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没伤着,不过之后走路还是要当心才好。”
“有劳陈大夫了。”
刚才优岚一头撞在自己身上的事儿,巧儿还放在心上,一进屋就让人去请了府里的大夫来看看。听到大夫亲口说优岚没事,她悬着的那颗心才落了地,巴掌大的脸上浮现出笑容,伸手将优岚从床上捞起来,又给她垫了个枕头靠着。
“哪里,这是我的本分。”
“您来得及时,医术也高明,这些我都知道的。现在姑娘没事,我也安心了。想来您还有事要忙,就不留您说话了。”
一旁的小荷见巧儿冲她微微点了点头,就立刻知趣地将陈大夫请了出去。
“巧儿姐姐,我没受伤。这下你放心了吧?真是的,我走了。”
优岚露出一副我早就猜到了的臭屁样,泥鳅似的滑坐到脚踏上,抓起靴子就往脚上套。
“回来。”
巧儿冷着脸一把将小家伙拎起来按回了床上。
优岚抬头就要闹,猛然瞧见巧儿拉下脸正居高临下地瞪着她,又慢悠悠地缩回了床边装作老实巴交的样子,一声不吭。
“姑娘,你今日刚撞了脑袋,还是不要去里院子跑了。你别撅着个嘴,听我说完先,等过两日天气好,我带你去外头放风筝,你想想这比不待在府里有趣?”
巧儿蹲在床边,面色缓了缓,一边替优岚脱去了鞋袜,一边换了语气温声安抚优岚。
“真的?”
一听能出去放风筝,优岚立刻支棱起来,一双大眼睛仔细打量巧儿的神色,见她的确不像是骗人的样子,心下有些动摇了。
但是上官先生说了,口说无凭。
“巧儿不敢骗你,来,躺下睡一会儿。”
“先不睡。”
不等巧儿反应过来,优岚已经跳下床,光着脚丫在地上跑了。
“哎!地上凉,姑娘。”
巧儿正要将她拉回来,就见优岚已经跑到了书桌前。只见小家伙麻利地撸起袖子,从桌上捻起一张纸,给笔蘸了些墨握在手中,她抿着嘴思量了一会儿,又把上回出门赶集买回来的印泥揣进了兜里。
东西都准备齐全了,优岚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光着脚“哒哒哒”地跑回了床边。
“你写下来,我们按手印。”
优岚一手拿着纸,一手攥着笔,仰着脑袋神情严肃。
巧儿苦笑着叹到:“好,姑娘。真不愧是大人的孩子,这么小个人就知道立字据了。”
“不,这是上官先生教我的,可不是我生下来就知道的。哪里也能算是爹的功劳呢?”
优岚闻言挑了挑眉,嫌弃地摇着小脑袋,一本正经地反驳道。
等优岚睡了,巧儿轻声退出了房间,嘱咐屋外的小荷进去看着,自己则去了上官先生的院子里,把今日的事情细细地同她说了一遍。
“过几日你们去放风筝,记得带上阿威。让他给岚儿多画几幅画,你家夫人肯定高兴。”
上官燕如口中交代着巧儿,低头将优岚今日发生的事情也写进了要寄给江余的信里。
“是。奴婢知道了。”
“有劳你了,去吧。”
上官燕如今日穿着一袭青色衣裙,头上只簪了一支白玉簪子,打扮得再素净不过。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说的就是她这样的女子。
作为优岚的教书先生,上官燕如今年也不过二十六岁,她的父亲是前朝的正四品太常卿,在太常寺掌管礼仪之事。她的家世不差,按理说,她如今也应已嫁做人妇,膝下有个一子半女的陪着。
可上官燕如自小就和旁的孩子不一样,性子沉静不说,更是早早立志此生只与书籍学问为伴。所幸家中父母慈爱,一直都很支持她的想法,因此在及笄以后,上官燕如就如愿入宫做了女官。一直到前朝皇帝下令遣散女官,她才不得不出宫。
出宫那年她二十一岁,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也有不少人给她说亲。可她还是不愿意,即便有媒人上门,她也会求着母亲出面替她婉拒。
上官大人家最小的女儿才华斐然,品性高洁,不仅当过女官,还没有成家的意向。京中官员们闻讯都纷纷上门拜访,皆想花重金请她给家中女儿当教书先生。
为了躲避纷扰,上官燕如只得私下里求助自己从前念学塾时认识的姐姐江余。江余待她也用心,二话不说就将这个庄子给了她。这些年,无论外头如何动荡,上官燕如都照样在这儿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她原以为能一直这样岁月静好地过下去,谁知一年前,江余将自己的小女儿李优岚送了过来托她抚养。
不染尘埃的仙女到底还是乖乖下凡带孩子了。
此刻坐在桌前,上官燕如将写好的信反复看了几遍,再三确认没有疏漏了才折好塞进了信封里。这是江余和她约定好的每月一封的家书,里头记的是优岚一个月里发生的大小事宜。当然,若是上官燕如缺什么了或者有其他的什么麻烦事情,也会一并写在里面等候江余解决。
封好信封,上官燕如起身去书架上挑了本书捏在手里,然后走到书房外叫小厮将信取走。
下午优岚不能来烦她,总算能清静清静了。先品品江余寄来的新茶,再悠闲自在地躺在院子里看会儿书。
这才是过日子啊!
一想到这儿,不苟言笑的上官先生也忍不住掀了掀嘴角。
“有劳陈大夫了。”
刚才优岚一头撞在自己身上的事儿,巧儿还放在心上,一进屋就让人去请了府里的大夫来看看。听到大夫亲口说优岚没事,她悬着的那颗心才落了地,巴掌大的脸上浮现出笑容,伸手将优岚从床上捞起来,又给她垫了个枕头靠着。
“哪里,这是我的本分。”
“您来得及时,医术也高明,这些我都知道的。现在姑娘没事,我也安心了。想来您还有事要忙,就不留您说话了。”
一旁的小荷见巧儿冲她微微点了点头,就立刻知趣地将陈大夫请了出去。
“巧儿姐姐,我没受伤。这下你放心了吧?真是的,我走了。”
优岚露出一副我早就猜到了的臭屁样,泥鳅似的滑坐到脚踏上,抓起靴子就往脚上套。
“回来。”
巧儿冷着脸一把将小家伙拎起来按回了床上。
优岚抬头就要闹,猛然瞧见巧儿拉下脸正居高临下地瞪着她,又慢悠悠地缩回了床边装作老实巴交的样子,一声不吭。
“姑娘,你今日刚撞了脑袋,还是不要去里院子跑了。你别撅着个嘴,听我说完先,等过两日天气好,我带你去外头放风筝,你想想这比不待在府里有趣?”
巧儿蹲在床边,面色缓了缓,一边替优岚脱去了鞋袜,一边换了语气温声安抚优岚。
“真的?”
一听能出去放风筝,优岚立刻支棱起来,一双大眼睛仔细打量巧儿的神色,见她的确不像是骗人的样子,心下有些动摇了。
但是上官先生说了,口说无凭。
“巧儿不敢骗你,来,躺下睡一会儿。”
“先不睡。”
不等巧儿反应过来,优岚已经跳下床,光着脚丫在地上跑了。
“哎!地上凉,姑娘。”
巧儿正要将她拉回来,就见优岚已经跑到了书桌前。只见小家伙麻利地撸起袖子,从桌上捻起一张纸,给笔蘸了些墨握在手中,她抿着嘴思量了一会儿,又把上回出门赶集买回来的印泥揣进了兜里。
东西都准备齐全了,优岚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光着脚“哒哒哒”地跑回了床边。
“你写下来,我们按手印。”
优岚一手拿着纸,一手攥着笔,仰着脑袋神情严肃。
巧儿苦笑着叹到:“好,姑娘。真不愧是大人的孩子,这么小个人就知道立字据了。”
“不,这是上官先生教我的,可不是我生下来就知道的。哪里也能算是爹的功劳呢?”
优岚闻言挑了挑眉,嫌弃地摇着小脑袋,一本正经地反驳道。
等优岚睡了,巧儿轻声退出了房间,嘱咐屋外的小荷进去看着,自己则去了上官先生的院子里,把今日的事情细细地同她说了一遍。
“过几日你们去放风筝,记得带上阿威。让他给岚儿多画几幅画,你家夫人肯定高兴。”
上官燕如口中交代着巧儿,低头将优岚今日发生的事情也写进了要寄给江余的信里。
“是。奴婢知道了。”
“有劳你了,去吧。”
上官燕如今日穿着一袭青色衣裙,头上只簪了一支白玉簪子,打扮得再素净不过。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说的就是她这样的女子。
作为优岚的教书先生,上官燕如今年也不过二十六岁,她的父亲是前朝的正四品太常卿,在太常寺掌管礼仪之事。她的家世不差,按理说,她如今也应已嫁做人妇,膝下有个一子半女的陪着。
可上官燕如自小就和旁的孩子不一样,性子沉静不说,更是早早立志此生只与书籍学问为伴。所幸家中父母慈爱,一直都很支持她的想法,因此在及笄以后,上官燕如就如愿入宫做了女官。一直到前朝皇帝下令遣散女官,她才不得不出宫。
出宫那年她二十一岁,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也有不少人给她说亲。可她还是不愿意,即便有媒人上门,她也会求着母亲出面替她婉拒。
上官大人家最小的女儿才华斐然,品性高洁,不仅当过女官,还没有成家的意向。京中官员们闻讯都纷纷上门拜访,皆想花重金请她给家中女儿当教书先生。
为了躲避纷扰,上官燕如只得私下里求助自己从前念学塾时认识的姐姐江余。江余待她也用心,二话不说就将这个庄子给了她。这些年,无论外头如何动荡,上官燕如都照样在这儿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她原以为能一直这样岁月静好地过下去,谁知一年前,江余将自己的小女儿李优岚送了过来托她抚养。
不染尘埃的仙女到底还是乖乖下凡带孩子了。
此刻坐在桌前,上官燕如将写好的信反复看了几遍,再三确认没有疏漏了才折好塞进了信封里。这是江余和她约定好的每月一封的家书,里头记的是优岚一个月里发生的大小事宜。当然,若是上官燕如缺什么了或者有其他的什么麻烦事情,也会一并写在里面等候江余解决。
封好信封,上官燕如起身去书架上挑了本书捏在手里,然后走到书房外叫小厮将信取走。
下午优岚不能来烦她,总算能清静清静了。先品品江余寄来的新茶,再悠闲自在地躺在院子里看会儿书。
这才是过日子啊!
一想到这儿,不苟言笑的上官先生也忍不住掀了掀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