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柳府藏书阁顶层,一扇窗户正大方地敞开着。
柳公公静静地坐于窗前,一边品着茶,一边遥望着远处的牡丹宫,眼中翻涌着愤恨,不平,排斥却又渴求等诸多复杂而矛盾的情绪。
“丹若姑娘的琴艺自然不错,但让一名资历尚浅的新乐师担任独奏,公公可是第一次啊。”
一旁的槐伯捧起瓷壶,小心翼翼地为柳公公添上一杯茶。
“那丫头虽是有些可疑,但才能还是有的。咱家说七日后审查,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无论她准备什么样的曲子,咱家都是要让她去的,”
柳公公虽已将茶送到唇边,却忽然停住,并未立即入口。
“呃…公公这是何意?”
“那丫头长得像谁,相信你一定是清楚的。咱家不过是想借她这副容貌,提醒一下花洛阳,他的好日子就快过到头了。这次的宫中盛宴,不过只是个开始而已,咱家已经等不及看他狼狈不堪的样子了。”
说完这段话,柳公公便抬手将茶一饮而尽,眼中泛起寒星点点。
“公公高瞻远瞩,程槐着实是有如那井底之蛙了。”
槐伯一面说着,一面站起身来,再次为柳公公斟满了茶。
另一边的万馥阁大厅里,乐师们齐聚舞台之上,正练习着宫中盛宴的合奏曲目。
丹若自然也在其中,跟着乐师们一起练习的同时,也琢磨起自己要准备独奏这件事了。
让一个刚进门的新乐师去宫中盛宴上独奏,这确实不太符合柳公公平日里的风格。
之前还对自己万般刁难来着,怎么突然就给了自己一展身手,出人头地的机会?
是真心认同自己的才能,还是另有所图?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丹若手上还练着琴,心里却已然想好了计策。
七日后,柳公公的确如约来万馥阁审查曲目了。
丹若迎着柳公公那犀利的目光,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弹起一首《阳春古曲》。
曲子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描绘了阳春三月,冰雪消融,大地复苏,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丹若的演奏技法纯熟,平稳流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堪称完美。
数周后的风国来访之日,正好是处于阳春时节,而且这首曲子风格清新明快,于宫中盛宴上演奏本应算是十分适宜的。
可是,风国来访的使团中大多都是王室成员,地位尊贵不说,还对歌舞乐艺之道颇有研究。
《阳春古曲》虽优美动人,却始终不够出众,不够特别,更不能反映出花国,或者说万馥阁乐师的真实水准。
这一点柳公公不可能不清楚。
但他在听完丹若的演奏之后,依然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丹若姑娘果然好才能啊。那么之后的宫中盛宴,咱家可就拭目以待了。”
柳公公面含微笑,语气亲切,目光变得有些柔和,与审查前那种犀利完全不一样。
丹若望着如此和颜悦色的柳公公,轻皱眉头,甚是不解。
平日里如此严苛挑剔的柳公公,这时却连一句负面评判也没有,就直接宣布审查已经通过了,这让丹若更加确信他是另有所图,而不是真心认同自己。
可柳公公到底是图什么呢?
是为了给自己这名新乐师一个下马威吗?
可自己若是在风国使团面前失了颜面,失的同样也是柳公公,万馥阁,甚至整个花国王室的颜面。
这样的下马威,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丹若虽然不知柳公公确切所图,但心中却并无多少担忧。
因为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真正想要演奏的曲子。
而这首曲子不但不会让她失了颜面,甚至还可能让风国与花国王室都对她刮目相看。
柳公公审查完丹若的曲目,便立即离开了万馥阁,朝着幽茗居的方向走去。
合欢正在后厨清点着新进的茶叶,一见柳公公来了,便立刻放下了手里的事情,然后将身边的伙计们全都支开了。
她轻轻地走到柳公公面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指头探入衣领中,拿出一小方叠好的信纸,压低了声音道:
“公公,今天正午刚送来的。”
柳公公接过信纸打开一瞥,有些漫不经心道:
“知道了。”
语毕,他便轻轻一松手,任由那信纸飘入身边燃烧的柴火中,慢慢化为了灰烬。
一月多时间很快过去,一转眼,不到三天便是风国使团来访的日子了。
鬼兰,丹若,万馥阁乐师,以及宫廷乐师与舞师们,也都练习充分,准备妥当,等待着这场王宫盛宴的开始。
在审查完乐师们的曲目后,柳公公便从万馥阁回到了柳府,然后换上一件民间便服,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朝城外驶去。
出了牡丹城城门,朝着杜鹃城的方向行进十里左右,便能发现一座风景秀丽,却有些荒凉冷清的大山。
此山名为凌波山,原本是花国著名的花教圣地,山上建有好几处大大小小的庙宇。
几曾何时,花国各城的教徒皆慕名而来,停驻于各处庙宇间,虔诚地献花叩拜,闻香冥思,只为求他们信奉着的花神—菡萏夫人,为自己消灾解难,指明前路。
但由于当朝国王花洛阳排斥花教的缘故,教徒们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便逐渐减少了到访凌波山的次数。
其中更有甚者,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忠心,竟集体退出了花教,并发誓永不再信奉菡萏夫人。
慢慢地,凌波山的访客便越来越少,再加上王室在暗中施加压力,使得僧人们不得不弃庙离开另谋生计。
山中几处庙宇都荒废以后,凌波山也就自然再也无人光顾了。
但没想到在数年过去的今天,却有一辆马车沿着这凌波山的山路缓缓地行驶着。
那马车驶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在山中某一处荒庙前停住了。
放眼望去,那荒庙本身虽破败不堪,可庙前池塘中那一株株红莲却依旧亭亭玉立,清丽可人。
“程槐,你在这儿等一会儿,咱家很快就出来了。”
随着车厢帘子掀开,只见柳公公悠然地从马车上走下,衣着朴素,打扮简单,不仅没有佩戴他的鸽血红戒指,就连眼角也都干干净净,并未点染那两抹桃红。
而车厢前的槐伯也换了套粗布衣裳,身沾尘土,手执马鞭,看上去就跟普通民间马夫没有任何区别。
柳公公不紧不慢地朝着那荒庙走去,刚一踏进大门,便发现有三名披着狼皮斗篷的男子立于庙厅中央,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男子们一见柳公公,便立刻停止了讨论,并朝着他的方向走了过去。
其中两名男子身材健壮,皮肤黝黑,他们那宽阔硬朗的脸庞上,是狭长上翘的双眼,与丰满且富有棱角的嘴唇。
他们中一人的胸前戴着一串狼牙项链,另一人则戴着牛角项链。
而这两人身旁的第三名男子,却体型偏瘦,皮肤略白,颇有几分清秀的书卷气,与两人那粗犷豪迈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公,咱们又见面了。您最近,可还安好啊?”
戴着狼牙项链的男子首先发话,他虽目光友善,笑容诚恳,但姿态却不卑不亢,傲气尽显。
“咱家怎能不好?在场这三位可都是尊贵的王子殿下,咱家一介平民百姓,竟能先于当朝国王,与殿下们相会于此,自然是荣幸之至,再好不过了。”
柳公公微微一笑,语气淡然,连表情也是十分的平静。
“哈哈!要论会说话,还是得公公您啊。我们三兄弟这次来花国,与公公探讨结盟大计才是真正所求,至于与王室加深友谊切磋技艺什么的,都不过只是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男子听罢,先是开怀一笑,然后抬眼看向柳公公,很快地进入了正题。
“虽说是四兄妹一起来了花国,但照之前的来信上说,与咱家会面的是三位殿下,而要去王室那边拜访的,却是大殿下,二殿下与四公主?”
柳公公与男子对视不过数秒,便移开目光看向别处,俨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是的公公。四妹年纪尚小,心性单纯,结盟计划并未向她透露半分。至于三弟,天生长相就与我和二弟不同。他不像是典型的风国人,反而更有些花国人的气质。父王有心,从小就照着你们花国人的标准来培养他,琴棋书画,诗词茶道,他都深谙于心,无一不通。他可是我们风国刺穿花国心脏的一把利剑啊,自然是不能让他暴露于花国王室面前的。”
“是的公公,王兄所言甚是。父王因为事务缠身,实在无暇参与此次访问,便嘱咐我们三兄弟一定要将结盟之事尽快确定下来。至于详细的计划,过段时日,父王自会差人来信告知公公的。”
此刻,一旁那皮肤略白,有着书卷气息的男子也开口接上话来,他面带微笑,略微颔首,那温润谦逊,内敛风雅的姿态,确实有几分花国寻常男子的模样。
柳公公听完这番话,不禁轻笑一声,眼中寒光忽地一现,又快速熄灭。
“早就听闻,你们风国人办事恰如这国名一般,风驰电掣,雷厉风行,现在看来,的确是名不虚传。不过,既然你们父王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又何须与咱家探讨结盟一事呢?国王雄才大略,军队剽悍勇猛,这样的风国,仅凭一半的实力便可重创花国,直探牡丹宫。咱家不过就一前朝旧人,用与不用,不也相差无几吗?”
那语气依然如同往常一般,听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险像环生。
话音刚落,一旁那书卷气的男子便连忙上前一步,认真地了解释起来。
“公公切莫生疑。我们这次来拜访公公,必然是怀着十足的诚意,绝无二心。无论这计划是否提前拟定好,我们都非常需要公公的帮助。父王早就同我们说过,这份计划虽是由他拟定,但实现它的每一步都必须经过公公之手。换句话说,若是少了公公,这计划不过就是份有字的废纸罢了。”
“好。说得好。那咱家倒要看看,这计划到底如何了。”
柳公公一边挑起眉毛,一边拾起身边木桌上的一颗石头,拿到眼前瞅了瞅,再用手指轻轻一弹,那石头便不偏不倚,正好掉落在书卷气男子的脚边。
戴狼牙项链的男子瞄了一下地上的石头,也上前了一步,略微颔首,面带微笑地对着柳公公说道:
“虽是一把利剑不假,可剑就算再锋利,也得有人使才行。那依公公看的话,这使剑者,当是何人为好?”
听到这里,柳公公嘴角上扬,微微点头,眼底一抹亮色燃起,像是终于听见了自己期望已久的话语那般。
“这使剑者嘛,咱家心中自有人选。”
柳公公静静地坐于窗前,一边品着茶,一边遥望着远处的牡丹宫,眼中翻涌着愤恨,不平,排斥却又渴求等诸多复杂而矛盾的情绪。
“丹若姑娘的琴艺自然不错,但让一名资历尚浅的新乐师担任独奏,公公可是第一次啊。”
一旁的槐伯捧起瓷壶,小心翼翼地为柳公公添上一杯茶。
“那丫头虽是有些可疑,但才能还是有的。咱家说七日后审查,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无论她准备什么样的曲子,咱家都是要让她去的,”
柳公公虽已将茶送到唇边,却忽然停住,并未立即入口。
“呃…公公这是何意?”
“那丫头长得像谁,相信你一定是清楚的。咱家不过是想借她这副容貌,提醒一下花洛阳,他的好日子就快过到头了。这次的宫中盛宴,不过只是个开始而已,咱家已经等不及看他狼狈不堪的样子了。”
说完这段话,柳公公便抬手将茶一饮而尽,眼中泛起寒星点点。
“公公高瞻远瞩,程槐着实是有如那井底之蛙了。”
槐伯一面说着,一面站起身来,再次为柳公公斟满了茶。
另一边的万馥阁大厅里,乐师们齐聚舞台之上,正练习着宫中盛宴的合奏曲目。
丹若自然也在其中,跟着乐师们一起练习的同时,也琢磨起自己要准备独奏这件事了。
让一个刚进门的新乐师去宫中盛宴上独奏,这确实不太符合柳公公平日里的风格。
之前还对自己万般刁难来着,怎么突然就给了自己一展身手,出人头地的机会?
是真心认同自己的才能,还是另有所图?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丹若手上还练着琴,心里却已然想好了计策。
七日后,柳公公的确如约来万馥阁审查曲目了。
丹若迎着柳公公那犀利的目光,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弹起一首《阳春古曲》。
曲子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描绘了阳春三月,冰雪消融,大地复苏,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丹若的演奏技法纯熟,平稳流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堪称完美。
数周后的风国来访之日,正好是处于阳春时节,而且这首曲子风格清新明快,于宫中盛宴上演奏本应算是十分适宜的。
可是,风国来访的使团中大多都是王室成员,地位尊贵不说,还对歌舞乐艺之道颇有研究。
《阳春古曲》虽优美动人,却始终不够出众,不够特别,更不能反映出花国,或者说万馥阁乐师的真实水准。
这一点柳公公不可能不清楚。
但他在听完丹若的演奏之后,依然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丹若姑娘果然好才能啊。那么之后的宫中盛宴,咱家可就拭目以待了。”
柳公公面含微笑,语气亲切,目光变得有些柔和,与审查前那种犀利完全不一样。
丹若望着如此和颜悦色的柳公公,轻皱眉头,甚是不解。
平日里如此严苛挑剔的柳公公,这时却连一句负面评判也没有,就直接宣布审查已经通过了,这让丹若更加确信他是另有所图,而不是真心认同自己。
可柳公公到底是图什么呢?
是为了给自己这名新乐师一个下马威吗?
可自己若是在风国使团面前失了颜面,失的同样也是柳公公,万馥阁,甚至整个花国王室的颜面。
这样的下马威,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丹若虽然不知柳公公确切所图,但心中却并无多少担忧。
因为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真正想要演奏的曲子。
而这首曲子不但不会让她失了颜面,甚至还可能让风国与花国王室都对她刮目相看。
柳公公审查完丹若的曲目,便立即离开了万馥阁,朝着幽茗居的方向走去。
合欢正在后厨清点着新进的茶叶,一见柳公公来了,便立刻放下了手里的事情,然后将身边的伙计们全都支开了。
她轻轻地走到柳公公面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指头探入衣领中,拿出一小方叠好的信纸,压低了声音道:
“公公,今天正午刚送来的。”
柳公公接过信纸打开一瞥,有些漫不经心道:
“知道了。”
语毕,他便轻轻一松手,任由那信纸飘入身边燃烧的柴火中,慢慢化为了灰烬。
一月多时间很快过去,一转眼,不到三天便是风国使团来访的日子了。
鬼兰,丹若,万馥阁乐师,以及宫廷乐师与舞师们,也都练习充分,准备妥当,等待着这场王宫盛宴的开始。
在审查完乐师们的曲目后,柳公公便从万馥阁回到了柳府,然后换上一件民间便服,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朝城外驶去。
出了牡丹城城门,朝着杜鹃城的方向行进十里左右,便能发现一座风景秀丽,却有些荒凉冷清的大山。
此山名为凌波山,原本是花国著名的花教圣地,山上建有好几处大大小小的庙宇。
几曾何时,花国各城的教徒皆慕名而来,停驻于各处庙宇间,虔诚地献花叩拜,闻香冥思,只为求他们信奉着的花神—菡萏夫人,为自己消灾解难,指明前路。
但由于当朝国王花洛阳排斥花教的缘故,教徒们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便逐渐减少了到访凌波山的次数。
其中更有甚者,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忠心,竟集体退出了花教,并发誓永不再信奉菡萏夫人。
慢慢地,凌波山的访客便越来越少,再加上王室在暗中施加压力,使得僧人们不得不弃庙离开另谋生计。
山中几处庙宇都荒废以后,凌波山也就自然再也无人光顾了。
但没想到在数年过去的今天,却有一辆马车沿着这凌波山的山路缓缓地行驶着。
那马车驶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在山中某一处荒庙前停住了。
放眼望去,那荒庙本身虽破败不堪,可庙前池塘中那一株株红莲却依旧亭亭玉立,清丽可人。
“程槐,你在这儿等一会儿,咱家很快就出来了。”
随着车厢帘子掀开,只见柳公公悠然地从马车上走下,衣着朴素,打扮简单,不仅没有佩戴他的鸽血红戒指,就连眼角也都干干净净,并未点染那两抹桃红。
而车厢前的槐伯也换了套粗布衣裳,身沾尘土,手执马鞭,看上去就跟普通民间马夫没有任何区别。
柳公公不紧不慢地朝着那荒庙走去,刚一踏进大门,便发现有三名披着狼皮斗篷的男子立于庙厅中央,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男子们一见柳公公,便立刻停止了讨论,并朝着他的方向走了过去。
其中两名男子身材健壮,皮肤黝黑,他们那宽阔硬朗的脸庞上,是狭长上翘的双眼,与丰满且富有棱角的嘴唇。
他们中一人的胸前戴着一串狼牙项链,另一人则戴着牛角项链。
而这两人身旁的第三名男子,却体型偏瘦,皮肤略白,颇有几分清秀的书卷气,与两人那粗犷豪迈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公,咱们又见面了。您最近,可还安好啊?”
戴着狼牙项链的男子首先发话,他虽目光友善,笑容诚恳,但姿态却不卑不亢,傲气尽显。
“咱家怎能不好?在场这三位可都是尊贵的王子殿下,咱家一介平民百姓,竟能先于当朝国王,与殿下们相会于此,自然是荣幸之至,再好不过了。”
柳公公微微一笑,语气淡然,连表情也是十分的平静。
“哈哈!要论会说话,还是得公公您啊。我们三兄弟这次来花国,与公公探讨结盟大计才是真正所求,至于与王室加深友谊切磋技艺什么的,都不过只是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男子听罢,先是开怀一笑,然后抬眼看向柳公公,很快地进入了正题。
“虽说是四兄妹一起来了花国,但照之前的来信上说,与咱家会面的是三位殿下,而要去王室那边拜访的,却是大殿下,二殿下与四公主?”
柳公公与男子对视不过数秒,便移开目光看向别处,俨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是的公公。四妹年纪尚小,心性单纯,结盟计划并未向她透露半分。至于三弟,天生长相就与我和二弟不同。他不像是典型的风国人,反而更有些花国人的气质。父王有心,从小就照着你们花国人的标准来培养他,琴棋书画,诗词茶道,他都深谙于心,无一不通。他可是我们风国刺穿花国心脏的一把利剑啊,自然是不能让他暴露于花国王室面前的。”
“是的公公,王兄所言甚是。父王因为事务缠身,实在无暇参与此次访问,便嘱咐我们三兄弟一定要将结盟之事尽快确定下来。至于详细的计划,过段时日,父王自会差人来信告知公公的。”
此刻,一旁那皮肤略白,有着书卷气息的男子也开口接上话来,他面带微笑,略微颔首,那温润谦逊,内敛风雅的姿态,确实有几分花国寻常男子的模样。
柳公公听完这番话,不禁轻笑一声,眼中寒光忽地一现,又快速熄灭。
“早就听闻,你们风国人办事恰如这国名一般,风驰电掣,雷厉风行,现在看来,的确是名不虚传。不过,既然你们父王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又何须与咱家探讨结盟一事呢?国王雄才大略,军队剽悍勇猛,这样的风国,仅凭一半的实力便可重创花国,直探牡丹宫。咱家不过就一前朝旧人,用与不用,不也相差无几吗?”
那语气依然如同往常一般,听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险像环生。
话音刚落,一旁那书卷气的男子便连忙上前一步,认真地了解释起来。
“公公切莫生疑。我们这次来拜访公公,必然是怀着十足的诚意,绝无二心。无论这计划是否提前拟定好,我们都非常需要公公的帮助。父王早就同我们说过,这份计划虽是由他拟定,但实现它的每一步都必须经过公公之手。换句话说,若是少了公公,这计划不过就是份有字的废纸罢了。”
“好。说得好。那咱家倒要看看,这计划到底如何了。”
柳公公一边挑起眉毛,一边拾起身边木桌上的一颗石头,拿到眼前瞅了瞅,再用手指轻轻一弹,那石头便不偏不倚,正好掉落在书卷气男子的脚边。
戴狼牙项链的男子瞄了一下地上的石头,也上前了一步,略微颔首,面带微笑地对着柳公公说道:
“虽是一把利剑不假,可剑就算再锋利,也得有人使才行。那依公公看的话,这使剑者,当是何人为好?”
听到这里,柳公公嘴角上扬,微微点头,眼底一抹亮色燃起,像是终于听见了自己期望已久的话语那般。
“这使剑者嘛,咱家心中自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