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以拿药方便为由,轻而易举得了王后殿内的令牌,在南岐王宫混得风生水起。
“璇姬,这次事情办得不错,他日阁主必有重赏。”阿若躺在主椅,嘴里叼着几粒花生米,惬意非凡。
“阿若姑娘言重了,阁主对璇姬有知遇之恩。若非阁主牵桥搭线,我和姐妹们不过是卑劣之人,何曾有此机会飞上枝头变凤凰,摇身一变,成了南岐王宫的主子。”璇姬坐于侧椅,胸中感激之情形于辞色。
璇姬生得水灵,一袭绯色纱衣,曼妙身材若隐若现,摇曳生姿。原先妙音阁阁主不过送了美人入了南岐王宫当了官妓。璇姬脱颖而出,深受勒朗宠幸,竟升了阶级,做了主位。
阿若良医的身份,也是璇姬派人故意散布,将阿若吹捧得天花乱坠,引诱智元帝姬入局。阿若也可名正言顺进入南岐王宫,既为杀宋境,也为谋其路。
“还是阿若姑娘有勇有谋,不出一日便将那王后哄的团团转,惟你是安。”璇姬不禁夸赞道。
阿若不以为然,“那王后日夜担忧生男生女,茶饭不思,必是寝食难安。如今我扯谎哄骗她,日夜以补品提神、吊着她的精气神,她当然觉着身子轻盈、安然无恙。”阿若哪会什么深闺秘术,不过是她一时兴起胡咧的。如今智元帝姬病急乱投医,将阿若的诊言视若瑰宝,十分器重阿若。
阿若话锋一转,“对了,三皇子宋境如今被关押在何处?你们可有所行动?”
璇姬开口道:“三皇子就被关押在普通牢狱之中,亲王勒朗看在王后娘娘的薄面上,从未对其有过任何严刑拷打。属下无能曾派人送去有毒的吃食,却不想还未激起多大水花就被三皇子识破。”
阿若若有所思,想来三皇子也不是等闲之辈。
他的命,她还得慢慢索、慢慢取。
未旦之时,嬷嬷挎着篮子从屋里出来,缓缓踏入灯火通明的牢狱中,狱守瞥见是王后身边的掌事嬷嬷,饶有自知之明,迅速退到铁门之外看守。
嬷嬷拿着狱守放在木桌上的钥匙,熟练地往牢狱深处走去,打开了最后一道狱门。
“殿下,老奴今日做了桂花酿,还请殿下尝尝,是不是当年的味道。”嬷嬷将篮子里的珍品摆了出来,悬悬而望。
宋境被囚数日,狱守碍着王后娘娘的薄情,从未对他有过刁难,乃至严刑拷打。嬷嬷每日亲自附送他的餐食,从不透露阿姊近况,他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那日下毒之人,阿姊可曾查出背后主谋?”
宋境舀起一勺桂花酿,又想起了前日的事。
前日狱守蓦地端了几碟小菜,说是受王后娘娘所托,特地送来餐食。
宋境望着那几碟南岐样式的菜品,自觉难以下咽、便没动过筷子。不想监狱年久失修,老鼠窸窸窣窣,偷吃了菜式,没过多久便没了动静。
宋境才觉出端倪,素日都是嬷嬷给他送膳,阿姊怎会放心派一个无名小卒前来?膳食都是嬷嬷亲手做的,怎会给他送南岐菜品?
有人假借王后娘娘的名义,实际却想要害了他的性命。
嬷嬷在一旁为宋境添菜,一边叹息道:“是老奴无能,没查出这背后主谋,那个婢女刚被揪出被饮鸠自尽,老奴无从下手啊。”
“阿姊,近来可好?勒朗没有为难她吧?”宋境顿了顿,他被关押的日子阿姊从未来看望过他,都是派嬷嬷嘘寒问暖。他只能躲在这暗室,却也帮不了她什么,不禁心中有愧。
“娘娘近来……近来身体无恙,勒朗在外亲征还未返还王宫。”嬷嬷心虚地低下了头,绞尽脑汁也得向宋境瞒住王后娘娘有孕之事。
宋境听闻,安下心来,才动了几勺桂花酿。“南岐行宫的地图,嬷嬷今日可带了?”
宋境自从被捕至今,从未放弃逃生的念头。他已经央求嬷嬷多时,嬷嬷怕他惹事生非,从未应允。
嬷嬷紧蹙眉头,苦苦训谕道:“殿下还是安生呆在狱内,才是万全之策;切莫臆想些乱七八糟的法子,这行宫看守森严,单凭你一人之力是出不去的!老奴只能供殿下吃穿舒坦些,旁的老奴也爱莫能助……”
嬷嬷的拒绝之意,不言而喻。
阿若一路周转紧跟着嬷嬷,终摸索到了三皇子收押之处。奈何门前守卫严密,不能硬闯,只能智取。
马革裹尸,白骨露野。
“将军,这城怕是守不住了……”莫涛手下的将士倚在城墙上,手里紧握着铁甲,包扎的绷带早已被鲜血浸染、疼意麻痹。
莫涛拥着兜鍪,敌军压境,他不能不应。
勒朗淡定神闲,看着侵上灰尘、残缺不堪的主城上,一脸不屑。“南岐亲王勒朗在此!钦佩莫将军将帅之才,只要莫将军率兵降于南岐王军,我可以既往不咎;聘莫将军为我南岐护法,为南岐效力!”
勒朗狂妄之言,引得南岐王军仰天大笑。嘲弄之语犹如定形利剑,已经精准刺中莫涛心脏,气数已衰。
“主将,他们不过挑衅,我们无须应战啊。”朝都残军日夜在刀尖上嗜血而战,前无粮草,后无援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莫涛身后是东躲西藏的黎民百姓,耳前是南岐大军压境的间不容发;抉择之时,刻不容缓。
守城人,领将心。
骁骑开前,元戎亲启。
莫涛一举踩上马蹬,端起长枪,直冲而去。
南岐谋士看着前方寥寥无几的朝都士兵,忙向勒朗阿谀曲从,“看来这莫涛将军誓死守城,如此顽梗不化者,用不得。吾王不如先回营帐,让南岐护法先行,拿下莫家军。”
勒朗毫不在乎,莫涛已是瓮中之鳖。
他伸个懒腰,坐回素舆,“也好,我身子也倦了。左右护法务必把莫涛的项上人头带回!我们再一醉方休!”
勒朗说完便退出了战场,去往南岐营帐。南岐左右护法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只为一战。
左护法身有九尺,手握战戟,一马当先。
一记勾啄直接向莫涛左肩袭去。莫涛以枪挡戟,借驾马之力,身姿环旋,躲过一击。战戟势大力沉,左护法一式刺击,又向莫涛的战马刺去。
战马受了伤,莫涛忍痛一掌,战马应声而倒,他凭着一个空翻坐上了左护法的战马,与其同马而行,避免了人仰马翻的惨状。
左护法人高马大来不及转头反攻,就被莫涛踹下马去。南岐右护法见左护法落了下风,心头一横,掏出七节鞭,就冲了过去。已然是坏了战场的规矩。
莫涛躲闪不及,背上重重挨了一鞭。右护法狡诈还想继续趁人之危时,手中的七节鞭被东面飞来一□□中,插在泥泞里。右护法没了武器,转身驾马混入南岐骑兵之中。
朝锦歌带队从东边及时赶到,她拔出自己红缨枪,宣战道:“南岐以多欺少,甚至背地偷袭,这就是南岐行军之道吗?!”
她轻拍驮着莫涛的战马,一声嘶鸣,战马带着莫涛往身后城中奔去。
她拔出锦歌剑,一挥即下,身后的骑兵逐队成群,朝着南岐王军杀去。朝锦歌挥剑入阵,起初只是将南岐士兵击倒败退,从未伤及要害之处。
战场战场风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心软不是弊病,上了战场却是致命。
南岐王军头顶盾牌,有攻有守,杀人如麻。一时之间,令人作呕的血腥气弥漫残空,与硝烟同伴。
朝锦歌动心忍性,不再顾忌他人性命,在南岐王军堆里杀红了眼。血光恍若细雨,洋洋洒洒,溅在她的枪上、盔甲上和脸上。
东面朝锦歌带队已经陷入鏖战,西面莫殇和宋城领着大部队,趁虚而入;给南岐王军唱一出左右夹击。
莫殇凌剑而下,直捣南岐左右护法。右护法见形势不利,呐喊道:“朝都驰援已到,南岐王军不可恋战,快行撤退!”右护法隐于骑兵之中,企图瞒山过海。
莫殇紧随其下,右护法被变阵乱了方寸,莫殇横空一剑,刺进了他的右膛。
“你记住,这一剑你是替我父亲朝都将军莫涛所受!”莫殇又是一脚将南岐右护法踹下马去,不留情面。
宋城带着几个士兵将莫家军的旌旗挥扬在空中,莫家军、朝都将士气大增,挥刀斩杀,一扫阴霾。
驰援是底气,城池是底线。
莫殇缁衣银甲,只要有他坐镇,除非踏过他的尸身,否则身后的城池断不会让南岐人逾越半步!
南岐王军暂时落败,退居境外。
莫殇也带队收兵,如今敌暗我明,万不能逞一时之勇。
莫涛背部受击,血肉模糊,躺在营帐中,眼神却一直望着帐外,期盼我军归来。
“父亲,孩儿不孝!路上耽搁了行程,这才匆匆赶来支援!”
莫殇见父亲卧在病榻上,自责之意涌上心来。
“君主封我为镇南将军,师父辅佐,亲率八千莫家军,征讨南岐,平治天下。”莫殇跪在父亲榻下,双手呈上诏书。
莫涛眼里的激赏涌落,彼时他不再只是主帅,更是莫殇的父亲。
那是一个父亲对孩子莫大的认可和欣慰。
“璇姬,这次事情办得不错,他日阁主必有重赏。”阿若躺在主椅,嘴里叼着几粒花生米,惬意非凡。
“阿若姑娘言重了,阁主对璇姬有知遇之恩。若非阁主牵桥搭线,我和姐妹们不过是卑劣之人,何曾有此机会飞上枝头变凤凰,摇身一变,成了南岐王宫的主子。”璇姬坐于侧椅,胸中感激之情形于辞色。
璇姬生得水灵,一袭绯色纱衣,曼妙身材若隐若现,摇曳生姿。原先妙音阁阁主不过送了美人入了南岐王宫当了官妓。璇姬脱颖而出,深受勒朗宠幸,竟升了阶级,做了主位。
阿若良医的身份,也是璇姬派人故意散布,将阿若吹捧得天花乱坠,引诱智元帝姬入局。阿若也可名正言顺进入南岐王宫,既为杀宋境,也为谋其路。
“还是阿若姑娘有勇有谋,不出一日便将那王后哄的团团转,惟你是安。”璇姬不禁夸赞道。
阿若不以为然,“那王后日夜担忧生男生女,茶饭不思,必是寝食难安。如今我扯谎哄骗她,日夜以补品提神、吊着她的精气神,她当然觉着身子轻盈、安然无恙。”阿若哪会什么深闺秘术,不过是她一时兴起胡咧的。如今智元帝姬病急乱投医,将阿若的诊言视若瑰宝,十分器重阿若。
阿若话锋一转,“对了,三皇子宋境如今被关押在何处?你们可有所行动?”
璇姬开口道:“三皇子就被关押在普通牢狱之中,亲王勒朗看在王后娘娘的薄面上,从未对其有过任何严刑拷打。属下无能曾派人送去有毒的吃食,却不想还未激起多大水花就被三皇子识破。”
阿若若有所思,想来三皇子也不是等闲之辈。
他的命,她还得慢慢索、慢慢取。
未旦之时,嬷嬷挎着篮子从屋里出来,缓缓踏入灯火通明的牢狱中,狱守瞥见是王后身边的掌事嬷嬷,饶有自知之明,迅速退到铁门之外看守。
嬷嬷拿着狱守放在木桌上的钥匙,熟练地往牢狱深处走去,打开了最后一道狱门。
“殿下,老奴今日做了桂花酿,还请殿下尝尝,是不是当年的味道。”嬷嬷将篮子里的珍品摆了出来,悬悬而望。
宋境被囚数日,狱守碍着王后娘娘的薄情,从未对他有过刁难,乃至严刑拷打。嬷嬷每日亲自附送他的餐食,从不透露阿姊近况,他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那日下毒之人,阿姊可曾查出背后主谋?”
宋境舀起一勺桂花酿,又想起了前日的事。
前日狱守蓦地端了几碟小菜,说是受王后娘娘所托,特地送来餐食。
宋境望着那几碟南岐样式的菜品,自觉难以下咽、便没动过筷子。不想监狱年久失修,老鼠窸窸窣窣,偷吃了菜式,没过多久便没了动静。
宋境才觉出端倪,素日都是嬷嬷给他送膳,阿姊怎会放心派一个无名小卒前来?膳食都是嬷嬷亲手做的,怎会给他送南岐菜品?
有人假借王后娘娘的名义,实际却想要害了他的性命。
嬷嬷在一旁为宋境添菜,一边叹息道:“是老奴无能,没查出这背后主谋,那个婢女刚被揪出被饮鸠自尽,老奴无从下手啊。”
“阿姊,近来可好?勒朗没有为难她吧?”宋境顿了顿,他被关押的日子阿姊从未来看望过他,都是派嬷嬷嘘寒问暖。他只能躲在这暗室,却也帮不了她什么,不禁心中有愧。
“娘娘近来……近来身体无恙,勒朗在外亲征还未返还王宫。”嬷嬷心虚地低下了头,绞尽脑汁也得向宋境瞒住王后娘娘有孕之事。
宋境听闻,安下心来,才动了几勺桂花酿。“南岐行宫的地图,嬷嬷今日可带了?”
宋境自从被捕至今,从未放弃逃生的念头。他已经央求嬷嬷多时,嬷嬷怕他惹事生非,从未应允。
嬷嬷紧蹙眉头,苦苦训谕道:“殿下还是安生呆在狱内,才是万全之策;切莫臆想些乱七八糟的法子,这行宫看守森严,单凭你一人之力是出不去的!老奴只能供殿下吃穿舒坦些,旁的老奴也爱莫能助……”
嬷嬷的拒绝之意,不言而喻。
阿若一路周转紧跟着嬷嬷,终摸索到了三皇子收押之处。奈何门前守卫严密,不能硬闯,只能智取。
马革裹尸,白骨露野。
“将军,这城怕是守不住了……”莫涛手下的将士倚在城墙上,手里紧握着铁甲,包扎的绷带早已被鲜血浸染、疼意麻痹。
莫涛拥着兜鍪,敌军压境,他不能不应。
勒朗淡定神闲,看着侵上灰尘、残缺不堪的主城上,一脸不屑。“南岐亲王勒朗在此!钦佩莫将军将帅之才,只要莫将军率兵降于南岐王军,我可以既往不咎;聘莫将军为我南岐护法,为南岐效力!”
勒朗狂妄之言,引得南岐王军仰天大笑。嘲弄之语犹如定形利剑,已经精准刺中莫涛心脏,气数已衰。
“主将,他们不过挑衅,我们无须应战啊。”朝都残军日夜在刀尖上嗜血而战,前无粮草,后无援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莫涛身后是东躲西藏的黎民百姓,耳前是南岐大军压境的间不容发;抉择之时,刻不容缓。
守城人,领将心。
骁骑开前,元戎亲启。
莫涛一举踩上马蹬,端起长枪,直冲而去。
南岐谋士看着前方寥寥无几的朝都士兵,忙向勒朗阿谀曲从,“看来这莫涛将军誓死守城,如此顽梗不化者,用不得。吾王不如先回营帐,让南岐护法先行,拿下莫家军。”
勒朗毫不在乎,莫涛已是瓮中之鳖。
他伸个懒腰,坐回素舆,“也好,我身子也倦了。左右护法务必把莫涛的项上人头带回!我们再一醉方休!”
勒朗说完便退出了战场,去往南岐营帐。南岐左右护法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只为一战。
左护法身有九尺,手握战戟,一马当先。
一记勾啄直接向莫涛左肩袭去。莫涛以枪挡戟,借驾马之力,身姿环旋,躲过一击。战戟势大力沉,左护法一式刺击,又向莫涛的战马刺去。
战马受了伤,莫涛忍痛一掌,战马应声而倒,他凭着一个空翻坐上了左护法的战马,与其同马而行,避免了人仰马翻的惨状。
左护法人高马大来不及转头反攻,就被莫涛踹下马去。南岐右护法见左护法落了下风,心头一横,掏出七节鞭,就冲了过去。已然是坏了战场的规矩。
莫涛躲闪不及,背上重重挨了一鞭。右护法狡诈还想继续趁人之危时,手中的七节鞭被东面飞来一□□中,插在泥泞里。右护法没了武器,转身驾马混入南岐骑兵之中。
朝锦歌带队从东边及时赶到,她拔出自己红缨枪,宣战道:“南岐以多欺少,甚至背地偷袭,这就是南岐行军之道吗?!”
她轻拍驮着莫涛的战马,一声嘶鸣,战马带着莫涛往身后城中奔去。
她拔出锦歌剑,一挥即下,身后的骑兵逐队成群,朝着南岐王军杀去。朝锦歌挥剑入阵,起初只是将南岐士兵击倒败退,从未伤及要害之处。
战场战场风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心软不是弊病,上了战场却是致命。
南岐王军头顶盾牌,有攻有守,杀人如麻。一时之间,令人作呕的血腥气弥漫残空,与硝烟同伴。
朝锦歌动心忍性,不再顾忌他人性命,在南岐王军堆里杀红了眼。血光恍若细雨,洋洋洒洒,溅在她的枪上、盔甲上和脸上。
东面朝锦歌带队已经陷入鏖战,西面莫殇和宋城领着大部队,趁虚而入;给南岐王军唱一出左右夹击。
莫殇凌剑而下,直捣南岐左右护法。右护法见形势不利,呐喊道:“朝都驰援已到,南岐王军不可恋战,快行撤退!”右护法隐于骑兵之中,企图瞒山过海。
莫殇紧随其下,右护法被变阵乱了方寸,莫殇横空一剑,刺进了他的右膛。
“你记住,这一剑你是替我父亲朝都将军莫涛所受!”莫殇又是一脚将南岐右护法踹下马去,不留情面。
宋城带着几个士兵将莫家军的旌旗挥扬在空中,莫家军、朝都将士气大增,挥刀斩杀,一扫阴霾。
驰援是底气,城池是底线。
莫殇缁衣银甲,只要有他坐镇,除非踏过他的尸身,否则身后的城池断不会让南岐人逾越半步!
南岐王军暂时落败,退居境外。
莫殇也带队收兵,如今敌暗我明,万不能逞一时之勇。
莫涛背部受击,血肉模糊,躺在营帐中,眼神却一直望着帐外,期盼我军归来。
“父亲,孩儿不孝!路上耽搁了行程,这才匆匆赶来支援!”
莫殇见父亲卧在病榻上,自责之意涌上心来。
“君主封我为镇南将军,师父辅佐,亲率八千莫家军,征讨南岐,平治天下。”莫殇跪在父亲榻下,双手呈上诏书。
莫涛眼里的激赏涌落,彼时他不再只是主帅,更是莫殇的父亲。
那是一个父亲对孩子莫大的认可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