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哥,别担心,”孟良一边穿过石道,一边叮嘱,“一会你稍坐一旁,咱们互相配合,定能攻克谣言。”
孟良和曾尧双双走回山洞中央,村民们见此情景,默契地退到两旁。
孟良径直走到莫爷爷身边,笑道:“莫爷爷,今天我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可好笑了。”
“看把你乐的,快说给爷爷听听。”莫爷爷配合道。
“有人说曾大哥是灾星,谁碰到他谁就会倒霉,您说好不好笑,”孟良咯咯笑着,“果真如此的话,咱们和曾大哥接触了一整年,怎么一点事都没有?”
村民知道孟良想说什么,原本热闹的山洞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开口。
“就是,谁这么缺心眼,”莫怀安将两手环至胸前,将周围的村民通通扫视了一番。
莫怀安说话直白,快言快语,他一向自诩为村里的孩子王,却从不讲歪理,在年轻一辈中颇有些威信。莫爷爷医术高超,村里人往往卖莫大夫一个面子,不会和他争执什么。
“又不是我们说的,这明明是龙神警示......”一个声如蚊蝇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二虎子,我知道是你,”莫怀安跑将过去,指着一个身体微胖、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愤愤道:“敢说就要敢当,你给我过来!”
“就不。”
两人围着一个木桌转起了圈,玩上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莫怀安撑了下木桌一角,借力滑过桌子底,两只手像老鹰的飞爪一样抓住了二虎子的腿,眼看对方就要摔个大马趴,曾尧踢过去一个凳子,二虎子稳稳地担在了上面。
小安哈哈大笑:“好玩好玩。”
在众人的目光中,卢婶赶忙捂住他的嘴。
孟良走过去将二虎子扶起来,轻声说:“二虎哥,你为什么认为这次走蛟和曾大哥有关呢?”
“村里人都这么说,”二虎子整了整弄皱的衣角,有几个受伤和丧失亲人的村民也凑了过来。
“村里人让你去死,你去不去?”
“人云亦云,真没主见。”莫怀安“嘁”了一声。
“哎哎哎,大家伙都在这呢,有话好好说。”有人打圆场道。
孟良示意莫怀安不要再说,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
“他来这一年多里,走蛟一次比一次严重,村里死了这么多人。”
一位一身素衣,额戴白布的少妇眼睛红肿,像是狠狠哭了一场,“还不足以证明吗?”
少妇刚刚失去丈夫,本来只恨天降灾祸,在村民越说越邪乎的谣言下,她开始可怜自己的丈夫做了别人的替罪羊,将仇恨转嫁到了和她没有丝毫关系的外族人曾尧身上。
“槐桑姐,我知道你很难过,”孟良也红了眼睛,“大飞哥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也很难过。”
听到孟良提起大飞的名字,槐桑又忍不住流出泪来,孟良忙将一张手帕递给她。
“槐桑姐,我明白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孟良真情流露着,“还记得我爷爷吗?从小,爷爷就对我很好,把我当亲孙女一样看待,我那时就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爷爷。”
莫怀安收回了手臂,怜悯地看着孟良。
曾尧看着孟良双目噙泪,却强忍哭腔的模样,眼前瞬间闪现出火场中管家丫环被乱刀砍死、兄弟们拼命厮杀却纷纷阵亡、夫人悬梁自尽的惨状,不觉间,他握紧了拳头。
“可十年前,爷爷却突然失踪了,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一点踪迹也没有寻到。”孟良抬手拭去了泪。
“自那以后,我也听过很多传言,有人说我爷爷做了很多善事,平地升仙了,还有人说我爷爷不小心入了瘴林,迷失了方向,被妖魔鬼怪抓去了。”孟良轻笑,“怎么说的都有。”
“可我真的不想听到这些传言,不管好的坏的。”
“都会让我们心痛。”孟良看向微微叹气的槐桑。
几个村民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
孟爷爷失踪这事是当年村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孟爷爷作为一名护林员,天天乐呵呵地在林子里转悠,碰到谁都能聊上两句。可谁要是敢乱伐树木,他会大发脾气,将人赶下山去。
一个身体健朗、脾气古怪的清癯老人,是大家对他的统一印象。
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让原本广阔荒芜的金川谷变得窄小起来,也不复之前一派祥和的景象。贫富不均、土地分配不均造成的矛盾冲突接踵而至。
为了满足自己扩建房屋的需求,大家不顾时令,大肆砍伐林木,致使雨季来临时遭遇了空前的涝灾和疫病,死伤惨重,当时的谷主就下令在每个村设立护林员一职,一直传到今日。
孟良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发卷的书,展示给村民们看,“这是我爷爷的护林日志,也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上面清晰地记录了金川谷每一次的走蛟异象,时间、走势、范围、伤员情况,甚至有的爷爷还在上面标注了推测。”
孟良小心地翻着那本日志,“爷爷花费了一辈子心血写成的东西,不能被一句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否定。”
“这几年的涝灾,大家不都是靠孟爷爷总结的逃生方法,才成功避难的吗?难道大家都忘了?”莫怀安焦急地说。
这么说,走蛟和那个外族人没关系?
听孟丫头的意思,这走蛟似乎和每年的雨季有关系。
什么呀,孟丫头明明说和咱们伐树有关系。
哎哎哎,别啥事都带上我,我们家最近可没盖屋子。
嘿,你敢阴阳老子。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山洞里突然走进来一个身披蓑衣的年轻男子,他利落地摘下斗笠,衣服上全是斑驳的雨渍,山崖上疾风刺骨,这男子出去受了一遭,脸上却仍挂着笑容。
“乡亲们,雨势渐小了,我瞧着临近酉时估摸着就不下了。”
年轻男子将怀里捧着的几颗棠梨放到石桌上,“我看山洞外有不少果子树,囤放起来也可防个万一,哥几个,跟我去摘点。”
“少博哥,先别急。”孟良快步跑过去,递过去一筒水,“喝点水吧。”
年轻男子接过竹筒,一口气全喝了个干净。
眼前的男子正是年轻一代的护林员孙少博,他自小就喜欢跟在孟爷爷屁股后面跑东跑西,每天茶饭不思,天天往孟爷爷巡林的地方跑,任雨打风吹,毫不间断,被家族人视为另类。
孟爷爷失踪后,孙少博靠着孟爷爷借给自己的护林日志,默默扛起了守护山林的重任。孟良找到他时,他正在山顶观察下面的泥河。
为了攻克谣言,他毫不犹豫地将孟爷爷的日志拿了出来。
“谢谢妹子。”孙少博看了下山洞里的气氛,问道:“问题解决了吗?”
“还得劳烦少博哥做个总结。”孟良微微一笑。
“行。”孙少博轻笑一声,洪亮的嗓音连最角落的村民都听得到,“乡亲们,这走蛟和触怒龙神、山神什么的,没太大关系。大家就别自己吓自己了。”
“咱们该吃吃,该喝喝,毕竟还有场硬仗要打呢。”
洪涝之后,必有大疫,是不可耽搁的大事。村民们知道孙少博说的硬仗是什么。
“年轻的哥几个跟着我清淤河道,焚烧尸体,搭建几个临时住所,大家多用苍术、艾叶驱驱毒。”
孙少博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懂医术的,劳烦多备些避疫汤。一旦发现瘟疫,让大家立即疏散。”
村民们纷纷站起,在孙少博的带领下,他们齐心协力清理淤塞的农田,用木石堆砌着简易的房子,留在山洞里的人也纷纷煮起了粥米。
在莫爷爷的指导下,孟良他们也开始备药,煎药。
桃源村仿佛又回到了原来一派祥和的景象,此时大家都在期望瘟疫不要到来,期望村子早日回到原来的样子。
戌时,正在凝神休息的曾尧感受到有人靠了过来,他睁开眼,小安满脸涨红,在卢婶的鼓励下,小安小声说着,“对不起,大哥哥,我不该这么说你。”
曾尧笑着摸了摸小安的头,示意自己没有生气。
“小安,这种伤人的话以后我可不想再听到了,”孟良忍不住教育了他一下,“我可不像你曾哥哥这样大度。”
“恩公真是对不起,白天的事......”卢婶一脸愧疚,却不知该怎么表达。
曾尧报以微笑,“保护孩子,是人的天性。遇到这种事,确实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卢婶也不要太自责了。”
站在一旁的小安顺势坐在曾尧腿上,认真地问:“大哥哥,你的武功是不是很厉害,能教教小安吗?”
“好,等你再长大、长高一点,我就教你。”曾尧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
“那我们拉勾,骗人就是小狗。”小安伸出了小指头。
孟良和曾尧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出声来。
皎洁的圆月挂在高山之上,平静如常地照着这片大地,山洞里的村民裹着衣物,逐渐进入了梦乡。
孟良和曾尧双双走回山洞中央,村民们见此情景,默契地退到两旁。
孟良径直走到莫爷爷身边,笑道:“莫爷爷,今天我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可好笑了。”
“看把你乐的,快说给爷爷听听。”莫爷爷配合道。
“有人说曾大哥是灾星,谁碰到他谁就会倒霉,您说好不好笑,”孟良咯咯笑着,“果真如此的话,咱们和曾大哥接触了一整年,怎么一点事都没有?”
村民知道孟良想说什么,原本热闹的山洞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开口。
“就是,谁这么缺心眼,”莫怀安将两手环至胸前,将周围的村民通通扫视了一番。
莫怀安说话直白,快言快语,他一向自诩为村里的孩子王,却从不讲歪理,在年轻一辈中颇有些威信。莫爷爷医术高超,村里人往往卖莫大夫一个面子,不会和他争执什么。
“又不是我们说的,这明明是龙神警示......”一个声如蚊蝇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二虎子,我知道是你,”莫怀安跑将过去,指着一个身体微胖、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愤愤道:“敢说就要敢当,你给我过来!”
“就不。”
两人围着一个木桌转起了圈,玩上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莫怀安撑了下木桌一角,借力滑过桌子底,两只手像老鹰的飞爪一样抓住了二虎子的腿,眼看对方就要摔个大马趴,曾尧踢过去一个凳子,二虎子稳稳地担在了上面。
小安哈哈大笑:“好玩好玩。”
在众人的目光中,卢婶赶忙捂住他的嘴。
孟良走过去将二虎子扶起来,轻声说:“二虎哥,你为什么认为这次走蛟和曾大哥有关呢?”
“村里人都这么说,”二虎子整了整弄皱的衣角,有几个受伤和丧失亲人的村民也凑了过来。
“村里人让你去死,你去不去?”
“人云亦云,真没主见。”莫怀安“嘁”了一声。
“哎哎哎,大家伙都在这呢,有话好好说。”有人打圆场道。
孟良示意莫怀安不要再说,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
“他来这一年多里,走蛟一次比一次严重,村里死了这么多人。”
一位一身素衣,额戴白布的少妇眼睛红肿,像是狠狠哭了一场,“还不足以证明吗?”
少妇刚刚失去丈夫,本来只恨天降灾祸,在村民越说越邪乎的谣言下,她开始可怜自己的丈夫做了别人的替罪羊,将仇恨转嫁到了和她没有丝毫关系的外族人曾尧身上。
“槐桑姐,我知道你很难过,”孟良也红了眼睛,“大飞哥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也很难过。”
听到孟良提起大飞的名字,槐桑又忍不住流出泪来,孟良忙将一张手帕递给她。
“槐桑姐,我明白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孟良真情流露着,“还记得我爷爷吗?从小,爷爷就对我很好,把我当亲孙女一样看待,我那时就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爷爷。”
莫怀安收回了手臂,怜悯地看着孟良。
曾尧看着孟良双目噙泪,却强忍哭腔的模样,眼前瞬间闪现出火场中管家丫环被乱刀砍死、兄弟们拼命厮杀却纷纷阵亡、夫人悬梁自尽的惨状,不觉间,他握紧了拳头。
“可十年前,爷爷却突然失踪了,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一点踪迹也没有寻到。”孟良抬手拭去了泪。
“自那以后,我也听过很多传言,有人说我爷爷做了很多善事,平地升仙了,还有人说我爷爷不小心入了瘴林,迷失了方向,被妖魔鬼怪抓去了。”孟良轻笑,“怎么说的都有。”
“可我真的不想听到这些传言,不管好的坏的。”
“都会让我们心痛。”孟良看向微微叹气的槐桑。
几个村民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
孟爷爷失踪这事是当年村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孟爷爷作为一名护林员,天天乐呵呵地在林子里转悠,碰到谁都能聊上两句。可谁要是敢乱伐树木,他会大发脾气,将人赶下山去。
一个身体健朗、脾气古怪的清癯老人,是大家对他的统一印象。
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让原本广阔荒芜的金川谷变得窄小起来,也不复之前一派祥和的景象。贫富不均、土地分配不均造成的矛盾冲突接踵而至。
为了满足自己扩建房屋的需求,大家不顾时令,大肆砍伐林木,致使雨季来临时遭遇了空前的涝灾和疫病,死伤惨重,当时的谷主就下令在每个村设立护林员一职,一直传到今日。
孟良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发卷的书,展示给村民们看,“这是我爷爷的护林日志,也是他一辈子的心血。”
“上面清晰地记录了金川谷每一次的走蛟异象,时间、走势、范围、伤员情况,甚至有的爷爷还在上面标注了推测。”
孟良小心地翻着那本日志,“爷爷花费了一辈子心血写成的东西,不能被一句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否定。”
“这几年的涝灾,大家不都是靠孟爷爷总结的逃生方法,才成功避难的吗?难道大家都忘了?”莫怀安焦急地说。
这么说,走蛟和那个外族人没关系?
听孟丫头的意思,这走蛟似乎和每年的雨季有关系。
什么呀,孟丫头明明说和咱们伐树有关系。
哎哎哎,别啥事都带上我,我们家最近可没盖屋子。
嘿,你敢阴阳老子。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山洞里突然走进来一个身披蓑衣的年轻男子,他利落地摘下斗笠,衣服上全是斑驳的雨渍,山崖上疾风刺骨,这男子出去受了一遭,脸上却仍挂着笑容。
“乡亲们,雨势渐小了,我瞧着临近酉时估摸着就不下了。”
年轻男子将怀里捧着的几颗棠梨放到石桌上,“我看山洞外有不少果子树,囤放起来也可防个万一,哥几个,跟我去摘点。”
“少博哥,先别急。”孟良快步跑过去,递过去一筒水,“喝点水吧。”
年轻男子接过竹筒,一口气全喝了个干净。
眼前的男子正是年轻一代的护林员孙少博,他自小就喜欢跟在孟爷爷屁股后面跑东跑西,每天茶饭不思,天天往孟爷爷巡林的地方跑,任雨打风吹,毫不间断,被家族人视为另类。
孟爷爷失踪后,孙少博靠着孟爷爷借给自己的护林日志,默默扛起了守护山林的重任。孟良找到他时,他正在山顶观察下面的泥河。
为了攻克谣言,他毫不犹豫地将孟爷爷的日志拿了出来。
“谢谢妹子。”孙少博看了下山洞里的气氛,问道:“问题解决了吗?”
“还得劳烦少博哥做个总结。”孟良微微一笑。
“行。”孙少博轻笑一声,洪亮的嗓音连最角落的村民都听得到,“乡亲们,这走蛟和触怒龙神、山神什么的,没太大关系。大家就别自己吓自己了。”
“咱们该吃吃,该喝喝,毕竟还有场硬仗要打呢。”
洪涝之后,必有大疫,是不可耽搁的大事。村民们知道孙少博说的硬仗是什么。
“年轻的哥几个跟着我清淤河道,焚烧尸体,搭建几个临时住所,大家多用苍术、艾叶驱驱毒。”
孙少博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懂医术的,劳烦多备些避疫汤。一旦发现瘟疫,让大家立即疏散。”
村民们纷纷站起,在孙少博的带领下,他们齐心协力清理淤塞的农田,用木石堆砌着简易的房子,留在山洞里的人也纷纷煮起了粥米。
在莫爷爷的指导下,孟良他们也开始备药,煎药。
桃源村仿佛又回到了原来一派祥和的景象,此时大家都在期望瘟疫不要到来,期望村子早日回到原来的样子。
戌时,正在凝神休息的曾尧感受到有人靠了过来,他睁开眼,小安满脸涨红,在卢婶的鼓励下,小安小声说着,“对不起,大哥哥,我不该这么说你。”
曾尧笑着摸了摸小安的头,示意自己没有生气。
“小安,这种伤人的话以后我可不想再听到了,”孟良忍不住教育了他一下,“我可不像你曾哥哥这样大度。”
“恩公真是对不起,白天的事......”卢婶一脸愧疚,却不知该怎么表达。
曾尧报以微笑,“保护孩子,是人的天性。遇到这种事,确实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卢婶也不要太自责了。”
站在一旁的小安顺势坐在曾尧腿上,认真地问:“大哥哥,你的武功是不是很厉害,能教教小安吗?”
“好,等你再长大、长高一点,我就教你。”曾尧刮了一下他的小鼻子。
“那我们拉勾,骗人就是小狗。”小安伸出了小指头。
孟良和曾尧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出声来。
皎洁的圆月挂在高山之上,平静如常地照着这片大地,山洞里的村民裹着衣物,逐渐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