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殿下。”太傅从怀里摸出一枚铜币给锦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由铜币制成的护身符,穿着红线和翡翠珠。
锦华茫然地接过来,更茫然的是太傅喊她“四殿下”,那是她还在冷宫时的身份。
“这是微臣代先皇给殿下的压岁钱。”
锦华抿了抿嘴,最终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此时她要是作为皇帝或者太子,太傅确实没那个资格给她递压岁钱,何况还只是枚铜板。
“微臣能平安活到今日全靠这枚护身符,现在将福气送给殿下,希望殿下长命百岁。”
太傅真诚的眼睛如火一般,灼烧着锦华,她小心翼翼地收好护身符兼压岁钱。黑夜里升起几个橙黄的光点,细一看才发现是祈天灯,摇摇曳曳地飞往高处。三个落难的人挤在房里烤着火、喝着酒,看着那稀稀落落的天灯秉烛夜谈。
锦华和苍术从太傅处获知,舒良正在调取私兵,一部分来军营充实队伍,一部分隐匿暗处按兵不动,开春后由兰月照造势,将南荣氏的恶行宣扬出去,再一举杀回皇都。
眼下只需要等,等太傅将罪名状复原如初,在这之前锦华和兰月照都不能暴露身份和行踪,以免遭到南荣氏的暗杀。
爆竹声掀起锦华的眼皮,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记忆断开前的画面还是在桌前饮酒,她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更不记得是怎么回来的。
锦华扶着钝痛的脑袋起身,在房中寻找苍术的身影。这些天她扮演“皇上”的情人景夫人,自然还是和他睡在一屋,不过苍术醒得很早,锦华出门的时候总能看见他在院里练剑。
意外的是今天锦华推开门没能看见苍术,而是看见了一个吹着风车的圆滚滚,戴着虎头帽坐在廊下,见她出来咧嘴一笑。
“小家伙,精神了?”锦华走过去,在他身旁坐下,“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儿?”
小孩奶声奶气地回答她:“他们在睡觉,嘘——”
锦华见他坐着倒也乖巧,就不数落他偷跑出来了,她看着这与王尚书八分像的脸,心中不胜唏嘘。王尚书是少见的中立派,锦华犯错的时候也没少受他弹劾,照理说南荣骞不会对他动手才是,可他却落了个被屠门的下场。
幸亏有个两岁孩童活了下来,王家的血脉得到了延续,只是又有几个府邸能有幸存者?
锦华正伤感着,苍术从身后递来一只碗,“把这碗醒酒汤喝了,我去给你拿斗篷。”
锦华捧着碗,余光瞥见苍术匆匆离去而掀起的衣角,勾唇把汤喝掉。小孩见她喝得那么开心,以为是什么琼浆蜜露,吵吵着也要喝。
“你想喝,还早二十年呢。”锦华用指节敲了下小孩的脑门,“快回屋找你阿爹阿娘,别又着凉了。”
小孩歪着头,睁着大眼睛天真地看着锦华,像是在询问爹娘在哪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换了对父母。
锦华心情复杂,叹息着摸了摸他的头,“去吧,你阿娘守了你一天,现在该换你陪她了。”
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苍术拿着斗篷出来就看见他迈着小腿跑开,一边给锦华披上斗篷一边说:“我听先生说他原是个机灵的孩子,那一夜受惊吓失了魂,变得有些……不认人。”苍术憋了半天,还是没能将“痴傻”二字说出口。
锦华的眼眸暗了暗,“傻人有傻福,这对他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嗯。我熬了紫米红枣粥,一起去吃点吧。”苍术本身是不好甜食的,但赵夫人告诉他这个补气血,特别适合女子食用,他想着锦华体质虚,该好好补补。
锦华哪知道苍术考虑了那么多,她只知道苍术虽然菜烧得不怎么样,粥煮得却相当不错,软糯顺滑、米香浓郁,不由地夸了几句。
苍术告诉她,以前军中食物匮乏时,都是将米煮成粥,于是练就了这个本领。锦华听完这个,到嘴里的粥也不香了,原来在她大鱼大肉的日子里,苍术他们常常填不饱肚子。
“若我还能回到那个位置上去,我不仅不会让士卒饿一顿,还要让天下再无乞丐。苍术,我向你保证,也请你督促我。”锦华一脸坚定地说道。
苍术心中多了几分期许,“好,望你言而有信。”
同一时间的军营,小兵慌慌张张地前去将军营帐通报,说是巡逻的守卫逮住了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兰月照和舒良正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劝那去和谈的使臣换阵营,听到这消息皆是心头一惊。
这节骨眼上,来的怕不是大姜的探子,没准还是来行刺的,本事不够才被擒。
兰月照和舒良面不露色,朝穆长风看去,穆长风倒是淡定,也不避讳那使臣,让人把他们带了进来,又压着他们跪下。
从二人进来的那一刻起,穆长风的眼睛就死死地盯着使臣,看他从震惊到心虚再到平静,他以为没人发现自己短短数秒精彩的变脸,却不料穆长风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大概有了数。
兰月照见穆长风迟迟没开口,转身拔出舒良腰间的一把刀,抵在其中一人的脖子上,冷哼道:“不愧是大姜,休战期间派人来暗杀,尽耍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舒良失笑,两国交战,谋略不当叫作不择手段。不过,还是不惹自家娘子不痛快了,随即附和道:“就是,臭不要脸!”
被刀架着的男子瑟瑟发抖,一边缩着脖子,一边偷偷朝使臣看去,却见他上瞅瞅下瞅瞅就是不瞅自己,明摆着不想认他们。
“公、公主……刀剑无眼,咱有有有话好好说!”男人提起胆捏住刀尖尖,“咱就是普通百姓,来、来给官爷们……”
兰月照眯了眯眼,打断他,“嗯?你怎知我是公主!”
越来越可疑了。军营在城外驻扎,兰月照和舒良来此后从未去过城中,更未泄露过身份,可这人却一下就认出她了。
男人快哭了,恨不得打自己几个耳光,怎么就嘴瓢了,白添几分嫌疑。
“末将猜他们是南荣氏派来的,大姜若想趁虚而入,不会只派两个草包来。”穆长风终于起身,稳步走到使臣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看似无意地说道,“想必南荣骞以为元日军中懈怠,叫人伪装成百姓,借着来送礼打探营中消息。你以为呢?使臣大人。”
使臣吞了口水,他还不至于看不出这么明显的暗示,穆长风这态度就像是在给他下最后通牒,答错怕是小命不保。他被掳到军营也将近一月了,最初几日被穆长风以“来做客”为由软禁着,后来不知怎的被下狱了,穆长风给出的理由是“帐子不够了”,请他委屈一下。
这不,前两日刚给他放出来,说是过年人多热闹,没想到一抬头就看见永宁公主一脸邪笑地看着他……然后就有了这些天的撬墙角行为,也不来硬的,就一点点给他松土。
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已经在考虑着倒戈了,使臣连连点头,“这二人看着面善,仿佛在都城见过,极有可能是在朝中当官的。”
兰月照笑呵呵地翻了个白眼,“他们是不是个官儿,你不确定?你们不是同僚?”
“公主有所不知,近几个月朝中人员大洗牌,死……走了大半,那些空缺自然需要填补,便接连提拔了不少人。微臣刚上任没多久没被派到南方来了,又在穆将军这儿待了大半月,这不没完全将人记牢嘛。”使臣谄媚地笑道,总之是将自己先摘了个干净。
被压着的两人顿时慌了,这是要弃他们于不顾啊!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永宁公主会在军中,但心里清楚她肯定对真相知晓一二,当即就要开口骂使臣贪生怕死。
使臣轻咳一声,对他们挤了挤眼睛,又作苦思冥想,指着一人道:“唉呀,越看越眼熟,我记得你好像是吏部的柳侍郎?”
柳侍郎小心翼翼地更正道:“礼部。”
“哦——对对对,礼部的,礼部。”使臣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戏看起来更逼真,才故意说错的,接着看向鸳鸯刀上方那颗脑袋,“你是……”
“我我我是兵部侍郎!”使臣话还没讲完,那人就自爆身份,他看得出来使臣有意要帮他们。
三人的脸色一点点阴沉下去,侍郎倒不是什么值得在意的大官,但这两个人却不一般。
兰月照早就收到消息,得知她那白莲长姐嫁给了柳侍郎,门不当户不对,连婚礼都办得极其低调,但终究是踏上了南荣氏的船。
兵部就更不用说了,专管军事要务,当年兰重衍还在时就想把兵部交给穆长风,穆长风嫌麻烦没要。南荣骞派个懂军事的来,也不是完全没脑子,但不多,这不什么也没探到就被擒了。
兰月照阴森森地扯了下嘴角,收回刀,“看来二位是为使臣来的!大姜犯我国土,我巴兰不怕它,打回去便是!御史大人头一回监国就办了件糊涂事,竟想着与他们和解。”
俩侍郎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开口接话,兰月照眼睛一转又说:“若非本公主随驸马南下经商遇上暴乱,又巧遇穆将军才来了军中,早和御史吵翻天了。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本公主绝不会让使臣去和谈,只会用拳头教他们做人。”
俩人听明白了,公主他们并未看清事情的全貌,掌握的信息也有误,像是被人刻意扭曲过,忽地朝使臣看去,定是他从中作梗,实在是高!
可惜使臣这会儿不看他们了,低头端详着自己的十指,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看起来就像中了邪。
二人不知兰月照是演戏,更不知使臣倒戈,只当她是愤慨,便信以为真地替南荣骞说好话,尤其是强调战事只会给两国百姓带来苦难,把他夸得跟菩萨一样。
锦华茫然地接过来,更茫然的是太傅喊她“四殿下”,那是她还在冷宫时的身份。
“这是微臣代先皇给殿下的压岁钱。”
锦华抿了抿嘴,最终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此时她要是作为皇帝或者太子,太傅确实没那个资格给她递压岁钱,何况还只是枚铜板。
“微臣能平安活到今日全靠这枚护身符,现在将福气送给殿下,希望殿下长命百岁。”
太傅真诚的眼睛如火一般,灼烧着锦华,她小心翼翼地收好护身符兼压岁钱。黑夜里升起几个橙黄的光点,细一看才发现是祈天灯,摇摇曳曳地飞往高处。三个落难的人挤在房里烤着火、喝着酒,看着那稀稀落落的天灯秉烛夜谈。
锦华和苍术从太傅处获知,舒良正在调取私兵,一部分来军营充实队伍,一部分隐匿暗处按兵不动,开春后由兰月照造势,将南荣氏的恶行宣扬出去,再一举杀回皇都。
眼下只需要等,等太傅将罪名状复原如初,在这之前锦华和兰月照都不能暴露身份和行踪,以免遭到南荣氏的暗杀。
爆竹声掀起锦华的眼皮,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记忆断开前的画面还是在桌前饮酒,她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更不记得是怎么回来的。
锦华扶着钝痛的脑袋起身,在房中寻找苍术的身影。这些天她扮演“皇上”的情人景夫人,自然还是和他睡在一屋,不过苍术醒得很早,锦华出门的时候总能看见他在院里练剑。
意外的是今天锦华推开门没能看见苍术,而是看见了一个吹着风车的圆滚滚,戴着虎头帽坐在廊下,见她出来咧嘴一笑。
“小家伙,精神了?”锦华走过去,在他身旁坐下,“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儿?”
小孩奶声奶气地回答她:“他们在睡觉,嘘——”
锦华见他坐着倒也乖巧,就不数落他偷跑出来了,她看着这与王尚书八分像的脸,心中不胜唏嘘。王尚书是少见的中立派,锦华犯错的时候也没少受他弹劾,照理说南荣骞不会对他动手才是,可他却落了个被屠门的下场。
幸亏有个两岁孩童活了下来,王家的血脉得到了延续,只是又有几个府邸能有幸存者?
锦华正伤感着,苍术从身后递来一只碗,“把这碗醒酒汤喝了,我去给你拿斗篷。”
锦华捧着碗,余光瞥见苍术匆匆离去而掀起的衣角,勾唇把汤喝掉。小孩见她喝得那么开心,以为是什么琼浆蜜露,吵吵着也要喝。
“你想喝,还早二十年呢。”锦华用指节敲了下小孩的脑门,“快回屋找你阿爹阿娘,别又着凉了。”
小孩歪着头,睁着大眼睛天真地看着锦华,像是在询问爹娘在哪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换了对父母。
锦华心情复杂,叹息着摸了摸他的头,“去吧,你阿娘守了你一天,现在该换你陪她了。”
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苍术拿着斗篷出来就看见他迈着小腿跑开,一边给锦华披上斗篷一边说:“我听先生说他原是个机灵的孩子,那一夜受惊吓失了魂,变得有些……不认人。”苍术憋了半天,还是没能将“痴傻”二字说出口。
锦华的眼眸暗了暗,“傻人有傻福,这对他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嗯。我熬了紫米红枣粥,一起去吃点吧。”苍术本身是不好甜食的,但赵夫人告诉他这个补气血,特别适合女子食用,他想着锦华体质虚,该好好补补。
锦华哪知道苍术考虑了那么多,她只知道苍术虽然菜烧得不怎么样,粥煮得却相当不错,软糯顺滑、米香浓郁,不由地夸了几句。
苍术告诉她,以前军中食物匮乏时,都是将米煮成粥,于是练就了这个本领。锦华听完这个,到嘴里的粥也不香了,原来在她大鱼大肉的日子里,苍术他们常常填不饱肚子。
“若我还能回到那个位置上去,我不仅不会让士卒饿一顿,还要让天下再无乞丐。苍术,我向你保证,也请你督促我。”锦华一脸坚定地说道。
苍术心中多了几分期许,“好,望你言而有信。”
同一时间的军营,小兵慌慌张张地前去将军营帐通报,说是巡逻的守卫逮住了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兰月照和舒良正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劝那去和谈的使臣换阵营,听到这消息皆是心头一惊。
这节骨眼上,来的怕不是大姜的探子,没准还是来行刺的,本事不够才被擒。
兰月照和舒良面不露色,朝穆长风看去,穆长风倒是淡定,也不避讳那使臣,让人把他们带了进来,又压着他们跪下。
从二人进来的那一刻起,穆长风的眼睛就死死地盯着使臣,看他从震惊到心虚再到平静,他以为没人发现自己短短数秒精彩的变脸,却不料穆长风看得一清二楚,心里大概有了数。
兰月照见穆长风迟迟没开口,转身拔出舒良腰间的一把刀,抵在其中一人的脖子上,冷哼道:“不愧是大姜,休战期间派人来暗杀,尽耍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舒良失笑,两国交战,谋略不当叫作不择手段。不过,还是不惹自家娘子不痛快了,随即附和道:“就是,臭不要脸!”
被刀架着的男子瑟瑟发抖,一边缩着脖子,一边偷偷朝使臣看去,却见他上瞅瞅下瞅瞅就是不瞅自己,明摆着不想认他们。
“公、公主……刀剑无眼,咱有有有话好好说!”男人提起胆捏住刀尖尖,“咱就是普通百姓,来、来给官爷们……”
兰月照眯了眯眼,打断他,“嗯?你怎知我是公主!”
越来越可疑了。军营在城外驻扎,兰月照和舒良来此后从未去过城中,更未泄露过身份,可这人却一下就认出她了。
男人快哭了,恨不得打自己几个耳光,怎么就嘴瓢了,白添几分嫌疑。
“末将猜他们是南荣氏派来的,大姜若想趁虚而入,不会只派两个草包来。”穆长风终于起身,稳步走到使臣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看似无意地说道,“想必南荣骞以为元日军中懈怠,叫人伪装成百姓,借着来送礼打探营中消息。你以为呢?使臣大人。”
使臣吞了口水,他还不至于看不出这么明显的暗示,穆长风这态度就像是在给他下最后通牒,答错怕是小命不保。他被掳到军营也将近一月了,最初几日被穆长风以“来做客”为由软禁着,后来不知怎的被下狱了,穆长风给出的理由是“帐子不够了”,请他委屈一下。
这不,前两日刚给他放出来,说是过年人多热闹,没想到一抬头就看见永宁公主一脸邪笑地看着他……然后就有了这些天的撬墙角行为,也不来硬的,就一点点给他松土。
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已经在考虑着倒戈了,使臣连连点头,“这二人看着面善,仿佛在都城见过,极有可能是在朝中当官的。”
兰月照笑呵呵地翻了个白眼,“他们是不是个官儿,你不确定?你们不是同僚?”
“公主有所不知,近几个月朝中人员大洗牌,死……走了大半,那些空缺自然需要填补,便接连提拔了不少人。微臣刚上任没多久没被派到南方来了,又在穆将军这儿待了大半月,这不没完全将人记牢嘛。”使臣谄媚地笑道,总之是将自己先摘了个干净。
被压着的两人顿时慌了,这是要弃他们于不顾啊!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永宁公主会在军中,但心里清楚她肯定对真相知晓一二,当即就要开口骂使臣贪生怕死。
使臣轻咳一声,对他们挤了挤眼睛,又作苦思冥想,指着一人道:“唉呀,越看越眼熟,我记得你好像是吏部的柳侍郎?”
柳侍郎小心翼翼地更正道:“礼部。”
“哦——对对对,礼部的,礼部。”使臣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戏看起来更逼真,才故意说错的,接着看向鸳鸯刀上方那颗脑袋,“你是……”
“我我我是兵部侍郎!”使臣话还没讲完,那人就自爆身份,他看得出来使臣有意要帮他们。
三人的脸色一点点阴沉下去,侍郎倒不是什么值得在意的大官,但这两个人却不一般。
兰月照早就收到消息,得知她那白莲长姐嫁给了柳侍郎,门不当户不对,连婚礼都办得极其低调,但终究是踏上了南荣氏的船。
兵部就更不用说了,专管军事要务,当年兰重衍还在时就想把兵部交给穆长风,穆长风嫌麻烦没要。南荣骞派个懂军事的来,也不是完全没脑子,但不多,这不什么也没探到就被擒了。
兰月照阴森森地扯了下嘴角,收回刀,“看来二位是为使臣来的!大姜犯我国土,我巴兰不怕它,打回去便是!御史大人头一回监国就办了件糊涂事,竟想着与他们和解。”
俩侍郎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开口接话,兰月照眼睛一转又说:“若非本公主随驸马南下经商遇上暴乱,又巧遇穆将军才来了军中,早和御史吵翻天了。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本公主绝不会让使臣去和谈,只会用拳头教他们做人。”
俩人听明白了,公主他们并未看清事情的全貌,掌握的信息也有误,像是被人刻意扭曲过,忽地朝使臣看去,定是他从中作梗,实在是高!
可惜使臣这会儿不看他们了,低头端详着自己的十指,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看起来就像中了邪。
二人不知兰月照是演戏,更不知使臣倒戈,只当她是愤慨,便信以为真地替南荣骞说好话,尤其是强调战事只会给两国百姓带来苦难,把他夸得跟菩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