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致远返回学校,陈刚已经提前帮他买好了火车票,是开往成都方向的36次列车,在成都他们要换一次车。
发车时间是元月九日上午十点半。
元月八日,突然传来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举国上下一片哀恸,就连老天也为之感动,只一夜的功夫,遮天蔽日的浓雾就像白色的挽幛挂满了天空。
元月九日,大雾锁城,能见度不足十米,汽车走走停停,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走了快三个小时。姚致远和陈刚到达火车站时,36次列车已经开始剪票了。
他们跟在进站的人群后面,慢慢地向前移动,姚致远边走边向四周张望,陈刚故意问:“找谁呢?”他说:“不找谁,随便看看。” 陈刚笑了:“是找刘茵吧?”他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她会不会来?”陈刚说:“我告诉她车次了,如果没有意外,她一定会来。”“是吗?谢谢你了。”他说。
进到车厢,姚致远来不及把行李放好,就急不可待地把窗户打开了,几乎半个身子都伸了出去。站台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他的目光急促地在人群中搜寻着,可是直到开车的铃声响起,也没有看到刘茵的身影,他失望之极,正准备放下窗户,忽然看见进站口跑进一个人来,个子高高的,围着围巾,好像是刘茵,他重新将头伸了出去,激动地一边挥手一边高声喊着:“刘茵!刘茵!我在这!”
刘茵像是听见了,奋力朝着他所在车厢跑了起来。
火车启动了,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紧接着,又是一声长长的鸣笛 “呜————”,火车驶出了站台。
刘茵停了下来,朝着火车驶去的方向不停地挥动着双手,眼眶里全是泪水。
元月十五日,姚致远和陈刚几经辗转,总算到达了六一八厂。
人事科早已接到了通知,提前为他们安排好了工作,姚致远被分到了子弟学校,担任初中部的语文老师,陈刚则被分到了技术处,搞工艺设计。姚致远请求:“能不能也让我到车间去?”人事科长说:“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教师,你是师训班的,当教师正好。”姚致远又说:“我学的是物理,教语文怕不行。”
科长说:“初中就那点东西,有啥不行的?车间的工人都能教,你是大学生还教不了?”
姚致远无话可说了。可他想不通:既然缺教师,为什么不是两个人都去子校?如果只需要一个人,为什么去子校的是他而不是陈刚?会不会又是因为什么材料塞进了他的档案,让这里的人提前对他有了看法?
姚致远感到了一种难言的悲怆。
子校坐落在山脚下,四周全是直插云霄的高山,看惯了平坦的高原,面对重峦叠嶂的山峰,姚致远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
发车时间是元月九日上午十点半。
元月八日,突然传来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举国上下一片哀恸,就连老天也为之感动,只一夜的功夫,遮天蔽日的浓雾就像白色的挽幛挂满了天空。
元月九日,大雾锁城,能见度不足十米,汽车走走停停,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走了快三个小时。姚致远和陈刚到达火车站时,36次列车已经开始剪票了。
他们跟在进站的人群后面,慢慢地向前移动,姚致远边走边向四周张望,陈刚故意问:“找谁呢?”他说:“不找谁,随便看看。” 陈刚笑了:“是找刘茵吧?”他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她会不会来?”陈刚说:“我告诉她车次了,如果没有意外,她一定会来。”“是吗?谢谢你了。”他说。
进到车厢,姚致远来不及把行李放好,就急不可待地把窗户打开了,几乎半个身子都伸了出去。站台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他的目光急促地在人群中搜寻着,可是直到开车的铃声响起,也没有看到刘茵的身影,他失望之极,正准备放下窗户,忽然看见进站口跑进一个人来,个子高高的,围着围巾,好像是刘茵,他重新将头伸了出去,激动地一边挥手一边高声喊着:“刘茵!刘茵!我在这!”
刘茵像是听见了,奋力朝着他所在车厢跑了起来。
火车启动了,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紧接着,又是一声长长的鸣笛 “呜————”,火车驶出了站台。
刘茵停了下来,朝着火车驶去的方向不停地挥动着双手,眼眶里全是泪水。
元月十五日,姚致远和陈刚几经辗转,总算到达了六一八厂。
人事科早已接到了通知,提前为他们安排好了工作,姚致远被分到了子弟学校,担任初中部的语文老师,陈刚则被分到了技术处,搞工艺设计。姚致远请求:“能不能也让我到车间去?”人事科长说:“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教师,你是师训班的,当教师正好。”姚致远又说:“我学的是物理,教语文怕不行。”
科长说:“初中就那点东西,有啥不行的?车间的工人都能教,你是大学生还教不了?”
姚致远无话可说了。可他想不通:既然缺教师,为什么不是两个人都去子校?如果只需要一个人,为什么去子校的是他而不是陈刚?会不会又是因为什么材料塞进了他的档案,让这里的人提前对他有了看法?
姚致远感到了一种难言的悲怆。
子校坐落在山脚下,四周全是直插云霄的高山,看惯了平坦的高原,面对重峦叠嶂的山峰,姚致远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