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丹若再一次被窗外的几声鸟鸣唤醒。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随即立起身来,褪下睡裳并换上了乐师服,然后缓缓地坐到了梳妆台的面前。
她冲着镜中的自己微微一笑,便开始有条不紊地梳洗打扮起来。
但就在她快要梳妆完毕,只差戴上簪花的时候,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阵急促而又细碎的脚步声。
丹若一惊,连忙走到窗户边往楼下望去,便见一大群花郎与乐师们正快速地列好队伍,然后一齐低头弯腰,口中恭恭敬敬地喊道:
“公公好!”
一听见“公公”两个字,丹若已然顾不得簪花的事情了,只能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下楼,匆匆地站到了乐师队伍的最后面。
虽然面前围着不少人,但柳公公却依然一眼就看见了迟来的丹若。
他嘴角微微一扬,眼中闪过了一丝嘲讽与不屑。
“爹爹今日怎地不多歇息一会儿?阁里事务交给阿兰处理就好,要是让爹爹熬坏了身子,我这个做银带子的,着实是有些罪不可赦了啊。”
耳边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丹若探头一看,果然是那抹熟悉的白色身影,正从不远处翩然而来。
柳公公闻声,将头转向了鬼兰,目光直直地逼向鬼兰的脖颈处,像是在搜寻着什么。
然后,又像是突然有了什么发现似的,将手抬起探向鬼兰,轻轻地抚了抚他脖颈上那一点一点,如水墨浸染般的青紫色淤伤。
“啧啧,看来,这高将军的确是稀罕阿兰得很啊。”
柳公公面带浅笑,细细地审视着鬼兰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犀利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玩味了起来。
“阿兰这么多年为我万馥阁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可谓是赤胆忠心,功不可没啊。有这样的银带子做镇阁之宝,咱家万般赏赐还来不及呢,又怎会舍得降罪分毫呢?”
“高将军”这三个字一出,让鬼兰本就不快的神色更是暗沉了几分。
“承蒙将军厚爱,阿兰自然不胜感激。近些日子,真是多谢爹爹为阿兰费心了。”
虽然脸上的表情已然那般,但到了说这话的时候,鬼兰却同平时一样,轻折腰身,略微颔首,连语气都是那种熟悉的卑微与恭敬,仿佛昨夜经历的一切当真是如金银财宝般珍贵的赏赐似的。
丹若微微探头,目光越过面前的人群,远远地望向鬼兰。
那苍白面庞上的一抹暗色,让她不由得眉心一皱,轻轻地叹出一口气。
而对面的柳公公,此时此刻却不禁上扬起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清了清嗓子后,便转身对着乐师的队伍,开始宣布起宫中盛宴的具体安排。
在这期间,鬼兰因为提前就从槐伯那里知悉了情况,便并未留意细听,而是朝着人群最后面的丹若缓缓走去。
丹若见着鬼兰向着自己款款而来,眉间的担忧更甚了几分。
“不知阿兰…昨夜可好?”
她一边询问着,一边关切地看向鬼兰,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脖颈间的淤伤,心里猛地一惊,便慌忙将头转了回来。
“能有幸得到威名远扬,绝顶尊贵的高将军垂爱,有何不好?但再好,恐怕也好不过在明月细雨中,与自己心仪之人琴箫相和,互诉衷肠吧?”
鬼兰静静地注视着丹若,微微一笑,方才那如死水般的眸中竟忽地漾起了几朵涟漪。
“你说什么…”
心仪之人?互诉衷肠?
丹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转过头愣愣地盯着鬼兰,眼里是十分的惊诧不已。
与丹若视线交汇之中,鬼兰的脑海中缓缓再现起昨夜的场景。
那与高将军云雨时出神的片刻,是因为听见了丹若的琵琶声。
那琵琶声清澈空灵,晶莹剔透,如同潺潺流淌的山泉,亦如那夜她哼唱起的歌谣一般,听似平静温和如柔水,实则却暗藏着一股无比热烈与鲜活的生命力,激发着听者对于至真至纯本性的追求。
有了丹若的鼓励与配合,青竹奏出了鬼兰从未听见过的,发自内心的,尽兴尽情又感人肺腑的箫声。
鬼兰没想到的是,青竹这个平日里爱摆架子,惺惺作态的伪君子,在丹若的琴声里,竟摘下面具做回了那个本来的性情中人。
而他更没想到是,如此精于房中之技,对客人唯命是从的自己,竟会因为一阵琵琶与箫的合奏而乱了心,全然忽略了身边的一切。
高将军离开时的那句“怎么还是会分神”,还是在他成为银带子之后,第一次从客人的口中听到了不满意的评价。
“青竹前辈对于丹若来说,仅仅只是值得敬重的前辈而已;而丹若对于前辈的种种行为,也不过只是后辈应有的礼数罢了,怎能说成是心仪之人,互诉衷肠呢?丹若初来这万馥阁,一心只愿拜师学艺,博采众长,至于这些情爱之事,绝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既然如此,阿兰又为何总是拿这些事来说笑呢?”
丹若义正言辞,字句铿锵,眼中似乎又燃起了点点星火。
那义愤填膺要证明自己清白的样子,竟看得鬼兰有些心疼与自责了。
他本想给丹若道个歉,说以后再也不拿她取乐了,但听到丹若如此认真地跟他解释,还说绝不考虑情爱之事,心里竟莫名有些隐隐的开心。
于是他便继续一言不发地看着丹若,只觉对方生气的样子甚是有趣,却不觉自己的眼中早已涟漪四起了。
不过,丹若这一席话虽没得到鬼兰的回答,却引来前排好几名乐师的关注。
他们陆陆续续地回过头来,一边看着丹若,一边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本来还有些气恼的丹若一见这情形,瞬间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找条地缝钻进去。
旁边的鬼兰也忽地清醒过来,慌忙将目光从丹若身上移开,藏起了眼中那深不见底的温柔。
人群的骚动让前面的柳公公甚是不悦,他抬眼一看,发现那骚动是因丹若而起,便一翻眼皮,大声地清了清嗓子。
那几名乐师闻声便立刻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的都低下了头,身子还有些略微地发抖。
丹若此刻也是十分地不安,她面颊发烫,双唇紧抿,一双手不停地摆弄着衣角,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以至于根本听不见柳公公接下来说了些什么。
“好了,以上就是此次宫中盛宴的详细安排了。相信大家也都明白,这次盛宴对我万馥阁来说是何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两月的准备时间可不算多啊,有这闲工夫在下面吵闹,不如现在就赶紧练琴去。到时候,谁要是出了差错,谁就休想再留在这万馥阁!”
柳公公此话一出,队伍里的乐师们都急忙散了开来,哆哆嗦嗦地朝着万馥阁飞奔而去。
偌大的花园里,只剩下鬼兰,丹若和几位首席乐师还留在原地没有离开。
“果然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柳公公见丹若还未离开,眉毛一扬,脸上浮现出一丝浅笑。
“想不到丹若姑娘虽年纪轻轻,却是信心十足,胆识过人啊!”
这欲抑先扬,阴阳怪气的一席话,总算是让丹若从神思恍惚中惊醒了过来。
她下意识地对着柳公公行礼,虽是一副已经知错的样子,但心里却并不真正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这时候,一旁的乐师银杏忽然快速地走到丹若身边,并轻声在她耳边说道:
“丹若姑娘,方才公公讲话你应该听见了吧?此次的宫中盛宴,咱万馥阁除了集体的大合奏,还有小合奏与独奏。而这两者,都是只有首席才有资格参与的。我们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因为要单独练习这些曲目。你一个刚进来的新乐师,不赶去练习大合奏,却站在这里不动,是否有些自大和无礼了?”
银杏的声音虽小,却一瞬间让懵懂中的丹若茅塞顿开。
她的额上瞬间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惊愕之余,也十分懊悔之前没有认真听柳公公讲话。
“小女愚钝无知,不识规矩,竟不想冲撞了公公与几位前辈,实在是罪过!小女这就赶去练习!”
丹若刚一说完,便急匆匆地要往万馥阁的方向跑去。
“站住。”
一片肃静中,一声简短有力的命令忽地响起。
“是的公公!”
丹若应声便立即停住了,然后转过头来,继续对着柳公公行礼。
“跑什么呀?这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嘛。既然你对自己如此有信心,那咱家就给你这个机会。去准备一首独奏曲目吧,七日后咱家亲自下来审查。若是你能过得了这一关,那就能够在宫中盛宴之时,于我花国及风国,这两国的王室贵族面前一展身手了。”
柳公公说完,嘴角又是一扬,还没等丹若回答,便大步流星地走开了。
银杏听到柳公公这样说,眼皮一翻,脸色忽然变得有些难看。
她招呼着另外几位首席乐师一起,朝着不远处的一座凉亭走去。
凉亭里摆放着一些乐器,看来,这就是他们练习小合奏与独奏的地方。
丹若看着柳公公已然离开,几位首席也都过去练琴了,不由得放松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鬼兰,竟发现对方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我明白,柳公公说什么后生可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都是反语而已。让我准备一首独奏曲目,不就是故意刁难我,想让我在王室贵族面前献丑吗?明明是如此难堪的一件事,阿兰究竟为何而笑呢?”
丹若对鬼兰一笑而过的态度着实是不解。
“你的琴艺如何,我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以你的水平去宫中盛宴上独奏,完全是大材小用,绰绰有余。”
鬼兰一边说着,一边依旧微笑着,一脸的平和与淡然。
“能去宫中盛宴上独奏,这还能叫作大材小用?”
“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的。噢对了,青竹他们已经开始练习了,要不要一起过去听听?”
鬼兰说完,看丹若点了点头,便领着她朝那处凉亭走去。
“呵,你们过来做什么?”
见鬼兰和丹若走了过来,银杏立刻放下手中的琵琶,双眼睥睨,语气冰冷,跟平时那端庄有礼的模样有着天壤之别。
“这年头,像我们这些靠本事吃饭的乐师,过得还不如一个靠样貌吃饭的风月之流。看样子,这数十年苦练的真功夫,竟是比不上人家随便卖一时辰的笑了。”
银杏一边说着,一边瞟了鬼兰一眼,眼里尽是鄙夷与厌恶。
这话听得丹若很是愤慨,她见鬼兰受了这般屈辱,却依旧是一副沉默不语的样子,又急,又气,又心疼,于是便打算拿自己的嘴替他打抱不平。
“首先,本事与样貌,不过都是谋生的手段罢了。难道前辈在这万馥阁里做乐师,不是为了那沉甸甸的银子,而是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吗?既然同样都是为了生存,那两者又有何区别?再者,在花楼里做乐师,哪怕是首席,不过也就是一卖唱之人而已。卖唱与卖笑自古就不分家,再有本事,不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么?况且,以前辈在万馥阁的资历,理应比丹若更加清楚,无论是样貌还是本事,阿兰所在的高度都不是前辈能够达到的。阿兰能用样貌卖笑,自然也能用本事卖唱,那么前辈呢?有本事卖唱,可也有那样貌卖笑吗?”
丹若的心中虽说已是怒火中烧,但脸上却表现得平静如水。
她毫不畏惧地对上银杏的双眼,目光自信而坚定,颇有几分胜券在握,瓮中捉鳖的姿态。
“住口!一个新来的贱民,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银杏被丹若这番话气得柳眉倒竖,瞋目切齿,又羞又恼之余,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话语。
“看前辈对卖笑者与贱民都如此嗤之以鼻,那么想必,前辈定然是自许身份尊贵,高风峻节了。可倘若前辈的内心当真是如此一尘不染,又怎会放着那大雅之堂不留,继续做人人景仰的宫廷乐师,而偏要来这烟花之地,甘愿做个屈居于卖笑者之下的卖唱者呢?”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随即立起身来,褪下睡裳并换上了乐师服,然后缓缓地坐到了梳妆台的面前。
她冲着镜中的自己微微一笑,便开始有条不紊地梳洗打扮起来。
但就在她快要梳妆完毕,只差戴上簪花的时候,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阵急促而又细碎的脚步声。
丹若一惊,连忙走到窗户边往楼下望去,便见一大群花郎与乐师们正快速地列好队伍,然后一齐低头弯腰,口中恭恭敬敬地喊道:
“公公好!”
一听见“公公”两个字,丹若已然顾不得簪花的事情了,只能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下楼,匆匆地站到了乐师队伍的最后面。
虽然面前围着不少人,但柳公公却依然一眼就看见了迟来的丹若。
他嘴角微微一扬,眼中闪过了一丝嘲讽与不屑。
“爹爹今日怎地不多歇息一会儿?阁里事务交给阿兰处理就好,要是让爹爹熬坏了身子,我这个做银带子的,着实是有些罪不可赦了啊。”
耳边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丹若探头一看,果然是那抹熟悉的白色身影,正从不远处翩然而来。
柳公公闻声,将头转向了鬼兰,目光直直地逼向鬼兰的脖颈处,像是在搜寻着什么。
然后,又像是突然有了什么发现似的,将手抬起探向鬼兰,轻轻地抚了抚他脖颈上那一点一点,如水墨浸染般的青紫色淤伤。
“啧啧,看来,这高将军的确是稀罕阿兰得很啊。”
柳公公面带浅笑,细细地审视着鬼兰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犀利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玩味了起来。
“阿兰这么多年为我万馥阁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可谓是赤胆忠心,功不可没啊。有这样的银带子做镇阁之宝,咱家万般赏赐还来不及呢,又怎会舍得降罪分毫呢?”
“高将军”这三个字一出,让鬼兰本就不快的神色更是暗沉了几分。
“承蒙将军厚爱,阿兰自然不胜感激。近些日子,真是多谢爹爹为阿兰费心了。”
虽然脸上的表情已然那般,但到了说这话的时候,鬼兰却同平时一样,轻折腰身,略微颔首,连语气都是那种熟悉的卑微与恭敬,仿佛昨夜经历的一切当真是如金银财宝般珍贵的赏赐似的。
丹若微微探头,目光越过面前的人群,远远地望向鬼兰。
那苍白面庞上的一抹暗色,让她不由得眉心一皱,轻轻地叹出一口气。
而对面的柳公公,此时此刻却不禁上扬起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清了清嗓子后,便转身对着乐师的队伍,开始宣布起宫中盛宴的具体安排。
在这期间,鬼兰因为提前就从槐伯那里知悉了情况,便并未留意细听,而是朝着人群最后面的丹若缓缓走去。
丹若见着鬼兰向着自己款款而来,眉间的担忧更甚了几分。
“不知阿兰…昨夜可好?”
她一边询问着,一边关切地看向鬼兰,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脖颈间的淤伤,心里猛地一惊,便慌忙将头转了回来。
“能有幸得到威名远扬,绝顶尊贵的高将军垂爱,有何不好?但再好,恐怕也好不过在明月细雨中,与自己心仪之人琴箫相和,互诉衷肠吧?”
鬼兰静静地注视着丹若,微微一笑,方才那如死水般的眸中竟忽地漾起了几朵涟漪。
“你说什么…”
心仪之人?互诉衷肠?
丹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转过头愣愣地盯着鬼兰,眼里是十分的惊诧不已。
与丹若视线交汇之中,鬼兰的脑海中缓缓再现起昨夜的场景。
那与高将军云雨时出神的片刻,是因为听见了丹若的琵琶声。
那琵琶声清澈空灵,晶莹剔透,如同潺潺流淌的山泉,亦如那夜她哼唱起的歌谣一般,听似平静温和如柔水,实则却暗藏着一股无比热烈与鲜活的生命力,激发着听者对于至真至纯本性的追求。
有了丹若的鼓励与配合,青竹奏出了鬼兰从未听见过的,发自内心的,尽兴尽情又感人肺腑的箫声。
鬼兰没想到的是,青竹这个平日里爱摆架子,惺惺作态的伪君子,在丹若的琴声里,竟摘下面具做回了那个本来的性情中人。
而他更没想到是,如此精于房中之技,对客人唯命是从的自己,竟会因为一阵琵琶与箫的合奏而乱了心,全然忽略了身边的一切。
高将军离开时的那句“怎么还是会分神”,还是在他成为银带子之后,第一次从客人的口中听到了不满意的评价。
“青竹前辈对于丹若来说,仅仅只是值得敬重的前辈而已;而丹若对于前辈的种种行为,也不过只是后辈应有的礼数罢了,怎能说成是心仪之人,互诉衷肠呢?丹若初来这万馥阁,一心只愿拜师学艺,博采众长,至于这些情爱之事,绝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既然如此,阿兰又为何总是拿这些事来说笑呢?”
丹若义正言辞,字句铿锵,眼中似乎又燃起了点点星火。
那义愤填膺要证明自己清白的样子,竟看得鬼兰有些心疼与自责了。
他本想给丹若道个歉,说以后再也不拿她取乐了,但听到丹若如此认真地跟他解释,还说绝不考虑情爱之事,心里竟莫名有些隐隐的开心。
于是他便继续一言不发地看着丹若,只觉对方生气的样子甚是有趣,却不觉自己的眼中早已涟漪四起了。
不过,丹若这一席话虽没得到鬼兰的回答,却引来前排好几名乐师的关注。
他们陆陆续续地回过头来,一边看着丹若,一边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本来还有些气恼的丹若一见这情形,瞬间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找条地缝钻进去。
旁边的鬼兰也忽地清醒过来,慌忙将目光从丹若身上移开,藏起了眼中那深不见底的温柔。
人群的骚动让前面的柳公公甚是不悦,他抬眼一看,发现那骚动是因丹若而起,便一翻眼皮,大声地清了清嗓子。
那几名乐师闻声便立刻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的都低下了头,身子还有些略微地发抖。
丹若此刻也是十分地不安,她面颊发烫,双唇紧抿,一双手不停地摆弄着衣角,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以至于根本听不见柳公公接下来说了些什么。
“好了,以上就是此次宫中盛宴的详细安排了。相信大家也都明白,这次盛宴对我万馥阁来说是何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两月的准备时间可不算多啊,有这闲工夫在下面吵闹,不如现在就赶紧练琴去。到时候,谁要是出了差错,谁就休想再留在这万馥阁!”
柳公公此话一出,队伍里的乐师们都急忙散了开来,哆哆嗦嗦地朝着万馥阁飞奔而去。
偌大的花园里,只剩下鬼兰,丹若和几位首席乐师还留在原地没有离开。
“果然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柳公公见丹若还未离开,眉毛一扬,脸上浮现出一丝浅笑。
“想不到丹若姑娘虽年纪轻轻,却是信心十足,胆识过人啊!”
这欲抑先扬,阴阳怪气的一席话,总算是让丹若从神思恍惚中惊醒了过来。
她下意识地对着柳公公行礼,虽是一副已经知错的样子,但心里却并不真正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这时候,一旁的乐师银杏忽然快速地走到丹若身边,并轻声在她耳边说道:
“丹若姑娘,方才公公讲话你应该听见了吧?此次的宫中盛宴,咱万馥阁除了集体的大合奏,还有小合奏与独奏。而这两者,都是只有首席才有资格参与的。我们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因为要单独练习这些曲目。你一个刚进来的新乐师,不赶去练习大合奏,却站在这里不动,是否有些自大和无礼了?”
银杏的声音虽小,却一瞬间让懵懂中的丹若茅塞顿开。
她的额上瞬间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惊愕之余,也十分懊悔之前没有认真听柳公公讲话。
“小女愚钝无知,不识规矩,竟不想冲撞了公公与几位前辈,实在是罪过!小女这就赶去练习!”
丹若刚一说完,便急匆匆地要往万馥阁的方向跑去。
“站住。”
一片肃静中,一声简短有力的命令忽地响起。
“是的公公!”
丹若应声便立即停住了,然后转过头来,继续对着柳公公行礼。
“跑什么呀?这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嘛。既然你对自己如此有信心,那咱家就给你这个机会。去准备一首独奏曲目吧,七日后咱家亲自下来审查。若是你能过得了这一关,那就能够在宫中盛宴之时,于我花国及风国,这两国的王室贵族面前一展身手了。”
柳公公说完,嘴角又是一扬,还没等丹若回答,便大步流星地走开了。
银杏听到柳公公这样说,眼皮一翻,脸色忽然变得有些难看。
她招呼着另外几位首席乐师一起,朝着不远处的一座凉亭走去。
凉亭里摆放着一些乐器,看来,这就是他们练习小合奏与独奏的地方。
丹若看着柳公公已然离开,几位首席也都过去练琴了,不由得放松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鬼兰,竟发现对方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我明白,柳公公说什么后生可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都是反语而已。让我准备一首独奏曲目,不就是故意刁难我,想让我在王室贵族面前献丑吗?明明是如此难堪的一件事,阿兰究竟为何而笑呢?”
丹若对鬼兰一笑而过的态度着实是不解。
“你的琴艺如何,我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以你的水平去宫中盛宴上独奏,完全是大材小用,绰绰有余。”
鬼兰一边说着,一边依旧微笑着,一脸的平和与淡然。
“能去宫中盛宴上独奏,这还能叫作大材小用?”
“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的。噢对了,青竹他们已经开始练习了,要不要一起过去听听?”
鬼兰说完,看丹若点了点头,便领着她朝那处凉亭走去。
“呵,你们过来做什么?”
见鬼兰和丹若走了过来,银杏立刻放下手中的琵琶,双眼睥睨,语气冰冷,跟平时那端庄有礼的模样有着天壤之别。
“这年头,像我们这些靠本事吃饭的乐师,过得还不如一个靠样貌吃饭的风月之流。看样子,这数十年苦练的真功夫,竟是比不上人家随便卖一时辰的笑了。”
银杏一边说着,一边瞟了鬼兰一眼,眼里尽是鄙夷与厌恶。
这话听得丹若很是愤慨,她见鬼兰受了这般屈辱,却依旧是一副沉默不语的样子,又急,又气,又心疼,于是便打算拿自己的嘴替他打抱不平。
“首先,本事与样貌,不过都是谋生的手段罢了。难道前辈在这万馥阁里做乐师,不是为了那沉甸甸的银子,而是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吗?既然同样都是为了生存,那两者又有何区别?再者,在花楼里做乐师,哪怕是首席,不过也就是一卖唱之人而已。卖唱与卖笑自古就不分家,再有本事,不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么?况且,以前辈在万馥阁的资历,理应比丹若更加清楚,无论是样貌还是本事,阿兰所在的高度都不是前辈能够达到的。阿兰能用样貌卖笑,自然也能用本事卖唱,那么前辈呢?有本事卖唱,可也有那样貌卖笑吗?”
丹若的心中虽说已是怒火中烧,但脸上却表现得平静如水。
她毫不畏惧地对上银杏的双眼,目光自信而坚定,颇有几分胜券在握,瓮中捉鳖的姿态。
“住口!一个新来的贱民,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银杏被丹若这番话气得柳眉倒竖,瞋目切齿,又羞又恼之余,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话语。
“看前辈对卖笑者与贱民都如此嗤之以鼻,那么想必,前辈定然是自许身份尊贵,高风峻节了。可倘若前辈的内心当真是如此一尘不染,又怎会放着那大雅之堂不留,继续做人人景仰的宫廷乐师,而偏要来这烟花之地,甘愿做个屈居于卖笑者之下的卖唱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