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关死劫,轮回万千。
郾城城主李郾胸怀大义,为国捐躯,成了人人称道的忠诚之士;郾城城主贪生怕死,唯利是图,一枪毙命,成了人人叫骂的乱臣贼子。
朝锦歌卧在榻上,昏迷不醒,已有数日。她为杀瑶城城主,错失了躲避箭矢的时机,右膛中箭,倒在了瑶城门下。瑶城城主被红缨□□中,身体失了定力,笔直从瑶城城墙摔下,血肉模糊。上一秒他嘴里的胡语狂言,还在风中泠冽;下一秒就成了黄泉之下的鬼魂,令人唏嘘。
擒贼先擒王。魁山寨一事前车之鉴,宋城断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瑶城兵将也曾是朝都兵力,蓦然倒戈或受瑶城城主胁迫挑拨,未必真心实意,背叛母国。瑶城城主身亡,他们没了权利的阻碍和压制,如同乱风浮萍,失了根。
“瑶城城主已死,南岐已败,你们降还是不降?!”
宋城深知此言的底气,是朝锦歌几乎用命搏来的。那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将瑶城拿下!
朝锦歌轻咳了一声,身体的抽动牵引胸口的伤,就像是硬石碾压过她的右膛,钻心刺骨。朝锦歌发出的声响彻底将宋城从回忆中唤了回来。
宋城立刻从座椅上弹起,侧着身子歪着头,哪怕是朝锦歌微弱的呼吸声,他都不敢错过。
朝锦歌尝试着抬手,又被宋城眼疾手快轻拍了下去。
宋城上了火气,“我看你当真是不要命了!为了一个奸臣,差点丢了你自己的性命!要不是那侍卫的箭法走了眼,加上郾城城主留了后手,你还能安然无恙地躺在这里吗?!”
朝锦歌刚从沉睡的状态复苏,神志未清,冷不丁又被宋城对准矛头,“臭骂”了一通,惙怛伤悴。
宋城还存着千言万语的叱喝,明明有多种手段让瑶城城主收惩,朝锦歌偏偏选择了最冒险的法子。毫厘丝忽,连她自己的性命都不得保全。为这种人葬身,何足道哉?
“如今,我们在何处?”朝锦歌察言观色,只求能转移宋城的怒意。
“我们现在在瑶城。瑶城城主已死,南岐兵败退居边境之后,我军优待战俘,瑶城守卫为了瑶城中亲朋的羁绊,没有不降的道理。你的伤势不得耽搁,瑶城城门大敞,现已重归朝都管护之下。此事已过数日,瑶城守卫迭代,全部换上了朝都的亲信,瑶城百姓亦在外面管辖之内。如今的瑶城,密不透风。”
宋城消愁破闷,对着朝锦歌的眼神又变得柔和起来。
“那你刚才说李城主留了后手,是什么意思?”
朝锦歌犹如认真听讲的学子,不放过宋城话里的点滴。
“郾城城主在你盔内内绣了软甲,危难之际帮你挡了致命的箭矢。”宋城没好气地说道。
朝锦歌兜兜转转,又“噗通”绕进宋城的雷池。
“原来是城主救了我一命……”
原来寻死觅活被朝锦歌所“唤醒”的名家闺秀,一直是慧心巧思的女中豪杰。
“想来今日便是行刑之日了。”
宋城这些日子在朝锦歌榻前频繁走动,提及李欢,才想起今日的行程。
“行刑之日?”
“君主已然下令,南岐左护法当斩首示众,示我军威,祭奠冤魂。”
南岐左护法被朝都所俘,南岐“沉心静气”、无所作为,早已将其视为弃子,踢出了局。
“午时三刻问斩,血债血偿。”
***
南岐左护法双膝跪地,破烂的衣服上布满血污。身高九尺有如何?还是得委身倒在这断头台处。
瑶城中小有名气的评书老者,在台下随便搭了一个简易摊子,中气十足,高亮的嗓音混着流言蜚语,娓娓道来。
李欢换了一声行头,将身上褐色的披风摘了下来,搭在手上,藏在披风下的绯裙露了相,突兀在人群堆里。
还未到时辰。
朝锦歌伤势过重,还不能下榻。莫殇安排了两个将士抬来担架,宋城看护着,一路将她带进了刑场外侧。
“带上来!”
行刑之人没有冲着左护法吼叫,另一个人带着脚铐,蒙着脑袋,被押上了台。
“这是?”
朝锦歌不明所以,她不知今日受刑还有旁人。
“这是那日,妄图射杀、取你性命的人。”
不过片刻,朝锦歌竟然从宋城的脸上读出了狠戾。这是第一次,朝锦歌怕他。
刽子手就位,熟稔地揣起鬼头刀,嘴里的烈酒吹散开了花儿,炸泵在刀面上,映出了受刑之人的嘴脸。
手起刀落,刽子手不给其喘息之机,人头落地。
鲜血喷涌,甚至溅在了些许围观百姓的身上,还带着热气儿,无一不叫骂着晦气。
叛国重罪,杀一儆百。
刽子手转动胳膊肘,又面向了南岐左护法。左护法曾也是帅将之才,竟也会怕生死。
鬼头刀举过头顶,生死已定。
“且慢!”
李欢抛下披风就上了台,寥寥几步,却像是编排过一般。
“南岐残杀郾城百姓、先城主,今日这一程当由我送他上路!”
李欢拦住刽子手的行动,俯身压着左护法的头颅,她必定要亲自为父报仇。
南岐左护法横着眼,克制住身躯的颤动,嘴硬道:“郾城老儿不尊南岐,杀头祭旗便是他的下场!不想我威名一世,竟然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侮辱之言,毁人清白,究因可悲。
恶徒无心,朝锦歌听他”轻描淡写“般地叙述,不禁攥紧了拳头。
李欢不理会他的嘲弄,哑然大笑,仿佛前尘事不若过眼云烟。
“我是手无寸铁有如何?听说鬼头刀刀锋锋利能斩金断玉,可惜我不似朝将军武艺高超,只怕是没了握刀的寸进。怕是得多砍几次,才能彻底送你上路。”
寻常事讲究快刀斩乱麻,就连斩首也不若如此。若是一刀一剐处以极刑,将人逼到了濒临死亡的断崖,只怕是生不如死。李欢掌握了折磨人的法子,击溃了南岐左护法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原先他的死鸭子嘴硬都换为一声声哀嚎和求饶。
因果轮回,报应分明。
李欢毫不犹豫,手起刀落,南岐左护法再无喘息。朝锦歌心里明白,凭借着李欢的身板和气力,难以将鬼头刀用至如此地步。可她的背后镇定的站着郾城数千百姓,能量涌现,何惧南岐护法?
执刃落刀,血溅当场。不敢说消愁,只道是解恨。
瑶城百姓哪里见过如此场面,莫不深吸屏气不敢言语。还是莫殇派人散了四方百姓,刑场上只余下他们。
“将军身上带着伤,怎得下了床?”
李欢拾起披风,套在身上,又像往常一般。
朝锦歌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没有劝慰,感同身受也排不上号。李欢身上超凡脱俗的韧劲已经摆明了她的态度,大仇得报,亡魂祭奠;可她还在原地打转,走不出黑夜,散不去噩梦。
也许朝锦歌可以拽着她跳出生离死别,可唯一能走出苦痛的只有她自己,罢了。李欢亲手送仇敌上路,快意杀恨,一刻快感,转瞬即逝;余下的荒诞和虚无又该如何填补?李欢今后的路,又该何去何从?
朝锦歌心里为李欢未来所烦忧,身上又被盖上了暖和的皮袄。
“锦歌,许久未见。”
赵护瓮声翁气,没曾谋面的惦念融化在问候里,声声不息。
朝锦歌瞪大了双眼,捂着伤口,小心翼翼地转头,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果真是赵护没错。
“阿护,你怎么来了?”
与老友相见的万语千言,揉碎在惊诧中,一迭连声。
“锦歌阿姊……”
谢妫背着手,小心翼翼地从赵护的背后探出身子。
谢妫毕竟是庶出之子,不受世家大族重视,素日里倒是和朝锦歌投缘,淡水之交。
朝锦歌刚要起身,又被李欢圈出了手。
“将军还是进屋再与故人叙旧吧。”
李欢虽未曾见过赵护和谢妫,但与生俱来的威信已然“震慑”了此二人。
朝锦歌挤出一丝笑意,“这是郾城城主李欢,这两位是我在朝都的朋友,赵护、谢妫。”
赵护和谢妫抱拳示意,李欢侧身行礼,便再未正眼瞧过他们,只顾着帮扶朝锦歌进屋。
朝锦歌被抬上了榻,李欢候在一旁,神色冷峻。赵护和谢妫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只得待在屋外等候。
朝锦歌冲他们挥了挥手,短暂地打破了僵局。
谢妫将手里的食盒打开,端出一碟烧鸡,油滋滋地泛着光。
“尝尝?”
朝锦歌吞咽着口水,蠢蠢欲动。
“将军受伤,应当注意饮食清淡,不可食用油腻之物。”
李欢像是问诊的大夫,直接断了朝锦歌的念头,谢妫也只得默默收回那一碟烧鸡。
“这是我从朝都带来的桂花酿,清凉爽口。”
赵护又张罗着自己的桂花酿。
“将军受伤,不可用甜腻……”
“我还是喝水吧……”
李欢还未说完就被朝锦歌打断,她自认悲催,只能喝杯水解解馋。李欢如今如同朝锦歌贴身保镖一般,三句不离她,三步不离身。
“你们怎么出了朝都一路到边境?”
朝锦歌言归正传。
“为了……”
赵护没有明说,眼神从李欢身上瞥过,提防着。
“将军既然饿了,我去吩咐厨房做些米粥。”
李欢没有让朝锦歌为难,临走前还特地端走了桌上的食盒。
赵护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奉命南下调查南岐人所患的瘿病。”
朝锦歌锁眉,“瘿病?”
“脖处垒然凸出于颈者,唤做瘿。简单来说,南岐人的脖颈处凸起异于常人,此次南下若是能寻得破解之法,也许可以尽早结束战乱。”
谢妫耐心解释道。
朝锦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想来与南岐对抗又多了分胜算。
***
暗流涌动,草木皆兵。
“你不怕我带兵前来,捉你回去?”
宋城凝视着身后的黑影,可黑影却不为所动。
阿若嗤笑,“若是殿下想要失去在南岐王宫唯一的耳目,大可如此。”
现在不是宋城要挟她,而应该是宋城有求于她才对。
“三皇子已经上套,明日就是他的死期。我答应殿下之事已然做到,只是殿下的野心仅限如此吗?”
阿若似乎有说不尽的话术,意图使得宋城上钩。
“南岐不过偏远之地,朝都兵强马壮,怎会对其久攻不下?其中内幕殿下真的不想知道吗?”
阿若吊足了他的胃口。
“你想如何?”
宋城无奈,只能被阿若牵着鼻子走。
“我要你作为唯一的证人,潜入南岐王宫,揭露罪魁祸首,阿若必助殿下一臂之力。三日时限,希望殿下给阿若一个答复。”
宋城将手中的篮子放置在阿若一旁,里面装着许多草药,一物换一物。
朝都与南岐鏖战已久,宋城知道此战因谁而起,却不知如何终结战乱,再这样下去,两败俱伤对朝都没有半分好处。
可他能否听信阿若一面之词,潜身入南岐王宫,而不是自投罗网呢?
难道他要以自身为赌注?
郾城城主李郾胸怀大义,为国捐躯,成了人人称道的忠诚之士;郾城城主贪生怕死,唯利是图,一枪毙命,成了人人叫骂的乱臣贼子。
朝锦歌卧在榻上,昏迷不醒,已有数日。她为杀瑶城城主,错失了躲避箭矢的时机,右膛中箭,倒在了瑶城门下。瑶城城主被红缨□□中,身体失了定力,笔直从瑶城城墙摔下,血肉模糊。上一秒他嘴里的胡语狂言,还在风中泠冽;下一秒就成了黄泉之下的鬼魂,令人唏嘘。
擒贼先擒王。魁山寨一事前车之鉴,宋城断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瑶城兵将也曾是朝都兵力,蓦然倒戈或受瑶城城主胁迫挑拨,未必真心实意,背叛母国。瑶城城主身亡,他们没了权利的阻碍和压制,如同乱风浮萍,失了根。
“瑶城城主已死,南岐已败,你们降还是不降?!”
宋城深知此言的底气,是朝锦歌几乎用命搏来的。那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将瑶城拿下!
朝锦歌轻咳了一声,身体的抽动牵引胸口的伤,就像是硬石碾压过她的右膛,钻心刺骨。朝锦歌发出的声响彻底将宋城从回忆中唤了回来。
宋城立刻从座椅上弹起,侧着身子歪着头,哪怕是朝锦歌微弱的呼吸声,他都不敢错过。
朝锦歌尝试着抬手,又被宋城眼疾手快轻拍了下去。
宋城上了火气,“我看你当真是不要命了!为了一个奸臣,差点丢了你自己的性命!要不是那侍卫的箭法走了眼,加上郾城城主留了后手,你还能安然无恙地躺在这里吗?!”
朝锦歌刚从沉睡的状态复苏,神志未清,冷不丁又被宋城对准矛头,“臭骂”了一通,惙怛伤悴。
宋城还存着千言万语的叱喝,明明有多种手段让瑶城城主收惩,朝锦歌偏偏选择了最冒险的法子。毫厘丝忽,连她自己的性命都不得保全。为这种人葬身,何足道哉?
“如今,我们在何处?”朝锦歌察言观色,只求能转移宋城的怒意。
“我们现在在瑶城。瑶城城主已死,南岐兵败退居边境之后,我军优待战俘,瑶城守卫为了瑶城中亲朋的羁绊,没有不降的道理。你的伤势不得耽搁,瑶城城门大敞,现已重归朝都管护之下。此事已过数日,瑶城守卫迭代,全部换上了朝都的亲信,瑶城百姓亦在外面管辖之内。如今的瑶城,密不透风。”
宋城消愁破闷,对着朝锦歌的眼神又变得柔和起来。
“那你刚才说李城主留了后手,是什么意思?”
朝锦歌犹如认真听讲的学子,不放过宋城话里的点滴。
“郾城城主在你盔内内绣了软甲,危难之际帮你挡了致命的箭矢。”宋城没好气地说道。
朝锦歌兜兜转转,又“噗通”绕进宋城的雷池。
“原来是城主救了我一命……”
原来寻死觅活被朝锦歌所“唤醒”的名家闺秀,一直是慧心巧思的女中豪杰。
“想来今日便是行刑之日了。”
宋城这些日子在朝锦歌榻前频繁走动,提及李欢,才想起今日的行程。
“行刑之日?”
“君主已然下令,南岐左护法当斩首示众,示我军威,祭奠冤魂。”
南岐左护法被朝都所俘,南岐“沉心静气”、无所作为,早已将其视为弃子,踢出了局。
“午时三刻问斩,血债血偿。”
***
南岐左护法双膝跪地,破烂的衣服上布满血污。身高九尺有如何?还是得委身倒在这断头台处。
瑶城中小有名气的评书老者,在台下随便搭了一个简易摊子,中气十足,高亮的嗓音混着流言蜚语,娓娓道来。
李欢换了一声行头,将身上褐色的披风摘了下来,搭在手上,藏在披风下的绯裙露了相,突兀在人群堆里。
还未到时辰。
朝锦歌伤势过重,还不能下榻。莫殇安排了两个将士抬来担架,宋城看护着,一路将她带进了刑场外侧。
“带上来!”
行刑之人没有冲着左护法吼叫,另一个人带着脚铐,蒙着脑袋,被押上了台。
“这是?”
朝锦歌不明所以,她不知今日受刑还有旁人。
“这是那日,妄图射杀、取你性命的人。”
不过片刻,朝锦歌竟然从宋城的脸上读出了狠戾。这是第一次,朝锦歌怕他。
刽子手就位,熟稔地揣起鬼头刀,嘴里的烈酒吹散开了花儿,炸泵在刀面上,映出了受刑之人的嘴脸。
手起刀落,刽子手不给其喘息之机,人头落地。
鲜血喷涌,甚至溅在了些许围观百姓的身上,还带着热气儿,无一不叫骂着晦气。
叛国重罪,杀一儆百。
刽子手转动胳膊肘,又面向了南岐左护法。左护法曾也是帅将之才,竟也会怕生死。
鬼头刀举过头顶,生死已定。
“且慢!”
李欢抛下披风就上了台,寥寥几步,却像是编排过一般。
“南岐残杀郾城百姓、先城主,今日这一程当由我送他上路!”
李欢拦住刽子手的行动,俯身压着左护法的头颅,她必定要亲自为父报仇。
南岐左护法横着眼,克制住身躯的颤动,嘴硬道:“郾城老儿不尊南岐,杀头祭旗便是他的下场!不想我威名一世,竟然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侮辱之言,毁人清白,究因可悲。
恶徒无心,朝锦歌听他”轻描淡写“般地叙述,不禁攥紧了拳头。
李欢不理会他的嘲弄,哑然大笑,仿佛前尘事不若过眼云烟。
“我是手无寸铁有如何?听说鬼头刀刀锋锋利能斩金断玉,可惜我不似朝将军武艺高超,只怕是没了握刀的寸进。怕是得多砍几次,才能彻底送你上路。”
寻常事讲究快刀斩乱麻,就连斩首也不若如此。若是一刀一剐处以极刑,将人逼到了濒临死亡的断崖,只怕是生不如死。李欢掌握了折磨人的法子,击溃了南岐左护法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原先他的死鸭子嘴硬都换为一声声哀嚎和求饶。
因果轮回,报应分明。
李欢毫不犹豫,手起刀落,南岐左护法再无喘息。朝锦歌心里明白,凭借着李欢的身板和气力,难以将鬼头刀用至如此地步。可她的背后镇定的站着郾城数千百姓,能量涌现,何惧南岐护法?
执刃落刀,血溅当场。不敢说消愁,只道是解恨。
瑶城百姓哪里见过如此场面,莫不深吸屏气不敢言语。还是莫殇派人散了四方百姓,刑场上只余下他们。
“将军身上带着伤,怎得下了床?”
李欢拾起披风,套在身上,又像往常一般。
朝锦歌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没有劝慰,感同身受也排不上号。李欢身上超凡脱俗的韧劲已经摆明了她的态度,大仇得报,亡魂祭奠;可她还在原地打转,走不出黑夜,散不去噩梦。
也许朝锦歌可以拽着她跳出生离死别,可唯一能走出苦痛的只有她自己,罢了。李欢亲手送仇敌上路,快意杀恨,一刻快感,转瞬即逝;余下的荒诞和虚无又该如何填补?李欢今后的路,又该何去何从?
朝锦歌心里为李欢未来所烦忧,身上又被盖上了暖和的皮袄。
“锦歌,许久未见。”
赵护瓮声翁气,没曾谋面的惦念融化在问候里,声声不息。
朝锦歌瞪大了双眼,捂着伤口,小心翼翼地转头,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果真是赵护没错。
“阿护,你怎么来了?”
与老友相见的万语千言,揉碎在惊诧中,一迭连声。
“锦歌阿姊……”
谢妫背着手,小心翼翼地从赵护的背后探出身子。
谢妫毕竟是庶出之子,不受世家大族重视,素日里倒是和朝锦歌投缘,淡水之交。
朝锦歌刚要起身,又被李欢圈出了手。
“将军还是进屋再与故人叙旧吧。”
李欢虽未曾见过赵护和谢妫,但与生俱来的威信已然“震慑”了此二人。
朝锦歌挤出一丝笑意,“这是郾城城主李欢,这两位是我在朝都的朋友,赵护、谢妫。”
赵护和谢妫抱拳示意,李欢侧身行礼,便再未正眼瞧过他们,只顾着帮扶朝锦歌进屋。
朝锦歌被抬上了榻,李欢候在一旁,神色冷峻。赵护和谢妫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只得待在屋外等候。
朝锦歌冲他们挥了挥手,短暂地打破了僵局。
谢妫将手里的食盒打开,端出一碟烧鸡,油滋滋地泛着光。
“尝尝?”
朝锦歌吞咽着口水,蠢蠢欲动。
“将军受伤,应当注意饮食清淡,不可食用油腻之物。”
李欢像是问诊的大夫,直接断了朝锦歌的念头,谢妫也只得默默收回那一碟烧鸡。
“这是我从朝都带来的桂花酿,清凉爽口。”
赵护又张罗着自己的桂花酿。
“将军受伤,不可用甜腻……”
“我还是喝水吧……”
李欢还未说完就被朝锦歌打断,她自认悲催,只能喝杯水解解馋。李欢如今如同朝锦歌贴身保镖一般,三句不离她,三步不离身。
“你们怎么出了朝都一路到边境?”
朝锦歌言归正传。
“为了……”
赵护没有明说,眼神从李欢身上瞥过,提防着。
“将军既然饿了,我去吩咐厨房做些米粥。”
李欢没有让朝锦歌为难,临走前还特地端走了桌上的食盒。
赵护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奉命南下调查南岐人所患的瘿病。”
朝锦歌锁眉,“瘿病?”
“脖处垒然凸出于颈者,唤做瘿。简单来说,南岐人的脖颈处凸起异于常人,此次南下若是能寻得破解之法,也许可以尽早结束战乱。”
谢妫耐心解释道。
朝锦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想来与南岐对抗又多了分胜算。
***
暗流涌动,草木皆兵。
“你不怕我带兵前来,捉你回去?”
宋城凝视着身后的黑影,可黑影却不为所动。
阿若嗤笑,“若是殿下想要失去在南岐王宫唯一的耳目,大可如此。”
现在不是宋城要挟她,而应该是宋城有求于她才对。
“三皇子已经上套,明日就是他的死期。我答应殿下之事已然做到,只是殿下的野心仅限如此吗?”
阿若似乎有说不尽的话术,意图使得宋城上钩。
“南岐不过偏远之地,朝都兵强马壮,怎会对其久攻不下?其中内幕殿下真的不想知道吗?”
阿若吊足了他的胃口。
“你想如何?”
宋城无奈,只能被阿若牵着鼻子走。
“我要你作为唯一的证人,潜入南岐王宫,揭露罪魁祸首,阿若必助殿下一臂之力。三日时限,希望殿下给阿若一个答复。”
宋城将手中的篮子放置在阿若一旁,里面装着许多草药,一物换一物。
朝都与南岐鏖战已久,宋城知道此战因谁而起,却不知如何终结战乱,再这样下去,两败俱伤对朝都没有半分好处。
可他能否听信阿若一面之词,潜身入南岐王宫,而不是自投罗网呢?
难道他要以自身为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