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高云卷北风,天地苍茫的戈壁草原,虽未至大雪满弓刀的凛冬,可早秋仍给怪石枯草染上了肃杀寒气。
月下的原野此刻静得出奇,此起彼伏常伴在远处的狼嚎也如潮水般褪去。
天地间只余下风,越来越急,越来越大,
有经验的牧民都知道,狼群惊动了。有什么东西向这边过来了,在夜里如同鬼魅般游走。
牲畜最先不安起来,四蹄杂乱无章地敲打着地面,引起闷雷般的震动。
秋泠燕是被这动静给吓醒的,猛地立起了身,大喘着粗气。
双眸才睁开,不安却早已从她的尾椎爬上了脊骨,整个人不由打了个颤。
帐篷外人影飞掠,匆匆而过。有人在用西羌话大声叫喊着什么,可那声音淹没在了账外呼啸的风中。
秋泠燕立马起身,顾不得夜露深沉,裹上数日来沾染风尘的羊皮袄,直冲冲往外走。
依旧是暖帐外能带走体温的寒冷,她裹紧了领口,双脚踩碎夜里凝成的秋霜,往别处走去。弯刀般的胡月下,碎霜冷得剔透。
在风中,话语逐渐清晰。一位老人声嘶力竭地扯着嗓子喊:“快!快!快!!营帐不要了,牵上牛羊,赶紧走!”
那是这群牧民中最年长智慧的人——托嘎大爷。
老者练就了一套仿似动物的本能,在无边无际的戈壁草原上,寻风而动,像个未卜先知的萨满,规避危险。
而此时他却失了从容不迫,只高高挥舞起那只枯树般的手臂,在刺骨的空气中涨红了脸,争分夺秒地指挥着那群头脑发懵,手足无措的牧民。
还算有些见识的人,也早已行动,骑上了马匹,借着月光驱赶起牲畜。
不过任凭手中扎着彩带的铃铛摇得再响,这些受惊的动物也还是东逃西窜,让事情更加棘手。
“赤羽!赤羽!”秋泠燕用汉话唤起一路驮着她西出乌鞘岭的那匹枣红色小马。
她边走边喊,四处张望,怎奈风扬起了沙尘,不一会儿便晕头撞向起来。
急促的风带着粗糙的沙粒直直打在脸上,小刀剌肉般生疼,若不半眯双眼,只怕此后几日都再难视物。
就这样,秋泠燕迎头撞上了一个人。手臂被撞击后骨头颤痛,麻痹迟钝的恍惚间,对方握住了她的双肩。
她缓过来抬头一看,是托嘎大爷的孙子,年轻的乌格勒。
五官稍显粗犷的年轻人还带着那顶片刻不离身的风雪帽,见秋泠燕站稳了,便松开了搭在她双肩上的手,本该带着顽皮笑意的脸上,反常地严肃起来。
“秋,阿爷说他听见了远处的铁蹄声,那不是牧民的马,牧民没有那样整齐划一的步伐。他们从东北方向来,你一个人骑着赤羽赶紧往反方向跑!”
乌格勒这时不用他常挂在嘴边的蹩脚汉话—这是他面对秋泠燕时总喜自大炫耀的,而是一口流利的西羌话。
秋泠燕听得一知半解,但她能够触到到乌格勒话中的凝重。而那双短暂搭在他肩头的双手,更是颤抖不止。
“那你们呢?”她明白过来,乌格勒也对当前的情况毫无对策,只剩下强装的镇定。
“我们……”乌格勒似乎意识到在这里说话耽搁了不少时间,开始推着秋泠燕往前走“我们是西羌人,这片草原上无论来的人是谁,他们也都是西羌人!”
乌格勒话说到此处顿了顿:“但秋,你是汉人。西羌部族里虽说也有亲汉的族人,但见汉则杀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就更别提还有还有葛达部那样喜欢折磨玩弄俘虏,最野蛮的西羌部族。”
这让秋泠燕想起了西出乌鞘岭之前,曾遇到过闯西羌的汉人,他们警示她说,草原上最危险的不是鹰和狼,而是某些好似还在茹毛饮血的西羌部族。
这些人还带着野性,为排除异己不惜杀戮。
有时杀人还不够,他们会把捉到的汉人施以极刑,没人能描述出他们的残忍,因为那些曾亲身体验过的人,无一例外都成了无头尸身!
秋泠燕虽不怕死,可她也不想就这样葬身西羌。于是抓起围在脖子上的轻纱,将脸蒙住,虽有碍视力,但也总比睁不开眼强。
接着再次高喊起马儿的名字,乌格勒带着她一路朝栓马的地方走去。
突然一声高亢的嘶鸣,远处响起马急促的蹄声,一批枣红色的马如跃动的火焰向秋泠燕奔来。
在即将撞到人之前,急转了身子,前蹄高高扬起,随后有力地落地。喘息的声音近在咫尺,秋泠燕伸手便感受到马嘴中呼出的水汽。
“好孩子,赤羽!”她惊喜地叫了起来,抚摸起这匹枣红色小马的鬃毛。
“快走吧,秋。赤羽是匹好马,它的速度很快,在他们来之前快走,这样就没有人能察觉到有漏网之鱼。”
乌格勒一边扶着秋泠燕攀上马鞍,一边快速交代着。
“那你们呢?我之后怎么找你们?”秋泠燕想到了之后,同时也担心起朝夕相处几月有余的牧民同伴。
乌格勒仰起了头,双目对上秋泠燕的眼睛,他的目光没有闪烁,这就带来了一种镇定,使人放下疑虑。
他这样说道:“就算是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损失养了几年的牛羊罢了。不会有性命之忧,我保证。”
乌格勒指示了一个方向,抽出随身带的马鞭,轻轻抽打在赤羽身上,马儿撒蹄就跑。
秋泠燕只听见乌格勒最后在风中喊道:“之后我们有办法找到你,你等着我们……”
辽阔的草场上,赤羽跑得飞快。耳边哒哒的马蹄作响,疾跑带起更加放肆的风,连厚重的衣袍也被带起,在夜色里翻飞。
秋泠燕压低了身体,几乎要伏在马背上。如此的速度下,马鞍的减震作用早已聊胜于无。
从来驾马跑过这么快的秋泠燕有些受不住颠簸,但她仍铁了心般忍着恶心,转头向后看。
渐渐远去的营帐在黑夜里难以辨认,但即使有黑暗掩护,牛羊的速度必是跑不过马匹。
但以此为生的牧民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些牲畜呢?最终一切挣扎都仅是徒劳无功!
秋泠燕想起乌格勒说的话,但愿他没有为了安慰自己而撒谎,尽管他看起来如此肯定。
“草原上的满月神啊,请您庇佑供奉您的子民,他们的苦难已足够,善良的牧民们不该如此不幸……”
她在风中呢喃,在月下祈求,即便今夜的月亮还未圆满,她也希望,神灵能听见她的愿望。
然而最后一眼回看,天际一线间忽地有火光升起,开始时从远处看,还只如刀剑相接时摩擦出的点点火星。
但在下一秒,已成燎原之势,在风中如妖精般舞蹈。
他们把营帐都烧了!半点不剩!
甚至丝毫不顾及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阻拦的火焰会将这一片草场烧成灰烬。
这群疯子,草原上最凶猛残忍的野兽!!
“赤羽!快些,再快些!!”秋泠燕早已顾不得他人,也顾不得如今的自己是有多么狼狈。只管跑,跑的越远越好。
可惜事与愿违,只听见耳边传来马踏着奔雷般的声响,还正朝着这个方向袭来。步伐沉重,但速度不减——这是西羌铁骑。
她不敢再回头,一个劲地甩动着缰绳。骑兵们的长啸在背后越来越近,连同瞬发的箭矢,追在身后。
一箭破风而来,她闪身避开。可紧接着,又是一箭,带着可以刺穿血肉的冲击力,卡进了她的骨肉之间。
一股阵痛从右肩传来!秋泠燕中箭了!痛觉一触即发,并蔓延开来。
从未经历过如此疼痛,仿佛击中了她的魂灵,连呼痛的力气都不存。
身体失去了控制,从高速奔驰的马上直直摔下。这时她已被痛觉麻痹,分不清自己是何处着地,只听见赤羽在一旁焦急地嘶鸣。
接着瞧见月色下,那些恐怖的疯子正驾着马围着她绕起了圈子,似乎是在观察。最后领头的那人,从马上跳下。
他向秋泠燕走进,秋泠燕看不清样貌,只瞧见来人身披铁甲,就连在黑夜中那些甲片依旧泛着寒光。铁锈味与血腥味混杂的味道越来越近,让人反胃。
听见那人低吼一声,粗声说道:“搞什么?只有一个人……”是西羌话。但他似乎有些不满现在的情况。
接着一脚踩在秋泠燕的左肩上,半点没把她当个人看,就像是对待猎物一般。
这时,她才喘息地叫出了声,那一脚的重量压下来,生不如死。
哪知这却没有半分换来怜悯,那人脚上的力度更大了。
“哟,还是个女人。”他边说边握住了那支射中了秋泠燕的箭,利落地把它拔了出来。
秋泠燕咬着牙,不让痛苦从嘴中溢出,最后她只得如同快要溺亡的人般,大口吸进生冷的空气。
左肩此时没了箭头,血流不止,滚烫的血从身体流出,双手开始发冷,过不久只怕要失血过多而亡。
然而他似乎乐于见此“可惜,等下就要变成死人了,我对死女人可没有兴趣!”接着又他放声大笑起来。
“来人,把这支箭擦干净了,咱们还得留着,别让它在女人的身上浪费了!”他边说边将箭矢递了出去。
另又有一人上前,将她翻了过来,凑近观察了起来。西羌人的典型样貌,露着凶样,几乎可以感受到他那恶臭的气息。
“还是个汉人……这些中原来的贱人!这下可好,让她死痛快了!拖回去玩弄的时间,人早就死了!”这人语气里满是无奈,可接着他的声音又兴奋起来“不如当场把她片成肉片吧!”
接着弯刀出鞘,只见刀光缭乱。接下来,怕是要下九泉,会孟婆去了。
但突然之间,最先开口的那个领头人似乎看见了什么,压下了一场即将开始的杀戮:“慢着!瞧她腰间的东西,那是什么……”
腰间?秋泠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在有限的视界中瞧见,那个玩着刀的小兵从她的腰间撩起了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一个圆形的轮廓出现,那应该是之前,她藏在衣物下的一枚玉环,一块说不清来历,却被爹爹所珍藏的玉环。在她十五生辰时送到了自己手中,一份珍贵的礼物。
她离家时偷偷拿走了它,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都不曾舍弃过。
黄白玉种的料子,上头半边刻下日升,半边刻下月落,在汉地几乎再找不着一件相似的,同样汉地的工匠也没有这样手艺。
这也是秋泠燕为什么来到西羌的原因——为了生计为了讨口饭吃,她想寻其产处及工艺,而中原总有人有大把的钱想要换的这稀世美玉。
似乎见到这玉环很是意外,领头的人低骂了句什么,对西羌语并不算精通的秋泠燕什么也没听懂。
接着这人,下了个意料之外的命令:“收起你们的刀,这人不能死,至少在开口说出点什么时不能死,把她打回去!”
接着那人转身离开,变化来得如此之快,令人不经感叹阎王笔下留情!
还没等秋泠燕产生逃过一劫的想法,就有人将她扛上了马背。
结实的马背上,秋泠燕趴在上面可一点也不轻松。
然而还不等消受一路的颠簸,她此时早已因失血昏了过去,再多的折磨都切身体会不到了……
月下的原野此刻静得出奇,此起彼伏常伴在远处的狼嚎也如潮水般褪去。
天地间只余下风,越来越急,越来越大,
有经验的牧民都知道,狼群惊动了。有什么东西向这边过来了,在夜里如同鬼魅般游走。
牲畜最先不安起来,四蹄杂乱无章地敲打着地面,引起闷雷般的震动。
秋泠燕是被这动静给吓醒的,猛地立起了身,大喘着粗气。
双眸才睁开,不安却早已从她的尾椎爬上了脊骨,整个人不由打了个颤。
帐篷外人影飞掠,匆匆而过。有人在用西羌话大声叫喊着什么,可那声音淹没在了账外呼啸的风中。
秋泠燕立马起身,顾不得夜露深沉,裹上数日来沾染风尘的羊皮袄,直冲冲往外走。
依旧是暖帐外能带走体温的寒冷,她裹紧了领口,双脚踩碎夜里凝成的秋霜,往别处走去。弯刀般的胡月下,碎霜冷得剔透。
在风中,话语逐渐清晰。一位老人声嘶力竭地扯着嗓子喊:“快!快!快!!营帐不要了,牵上牛羊,赶紧走!”
那是这群牧民中最年长智慧的人——托嘎大爷。
老者练就了一套仿似动物的本能,在无边无际的戈壁草原上,寻风而动,像个未卜先知的萨满,规避危险。
而此时他却失了从容不迫,只高高挥舞起那只枯树般的手臂,在刺骨的空气中涨红了脸,争分夺秒地指挥着那群头脑发懵,手足无措的牧民。
还算有些见识的人,也早已行动,骑上了马匹,借着月光驱赶起牲畜。
不过任凭手中扎着彩带的铃铛摇得再响,这些受惊的动物也还是东逃西窜,让事情更加棘手。
“赤羽!赤羽!”秋泠燕用汉话唤起一路驮着她西出乌鞘岭的那匹枣红色小马。
她边走边喊,四处张望,怎奈风扬起了沙尘,不一会儿便晕头撞向起来。
急促的风带着粗糙的沙粒直直打在脸上,小刀剌肉般生疼,若不半眯双眼,只怕此后几日都再难视物。
就这样,秋泠燕迎头撞上了一个人。手臂被撞击后骨头颤痛,麻痹迟钝的恍惚间,对方握住了她的双肩。
她缓过来抬头一看,是托嘎大爷的孙子,年轻的乌格勒。
五官稍显粗犷的年轻人还带着那顶片刻不离身的风雪帽,见秋泠燕站稳了,便松开了搭在她双肩上的手,本该带着顽皮笑意的脸上,反常地严肃起来。
“秋,阿爷说他听见了远处的铁蹄声,那不是牧民的马,牧民没有那样整齐划一的步伐。他们从东北方向来,你一个人骑着赤羽赶紧往反方向跑!”
乌格勒这时不用他常挂在嘴边的蹩脚汉话—这是他面对秋泠燕时总喜自大炫耀的,而是一口流利的西羌话。
秋泠燕听得一知半解,但她能够触到到乌格勒话中的凝重。而那双短暂搭在他肩头的双手,更是颤抖不止。
“那你们呢?”她明白过来,乌格勒也对当前的情况毫无对策,只剩下强装的镇定。
“我们……”乌格勒似乎意识到在这里说话耽搁了不少时间,开始推着秋泠燕往前走“我们是西羌人,这片草原上无论来的人是谁,他们也都是西羌人!”
乌格勒话说到此处顿了顿:“但秋,你是汉人。西羌部族里虽说也有亲汉的族人,但见汉则杀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就更别提还有还有葛达部那样喜欢折磨玩弄俘虏,最野蛮的西羌部族。”
这让秋泠燕想起了西出乌鞘岭之前,曾遇到过闯西羌的汉人,他们警示她说,草原上最危险的不是鹰和狼,而是某些好似还在茹毛饮血的西羌部族。
这些人还带着野性,为排除异己不惜杀戮。
有时杀人还不够,他们会把捉到的汉人施以极刑,没人能描述出他们的残忍,因为那些曾亲身体验过的人,无一例外都成了无头尸身!
秋泠燕虽不怕死,可她也不想就这样葬身西羌。于是抓起围在脖子上的轻纱,将脸蒙住,虽有碍视力,但也总比睁不开眼强。
接着再次高喊起马儿的名字,乌格勒带着她一路朝栓马的地方走去。
突然一声高亢的嘶鸣,远处响起马急促的蹄声,一批枣红色的马如跃动的火焰向秋泠燕奔来。
在即将撞到人之前,急转了身子,前蹄高高扬起,随后有力地落地。喘息的声音近在咫尺,秋泠燕伸手便感受到马嘴中呼出的水汽。
“好孩子,赤羽!”她惊喜地叫了起来,抚摸起这匹枣红色小马的鬃毛。
“快走吧,秋。赤羽是匹好马,它的速度很快,在他们来之前快走,这样就没有人能察觉到有漏网之鱼。”
乌格勒一边扶着秋泠燕攀上马鞍,一边快速交代着。
“那你们呢?我之后怎么找你们?”秋泠燕想到了之后,同时也担心起朝夕相处几月有余的牧民同伴。
乌格勒仰起了头,双目对上秋泠燕的眼睛,他的目光没有闪烁,这就带来了一种镇定,使人放下疑虑。
他这样说道:“就算是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损失养了几年的牛羊罢了。不会有性命之忧,我保证。”
乌格勒指示了一个方向,抽出随身带的马鞭,轻轻抽打在赤羽身上,马儿撒蹄就跑。
秋泠燕只听见乌格勒最后在风中喊道:“之后我们有办法找到你,你等着我们……”
辽阔的草场上,赤羽跑得飞快。耳边哒哒的马蹄作响,疾跑带起更加放肆的风,连厚重的衣袍也被带起,在夜色里翻飞。
秋泠燕压低了身体,几乎要伏在马背上。如此的速度下,马鞍的减震作用早已聊胜于无。
从来驾马跑过这么快的秋泠燕有些受不住颠簸,但她仍铁了心般忍着恶心,转头向后看。
渐渐远去的营帐在黑夜里难以辨认,但即使有黑暗掩护,牛羊的速度必是跑不过马匹。
但以此为生的牧民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些牲畜呢?最终一切挣扎都仅是徒劳无功!
秋泠燕想起乌格勒说的话,但愿他没有为了安慰自己而撒谎,尽管他看起来如此肯定。
“草原上的满月神啊,请您庇佑供奉您的子民,他们的苦难已足够,善良的牧民们不该如此不幸……”
她在风中呢喃,在月下祈求,即便今夜的月亮还未圆满,她也希望,神灵能听见她的愿望。
然而最后一眼回看,天际一线间忽地有火光升起,开始时从远处看,还只如刀剑相接时摩擦出的点点火星。
但在下一秒,已成燎原之势,在风中如妖精般舞蹈。
他们把营帐都烧了!半点不剩!
甚至丝毫不顾及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阻拦的火焰会将这一片草场烧成灰烬。
这群疯子,草原上最凶猛残忍的野兽!!
“赤羽!快些,再快些!!”秋泠燕早已顾不得他人,也顾不得如今的自己是有多么狼狈。只管跑,跑的越远越好。
可惜事与愿违,只听见耳边传来马踏着奔雷般的声响,还正朝着这个方向袭来。步伐沉重,但速度不减——这是西羌铁骑。
她不敢再回头,一个劲地甩动着缰绳。骑兵们的长啸在背后越来越近,连同瞬发的箭矢,追在身后。
一箭破风而来,她闪身避开。可紧接着,又是一箭,带着可以刺穿血肉的冲击力,卡进了她的骨肉之间。
一股阵痛从右肩传来!秋泠燕中箭了!痛觉一触即发,并蔓延开来。
从未经历过如此疼痛,仿佛击中了她的魂灵,连呼痛的力气都不存。
身体失去了控制,从高速奔驰的马上直直摔下。这时她已被痛觉麻痹,分不清自己是何处着地,只听见赤羽在一旁焦急地嘶鸣。
接着瞧见月色下,那些恐怖的疯子正驾着马围着她绕起了圈子,似乎是在观察。最后领头的那人,从马上跳下。
他向秋泠燕走进,秋泠燕看不清样貌,只瞧见来人身披铁甲,就连在黑夜中那些甲片依旧泛着寒光。铁锈味与血腥味混杂的味道越来越近,让人反胃。
听见那人低吼一声,粗声说道:“搞什么?只有一个人……”是西羌话。但他似乎有些不满现在的情况。
接着一脚踩在秋泠燕的左肩上,半点没把她当个人看,就像是对待猎物一般。
这时,她才喘息地叫出了声,那一脚的重量压下来,生不如死。
哪知这却没有半分换来怜悯,那人脚上的力度更大了。
“哟,还是个女人。”他边说边握住了那支射中了秋泠燕的箭,利落地把它拔了出来。
秋泠燕咬着牙,不让痛苦从嘴中溢出,最后她只得如同快要溺亡的人般,大口吸进生冷的空气。
左肩此时没了箭头,血流不止,滚烫的血从身体流出,双手开始发冷,过不久只怕要失血过多而亡。
然而他似乎乐于见此“可惜,等下就要变成死人了,我对死女人可没有兴趣!”接着又他放声大笑起来。
“来人,把这支箭擦干净了,咱们还得留着,别让它在女人的身上浪费了!”他边说边将箭矢递了出去。
另又有一人上前,将她翻了过来,凑近观察了起来。西羌人的典型样貌,露着凶样,几乎可以感受到他那恶臭的气息。
“还是个汉人……这些中原来的贱人!这下可好,让她死痛快了!拖回去玩弄的时间,人早就死了!”这人语气里满是无奈,可接着他的声音又兴奋起来“不如当场把她片成肉片吧!”
接着弯刀出鞘,只见刀光缭乱。接下来,怕是要下九泉,会孟婆去了。
但突然之间,最先开口的那个领头人似乎看见了什么,压下了一场即将开始的杀戮:“慢着!瞧她腰间的东西,那是什么……”
腰间?秋泠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在有限的视界中瞧见,那个玩着刀的小兵从她的腰间撩起了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一个圆形的轮廓出现,那应该是之前,她藏在衣物下的一枚玉环,一块说不清来历,却被爹爹所珍藏的玉环。在她十五生辰时送到了自己手中,一份珍贵的礼物。
她离家时偷偷拿走了它,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都不曾舍弃过。
黄白玉种的料子,上头半边刻下日升,半边刻下月落,在汉地几乎再找不着一件相似的,同样汉地的工匠也没有这样手艺。
这也是秋泠燕为什么来到西羌的原因——为了生计为了讨口饭吃,她想寻其产处及工艺,而中原总有人有大把的钱想要换的这稀世美玉。
似乎见到这玉环很是意外,领头的人低骂了句什么,对西羌语并不算精通的秋泠燕什么也没听懂。
接着这人,下了个意料之外的命令:“收起你们的刀,这人不能死,至少在开口说出点什么时不能死,把她打回去!”
接着那人转身离开,变化来得如此之快,令人不经感叹阎王笔下留情!
还没等秋泠燕产生逃过一劫的想法,就有人将她扛上了马背。
结实的马背上,秋泠燕趴在上面可一点也不轻松。
然而还不等消受一路的颠簸,她此时早已因失血昏了过去,再多的折磨都切身体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