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消息太封闭了,加之习惯性的循规蹈矩,当姚致远和他的同伴们正式踏上串连之路时,社会上的大串连早已是如火如荼了。
他们先是坐了半天的汽车,才到了渭阳火车站。
火车站人山人海,你挤我拥,伴随着尖叫声,呐喊声,就像遣返难民的集散地。
每来一列火车,人们就像潮水般地向上涌去,车门已经满足不了上下车的需要,窗户成了第二通道,扒满了爬上爬下的学生。
姚致远一行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上去。
车厢里早已人满为患,过道上、座位下、洗漱间里全是人,就连行李架上都躺着学生。
他们好不容易在车厢连接处落了脚,太挤了,虽然已是十月底,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涔涔的。
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就这么站着,腿麻了,想伸展一下都困难,瞌睡了,也只能互相靠着打个盹。
这时候的刘茵已经完全把姚致远当作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了,只要一打盹,便将头歪倒在姚致远那副宽阔厚实的肩膀上,在那个地方,她能感受到他的体温,能闻到他的气息,也才能睡得踏实,睡得香甜。
此时的姚致远也开始放飞自己那颗埋藏已久的心了,他时不时低下头来看看靠在肩膀上的她,恬静的脸庞,柔软的头发,像睡美人一样,他深深地陶醉在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中。
火车到达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时已是凌晨。
深秋的北京,寒意浓浓,火车上挤出的一身热汗还没退去,飕飕的冷风就扑面而来,刘茵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火车站旁边有一个□□接待室,专门负责安排刚下火车的外地学生。不足十平米的接待室里人头攒动,全是背着大包小包的外地学生,仅有的两个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只要报上人数,便刷刷地开出一张介绍信,注明可以去的接待站。姚致远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了桌子跟前,因为他报的人数太多,市里的接待站一次接纳不了,只好将他们安排到了远在郊区的通州接待站。
通州接待站设在丝绸厂内,厂区里没有楼房,全是横七竖八排列的小平房,平房之间是一条条的小路,曲里拐弯,纵横交错,像迷宫一样。接待站里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广东的,十一月了还站在水笼头下用凉水冲脚;有新疆的,每个人头上都戴着小花帽;还有上海的,嘴里呜哩哇啦,说的什么他们一句也听不懂。
姚致远他们八个男生被安排在了一个宿舍里,女生只有刘茵和卢丽两个人,便与其他地方来的女同学住在了一起。
没有床板,睡的全是地舖,军绿色的被褥已经提前铺好,一人一套,整整齐齐。吃饭不要钱,馒头、米饭随便吃,菜一人一份,有荤有素。
颠簸了一天一夜,连口水都喝不上,这会,坐在干净的地铺上,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八个人高兴地大发感慨,这个说:“在学校吃饭还要钱要粮票呢,到这咋啥都不要了?”那个说:你没看见墙上的标语‘欢迎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人家把咱们当毛主席的客人对待呢!”……。正说着,进来两位接待站的工作人员,看了看大家,笑着说:“你们的运气真好,今天刚来,明天就可以到天安门广场去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了。”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放下碗筷,高声欢呼起来:“毛主席万岁!誓死保卫毛主席!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
夜深了,谁也睡不着,望着窗外的那轮明月,不知谁小声唱起了“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主席,想念毛主席,”一时间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月光下,能看到好几个同学的眼眶里都噙着泪水。
他们先是坐了半天的汽车,才到了渭阳火车站。
火车站人山人海,你挤我拥,伴随着尖叫声,呐喊声,就像遣返难民的集散地。
每来一列火车,人们就像潮水般地向上涌去,车门已经满足不了上下车的需要,窗户成了第二通道,扒满了爬上爬下的学生。
姚致远一行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上去。
车厢里早已人满为患,过道上、座位下、洗漱间里全是人,就连行李架上都躺着学生。
他们好不容易在车厢连接处落了脚,太挤了,虽然已是十月底,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涔涔的。
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就这么站着,腿麻了,想伸展一下都困难,瞌睡了,也只能互相靠着打个盹。
这时候的刘茵已经完全把姚致远当作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了,只要一打盹,便将头歪倒在姚致远那副宽阔厚实的肩膀上,在那个地方,她能感受到他的体温,能闻到他的气息,也才能睡得踏实,睡得香甜。
此时的姚致远也开始放飞自己那颗埋藏已久的心了,他时不时低下头来看看靠在肩膀上的她,恬静的脸庞,柔软的头发,像睡美人一样,他深深地陶醉在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中。
火车到达北京西直门火车站时已是凌晨。
深秋的北京,寒意浓浓,火车上挤出的一身热汗还没退去,飕飕的冷风就扑面而来,刘茵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火车站旁边有一个□□接待室,专门负责安排刚下火车的外地学生。不足十平米的接待室里人头攒动,全是背着大包小包的外地学生,仅有的两个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只要报上人数,便刷刷地开出一张介绍信,注明可以去的接待站。姚致远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了桌子跟前,因为他报的人数太多,市里的接待站一次接纳不了,只好将他们安排到了远在郊区的通州接待站。
通州接待站设在丝绸厂内,厂区里没有楼房,全是横七竖八排列的小平房,平房之间是一条条的小路,曲里拐弯,纵横交错,像迷宫一样。接待站里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广东的,十一月了还站在水笼头下用凉水冲脚;有新疆的,每个人头上都戴着小花帽;还有上海的,嘴里呜哩哇啦,说的什么他们一句也听不懂。
姚致远他们八个男生被安排在了一个宿舍里,女生只有刘茵和卢丽两个人,便与其他地方来的女同学住在了一起。
没有床板,睡的全是地舖,军绿色的被褥已经提前铺好,一人一套,整整齐齐。吃饭不要钱,馒头、米饭随便吃,菜一人一份,有荤有素。
颠簸了一天一夜,连口水都喝不上,这会,坐在干净的地铺上,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八个人高兴地大发感慨,这个说:“在学校吃饭还要钱要粮票呢,到这咋啥都不要了?”那个说:你没看见墙上的标语‘欢迎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人家把咱们当毛主席的客人对待呢!”……。正说着,进来两位接待站的工作人员,看了看大家,笑着说:“你们的运气真好,今天刚来,明天就可以到天安门广场去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了。”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放下碗筷,高声欢呼起来:“毛主席万岁!誓死保卫毛主席!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
夜深了,谁也睡不着,望着窗外的那轮明月,不知谁小声唱起了“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主席,想念毛主席,”一时间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月光下,能看到好几个同学的眼眶里都噙着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