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八年,紫霄国,鄞州城朔阳县。
姜鹭身披一袭淡去昔日光泽的粗布裙,仅以一条朴素布绳轻束发丝,高挽成马尾。她蹲踞于门槛之上,姿态娴静,轻挽垂至地上的衣袂,轻拢于怀。
身影在简陋的瓦屋前显得格外瘦小,如同那屋檐下细水长流,虽柔弱却生生不息。
姜鹭那双明眸似寒星般坚定,凝眸望向前方荒凉灰败的院落,独自陷入沉思。
一片叶被虫蛀蚀至透空,只剩脉络织成叶的形状,一阵微风吹过,终因不堪重负而悠然飘下,掉落在姜鹭的手臂上。叶片微颤,一只肥胖的毛虫顶开残叶,在姜鹭的衣袖上缓慢蠕动。
姜鹭未察觉到身上的异动,她的目光凝于空中的某一处,似是在与虚空对话。她的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期间会伸出纤指,对着空中虚点。
若旁人见此,定会认为姜鹭心神意乱,是得了失心疯了。
“自定义工坊经营系统,激活中。”
一行小字如轻烟般悬浮于空中。
任凭姜鹭如何摇头晃脑,步履挪移,字迹始终定在姜鹭眼前不动。
姜鹭轻叹一声,索性坐在了门槛上。
自她来到这个从所未闻的朝代,已过去了三日。这三日里,她穿街走巷,探听消息,收获颇丰。
朔阳县,是位于紫霄国边陲的一隅小城,贫瘠之地。
大多数百姓以采集为生,少数发展游牧。此地亦是边防要冲,常受异族侵扰,百姓生活困苦,不得安生。
幸而,姜鹭来于此处时并非一无所有。
她有一间破旧小屋,虽然简陋,但床铺尚还洁净,且附带一小院。
院中堆积着破旧工作台与车床,以及落满尘埃的工具箱。姜鹭打开翻过里面的器具,虽旧却仍堪用。
日晷、风水尺、天然磁石、细砂纸……这些都是制作罗盘的必备工具。
姜鹭见到这些物品,心中涌起一股亲切之感。
她自幼家境贫寒,生长于农村,由祖母一手抚养成人。祖母希望姜鹭能习得一技之长,于是将姜鹭送至同村的万安罗盘传承者吴老先生门下。
那是姜鹭第一次知道万安罗盘。
万安罗盘广泛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和居屋墓葬等各领域,是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延续和发展,是现存唯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
然而在现代社会,万安罗盘的实用价值逐步衰退,市场需求萎缩。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且鲜有青年愿学此艺,后继乏人,罗盘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之危。
幸而姜鹭性情沉稳,不似同龄孩童般顽皮好动,能专注地投入于学艺之中。
待至吴爷爷寿终正寝,姜鹭正处芳华之年,她于万安罗盘的技艺已臻纯熟。她未选择大都市的工作机会,而是决意投身于万安罗盘的传承与发扬事业中。
那一日,正值吴老先生忌辰。
姜鹭回村祭拜,却在吴老先生故居,遇到一伙行迹诡秘之人。
那些人个个都背着黑色的防水大背包,戴着口罩。他们身材魁梧,站在狭窄的巷子中,显得格外拥挤。
姜鹭的出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首先与姜鹭搭话的是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他向姜鹭挥手示意,“你是这里的村民吗?”
姜鹭刚从自己家中走出,她的装束也颇为随意。身着一件洗得褪色的牛仔衬衫,下身一条宽松的大裤衩,脚上穿着一双儿时的粉红色小羊拖鞋。
她的打扮怎么看都像是本村人。
“是啊。”姜鹭站在原地回答道。
这些人似乎与吴爷爷相识。姜鹭开始回想儿时,试图在脑海中搜寻这些人的面孔,却一无所获。
那个矮胖的男人再次向她招手,“过来过来,我们有些问题想要问你。”
“什么事。”姜鹭缓缓地向他们走去。
“你认识住在这里的人吗?你知道他去哪了吗?”
姜鹭对这些来路不明的人保持着警惕心,“不认识啊,好像是去世了吧。”
“去世了?”那四个男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姜鹭手托着下巴,思索着,“不记得了。”
胖子皱着眉头,向姜鹭摆了摆手,“这样啊,没事了。”
姜鹭点点头,正要离开。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语气却咄咄逼人:“为何你不认识这位老人,却知道他去世了?”
“听村里人说的啊。你要是不信,那就算了,你们几位自己看着办吧。”姜鹭说着,毫不避讳地打量着这四人。
一个性格比较温和的人出来打圆场,“他没别的意思,别伤了和气。”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姜鹭心中暗自思忖。
“姑娘你也别误会,我们真不是坏人。我们是市里派来的考古队。这次来找老先生,也是受一位友人之托。那位友人与老先生早年相识,交情匪浅。”
“我们要经过这里,也是想打个招呼。”
友人?
姜鹭从小到大,从未见过吴爷爷有什么朋友,倒是有不少客人。如果这四人所言非虚,那吴爷爷与那位友人的交情也未必深厚。
她本可以直接表明自己是吴爷爷唯一的徒弟,但她信不过这四人。
所以姜鹭反应平平,“哦,这样啊。”
听到屋主去世的消息,这四人却仍无离去之意。
显然,他们别有所图。
姜鹭打量着他们身上的装备,装作好奇地问:“你们是考古队?”
“不过考古队就只有四个人吗?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都不一样。”
四人沉默了片刻。
“我们的队友都在大路上等我们,因为车开进来不方便。”
“看你好像对我们的工作很感兴趣,要不要看看我们的车队?”
这无疑是一个试探的契机。
幼时,姜鹭常目睹诸多神秘之客踏着月色,轻叩吴爷爷之门,求取指点。然而,吴爷爷总是将姜鹭与那些神秘访客隔开,不让她涉足其间。
虽然现如今吴爷爷已驾鹤西去,然一旦触及吴老先生之往事,姜鹭之心便难以平息。她对吴爷爷的往事充满了好奇与敬畏,一探究竟的渴望如潮水般涌动。总想深入挖掘,揭开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秘辛。
于是姜鹭跟着去了。
在她的村子里,这伙人应该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什么事。
然而,事实证明,这伙人还真敢。
姜鹭醒来,眼前一片眩晕,仿佛天地颠倒。还闻到了一股汽油和车尾气味,浓烈得几乎令人窒息。
她被绳索紧紧束缚,口中被胶布牢牢封住,四周是一片深邃的黑暗。
随着车子的颠簸,她的头、腰、腿不时撞击在冰冷的金属上,每一次撞击都带来一阵剧痛,让她的意识逐渐清晰。
终于,随着一声沉闷的刹车声,车子缓缓停下。
车尾箱的门被猛然打开,一束刺眼的光线射入,姜鹭抬起沉重的眼皮,对上了一个冰冷而陌生的眼睛。
“吴老先生不但是万安罗盘的集大成者,还是业内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他在去世后,万安罗盘却没有失传,反而发展得比老先生在世时更好了。”
“我们原本以为这只是哪个商人搞的噱头,没想到一查,发现老先生竟有一位继承人。”
“姜鹭,二十八岁,华大毕业,举办过五次大型、十三次小型的万安罗盘展览。”
“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你还想听吗”
姜鹭压下心中的惊讶,这才发觉原来这些人的目标其实是自己。
她定下心神,迅速冷静下来后,道:“所以呢。”
“我们想请你帮个忙。”那胖子故意加重了“帮”字的语气,“吴老先生可是风水大师,他教出来的徒弟应该也不差吧。”
.
姜鹭心中早已洞悉,这伙人并非什么正统的考古之辈。
表面上,她似乎在为这群人指引道路,实则暗藏心机,设计将他们引向歧途。
她靠着测探风水的本领,在地图上编织着错综复杂的迷宫,试图让他们迷失方向。
然而,这群人虽年轻,却个个老练。在姜鹭即将成功摆脱他们之时,胖子最先察觉到了端倪。
在幽暗的角落,寒光一闪,匕首如霜刃般划破夜空,带着决绝的冷意,直奔姜鹭的心脏。
她眼中闪过一丝惊惶,试图在最后一刻躲避这致命的一击。
然而,匕首无情地穿透了她的心脏,剧痛如潮水般涌来,她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从伤口涌出。她的世界开始旋转,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那把匕首,那道寒光,都渐渐远去。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悲怆,她不愿就此死去。她的心中还有未了的心愿,还有未解的谜团。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她的身体缓缓倒下,如同一朵凋零的花朵,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本以为自己将踏上那黄泉之路,与尘世永别,谁料命运却为她铺开了一条意想不到的生路。
再度睁开双眼,那死亡的阴影仿佛仍旧萦绕在心间,历历在目,宛如就在前一刻。
姜鹭以另一个身份来到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从未耳闻的朝代,她成为了乡亲们口中的寡妇遗孤,而她重生所在的那座简陋屋舍,便是她的新家。
在屋侧的荒地上,她发现了一座坟,那里安息着原屋主——那位寡妇。
感念于自己得以借住此地,她带着屋子内找出来的香烟,轻步走到坟前,双手合十,虔诚地为那位寡妇跪拜。香烟袅袅升起,带着她的祈祷与祝福,飘向天际。
不论如何,至少暂时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曾一梦黄泉,方知生之珍贵。不论眼前这一切是梦境还是走马灯,她都决心珍惜这重生的机缘,去实现心中那份未竟的志业。
她将目光重新投向院中那些废弃物品,随着视线游移,那行悬浮小字亦随之转移,始终居于视野中央,不曾偏移。
姜鹭之所以做出重操旧业的决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行奇怪的文字:
工坊经营系统。
姜鹭身披一袭淡去昔日光泽的粗布裙,仅以一条朴素布绳轻束发丝,高挽成马尾。她蹲踞于门槛之上,姿态娴静,轻挽垂至地上的衣袂,轻拢于怀。
身影在简陋的瓦屋前显得格外瘦小,如同那屋檐下细水长流,虽柔弱却生生不息。
姜鹭那双明眸似寒星般坚定,凝眸望向前方荒凉灰败的院落,独自陷入沉思。
一片叶被虫蛀蚀至透空,只剩脉络织成叶的形状,一阵微风吹过,终因不堪重负而悠然飘下,掉落在姜鹭的手臂上。叶片微颤,一只肥胖的毛虫顶开残叶,在姜鹭的衣袖上缓慢蠕动。
姜鹭未察觉到身上的异动,她的目光凝于空中的某一处,似是在与虚空对话。她的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期间会伸出纤指,对着空中虚点。
若旁人见此,定会认为姜鹭心神意乱,是得了失心疯了。
“自定义工坊经营系统,激活中。”
一行小字如轻烟般悬浮于空中。
任凭姜鹭如何摇头晃脑,步履挪移,字迹始终定在姜鹭眼前不动。
姜鹭轻叹一声,索性坐在了门槛上。
自她来到这个从所未闻的朝代,已过去了三日。这三日里,她穿街走巷,探听消息,收获颇丰。
朔阳县,是位于紫霄国边陲的一隅小城,贫瘠之地。
大多数百姓以采集为生,少数发展游牧。此地亦是边防要冲,常受异族侵扰,百姓生活困苦,不得安生。
幸而,姜鹭来于此处时并非一无所有。
她有一间破旧小屋,虽然简陋,但床铺尚还洁净,且附带一小院。
院中堆积着破旧工作台与车床,以及落满尘埃的工具箱。姜鹭打开翻过里面的器具,虽旧却仍堪用。
日晷、风水尺、天然磁石、细砂纸……这些都是制作罗盘的必备工具。
姜鹭见到这些物品,心中涌起一股亲切之感。
她自幼家境贫寒,生长于农村,由祖母一手抚养成人。祖母希望姜鹭能习得一技之长,于是将姜鹭送至同村的万安罗盘传承者吴老先生门下。
那是姜鹭第一次知道万安罗盘。
万安罗盘广泛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和居屋墓葬等各领域,是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延续和发展,是现存唯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
然而在现代社会,万安罗盘的实用价值逐步衰退,市场需求萎缩。老一辈艺人相继离世,且鲜有青年愿学此艺,后继乏人,罗盘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之危。
幸而姜鹭性情沉稳,不似同龄孩童般顽皮好动,能专注地投入于学艺之中。
待至吴爷爷寿终正寝,姜鹭正处芳华之年,她于万安罗盘的技艺已臻纯熟。她未选择大都市的工作机会,而是决意投身于万安罗盘的传承与发扬事业中。
那一日,正值吴老先生忌辰。
姜鹭回村祭拜,却在吴老先生故居,遇到一伙行迹诡秘之人。
那些人个个都背着黑色的防水大背包,戴着口罩。他们身材魁梧,站在狭窄的巷子中,显得格外拥挤。
姜鹭的出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首先与姜鹭搭话的是一个身材矮胖的男人,他向姜鹭挥手示意,“你是这里的村民吗?”
姜鹭刚从自己家中走出,她的装束也颇为随意。身着一件洗得褪色的牛仔衬衫,下身一条宽松的大裤衩,脚上穿着一双儿时的粉红色小羊拖鞋。
她的打扮怎么看都像是本村人。
“是啊。”姜鹭站在原地回答道。
这些人似乎与吴爷爷相识。姜鹭开始回想儿时,试图在脑海中搜寻这些人的面孔,却一无所获。
那个矮胖的男人再次向她招手,“过来过来,我们有些问题想要问你。”
“什么事。”姜鹭缓缓地向他们走去。
“你认识住在这里的人吗?你知道他去哪了吗?”
姜鹭对这些来路不明的人保持着警惕心,“不认识啊,好像是去世了吧。”
“去世了?”那四个男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姜鹭手托着下巴,思索着,“不记得了。”
胖子皱着眉头,向姜鹭摆了摆手,“这样啊,没事了。”
姜鹭点点头,正要离开。
这时,身后传来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语气却咄咄逼人:“为何你不认识这位老人,却知道他去世了?”
“听村里人说的啊。你要是不信,那就算了,你们几位自己看着办吧。”姜鹭说着,毫不避讳地打量着这四人。
一个性格比较温和的人出来打圆场,“他没别的意思,别伤了和气。”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姜鹭心中暗自思忖。
“姑娘你也别误会,我们真不是坏人。我们是市里派来的考古队。这次来找老先生,也是受一位友人之托。那位友人与老先生早年相识,交情匪浅。”
“我们要经过这里,也是想打个招呼。”
友人?
姜鹭从小到大,从未见过吴爷爷有什么朋友,倒是有不少客人。如果这四人所言非虚,那吴爷爷与那位友人的交情也未必深厚。
她本可以直接表明自己是吴爷爷唯一的徒弟,但她信不过这四人。
所以姜鹭反应平平,“哦,这样啊。”
听到屋主去世的消息,这四人却仍无离去之意。
显然,他们别有所图。
姜鹭打量着他们身上的装备,装作好奇地问:“你们是考古队?”
“不过考古队就只有四个人吗?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都不一样。”
四人沉默了片刻。
“我们的队友都在大路上等我们,因为车开进来不方便。”
“看你好像对我们的工作很感兴趣,要不要看看我们的车队?”
这无疑是一个试探的契机。
幼时,姜鹭常目睹诸多神秘之客踏着月色,轻叩吴爷爷之门,求取指点。然而,吴爷爷总是将姜鹭与那些神秘访客隔开,不让她涉足其间。
虽然现如今吴爷爷已驾鹤西去,然一旦触及吴老先生之往事,姜鹭之心便难以平息。她对吴爷爷的往事充满了好奇与敬畏,一探究竟的渴望如潮水般涌动。总想深入挖掘,揭开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秘辛。
于是姜鹭跟着去了。
在她的村子里,这伙人应该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什么事。
然而,事实证明,这伙人还真敢。
姜鹭醒来,眼前一片眩晕,仿佛天地颠倒。还闻到了一股汽油和车尾气味,浓烈得几乎令人窒息。
她被绳索紧紧束缚,口中被胶布牢牢封住,四周是一片深邃的黑暗。
随着车子的颠簸,她的头、腰、腿不时撞击在冰冷的金属上,每一次撞击都带来一阵剧痛,让她的意识逐渐清晰。
终于,随着一声沉闷的刹车声,车子缓缓停下。
车尾箱的门被猛然打开,一束刺眼的光线射入,姜鹭抬起沉重的眼皮,对上了一个冰冷而陌生的眼睛。
“吴老先生不但是万安罗盘的集大成者,还是业内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他在去世后,万安罗盘却没有失传,反而发展得比老先生在世时更好了。”
“我们原本以为这只是哪个商人搞的噱头,没想到一查,发现老先生竟有一位继承人。”
“姜鹭,二十八岁,华大毕业,举办过五次大型、十三次小型的万安罗盘展览。”
“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你还想听吗”
姜鹭压下心中的惊讶,这才发觉原来这些人的目标其实是自己。
她定下心神,迅速冷静下来后,道:“所以呢。”
“我们想请你帮个忙。”那胖子故意加重了“帮”字的语气,“吴老先生可是风水大师,他教出来的徒弟应该也不差吧。”
.
姜鹭心中早已洞悉,这伙人并非什么正统的考古之辈。
表面上,她似乎在为这群人指引道路,实则暗藏心机,设计将他们引向歧途。
她靠着测探风水的本领,在地图上编织着错综复杂的迷宫,试图让他们迷失方向。
然而,这群人虽年轻,却个个老练。在姜鹭即将成功摆脱他们之时,胖子最先察觉到了端倪。
在幽暗的角落,寒光一闪,匕首如霜刃般划破夜空,带着决绝的冷意,直奔姜鹭的心脏。
她眼中闪过一丝惊惶,试图在最后一刻躲避这致命的一击。
然而,匕首无情地穿透了她的心脏,剧痛如潮水般涌来,她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从伤口涌出。她的世界开始旋转,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那把匕首,那道寒光,都渐渐远去。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悲怆,她不愿就此死去。她的心中还有未了的心愿,还有未解的谜团。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她的身体缓缓倒下,如同一朵凋零的花朵,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本以为自己将踏上那黄泉之路,与尘世永别,谁料命运却为她铺开了一条意想不到的生路。
再度睁开双眼,那死亡的阴影仿佛仍旧萦绕在心间,历历在目,宛如就在前一刻。
姜鹭以另一个身份来到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从未耳闻的朝代,她成为了乡亲们口中的寡妇遗孤,而她重生所在的那座简陋屋舍,便是她的新家。
在屋侧的荒地上,她发现了一座坟,那里安息着原屋主——那位寡妇。
感念于自己得以借住此地,她带着屋子内找出来的香烟,轻步走到坟前,双手合十,虔诚地为那位寡妇跪拜。香烟袅袅升起,带着她的祈祷与祝福,飘向天际。
不论如何,至少暂时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曾一梦黄泉,方知生之珍贵。不论眼前这一切是梦境还是走马灯,她都决心珍惜这重生的机缘,去实现心中那份未竟的志业。
她将目光重新投向院中那些废弃物品,随着视线游移,那行悬浮小字亦随之转移,始终居于视野中央,不曾偏移。
姜鹭之所以做出重操旧业的决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行奇怪的文字:
工坊经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