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极殿的幽暗中,冬媪将行李递给宋城,心中涌动着不舍。这十五年,她与宋城相依为命,如今却要面临别离。
在无极殿的幽暗中,冬媪将行李递给宋城,心中涌动着不舍。这十五年,她与宋城相依为命,如今却要面临别离。宋城接过行李,眼中闪过一丝感伤:“若是没有冬媪,宋城怕是熬不过宫寺里的每一个冬日。这枯涩的时日里,有冬媪为伴,生活才有了盼头。”
言罢,他跪了下来,以表感激。
冬媪刚想阻拦,却被宋城决绝的模样所震撼。她知道,殿下这是在感恩她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而她,又何尝不是心怀感激?十几年的相依相伴,冬媪早已将宋城视为自己最亲之人。
“殿下,昨儿孙总管送来的物件,可是要挑着一两件带上?”
昨天晚膳时,孙清受君主旨意,给宋城送来了一些金银衣穿,不知是出于愧疚还是其他。宋城自然不会把这些“讨好”放在心上,他摇了摇头,甚至连一眼也未施舍给这些来自顺义殿的物什。
宋城起身,刚走出无极殿,冬媪的不舍之情再次涌上心头,她追出殿外,“殿下,外出一定当心,记得用膳,不可贪凉......”
宋城听了,心中泛起一阵暖意,他回头望了冬媪一眼,冲其挥了挥手,也算是他对深宫中唯一的亲眷告别。
冬媪送走了宋城,心中感慨万千。她不想一回头,却呆滞在原地,眼前出现的,竟是故人。
“刘......冬,阿妹。”
刘荣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人,她们已是多年未见。
“很久......没人唤过奴全名了。”
刘冬和刘荣是双生子,但二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她们自小就卖到南宫家为奴,刘荣随南宫家长女南宫景,刘荣则跟着南宫家二小姐南宫雯。
启丰元年,启丰君主宋谦继位。南宫景被封为君后,欧阳舜华为华主,同年,嫡长子宋义临世。
南宫家和欧阳家都是前朝的遗腹官庭,南宫家是前朝元老,也是开朝功臣,主系南宫勤稳坐丞相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欧阳家随着主系长老的相继离世,主系逐渐落寞,只余下欧阳硕和欧阳舜华兄妹。
欧阳舜华心气高傲,自小被宠溺,进了宫里不是主位,处处被南宫景压了一头,早生怨气。其母家也被挤出朝堂主心骨的位置,,她在宫里不免人微言轻些。好在自己的兄长欧阳硕,虽没有什么文臣风采,却是经商老手,开了五金阁,将民间的商贾攥在手心里,也算在朝廷混了个官职。
南宫景端庄大方,进了宫,位居后位,不仅助父亲南宫勤,在朝堂上握着一席之地,也为南宫家后辈谋了好前程。刘荣随着南宫景进宫,南宫景念着她打小伺候的情分,给她了主管嬷嬷的位置。
一道朱门,难分的是南宫景和南宫雯二姐妹,亦有不舍的刘荣和刘冬。她们的命运,如同两条交织的线,虽然分离,却始终相连。
***
朝骏告病在家,心绪难平。昨日,君主在朝会上明升暗降,给了他职位的提升,却也给了他脸色的冷落。官场的冷暖,他早已司空见惯,但昨日的一幕,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最是无情帝王家。朝骏为官十余载,自问问心无愧,但昨日的一时冲动,却让整个朝家陷入了困境。
官场之上鱼龙混杂,太多虚与委蛇的鼠辈。战事来了,他们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伪状,旁人升了,唯恐自己分不到好处,争先恐后的送礼。个个表面清高,暗里却委托各自的夫人顺水推舟,打听这个,敲击那个。
朝骏最不屑这些人情世故,可他没办法推拒,毕竟他自己也是沦陷在官场之中的一份子。朝云娘深知丈夫的苦楚,她以自身的细腻和圆滑,在官场边缘巧妙地周旋。
今日,她早早地在主堂迎客,以一家主母的身份,维系着朝家的体面。
与此同时,莫殇和赵护在朝府外谋划出了万全之策。莫殇牵着二人的马在朝府后门等候,而赵护则伪装成是家中父母委派前来送礼的宾客,混入朝府打探消息,为朝锦歌的逃离铺路。
“朝夫人,家父今日上朝前,特地嘱我前来向朝伯父道喜。朝伯父一朝得升,怎得见不到他人?”
赵护进了主堂,只见朝云娘忙前忙后,只能打探朝骏的消息。
朝家和赵家谈不上至交,但赵家主系赵管和朝骏也算是“相见恨晚”,于朝廷上互相帮衬,近乎同气连枝。
朝云娘对赵护不曾隐瞒,偷偷指了指内里,示意朝骏并不在主堂。赵护掌握了朝骏的行踪,便假意在堂下寻些吃食,趁着朝云娘照护其余客人之际,偷偷溜出了主堂。
朝锦歌握着手中的包裹,一直在屋内焦急地等待着。赵护不一会儿就找到朝锦歌的住处,屋外只有朝锦歌的侍女阿黎守在左右。
“媱媱守兵,外敌败却,为女也为将,休言女子非英物。”赵护佯装酒醉,大声吟诵着这句朝锦歌改编的戏词。
阿黎以为赵家公子在前堂喝醉了,走错了道。赶忙过去为他带路。赵护顺水推舟,假意跟着阿黎离开,实则又绕了回来,在一旁等候。他只愿朝锦歌能明白自己给出的“暗语”。
朝锦歌心跳如鼓,她听到了赵护的声音。这句诗词是她为戏中的女将改编所成,可它在旁人耳中,不过是句戏言。在朝府的高墙深院中,她的梦想常被视为儿戏,然而赵护却将她的渴望铭记于心。
朝锦歌明白,赵护是来帮她出府的。
现在,她只需要支开阿黎即可。
“阿黎,我有些馋你做的枣泥糕了。”朝锦歌卖了乖。
阿黎自小就是跟在女公子身旁伺候的侍女,女公子锦衣玉食,哪里受过如此责罚,她当然是心疼女公子的。阿黎既担心朝锦歌受罚,又害怕她逃走会招致更重的责难。
“阿母昨日断了我的晚膳,今日总不会连膳食也一并剥夺吧?你瞧,我这房门锁得比金库还严,我就是想飞,也飞不出去。我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插翅难飞。”
朝锦歌的说辞打动了阿黎,阿黎告了退,赶去了小厨房。
赵护躲在一旁,勾了勾唇角。锦歌这小丫头一贯会唬人。赵护趁着阿黎离开,他赶忙走到朝锦歌的闺门前,只见三重门锁冷冰冰地横亘在眼前。
“阿护,你有法子开门?我这窗子也封住了。”
“锦歌,屋内可有尖锐之物?”
”朝锦歌环顾四周,忽然目光落在那柄红缨枪上。这是她十岁生辰时,阿父亲手赠与她的器物,更是她朝锦歌独一无二的武器。
其实朝骏并非不允朝锦歌习武,只是女子习武,有诸多非议,朝骏想保护女儿,只得亲自断了这条路。
“阿护,你躲开些,我来。”
朝锦歌紧握枪杆,一气呵成地挑开了门锁。这屋门也算是彻底废了。
赵护早就料到这朱门会是如此下场,只是不动神色地稳住了门。
“莫殇在后门口等你,你骑着我的马,在午时之前赶到城外小院并不是难事。这匹马,就算是我对你拜师成功的贺礼。”
锦歌不觉眼眶微红,她习武之路注定受旁人奚落,可赵护从来都是把她的梦想细心呵护着,从未开过她一句玩笑。
赵护目送她的身影消失,这才慢悠悠地回到主堂。
朝锦歌像一只狡黠的小鹿,轻而易举地溜出了朝府的后门。在那里,她果真看到了树下静静等候的莫殇。
“锦歌,上马。”
朝锦歌轻盈一跃,熟稔地爬上马背。随着莫殇的引领,两匹马缓缓地离开了朝府。
她没有回头,后面是朝府,是她永远的家。
可朝锦歌是雄鹰而非家雀,不应该困囿于家笼之中,她总归该出去走走,去探索广阔的天地,去经历未知的风雨。
是福是祸,要她经历了才知。
***
三清站在小院门口,手里挑着从米娘那里赊来的陈年老酒,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不过一刻,他老远就看见自己的大徒弟莫殇骑着马,后面还跟着他“授意”的关门弟子朝锦歌。
“师父,我可把小师妹“拐”来了。师父,我们还是快些出发吧,别等朝伯伯再冲过来逮人。”
朝锦歌心中也有些忐忑,尽管她已经成功逃离了朝府的束缚,但一想到父亲可能很快就会发现门锁被撬,她的心中便不由得生出一丝后怕。
“不急,午时还未到,再等等你师弟。”
三清只顾着在一旁抚着自己的老马,并没有就此启程的打算。
莫殇和朝锦歌面面相觑,莫殇不明白师父为何突然又收了一个师弟,而朝锦歌也好奇,她从未见过这个与她同一天拜师的师兄,更不知道他是如何抢先一步成为自己的师兄的。何况,阿姊还叫自己多提防他些。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宋城身着一席暗红色的水纹衣袍,骑马而来。在靠近小院之际,他猛地勒马,然后矫健地跃下马背,动作一气呵成。
莫殇走近宋城,本能地想要拍拍他的肩膀。但宋城似乎对这种过于亲密的接触有些忌讳,便暗自躲开了莫殇的示好。莫殇尴尬地拍了拍空气,倒也不恼。
“师父,想来是人齐了,你们快些出发吧。”
莫殇收起了尴尬,翻身上马,向三清和师弟师妹告别。
三清示意宋城和朝锦歌跟着自己的马,一同踏上了前往三清山的旅程。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了小院的门口,只留下一串串马蹄声,回荡在空气中。
城外小院隐匿于偏僻之地,但三清的名号却如雷贯耳,响彻整个都城。阿若隐匿在旧草堆中,如同潜伏的影,直至三清一行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远方,她才敢轻手轻脚地蠕动,准备回去向阁主复命。
“三清一行人已经离开都城,朝三清山的方向去了。”
阿若单膝跪地,声音中透露出对阁主的无限尊敬。
“一行人?不是只有宋城吗?”屏风后的女子轻摇蒲扇,倒是不解。
“除了宋城,还有莫家公子莫殇,以及朝家女公子朝锦歌。”
屏风后的女子沉默片刻,转而问道:“我们派去南岐的人,现在情况如何?”
“她们已成功融入南岐王室,成为官妓。”
“好了,你退下吧。叫谢妫进来见我。”女子的声音突然变得冷冽。
谢妫已在门外等候多时,听到阿若的示意后,他才怯生生地推开了门,小心翼翼地踏了进去。
“母亲,是孩儿无用,三清师傅不肯收孩儿为徒。”
谢妫知道自己今日难逃一顿责骂,便先一五一十地交待了错处。
“我本以为拜师名额早已内定,不论你出色与否,都会被淘汰。但朝家女怎能成为三清的徒弟,而你,谢妫,作为男子,却如此不堪,给谢家丢尽了脸面!”
话音未落,蒲扇已被她狠狠地砸向谢妫,谢妫不敢躲避,只能默默承受。他早已习惯了母亲的责骂,不敢辩驳,更不敢反抗。
罢了,她对这个儿子早已失望透顶。若非谢家血脉,她真的恨不得剖开谢妫的脑袋看看,这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
谢妫虽然非嫡出,可他的母亲独得父亲谢严的宠爱,待遇不输嫡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谢妫的学术自小都是谢严亲自授予,可这孩子一点都没有长进。不谈文,不习武,他总是半途而废。如此,谢妫又有什么资格在这乱世争夺呢?
屏风后的女子摇了摇头,她从未真正指望过谢妫。
南下战事的蹊跷,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妙音阁才是关键。妙音阁中的女子,要么无牵无挂,要么软肋都捏在她手里。她们都是嘴严的主儿,能歌善舞,更擅长在风月场所中探听消息。
她随意挑选了几名女子,悄无声息地送往南岐。男人都是欲望的产物,想的念的还不是那些风流龌龊的勾当,美酒伴美人,任凭何事他们都能吐露干净。
这便是妙音阁的真正目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女子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微笑,她相信,只要妙音阁在,她就能掌控一切。
在无极殿的幽暗中,冬媪将行李递给宋城,心中涌动着不舍。这十五年,她与宋城相依为命,如今却要面临别离。宋城接过行李,眼中闪过一丝感伤:“若是没有冬媪,宋城怕是熬不过宫寺里的每一个冬日。这枯涩的时日里,有冬媪为伴,生活才有了盼头。”
言罢,他跪了下来,以表感激。
冬媪刚想阻拦,却被宋城决绝的模样所震撼。她知道,殿下这是在感恩她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而她,又何尝不是心怀感激?十几年的相依相伴,冬媪早已将宋城视为自己最亲之人。
“殿下,昨儿孙总管送来的物件,可是要挑着一两件带上?”
昨天晚膳时,孙清受君主旨意,给宋城送来了一些金银衣穿,不知是出于愧疚还是其他。宋城自然不会把这些“讨好”放在心上,他摇了摇头,甚至连一眼也未施舍给这些来自顺义殿的物什。
宋城起身,刚走出无极殿,冬媪的不舍之情再次涌上心头,她追出殿外,“殿下,外出一定当心,记得用膳,不可贪凉......”
宋城听了,心中泛起一阵暖意,他回头望了冬媪一眼,冲其挥了挥手,也算是他对深宫中唯一的亲眷告别。
冬媪送走了宋城,心中感慨万千。她不想一回头,却呆滞在原地,眼前出现的,竟是故人。
“刘......冬,阿妹。”
刘荣不可置信的望着眼前人,她们已是多年未见。
“很久......没人唤过奴全名了。”
刘冬和刘荣是双生子,但二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她们自小就卖到南宫家为奴,刘荣随南宫家长女南宫景,刘荣则跟着南宫家二小姐南宫雯。
启丰元年,启丰君主宋谦继位。南宫景被封为君后,欧阳舜华为华主,同年,嫡长子宋义临世。
南宫家和欧阳家都是前朝的遗腹官庭,南宫家是前朝元老,也是开朝功臣,主系南宫勤稳坐丞相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欧阳家随着主系长老的相继离世,主系逐渐落寞,只余下欧阳硕和欧阳舜华兄妹。
欧阳舜华心气高傲,自小被宠溺,进了宫里不是主位,处处被南宫景压了一头,早生怨气。其母家也被挤出朝堂主心骨的位置,,她在宫里不免人微言轻些。好在自己的兄长欧阳硕,虽没有什么文臣风采,却是经商老手,开了五金阁,将民间的商贾攥在手心里,也算在朝廷混了个官职。
南宫景端庄大方,进了宫,位居后位,不仅助父亲南宫勤,在朝堂上握着一席之地,也为南宫家后辈谋了好前程。刘荣随着南宫景进宫,南宫景念着她打小伺候的情分,给她了主管嬷嬷的位置。
一道朱门,难分的是南宫景和南宫雯二姐妹,亦有不舍的刘荣和刘冬。她们的命运,如同两条交织的线,虽然分离,却始终相连。
***
朝骏告病在家,心绪难平。昨日,君主在朝会上明升暗降,给了他职位的提升,却也给了他脸色的冷落。官场的冷暖,他早已司空见惯,但昨日的一幕,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最是无情帝王家。朝骏为官十余载,自问问心无愧,但昨日的一时冲动,却让整个朝家陷入了困境。
官场之上鱼龙混杂,太多虚与委蛇的鼠辈。战事来了,他们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伪状,旁人升了,唯恐自己分不到好处,争先恐后的送礼。个个表面清高,暗里却委托各自的夫人顺水推舟,打听这个,敲击那个。
朝骏最不屑这些人情世故,可他没办法推拒,毕竟他自己也是沦陷在官场之中的一份子。朝云娘深知丈夫的苦楚,她以自身的细腻和圆滑,在官场边缘巧妙地周旋。
今日,她早早地在主堂迎客,以一家主母的身份,维系着朝家的体面。
与此同时,莫殇和赵护在朝府外谋划出了万全之策。莫殇牵着二人的马在朝府后门等候,而赵护则伪装成是家中父母委派前来送礼的宾客,混入朝府打探消息,为朝锦歌的逃离铺路。
“朝夫人,家父今日上朝前,特地嘱我前来向朝伯父道喜。朝伯父一朝得升,怎得见不到他人?”
赵护进了主堂,只见朝云娘忙前忙后,只能打探朝骏的消息。
朝家和赵家谈不上至交,但赵家主系赵管和朝骏也算是“相见恨晚”,于朝廷上互相帮衬,近乎同气连枝。
朝云娘对赵护不曾隐瞒,偷偷指了指内里,示意朝骏并不在主堂。赵护掌握了朝骏的行踪,便假意在堂下寻些吃食,趁着朝云娘照护其余客人之际,偷偷溜出了主堂。
朝锦歌握着手中的包裹,一直在屋内焦急地等待着。赵护不一会儿就找到朝锦歌的住处,屋外只有朝锦歌的侍女阿黎守在左右。
“媱媱守兵,外敌败却,为女也为将,休言女子非英物。”赵护佯装酒醉,大声吟诵着这句朝锦歌改编的戏词。
阿黎以为赵家公子在前堂喝醉了,走错了道。赶忙过去为他带路。赵护顺水推舟,假意跟着阿黎离开,实则又绕了回来,在一旁等候。他只愿朝锦歌能明白自己给出的“暗语”。
朝锦歌心跳如鼓,她听到了赵护的声音。这句诗词是她为戏中的女将改编所成,可它在旁人耳中,不过是句戏言。在朝府的高墙深院中,她的梦想常被视为儿戏,然而赵护却将她的渴望铭记于心。
朝锦歌明白,赵护是来帮她出府的。
现在,她只需要支开阿黎即可。
“阿黎,我有些馋你做的枣泥糕了。”朝锦歌卖了乖。
阿黎自小就是跟在女公子身旁伺候的侍女,女公子锦衣玉食,哪里受过如此责罚,她当然是心疼女公子的。阿黎既担心朝锦歌受罚,又害怕她逃走会招致更重的责难。
“阿母昨日断了我的晚膳,今日总不会连膳食也一并剥夺吧?你瞧,我这房门锁得比金库还严,我就是想飞,也飞不出去。我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插翅难飞。”
朝锦歌的说辞打动了阿黎,阿黎告了退,赶去了小厨房。
赵护躲在一旁,勾了勾唇角。锦歌这小丫头一贯会唬人。赵护趁着阿黎离开,他赶忙走到朝锦歌的闺门前,只见三重门锁冷冰冰地横亘在眼前。
“阿护,你有法子开门?我这窗子也封住了。”
“锦歌,屋内可有尖锐之物?”
”朝锦歌环顾四周,忽然目光落在那柄红缨枪上。这是她十岁生辰时,阿父亲手赠与她的器物,更是她朝锦歌独一无二的武器。
其实朝骏并非不允朝锦歌习武,只是女子习武,有诸多非议,朝骏想保护女儿,只得亲自断了这条路。
“阿护,你躲开些,我来。”
朝锦歌紧握枪杆,一气呵成地挑开了门锁。这屋门也算是彻底废了。
赵护早就料到这朱门会是如此下场,只是不动神色地稳住了门。
“莫殇在后门口等你,你骑着我的马,在午时之前赶到城外小院并不是难事。这匹马,就算是我对你拜师成功的贺礼。”
锦歌不觉眼眶微红,她习武之路注定受旁人奚落,可赵护从来都是把她的梦想细心呵护着,从未开过她一句玩笑。
赵护目送她的身影消失,这才慢悠悠地回到主堂。
朝锦歌像一只狡黠的小鹿,轻而易举地溜出了朝府的后门。在那里,她果真看到了树下静静等候的莫殇。
“锦歌,上马。”
朝锦歌轻盈一跃,熟稔地爬上马背。随着莫殇的引领,两匹马缓缓地离开了朝府。
她没有回头,后面是朝府,是她永远的家。
可朝锦歌是雄鹰而非家雀,不应该困囿于家笼之中,她总归该出去走走,去探索广阔的天地,去经历未知的风雨。
是福是祸,要她经历了才知。
***
三清站在小院门口,手里挑着从米娘那里赊来的陈年老酒,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不过一刻,他老远就看见自己的大徒弟莫殇骑着马,后面还跟着他“授意”的关门弟子朝锦歌。
“师父,我可把小师妹“拐”来了。师父,我们还是快些出发吧,别等朝伯伯再冲过来逮人。”
朝锦歌心中也有些忐忑,尽管她已经成功逃离了朝府的束缚,但一想到父亲可能很快就会发现门锁被撬,她的心中便不由得生出一丝后怕。
“不急,午时还未到,再等等你师弟。”
三清只顾着在一旁抚着自己的老马,并没有就此启程的打算。
莫殇和朝锦歌面面相觑,莫殇不明白师父为何突然又收了一个师弟,而朝锦歌也好奇,她从未见过这个与她同一天拜师的师兄,更不知道他是如何抢先一步成为自己的师兄的。何况,阿姊还叫自己多提防他些。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宋城身着一席暗红色的水纹衣袍,骑马而来。在靠近小院之际,他猛地勒马,然后矫健地跃下马背,动作一气呵成。
莫殇走近宋城,本能地想要拍拍他的肩膀。但宋城似乎对这种过于亲密的接触有些忌讳,便暗自躲开了莫殇的示好。莫殇尴尬地拍了拍空气,倒也不恼。
“师父,想来是人齐了,你们快些出发吧。”
莫殇收起了尴尬,翻身上马,向三清和师弟师妹告别。
三清示意宋城和朝锦歌跟着自己的马,一同踏上了前往三清山的旅程。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了小院的门口,只留下一串串马蹄声,回荡在空气中。
城外小院隐匿于偏僻之地,但三清的名号却如雷贯耳,响彻整个都城。阿若隐匿在旧草堆中,如同潜伏的影,直至三清一行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远方,她才敢轻手轻脚地蠕动,准备回去向阁主复命。
“三清一行人已经离开都城,朝三清山的方向去了。”
阿若单膝跪地,声音中透露出对阁主的无限尊敬。
“一行人?不是只有宋城吗?”屏风后的女子轻摇蒲扇,倒是不解。
“除了宋城,还有莫家公子莫殇,以及朝家女公子朝锦歌。”
屏风后的女子沉默片刻,转而问道:“我们派去南岐的人,现在情况如何?”
“她们已成功融入南岐王室,成为官妓。”
“好了,你退下吧。叫谢妫进来见我。”女子的声音突然变得冷冽。
谢妫已在门外等候多时,听到阿若的示意后,他才怯生生地推开了门,小心翼翼地踏了进去。
“母亲,是孩儿无用,三清师傅不肯收孩儿为徒。”
谢妫知道自己今日难逃一顿责骂,便先一五一十地交待了错处。
“我本以为拜师名额早已内定,不论你出色与否,都会被淘汰。但朝家女怎能成为三清的徒弟,而你,谢妫,作为男子,却如此不堪,给谢家丢尽了脸面!”
话音未落,蒲扇已被她狠狠地砸向谢妫,谢妫不敢躲避,只能默默承受。他早已习惯了母亲的责骂,不敢辩驳,更不敢反抗。
罢了,她对这个儿子早已失望透顶。若非谢家血脉,她真的恨不得剖开谢妫的脑袋看看,这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
谢妫虽然非嫡出,可他的母亲独得父亲谢严的宠爱,待遇不输嫡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谢妫的学术自小都是谢严亲自授予,可这孩子一点都没有长进。不谈文,不习武,他总是半途而废。如此,谢妫又有什么资格在这乱世争夺呢?
屏风后的女子摇了摇头,她从未真正指望过谢妫。
南下战事的蹊跷,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妙音阁才是关键。妙音阁中的女子,要么无牵无挂,要么软肋都捏在她手里。她们都是嘴严的主儿,能歌善舞,更擅长在风月场所中探听消息。
她随意挑选了几名女子,悄无声息地送往南岐。男人都是欲望的产物,想的念的还不是那些风流龌龊的勾当,美酒伴美人,任凭何事他们都能吐露干净。
这便是妙音阁的真正目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女子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得意的微笑,她相信,只要妙音阁在,她就能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