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骏拜别三清后,转回了宫里,到了自己的管辖处——朝云司。
朝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拼不过家族底蕴,够不上学识渊博;但凭着百占百中的本事,在宫廷之中立有一席之地。
占星卜道,只求天命如何。
四月癸亥,君主密诏发兵南下,月赤如血。军出,月蚀凶。视为凶兆。
荧惑环太白,偏将军死。大凶之兆。
龟为卜,策为筮。
占星已是凶兆,卜卦可有一线生机?
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此为困卦。
南岐征战,正如卦象之中泽中无水一般,若无坚守本心、行正道,只怕是死路一条。但虽处困境,若能谋定而后动、择正道,便可带来吉祥。如此一来,南下征战就能有所转机,否极泰来。
朝骏费心竭力,终于等来转圜。
看来三清师叔亲自南下,定能助莫涛一臂之力!朝骏急着向君主禀明。
顺义殿外,朝骏请求觐见。
孙清俯首,“朝大人请。”
“君主安。”
该有的礼节,朝骏心领神会。
“南岐战事朕未表明,外面谣言四起,你当如何?”
宋谦迟迟没有宣告战事经过,加之君后派人故意散布消息、夸大其词,流言蜚语充斥朝堂之上、市井之间。
“臣为战事卜卦,得困卦。曰动悔有悔,征吉。此时,切不可动摇军心。”
朝骏将卦象呈上。
“战事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军心,早已被撼动,岌岌可危。”
“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若是三清师傅出山亲征,所谓捕风捉影之言,必不攻自破。还请君主发兵于三清,助朝都一臂之力。”
朝骏建言。
起初,三皇子宋境领兵,已分兵权,后莫涛“请缨”带走半数莫家军;现在宋谦手里只剩下护国司的兵力。宋谦犹豫再三,还是拒了朝骏的请求。
“不可。护国司堪当重任,若是发兵南下,朝都何人防守?全部主力在外,怕是南岐战事还未了,朝都已经变了天。”宋谦不愿发兵,不愿他的君主之位受到波及。
“莫将军南下之时率领八千莫家军,若是三清师傅统领余下莫家军南下,你意如何?”
宋谦想到折中之法。
朝骏默不作声,不知如何应答。莫家军是师弟莫涛十余年亲力亲为、调教的精锐军队,如果莫家军全部南下,寥寥生还,莫涛十年心血即将毁于一旦。
朝骏无能为力,他不能替莫涛做如此重择。
等到朝骏从宫里回到朝府时,朝云娘正带着浩浩荡荡一帮人气势冲冲从朝府出来。
“夫人,这是何意?”
朝骏看自家夫人怒气冲冲,像是要去和人干仗,赶忙拦下她。
“欧阳硕那个妾室今日入宴,嘴里污言秽语,冲撞了婧娘。婧娘摔了一跤,已经见了红。要不是幼仪和锦歌手脚麻利,送婧娘去金府休养、请医师相治;肚子里的孩子怕就要保不住了!”
朝云娘越想越来气,当初把那贱妾低调拖出去还是便宜她了,她就应该将那妾室公之于众,丢他欧阳家的脸面!
什么君后的亲哥哥,不过是宠妾灭妻的老登徒子!
朝骏好言相劝,这才稳住了朝云娘。两人坐着朝家马车,前往金府。
金幼仪按着医师给的药方,和朝锦歌轮番上阵亲自煎药,后将药盛好、放凉,才给莫夫人端去。
莫殇坐在婧娘床边,不敢离开半步。
“药来了。”
莫殇自然地接过金幼仪送来的药碗,吹了吹,一勺一勺,喂给母亲。
“婧娘,身子可无碍?”
朝云娘拎着大包小包,全是上好的补品。
莫婧娘扯着嘴角没力气答话,这会子她倒是有些乏了,撑着精神、强颜欢笑。
朝骏本想着跟莫婧娘商量余下莫家军的征用,但事发突然,再跟她商讨南下战事,恐会雪上加霜。朝骏于心不忍,他开不了这个口。
“师父。”
朝锦歌向风尘仆仆而来的三清行礼。三清在静心阁无意听到了风声,也赶来了金府。
“医师说了,婧娘这月份大了受惊见了红,离这临产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卧床休养是最好。这些时日婧娘就安安心心在这里住着,我亲自帮她调理。”
金实娘也是心直口快的爽快人,莫婧娘的遭遇实属可怜,她不能不帮。
反观金毓阴沉着脸,把朝骏拉到一旁。
“老朝,你给我透个底,南下战事到底如何?”
金毓存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朝骏无奈摆了摆手,不言而喻。他何尝不为南下战事发愁?
金幼仪送父母亲回屋休息,贴心地将正堂留给朝骏和三清商讨事情。朝锦歌光顾着照顾婧娘,出了房门却见宋城牵着马出了金府,她也偷偷跟了过去。
“南下征战可有转圜?”
三清心系战事。
“算得困卦。”
如此一来,南下战事不是死局,是盘活棋,只要耐心,必有生路。
“君主可愿发兵?”
三清张口问道。
朝骏摇头,“君主不愿借护国司兵力,只有八千莫家军可供差遣。我本来想和婧娘商量此事,不想意外频发。如今,借兵的话我真的说不出口。”
“师父,派我去吧。”
莫殇转身进了正堂,他无意偷听,事关家父,事关莫家军,这就是他莫殇该担当的责任。
“父亲领兵南下时告诫过,余下莫家军听我号令,任我差遣。既是父亲有难,儿子岂有独善其身的道理?”
莫殇说完,便长跪不起。
他一定要亲自带兵南下,助父亲凯旋。这是士兵的尊严,是儿子的使命。
“你可想清楚了,君主会不会下旨还是未知,一旦私自领兵那就是谋逆!你、莫家,能不能担下如此重惩?”
朝骏不愿将莫殇拉扯进朝廷纷争之中。
“如今只有我能救父亲!莫殇和莫家不能没有父亲啊!”
莫殇恸哭流涕,他不及弱冠,没上过战场,他也会胆怯;可他的背后还有身怀六甲的母亲、万千莫家军的家庭。他没有退路,只能前行。
“让他去吧。莫殇长大了,足够独当一面了。”
三清没再阻拦,但他心如明镜,必要之时,他会为莫殇杀出一条血路。轻律破戒又如何?莫殇是他的弟子,是活生生的人啊。
宋城快马一鞭,到了静心阁顶楼。朝锦歌紧随其后,但不知宋城进的是哪间茶室。朝锦歌怕打草惊蛇,决定在楼下监视顶楼的一举一动。
“殿下,一月未见,在三清观住的还习惯吗?”
老者翘首以盼,等来了宋城。
“这次下山,我恐怕是再也回不了三清观了。不仅莫殇开始怀疑我的身份,就连君后的人也在暗中监视,我得另谋去处。”
宋城已是瓮中之物。
“若殿下想要彻底摆脱困境,臣倒是有一计。”
“但闻其详。”
“莫涛征战节节败退,君主不会再派兵。莫殇救父心切,定会率莫家军余部南下。殿下与莫殇交好,何不趁机南下,既躲君后杀戮,又能再军帐中大显身手、收获人心;为之后铺路。一石二鸟。”
眼下,也只有践行此法,宋城才能明哲保身。
“如此,臣祝殿下早日凯旋。”
宋城出了屋,没再逗留,跑去后院马厩牵马。朝锦歌躲在暗处,虽然没看清与宋城密会之人的正脸,但那人坐的是谢家马车,朝锦歌看得一清二楚。
“我该怎么称呼你呢?宋城、师兄、皇子还是亲王?”
朝锦歌亲眼目睹,宋城必是王公贵人。朝锦歌腰间的佩剑、已经出鞘,倏来忽往;已经悬挂于宋城的勃颈之处。
朝锦歌从未想过,自己第一个拔刀相向的人,会是宋城。
“既已被你识破了身份,我无话可说。要杀要剐,快哉快哉。”
也许是宋城麻痹大意,忽视了朝锦歌的警觉,也许是宋城行险侥幸,对朝锦歌放下了戒备。利剑逼喉,生寄死归,宋城他笃定朝锦歌不会也不愿伤他分毫。
“你潜心拜师入观究竟有何目的?你与谢家何人共谋?所谋何事?”
朝锦歌以诚相待、以礼相示,奈何宋城讳莫高深,藏有暗室之心。
“你为玉叶金枝、纡尊降贵,利用我拜师的名义,名正言顺进入三清观。你怕身份曝露,竟利用宫寺老妪的苦楚为自己开脱!”
一桩桩、一件件,道尽宋城的诈谋奇计,道尽朝锦歌的心灰意冷。
“身为皇亲国戚又如何?!我没有母族、没有靠山,十几载只能在宫寺苟且偷生、被人欺凌。今日我不未雨绸缪,他日我的项上人头就会如现在一般被人胁制!”
宋城据理力争,争得面红耳赤。
“何事是真、何事是假?!你的嘴里可有一句真言?”
朝锦歌步步紧逼,手里紧握的剑力不觉加大几分,剑锋处逐渐有鲜血渗出,一滴、一滴往下坠。
“你恨被人利用,那日拜师若不是你贸然闯入,我们此生未必会有交集!你父亲早就知道我的身份却还是放纵你拜师,所以真正利用你的人到底是我,还是你父亲抑或整个朝家!”
宋城闭上双眼,他已是穷途末路,等待朝锦歌的最后审判。
朝锦歌“怨天怼地”,想要活得自在,自求出路。不降不灭,不做其附庸。可到头来,却还是为他人作裳,沦为一棋。
她吞声饮泣,怕被宋城戏谑,连哭都不敢肆意放声。朝锦歌手里的剑滑落在地,一声清脆,无声叹息。
宋城有所归,她朝锦歌所归何处啊?
朝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拼不过家族底蕴,够不上学识渊博;但凭着百占百中的本事,在宫廷之中立有一席之地。
占星卜道,只求天命如何。
四月癸亥,君主密诏发兵南下,月赤如血。军出,月蚀凶。视为凶兆。
荧惑环太白,偏将军死。大凶之兆。
龟为卜,策为筮。
占星已是凶兆,卜卦可有一线生机?
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此为困卦。
南岐征战,正如卦象之中泽中无水一般,若无坚守本心、行正道,只怕是死路一条。但虽处困境,若能谋定而后动、择正道,便可带来吉祥。如此一来,南下征战就能有所转机,否极泰来。
朝骏费心竭力,终于等来转圜。
看来三清师叔亲自南下,定能助莫涛一臂之力!朝骏急着向君主禀明。
顺义殿外,朝骏请求觐见。
孙清俯首,“朝大人请。”
“君主安。”
该有的礼节,朝骏心领神会。
“南岐战事朕未表明,外面谣言四起,你当如何?”
宋谦迟迟没有宣告战事经过,加之君后派人故意散布消息、夸大其词,流言蜚语充斥朝堂之上、市井之间。
“臣为战事卜卦,得困卦。曰动悔有悔,征吉。此时,切不可动摇军心。”
朝骏将卦象呈上。
“战事如何,你我心知肚明。军心,早已被撼动,岌岌可危。”
“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若是三清师傅出山亲征,所谓捕风捉影之言,必不攻自破。还请君主发兵于三清,助朝都一臂之力。”
朝骏建言。
起初,三皇子宋境领兵,已分兵权,后莫涛“请缨”带走半数莫家军;现在宋谦手里只剩下护国司的兵力。宋谦犹豫再三,还是拒了朝骏的请求。
“不可。护国司堪当重任,若是发兵南下,朝都何人防守?全部主力在外,怕是南岐战事还未了,朝都已经变了天。”宋谦不愿发兵,不愿他的君主之位受到波及。
“莫将军南下之时率领八千莫家军,若是三清师傅统领余下莫家军南下,你意如何?”
宋谦想到折中之法。
朝骏默不作声,不知如何应答。莫家军是师弟莫涛十余年亲力亲为、调教的精锐军队,如果莫家军全部南下,寥寥生还,莫涛十年心血即将毁于一旦。
朝骏无能为力,他不能替莫涛做如此重择。
等到朝骏从宫里回到朝府时,朝云娘正带着浩浩荡荡一帮人气势冲冲从朝府出来。
“夫人,这是何意?”
朝骏看自家夫人怒气冲冲,像是要去和人干仗,赶忙拦下她。
“欧阳硕那个妾室今日入宴,嘴里污言秽语,冲撞了婧娘。婧娘摔了一跤,已经见了红。要不是幼仪和锦歌手脚麻利,送婧娘去金府休养、请医师相治;肚子里的孩子怕就要保不住了!”
朝云娘越想越来气,当初把那贱妾低调拖出去还是便宜她了,她就应该将那妾室公之于众,丢他欧阳家的脸面!
什么君后的亲哥哥,不过是宠妾灭妻的老登徒子!
朝骏好言相劝,这才稳住了朝云娘。两人坐着朝家马车,前往金府。
金幼仪按着医师给的药方,和朝锦歌轮番上阵亲自煎药,后将药盛好、放凉,才给莫夫人端去。
莫殇坐在婧娘床边,不敢离开半步。
“药来了。”
莫殇自然地接过金幼仪送来的药碗,吹了吹,一勺一勺,喂给母亲。
“婧娘,身子可无碍?”
朝云娘拎着大包小包,全是上好的补品。
莫婧娘扯着嘴角没力气答话,这会子她倒是有些乏了,撑着精神、强颜欢笑。
朝骏本想着跟莫婧娘商量余下莫家军的征用,但事发突然,再跟她商讨南下战事,恐会雪上加霜。朝骏于心不忍,他开不了这个口。
“师父。”
朝锦歌向风尘仆仆而来的三清行礼。三清在静心阁无意听到了风声,也赶来了金府。
“医师说了,婧娘这月份大了受惊见了红,离这临产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卧床休养是最好。这些时日婧娘就安安心心在这里住着,我亲自帮她调理。”
金实娘也是心直口快的爽快人,莫婧娘的遭遇实属可怜,她不能不帮。
反观金毓阴沉着脸,把朝骏拉到一旁。
“老朝,你给我透个底,南下战事到底如何?”
金毓存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朝骏无奈摆了摆手,不言而喻。他何尝不为南下战事发愁?
金幼仪送父母亲回屋休息,贴心地将正堂留给朝骏和三清商讨事情。朝锦歌光顾着照顾婧娘,出了房门却见宋城牵着马出了金府,她也偷偷跟了过去。
“南下征战可有转圜?”
三清心系战事。
“算得困卦。”
如此一来,南下战事不是死局,是盘活棋,只要耐心,必有生路。
“君主可愿发兵?”
三清张口问道。
朝骏摇头,“君主不愿借护国司兵力,只有八千莫家军可供差遣。我本来想和婧娘商量此事,不想意外频发。如今,借兵的话我真的说不出口。”
“师父,派我去吧。”
莫殇转身进了正堂,他无意偷听,事关家父,事关莫家军,这就是他莫殇该担当的责任。
“父亲领兵南下时告诫过,余下莫家军听我号令,任我差遣。既是父亲有难,儿子岂有独善其身的道理?”
莫殇说完,便长跪不起。
他一定要亲自带兵南下,助父亲凯旋。这是士兵的尊严,是儿子的使命。
“你可想清楚了,君主会不会下旨还是未知,一旦私自领兵那就是谋逆!你、莫家,能不能担下如此重惩?”
朝骏不愿将莫殇拉扯进朝廷纷争之中。
“如今只有我能救父亲!莫殇和莫家不能没有父亲啊!”
莫殇恸哭流涕,他不及弱冠,没上过战场,他也会胆怯;可他的背后还有身怀六甲的母亲、万千莫家军的家庭。他没有退路,只能前行。
“让他去吧。莫殇长大了,足够独当一面了。”
三清没再阻拦,但他心如明镜,必要之时,他会为莫殇杀出一条血路。轻律破戒又如何?莫殇是他的弟子,是活生生的人啊。
宋城快马一鞭,到了静心阁顶楼。朝锦歌紧随其后,但不知宋城进的是哪间茶室。朝锦歌怕打草惊蛇,决定在楼下监视顶楼的一举一动。
“殿下,一月未见,在三清观住的还习惯吗?”
老者翘首以盼,等来了宋城。
“这次下山,我恐怕是再也回不了三清观了。不仅莫殇开始怀疑我的身份,就连君后的人也在暗中监视,我得另谋去处。”
宋城已是瓮中之物。
“若殿下想要彻底摆脱困境,臣倒是有一计。”
“但闻其详。”
“莫涛征战节节败退,君主不会再派兵。莫殇救父心切,定会率莫家军余部南下。殿下与莫殇交好,何不趁机南下,既躲君后杀戮,又能再军帐中大显身手、收获人心;为之后铺路。一石二鸟。”
眼下,也只有践行此法,宋城才能明哲保身。
“如此,臣祝殿下早日凯旋。”
宋城出了屋,没再逗留,跑去后院马厩牵马。朝锦歌躲在暗处,虽然没看清与宋城密会之人的正脸,但那人坐的是谢家马车,朝锦歌看得一清二楚。
“我该怎么称呼你呢?宋城、师兄、皇子还是亲王?”
朝锦歌亲眼目睹,宋城必是王公贵人。朝锦歌腰间的佩剑、已经出鞘,倏来忽往;已经悬挂于宋城的勃颈之处。
朝锦歌从未想过,自己第一个拔刀相向的人,会是宋城。
“既已被你识破了身份,我无话可说。要杀要剐,快哉快哉。”
也许是宋城麻痹大意,忽视了朝锦歌的警觉,也许是宋城行险侥幸,对朝锦歌放下了戒备。利剑逼喉,生寄死归,宋城他笃定朝锦歌不会也不愿伤他分毫。
“你潜心拜师入观究竟有何目的?你与谢家何人共谋?所谋何事?”
朝锦歌以诚相待、以礼相示,奈何宋城讳莫高深,藏有暗室之心。
“你为玉叶金枝、纡尊降贵,利用我拜师的名义,名正言顺进入三清观。你怕身份曝露,竟利用宫寺老妪的苦楚为自己开脱!”
一桩桩、一件件,道尽宋城的诈谋奇计,道尽朝锦歌的心灰意冷。
“身为皇亲国戚又如何?!我没有母族、没有靠山,十几载只能在宫寺苟且偷生、被人欺凌。今日我不未雨绸缪,他日我的项上人头就会如现在一般被人胁制!”
宋城据理力争,争得面红耳赤。
“何事是真、何事是假?!你的嘴里可有一句真言?”
朝锦歌步步紧逼,手里紧握的剑力不觉加大几分,剑锋处逐渐有鲜血渗出,一滴、一滴往下坠。
“你恨被人利用,那日拜师若不是你贸然闯入,我们此生未必会有交集!你父亲早就知道我的身份却还是放纵你拜师,所以真正利用你的人到底是我,还是你父亲抑或整个朝家!”
宋城闭上双眼,他已是穷途末路,等待朝锦歌的最后审判。
朝锦歌“怨天怼地”,想要活得自在,自求出路。不降不灭,不做其附庸。可到头来,却还是为他人作裳,沦为一棋。
她吞声饮泣,怕被宋城戏谑,连哭都不敢肆意放声。朝锦歌手里的剑滑落在地,一声清脆,无声叹息。
宋城有所归,她朝锦歌所归何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