“陛下,不必担心。燕王回京,必会压制越王。”
晏遥想了想,又补充道:“燕王回京,是太师的意思,信中所言,陛下知道的。”
天子看得懂,只是为何燕王要回京。
燕王兵权厚重,虽然没有谋反之心,可谁能知他在封地如何?太师为什么要他回京,何况燕王……恨他。
“陛下有言,待哥哥回来,再说。”
他看得出来,陛下对燕王有忌惮,只是忌惮他兵权的话,削弱便是,但并不是这么简单。
他不懂人间那些忌讳,人心藏着掖着,复杂得很,他虽然不敢向斐盈盈表达真意,可他也不算藏着掖着的人。
他不问天子怎么想的,他不是太师,谁会想天子做什么,他只是担心三皇子会不会带斐盈盈进来。
虽然说好了,但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要他一个人待在皇城,估计无聊,原是遇见罗潭俞,心中觉得斐盈盈来不来也无所谓了。
但经过方才的事情,她有意避开他,甚是觉得无趣,与寻常女子一般。
名节、清誉、清白,对于她很重要。表里不一的女子……无趣。
斐盈盈至少不会如此,至少在护他这件事上是好的,不会因为所谓的名节……而不理睬他了。
他想着斐盈盈念着“长冥”的名字,心中有怒气,但不敢发泄。
天子早已在龙位居好,等待各大臣子过来,他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舞女翩翩起舞,舞女本就是臣子提议助兴的,自是他要把把关。
舞女大多来自突厥,也有来自西域的美人,娇艳。
天子弱冠不久,前几日的登封大典,原是要太师回京之后才举办,后太师回信,寄回掌印,先行举办。
太师平生最爱追寻四游,若不看看江河,怎能知天下的安宁,怎能为天子效力呢?
太师此次去的遥远了些,时日长了些,但还是把请帖给了他,天子自是希望他早日归来。
朝中动荡他也知道,先帝驾崩于大殿之上,先帝先前就将遗嘱给了太师所管,如今他一一按照遗嘱行事,没有人知道遗嘱上写了什么。
天子登位之时,年仅十三,而当时登位的时候,太师就已经弱冠了,虽是最年轻的太师,但朝中的臣子还是惧怕他,权势滔天。
他教会天子许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都讲得清清楚楚。
“陛下,不好啦!不好啦!四公主又惹是生非了。太后娘娘也控制不住了。”
来报的是外侍,原是守在女眷宴。
“说清楚!皇妹又怎么了?”天子闻言,皱了皱眉头,揉了揉高直的鼻梁,不耐烦得问道,“母亲怎么了?快细细道来!”
天子少许失态,面对最小的妹妹惹出乱子,对帝家总是不好的,他深知太师的话,但还是失了礼仪。
外侍将事情原版原样告知天子:“是四公主提出了局子,方才二公主与四公主下棋,二公主不服输天生是如此,与四公主闹了闹,没想到打了起来。”
“母亲,怎么了?”
“太后娘娘没事,宴中镇远将军的夫人哥舒氏护住了太后娘娘,二公主也被罗家女郎和云安郡主拦住,才平定了,没闹大……”
没等外侍说完话,天子忽然停住了脚步,愣了愣,好久才开口:“堂妹也来了?那……皇叔也来了?”
“朕分明……没有给……”顿时,天子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越王,去哪里了?命他酉时三刻到兴磬宫来朕有话问他。”
天子有三皇叔、一姑姑,其父皇年长,与三皇叔年龄相差十余岁。天子记得姑姑和亲于回纥可汗——药罗葛氏。此外,其皇叔中,三皇叔获封“越”,对他和二皇叔、四皇叔甚是不满,常暗中搅局。太师亦曾提醒,越王生性猜忌,贪恋皇权,觊帝位已久,务必小心。只可惜,天子未听进去,以为越王此刻不会动手。
太师临走前,原是将朝中对天子不利的人,尽数调走,没皇命不得回京。
然而,唯有越王未被调离。太师意味深长地说道:“越王心机深沉,留于京城或许并非不妥,但他毕竟是诸侯,仍需小心谨慎。”
“越王……竟敢如此不将朕放在眼里!”天子发怒,外侍不敢言语,唯有点头应是,而后担心天子迁怒,便也退下。“四妹妹……”
方才进入母亲的后院,就看见李蓉儿头发散乱,匆匆跑来。问候关心之后,便质问哥舒氏:“朕问你,四公主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应拦住她吗?”
“臣妻本欲阻拦……然四公主趁臣妻不备……复与二公主再起争执……臣妻与众人上前劝阻,遂至如此。”
哥舒氏言罢,众人皆颔首称是,纷表认同,二公主亦面露羞赧,随之颔首,独四公主默然不语。
天子见此,遂询四公主,四公主则言:“此女子廉耻丧尽,知本公主心系高公子,心生妒意,纵容二姐姐殴打于我!”
李蓉儿指向桑禾,她立于二公主身后,双腿发软,听到话语,险些站立不稳。
什么?我放纵?桑禾以为她疯了,这般胡言乱语,如何能牵连到自己。
天子虽纵容李蓉儿,致其无法无天,但也并非对她言听计从。天子遂搀着李蓉儿至座前,询问道:“阿妹,适才阻拦二妹的,可还有他人?”
李蓉儿紧攥手中绣帕,吞吐道:“并无。”
“阿妹,果真如此?”他再次问道,意欲察验李蓉儿是否说实话,“阿妹,不可诓骗……太傅教导过我们……身为帝家贵女,应当谨遵《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莫非忘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逐渐变得冷淡,眼睛紧盯着李蓉儿,眼眶微红,李蓉儿被他的样子吓到,身子颤抖着,轻轻点头。
天子这才站起身,走到哥舒氏面前,颔首垂眸,言辞恳切:“适才是朕误会了你,还望将军夫人勿要怪罪小妹。””
众人皆知,天子向来谨小慎微,对自己所犯之错,会认错,亦会付诸行动。
“抚之!”太后端坐于佳座之上,久观之后,见亲生儿郎向武将之妻屈服,心中无论如何,皆是不甘。
她冷眼扫视哥舒氏一眼,眼神森冷,扫视众人,与方才迥异。
“天子之尊,何须向一介武夫之妻致歉!即便有错,亦在情理之中,人难免犯错,莫非将军夫人还敢为难不成?”太后起身走向李蓉儿,轻轻抚慰她,厉声斥责天子,“瑶瑶被你吓成何样,你这当兄长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天子摆手,未理会太后,只顾安抚其他家眷,面对刚被泼脏水的桑禾,亦是温柔亲和。
“抚之!哀家所言,你究竟听进去没有!”太后言说数句,见天子未听进她的话,反倒关怀起他人,怒不可遏。
“母亲,朕早已言明,普天之下,无人天生高贵,众生平等,谁肇事,谁担责。适才之事,母亲亦亲眼所见,莫非母亲要作壁上观?”
“旁观者乎?瑶瑶下场,二公主参与,规矩既定,二公主不服欲殴人,此与哀家毫无关联,击瑶瑶而后,反责瑶瑶之过。”
天子曰:“母后!瑶瑶妄言!朕之太傅曾言,妄言乃帝家大忌,况于众女眷前,朕当如何?偏袒乎?”天子苦笑,不知母后何时不明事理。
太后觉言有失,乃转言他事:“瑶瑶乃汝亲妹,妄言受罚可谅,何需大动干戈。”
天子曰:“谅解?母后言‘谅解’何其轻松。”
太师棋艺高超,教授他人下棋时,亦传授道理:“谎言可好可坏。多了便成骗子,偶一为之则无妨。然长此以往,败坏风气,无论善恶,皆成恶习。”
他深知李蓉儿品性,知其在己面前不会撒谎。若然撒谎,想必是其母纵容过甚,而他决不能纵容李蓉儿如此。
他立身挥手,罔顾帝君威严,指向母亲心口道:“母亲生朕、养朕,朕没齿难忘……然母亲不知,世间众生并无贵贱之分,父皇曾言‘爱民如子,方能得天下’,若朕连此都无法做到,岂不是有违父皇之训。”
“抚之,于你而言,天下是否如同你妹妹一般?”
太后固执己见,天子无奈,不再规劝。
一旁的桑禾看热闹不嫌事大,迅速走到李菀那里,低声道:“你的伯母当真……”思索片刻,她如大海捞针般,想到一个词来形容太后,“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对错。”
李菀亦是个爱看热闹之人,听闻后,在她耳畔言道:“伯母向来如此,父亲也曾与我提及。”
燕王曾亲眼目睹过先皇册封柳氏的大典,那般场景,是尊重,是责任,却并非爱意。
若不是那柳氏狠心派人杀害了他深爱的女子,或许这太后之位本该属于那名女子,说不定当今局势也不至于如此之差。李蓉儿又何尝会是如今这番模样。
她冷眼观人间,不抱任何期望,只求男女主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至于那些细微繁琐、复杂难明的关系,她几乎是草草略过,全然不放在心上。她不清楚先皇心中所爱究竟是谁,是那柳氏?还是杨氏?
反正她只知道先皇定然是不喜欢柳氏的,至于杨氏,或许可能性比柳氏要大一些。
此时,她们正看得不亦乐乎:太后与天子正在言语上激烈搏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论理良久。突然,太后上前几步,走到天子面前,扬起手,一个巴掌狠狠地挥了过去,那声音清脆响亮,在空气中回荡。
“太后娘娘,何必动怒?”忽然,外面传来一个令桑禾头皮发麻的声音,“陛下,在女眷席多留怕是不好吧。”
听到这个声音,在场的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门外。只见一名身着玄色暗花云纹长袍的少年正缓缓步入女眷席内。他面带微笑,那笑容如春花绽放般美丽动人,就连那些已经及笄之年的姑娘们也不禁为之倾心。
“你是谁?”太后一脸轻蔑地瞟了他一眼,但不知为何,总觉得这张脸似曾相识,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憷。于是她定睛细看,发现此人并不是自己所担心的那个人。
“太后当真不记得了?在下便是当今太师。”少年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要吓吓太后,然后接着说道,“当今太师的弟弟。”他的语气轻描淡写,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太师的弟弟?朕怎么没……”
“陛下自是不知道……毕竟太师可不希望我来,但这次特殊,我自是要来,特此受哥哥的亲笔信而来。”他从腰间拿出一封信,递给天子。
天子看之,随后语气温和:“既是太师的弟弟,怎又来了女眷席。”
桑禾低头,不敢直视男人。听着声音她就害怕。
李菀见她此行,瞬间明白了她为什么总为高鹿空开脱了。
“阿潭,喜欢他?”
喜欢?谁踏马傻到喜欢魔神啊,偏偏是个痴情种的魔神,说无情无欲,不对。他对斐盈盈不一样。
“喜欢?呵呵,你疯了。”桑禾低头回应道。
“姑娘,又见面了。”东方晏遥站在桑禾面前,虽然他没转身过来,但余光瞧见她低头,向她走去,轻轻瞧了他的桌面,“你也不在那家棋馆,叫人难寻。”
难寻你大爷!她觉得魔神疯了,她那日分明说的“这里高手如云,找他们吧”,他是空耳吗?寻她做什么,果然是神经病。疯了疯了。
她低着头,隐约听见他的笑声:“可是我就想找你下棋,你甚是有趣啊。”
有趣毛线啊,他太癫了,谁踏马下棋非得找同一个人,人生趣味在于认识不同的人和局。
他好像看穿她的心思,每一句话都像是回应她心里的话。
“我就想和你下,那样才有趣,我的人生不追寻多于少。”
桑禾终是抬了头,看着少年的模样,心中有气,但还是忍住了。
“我追寻啊。”
“你追寻你的,我追寻我的。”
她觉得有点熟悉……
“你管我啊。”
“我管你。”
桑禾决定还是不和他纠缠,他也识趣,然,没和她闹了。
他展臂请天子回男客席,他也紧随其后。
“怎么不同三弟来了。”离了女眷席有些距离,才道,“怎么拿着太师的请帖就来了。”
“信中,哥哥应是阐明了。”
“朕是问你,你怎么不待着,叫你的侍卫来?”
他回道:“自是帝家贵女有趣啊,你不觉得太后也很有趣吗?我在外听了良久,唉!真是好戏啊。”
天子呆楞看着他,问他听了多少。
“陛下何时进去的,我便听了多少。”
“你!朕真是……太师怎么就有你这个弟弟。”
天子与太师的弟弟见过几次,因为言谈甚欢,友情至好,他与东方晏遥便有了共同话题:帝家闲言,帝家内乱,斗争。
“哦?陛下与我都是同样,何必说我呢?”
他与天子初识时,说过最大的谎言,他的哥哥是断袖之癖,不喜欢女子,后来太师听了去,狠狠打了他。
天子也有些害怕,对自己亲弟弟下手也狠,怕是他犯错,应是不会比这个少半分。
他在太师面前是乖巧,与其弟相比,是要好点,而面对晏遥多少放松了些,没那么拘谨。
“够了!他何时回来?”天子忽然正经,太师五年未回来,天子问道,“越王有谋反的恻隐之心,朕怕……他夺权篡位。”
他没有底气说“夺权篡位”,晏遥语气也平缓了许多。
“陛下,不必担心。燕王回京,必会压制越王。”
晏遥想了想,又补充道:“燕王回京,是太师的意思,信中所言,陛下知道的。”
天子看得懂,只是为何燕王要回京。
燕王兵权厚重,虽然没有谋反之心,可谁能知他在封地如何?太师为什么要他回京,何况燕王……恨他。
“陛下有言,待哥哥回来,再说。”
他看得出来,陛下对燕王有忌惮,只是忌惮他兵权的话,削弱便是,但并不是这么简单。
他不懂人间那些忌讳,人心藏着掖着,复杂得很,他虽然不敢向斐盈盈表达真意,可他也不算藏着掖着的人。
他不问天子怎么想的,他不是太师,谁会想天子做什么,他只是担心三皇子会不会带斐盈盈进来。
虽然说好了,但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要他一个人待在皇城,估计无聊,原是遇见罗潭俞,心中觉得斐盈盈来不来也无所谓了。
但经过方才的事情,她有意避开他,甚是觉得无趣,与寻常女子一般。
名节、清誉、清白,对于她很重要。表里不一的女子……无趣。
斐盈盈至少不会如此,至少在护他这件事上是好的,不会因为所谓的名节……而不理睬他了。
他想着斐盈盈念着“长冥”的名字,心中有怒气,但不敢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