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后那边已经遣派十封密信,王后当真......”
秦嬷嬷小心翼翼地发问着。
“不回。” 智元帝姬淡淡回应,她的声音平静如水,却掩不住内心的坚定,“多是问候境儿的情况。我已打点清了勒朗身边的杂碎,定不会伤皇弟分毫。”
说罢,她不再多言,只是低头,步伐匆匆地往勒朗的行宫赶去。
肉林酒池,玉卮无当,无下箸处。
赤膊大汉沉醉于官家女子的温柔乡中,恣情纵欲,仿佛世间的繁华与他无关。
“又是俾昼作夜?”
智元帝姬嫌弃地捂着鼻,皱着眉,刚踏进殿内,便斥责着奢靡的风味。她对此等场面已是习以为常,但心中仍旧不免生出厌恶之情。
“王上前些日子亲征回来,便再也没出过这宫殿的大门。”
“王上?谁家的王上?南岐可还没改朝换代,你的忠心竟已经飞到别人身上去了!”
智元帝姬怒目而视,她的声音如寒冰,刺骨而冷冽。只要她在一天,这南岐的天便不会改变。帝姬身边的秦嬷嬷转身就给答话婢女一个耳光,力道之大,足以让人清醒。
“没眼力见的东西!王后身怀六甲,岂是你一个贱婢胆敢冲撞的!待到世子出生,整个南岐都要向世子俯首称臣。待到那时,世子才是你唯一的王上。”
嬷嬷一个眼神,说错话的婢女立刻被悄无声息地拖了出去,仿佛她从未存在过。
“我当是谁来看望我呢,原来是嫂嫂啊。”
原先的动静惊扰了内里休憩的南岐亲王勒朗,他不顾礼仪,赤着膀子便要向智元帝姬身上凑。
“请亲王自重,王后还怀着身孕......”
嬷嬷有心无力,在中间阻拦着,声音中夹杂着一丝无奈。
“什么时候一个朝都来的婢子,都敢跟我大呼小叫?”
勒朗没了兴致,露出了暴虐的影子。
“前线战事如何?”
智元帝姬不动神色地后退,与勒朗保持适当距离。
“不劳嫂嫂费心,既有王弟亲征,朝都兵马已退至关外,大势已去。”
勒朗左拥右抱,无所回避。
“王弟答应嫂嫂之事定会竭心尽力,嫂嫂应答之言也要说话算数呀。”
勒朗眼神凌厉,只是盯着智元帝姬微微隆起的小腹。
“王弟放心,定无虚言。”
智元帝姬遮着肚子,踏出了勒朗的行宫,她步伐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命运的鼓点上。
“区区一个饭囊酒瓮,我何曾委屈周全之如此地步!”
刚回到自己寝宫,智元满腹牢骚才得以倾诉。
“王后莫恼,待到世子降生,便再没有他勒朗的一席之地。咱们要做的便是熬。再熬上小几个月,便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世子平安降生自是皆大欢喜,倘若不能一举得男......”
智元轻抚小腹,没了声响。
她不敢细想今后的日子。
自从南岐王勒布逝世,那片曾经宁静的天空,便被乌云笼罩,她再也没有度过一天安生日子。她当时怀胎不足三月,日子还没坐稳,没有公布与众。亲王勒朗的野心,如同潜伏在暗处的野兽,早已对她和王位觊觎已久。
幸得太后力保,她才留得片刻喘息之机。风雨飘摇之际,太后的庇护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若是她一索得男,为南岐王留得在世血脉,理所当然,她将在此王位之争中大获全胜。倘若生女亦或世子不能平安降世,她只能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
换言之,她的命数,与她未出生的孩儿血肉相连,如同两条交织在一起的命运之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权衡之下,她与勒朗互相约言,她引朝都遣兵南下,他保世子降生无忧。
智元通风报信,半正半假,空言虚语,为母族设套南下。
此举犹如开弓之剑,再无回旋之地。
往前,她身为朝都智元帝姬,为了一己私欲,构陷母族于不测之渊;向后,她身为南岐王后,只得遵守旧律,才能保全身家性命。她的内心,如同被撕裂的两半,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寒冰。
如今她进退两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关外苦寒之地,白骨曝露,仿佛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标记,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惨烈。流血漂橹,河流被染成了血红色,映照着天空的残阳,如同一幅凄美的画卷。
戎马之地,残檐断壁,金戈鏖兵,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无数战士的生死搏杀。战火纷飞,铁蹄踏碎了昔日的宁静,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和无尽的哀嚎。
“胜了!莫将军关外亲征,再夺城池。我朝骑兵三千,可抵南岐万千。”
三皇子宋境在营帐内,前线捷报在手,帐下一片附和拥立之声,好不悦耳。
只有些许位高权重的莫家军默然不语,他们心中清楚,若非莫涛将军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又怎能杀出一线生机。
奈何艰难竭蹶,独木难支。
前有奇敌屡次来犯,后无粮草储备支援。
他们已是强弩之末,苟延残喘。
三天三战,秣马厉兵,莫涛已到了水尽山穷的地步。即使赢得一座城池,弹尽粮绝,如何抵御明日滔滔之敌?
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战士们的无奈与悲壮。
“莫将军辛苦,明日偃旗息鼓,喘息之间,枕戈待旦。后日我亲自出征,重振旗鼓,将敌人斩于马下,再夺城池。唯有此举,才能解燃眉之急。”
宋境神情严肃,后日之战,可谓是殊死搏斗的斡旋。
虽说再夺城池,但无补给,与其坐吃山空,不如以死谋生,自寻生息。
莫涛心绪万千。他授诏南下,行捷道,于孤城之下、乱刀之险,救三皇子宋境于水火之中。
宋境耿介之士,虽学书论剑,但非领兵之才。
空有一腔热血,怎敌刀剑无眼?
莫涛想起师兄朝骏临行之言,夫人婧娘怀妊之苦,长子莫殇弱冠之年。
经年早势,他何惧万人之敌,骁勇善战,为自己杀出一条为将之道。
戎马一生,他历经成家立业,为夫为父,无万全之策不逞血气之勇。
“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
师兄的檄传,是否能一击即中?
三天三战,他刻意为之,却不曾把握机遇,窥看奇甲之下的敌军真容。
兵戈扰攘,何处是归途?
毕竟,战场上的每一次交锋,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每一次挥剑,都可能是最后的绝唱。
“朝都骑兵,随我出城迎战!”
宋境高呼,声音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意气风发,身先士卒,他的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面不屈的旗帜。
“三皇子,还是老臣率先开道,三皇子随后而行。”
莫涛已起盘马弯弓之势。
“将军慢行。三天三战,三战三捷,三战三竭。常言老罴当道,莫将军守城,我无后顾之忧。朝都可以没有宋境,但不能没有莫将军、莫家军。”
宋境举兵南岐,二十日有余。期间数次身临险境,都是靠旁人遮风挡雨,有多少将士为了护他一人平安,临危授命。他是朝都三皇子不假,但在战场,他只愿是捐生殉国的将领,为国为家为民,尽瘁鞠躬。
宋境不屑养尊处优的高待,此刻他只是朝都的子民,为朝都而战。此刻他只是忧虑阿姊的胞弟,求解阿姊星火之急。
城外十里,南岐敌手,鼓角齐鸣,战云密布。
战场之上,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鸣,每一次敲击都震撼着战士们的心。
“王上,这次领兵的不是莫涛,好像是王后的胞弟,朝都的三皇子。”
勒朗身边的爪牙前去探道。
“莫涛老儿,难缠些!区区朝都三皇子,乳臭未干,花拳绣腿,能耐我何!”
勒朗的笑声中充满了轻蔑,他猛地转身跨马,单人匹马,挥刀直上,如同一头狂暴的野兽冲向猎物。
“朝都当真是没人了吗?派你一个羽毛未丰的小子,来战我!”
勒朗率先开口,冷嘲热讽。
宋境不应秽语,踽踽独行,领刀骑行,干净利落。
宋境持青眼弯刀,勒朗耍流星锤。勒朗以蛮力取胜,流星锤的链身横叉斜杠,链底还勾着一个绳镖,勒朗起攻势,四面甩链而起,如同狂风暴雨。宋境早有防备,以刀挡格,不落下风,他的每一次挥刀都精准而致命。
“勒朗亲王!战我区区小辈还要掩面而行?莫不是怕了?南岐之人,不敢露出真容,都是些苟且偷生的鼠辈!”
宋境挑衅的话语如利箭一般射向勒朗,扰动了他的心神。
强者对决,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变数,轻易露出的破绽都可能成为逆转局势的关键。
宋境撑刀,立于马背,借力跃至勒朗的身后,二人共骑。宋境凭刀挑绕勒朗流星锤的绳索,一时之间,勒朗动弹不得。
宋境趁机揭面,勒朗真容曝于阳光之下,他的勃颈垒然,不似正常之人。宋境大声叫嚷,希望朝都的军队乃至城中守将,人尽皆知。尤其是,莫涛。
“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
弹指之间,南岐私密,公之于众。
勒朗恼羞成怒,他单身拴着流星锤的绳索与宋境相持,后手掏出银针,硬扎在身下战马的马腹。战马受了惊,发了疯似的横冲直撞,宋境始料未及,跌落马下。
勒朗乘机勒住缰绳,甩着流星锤便要给宋境致命一击。
然而,南岐谋士的疾声大呼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王上!王上!不可!此乃王后胞弟,若是杀之,您与王后定生间隙!如今他在我们手里,不足为患。不如留他一条小命,绑回南岐,也好鼓足士气,向王后邀功!如此,一箭双雕!”
“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
宋境听了谋士之言,知晓勒朗不能轻易要了他的性命。他自顾高声,大呼小喝,只求能把道破的“天机”,远传千里。
勒朗及时停了手里的动静,无奈至极。
“还不来人绑了他的手脚,遮了他的耳目!”
而莫涛看宋境被勒朗掳去,坐不当立,便要提枪奔去。莫家将单膝立命,只求莫涛不再追敌,保城中主力。
“主将!您不可再追!三皇子以身为饵,您不能再以身犯险!”
至此,南岐大军班师振旅,宋境亦不知所踪。
秦嬷嬷小心翼翼地发问着。
“不回。” 智元帝姬淡淡回应,她的声音平静如水,却掩不住内心的坚定,“多是问候境儿的情况。我已打点清了勒朗身边的杂碎,定不会伤皇弟分毫。”
说罢,她不再多言,只是低头,步伐匆匆地往勒朗的行宫赶去。
肉林酒池,玉卮无当,无下箸处。
赤膊大汉沉醉于官家女子的温柔乡中,恣情纵欲,仿佛世间的繁华与他无关。
“又是俾昼作夜?”
智元帝姬嫌弃地捂着鼻,皱着眉,刚踏进殿内,便斥责着奢靡的风味。她对此等场面已是习以为常,但心中仍旧不免生出厌恶之情。
“王上前些日子亲征回来,便再也没出过这宫殿的大门。”
“王上?谁家的王上?南岐可还没改朝换代,你的忠心竟已经飞到别人身上去了!”
智元帝姬怒目而视,她的声音如寒冰,刺骨而冷冽。只要她在一天,这南岐的天便不会改变。帝姬身边的秦嬷嬷转身就给答话婢女一个耳光,力道之大,足以让人清醒。
“没眼力见的东西!王后身怀六甲,岂是你一个贱婢胆敢冲撞的!待到世子出生,整个南岐都要向世子俯首称臣。待到那时,世子才是你唯一的王上。”
嬷嬷一个眼神,说错话的婢女立刻被悄无声息地拖了出去,仿佛她从未存在过。
“我当是谁来看望我呢,原来是嫂嫂啊。”
原先的动静惊扰了内里休憩的南岐亲王勒朗,他不顾礼仪,赤着膀子便要向智元帝姬身上凑。
“请亲王自重,王后还怀着身孕......”
嬷嬷有心无力,在中间阻拦着,声音中夹杂着一丝无奈。
“什么时候一个朝都来的婢子,都敢跟我大呼小叫?”
勒朗没了兴致,露出了暴虐的影子。
“前线战事如何?”
智元帝姬不动神色地后退,与勒朗保持适当距离。
“不劳嫂嫂费心,既有王弟亲征,朝都兵马已退至关外,大势已去。”
勒朗左拥右抱,无所回避。
“王弟答应嫂嫂之事定会竭心尽力,嫂嫂应答之言也要说话算数呀。”
勒朗眼神凌厉,只是盯着智元帝姬微微隆起的小腹。
“王弟放心,定无虚言。”
智元帝姬遮着肚子,踏出了勒朗的行宫,她步伐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命运的鼓点上。
“区区一个饭囊酒瓮,我何曾委屈周全之如此地步!”
刚回到自己寝宫,智元满腹牢骚才得以倾诉。
“王后莫恼,待到世子降生,便再没有他勒朗的一席之地。咱们要做的便是熬。再熬上小几个月,便可守得云开见月明。”
“世子平安降生自是皆大欢喜,倘若不能一举得男......”
智元轻抚小腹,没了声响。
她不敢细想今后的日子。
自从南岐王勒布逝世,那片曾经宁静的天空,便被乌云笼罩,她再也没有度过一天安生日子。她当时怀胎不足三月,日子还没坐稳,没有公布与众。亲王勒朗的野心,如同潜伏在暗处的野兽,早已对她和王位觊觎已久。
幸得太后力保,她才留得片刻喘息之机。风雨飘摇之际,太后的庇护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若是她一索得男,为南岐王留得在世血脉,理所当然,她将在此王位之争中大获全胜。倘若生女亦或世子不能平安降世,她只能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
换言之,她的命数,与她未出生的孩儿血肉相连,如同两条交织在一起的命运之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权衡之下,她与勒朗互相约言,她引朝都遣兵南下,他保世子降生无忧。
智元通风报信,半正半假,空言虚语,为母族设套南下。
此举犹如开弓之剑,再无回旋之地。
往前,她身为朝都智元帝姬,为了一己私欲,构陷母族于不测之渊;向后,她身为南岐王后,只得遵守旧律,才能保全身家性命。她的内心,如同被撕裂的两半,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寒冰。
如今她进退两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关外苦寒之地,白骨曝露,仿佛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标记,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惨烈。流血漂橹,河流被染成了血红色,映照着天空的残阳,如同一幅凄美的画卷。
戎马之地,残檐断壁,金戈鏖兵,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无数战士的生死搏杀。战火纷飞,铁蹄踏碎了昔日的宁静,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和无尽的哀嚎。
“胜了!莫将军关外亲征,再夺城池。我朝骑兵三千,可抵南岐万千。”
三皇子宋境在营帐内,前线捷报在手,帐下一片附和拥立之声,好不悦耳。
只有些许位高权重的莫家军默然不语,他们心中清楚,若非莫涛将军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又怎能杀出一线生机。
奈何艰难竭蹶,独木难支。
前有奇敌屡次来犯,后无粮草储备支援。
他们已是强弩之末,苟延残喘。
三天三战,秣马厉兵,莫涛已到了水尽山穷的地步。即使赢得一座城池,弹尽粮绝,如何抵御明日滔滔之敌?
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战士们的无奈与悲壮。
“莫将军辛苦,明日偃旗息鼓,喘息之间,枕戈待旦。后日我亲自出征,重振旗鼓,将敌人斩于马下,再夺城池。唯有此举,才能解燃眉之急。”
宋境神情严肃,后日之战,可谓是殊死搏斗的斡旋。
虽说再夺城池,但无补给,与其坐吃山空,不如以死谋生,自寻生息。
莫涛心绪万千。他授诏南下,行捷道,于孤城之下、乱刀之险,救三皇子宋境于水火之中。
宋境耿介之士,虽学书论剑,但非领兵之才。
空有一腔热血,怎敌刀剑无眼?
莫涛想起师兄朝骏临行之言,夫人婧娘怀妊之苦,长子莫殇弱冠之年。
经年早势,他何惧万人之敌,骁勇善战,为自己杀出一条为将之道。
戎马一生,他历经成家立业,为夫为父,无万全之策不逞血气之勇。
“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
师兄的檄传,是否能一击即中?
三天三战,他刻意为之,却不曾把握机遇,窥看奇甲之下的敌军真容。
兵戈扰攘,何处是归途?
毕竟,战场上的每一次交锋,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每一次挥剑,都可能是最后的绝唱。
“朝都骑兵,随我出城迎战!”
宋境高呼,声音在清晨的薄雾中回荡,意气风发,身先士卒,他的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面不屈的旗帜。
“三皇子,还是老臣率先开道,三皇子随后而行。”
莫涛已起盘马弯弓之势。
“将军慢行。三天三战,三战三捷,三战三竭。常言老罴当道,莫将军守城,我无后顾之忧。朝都可以没有宋境,但不能没有莫将军、莫家军。”
宋境举兵南岐,二十日有余。期间数次身临险境,都是靠旁人遮风挡雨,有多少将士为了护他一人平安,临危授命。他是朝都三皇子不假,但在战场,他只愿是捐生殉国的将领,为国为家为民,尽瘁鞠躬。
宋境不屑养尊处优的高待,此刻他只是朝都的子民,为朝都而战。此刻他只是忧虑阿姊的胞弟,求解阿姊星火之急。
城外十里,南岐敌手,鼓角齐鸣,战云密布。
战场之上,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鸣,每一次敲击都震撼着战士们的心。
“王上,这次领兵的不是莫涛,好像是王后的胞弟,朝都的三皇子。”
勒朗身边的爪牙前去探道。
“莫涛老儿,难缠些!区区朝都三皇子,乳臭未干,花拳绣腿,能耐我何!”
勒朗的笑声中充满了轻蔑,他猛地转身跨马,单人匹马,挥刀直上,如同一头狂暴的野兽冲向猎物。
“朝都当真是没人了吗?派你一个羽毛未丰的小子,来战我!”
勒朗率先开口,冷嘲热讽。
宋境不应秽语,踽踽独行,领刀骑行,干净利落。
宋境持青眼弯刀,勒朗耍流星锤。勒朗以蛮力取胜,流星锤的链身横叉斜杠,链底还勾着一个绳镖,勒朗起攻势,四面甩链而起,如同狂风暴雨。宋境早有防备,以刀挡格,不落下风,他的每一次挥刀都精准而致命。
“勒朗亲王!战我区区小辈还要掩面而行?莫不是怕了?南岐之人,不敢露出真容,都是些苟且偷生的鼠辈!”
宋境挑衅的话语如利箭一般射向勒朗,扰动了他的心神。
强者对决,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变数,轻易露出的破绽都可能成为逆转局势的关键。
宋境撑刀,立于马背,借力跃至勒朗的身后,二人共骑。宋境凭刀挑绕勒朗流星锤的绳索,一时之间,勒朗动弹不得。
宋境趁机揭面,勒朗真容曝于阳光之下,他的勃颈垒然,不似正常之人。宋境大声叫嚷,希望朝都的军队乃至城中守将,人尽皆知。尤其是,莫涛。
“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
弹指之间,南岐私密,公之于众。
勒朗恼羞成怒,他单身拴着流星锤的绳索与宋境相持,后手掏出银针,硬扎在身下战马的马腹。战马受了惊,发了疯似的横冲直撞,宋境始料未及,跌落马下。
勒朗乘机勒住缰绳,甩着流星锤便要给宋境致命一击。
然而,南岐谋士的疾声大呼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王上!王上!不可!此乃王后胞弟,若是杀之,您与王后定生间隙!如今他在我们手里,不足为患。不如留他一条小命,绑回南岐,也好鼓足士气,向王后邀功!如此,一箭双雕!”
“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血肉之躯,奇甲之下,必是破绽。勃颈垒然,不吾类也!”
宋境听了谋士之言,知晓勒朗不能轻易要了他的性命。他自顾高声,大呼小喝,只求能把道破的“天机”,远传千里。
勒朗及时停了手里的动静,无奈至极。
“还不来人绑了他的手脚,遮了他的耳目!”
而莫涛看宋境被勒朗掳去,坐不当立,便要提枪奔去。莫家将单膝立命,只求莫涛不再追敌,保城中主力。
“主将!您不可再追!三皇子以身为饵,您不能再以身犯险!”
至此,南岐大军班师振旅,宋境亦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