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看清了?右护法当真受了伤?”智元帝姬坐在软塌上,问道。
嬷嬷边给她捶腿边答道:“奴看得真切,还特地旁敲侧击盘问了一名侍卫。那侍卫有心遮掩,但奴还是将来龙去脉套了出来。说是朝都派了援兵,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右护法这才受了伤。”
“那勒朗呢?若是他也……”智元帝姬眼里闪过厉色,她巴不得勒朗惨死于战场,为她腹中之子扫清障碍。
嬷嬷犹豫片刻,眼神飘忽不定,言外之意已显。智元帝姬自知事不如她愿,断了兴致,又将话语扯上了胞弟宋境身上。
“境儿最近如何?”
“殿下还是老样子,自上回下毒之事后,他的膳食只由老奴一人经手,再无旁人伺候。只是……”嬷嬷支支吾吾,没敢将下半截话呈上。
“只是殿下一直催着老奴,他想要南岐行宫的地图,但老奴从未应允。”嬷嬷思量再三,没有瞒着智元帝姬。
“好端端的他要南岐行宫的地图做甚?!本宫如今在南岐行宫立足已然不易,本宫不仅保全了他的性命甚至为他免了刑罚,他还有何不满?!在朝都他有母后宠着护着,怎知本宫远嫁之苦?父君真是糊涂,怎会派他有勇无谋之辈领兵?”
智元帝姬仰起身子,大逆不道之言从她口中快意蹦出,不满之情,早已从她遵循君令、与南岐和亲之时就已埋下。愈演愈烈,愈演愈烈,她终是要与母族愈行愈远。
嬷嬷贴心为智元帝姬护上了腰,“王后娘娘莫恼,如今殿下被困于牢狱之中,除了老奴再无旁人。殿下只能安分守己地卧在牢里,掀不起惊涛骇浪。”
“医师阿若特来为王后娘娘奉上汤药。”阿若在殿外请求拜见。
智元帝姬立刻与嬷嬷互换了眼神,假意无事发生。
“进来吧。”智元帝姬恢复如初,坐在软塌上,拨弄着秀发。
阿若弓着身子,将托盘里的药碗呈了上去。
这碗还未经由智元帝姬之手,却被嬷嬷稳当接住。她熟练地掏出银针,当下验明苦涩的汤药是否沾了世俗之人的恶意,抑或有心之人的故意为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智元帝姬夕惕若厉,不论从何处送来的吃穿用度,她都要派人如此查验一番,才能心安。
“娘娘,无毒。”嬷嬷确认完汤药的状态后,将银针收回,这碗汤药才能流经智元帝姬之手。
阿若为智元帝姬调理身子已有数日,以气血补身,智元帝姬的精神也足了不少,对阿若的信任更是深了几分。
智元帝姬将药一饮而尽,阿若端着空碗才出了殿。她在殿外已经等了多时,自是将智元帝姬与嬷嬷密言尽收耳畔。
阿若跟踪嬷嬷多日,早已摸透嬷嬷与三皇子宋境碰头之时。她正愁如何趁机入狱,取宋境性命;现在她知晓宋境脱困心切,又无人相助,她何不“助”他一臂之力,让他自己逃出狱中。那时她要杀要剐,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
隔日清晨,阿若按照惯例为智元帝姬请平安脉。
“王后娘娘脉象平稳,近来可还有此前的症状?”阿若号完脉,假意关怀道。
智元帝姬托着身子,沉思道:“近来本宫胃口尚佳,平时尝些开胃小菜就断了食欲,如今算上每日膳食还能再吃一碟点心。心悸躁闷倒是不常见了,原先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现在一觉也能睡至巳时。”智元帝姬从前的症状,在阿若的调养下,不攻自破。
智元帝姬越发觉着自己花费数金,没有请错人。阿若剑时机成熟,假人辞色,开口道:“阿若还有一事相求,还请王后娘娘恩准。”
阿若进宫至今,从未开口求过什么恩典。自然勾起了智元帝姬的兴致。
“王后娘娘身份尊贵,阿若不过一介民间游医,靠着家传的医术谋生。若是能得王后娘娘恩典,赐自于阿若,得以将阿若家传医术发扬光大,阿若万死不辞。”阿若之言看似祈求智元帝姬的赐字恩典,曲意逢迎;实则尽显谄媚之姿,唯一上当受骗者仍是智元帝姬。
“他日世子降生,阿若定当竭尽全力,为王后娘娘和世子效力。”阿若再叩首,“情真意切”。
智元帝姬迷离在世子的南柯一梦中,彻底没了戒心。智元帝姬踱步至桌台边上,取起随意摆放的墨笔,手不停挥,秀丽的笔锋藏在字里行间,而她自己也落于阿若的陷阱之中。
“多谢娘娘赏赐!”阿若跪接智元帝姬的字帖。
让智元帝姬赐字不过是个幌子,既能加深智元帝姬对她的信任,又能达到她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阿若疾步回了自己的住处,随意从台上抽出几张宣纸,提起笔杆,照着智元帝姬的字迹,临摹练了几张。她混世多年,临摹他人字迹不在话下。不过一刻,她的字体与智元帝姬的已有七八分相像。
阿若拭去额头上冒出的细汗,将手也擦拭干净,才从上锁的柜子里拿出绢帛,上面绘制的便是宋境心心念念的南岐行宫路径。这份地图从未示人,还是璇姬使计从勒朗殿里偷来的。
阿若盯着智元帝姬的字样,心摹手追,在绢帛留下她想要借智元帝姬的手,向宋境传递错误的讯息。不为放他逃出生天,只为置他死地。
“嬷嬷,王后娘娘用完晚膳后想尝尝朝都的桂花酿,阿若对殿内事务生疏,劳烦嬷嬷亲自去殿里一趟。”阿若掐准了时辰,特意赶在嬷嬷要去狱里探望宋境的时候,找了好由头支开她。
嬷嬷对阿若一直存有防备,嘴上应着,不仅不忙,把手里的食盒掩在桌下,才随着阿若去了王后殿里。阿若走在跟前,在殿外候着,没随嬷嬷一起入殿。
嬷嬷前脚进了殿,阿若后手就轻车熟道钻进了嬷嬷屋里。她打开食盒,将绢帛粘在食盒底部,阿若在房中试过,用鱼鳔胶糊住绢帛的四角,不出一炷香,绢帛便会自动脱落,悄无声息。
阿若把食盒归回原处,一个侧身退出了嬷嬷屋外。
嬷嬷伺候着智元帝姬用了些桂花酿,才从殿里出来。迫近给三皇子送饭的时辰,嬷嬷提着食盒,往南岐牢狱的方向走去。
宋境盘腿坐在桌边,执笔在纸上默写经文,草铺上已经置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纸张。
心不静者,自渡难行,他渡不成。
宋境转了转酸痛的手腕,如今他陷身囹圄,唯一能打发时间的事不过如此。
“殿下,今日奴候着帝姬,来迟了些。”
看守的侍卫为嬷嬷打开狱房,眼里透着对宋境所作所为的嘲弄。
宋境一笑了之,现在他除了能和嬷嬷说话解闷外,别无他需。
嬷嬷放下食盒,从里面端出肉汤和素面,放在桌上。
“奴想着殿下好几日没吃上肉食,今儿早特意炖了些肉,拌上素面,殿下尝尝,爱不爱吃。若是殿下喜欢,奴明日再多做些送来。”嬷嬷一边说道,一边从袖口翻出一根银针,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将筷子呈给宋境。
宋境端着筷子,闻着肉汁儿的香醇,用肉汁浇灌在素面上,随意搅拌几下,夹了几筷子连忙送进嘴里。
肉香四溢,连带着一旁的侍卫都翻着白眼儿吞咽了好几次唾沫星子。他扣着钥匙在铁栏上随意敲了敲,弄出声响,“好没好,兄弟们也等着开饭呢!”厌烦之意,溢于言表。
朝都三皇子又如何?还是他们南岐的阶下囚?要不是依靠着他与王后娘娘的血亲联系,凭着新任者的铁血手段,他这点弱身板,早就该在乱葬岗喂狼了,哪里还能在此“作威作福”,吃上肉汤面?
简直天方夜谭。
侍卫不依不饶,还往一旁吐了一口唾沫,就要动手赶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嬷嬷还想将其拉到一边,好言相劝,为宋境争取些时间,反倒是宋境先开了口。
“嬷嬷还要伺候阿姊沐浴更衣,不如早些回去,明日再收了碗筷?”宋境没有被侍卫轻蔑的举动激恼,反倒是给嬷嬷奉上了台阶。
嬷嬷起身行礼,顺势而下。“那奴今日就回去了,夜里有风,殿下别忘了添上老奴带来的厚服,在这牢狱之中,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嬷嬷三步一回头,还是放心不下。又转身往宋境的草埔垫上了一层被褥,这才安心。
侍卫不敢当着嬷嬷面儿大声宣泄,趁着嬷嬷出了监狱,锁上宋境狱门时,骂骂咧咧道:“不过是王后娘娘身边的一条狗,拿腔作势的给谁看!”
宋境撂下碗筷,嬷嬷原先是凤鸾殿的管事嬷嬷,自小看着他和阿姊长大,劳心费力,宋境早已将她视作亲人一般。
“你口中的王后娘娘是朝都帝姬,南岐王明媒正娶,入南岐行宫!你是南岐王宫的侍卫,自然臣服于王后旨意。你口中所谓拿腔拿调的泥猪疥狗之辈,骂得不过是你自己罢了!”
宋境情绪过激,眼睛也染上了猩红。他是阶下囚一个,流言蜚语只当是左耳进右耳出,无关痛痒。嬷嬷忠心耿耿,凭何受此滥骂?
争言过后,宋城瘫坐在草铺上,只觉无力。
夹缝中的绢帛,抓住了他的视线。
侍卫们都凑着点放饭,哪里有闲工夫搭理他。他捻起绢帛藏在草铺下,往后一躺,整个人都睡在了上面。他侧着身子,即使侍卫从外面巡查,也不能睹见他的正脸。
宋境铺下抽出绢帛,混混沌沌,他借着油光才能依稀辨认出绢帛上面的字样。他瞪大双眼,手指不断摩挲着绢帛的字迹,又不敢发出声响,生怕引人猜忌。
这是阿姊的字迹,绢帛描绘的亦是南岐行宫的地图。可他原先向嬷嬷开口寻求地图之时,又被嬷嬷严词拒绝,他不懂阿姊大费周章,向自己传送行宫地图,意欲为何?
嬷嬷边给她捶腿边答道:“奴看得真切,还特地旁敲侧击盘问了一名侍卫。那侍卫有心遮掩,但奴还是将来龙去脉套了出来。说是朝都派了援兵,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右护法这才受了伤。”
“那勒朗呢?若是他也……”智元帝姬眼里闪过厉色,她巴不得勒朗惨死于战场,为她腹中之子扫清障碍。
嬷嬷犹豫片刻,眼神飘忽不定,言外之意已显。智元帝姬自知事不如她愿,断了兴致,又将话语扯上了胞弟宋境身上。
“境儿最近如何?”
“殿下还是老样子,自上回下毒之事后,他的膳食只由老奴一人经手,再无旁人伺候。只是……”嬷嬷支支吾吾,没敢将下半截话呈上。
“只是殿下一直催着老奴,他想要南岐行宫的地图,但老奴从未应允。”嬷嬷思量再三,没有瞒着智元帝姬。
“好端端的他要南岐行宫的地图做甚?!本宫如今在南岐行宫立足已然不易,本宫不仅保全了他的性命甚至为他免了刑罚,他还有何不满?!在朝都他有母后宠着护着,怎知本宫远嫁之苦?父君真是糊涂,怎会派他有勇无谋之辈领兵?”
智元帝姬仰起身子,大逆不道之言从她口中快意蹦出,不满之情,早已从她遵循君令、与南岐和亲之时就已埋下。愈演愈烈,愈演愈烈,她终是要与母族愈行愈远。
嬷嬷贴心为智元帝姬护上了腰,“王后娘娘莫恼,如今殿下被困于牢狱之中,除了老奴再无旁人。殿下只能安分守己地卧在牢里,掀不起惊涛骇浪。”
“医师阿若特来为王后娘娘奉上汤药。”阿若在殿外请求拜见。
智元帝姬立刻与嬷嬷互换了眼神,假意无事发生。
“进来吧。”智元帝姬恢复如初,坐在软塌上,拨弄着秀发。
阿若弓着身子,将托盘里的药碗呈了上去。
这碗还未经由智元帝姬之手,却被嬷嬷稳当接住。她熟练地掏出银针,当下验明苦涩的汤药是否沾了世俗之人的恶意,抑或有心之人的故意为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智元帝姬夕惕若厉,不论从何处送来的吃穿用度,她都要派人如此查验一番,才能心安。
“娘娘,无毒。”嬷嬷确认完汤药的状态后,将银针收回,这碗汤药才能流经智元帝姬之手。
阿若为智元帝姬调理身子已有数日,以气血补身,智元帝姬的精神也足了不少,对阿若的信任更是深了几分。
智元帝姬将药一饮而尽,阿若端着空碗才出了殿。她在殿外已经等了多时,自是将智元帝姬与嬷嬷密言尽收耳畔。
阿若跟踪嬷嬷多日,早已摸透嬷嬷与三皇子宋境碰头之时。她正愁如何趁机入狱,取宋境性命;现在她知晓宋境脱困心切,又无人相助,她何不“助”他一臂之力,让他自己逃出狱中。那时她要杀要剐,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
隔日清晨,阿若按照惯例为智元帝姬请平安脉。
“王后娘娘脉象平稳,近来可还有此前的症状?”阿若号完脉,假意关怀道。
智元帝姬托着身子,沉思道:“近来本宫胃口尚佳,平时尝些开胃小菜就断了食欲,如今算上每日膳食还能再吃一碟点心。心悸躁闷倒是不常见了,原先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现在一觉也能睡至巳时。”智元帝姬从前的症状,在阿若的调养下,不攻自破。
智元帝姬越发觉着自己花费数金,没有请错人。阿若剑时机成熟,假人辞色,开口道:“阿若还有一事相求,还请王后娘娘恩准。”
阿若进宫至今,从未开口求过什么恩典。自然勾起了智元帝姬的兴致。
“王后娘娘身份尊贵,阿若不过一介民间游医,靠着家传的医术谋生。若是能得王后娘娘恩典,赐自于阿若,得以将阿若家传医术发扬光大,阿若万死不辞。”阿若之言看似祈求智元帝姬的赐字恩典,曲意逢迎;实则尽显谄媚之姿,唯一上当受骗者仍是智元帝姬。
“他日世子降生,阿若定当竭尽全力,为王后娘娘和世子效力。”阿若再叩首,“情真意切”。
智元帝姬迷离在世子的南柯一梦中,彻底没了戒心。智元帝姬踱步至桌台边上,取起随意摆放的墨笔,手不停挥,秀丽的笔锋藏在字里行间,而她自己也落于阿若的陷阱之中。
“多谢娘娘赏赐!”阿若跪接智元帝姬的字帖。
让智元帝姬赐字不过是个幌子,既能加深智元帝姬对她的信任,又能达到她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阿若疾步回了自己的住处,随意从台上抽出几张宣纸,提起笔杆,照着智元帝姬的字迹,临摹练了几张。她混世多年,临摹他人字迹不在话下。不过一刻,她的字体与智元帝姬的已有七八分相像。
阿若拭去额头上冒出的细汗,将手也擦拭干净,才从上锁的柜子里拿出绢帛,上面绘制的便是宋境心心念念的南岐行宫路径。这份地图从未示人,还是璇姬使计从勒朗殿里偷来的。
阿若盯着智元帝姬的字样,心摹手追,在绢帛留下她想要借智元帝姬的手,向宋境传递错误的讯息。不为放他逃出生天,只为置他死地。
“嬷嬷,王后娘娘用完晚膳后想尝尝朝都的桂花酿,阿若对殿内事务生疏,劳烦嬷嬷亲自去殿里一趟。”阿若掐准了时辰,特意赶在嬷嬷要去狱里探望宋境的时候,找了好由头支开她。
嬷嬷对阿若一直存有防备,嘴上应着,不仅不忙,把手里的食盒掩在桌下,才随着阿若去了王后殿里。阿若走在跟前,在殿外候着,没随嬷嬷一起入殿。
嬷嬷前脚进了殿,阿若后手就轻车熟道钻进了嬷嬷屋里。她打开食盒,将绢帛粘在食盒底部,阿若在房中试过,用鱼鳔胶糊住绢帛的四角,不出一炷香,绢帛便会自动脱落,悄无声息。
阿若把食盒归回原处,一个侧身退出了嬷嬷屋外。
嬷嬷伺候着智元帝姬用了些桂花酿,才从殿里出来。迫近给三皇子送饭的时辰,嬷嬷提着食盒,往南岐牢狱的方向走去。
宋境盘腿坐在桌边,执笔在纸上默写经文,草铺上已经置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纸张。
心不静者,自渡难行,他渡不成。
宋境转了转酸痛的手腕,如今他陷身囹圄,唯一能打发时间的事不过如此。
“殿下,今日奴候着帝姬,来迟了些。”
看守的侍卫为嬷嬷打开狱房,眼里透着对宋境所作所为的嘲弄。
宋境一笑了之,现在他除了能和嬷嬷说话解闷外,别无他需。
嬷嬷放下食盒,从里面端出肉汤和素面,放在桌上。
“奴想着殿下好几日没吃上肉食,今儿早特意炖了些肉,拌上素面,殿下尝尝,爱不爱吃。若是殿下喜欢,奴明日再多做些送来。”嬷嬷一边说道,一边从袖口翻出一根银针,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将筷子呈给宋境。
宋境端着筷子,闻着肉汁儿的香醇,用肉汁浇灌在素面上,随意搅拌几下,夹了几筷子连忙送进嘴里。
肉香四溢,连带着一旁的侍卫都翻着白眼儿吞咽了好几次唾沫星子。他扣着钥匙在铁栏上随意敲了敲,弄出声响,“好没好,兄弟们也等着开饭呢!”厌烦之意,溢于言表。
朝都三皇子又如何?还是他们南岐的阶下囚?要不是依靠着他与王后娘娘的血亲联系,凭着新任者的铁血手段,他这点弱身板,早就该在乱葬岗喂狼了,哪里还能在此“作威作福”,吃上肉汤面?
简直天方夜谭。
侍卫不依不饶,还往一旁吐了一口唾沫,就要动手赶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嬷嬷还想将其拉到一边,好言相劝,为宋境争取些时间,反倒是宋境先开了口。
“嬷嬷还要伺候阿姊沐浴更衣,不如早些回去,明日再收了碗筷?”宋境没有被侍卫轻蔑的举动激恼,反倒是给嬷嬷奉上了台阶。
嬷嬷起身行礼,顺势而下。“那奴今日就回去了,夜里有风,殿下别忘了添上老奴带来的厚服,在这牢狱之中,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嬷嬷三步一回头,还是放心不下。又转身往宋境的草埔垫上了一层被褥,这才安心。
侍卫不敢当着嬷嬷面儿大声宣泄,趁着嬷嬷出了监狱,锁上宋境狱门时,骂骂咧咧道:“不过是王后娘娘身边的一条狗,拿腔作势的给谁看!”
宋境撂下碗筷,嬷嬷原先是凤鸾殿的管事嬷嬷,自小看着他和阿姊长大,劳心费力,宋境早已将她视作亲人一般。
“你口中的王后娘娘是朝都帝姬,南岐王明媒正娶,入南岐行宫!你是南岐王宫的侍卫,自然臣服于王后旨意。你口中所谓拿腔拿调的泥猪疥狗之辈,骂得不过是你自己罢了!”
宋境情绪过激,眼睛也染上了猩红。他是阶下囚一个,流言蜚语只当是左耳进右耳出,无关痛痒。嬷嬷忠心耿耿,凭何受此滥骂?
争言过后,宋城瘫坐在草铺上,只觉无力。
夹缝中的绢帛,抓住了他的视线。
侍卫们都凑着点放饭,哪里有闲工夫搭理他。他捻起绢帛藏在草铺下,往后一躺,整个人都睡在了上面。他侧着身子,即使侍卫从外面巡查,也不能睹见他的正脸。
宋境铺下抽出绢帛,混混沌沌,他借着油光才能依稀辨认出绢帛上面的字样。他瞪大双眼,手指不断摩挲着绢帛的字迹,又不敢发出声响,生怕引人猜忌。
这是阿姊的字迹,绢帛描绘的亦是南岐行宫的地图。可他原先向嬷嬷开口寻求地图之时,又被嬷嬷严词拒绝,他不懂阿姊大费周章,向自己传送行宫地图,意欲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