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巧合,随着她这一声笔落,在场的人收住了话头,会场一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江以宁:……
感觉更尴尬了。
弯腰低身小跑回到座位,此时讲座已经开始,谢珩没什么起伏的声线和下面时不时的小声惊叹遥相呼应。
江以宁偷偷环视了四周,发现很多年轻的女孩子星星眼地望着台上的人,手头却时刻不停,做出一副记笔记的样子。
她不禁停下了笔,嘴上却笑了笑。
看来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不过谢珩确实有一副出众的相貌,更不用说还有身份地位来加持,这样优质的男人,自然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谢珩的目光没有对上在场的任何人,他很自然地跳过了那些倾慕的目光。从股权架构设计的核心要素,再到如何发现已设立公司的股权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而到完善过程中如何平衡各股东利益。
沉浸在环环相扣的讲解中,江以宁逐渐抛开了杂念。
一场讲座下来,倒也收获颇丰。
讲座结束后,江以宁吃饱听好,拿着本子就要回去干活。
她路过讲台,和准备走下来的谢珩打了个照面。他站在台上,手里还握着PPT翻页笔,被胆大的年轻女生围着讨教问题。
他总能短时间抓住问题关键点,轻描淡写间就答复完众人的问题。
台前挤得密密麻麻的人群渐渐散了,江以宁这才从座位上起身准备离场。
她朝谢珩笑了笑,算是打了个无声的招呼,而谢珩凝视着她的眼眸,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不明所以地停滞几秒,顺着谢珩的目光,江以宁低下头去。
她看到自己的衬衫不知何时沾了笔印子,一道小指宽的黑痕印在白色衬衫上,突兀而醒目。
江以宁的笑容逐渐尴尬,她小声道了声谢,在众人窥探的目光下走出了会场。
出了门,很快有同龄实习生小跑着过来,亲亲热热地走到她身边,以拉家常般的态度“不经意”问她:“哎呀,刚才谢律都和你说了什么?”
“没有说话。”江以宁实话实说。
那女生显然不信:“那你站在台前好一会。”
“他提醒我,我身上沾了笔印。”
那女生没想到是这个回答,本来打算洗耳恭听的姿态顿时收住:“什么?”
“他说,”江以宁怕那名女生听不清,好心地放慢语速,“我、身、上、沾、了、笔、印。”
那女生:……
不远处正往这边走来的谢珩:……
江以宁抱着笔记本扬长而去。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讲座怎么样,有收获吗?”
带教姐姐看江以宁走路带风地进来,问了一句。
“挺好的。”
“怎么个挺好?”
“就是吃饱学好。”
“你呀。”
带教没从江以宁这里听到想要的回答,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手里的键盘敲的更快了。
在劈哩啪啦的打字声里,带教的声音参杂在其中,隐隐约约地听不真切:“你没发觉,今天参加讲座的人很多都醉翁之意不在酒吗?”
“也不知道你之前有没有听说过谢律这个人。”带教神秘地笑了笑,“你若是知道,就不会这么无动于衷。”
“有时候,跟对了人比做成了事更重要。谢律这样的钻石王老五,不知多少人都趋之若鹜啊。”她声音渐渐压低,眼神一瞟窗外,“谢律身后站着谢氏家族,你切莫只把他当律师看。像我们所这样能俯瞰黄埔江江景的律所有几个,也就他才能盘下这块地皮,建成一整栋大楼。”
“至通之前不在这边?”
“之前在张江,你也知道至通是做医药起家的。”
“后来谢律过来了,不知怎么说动了其他权益合伙人,才搬到了三件套这边。”
“原来是这样。”江以宁笑了笑,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还是施律你知道的多。”
做非诉的,在律所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天大部分时间耗在律所,人际八卦也围绕律所展开。
江以宁来了没几天,就听到了不少合伙人的八卦。
带教见江以宁只是干笑以对,有点嫌她不够上道,当然她不会把这一点表现出来,只是转移了话题:“哦对了,小雨之前不是去跑了家公司么,她大概过两天就要回来了。到时候我们组就更热闹了。”
两个实习生争取一个留用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讲,这当然是热闹的。
江以宁很快就等到了沈小雨的归来。
她涂着珊瑚红色的口红,一进来就凑到带教身边,略显夸张地打招呼:“Cathy姐,我想死你了。”
施律的英文名字是Cathy,但至通作为红圈所,没有外所那样叫英文名的习惯。不过带教还是对这种亲昵的叫法颇为受用。
“你终于回来了,你知道我手头又派了多少活嘛。”
“这个季度快要结束了,我派驻的公司他们也都很忙。”沈小雨一边感同身受地说道,一边不忘记从包包里取出两盒糕点,“出了趟差肯定要当地的特产,Cathy姐有时间尝尝。”
“你这两周天天跑来跑去的,还想着给组里带特产?”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我Cathy姐姐。”沈小雨笑得一脸真诚。
“好了。”带教对沈小雨这一套很是满意,她把糕点往抽屉里一捎,又转头叫江以宁:“以宁,这是我跟你提到过的小雨。”
介绍江以宁沈小雨二人认识后,她鼠标点了几下,将二人都拉到一个群中。
“正好我们团队接了一个跟股权投资协议有关的争议解决案件。你们俩各自写一份法律检索报告吧。”
“你们做非诉做的多,诉讼检索相对接触少一些,如果有不会的,互相勤问着点。”
说是互相勤问着点,带教的目光却只与江以宁对视。
显然,带教对沈小雨这个“老实习生”更放心一些,认为她无需叮嘱。
江以宁去跑了几趟材料,每次回来路过沈小雨的工位时,沈小雨都快速切屏至桌面,一副很不想被她偷学到的模样。
一场没有硝烟的角逐,就这样在二人间拉开序幕。
江以宁和沈小雨两个人面上对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一句呛话都不曾说过,但表象下掩盖着波澜的潮涌。
江以宁很快发现,沈小雨很擅长向上管理,她经常会带一些小零食到律所,看到本组的律师就殷切地递出去,以求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这日,江以宁正抱着订成一摞的册子绕过门框,听见了一道熟悉的声音:“您是要约这间吗?这间好像被约上了。”
江以宁循声看过去,就看到沈小雨站在一间敞开的研讨室门口,脸上挂起了笑,而她一旁的谢珩手里拿着手机,像是准备要约研讨室。
“要么,您去看看一旁的那间。”沈小雨的手一指,“那边的十四研讨室,我记得没有约人。”
谢珩沉吟一瞬,正要开口,忽他地瞥见了一抹白色的衣角。
“有事?”
他看着手拿材料止步不前的江以宁。
本来想等他们说完再过去,但被他这么一问,沈小雨也转过头来,江以宁分别与谢珩和沈小雨打了声招呼,她指了指手头的一摞材料:“要去打印的。”
谢珩幽幽往身侧一瞥。
过道这么宽敞,为什么要在这等着。
江以宁会意地侧身,从谢珩身侧经过,途径沈小雨的时候,她叫住了江以宁。
“以宁,这些文件是有法人章的,要复印的话得去那边坐电梯下八楼彩打啊。”
沈小雨的手指,轻轻点着一摞文件的首页,那里印着表头章。她的穿戴短甲指着文件,在上面戳出一道浅浅的痕迹,而目光则是死死钉在了江以宁的脸上。
这话看起来像句提醒,可以她和沈小雨的关系来看,这只能是沈小雨刻意为之。
江以宁低头看向厚厚的一沓文档。
表头章的颜色是那么鲜艳的朱红,红的像某些人心头在疯狂滴血。
江以宁以为沈小雨的红眼病又犯了,生怕自己从带教那捞到什么好活。当着谢珩的面,她也不好不理沈小雨。她挺直了腰,迎着沈小雨的眼睛:“这些都是要销毁的,这层的文印室就可以。”
“这样呀,”沈小雨恍然,“我也就是看到上面盖了章,来提醒你一下。”
听到这种言不由衷的话,江以宁打了声哈哈。
“你也是林律他们团队的实习生?”
沈小雨本来讨了个没趣,脸有些耷拉下来,可她很快听到了谢珩主动问她,眼神光马上亮了三分。
“是的,我是林律团队的校招实习生,来了两个月了。”
沈小雨笑的幅度又增大了三分,本来急着继续表现,但听完心里直觉有些不对劲。
过了一会,她才琢磨出点意思。
什么叫她也是林律团队的实习生啊?团队一共有两个实习生,她这两个月还在过道与谢珩打过几次照面,每次打招呼谢珩也都淡淡应了,江以宁比她来的晚得多,凭什么谢珩只认识江以宁不认识她。
想着想着,沈小雨神情就变了。
江以宁:……
感觉更尴尬了。
弯腰低身小跑回到座位,此时讲座已经开始,谢珩没什么起伏的声线和下面时不时的小声惊叹遥相呼应。
江以宁偷偷环视了四周,发现很多年轻的女孩子星星眼地望着台上的人,手头却时刻不停,做出一副记笔记的样子。
她不禁停下了笔,嘴上却笑了笑。
看来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不过谢珩确实有一副出众的相貌,更不用说还有身份地位来加持,这样优质的男人,自然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谢珩的目光没有对上在场的任何人,他很自然地跳过了那些倾慕的目光。从股权架构设计的核心要素,再到如何发现已设立公司的股权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而到完善过程中如何平衡各股东利益。
沉浸在环环相扣的讲解中,江以宁逐渐抛开了杂念。
一场讲座下来,倒也收获颇丰。
讲座结束后,江以宁吃饱听好,拿着本子就要回去干活。
她路过讲台,和准备走下来的谢珩打了个照面。他站在台上,手里还握着PPT翻页笔,被胆大的年轻女生围着讨教问题。
他总能短时间抓住问题关键点,轻描淡写间就答复完众人的问题。
台前挤得密密麻麻的人群渐渐散了,江以宁这才从座位上起身准备离场。
她朝谢珩笑了笑,算是打了个无声的招呼,而谢珩凝视着她的眼眸,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不明所以地停滞几秒,顺着谢珩的目光,江以宁低下头去。
她看到自己的衬衫不知何时沾了笔印子,一道小指宽的黑痕印在白色衬衫上,突兀而醒目。
江以宁的笑容逐渐尴尬,她小声道了声谢,在众人窥探的目光下走出了会场。
出了门,很快有同龄实习生小跑着过来,亲亲热热地走到她身边,以拉家常般的态度“不经意”问她:“哎呀,刚才谢律都和你说了什么?”
“没有说话。”江以宁实话实说。
那女生显然不信:“那你站在台前好一会。”
“他提醒我,我身上沾了笔印。”
那女生没想到是这个回答,本来打算洗耳恭听的姿态顿时收住:“什么?”
“他说,”江以宁怕那名女生听不清,好心地放慢语速,“我、身、上、沾、了、笔、印。”
那女生:……
不远处正往这边走来的谢珩:……
江以宁抱着笔记本扬长而去。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讲座怎么样,有收获吗?”
带教姐姐看江以宁走路带风地进来,问了一句。
“挺好的。”
“怎么个挺好?”
“就是吃饱学好。”
“你呀。”
带教没从江以宁这里听到想要的回答,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手里的键盘敲的更快了。
在劈哩啪啦的打字声里,带教的声音参杂在其中,隐隐约约地听不真切:“你没发觉,今天参加讲座的人很多都醉翁之意不在酒吗?”
“也不知道你之前有没有听说过谢律这个人。”带教神秘地笑了笑,“你若是知道,就不会这么无动于衷。”
“有时候,跟对了人比做成了事更重要。谢律这样的钻石王老五,不知多少人都趋之若鹜啊。”她声音渐渐压低,眼神一瞟窗外,“谢律身后站着谢氏家族,你切莫只把他当律师看。像我们所这样能俯瞰黄埔江江景的律所有几个,也就他才能盘下这块地皮,建成一整栋大楼。”
“至通之前不在这边?”
“之前在张江,你也知道至通是做医药起家的。”
“后来谢律过来了,不知怎么说动了其他权益合伙人,才搬到了三件套这边。”
“原来是这样。”江以宁笑了笑,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还是施律你知道的多。”
做非诉的,在律所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天大部分时间耗在律所,人际八卦也围绕律所展开。
江以宁来了没几天,就听到了不少合伙人的八卦。
带教见江以宁只是干笑以对,有点嫌她不够上道,当然她不会把这一点表现出来,只是转移了话题:“哦对了,小雨之前不是去跑了家公司么,她大概过两天就要回来了。到时候我们组就更热闹了。”
两个实习生争取一个留用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讲,这当然是热闹的。
江以宁很快就等到了沈小雨的归来。
她涂着珊瑚红色的口红,一进来就凑到带教身边,略显夸张地打招呼:“Cathy姐,我想死你了。”
施律的英文名字是Cathy,但至通作为红圈所,没有外所那样叫英文名的习惯。不过带教还是对这种亲昵的叫法颇为受用。
“你终于回来了,你知道我手头又派了多少活嘛。”
“这个季度快要结束了,我派驻的公司他们也都很忙。”沈小雨一边感同身受地说道,一边不忘记从包包里取出两盒糕点,“出了趟差肯定要当地的特产,Cathy姐有时间尝尝。”
“你这两周天天跑来跑去的,还想着给组里带特产?”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我Cathy姐姐。”沈小雨笑得一脸真诚。
“好了。”带教对沈小雨这一套很是满意,她把糕点往抽屉里一捎,又转头叫江以宁:“以宁,这是我跟你提到过的小雨。”
介绍江以宁沈小雨二人认识后,她鼠标点了几下,将二人都拉到一个群中。
“正好我们团队接了一个跟股权投资协议有关的争议解决案件。你们俩各自写一份法律检索报告吧。”
“你们做非诉做的多,诉讼检索相对接触少一些,如果有不会的,互相勤问着点。”
说是互相勤问着点,带教的目光却只与江以宁对视。
显然,带教对沈小雨这个“老实习生”更放心一些,认为她无需叮嘱。
江以宁去跑了几趟材料,每次回来路过沈小雨的工位时,沈小雨都快速切屏至桌面,一副很不想被她偷学到的模样。
一场没有硝烟的角逐,就这样在二人间拉开序幕。
江以宁和沈小雨两个人面上对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一句呛话都不曾说过,但表象下掩盖着波澜的潮涌。
江以宁很快发现,沈小雨很擅长向上管理,她经常会带一些小零食到律所,看到本组的律师就殷切地递出去,以求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这日,江以宁正抱着订成一摞的册子绕过门框,听见了一道熟悉的声音:“您是要约这间吗?这间好像被约上了。”
江以宁循声看过去,就看到沈小雨站在一间敞开的研讨室门口,脸上挂起了笑,而她一旁的谢珩手里拿着手机,像是准备要约研讨室。
“要么,您去看看一旁的那间。”沈小雨的手一指,“那边的十四研讨室,我记得没有约人。”
谢珩沉吟一瞬,正要开口,忽他地瞥见了一抹白色的衣角。
“有事?”
他看着手拿材料止步不前的江以宁。
本来想等他们说完再过去,但被他这么一问,沈小雨也转过头来,江以宁分别与谢珩和沈小雨打了声招呼,她指了指手头的一摞材料:“要去打印的。”
谢珩幽幽往身侧一瞥。
过道这么宽敞,为什么要在这等着。
江以宁会意地侧身,从谢珩身侧经过,途径沈小雨的时候,她叫住了江以宁。
“以宁,这些文件是有法人章的,要复印的话得去那边坐电梯下八楼彩打啊。”
沈小雨的手指,轻轻点着一摞文件的首页,那里印着表头章。她的穿戴短甲指着文件,在上面戳出一道浅浅的痕迹,而目光则是死死钉在了江以宁的脸上。
这话看起来像句提醒,可以她和沈小雨的关系来看,这只能是沈小雨刻意为之。
江以宁低头看向厚厚的一沓文档。
表头章的颜色是那么鲜艳的朱红,红的像某些人心头在疯狂滴血。
江以宁以为沈小雨的红眼病又犯了,生怕自己从带教那捞到什么好活。当着谢珩的面,她也不好不理沈小雨。她挺直了腰,迎着沈小雨的眼睛:“这些都是要销毁的,这层的文印室就可以。”
“这样呀,”沈小雨恍然,“我也就是看到上面盖了章,来提醒你一下。”
听到这种言不由衷的话,江以宁打了声哈哈。
“你也是林律他们团队的实习生?”
沈小雨本来讨了个没趣,脸有些耷拉下来,可她很快听到了谢珩主动问她,眼神光马上亮了三分。
“是的,我是林律团队的校招实习生,来了两个月了。”
沈小雨笑的幅度又增大了三分,本来急着继续表现,但听完心里直觉有些不对劲。
过了一会,她才琢磨出点意思。
什么叫她也是林律团队的实习生啊?团队一共有两个实习生,她这两个月还在过道与谢珩打过几次照面,每次打招呼谢珩也都淡淡应了,江以宁比她来的晚得多,凭什么谢珩只认识江以宁不认识她。
想着想着,沈小雨神情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