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书丹若!你这个目无尊长,以下犯上的鼠辈!看我怎么收拾你!”
丹若这再一次的发言,更是气得银杏浑身发抖,脸红筋涨,连乐师的礼仪都不想遵守了。
她猛地站起身来,再挽起袖子,气急败坏地想要冲向丹若,却没料到被身旁的青竹给一把拦住了。
“银杏,你堂堂万馥阁首席乐师,为了一个新来的黄毛丫头,值得如此大动肝火?你现在这个样子,同街上那些目不识丁,粗俗不堪的村妇有何区别?”
青竹面色平静地瞟了丹若一眼,然后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遇到后辈出言不逊这种事,不立即向公公上报,而是私自动手解决,这本就已经不成体统了。况且,公公方才便已经说过,于七日后审查她准备的曲目。你若是这时候伤了她,岂不是无视公公之令,不把宫中盛宴的独奏候选者放在眼里了?”
“连你也替那个贱人讲话?昨日还在处处针对她,今日便能如此这般维护她?呵,子书丹若,算是我小瞧你了。”
银杏虽还在气头上,但也明白青竹的话确实有理,便在狠狠地瞪了丹若一眼之后,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见银杏已经离开,丹若紧绷的身子终于放松了下来。
看着轻拭着额间汗珠的丹若,鬼兰的眼中又一次泛起了点点涟漪。
没想到平日里那样彬彬有礼,与人为善的丹若,竟会为了维护他这一介花郎,直言不讳地顶撞前辈。
多年以来,这还是头一个能如此坚定地站在他这边的人。
鬼兰一时间有些红了眼眶。
“青竹前辈,方才真是多谢您了。”
整理好情绪的丹若,眼含感激地看向青竹,并深深地朝他鞠了一躬。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
青竹淡淡一笑,神色平静欣然。
看着丹若与青竹之间的目光交流,鬼兰心中莫名有些淡淡的酸涩。
他轻轻地转过身去,似是准备要走,但实则却是在逃避眼前之景。
“丹若,要不要随我去花街走走?我请你吃花点。”
鬼兰朝着丹若的方向微微侧头,声音轻轻柔柔,如同林间枝头拂过青翠嫩芽的微风。
“甚好。”
丹若顿感心情舒畅,便踏着轻快的步子同鬼兰一起向大门口走去。
鬼兰一面走着,一面回头望了青竹一眼,那眼里有着一丝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绪。
这个时辰的花街早已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了,而位于牡丹城另一边的王宫内,也同样开启了崭新而繁忙的一天。
放眼整个牡丹宫,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雄伟恢弘,金碧辉煌的建筑—传芳殿,是牡丹宫里举行重大庆典与朝会之地。
它坐落于三重高台之上,前方左右分峙雄红,鹿韭两阁,两侧为钟鼓二楼,殿,阁,与楼之间有回廊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凹”字形。
殿顶是金黄色琉璃瓦,殿身是朱红色砖石墙,殿前有两条平行的斜坡阶道,阶道前是一条长长的水渠。
水渠之上还有三座桥梁,渠里潺潺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河水。
不管是殿周围还是阶道旁,都有着一片片鲜艳的牡丹花丛,就连那渠里水面上漂浮着的,也是一朵朵颜色各异,开得正盛的牡丹。
殿与阁,楼与道,渠与桥,高矮错落,相互呼应,尽显着花国庄重又大气的民族风范。
此刻仰望牡丹宫上空,太阳已经完全升起,这便预示着已到辰时,也正是传芳殿的朝会举行之时。
朝会期间,殿门紧闭,看不见殿里的场景,只能听得见一些模糊不清的说话声。
而殿门外,也整齐地站立着两队身披盔甲,手执长枪的御林军。
他们姿态笔挺,神色严肃,一副雄姿英发,威风凛凛的样子,让人不敢靠近半分。
待到朝会结束后,大门缓缓打开,身着各色朝服的官员们便接连从殿中走了出来。
这群人之中,有说说笑笑的,也有唉声叹气的,还有一些面无表情的,脚下步伐飞快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朝堂百态尽收眼底。
在牡丹宫里,除了前朝部分各个建筑群,后宫部分的各殿们也同样是风景无限。
不过,与前朝部分的庄重大气相比,后宫部分可是秀丽别致了许多。
居住于后宫的王后王妃们,每人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寝殿。
由于花国的鲜花都是四季盛开的,所以每座寝殿四周,都常年种植着不同种类的花朵,展示着殿主人独特的喜好与风格。
而在这十几座寝殿中,有一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便是紫华王贵妃的流霞殿。
流霞殿有着雪青夹月白色的顶,桃红混橙黄色的墙,殿边环绕着团团簇簇的月季,远远看去,红橙蓝紫,五色斑斓,仿佛天边一片片流动的彩云。
透过雕花的窗沿往殿里看去,轻纱曼帐,炉烟袅袅,四周还装点着各色各样,清香四溢的月季花。
一名年过四十,气质出众的男子,正端坐于一张紫檀木案台前,专心地阅读着手中的书册。
男子不仅有着俊美之姿,更有着挺拔之态,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尽显着一种优雅与从容的韵味。
他头束金玉发冠,身着玄色锦袍,袍上用珍贵的金色丝线,绣满了一朵朵高贵典雅,细致传神的牡丹花。
他便是沉稳睿智,博学多才的花国国王,花洛阳。
在他身旁的不远处,是一名约二十六七岁的美艳女子,正慵懒地半倚在长榻上,单手托腮,尽态极妍,一双内勾外翘的丹凤眼正深情款款地凝望着他。
女子身着一套华丽飘逸的丝质襦裙,丁香色的上襦印着点点花朵的纹路,青莲色的下裙绣着一丛丛栩栩如生的妃色月季。
一头乌黑的秀发斜斜地绾结成一个漂亮的堕马髻,髻上一朵做工精巧细腻的月季头饰,一支金制蝴蝶形的流苏步摇,眉间还点染着一抹嫣红的花钿。
这女子便是王贵妃魏紫华,也是紫荆城城主魏玲甲之女,花国后宫最美最受宠爱的王妃。
“此次风国来访,王上当真打算让万馥阁的人参与这宫中盛宴?”
女子的声音洋洋盈耳,娓娓动听,仿佛燕语莺声一般,听得人心情愉悦得很。
“爱妃这样问,可是认为朕这道懿旨下错了么?”
花洛阳微微扬起嘴角,然后合上了书册,抬眼看向紫华。
他半开玩笑般地回应着,语气里有着些许打趣的意味。
一旁的紫华听罢,便立即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然后轻轻地跪了下来。
“王上息怒啊!华儿怎敢认为是王上错了,只是一心替王上考虑,一时着急罢了。让那些低贱的风月之流踏入如此神圣之地,迎接如此尊贵的客人,华儿实在是担忧啊!”
紫华一边说着,一边抬头仰视着花洛阳,眼里噙着泪水,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好不让人心生怜爱。
“爱妃多虑了。风国与我花国不一样,他们只看本事,不看出身。媚世鬼兰之舞,我牡丹宫几乎人人都观过,技艺如何已经不必再多说了。朕若不找他去,又怎么能让那些风国人明白,我花国除了琴棋书画与诗词茶道,连歌舞乐艺也照样不输他们呢?况且,朕不让他去,莫非让爱妃去那盛宴上舞一曲?这叫朕如何能舍得呢?”
花洛阳将紫华扶起后,还耐心地跟她解释着,眼里是无尽的温柔与宠溺。
紫华听见此番言语,双颊忽地浮现出两抹酡红,如同傍晚天边那绚丽又灿烂的云霞。
她抬起手在花洛阳的胸膛轻捶了一下,然后羞涩又幸福地一笑,那笑容似比久藏的桂花醑还要香醇醉人。
“王上就会拿华儿说笑。只要是王上说的,华儿觉得都对。华儿的舞,也永远只为王上一人而起。”
这话听得花洛阳甚是欢喜,他一边哈哈大笑着,一边将紫华揽入自己怀中,与她紧紧地依偎在了一起。
一阵耳鬓厮磨,缠绵缱绻后,花洛阳便离开流霞殿前去处理政务了。
见国王已经离开,一边的侍女便赶紧走上前来为紫华呈茶按摩。
“娘娘请用茶。”
紫华接过茶来轻轻抿了一口,然后闭上眼睛,享受着双肩上恰到好处的力道。
“娘娘,王上最近来咱们殿的次数着实是不少呀。依阿茜看来,那个什么王后再怎么比,也绝对是比不上娘娘一根手指头的。”
侍女声音清亮动听,语气又真切诚恳,听得紫华很是满意。
“呵,那是自然。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妇人而已,能拿什么来比呢?她那个位置,迟早得是我魏紫华的。”
紫华说完,嘴角一扬,双目中燃烧着炽热的野心与渴望。
离流霞殿不过三里之处,便是花国王后梁九英的飞玉殿。
虽说是属于王后的寝殿,但与缤纷艳丽的流霞殿相比,飞玉殿却显得清冷素净了许多。
飞玉殿青顶绿身,殿旁一棵傲然挺立的古树,树上开满了一朵朵小巧玲珑,暗香幽远的腊梅花。
一阵清风吹过,片片花瓣便随之飞扬起来,就像点点碎玉从天空中飘落而下,别有一番高雅脱俗的意境。
殿里陈设简单,装饰质朴,大门旁,案台上及木床边等各处,都摆放着大小不一,插满了腊梅花枝的白瓷花瓶。
一名四十出头,身着明黄色上襦,秋香色下裙的女子,正低眉颔首,双手合十地跪坐于一尊佛像前,轻声细语地说着些什么。
女子头顶绾着盘桓髻,髻上一枝腊梅花头饰,一根白玉簪子,脸上略施脂粉,轻扫眉黛,虽谈不上花容月貌,但却依然端庄得体,落落大方。
她便是少言寡语,与世无争的花国王后,梁九英。
“阿芸,药汤熬好了,你一会儿帮我送去王上那里吧。”
九英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地站起身来,抬头仰望着面前的佛像,眼里是一片与虔诚与专注。
“娘娘,可是…”
一旁的侍女阿芸眉头轻皱,面露难色,似是有些担忧的样子。
“无妨。我知道他不爱喝,但良药总是苦的,就像忠言,也不总是顺耳的。最近的御膳有些辛辣油腻,喝点药汤能清热祛火,对他身体好。”
“是的,娘娘。”
阿芸微微点头,然后将手边的一盏药盅放于托盘上,转身往门外走去。
踏出殿门后,她便将托盘递到了门边的另一名侍女的手上。
“你把这药汤送去雄红阁吧,是娘娘的意思。”
“唉,怎么还送啊?前几次送去王上都不喝,放凉了,又一口没动地送回来…”
那侍女看到药盅后,叹了一口气,语气里有些隐隐的抱怨与不解。
“嘘…”
阿芸一听,连忙伸出食指挡在嘴唇前,随即拉起侍女的手往远处走去。
“你小声点儿!这话要是叫人家听见了,轻则逐出宫外,重则性命不保!无论王上那边如何,你我作为飞玉殿的侍女,只需听娘娘的话便可。”
“听娘娘的话,又是听娘娘的话!自从流霞殿那位进宫以后,我们飞玉殿就再也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阿芸,你知道我每次去送药汤,王上那边的人有多不待见我吗?你知道把药汤送回来的时候,流霞殿的人又是怎么嘲笑我的吗?这些年来,娘娘整天除了烧香拜佛,便是钻研医术,从未想过如何讨回王上的欢喜。她自己倒是清静了,可我们呢?作为一国之后,后宫之主身边的人,岂能受到这般的轻视和屈辱?”
那侍女心中的悲愤一触即发,说着说着,竟禁不住哭出声来。
见此情形,阿芸捏起自己的袖口,轻轻地为侍女拭去了眼泪。
她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而是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回头望向身后那座青顶绿身的飞玉殿。
丹若这再一次的发言,更是气得银杏浑身发抖,脸红筋涨,连乐师的礼仪都不想遵守了。
她猛地站起身来,再挽起袖子,气急败坏地想要冲向丹若,却没料到被身旁的青竹给一把拦住了。
“银杏,你堂堂万馥阁首席乐师,为了一个新来的黄毛丫头,值得如此大动肝火?你现在这个样子,同街上那些目不识丁,粗俗不堪的村妇有何区别?”
青竹面色平静地瞟了丹若一眼,然后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遇到后辈出言不逊这种事,不立即向公公上报,而是私自动手解决,这本就已经不成体统了。况且,公公方才便已经说过,于七日后审查她准备的曲目。你若是这时候伤了她,岂不是无视公公之令,不把宫中盛宴的独奏候选者放在眼里了?”
“连你也替那个贱人讲话?昨日还在处处针对她,今日便能如此这般维护她?呵,子书丹若,算是我小瞧你了。”
银杏虽还在气头上,但也明白青竹的话确实有理,便在狠狠地瞪了丹若一眼之后,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见银杏已经离开,丹若紧绷的身子终于放松了下来。
看着轻拭着额间汗珠的丹若,鬼兰的眼中又一次泛起了点点涟漪。
没想到平日里那样彬彬有礼,与人为善的丹若,竟会为了维护他这一介花郎,直言不讳地顶撞前辈。
多年以来,这还是头一个能如此坚定地站在他这边的人。
鬼兰一时间有些红了眼眶。
“青竹前辈,方才真是多谢您了。”
整理好情绪的丹若,眼含感激地看向青竹,并深深地朝他鞠了一躬。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
青竹淡淡一笑,神色平静欣然。
看着丹若与青竹之间的目光交流,鬼兰心中莫名有些淡淡的酸涩。
他轻轻地转过身去,似是准备要走,但实则却是在逃避眼前之景。
“丹若,要不要随我去花街走走?我请你吃花点。”
鬼兰朝着丹若的方向微微侧头,声音轻轻柔柔,如同林间枝头拂过青翠嫩芽的微风。
“甚好。”
丹若顿感心情舒畅,便踏着轻快的步子同鬼兰一起向大门口走去。
鬼兰一面走着,一面回头望了青竹一眼,那眼里有着一丝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绪。
这个时辰的花街早已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了,而位于牡丹城另一边的王宫内,也同样开启了崭新而繁忙的一天。
放眼整个牡丹宫,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雄伟恢弘,金碧辉煌的建筑—传芳殿,是牡丹宫里举行重大庆典与朝会之地。
它坐落于三重高台之上,前方左右分峙雄红,鹿韭两阁,两侧为钟鼓二楼,殿,阁,与楼之间有回廊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凹”字形。
殿顶是金黄色琉璃瓦,殿身是朱红色砖石墙,殿前有两条平行的斜坡阶道,阶道前是一条长长的水渠。
水渠之上还有三座桥梁,渠里潺潺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河水。
不管是殿周围还是阶道旁,都有着一片片鲜艳的牡丹花丛,就连那渠里水面上漂浮着的,也是一朵朵颜色各异,开得正盛的牡丹。
殿与阁,楼与道,渠与桥,高矮错落,相互呼应,尽显着花国庄重又大气的民族风范。
此刻仰望牡丹宫上空,太阳已经完全升起,这便预示着已到辰时,也正是传芳殿的朝会举行之时。
朝会期间,殿门紧闭,看不见殿里的场景,只能听得见一些模糊不清的说话声。
而殿门外,也整齐地站立着两队身披盔甲,手执长枪的御林军。
他们姿态笔挺,神色严肃,一副雄姿英发,威风凛凛的样子,让人不敢靠近半分。
待到朝会结束后,大门缓缓打开,身着各色朝服的官员们便接连从殿中走了出来。
这群人之中,有说说笑笑的,也有唉声叹气的,还有一些面无表情的,脚下步伐飞快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朝堂百态尽收眼底。
在牡丹宫里,除了前朝部分各个建筑群,后宫部分的各殿们也同样是风景无限。
不过,与前朝部分的庄重大气相比,后宫部分可是秀丽别致了许多。
居住于后宫的王后王妃们,每人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寝殿。
由于花国的鲜花都是四季盛开的,所以每座寝殿四周,都常年种植着不同种类的花朵,展示着殿主人独特的喜好与风格。
而在这十几座寝殿中,有一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便是紫华王贵妃的流霞殿。
流霞殿有着雪青夹月白色的顶,桃红混橙黄色的墙,殿边环绕着团团簇簇的月季,远远看去,红橙蓝紫,五色斑斓,仿佛天边一片片流动的彩云。
透过雕花的窗沿往殿里看去,轻纱曼帐,炉烟袅袅,四周还装点着各色各样,清香四溢的月季花。
一名年过四十,气质出众的男子,正端坐于一张紫檀木案台前,专心地阅读着手中的书册。
男子不仅有着俊美之姿,更有着挺拔之态,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尽显着一种优雅与从容的韵味。
他头束金玉发冠,身着玄色锦袍,袍上用珍贵的金色丝线,绣满了一朵朵高贵典雅,细致传神的牡丹花。
他便是沉稳睿智,博学多才的花国国王,花洛阳。
在他身旁的不远处,是一名约二十六七岁的美艳女子,正慵懒地半倚在长榻上,单手托腮,尽态极妍,一双内勾外翘的丹凤眼正深情款款地凝望着他。
女子身着一套华丽飘逸的丝质襦裙,丁香色的上襦印着点点花朵的纹路,青莲色的下裙绣着一丛丛栩栩如生的妃色月季。
一头乌黑的秀发斜斜地绾结成一个漂亮的堕马髻,髻上一朵做工精巧细腻的月季头饰,一支金制蝴蝶形的流苏步摇,眉间还点染着一抹嫣红的花钿。
这女子便是王贵妃魏紫华,也是紫荆城城主魏玲甲之女,花国后宫最美最受宠爱的王妃。
“此次风国来访,王上当真打算让万馥阁的人参与这宫中盛宴?”
女子的声音洋洋盈耳,娓娓动听,仿佛燕语莺声一般,听得人心情愉悦得很。
“爱妃这样问,可是认为朕这道懿旨下错了么?”
花洛阳微微扬起嘴角,然后合上了书册,抬眼看向紫华。
他半开玩笑般地回应着,语气里有着些许打趣的意味。
一旁的紫华听罢,便立即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然后轻轻地跪了下来。
“王上息怒啊!华儿怎敢认为是王上错了,只是一心替王上考虑,一时着急罢了。让那些低贱的风月之流踏入如此神圣之地,迎接如此尊贵的客人,华儿实在是担忧啊!”
紫华一边说着,一边抬头仰视着花洛阳,眼里噙着泪水,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好不让人心生怜爱。
“爱妃多虑了。风国与我花国不一样,他们只看本事,不看出身。媚世鬼兰之舞,我牡丹宫几乎人人都观过,技艺如何已经不必再多说了。朕若不找他去,又怎么能让那些风国人明白,我花国除了琴棋书画与诗词茶道,连歌舞乐艺也照样不输他们呢?况且,朕不让他去,莫非让爱妃去那盛宴上舞一曲?这叫朕如何能舍得呢?”
花洛阳将紫华扶起后,还耐心地跟她解释着,眼里是无尽的温柔与宠溺。
紫华听见此番言语,双颊忽地浮现出两抹酡红,如同傍晚天边那绚丽又灿烂的云霞。
她抬起手在花洛阳的胸膛轻捶了一下,然后羞涩又幸福地一笑,那笑容似比久藏的桂花醑还要香醇醉人。
“王上就会拿华儿说笑。只要是王上说的,华儿觉得都对。华儿的舞,也永远只为王上一人而起。”
这话听得花洛阳甚是欢喜,他一边哈哈大笑着,一边将紫华揽入自己怀中,与她紧紧地依偎在了一起。
一阵耳鬓厮磨,缠绵缱绻后,花洛阳便离开流霞殿前去处理政务了。
见国王已经离开,一边的侍女便赶紧走上前来为紫华呈茶按摩。
“娘娘请用茶。”
紫华接过茶来轻轻抿了一口,然后闭上眼睛,享受着双肩上恰到好处的力道。
“娘娘,王上最近来咱们殿的次数着实是不少呀。依阿茜看来,那个什么王后再怎么比,也绝对是比不上娘娘一根手指头的。”
侍女声音清亮动听,语气又真切诚恳,听得紫华很是满意。
“呵,那是自然。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妇人而已,能拿什么来比呢?她那个位置,迟早得是我魏紫华的。”
紫华说完,嘴角一扬,双目中燃烧着炽热的野心与渴望。
离流霞殿不过三里之处,便是花国王后梁九英的飞玉殿。
虽说是属于王后的寝殿,但与缤纷艳丽的流霞殿相比,飞玉殿却显得清冷素净了许多。
飞玉殿青顶绿身,殿旁一棵傲然挺立的古树,树上开满了一朵朵小巧玲珑,暗香幽远的腊梅花。
一阵清风吹过,片片花瓣便随之飞扬起来,就像点点碎玉从天空中飘落而下,别有一番高雅脱俗的意境。
殿里陈设简单,装饰质朴,大门旁,案台上及木床边等各处,都摆放着大小不一,插满了腊梅花枝的白瓷花瓶。
一名四十出头,身着明黄色上襦,秋香色下裙的女子,正低眉颔首,双手合十地跪坐于一尊佛像前,轻声细语地说着些什么。
女子头顶绾着盘桓髻,髻上一枝腊梅花头饰,一根白玉簪子,脸上略施脂粉,轻扫眉黛,虽谈不上花容月貌,但却依然端庄得体,落落大方。
她便是少言寡语,与世无争的花国王后,梁九英。
“阿芸,药汤熬好了,你一会儿帮我送去王上那里吧。”
九英一边说着,一边缓缓地站起身来,抬头仰望着面前的佛像,眼里是一片与虔诚与专注。
“娘娘,可是…”
一旁的侍女阿芸眉头轻皱,面露难色,似是有些担忧的样子。
“无妨。我知道他不爱喝,但良药总是苦的,就像忠言,也不总是顺耳的。最近的御膳有些辛辣油腻,喝点药汤能清热祛火,对他身体好。”
“是的,娘娘。”
阿芸微微点头,然后将手边的一盏药盅放于托盘上,转身往门外走去。
踏出殿门后,她便将托盘递到了门边的另一名侍女的手上。
“你把这药汤送去雄红阁吧,是娘娘的意思。”
“唉,怎么还送啊?前几次送去王上都不喝,放凉了,又一口没动地送回来…”
那侍女看到药盅后,叹了一口气,语气里有些隐隐的抱怨与不解。
“嘘…”
阿芸一听,连忙伸出食指挡在嘴唇前,随即拉起侍女的手往远处走去。
“你小声点儿!这话要是叫人家听见了,轻则逐出宫外,重则性命不保!无论王上那边如何,你我作为飞玉殿的侍女,只需听娘娘的话便可。”
“听娘娘的话,又是听娘娘的话!自从流霞殿那位进宫以后,我们飞玉殿就再也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阿芸,你知道我每次去送药汤,王上那边的人有多不待见我吗?你知道把药汤送回来的时候,流霞殿的人又是怎么嘲笑我的吗?这些年来,娘娘整天除了烧香拜佛,便是钻研医术,从未想过如何讨回王上的欢喜。她自己倒是清静了,可我们呢?作为一国之后,后宫之主身边的人,岂能受到这般的轻视和屈辱?”
那侍女心中的悲愤一触即发,说着说着,竟禁不住哭出声来。
见此情形,阿芸捏起自己的袖口,轻轻地为侍女拭去了眼泪。
她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而是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回头望向身后那座青顶绿身的飞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