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昭十六年,端懿圣母皇太后薨逝,巴兰举国哀思除了一人……
锦华拿了颗梨子爬上高高的宫墙,望着蓝天白云晃脚丫,初秋微凉的日光照在脸上竟比阳春三月还温暖。
宫墙下走来一群身着丧服的宫女太监,见到锦华皆是大惊失色,各个装瞎急急走过。锦华低头看了看自己略显喜庆的红衣,笑容逐渐放肆,一不留神梨子汁从嘴角滑落。
锦华吸溜一声,见四周无人看见,忙用手背擦去口水,然后往衣服上一蹭。
“唉——就这么死了到底是便宜她了,不过这岁数也算是天降报应了。”锦华由衷地感慨了一句,而后意识到自己嘴快回头扫视了一圈。
幸好幸好,母妃不在,否则又要挨骂了。
十七年前锦华的生母元妃还是太子妃,在查出喜脉后不久,司天台大监上奏先皇,说了堆旁人听不懂的观星推算的话术,直指太子妃腹中胎儿不吉祥,断不可降临人世。太子殿下大怒,当众拔剑要砍他脑袋,殿前侍卫们费了好大劲才制住了他,他也因此触怒龙威被罚禁闭,险些丢了储君的位子。
世间最凉不过穿堂风,而最毒莫过于枕边风,先皇本就对那星象半信半疑,又哪经得起先皇后夜夜在耳边煽风点火。
不出月余,锦华的母妃便被废了名号,成了赵良娣,锦华没落个胎死腹中的下场全是她父君以死相逼换来的。先皇后的表侄女儿荣升太子妃之位、成了当朝皇后,这其中有多少已故太后的手笔锦华不敢说,但要说和她有没有关系,锦华相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锦华轻哼一声,随手把梨核丢在地上,扭头却看见一个带剑小侍卫走了过来。这小侍卫的穿着与她平日里见过的不一样,看起来地位还不低,只不过他额前的孝带让锦华看了不舒服。
原是个高兴的日子,有人却让她不高兴了,锦华忽然想捉弄他一下,于是脱下一只鞋扔了过去。鞋子直直地飞向小侍卫,就在快要砸到脑袋时他凌空一跃往后退了一大步,连根头发丝儿都没碰到。
他抬头望过来,刘海扫过剑眉露出干净圆润的额头,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无所畏惧地直视着她。
锦华不由一愣,心想宫中何时也有那样好看的人了,眉清目秀丰神俊逸,像是从神仙图里走出来的。仅一眼,锦华的城便兵荒马乱,可他却若无其事地回头继续走,全然不把她当回事儿。
锦华恼羞成怒,当即把另一只脚上穿的鞋也脱了朝他砸去,“你放肆!见到本皇子也不行礼!”
别看那小侍卫年纪不大,身手却是了得,一个闪身一拔剑,靴子瞬间就被砍成两截落在地上。
眼看着自己的新鞋就这样没了,锦华一口气堵在胸口委屈至极,眼眶都红了还要装出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指着那侍卫道:“你是在哪儿当差的?弄坏本皇子的鞋,可别想就这么离开!”
小侍卫收起剑走了过来,盯着锦华看了好一会儿,看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才感叹道:“都说四皇子无法无天肆意妄为,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今日领教了。”
“你!”
锦华一口老血就要喷出,长这么大还没人敢对她这般无礼,猛地站起来就要不要跳下宫墙与自我斗争,最后还是放弃了,气急败坏道:“若不是我爬得上宫墙却出不了宫门,我、我定打得你满地找牙!”
小侍卫听完不禁失笑,抿了抿嘴压住笑意,“随时恭候您来切磋。”
锦华是彻底没脾气了,噘着嘴坐回去,“胆量倒是过人,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苍术。”
锦华放走了苍术,应该说是放过了她自己,再多看他两眼说几句话怕是要英年早逝了。
这里是冷宫,是锦华出生的地方,也是囚禁的牢笼。
当年太子千方百计保住锦华后不久,先皇无端暴毙,宫中竟传出是灾星所克的流言风语。待他登基后,文武百官及太后齐齐施压,不得已将自己最爱的女人打入冷宫来保她们性命。
冷宫不比外头,衣食住行都大打折扣,加上元妃忧思郁结以至于早产,所幸平安生下一名小公主。皇上对外宣称诞下的是皇子,这在朝中引起不小动荡。
在锦华前面曾有一位二皇子,身子孱弱早夭了,她便成了唯一的皇子。而后十余年,宫中嫔妃都未能诞下子嗣,四皇子锦华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冷宫的待遇都堪比皇后的椒房殿了。
自从那日被苍术三言两语噎回去后,锦华是越想越气,总想着要讨回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把人弄到眼皮子底下来,不怕找不到机会整他。
然而令锦华没想到的是,她随便找了个借口管侍卫所要人却只得到个“查无此人”的回答。
“好一个狡猾的侍卫,居然连本皇子都戏耍!”
锦华气得饭都咽不下,翘着腿躺在屋檐上,正琢磨着要想个什么法子找到此人,远远地就看见太监总管刘公公带着人来了。
锦华顿时来了兴致,支起半个身子冲他喊道:“哟,刘公公今日怎的散步散到这凄凉地来了?”
刘公公闻声抬头,见是四皇子后躬身笑道:“奉皇上之命,撤去冷宫枷锁。老奴恭喜皇子殿下和元妃娘娘,二位可以从里头出来了。”
“哦?出来,去哪儿?”锦华无动于衷,并且打了个呵欠。
刘公公刚想回话,冷宫大门就被打开了,他望着映入眼帘的清冷美人立马收起了笑容,行礼道:“元妃娘娘,昨日太后入皇陵,今日皇上就命人收拾了长坤宫,您可以搬回去住了。”
锦华一听,三两下从屋檐上跳下来,在元妃赵秧秧斥责的眼神下走到她跟前,“母妃,您怎么起来了,是儿臣吵醒你了?”
“说多少回了,别上蹿下跳的没点规矩!”
锦华努了努嘴不满道:“冷宫里要什么规矩。”
赵秧秧扶着额头叹了口气,转身朝刘公公走了几步,“烦请公公转告皇上,臣妾在这儿住了十多年,回长坤宫反倒会不习惯,就不必再折腾了。”
“这……”刘公公左右为难,迟迟不敢起身。
“公公请回吧。”说完,赵秧秧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回房了。
刘公公转而看向锦华,锦华两手一摊转身送客,“公公走好——”
刘公公只得唉声叹气地回去复命。
一回房,锦华就欣喜若狂地抓着赵秧秧的袖子问:“那破门开了,是不是说明儿臣终于可以出去玩儿啦?”
“玩儿?”赵秧秧在塌上坐下,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门外多的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虎豹,你出去给他们玩还差不多。”
锦华知道这话并不是赵秧秧吓唬她的,自她有记忆以来也数次遭人毒手,但眼下什么都没自由更能让她欢喜,“母妃您就让孩儿出去瞧瞧呗!看了十六年同样的风景,我都快憋坏了!”
没睡好午觉的赵秧秧被吵得脑壳嗡嗡响,无奈摆摆手,“记得带上暗卫。”
“我就知道母妃最好了!”话还没说完,她的脚已经踩在房门外了。
锦华带走了两名暗卫,大摇大摆地走出宫门。
皇宫浩大,道路大同小异,稍有不慎就会迷路。锦华也不傻,虽然平日不喜下人跟着,这会儿也带了宫女太监出行,总不能叫那两个暗卫走到人前给她指路。
暗卫是锦华小时候遭人毒害后皇上派来的,一共有四位,她无聊的时候就喜欢找他们的藏身处,就是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和她玩捉迷藏了。
由于冷宫位处偏僻,锦华走了许久才听见人声,顿时来了兴趣,伸脖子去寻。
领路的徐公公见她那般,立刻俯身上前,“前面就是御花园了,今日皇后娘娘设桂花宴,请了不少王公贵族前来赏桂花、品桂花酿、吃桂花糕。”
锦华先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太后好歹是她表姑母,为了扶她上位没少花心思吧?居然脱了孝服就大摆宴席,真是白眼狼。”
“嘘嘘嘘——切记隔墙有耳、祸从口出啊殿下。”徐公公吓得冷汗直流。
“放心吧,还没有本皇子怕的事儿!”
“难不成殿下还想去……”徐公公吞了口水,战战兢兢地看向御花园。
“去什么去,也不嫌晦气。不过——”锦华拉长尾音挑了挑眉,摇着纸扇往御花园走去,“偷看几眼还是可以的。”
宫女太监面面相觑。
“走吧,去看看都有些什么人巴结我尊贵的皇额娘。”
御花园内丹桂飘香,中央湖上有一廊亭,亭中觥筹交错。锦华做贼似的借着树和假山遮掩一点点靠近,勉强能看清亭中的人长什么模样,不过她一个也不认得,只推断出穿着最为华丽的那名女子是设宴者皇后娘娘。
锦华扫视着宾客咋舌不断,直到目光移到最后侧看见一张清冷的面庞,霎时抑住了呼吸,脑海中只浮现出一句话——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呵,找到了。”锦华冷笑一声,合上纸扇朝他一指,“那位是?”
徐公公顺着扇尖望去,看清楚是谁后回话道:“那位是穆府的少将军穆苍术。”
难怪侍卫所里找不着人,原来压根就不是侍卫,只怪锦华自己弄错了怨不得旁人。
那位少将军锦华也有所耳闻,宫女们闲谈时经常提起他,不知是多少姑娘家的梦中情郎。他自小在军营长大,十四岁就领兵打战,战功赫赫颇得军心,人称“小穆将军”。
“有趣,我还以为将军府没有那等趋炎附势之人呢。”锦华嗤之以鼻。
徐公公却叹息道:“皇后娘娘盛请各世家子弟,谁敢不来赴宴呀?”
“如此说来,也是无奈?”锦华失笑,收起对苍术的恶意。
锦华拿了颗梨子爬上高高的宫墙,望着蓝天白云晃脚丫,初秋微凉的日光照在脸上竟比阳春三月还温暖。
宫墙下走来一群身着丧服的宫女太监,见到锦华皆是大惊失色,各个装瞎急急走过。锦华低头看了看自己略显喜庆的红衣,笑容逐渐放肆,一不留神梨子汁从嘴角滑落。
锦华吸溜一声,见四周无人看见,忙用手背擦去口水,然后往衣服上一蹭。
“唉——就这么死了到底是便宜她了,不过这岁数也算是天降报应了。”锦华由衷地感慨了一句,而后意识到自己嘴快回头扫视了一圈。
幸好幸好,母妃不在,否则又要挨骂了。
十七年前锦华的生母元妃还是太子妃,在查出喜脉后不久,司天台大监上奏先皇,说了堆旁人听不懂的观星推算的话术,直指太子妃腹中胎儿不吉祥,断不可降临人世。太子殿下大怒,当众拔剑要砍他脑袋,殿前侍卫们费了好大劲才制住了他,他也因此触怒龙威被罚禁闭,险些丢了储君的位子。
世间最凉不过穿堂风,而最毒莫过于枕边风,先皇本就对那星象半信半疑,又哪经得起先皇后夜夜在耳边煽风点火。
不出月余,锦华的母妃便被废了名号,成了赵良娣,锦华没落个胎死腹中的下场全是她父君以死相逼换来的。先皇后的表侄女儿荣升太子妃之位、成了当朝皇后,这其中有多少已故太后的手笔锦华不敢说,但要说和她有没有关系,锦华相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锦华轻哼一声,随手把梨核丢在地上,扭头却看见一个带剑小侍卫走了过来。这小侍卫的穿着与她平日里见过的不一样,看起来地位还不低,只不过他额前的孝带让锦华看了不舒服。
原是个高兴的日子,有人却让她不高兴了,锦华忽然想捉弄他一下,于是脱下一只鞋扔了过去。鞋子直直地飞向小侍卫,就在快要砸到脑袋时他凌空一跃往后退了一大步,连根头发丝儿都没碰到。
他抬头望过来,刘海扫过剑眉露出干净圆润的额头,那双深不见底的黑眸无所畏惧地直视着她。
锦华不由一愣,心想宫中何时也有那样好看的人了,眉清目秀丰神俊逸,像是从神仙图里走出来的。仅一眼,锦华的城便兵荒马乱,可他却若无其事地回头继续走,全然不把她当回事儿。
锦华恼羞成怒,当即把另一只脚上穿的鞋也脱了朝他砸去,“你放肆!见到本皇子也不行礼!”
别看那小侍卫年纪不大,身手却是了得,一个闪身一拔剑,靴子瞬间就被砍成两截落在地上。
眼看着自己的新鞋就这样没了,锦华一口气堵在胸口委屈至极,眼眶都红了还要装出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指着那侍卫道:“你是在哪儿当差的?弄坏本皇子的鞋,可别想就这么离开!”
小侍卫收起剑走了过来,盯着锦华看了好一会儿,看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才感叹道:“都说四皇子无法无天肆意妄为,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今日领教了。”
“你!”
锦华一口老血就要喷出,长这么大还没人敢对她这般无礼,猛地站起来就要不要跳下宫墙与自我斗争,最后还是放弃了,气急败坏道:“若不是我爬得上宫墙却出不了宫门,我、我定打得你满地找牙!”
小侍卫听完不禁失笑,抿了抿嘴压住笑意,“随时恭候您来切磋。”
锦华是彻底没脾气了,噘着嘴坐回去,“胆量倒是过人,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苍术。”
锦华放走了苍术,应该说是放过了她自己,再多看他两眼说几句话怕是要英年早逝了。
这里是冷宫,是锦华出生的地方,也是囚禁的牢笼。
当年太子千方百计保住锦华后不久,先皇无端暴毙,宫中竟传出是灾星所克的流言风语。待他登基后,文武百官及太后齐齐施压,不得已将自己最爱的女人打入冷宫来保她们性命。
冷宫不比外头,衣食住行都大打折扣,加上元妃忧思郁结以至于早产,所幸平安生下一名小公主。皇上对外宣称诞下的是皇子,这在朝中引起不小动荡。
在锦华前面曾有一位二皇子,身子孱弱早夭了,她便成了唯一的皇子。而后十余年,宫中嫔妃都未能诞下子嗣,四皇子锦华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冷宫的待遇都堪比皇后的椒房殿了。
自从那日被苍术三言两语噎回去后,锦华是越想越气,总想着要讨回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把人弄到眼皮子底下来,不怕找不到机会整他。
然而令锦华没想到的是,她随便找了个借口管侍卫所要人却只得到个“查无此人”的回答。
“好一个狡猾的侍卫,居然连本皇子都戏耍!”
锦华气得饭都咽不下,翘着腿躺在屋檐上,正琢磨着要想个什么法子找到此人,远远地就看见太监总管刘公公带着人来了。
锦华顿时来了兴致,支起半个身子冲他喊道:“哟,刘公公今日怎的散步散到这凄凉地来了?”
刘公公闻声抬头,见是四皇子后躬身笑道:“奉皇上之命,撤去冷宫枷锁。老奴恭喜皇子殿下和元妃娘娘,二位可以从里头出来了。”
“哦?出来,去哪儿?”锦华无动于衷,并且打了个呵欠。
刘公公刚想回话,冷宫大门就被打开了,他望着映入眼帘的清冷美人立马收起了笑容,行礼道:“元妃娘娘,昨日太后入皇陵,今日皇上就命人收拾了长坤宫,您可以搬回去住了。”
锦华一听,三两下从屋檐上跳下来,在元妃赵秧秧斥责的眼神下走到她跟前,“母妃,您怎么起来了,是儿臣吵醒你了?”
“说多少回了,别上蹿下跳的没点规矩!”
锦华努了努嘴不满道:“冷宫里要什么规矩。”
赵秧秧扶着额头叹了口气,转身朝刘公公走了几步,“烦请公公转告皇上,臣妾在这儿住了十多年,回长坤宫反倒会不习惯,就不必再折腾了。”
“这……”刘公公左右为难,迟迟不敢起身。
“公公请回吧。”说完,赵秧秧就在宫女的搀扶下回房了。
刘公公转而看向锦华,锦华两手一摊转身送客,“公公走好——”
刘公公只得唉声叹气地回去复命。
一回房,锦华就欣喜若狂地抓着赵秧秧的袖子问:“那破门开了,是不是说明儿臣终于可以出去玩儿啦?”
“玩儿?”赵秧秧在塌上坐下,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门外多的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虎豹,你出去给他们玩还差不多。”
锦华知道这话并不是赵秧秧吓唬她的,自她有记忆以来也数次遭人毒手,但眼下什么都没自由更能让她欢喜,“母妃您就让孩儿出去瞧瞧呗!看了十六年同样的风景,我都快憋坏了!”
没睡好午觉的赵秧秧被吵得脑壳嗡嗡响,无奈摆摆手,“记得带上暗卫。”
“我就知道母妃最好了!”话还没说完,她的脚已经踩在房门外了。
锦华带走了两名暗卫,大摇大摆地走出宫门。
皇宫浩大,道路大同小异,稍有不慎就会迷路。锦华也不傻,虽然平日不喜下人跟着,这会儿也带了宫女太监出行,总不能叫那两个暗卫走到人前给她指路。
暗卫是锦华小时候遭人毒害后皇上派来的,一共有四位,她无聊的时候就喜欢找他们的藏身处,就是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和她玩捉迷藏了。
由于冷宫位处偏僻,锦华走了许久才听见人声,顿时来了兴趣,伸脖子去寻。
领路的徐公公见她那般,立刻俯身上前,“前面就是御花园了,今日皇后娘娘设桂花宴,请了不少王公贵族前来赏桂花、品桂花酿、吃桂花糕。”
锦华先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太后好歹是她表姑母,为了扶她上位没少花心思吧?居然脱了孝服就大摆宴席,真是白眼狼。”
“嘘嘘嘘——切记隔墙有耳、祸从口出啊殿下。”徐公公吓得冷汗直流。
“放心吧,还没有本皇子怕的事儿!”
“难不成殿下还想去……”徐公公吞了口水,战战兢兢地看向御花园。
“去什么去,也不嫌晦气。不过——”锦华拉长尾音挑了挑眉,摇着纸扇往御花园走去,“偷看几眼还是可以的。”
宫女太监面面相觑。
“走吧,去看看都有些什么人巴结我尊贵的皇额娘。”
御花园内丹桂飘香,中央湖上有一廊亭,亭中觥筹交错。锦华做贼似的借着树和假山遮掩一点点靠近,勉强能看清亭中的人长什么模样,不过她一个也不认得,只推断出穿着最为华丽的那名女子是设宴者皇后娘娘。
锦华扫视着宾客咋舌不断,直到目光移到最后侧看见一张清冷的面庞,霎时抑住了呼吸,脑海中只浮现出一句话——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呵,找到了。”锦华冷笑一声,合上纸扇朝他一指,“那位是?”
徐公公顺着扇尖望去,看清楚是谁后回话道:“那位是穆府的少将军穆苍术。”
难怪侍卫所里找不着人,原来压根就不是侍卫,只怪锦华自己弄错了怨不得旁人。
那位少将军锦华也有所耳闻,宫女们闲谈时经常提起他,不知是多少姑娘家的梦中情郎。他自小在军营长大,十四岁就领兵打战,战功赫赫颇得军心,人称“小穆将军”。
“有趣,我还以为将军府没有那等趋炎附势之人呢。”锦华嗤之以鼻。
徐公公却叹息道:“皇后娘娘盛请各世家子弟,谁敢不来赴宴呀?”
“如此说来,也是无奈?”锦华失笑,收起对苍术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