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佩是何意,不必我明言罢?”
苏殿春望着那行小字,眯了眯眼:“久闻宁远侯秉性风流,没想到就连徐娘子这般谨慎之人,也被他引诱得趟了浑水。”
陆乘渊瞟她一眼,道:“越说越放肆了。即便徐氏与宁远侯有私情,也未必与本案有关。”
他忽然一笑,语气带了几分玩味:“信口攀污权贵,按律当判何罪?苏姑娘动辄搬出律例,如今可还记得?”
“大人若强要治罪,何必兜这圈子。”
她“啪”地合上帐本,抬手往案上一甩:“若还有兴看场好戏,便容我去会一会那徐娘子,再判责不迟。”
他面上的笑色更浓:“可用本官命人为你寻一寻那枚鸳鸯佩?”
“有了实物在手,这戏,便有几分看头。”
她轻嗤一声,转身便往外走,将手一摆,示意不必。
“戏台上真真假假,岂必实物在手,才能催人泪下?”
·
依着陆乘渊的吩咐,徐娘子被关在方锦娘牢房中,与尸首同处一室。
苏殿春举着油灯,穿过甬道,一路小心地提着裙角,不让地底尘泥沾染分毫。
及至方锦娘牢房跟前,她将油灯挂在牢门铁钩上,晕黄灯光一耀,照亮了徐娘子平静的面容。
灯光乍亮,徐娘子闭了闭眼,似是久处暗室,一时被刺了眼,又像是想通过这般方式,将眼前这人驱出视线。
苏殿春见她跪坐在方锦娘尸首一侧,身上以天水碧散花绫所制的披风已脱了下来,盖在方锦娘尸身之上。
她心内暗暗冷笑,徐娘子此前被问及方锦娘时,张口便答,神色微露僵硬,显然对此事并非毫不知情。而如今做出种种张致,若是不明就里之人,定会以为她是真心哀悼。
“对着从前的下属,徐娘子可想起什么来?”
苏殿春走至牢房铁栏杆前,垂眼打量着对方,悠悠开口。
徐娘子并未转头看她,连眼角余光都欠奉,只淡淡道:“我不知方锦娘因何会在大理寺,你们又是因何咬上的我。”
“不过,无论我说什么,你都是不会信的罢?”
徐娘子仰面瞥她一眼,神情仍是那般端凝合度,不见一丝窘态:“你孤身前来,不就是想避开大理寺卿,对我擅用私刑么?”
苏殿春摇了摇头,径自开了牢门,在她身前站定:“我来,是有人托我传话与你。”
听得“传话”二字,徐娘子古井无波的眼中掠过一丝激烈的情绪,照得她面上有了光彩。
似乎强自压抑着心中的起伏,她的手按在胸口上,缓缓道:“是…是谁?”
“还能有谁?”
苏殿春眼波曼转,语意缱绻:“赠君鸳鸯佩,或可明此心?”
“果然…”
徐娘子紧绷的身躯陡然一松,苍白的脸颊泛起一阵红晕,唇角微扬,似是心有所思。
然而下一秒,她像是猛然惊醒一般,目光如电,扫向了苏殿春:“你…他要传话,为何找你?不可能,他明明要…”
说及此处,徐娘子眼神闪动,低头住了口。原本刚刚松懈的脊背,又重新绷了起来。
还没出招,就露了马脚?
苏殿春黛眉一挑,眸光含了些讥诮:“这话,你该问宁远侯。”
“他虽说曾指使你害我,但自我二人见面,他便悔了。这不,鸳鸯佩这般体己之事,我还没问,他就急匆匆告诉了我…”
她慵倦抬手,一抚发鬓:“他对你的情意,也不过如此嘛。”
闻言,徐娘子眼风一厉,霍然抬头,从喉中爆发出一声尖利的嘶喊:“胡说!”
“你别想诈我。”
徐娘子面上失态转瞬即逝,换上一副凛然不可犯的神情。
然她笼在袖中的双手急剧颤抖,显然内心煎熬已极,就连语气也再难维持端庄气度:“他...他不会的。他同我说过,我和他那些女人都不一样...他不会的。”
“是么?”
苏殿春偏了偏头,忽而朱唇一勾:“他若真觉得你与众不同,就不会让我来告诉你...”
“寻个方便时机,自戕罢。如此,便可守住秘密,不泄分毫。”
徐娘子面上已完全褪去了血色,仍强撑着不肯认下:“你说谎,他不会的...”
苏殿春俯下身,打量着她青得骇人的脸色,适时补上一句:“不愿就死?无妨。”
“侯爷料事如神,一早留有后招。”
说着,她在徐娘子惊惧的目光中抬起右手,打了个响指。
随即,两名黑布蒙脸的男子从暗处走出,进了牢房,一左一右钳住徐娘子的臂膀。
徐娘子大惊失色,勉力挣扎:“你要做什么!”
苏殿春笑意盈盈,从袖中取出小小一只瓷瓶,拔下瓶口木塞,一股异香异气的甜腥顿时弥漫满室。
“你该不会以为,这大理寺只有我是侯爷的人罢?”
苏殿春款款蹲身,长指甲从徐娘子颊侧划过,猛然发力,迫她张开了嘴。
一汪苦涩的液体被灌入口中,徐娘子下意识喉头一滚,竟是将它咽了下去。
见她服下,苏殿春摆摆手,两名蒙面人便放开了徐娘子。
徐娘子两手扼住咽喉,将膝盖顶在腹间,试图将那药水呕出,却终是徒劳。
她直起腰,颓然坐倒,脸上似哭似笑,最终两肩一抖,喉中迸发出一声嘶哑的悲鸣。
然而,当她转头看向苏殿春时,眸中竟射出两道灼人目光,如同要在她身上烫出两个窟窿。
“苏殿春,你自恃美貌,以为侯爷对你死心塌地?”
徐娘子抬手理了理散落两肩的头发,微微冷笑:“可他为何要派我害你,你还不知道罢?”
苏殿春眉心一蹙,刚想细问,却见徐娘子两眼一闭,身子轰然软倒,嘴角仍残余一丝诡笑。
她当即按下满腹疑云,淡淡吩咐两名蒙面人:“照我说的,丢出去完事。”
二人去后,她望着徐娘子方才倒下的地方,不觉拧眉出神。
原本以为,宁远侯是随便找了个替罪羊,自己运气不佳,才落此阴谋。
如今看来,自己被人设计,不仅并非偶然,背后的因果,怕是深到不敢寻思。
“在大理寺擅杀人犯,还借了我两个龙套,本官真是小觑了你的胆子。”
凝神思忖间,忽听陆乘渊的声音从甬道深处传来。
她转头瞟他一眼,旋即收回视线,信手把玩着裙畔垂下的丝绦红穗:“不下血本,怎能引蛇出洞?”
她纤手一绞,赤色丝绦便在指间道道缠缚,亦如心事九曲,片刻松泛不得。
·
徐娘子醒来时,眼前夜幕低垂,一轮孤月独挂空中,洒落凄冷银辉。
她定着眼回了回神,心下纳闷,一时辨不出阳间阴世。
明明记得自己喝下了那药,竟然侥幸未死?
她挣扎着翻身坐起,环顾四周,满目断壁残垣,在月光下灰白一片,泛着雾蒙蒙的幽蓝。
墙角一方破匾上,依稀认出“后土祠”三字。
徐娘子皱皱眉头,喃喃道:“娘娘庙?”
她认出此地是京城西北角上,从前的后土娘娘庙。只因当今天子崇佛厌道,娘娘庙香火冷落,渐渐荒成了这个样子。
这苏殿春还真是胆大包天,在大理寺地牢杀了人,还敢抛尸在这么近的地方。
她摸了摸自己腹部,只觉四肢百骸仍有些不适,想来那毒没下够分量,让自己逃得一命。
好在,这里仍在京城,距侯府别院亦不算远...
徐娘子踉跄起身,顾不得活动麻木的手脚,便一路躲避着巡夜的官兵,向别院赶去。
须臾,自破败矮墙后投下两道影子,被月光拖得长长,直指徐娘子远去的方向。
·
“开门,快开门!”
夜色中,急切的叩门声回荡在空无一人的街巷。
那扇黑漆大门自内打开一隙,一张老脸在门缝中一晃:“谁啊?”
徐娘子低声道:“是我。快开门,若惊动了巡夜官兵,就麻烦了。”
老管家认出了她,不敢怠慢,连忙开了门。
徐娘子闪身进门,紧走几步转入内室。老管家跟着进来,命人点燃红烛,便垂手侍立一旁。
徐娘子走得脚软,再顾不得许多,身子一歪,瘫坐在那张花梨木圈椅上。
“快去请...”
徐娘子本想命老管家去请宁远侯相商,话刚出口,猛然想起苏殿春在地牢中所言。
她虽并未尽信,到底有个疑影儿。
“去请大夫。”徐娘子无力地朝老管家挥了挥手,“记着,找个擅解毒的。”
老管家微一躬身,刚要退下,徐娘子忽然又将他叫住,抿了抿唇:“侯爷近日事忙,我来别院之事,过几日再报与他知。”
“是。”
老管家躬身一礼,转身退出内室。
不一会儿,两名侍女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向徐娘子道:“娘子喝茶。”
徐娘子奔波半夜,正是口渴,忙端起那盏甜白釉茶盏,揭开盏盖,就要送到嘴边。
杯刚沾唇,眼睫还未垂下,徐娘子余光瞥见两个侍女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由一怔,放下茶盏,道:“你们...”
“娘子不喝,想来不渴。”
侍女冷冷一笑,手腕一抖,变戏法一般扯出一段白绫:“那...便请上路罢。”
说着,更不容徐娘子多言,刷地将白绫套在她颈中,两人各持一端,左右狠命一扯。
苏殿春望着那行小字,眯了眯眼:“久闻宁远侯秉性风流,没想到就连徐娘子这般谨慎之人,也被他引诱得趟了浑水。”
陆乘渊瞟她一眼,道:“越说越放肆了。即便徐氏与宁远侯有私情,也未必与本案有关。”
他忽然一笑,语气带了几分玩味:“信口攀污权贵,按律当判何罪?苏姑娘动辄搬出律例,如今可还记得?”
“大人若强要治罪,何必兜这圈子。”
她“啪”地合上帐本,抬手往案上一甩:“若还有兴看场好戏,便容我去会一会那徐娘子,再判责不迟。”
他面上的笑色更浓:“可用本官命人为你寻一寻那枚鸳鸯佩?”
“有了实物在手,这戏,便有几分看头。”
她轻嗤一声,转身便往外走,将手一摆,示意不必。
“戏台上真真假假,岂必实物在手,才能催人泪下?”
·
依着陆乘渊的吩咐,徐娘子被关在方锦娘牢房中,与尸首同处一室。
苏殿春举着油灯,穿过甬道,一路小心地提着裙角,不让地底尘泥沾染分毫。
及至方锦娘牢房跟前,她将油灯挂在牢门铁钩上,晕黄灯光一耀,照亮了徐娘子平静的面容。
灯光乍亮,徐娘子闭了闭眼,似是久处暗室,一时被刺了眼,又像是想通过这般方式,将眼前这人驱出视线。
苏殿春见她跪坐在方锦娘尸首一侧,身上以天水碧散花绫所制的披风已脱了下来,盖在方锦娘尸身之上。
她心内暗暗冷笑,徐娘子此前被问及方锦娘时,张口便答,神色微露僵硬,显然对此事并非毫不知情。而如今做出种种张致,若是不明就里之人,定会以为她是真心哀悼。
“对着从前的下属,徐娘子可想起什么来?”
苏殿春走至牢房铁栏杆前,垂眼打量着对方,悠悠开口。
徐娘子并未转头看她,连眼角余光都欠奉,只淡淡道:“我不知方锦娘因何会在大理寺,你们又是因何咬上的我。”
“不过,无论我说什么,你都是不会信的罢?”
徐娘子仰面瞥她一眼,神情仍是那般端凝合度,不见一丝窘态:“你孤身前来,不就是想避开大理寺卿,对我擅用私刑么?”
苏殿春摇了摇头,径自开了牢门,在她身前站定:“我来,是有人托我传话与你。”
听得“传话”二字,徐娘子古井无波的眼中掠过一丝激烈的情绪,照得她面上有了光彩。
似乎强自压抑着心中的起伏,她的手按在胸口上,缓缓道:“是…是谁?”
“还能有谁?”
苏殿春眼波曼转,语意缱绻:“赠君鸳鸯佩,或可明此心?”
“果然…”
徐娘子紧绷的身躯陡然一松,苍白的脸颊泛起一阵红晕,唇角微扬,似是心有所思。
然而下一秒,她像是猛然惊醒一般,目光如电,扫向了苏殿春:“你…他要传话,为何找你?不可能,他明明要…”
说及此处,徐娘子眼神闪动,低头住了口。原本刚刚松懈的脊背,又重新绷了起来。
还没出招,就露了马脚?
苏殿春黛眉一挑,眸光含了些讥诮:“这话,你该问宁远侯。”
“他虽说曾指使你害我,但自我二人见面,他便悔了。这不,鸳鸯佩这般体己之事,我还没问,他就急匆匆告诉了我…”
她慵倦抬手,一抚发鬓:“他对你的情意,也不过如此嘛。”
闻言,徐娘子眼风一厉,霍然抬头,从喉中爆发出一声尖利的嘶喊:“胡说!”
“你别想诈我。”
徐娘子面上失态转瞬即逝,换上一副凛然不可犯的神情。
然她笼在袖中的双手急剧颤抖,显然内心煎熬已极,就连语气也再难维持端庄气度:“他...他不会的。他同我说过,我和他那些女人都不一样...他不会的。”
“是么?”
苏殿春偏了偏头,忽而朱唇一勾:“他若真觉得你与众不同,就不会让我来告诉你...”
“寻个方便时机,自戕罢。如此,便可守住秘密,不泄分毫。”
徐娘子面上已完全褪去了血色,仍强撑着不肯认下:“你说谎,他不会的...”
苏殿春俯下身,打量着她青得骇人的脸色,适时补上一句:“不愿就死?无妨。”
“侯爷料事如神,一早留有后招。”
说着,她在徐娘子惊惧的目光中抬起右手,打了个响指。
随即,两名黑布蒙脸的男子从暗处走出,进了牢房,一左一右钳住徐娘子的臂膀。
徐娘子大惊失色,勉力挣扎:“你要做什么!”
苏殿春笑意盈盈,从袖中取出小小一只瓷瓶,拔下瓶口木塞,一股异香异气的甜腥顿时弥漫满室。
“你该不会以为,这大理寺只有我是侯爷的人罢?”
苏殿春款款蹲身,长指甲从徐娘子颊侧划过,猛然发力,迫她张开了嘴。
一汪苦涩的液体被灌入口中,徐娘子下意识喉头一滚,竟是将它咽了下去。
见她服下,苏殿春摆摆手,两名蒙面人便放开了徐娘子。
徐娘子两手扼住咽喉,将膝盖顶在腹间,试图将那药水呕出,却终是徒劳。
她直起腰,颓然坐倒,脸上似哭似笑,最终两肩一抖,喉中迸发出一声嘶哑的悲鸣。
然而,当她转头看向苏殿春时,眸中竟射出两道灼人目光,如同要在她身上烫出两个窟窿。
“苏殿春,你自恃美貌,以为侯爷对你死心塌地?”
徐娘子抬手理了理散落两肩的头发,微微冷笑:“可他为何要派我害你,你还不知道罢?”
苏殿春眉心一蹙,刚想细问,却见徐娘子两眼一闭,身子轰然软倒,嘴角仍残余一丝诡笑。
她当即按下满腹疑云,淡淡吩咐两名蒙面人:“照我说的,丢出去完事。”
二人去后,她望着徐娘子方才倒下的地方,不觉拧眉出神。
原本以为,宁远侯是随便找了个替罪羊,自己运气不佳,才落此阴谋。
如今看来,自己被人设计,不仅并非偶然,背后的因果,怕是深到不敢寻思。
“在大理寺擅杀人犯,还借了我两个龙套,本官真是小觑了你的胆子。”
凝神思忖间,忽听陆乘渊的声音从甬道深处传来。
她转头瞟他一眼,旋即收回视线,信手把玩着裙畔垂下的丝绦红穗:“不下血本,怎能引蛇出洞?”
她纤手一绞,赤色丝绦便在指间道道缠缚,亦如心事九曲,片刻松泛不得。
·
徐娘子醒来时,眼前夜幕低垂,一轮孤月独挂空中,洒落凄冷银辉。
她定着眼回了回神,心下纳闷,一时辨不出阳间阴世。
明明记得自己喝下了那药,竟然侥幸未死?
她挣扎着翻身坐起,环顾四周,满目断壁残垣,在月光下灰白一片,泛着雾蒙蒙的幽蓝。
墙角一方破匾上,依稀认出“后土祠”三字。
徐娘子皱皱眉头,喃喃道:“娘娘庙?”
她认出此地是京城西北角上,从前的后土娘娘庙。只因当今天子崇佛厌道,娘娘庙香火冷落,渐渐荒成了这个样子。
这苏殿春还真是胆大包天,在大理寺地牢杀了人,还敢抛尸在这么近的地方。
她摸了摸自己腹部,只觉四肢百骸仍有些不适,想来那毒没下够分量,让自己逃得一命。
好在,这里仍在京城,距侯府别院亦不算远...
徐娘子踉跄起身,顾不得活动麻木的手脚,便一路躲避着巡夜的官兵,向别院赶去。
须臾,自破败矮墙后投下两道影子,被月光拖得长长,直指徐娘子远去的方向。
·
“开门,快开门!”
夜色中,急切的叩门声回荡在空无一人的街巷。
那扇黑漆大门自内打开一隙,一张老脸在门缝中一晃:“谁啊?”
徐娘子低声道:“是我。快开门,若惊动了巡夜官兵,就麻烦了。”
老管家认出了她,不敢怠慢,连忙开了门。
徐娘子闪身进门,紧走几步转入内室。老管家跟着进来,命人点燃红烛,便垂手侍立一旁。
徐娘子走得脚软,再顾不得许多,身子一歪,瘫坐在那张花梨木圈椅上。
“快去请...”
徐娘子本想命老管家去请宁远侯相商,话刚出口,猛然想起苏殿春在地牢中所言。
她虽并未尽信,到底有个疑影儿。
“去请大夫。”徐娘子无力地朝老管家挥了挥手,“记着,找个擅解毒的。”
老管家微一躬身,刚要退下,徐娘子忽然又将他叫住,抿了抿唇:“侯爷近日事忙,我来别院之事,过几日再报与他知。”
“是。”
老管家躬身一礼,转身退出内室。
不一会儿,两名侍女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向徐娘子道:“娘子喝茶。”
徐娘子奔波半夜,正是口渴,忙端起那盏甜白釉茶盏,揭开盏盖,就要送到嘴边。
杯刚沾唇,眼睫还未垂下,徐娘子余光瞥见两个侍女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由一怔,放下茶盏,道:“你们...”
“娘子不喝,想来不渴。”
侍女冷冷一笑,手腕一抖,变戏法一般扯出一段白绫:“那...便请上路罢。”
说着,更不容徐娘子多言,刷地将白绫套在她颈中,两人各持一端,左右狠命一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