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微明,长安城,将军府内。
林延手执一柄宝剑,潇洒自若地舞动着,宝剑剑若霜雪,周身银辉,如一条受控的银蛇,在林延四周盘绕游移。剑过处,传来嘶嘶剑风,只见庭院里雪花四散,惊起池中涟漪。
“公子、公子….”小仆役从长廊跑来,喘着粗气喊着。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喘口气再说。”林延倏地一下收回剑光,面不改色地等着仆役缓劲。
“将军请你到厅堂,说是有要事相商。”仆役说着,接过林延的宝剑。
林延跨步走上长廊,大步朝厅堂走起。
厅堂里,林重山冠服端正,端坐在案几前,案几上摆放着一道诏书。
大兄林绵也已在厅堂内等候,林延和大兄相互疑惑地对视着,不明所以。
林重山拿起诏书,递给兄弟两,一言不发。林绵接过诏书一展摊开,林延探头一同阅读。
诏书内容竟是派遣林绵、林延兄弟两前往楼兰!
兄弟两人一脸错愕,虽说两人才识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但毕竟未曾位列任何官职,如此重要的使命让兄弟两人受宠若惊。
林重山重重叹了口气,详述道:“今日早朝,西域使者密折来报,近日匈奴一族密集来往楼兰,使团频频来访楼兰。这匈奴的虎狼之心,必定是想联合楼兰进犯我朝。”
兄弟两人惊愕不已,林绵说道:“这楼兰王从前便曾依附匈奴诱杀我朝使者,后被我朝万军开进西域,直捣王庭,当即便送上其次子到中原来做质子,才换得几年的安稳。现在如今是翅膀硬了?”
“楼兰王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如何能经得住匈奴的威胁。即便宁死不从,楼兰小国也抵不住匈奴的掳掠。”林重山戍守西域多年,对西域各小国多少抱有些许同情。
“陛下之意,秘密派出特使,假扮商旅深入楼兰,刺探虚实,游说楼兰王。陛下有一道密诏,届时交给楼兰王,由楼兰王做抉择。”林重山从衣袂里取密诏郑重交到林绵手中,林绵沉重地点点头。
年轻气盛的林延顿生傲气:“匈奴一族乃漠上蛮夷,多次进犯边境,均被我军击退,也只能出此阴险之招,不足为惧。”
“阿延,切不可掉以轻心,冲动行事。此次出使旅途危机重重,不可保证匈奴是否已得知我朝秘策,你的武艺比大兄高超,需全力保护商旅安全到达楼兰。”林重山看着平日里便有些意气用事的林延顿感忧心,严厉斥责道。
“是,阿父。”林延有些蔫气。
林重山微叹口气,紧缩眉头叮嘱林绵:“阿绵,你虽然平日里就爱专研西北疆域、治域经略,对西域自然不陌生,但也不曾踏足,还需多做准备。”
“阿父,放心,我会准备妥当。”林绵看着有些丧气的林延,说道:“阿延会保护我的,我相信阿延。”说罢朝林延使了个眼色。
林重山看着稳重的林绵微微颔首,又转向林延说道:“你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寻找赤霄剑。”
林延失落的眼神又明亮起来。“赤霄剑?可是高祖佩剑,赤霄宝剑?”林延无比震惊,一脸不可置信,“可是赤霄剑不是早就消失了吗?”
赤霄剑乃称帝道之剑,开国高祖起义时仙人所赠,曾于大泽怒斩白蛇,自此高祖所向披靡,开启帝王一生。据说赤霄剑上有七彩宝珠,饰有九华宝白玉,刀刃常若霜雪,寒气逼人,便有了得赤霄剑者得天下的民间传闻。
“不错,正是帝王赤霄剑”林重山继续解释道:“陛下多年来一直秘密暗寻赤霄剑,有密探来报,曾在楼兰探得赤霄剑踪迹。”
“赤霄宝剑为何会出现在楼兰?”林绵谨慎思索着。
林重山神色凝重地从案几前站起,绕着厅堂边踱步边解释。
“自高祖得仙人赠剑起义,每战必告捷,神威传遍中原,百姓都说赤霄宝剑为赤帝血所化,得赤霄者便可百战不殆。来往中原的胡人也把传闻带到了匈奴王庭,匈奴单于倒是对传闻深信不疑,对赤霄宝剑垂涎已久。”
林重山继续说道:“当年高祖中计被匈奴围困,匈奴七天七夜也未能将其攻破,眼看粮秣已尽,高祖使计将赤霄等宝物送于匈奴阏氏,匈奴军才让出一条生路。往后,赤霄为何辗转至楼兰便不可得知,需你两前去探明究竟。”说着,转身对着两兄弟深切凝视,以林重山多年的戍守西域的惊艳,此次西行必定险象环生,不由地担忧起来。
林延频频点头,一扫刚刚的阴郁,平日里便总想着横刀立马,驰骋疆场,霎时觉得热血沸腾。
林绵则心事重重,此去西域,少则半载,多则岁年,怜云必定要独守空闺,按她那热闹性子可耐得住?
林延和林绵两人心绪沉重地走出厅堂,沉默地走在长廊上,各自思索着刚刚接收的信息,久久没有回神。
西域,既熟悉又陌生。兄弟两打小便听父亲讲述西域各国的地域疆界和风土人情,有着对异域风情的神往,也有着对无情大漠的敬畏,一时间心情复杂难以平复。
“夫君!阿延!”怜云手里捧着一盘晶莹透亮的枣糕,笑意明朗地快步走来,“快尝尝我刚做的枣糕,还热乎着。”
林绵看着那边兴奋爽朗的怜云,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不少,笑意盈盈地看着夫人向自己奔来,“今日为何如此高的兴致,亲自下厨做糕点?”边说着边拿起枣糕放进口里,真是软糯香甜,本有些阴郁的心情也烟消云散。
林延也拿起糕点品尝起来,不住地夸赞道:“阿嫂的手艺精绝,平日倒不见显身手,深藏不露呀。”
“哈哈哈,平日里懒惰嘛。”怜云爽朗一笑,对着林绵说道:“昨日阿母同我说,夫君也该有子嗣了,这枣糕,寓意早生贵子。”怜云向来直率,不拘小节,对着林延也毫无避讳,倒是林延少不更事的窘态尽显,脸唰得红起来。
“阿延,你脸红甚么,来日你也需要,再尝尝。”,怜云平日最爱逗戏林延,林绵则满眼爱意地看着怜云调皮玩闹。
林延看着怜云不打算放过自己的样子,赶紧告辞兄嫂,匆匆离开,留下兄嫂独自温存,边走边回头望了望兄嫂。
只见大兄温柔地将阿嫂散下的碎发别到耳后,从袖里掏出一支簪子,缓缓插入阿嫂发髻,大兄含情脉脉地凝视阿嫂,阿嫂则巧笑倩兮。
这一幕竟让林延心生艳羡,默默走到鱼池边的石头坐下,在腰间掏出一个小银铃,提在手中轻轻一晃,清脆悦耳的叮当铃声回荡在庭院里,池里的鱼儿随着铃声欢快的游来游去。
林延听着铃声陷入沉思,她会是楼兰女子吗?此去西域能遇到她吗?
“什么?西域?如此甚远。”长廊那端传来了怜云惊讶的声音,看来大兄已将出使楼兰的任命告知阿嫂,大兄的这牵绊一时难解了,幸好自己无甚么牵挂,林延微微叹口气便离开庭院,朝市坊走去,趁着还未出发,再去尝尝市坊的珍馐美馔,这长安城的繁盛怕是有段时间见不着咯。
“我听闻,这西域蛮荒贫瘠,常年莫不是狂风卷沙便是烈日炎炎,频有流寇匈奴伏击劫杀商队,太危险了。”怜云紧蹙眉头,忧心忡忡地思索着什么。
“夫人,但我必须去,何况还有林延呢,林延的武艺你是清楚的,不会有事的。”林绵担心怜云闹性子,不许他去西域,直安抚道:“半载,你在长安等我半载,我定速战速决,半载内必返长安,可好?”
“不好!”怜云摇摇头。
林绵有些局促,平日的怜云通情达理,倒不似今日这般纠结,正想着如何安抚,怜云一脸真诚地说道:“我要随你到西域去。”眼神炯炯,坚毅决然,怜云虽为官宦之女,倒无深闺女儿家的惺惺作态。
“这…长途跋涉,女子出行多有不便。”林绵有些为难。
“我着男衣出行便可,再说,我的拳脚功夫也不差,平日还能与林延过上几招,怎么就不合适了。”怜云不肯松口。
看着林绵为难的模样,怜云软下声音,深情说道:“夫君,自我嫁给你,便日日见你研读阿父带回的西域典籍,经略西域是你的抱负,我不会阻止你。你有你的抱负,我也有我的,我的抱负就是要与你一同实现西域梦。”
林绵被怜云的一番宣白所感动不已,她如此懂他,他又如何忍心让她涉险,一把将怜云拥进怀里,怜惜地摩挲她那柔软的香肩,“此去西域,凶险未卜,我不想你涉险,只想你安稳地活着。”
怜云挣脱林绵的怀抱,神情肃然,说道:“不要尽说些要死要活的话,我们都不会死。我虽为女子,那也是铮铮子民,报效家国之心是日月可鉴的,家国不稳,我又何来安稳?夫君,莫不是瞧不起女子?”
林绵被怜云的昭昭之心所震撼,伸手轻柔了一下怜云的头,说道:“怎敢,夫人那可是巾帼不让须眉。”
“那夫君是同意了?”
“我有反驳的权利吗?”
“哈哈哈,你没有。”
出发之日定于旬日之后,府内开始着急忙慌地准备着两个公子的出行装备,林母唉声叹气的嘱咐仆役准备仔细妥当,儿行千里母担忧,林重山只能日日重复地安抚着。
林绵继续抓紧研究西域舆地图,摸清通往楼兰的路线。最兴奋的莫过于怜云,成日缠着林延切磋武艺,让林延叫苦不迭。
“阿延,我们再过几招!”
“阿嫂,你放过我吧!”
为了躲避怜云,林延一溜烟窜出家门,直直往醉香坊奔去。
“陈婆,酒肉照旧。”林延朝酒坊掌柜招手,醉香坊的桂花酿最是香醇,清雅淡香,萦绕于心。想着有段时日没法喝到,赶紧尽情享用一番。
陈婆抱起酒坛子放到食案上,一屁股坐在林延对面,“延公子,近日怎得如此好兴致,日日来喝我这老婆子的桂花酿?”
醉香坊就在街角的拐角处,十年来,林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到这,一来二往,反倒和醉香坊的陈婆熟稔起来。
“怎么,陈婆是不愿待见我?莫不是想见的是王伯?”林延俏皮地挑挑眉。
陈婆瞪了林延一眼,假装恼怒地要把酒抱走,“哎呀,我这十年佳酿,有人怕是喝不上咯。可惜,可惜。”
十年!林延两眼顿时放光,从合塌上一跃而起,抱住陈婆的手臂,“好陈婆,莫怪莫怪!我准备要到西域去了,怕是得花上好一段时日。”林延凑到陈婆面前,低声说到。
“西域?听说那里可危险了。”陈婆满脸担忧,又把酒坛子放回食案,林延赶紧抱到自己跟前。
这时,几个风尘仆仆的商贾走进酒坊,大呼:“店家,快上一坛烈酒。”,小二应声捧酒而至。
“全丢了,全丢了!辛苦月余,到头来全没了!”一个商贾愤愤地砸了一下案几。
“这些胡人马贼真是太可恨了。这西北国的生意是做不得了,别把小命给丢咯,不值当不值当。”另一个商贾不停地摇着头。
“好不容易平静了几年,近日怎又频频出现西出商队被劫杀,这是又要起风波?”
“风波一起,这苦的又是两地百姓啊!哎~”拍案商贾拿起酒碗一饮而尽。
林延默默听着,深深皱起了浓眉,难道楼兰王已经妥协归顺匈奴了?陈婆更是忧愁地望着林延。
心神被打乱,林延无心再享用美酒,起身便要走出酒坊。陈婆喊住了他,将一壶十年桂花酿塞进他手中,殷切叮嘱他万事要小心,才目送他远去。
林延走在长安城的街衢甬道,闻着陈婆十年佳酿的幽香,看着繁华流动的长安城,还是如往日一样的锦绣迤逦,远疆的暗潮涌动不曾掀起这里的一丝波澜。
林延手执一柄宝剑,潇洒自若地舞动着,宝剑剑若霜雪,周身银辉,如一条受控的银蛇,在林延四周盘绕游移。剑过处,传来嘶嘶剑风,只见庭院里雪花四散,惊起池中涟漪。
“公子、公子….”小仆役从长廊跑来,喘着粗气喊着。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喘口气再说。”林延倏地一下收回剑光,面不改色地等着仆役缓劲。
“将军请你到厅堂,说是有要事相商。”仆役说着,接过林延的宝剑。
林延跨步走上长廊,大步朝厅堂走起。
厅堂里,林重山冠服端正,端坐在案几前,案几上摆放着一道诏书。
大兄林绵也已在厅堂内等候,林延和大兄相互疑惑地对视着,不明所以。
林重山拿起诏书,递给兄弟两,一言不发。林绵接过诏书一展摊开,林延探头一同阅读。
诏书内容竟是派遣林绵、林延兄弟两前往楼兰!
兄弟两人一脸错愕,虽说两人才识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但毕竟未曾位列任何官职,如此重要的使命让兄弟两人受宠若惊。
林重山重重叹了口气,详述道:“今日早朝,西域使者密折来报,近日匈奴一族密集来往楼兰,使团频频来访楼兰。这匈奴的虎狼之心,必定是想联合楼兰进犯我朝。”
兄弟两人惊愕不已,林绵说道:“这楼兰王从前便曾依附匈奴诱杀我朝使者,后被我朝万军开进西域,直捣王庭,当即便送上其次子到中原来做质子,才换得几年的安稳。现在如今是翅膀硬了?”
“楼兰王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如何能经得住匈奴的威胁。即便宁死不从,楼兰小国也抵不住匈奴的掳掠。”林重山戍守西域多年,对西域各小国多少抱有些许同情。
“陛下之意,秘密派出特使,假扮商旅深入楼兰,刺探虚实,游说楼兰王。陛下有一道密诏,届时交给楼兰王,由楼兰王做抉择。”林重山从衣袂里取密诏郑重交到林绵手中,林绵沉重地点点头。
年轻气盛的林延顿生傲气:“匈奴一族乃漠上蛮夷,多次进犯边境,均被我军击退,也只能出此阴险之招,不足为惧。”
“阿延,切不可掉以轻心,冲动行事。此次出使旅途危机重重,不可保证匈奴是否已得知我朝秘策,你的武艺比大兄高超,需全力保护商旅安全到达楼兰。”林重山看着平日里便有些意气用事的林延顿感忧心,严厉斥责道。
“是,阿父。”林延有些蔫气。
林重山微叹口气,紧缩眉头叮嘱林绵:“阿绵,你虽然平日里就爱专研西北疆域、治域经略,对西域自然不陌生,但也不曾踏足,还需多做准备。”
“阿父,放心,我会准备妥当。”林绵看着有些丧气的林延,说道:“阿延会保护我的,我相信阿延。”说罢朝林延使了个眼色。
林重山看着稳重的林绵微微颔首,又转向林延说道:“你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寻找赤霄剑。”
林延失落的眼神又明亮起来。“赤霄剑?可是高祖佩剑,赤霄宝剑?”林延无比震惊,一脸不可置信,“可是赤霄剑不是早就消失了吗?”
赤霄剑乃称帝道之剑,开国高祖起义时仙人所赠,曾于大泽怒斩白蛇,自此高祖所向披靡,开启帝王一生。据说赤霄剑上有七彩宝珠,饰有九华宝白玉,刀刃常若霜雪,寒气逼人,便有了得赤霄剑者得天下的民间传闻。
“不错,正是帝王赤霄剑”林重山继续解释道:“陛下多年来一直秘密暗寻赤霄剑,有密探来报,曾在楼兰探得赤霄剑踪迹。”
“赤霄宝剑为何会出现在楼兰?”林绵谨慎思索着。
林重山神色凝重地从案几前站起,绕着厅堂边踱步边解释。
“自高祖得仙人赠剑起义,每战必告捷,神威传遍中原,百姓都说赤霄宝剑为赤帝血所化,得赤霄者便可百战不殆。来往中原的胡人也把传闻带到了匈奴王庭,匈奴单于倒是对传闻深信不疑,对赤霄宝剑垂涎已久。”
林重山继续说道:“当年高祖中计被匈奴围困,匈奴七天七夜也未能将其攻破,眼看粮秣已尽,高祖使计将赤霄等宝物送于匈奴阏氏,匈奴军才让出一条生路。往后,赤霄为何辗转至楼兰便不可得知,需你两前去探明究竟。”说着,转身对着两兄弟深切凝视,以林重山多年的戍守西域的惊艳,此次西行必定险象环生,不由地担忧起来。
林延频频点头,一扫刚刚的阴郁,平日里便总想着横刀立马,驰骋疆场,霎时觉得热血沸腾。
林绵则心事重重,此去西域,少则半载,多则岁年,怜云必定要独守空闺,按她那热闹性子可耐得住?
林延和林绵两人心绪沉重地走出厅堂,沉默地走在长廊上,各自思索着刚刚接收的信息,久久没有回神。
西域,既熟悉又陌生。兄弟两打小便听父亲讲述西域各国的地域疆界和风土人情,有着对异域风情的神往,也有着对无情大漠的敬畏,一时间心情复杂难以平复。
“夫君!阿延!”怜云手里捧着一盘晶莹透亮的枣糕,笑意明朗地快步走来,“快尝尝我刚做的枣糕,还热乎着。”
林绵看着那边兴奋爽朗的怜云,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不少,笑意盈盈地看着夫人向自己奔来,“今日为何如此高的兴致,亲自下厨做糕点?”边说着边拿起枣糕放进口里,真是软糯香甜,本有些阴郁的心情也烟消云散。
林延也拿起糕点品尝起来,不住地夸赞道:“阿嫂的手艺精绝,平日倒不见显身手,深藏不露呀。”
“哈哈哈,平日里懒惰嘛。”怜云爽朗一笑,对着林绵说道:“昨日阿母同我说,夫君也该有子嗣了,这枣糕,寓意早生贵子。”怜云向来直率,不拘小节,对着林延也毫无避讳,倒是林延少不更事的窘态尽显,脸唰得红起来。
“阿延,你脸红甚么,来日你也需要,再尝尝。”,怜云平日最爱逗戏林延,林绵则满眼爱意地看着怜云调皮玩闹。
林延看着怜云不打算放过自己的样子,赶紧告辞兄嫂,匆匆离开,留下兄嫂独自温存,边走边回头望了望兄嫂。
只见大兄温柔地将阿嫂散下的碎发别到耳后,从袖里掏出一支簪子,缓缓插入阿嫂发髻,大兄含情脉脉地凝视阿嫂,阿嫂则巧笑倩兮。
这一幕竟让林延心生艳羡,默默走到鱼池边的石头坐下,在腰间掏出一个小银铃,提在手中轻轻一晃,清脆悦耳的叮当铃声回荡在庭院里,池里的鱼儿随着铃声欢快的游来游去。
林延听着铃声陷入沉思,她会是楼兰女子吗?此去西域能遇到她吗?
“什么?西域?如此甚远。”长廊那端传来了怜云惊讶的声音,看来大兄已将出使楼兰的任命告知阿嫂,大兄的这牵绊一时难解了,幸好自己无甚么牵挂,林延微微叹口气便离开庭院,朝市坊走去,趁着还未出发,再去尝尝市坊的珍馐美馔,这长安城的繁盛怕是有段时间见不着咯。
“我听闻,这西域蛮荒贫瘠,常年莫不是狂风卷沙便是烈日炎炎,频有流寇匈奴伏击劫杀商队,太危险了。”怜云紧蹙眉头,忧心忡忡地思索着什么。
“夫人,但我必须去,何况还有林延呢,林延的武艺你是清楚的,不会有事的。”林绵担心怜云闹性子,不许他去西域,直安抚道:“半载,你在长安等我半载,我定速战速决,半载内必返长安,可好?”
“不好!”怜云摇摇头。
林绵有些局促,平日的怜云通情达理,倒不似今日这般纠结,正想着如何安抚,怜云一脸真诚地说道:“我要随你到西域去。”眼神炯炯,坚毅决然,怜云虽为官宦之女,倒无深闺女儿家的惺惺作态。
“这…长途跋涉,女子出行多有不便。”林绵有些为难。
“我着男衣出行便可,再说,我的拳脚功夫也不差,平日还能与林延过上几招,怎么就不合适了。”怜云不肯松口。
看着林绵为难的模样,怜云软下声音,深情说道:“夫君,自我嫁给你,便日日见你研读阿父带回的西域典籍,经略西域是你的抱负,我不会阻止你。你有你的抱负,我也有我的,我的抱负就是要与你一同实现西域梦。”
林绵被怜云的一番宣白所感动不已,她如此懂他,他又如何忍心让她涉险,一把将怜云拥进怀里,怜惜地摩挲她那柔软的香肩,“此去西域,凶险未卜,我不想你涉险,只想你安稳地活着。”
怜云挣脱林绵的怀抱,神情肃然,说道:“不要尽说些要死要活的话,我们都不会死。我虽为女子,那也是铮铮子民,报效家国之心是日月可鉴的,家国不稳,我又何来安稳?夫君,莫不是瞧不起女子?”
林绵被怜云的昭昭之心所震撼,伸手轻柔了一下怜云的头,说道:“怎敢,夫人那可是巾帼不让须眉。”
“那夫君是同意了?”
“我有反驳的权利吗?”
“哈哈哈,你没有。”
出发之日定于旬日之后,府内开始着急忙慌地准备着两个公子的出行装备,林母唉声叹气的嘱咐仆役准备仔细妥当,儿行千里母担忧,林重山只能日日重复地安抚着。
林绵继续抓紧研究西域舆地图,摸清通往楼兰的路线。最兴奋的莫过于怜云,成日缠着林延切磋武艺,让林延叫苦不迭。
“阿延,我们再过几招!”
“阿嫂,你放过我吧!”
为了躲避怜云,林延一溜烟窜出家门,直直往醉香坊奔去。
“陈婆,酒肉照旧。”林延朝酒坊掌柜招手,醉香坊的桂花酿最是香醇,清雅淡香,萦绕于心。想着有段时日没法喝到,赶紧尽情享用一番。
陈婆抱起酒坛子放到食案上,一屁股坐在林延对面,“延公子,近日怎得如此好兴致,日日来喝我这老婆子的桂花酿?”
醉香坊就在街角的拐角处,十年来,林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到这,一来二往,反倒和醉香坊的陈婆熟稔起来。
“怎么,陈婆是不愿待见我?莫不是想见的是王伯?”林延俏皮地挑挑眉。
陈婆瞪了林延一眼,假装恼怒地要把酒抱走,“哎呀,我这十年佳酿,有人怕是喝不上咯。可惜,可惜。”
十年!林延两眼顿时放光,从合塌上一跃而起,抱住陈婆的手臂,“好陈婆,莫怪莫怪!我准备要到西域去了,怕是得花上好一段时日。”林延凑到陈婆面前,低声说到。
“西域?听说那里可危险了。”陈婆满脸担忧,又把酒坛子放回食案,林延赶紧抱到自己跟前。
这时,几个风尘仆仆的商贾走进酒坊,大呼:“店家,快上一坛烈酒。”,小二应声捧酒而至。
“全丢了,全丢了!辛苦月余,到头来全没了!”一个商贾愤愤地砸了一下案几。
“这些胡人马贼真是太可恨了。这西北国的生意是做不得了,别把小命给丢咯,不值当不值当。”另一个商贾不停地摇着头。
“好不容易平静了几年,近日怎又频频出现西出商队被劫杀,这是又要起风波?”
“风波一起,这苦的又是两地百姓啊!哎~”拍案商贾拿起酒碗一饮而尽。
林延默默听着,深深皱起了浓眉,难道楼兰王已经妥协归顺匈奴了?陈婆更是忧愁地望着林延。
心神被打乱,林延无心再享用美酒,起身便要走出酒坊。陈婆喊住了他,将一壶十年桂花酿塞进他手中,殷切叮嘱他万事要小心,才目送他远去。
林延走在长安城的街衢甬道,闻着陈婆十年佳酿的幽香,看着繁华流动的长安城,还是如往日一样的锦绣迤逦,远疆的暗潮涌动不曾掀起这里的一丝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