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是灶神上天日,报告人间一年的情况,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民间要除尘,家要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要准备各种贡品。

    吃完午饭,洗刷完,开始分工干活。老娘大人给每个人发了全包围裙,头罩,口罩。分工如下:凌清范负责扫所有房间蜘蛛网和灰尘以及清洗厨房天花板,也算不浪费183的大高个。凌清越负责擦玻璃,王女士一起擦,玻璃面太大一楼二楼三楼的玻璃封窗,厨房顶上封的玻璃花房,大片的玻璃。凌老板去把剩下的海货拣完打包好,清洗院子。

    分工完各自干活,凌清越跟王女士把伸缩的玻璃抹布沾上擦玻璃水,开始了打枣式的擦玻璃运动,这种活真的对颈椎很不友好。擦一片,再换伸缩玻璃刮刀,刮干净。进度比较慢,但是成就感很高,看着一片片玻璃窗慢慢变亮,黄昏太阳的微光印在上面,微黄泛红特别祥静美好。尤其是玻璃花房里呼应的花朵,更美不胜收。

    四个人的活,真的都是大任务,干得很认真,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天都黑了。四人脱下身上的打扫装备,打扫战场。

    战场打扫干净后,开始做晚饭。分工是两小孩摆盘贡品,两个大人做饭。

    凌清越带着弟弟,把一些干果,鲜果,坚果,分别摆在好看的碟子里,然后再把所有摆好的碟子端到东面墙贴着灶王爷像的镶板上。香炉里虔诚地点上檀香。看着袅袅檀香上升的后面,灶神的画像像是笑看这美好祥和的人间烟火。

    两人做得很快,就又开始摘菜,坐着小板凳,摘着韭菜,小青菜,香菜。

    别看凌清范是个小屁孩,家务也做得很好,厨艺也不错。小的时候没少被姐姐奴役。

    凌清越很小的时候家里条件没那么好,凌老板一个差点上大学的高中生,因为家境不得不去做船员,做船员工资还可以,就是风险很大,凌清越7岁的时候,凌老板同船的有一个船员掉进海里,打捞无效,尸首全无。那个船员家的一个小孩和凌清越还是小学同班同学。这起事故把王女士吓到了,哭着闹着反对凌老板再出海,可是不出海怎么生活,有一段时间两人因为生计吵架,家里鸡飞狗跳,凌清越都看在眼里,记忆更深刻。后来在外公的建议下,凌老板决定出去闯一闯,拉一些海鲜的发货线路,王女士也一起,两人带着家里仅有的存款和外公借的几千元,出入B市和T市的各种酒楼饭店谈生意。凌清范是个意外,就是在跑生意的当年底出生的,王女士只能在B市租房子,一边带孩子一边配合凌老板做一些生意上的杂事,家里货找亲戚代发。

    凌清范5岁时,大城市里相对有了一些稳定的客户,凌老板和王女士就回老家,想把海货的处理上再做得细节一些,因为之前还是出现了很多或多或少的食品卫生问题的,回来把货源这边理顺,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检疫的手续等。再加上凌清范该上学了。回来安定的前几年家里还是很忙的,两个大人天天忙生计,脚不沾地的,有时饭都顾不上吃。凌清越上初中,边读书边做家务,顺便带着弟弟。弟弟大了也可以指使着跑跑腿什么的,自己每天带着弟弟吃喝哄睡,读书识字,清扫家里,做饭给大人送饭,姐弟感情很好。家里真的安定下来的时候,凌清越已经是县城里最好高中的低龄住校生了。那时候开始才不怎么在家干活,毕竟住校,一个月才回来一次,高中生学业重,做父母的心再大,也不可能再让女儿干活了。那是凌清越少有被客气对待的时光。上了大学之后,放假回来前几天还是客气的,过了那几天,王女士就不客气,奴役起来可不手软,也主要是很多吃的,女儿做得比当妈的做得好吃,不能浪费手艺。

章节目录

论双工科男女军婚的可行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蒜苗肉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蒜苗肉丝并收藏论双工科男女军婚的可行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