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摇曳,不知躁动的是夏风,还是人心。

    “娘娘,王侧妃在殿外候着,等着向娘娘请安。”

    冬媪回话之时,欧阳舜华被婢女绾好发饰、插上凤钗,才慢悠悠地从梳妆台挪开位置。

    “让她进来吧。”欧阳舜华声音带着慵懒之情,纤手拨弄着汤匙,了无胃口。

    王芊羽内衬绯红纱衣、外显金色苏绣石榴裙,头饰倒没什么讲究,青丝半绾,只托着银色珠钗。

    “儿臣给母后请安。”

    王芊羽合手跪拜道。

    欧阳舜华颔首,嫣然一笑:“快快平身,只是请安,何必如此拘谨。”

    冬媪瞅准时机,指挥几个婢女呈着玉盘小食置放在桌上。

    欧阳舜华笑而不语,只是上下打量着刚入座的王芊羽。

    “石榴多子,是个好兆头。”

    王芊羽闻言,还未坐稳的身姿一颤,随后她又极力强撑着自然。

    “你入东宫也有些年头了,本宫还盼着东宫开枝散叶呢。”

    王芊羽强颜欢笑:“儿臣身居东宫,自然是要为皇室开枝散叶。”

    “太子近来如何?”

    欧阳舜华没再与王氏纠缠不休,话锋一转,问起宋义的情形。

    “太子近日喘疾有所缓解,忙着处理南下琐事,没能及时来凤鸾殿向娘娘请安。”

    王芊羽暗自松了口气,自诩回答的滴水不露。

    欧阳舜华搁下汤匙,冬媪立刻将桌上的残羹撤下了桌。

    “刘荣,还不把本宫要赏赐给侧妃的物什呈来。”

    冬媪代替家姐刘荣潜伏在欧阳舜华身边已有些时日,早已习惯于她的发号施令,可也会在听到“刘荣”时,晃了神。

    冬媪将托盘上的锦盒,放在了欧阳舜华的手边。

    欧阳舜华打开锦盒,抚着玉麒麟,爱不释手道:“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这玉麒麟本不是什么稀罕物,贵在是太后娘娘亲赏,如今由本宫相送,愿你与太子早日传来好消息。麒麟送子,错不了。”

    王芊羽起身再拜,叩谢厚恩。

    “常言子女福分,都是上天注定。只可惜本宫子嗣福薄,失了三皇子,如今连帝姬也......”欧阳舜华长吁,竟卖起了惨。

    “你还年轻,早日为太子诞下子嗣,不只是为了皇室开枝散叶,更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权势、也好帮衬着母家。你父亲王衍守在护国司副司主这个位置,时日尚久。”哭腔消散,欧阳舜华的真实目的这才浮出水面。

    “家父上了年纪,承蒙君主赏识,才能提拔至如今的官职......”“祸”及家人,王芊羽只觉手中的锦盒是块烫手山芋。

    欧阳舜华嗤笑道:“莫司主以身殉职,护国司司主一位空缺,你父亲升擢与否,但凭君主定夺。不过谏言与否,还得凭借你父亲的意愿。”

    欧阳舜华话已至此,只等着王芊羽的下文。

    王芊羽捧起锦盒,再拜道:“承蒙君后娘娘抬爱,儿臣身为东宫之人,自当忠于太子,为皇家献绵薄之力。家父升位还是贬职,都听允君主予夺,儿臣无故沾手。今日儿臣身体不适,只得退席,明日再向母后请安。”

    “罢了,这旧衣也染上赘迹,本宫只得更衣。”

    欧阳舜华也没再刁难,投决一致,王芊羽才得以出了凤鸾殿。

    待到王芊羽迈出殿外,欧阳舜华的贴身婢女阿莲凑上去前,不顾及冬媪的眼神扑闪,就凑上前去媚悦道:“奴伺候娘娘更衣。”

    欧阳舜华并未挪动,抬眸蔑笑道:“你自小跟着本宫,也算是这凤鸾殿的老人了。不想你年岁上身,手上心里伺候的劲儿也没个长进,不如本宫挑个好日子送你出宫,安生找个凡夫俗子嫁了倒是省事。”

    阿莲哪里还有刚才有意讨好的劲头,不知出言得罪了君后,只得跪地求饶。

    冬媪呈上适宜的热茶,开解道:“娘娘先前用了甜羹,不妨饮些热茶解解腻。”

    欧阳舜华这才平息了邪火,仔细品起茶来。

    “今日待君主下了朝,本宫亲自送些吃食过去,就备下那日你给本宫做得桂花酿吧。”

    冬媪领命,携着阿莲趋步退出寝宫。

    阿莲险些被君后责罚,这才缓了一口气,怯声道:“多谢刘嬷嬷出手相助,不然明日奴定会被打发出宫。就是奴到底是哪句话惹着娘娘不悦了......”

    冬媪瞥了眼紧闭的殿门,自然地将手里的物什搭在阿莲手里,又一拽过阿莲的衣袖,向远处跨了几步,才低语道:“身为宫婢,若是主子还未发话,就随意揣夺主子的所思所想,必然是死路一条。我们只听候主子的发号施令,其余即使听见了、看见了也得视作无为。”

    阿莲仍有不解,“娘娘先前不就有了倦意、想要更衣?”

    冬媪见阿莲还未开窍,无奈道:“阿莲,你在凤鸾殿当差也有些日子了吧?”

    谈及过往,阿莲又变得生龙活虎,侃侃而谈:“奴自小在府邸就是跟在娘娘身旁伺候着,娘娘爱吃的点心我再清楚不过,细细算来也有个十年了。”

    冬媪晃了晃脑袋,想来欧阳舜华也不是不念及旧情的冷漠之人,不然凭借着阿莲的心智断不能熬过深宫的漫漫长夜。

    “太子侧妃王氏明面上受了娘娘的恩赐,实际上却不愿为娘娘所用,娘娘自然不悦。娘娘挑不出王氏的错处,王氏又一心攀附着东宫,娘娘只得找个更衣的由头打发了她。想来君后娘娘说得旧衣,含沙射影,暗指侧妃王氏;这更衣......”

    冬媪欲言又止,蓦然转身,只是凝视着凤鸾殿。

    欧阳舜华绝不是委曲求全之辈,若是王氏不为她所用,她自然有千百种法子让王氏臣服于凤鸾殿;亦或者,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换了这旧衣、废了王氏,换些易于掌控的新人进来。

    今日的请安,看似风平浪静,只怕欧阳舜华心中早有定夺。

    ***

    前脚刚从凤鸾殿出去,王芊羽回寝宫路途中,仍憋着口气,看不清君后今日的别有用心究竟为何。

    侍女阿萱弓着身子,小心翼翼为王芊羽开路,只见她眉头紧锁、犹如身负万重的惊兽;宽慰道:“娘娘不必烦忧,您如今有了殿下的骨肉......”

    “殿下行事谨慎,鲜少与凤鸾殿往来,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我有孕的消息还未张扬,慎言有意隐瞒;君后究竟是如何得知?”

    王芊羽的训言浇了阿萱一盆冷水,有孕从来不是宫中女子的挡剑牌,只怕是多数红颜薄命的催命符。

    阿萱支支吾吾,“君后娘娘今儿还赐了娘娘玉麒麟,怎会透析您有孕之实?”

    “无功不受禄。后宫女子怎能与朝前大臣有所交易、干涉朝政?君后娘娘今日多次提及父亲的官位,只怕是......”

    王芊羽捏着锦盒的手颤抖着,只觉着这锦盒烫手。

    “你去百鸣殿守着,若是父亲下了朝,无论如何也要将父亲带往东宫,有要事商议。”

    与其揣测君后的言外之意,她不如主动出击,将一切安排妥当。

    ***

    “呦,这不是朝总司吗?告假多日,让同僚们等得辛苦啊。”欧阳硕立了立官帽,冷嘲热讽道。

    朝骏一怔,并未理睬,反倒加快了脚步,率先迈进百鸣殿。

    金毓眼下团着乌青,几日不见倒是疲倦了不少。

    宋谦正襟危坐,只等堂下百官平身。

    欧阳硕刚起身,一个箭步又冲进了群首,谏言道:“南下战事临近尾声,朝都驻守在边境的将首皆由三清统率,莫将军为朝都献身,可护国司不可一日无主啊......”

    朝骏顺势而下,不给欧阳硕开口的机会,说道:“莫涛将军已被追封为镇国将军,名下嫡长子莫殇先前也被君主封为镇南将军,亲率莫家将南下驰援,建功立业。臣以为,护国司司主一位,当由莫殇继之。”

    反唇相讥,欧阳硕果然打着歪主意。

    “朝都失了良将,莫家失了家主,君主切不能让朝都百姓寒心啊......”

    金毓也向前一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只是不知君主是否是有情应理之人。

    谢严咳声,“如今战局虽对朝都有利,战事尚未大捷,朝都亦不能掉以轻心,让敌首钻了空子。莫将军为国为民,亦忠亦勇;可他并未护住三皇子殿下,其子未受诏,蓦然率军返还朝都,亦未遵循君令......若是君主如此唐突将护国司司主一职交付他手,只怕是不妥啊。”

    谢严执言,瞬间打破了欧阳硕孤立无援的局面。百鸣殿内众说纷纭,一时间分为以谢严为首和以朝骏为首的两股势力,抗衡不下。

    宋谦依旧缄口不语,扫视着堂下众臣,似乎他内心也在挣扎,如何交付一个称心如意的答案。护国司身为六司之一,若是堂而皇之授予黄口小儿之手,日后怕是避不了口舌之争。但若弃莫家于不顾,未免显得他过于刻薄无情,有用挺之无用弃之,寒了老臣的热忱之心。

    欧阳硕见君主迟迟未能定夺,话锋一转,又扯上了别处。

    “四皇子宋城如今将宫中休养,今年已有十六,君主是否考虑赐殿下府邸,出阁自立。”

    非嫡系皇子到了年岁,出阁受教,既是为了让其出宫立府、独当一面;更是为了避免其觊觎皇位、断了谋权之心。

    凭借欧阳硕的鼠目寸光,怎会提出如此谏言?

    他的身后有欧阳舜华撑腰,自然与君后娘娘沆瀣一气。亲子殁,哀痛之余,君后总得另谋出路。显而易见,她已将身上的宝压在了太子的身上。宋城看似无辜、既无权亦无势,可皇位只有一席,斩草除根;欧阳舜华要得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四皇子......可是南宫家的......”

    “四皇子不是自幼养在宫寺,何日迁居搬回了宫?”

    百鸣殿百官初闻四皇子的名讳,肆无忌惮的窃语愈演愈烈。

    谢严白了还在沾沾自喜的欧阳硕一眼,不屑与这种鼠辈为伍。

    “臣以为,四皇子不及弱冠,尚未获封,不宜离宫出阁。何况四皇子此前在宫寺长大,对宫中礼仪尚未熟悉,何谈自立门户?”

    谢严挺身而出,又与欧阳硕唱了反调,打得欧阳硕一个措手不及。

    宋谦颔首,似是认同了谢严的观点。

    “四皇子还需接受宫中教养,此事无须再议。至于护国司司主一职......”

    宋谦也无法定夺,只得草草结束了今日的朝见。

    欧阳硕气势汹汹,“谢大人何故如此?!”

    谢严沉着性子,只是甩开他与欧阳硕的间距,这才缓缓开口道:“欧阳大人前言不搭后语,未免过于贪心了些!”

    欧阳硕未明谢严话语里的讥讽,追赶不及,只留得谢严的哼声。

    金毓环拳相抱,只当是看了出好戏。

    “欧阳大人犯事被君主所叱,要不是君后娘娘求情,让欧阳大人以三皇子母家之首,体面送殿下一程。不然,还不知欧阳大人囚于府中得到什么时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是畅快。金毓将官职、门第束之高阁,只求出一口恶气。

    人多势众,欧阳硕没了谢严的帮衬,自然是矮人一头,也没敢造次。

    “听闻金家与莫家定下婚约之盟,可这护国司司主一职,是你们守得,而或是易主,还得有命走着瞧!”

    欧阳硕搁下狠话,投决而去。

    “我呸!给他留几分同僚情面,他还真蹬鼻子上脸,如今连老脸都不要了!”

    金毓叉腰,冲着欧阳硕离去的背影破口大骂道。

    “好了好了,从前再不济你总是忍着性子,怎得今日却......”朝骏扶额,拦下险些失控的金毓。

    “还不是幼仪,当着莫家一众宾客的面儿,认下了金家与莫家的婚约,我何故如此?!并非是我一心求荣,可若是莫殇保不住司主之位,我岂能心甘情愿将幼仪托付于他?”

    金毓真言,将朝骏从过往回忆中抽离脱身。

    眼下形势尚未明朗,他们甚至处于劣势。君主斟酌再三,未必会站在他们同侧。

    可除了莫殇是适宜的继任者外,还有谁能够担任护国司司主之位?

    ***

    “天气燥热,桂花酿清爽解口,君主多用些。”

    欧阳舜华亲力亲为,一改常态。

    宋谦端着碗,尝了好些,溺在甜润的桂花酿中。

    “直至今日,君后的脸上才现了笑颜。”

    欧阳舜华握着汤匙的玉手一晃,随即又挤出笑意,答道:“后宫有了喜事,臣妾身为后宫之首,自然开心。”

    “哦?究竟有何喜事?”宋谦顿时来了兴致。

    欧阳舜华携婢女稽首、报喜道:“太子侧妃王氏有孕月余,王氏身子孱弱,月子还未坐稳前,臣妾不敢扰了君主的兴致。”

    “此事当真?”

    宋谦亲自将欧阳舜华搀扶了起来。

    欧阳舜华莞尔一笑,“千真万确。臣妾特地向君主报喜。只是......”

    欧阳舜华继续补充道:“太子宋义已经束冠,东宫却只立下侧妃,如今侧妃有孕,东宫也该竞选些新人伺候着。除却报喜,臣妾特地向君主请命,早日为太子选妃,以固国之根基。”

    丧钟响,新生降。

    宋谦还沉浸在喜讯不能自已,只想着添福却不顾后言。

    “既如此,东宫选妃的事宜就交由君后一手操办吧。”

    宋谦将余下的桂花酿一饮而尽,才作罢。

    欧阳舜华再叩首,华服掩面,就差笑出了声。

    ***

    “父亲,再尝尝这道。”王芊羽不断为父亲王衍添着菜。

    王衍许久未能与女儿相叙,望着女儿逐渐丰盈的体态,打趣道:“想来东宫的膳食是极好的,若是你再丰腴些,这绣裙怕是系不上啰。”

    王芊羽闻言,神情羞涩,不觉抚上了小腹。“女儿丰腴些倒是不打紧,只要殿下喜欢就好。再耐心等候些时日,女儿自会......”

    话到嘴边的喜讯还未出口,就被一阵嘈杂声打断。

    阿萱上气不接下气,急着传信。

    “娘娘,君后娘娘身边来人了,说是请娘娘过去,一起商议东宫选秀的事情......”

    王芊羽撂下筷子,不由再次想起今晨君后所言。

    这旧衣也染上赘迹,本宫只得更衣。

    想来不受君后管制的人便似那旧衣,弃了也就弃了,无伤大雅。而她王芊羽,如今情形,与旧衣何异?

    王芊羽暗自握拳,从一开始,她便错了。

    君后是后宫之首,从侧位一同晋升,把持后位已有十载。

    她王芊羽不过是东宫侧妃,即使仗着太子独宠,也无法在君后面前立足。慎言,太子身患喘疾多年,何尝不在君后管控之下?

    如今,君后轻而易举推动东宫选秀的进程,他日,她王芊羽就是旧衣、就是弃子;还有何人顾?

    与其说君后此举是为了名正言顺引进“暗棋”安插在太子左右,更是在向她示威。仅仅凭借太子一时专宠,王芊羽一席之地尚未稳妥,一旦新人入主、尘埃落定,只怕是落得“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无情下场罢了。

    什么名利、后位,王芊羽孑然一身,没什么好失去的。可腹中之子,她千盼万求,得来的恩赐,绝不能止步于此!

    王芊羽收了笑颜,对着父亲的神色更加冷静,盯着王衍后背发毛。

    “女儿有孕已有四月,君后偏偏在此时推动东宫选秀,只怕是......”王芊羽开门见山,丝毫不给王衍准备的时间。

    王衍激动地搓着手,“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女儿如今不过是东宫侧妃,他日正妃入主东宫,依旧落得事事受制于人的下场,只怕是腹中之子亦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妄图除之后快。”

    王芊羽冷语冰人,连带着脸上的血色都褪了几分。

    “这是皇嗣,谁敢......”王衍的声音蓦地降了下去。妇人争宠,尔虞我诈,于深宫更胜一筹。

    “为今之计,为了保住腹中之子,女儿只得投靠君后。”

    王芊羽已然做了决定,王衍深知拉帮结派不单只是女儿一人,更是她背后母家的势力。

    “还请父亲无论如何,接下护国司司主一职。莫家对我等有恩不假,可父亲不能因一时知恩报德,而弃自己的前程、母家荣光以及女儿生计于不顾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报恩还是求荣,只在王衍一念之间。

    ***

    今日再踏进凤鸾殿,王芊羽又抱着另一番心态。

    “君后娘娘,为何还身着今晨的旧服?”

    礼拜之后,王芊羽不似先前般踞促,蓦地问出了声。

    欧阳舜华破颜微笑,“这新服不比旧裳,习惯用旧物,自然不会轻易更改。”

    欧阳舜华此话一出,说明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若是嫔妾能为君后娘娘效力,不知这东宫选秀......”

    王芊羽也没在拐弯抹角,直接亮明了底牌。

    “君主钦命,岂有反悔的道理。”

    欧阳舜华转向梳妆台,散下青丝,一旁的女婢重新为其绾发。

    “这东宫主位,谁做,无关紧要;能不能做稳,才是生存之道。同理,有孕与否,也不重要;能不能护其周全,才是解数使然。本宫最初也非后位,先后为君主诞下智元帝姬、三皇子以及安和公主;才得以有今日后权于股掌之上。”

    欧阳舜华语音稍落,凤钗亦簪上发梢。

    冬媪弯腰踱进殿,俯靠在欧阳舜华耳边,不知交代了些什么。

    欧阳舜华备怀关切地将跪在堂下的王芊羽扶了起来,左手甚至抚上了她微隆的腹部,才作罢。

    “本宫自会护着你腹中之子平安降生,有此作为筹码,你对东宫主位的夺势,就又有了几分把握。”

    “谢,君后娘娘。”

    虚无飘渺的承诺,却是信徒走投无路时的甘霖。

    ***

    “王大人,君主宣您觐见。”

    孙清謦欬一声,这才让王衍回过神儿来。他忙着将怀中原先准备上奏的奏折塞进衣袖后,才随着孙清进了殿内。

    “王大人,可是得了喜讯,特来向朕报喜?”宋谦依旧笑不拢嘴。

    王衍扯着笑意,叩拜道:“臣也是今儿才知太子侧妃有孕之喜,特来向君主报喜,亦是为君主解忧。”

    宋谦闻言收了笑颜,正襟危坐道:“朕有何忧?”

    王衍眼神避之不及,一边是莫涛的提拔之恩,一边是一族的擢升之急;为忠还是为亲,他自知一旦开口,就再无回旋的可能。

    “今晨,百官争鸣,为护国司司主继任争论不休。臣以为,于情,莫司主为国立命,提拔其子、子承父业,不至于落人口舌;但于理,却难免遭是非分歧。遥想当年,莫将军不及弱冠,功勋无数;与之相较,其子尚未崭露头角,蓦然继位,怕是难以服众。”

    合乎情谊者,却葬送了理。

    “护国司不可一日无主,你以为谁能担起如此重任?”

    宋谦攘臂而起,更显高人一等。可他心中似乎早有了答案。

    王衍再叩首道:“臣今日所言,不啻为争权,臣惟以自荐,只求护国司免受落败,只求为君主排忧解难、护国佑民,保境安息。如此,臣万死不辞!”

    王衍近乎潸然泪下,不知是逢场作戏,抑或是真情流露。

    一切,但凭君主予夺。

    宋谦背过身,对于王衍的说辞,他的神色并无太大起伏。

    天时地利,一切巧焉。

    偏偏今日君后心平气和,呈报太子侧妃有孕之喜,转而又提及东宫选秀事宜;偏偏今日百官就护国司司主空职聚讼纷纭,将宋谦置在抉择的悬边;偏偏今日护国司王副司不惧自荐,偏偏侧妃王氏就是王衍的嫡女......

    宋谦回眸,王衍今日觐见,心中只怕是选择了他者之盟。

    王衍任护国司副司主已有多年,与莫涛共事十载,亦是护国司司主的不二人选。加之其女有孕之实,总是要给母家挣一笔荣贵。

    只是宋谦并未料及,君后步步为营,竟然又将手伸向了东宫。宋谦无端授柄于人,近乎郁郁寡欢。

    为今之计,也只能成全王衍。

    如此,宋谦才可知欧阳舜华究竟意欲何为。

    笔墨纸砚,宋谦顿笔,手下的诏书已然成型。

    宫门之下,一道旨意,注定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也不知是上了年纪,宋谦愈发排斥生杀予夺的快感。可此等权势,宋谦断然不会拱手相让。

    ***

    再入凉亭,物是人非之感,涌于宋城心间。

    今时,他不再是身着缟素的弱者,可他的野心却从未却步。

    “殿下......”

    宋城躬身向入座凉亭的太子宋义行礼。

    指尖起落,琴音流淌,如泣如诉。

    一曲落罢,宋义才徐徐转身,与宋城相视。

    “此曲抚慰人心,是我特地为三弟所作,愿其安息。”宋义娓娓道来,在宋城面前树立起宅心仁厚的幻象。

    “四弟先前“蛰居”宫寺,不知可识得南宫家的古琴。”宋义话锋一转,夹枪带棒,原先经营的形象,无攻自破。

    言及宫寺,不过是暗讽宋城出身低微、不识抬举;谈及南宫家族,亦是为了表明宋义与他的身世之差,云泥之别。

    宋义为南宫嫡女、先后南宫景所出,宋城为南宫次女南宫雯所生。宋义为嫡为长,自然做得太子之位。而那个位置,宋城自然不该肖想。

    宋城再拜,情真意切地感慨道:“南下征战,我已是九死一生,那日若非有殿下相助,我何以能出宫寺、迁居无极殿?母亲与先后一母同胞,我与殿下亦是手足弟兄;一切但凭殿下吩咐,我岂敢做主?”

    宋义狐疑,但也揪不出宋城不达大体之处。他这弟弟倒是识时务得很。宋义对宋城敌对的情绪转瞬即逝,现在的他更享受宋城的心悦臣服。

    孙喜转至拐角处,跪地向两位殿下行礼。

    孙喜做作喧哗道;“给太子殿下请安、给四殿下请安。奴特向太子殿下道喜,愿殿下与侧妃娘娘喜结麟儿。”

    宋义上扬的嘴角凝在一旁,不见声响。

    他明明千叮万嘱,不让医署的人曝露侧妃有孕之实,原本该隐匿于东宫内院的喜讯怎会人尽皆知?

    宋义拂袖而行,身后伺候的人连忙捧着古琴,小跑紧随太子之后。

    宋城躬身,对着远处的身影道:“恭送殿下。”他场面功夫了得,嘴角的诡异只道不是真心所为。

    孙喜刚从顺义殿探风赶来凉亭,待宋义走远,这才一吐为快。

    “干爹当差,奴也没敢走近,只敢在顺义殿远处猫着。就听见廊下宫女窃窃私语,说什么太子侧妃有孕还有君后主持东宫选秀事宜。干爹领着王副司出了顺义殿,手里还捧着旨意,向宫门去了。”

    宋城原先只觉是君后要对太子下手,太子被东宫内院琐事缠身,他也是少了一桩麻烦事。可护国司王副司是太子侧妃之父,其中纠葛,并不难理清。

    “备马,出宫。”宋城不知所从,只得出宫求援。

    ***

    “殿下刚回宫,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多少双眼睛盯着无极殿,殿下不会不知。殿下实在不该现在约见老臣。”谢严撤下斗笠,露出真容。

    与宋城一别,不过几月。宋城正颜厉色倒是让谢严浑身不自在。

    “屋外有孙喜候着,回宫我自有一套说辞,您大可安心。”

    谢严这才入座,端起宋城为他泡好的甘茶,抿了抿。

    “殿下是想问,今晨老臣为何在百鸣殿附和欧阳硕的说辞,谏言护国司司主一职?”谢严一语道破,宋城的心思并不难猜。

    宋城放下茶盏,托起茶壶又给谢严续茶。

    “正是。您明知莫殇是我的师兄......莫殇继位护国司司主,合情合理,您为何出言阻挠?”

    谢严轻笑道:“莫殇是殿下的师兄不假,可他当真与殿下同心共济、是一条船上的行者吗?”

    宋城沉默不语。

    初识莫殇,宋城刻意隐瞒身世,几次三番差点在莫殇面前露了馅。相识相知,南下同行直至于此,宋城与莫殇也算是曾同舟共济的盟友,却不是同行之人。

    “老臣所为,看似打压莫家,实则是让莫家与君主离心。殿下随即而入,只怕莫家不日就是殿下的囊中之物。有了莫家的帮衬,莫家军的鼎力相助,殿下登位,指日可待。”谢严胸有成竹,呵道。

    谢严工于心计,看似不与莫家不和,实则却想一举吞并,谋一盘更大的棋。

    “那欧阳硕不过是个蠢才,处处唯君后马首是瞻,可惜他的实力攀不上野心,官位气运也算是走到了头。”谢严语罢,还不忘拉踩欧阳硕。

    语及欧阳舜华,宋城不明她意欲何为,不由担忧道:“君后正筹谋东宫选秀,听闻太子侧妃王氏有孕已有数月......”

    谢严却没把妇人放在眼里,狂妄道:“君后所为,与老臣无异。只不过君后将宝压给了太子,逼迫王氏及其母家,自己享权。老臣却将身家所有交托给了殿下,顺水推舟,将莫家也拉上了船,为殿下所用。只求殿下谋求高位,老臣倾尽所有也无怨无悔。”

    “定不负恩师所托。”

    宋城眼含热泪,跪跽礼拜。

    谢严神色复杂,只是回首。

    他怎么担待起师长之责?

    他如何值恩师倾囊相助?

    只道是尽力而为,彼此彼此。

章节目录

不敢与君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昭昭望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昭昭望月明并收藏不敢与君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