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盛着食盒,轻手轻脚地推开了顺义殿的沉重大门。
“君主,这是君后娘娘亲自准备的佳肴。娘娘说,她有喜讯要亲口告知君主。”
孙清心中忐忑,他知道自己正处在权势的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君主。
王衍,新晋的护国司司主,正跪在堂下,面色凝重。君主宋谦的脸上乌云密布,孙清担心君主的怒火会波及自己,可他迫于君后的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君主请示。
“回禀君主,若君主与娘娘有要事相商,臣愿退至偏殿,等臣的部下到来,再定臣的罪罪。”
王衍深深一拜,姿态谦卑。
宋谦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孙清立刻领着王衍走向偏殿。顺义殿内,灯火辉煌,一时间,宫殿又恢复了它应有的安宁。
欧阳舜华一边为宋谦捶腿,一边轻声说道:“殿选的结果,太子已向君主禀报。臣妾闻君主近日忙于朝政,未能安心进食,故今日特制安神汤,望君主保重龙体,切不可过度劳累。”
“册封的诏书,朕已经差人送去了何府与朝家。”
得了宋谦的准话,欧阳舜华自以为得计,手下的劲道不禁多了几分。
“朝、何两家效忠君主多年,既得了君主的诏书,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以辅储君。”
宋谦轻抚着欧阳舜华头上的珠钗,那一瞬的温柔,让欧阳舜华心神一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悲情所替代。
“舜华,你跟随朕多年,自然明白,无论将来谁承了朕的位,你都是唯一的天后。”
宋谦语气中的决绝,不容旁人置喙。
“臣妾,遵命。”
欧阳舜华侧身行礼,眼中的光芒再次黯淡。她侍奉君主多年,怎能听不出君主话语中的深意?与帝王谈儿女私情,真是凉薄又可笑。她自嘲地笑了笑,自己又一次坠入宋谦编制的幻境,难以自拔。自从她亲子宋境惨死异乡,她就已经看透了君主的虚伪面目。什么爱情也好,亲情也罢,终究是皇权的垫脚石。
君主不愿她插手东宫之事,但那储君之位,本应是她儿子宋境的!如今的储君宋义不过是个身患喘疾的废人;至于宋城,空有野心难握实权,不足为患。只要她能稳固东宫的主位,逐步渗透自己的势力,不久之后,东宫只会是一具有名无实的空壳。
“臣妾,先行告退。”
欧阳舜华逐步退出了顺义殿,乘上返回凤鸾殿的轿辇。她的心中虽有千般波涛,但面上却未露分毫。她日后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权力的漩涡中,稳住自己的立足之地。
夜色如墨,顺义殿内的灯火逐一熄灭,仅余几盏微弱的官灯,它们摇曳的光晕在空旷的殿堂中投下长长的阴影,映照出一片深邃的寂静。
“君主,王司主的部下到了。”
孙清轻声通报,领着狱卒步入殿中,随后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
关门的声响吓弯了狱卒的背脊,他环顾一周并未寻得王司主的身影,依稀只感受到堂上审视的双目。
“奴王五,叩见君主。”
王五的声音带着颤抖,他跪地磕头,额头几乎触碰到冰冷的地面,眼中满是恐惧,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触怒了面前的君主。
“朕听闻,安和公主给了不少的钱财,只求你为她行个方便。”
宋谦声音威严,又吓得王五浑身颤抖了起来。
“奴......不敢背叛王司主,更不敢违抗君令。安和公主私下入狱看望朝都重犯,奴不得不有所提防。何况今日,安和公主又带了外人......”
“起来回话。孙清,赐茶。”
宋谦正襟危坐,自带压迫感。
“谢君主。”
王五接过孙清手中的茶杯,一饮而尽。他心想着还是皇宫里的待遇好,总比永不见天日的牢狱舒适得多。王五手中握有帝姬与朝锦歌谈话的信息,自然也想为自己谋份更好的差事。
“智元帝姬与朝家二小姐看着像是旧相识。起初,朝家二小姐并不愿为帝姬开罪,奈何帝姬声称自己被朝都奸人所害,求朝家二小姐揭开这背后的阴谋。智元帝姬言辞恳求,恐怕幕后之人与朝都官妓勾结,才酿成南下的祸事......”
王五话未说尽,身子止不住的抖动着,连同手上的茶杯一同摔落在地上,赤目无息。
孙清听见了殿内的声响,悄声入殿,收拾残局。
“收拾干净,别污了朕的眼。”
宋谦合了眼,依旧端坐在正堂上。
孙清俯身,手指轻触王五的颈侧,感受到一片死寂。他站起身,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暗卫们迅速行动,将王五的尸体和那片沾染了血迹的地毯一同带走,不留一丝痕迹。
“君主,王司主还在偏殿候着。”孙清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在孙清的轻声询问之后,宋谦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透过深邃的黑暗,似乎在思考王五临死之言是否可靠。
“你亲自送王司主出宫,确保他明白朕的决断。他的部下混淆视听,污蔑皇室公主,罪该如此。”
孙清微微颔首,转身退出了殿。宋谦的目光随着孙清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再次闭上了眼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宋谦为了自己江山微固,或许错杀过很多无辜之人。可皇室的权威不容质疑,更何况此事牵连甚大,他不知朝锦歌知情多少,又参与了多少;他的人必须赶在朝锦歌前面,将幕后之人捉拿归案。如此,才算是保全了皇家的颜面。
至于王五,他只能将密言深埋地里,再无见天之日。
王衍此刻正在偏殿内焦急地等待着,直至孙清再次现身,他的眼中才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孙总管,君主有何吩咐?”王司主急切地问道。
孙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看着王衍,缓缓开口:“王司主,君主下令,已经差人料理了王五的尸首。王五贪财好贿,已然触了天子的怒。杀一儆百,希望王司主能明白君主的良苦用心。”
王司主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他的声音颤抖着,试图解释:“孙总管,我...我并不知道部下会做出如此之事,我对此并不知情。还请孙总管替我向君主澄明啊......”
孙清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漠:“王司主,君主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你应该知道,君主并未追究护国司的责任,已经是对你网开一面。王司主还是赶快出宫,别让老奴为难。”
王衍噤声,任凭侍卫将其带出了宫。起初,王五只是将安和公主频繁下狱的事情向他禀明,可他碍于君后的威严,并不敢阻拦安和公主的所作所为。今日,他抓准了时机,向君主澄明,不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连累王五丧命。
时至今日,王衍才终究明白,顺义殿堂,公允绝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唯有保住皇室的颜面、剔除皇室的丑闻,才能稳固君主所谓的江山社稷。
***
月光银瀑般倾泻,轻柔地铺洒在凤鸾殿外的石板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
安和公主发髻半绾,鹅黄色的长裙随风轻摆,她急匆匆地往凤鸾殿赶去,步履间带着几分焦虑不安。王芊羽的坐辇停在殿外,王芊羽从殿内缓缓步出,迎面撞见了安和公主焦急的身影。
阿萱立刻护住王芊羽的身子,大声嚷道:“安和公主走路还是稳妥些,切莫冲撞了侧妃娘娘的孕体。”
安和不屑地望向王芊羽,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她一个小小的太子侧妃,竟敢在她面前作威作福,真是不自量力。
“本宫当是谁不识好歹,拦了本公主的去路。原来是太子侧妃啊。若是本宫没记错的话,今日是东宫殿选,东宫的主位已经有了分晓,无论谁是太子妃,你王芊羽今后在东宫必是矮人一头。若是不想在皇宫中也低人一等,最好别再招惹本宫。”
安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意。
王芊羽握紧了拳头,若非是君后为了掌权东宫,攒了东宫殿选的局,她王芊羽怎会沦落至此。
“本宫的侍女也只是为了保护皇嗣的安稳,不想冲撞了安和妹妹。不过安和妹妹倒是提醒了本宫,今日君后主持东宫殿选,却等不见安和妹妹的身影。不知妹妹今日出宫去了何处?”
王芊羽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挑衅。
安和公主强撑着脸面,她的心中虽然有些不安,但在王芊羽面前,她绝不会露出怯意。
“现在本宫的行程难道还要差人誊抄一份送至太子侧妃手中不成?” 安和公主的话语中透着不耐烦,她不想再与王芊羽纠缠,只想尽快进入凤鸾殿与母后澄情。
“安和妹妹说笑了,本宫只想提醒妹妹,母后动了怒,妹妹可得好好安慰一番,才行啊。”王芊羽自顾踏上坐辇,她的心中闪过一丝大仇得报的快感,嘴角的笑意更甚。
凤鸾殿内,欧阳舜华的心腹皆跪在堂下,头颅低垂,仿佛在等待着命运般的裁决。安和的目光扫过殿内一片狼藉,立刻差人闭了殿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试图打破殿内沉重的寂静。
“可是殿选出了差池?母后再不济也不可在王芊羽面前失了态,切莫顺了她的意。”安和挽着欧阳舜华回到主位,又顺势坐在她身旁。
许是听见‘殿选’二字,逐渐恢复平息的欧阳舜华又激动起来,随意捻起手边的玉碗向地上摔去。玉碗碎裂的声音清脆而刺耳,汤羹四溅,如同她心中无法平复的怒火,在地毯上留下不可泯灭的痕迹。
“好一个太子,好一个君主!父子联起手来,偏偏把本宫蒙在鼓里,现在连她一个小小的太子侧妃也敢跟本宫呛声!”
欧阳舜华握住安和的气力又大了几分,现如今她能有所依靠的,便只剩下安和了。
安和轻拍欧阳舜华的肩背,安慰道:“可是大哥不曾中意母后安排的女眷,立了旁人为妃?”
欧阳舜华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他要是如此,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本宫何须费神?偏太子假意顺从本宫,害本宫松了弦,让他钻了空子。君主早已拟旨,无论今日是谁获选,其册封之礼,皆都挪到皇庙礼佛之后。待到那时,让那王芊羽率先诞下皇嗣,即使太子妃是本宫的人,也再难让东宫易权了......”
“好好的东宫殿选,大哥怎会提及皇庙礼佛之事?”安和觉得事有蹊跷,定是有人在太子背后为其出谋划策。她的目光穿透重重帷幕,似乎想要看穿太子背后的阴谋。
欧阳舜华长叹一声:“今时不同往日。太子本就不满本宫干涉东宫琐事,自然也能知晓本宫攒局殿选意欲为何。太子不愿择妃,只得出此缓兵之计,延后太子妃的册封礼。现在说什么都已晚了,想必太子妃的辇车已经驶往皇庙了......”
“东宫殿选不过是母后为了钳制东宫的一步棋,废了便弃了。王芊羽不过暂且得意,一来,她腹中的皇嗣仍有数月才可待产,二来,不知其胎是皇子还是公主......何况,她当下最紧要的不是与我们相斗,而是安心保胎。无论是王芊羽还是太子妃,母后最想制衡的,是东宫。大哥自小患疾,我看这些时日,他倒是有所好转,甚至与正常人无异。”
安和所言帮着欧阳舜华理清了事由。她倒是忘了,如今的太子,仍该是缠绵病榻的病患才是。
“不过就算是大哥继位,母后之位又有谁能动摇?母后更应该宽心才是。”安和起身,端起一旁茶壶,为欧阳舜华添了杯橘茶。橘香四溢,颇有安神的功效。
“左不过是你三哥殁了,本宫没了夺储君位的指望,再是你那不上进的舅舅,拖累了欧阳家的千古名声。如今,你皇姊仍在狱中,本宫怎甘愿放手啊......”
提及智元帝姬,安和停了手中的动静,蓦地跪在堂下。
“南岐祸事,恐怕另有隐情。”
欧阳舜华颤颤巍巍地起了身,看着安和斩钉截铁的模样,心中也猜到了几分。
“今日殿选,本宫差人四处寻你,你究竟出宫去了何处?”
“今日是朝家二小姐的及笄宴,我亲自前往为其庆生,借由带走了人。我依皇姊之托,将朝锦歌带去了狱里。皇姊坚持遣散闲杂人等,只余下她和朝锦歌。就差一步,我便能扣了朝锦歌,不想宋城从中作梗,坏了我的事。”
宋城处处跟她作对,安和早就视其为眼中钉。
“朝锦歌毕竟是名门贵女,其父亲朝骏如今是六司之首,你怎能在朝家宴席蓦然扣下朝锦歌?何况朝家女公子不是普通的闺房女子,她在南下领兵,是动过刀剑之人。就是她亲手押回你皇姊,她又怎会随你差遣下狱?”
欧阳舜华的连连发问,安和不知如何应答。
“朝锦歌不是无礼之人,是我在狱前用了母后派遣的暗卫,动了剑,截退了朝锦歌的去路......”
安和还未说完,欧阳舜华气不打一处来,掌中的茶杯又成了众矢之的。
“胡闹!狱前都是王芊羽母族的亲信,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动了刀,若王家不是个嘴严的主儿,只怕明日弹劾你的奏折,你我都招架不住!”
安和受了训,只觉心中委屈。她一心想要救出皇姊,哪里还顾上律法一说?
“既然我行了此事,本就知这是一步险棋。若是能一举成事,救出皇姊,那安和所为也是值得的。偏那宋城不知从何处冒出,亲自接走了朝锦歌,这才出了差池。”
“宋城能言善辩,难道家宴的亏你都白挨了吗?!他与朝家女公子一同拜师,素来交好,如今你被抓住了把柄,又招惹了朝家,再无回头路可言!这些时日,你不便露面,就在自己的寝宫安生歇着吧!”欧阳舜华扶额,无奈道。
安和仍想为自己辩驳几句:“若是三哥还在,大哥是个病秧子,四哥困在宫寺,我又何至于此!”
失子之痛,何其哀矣。
欧阳舜华用尽了全身的气力,步下主位,挽起安和,宽慰道:“从此,你便只有一个哥哥了。”欧阳舜华眼中闪过一丝狠毒。既然他们都想看她凤鸾殿的笑话,她就让他们舍命嘲讽,无望继位!失去血亲的苦楚,总不能让她欧阳舜华一人承担。
“君主,这是君后娘娘亲自准备的佳肴。娘娘说,她有喜讯要亲口告知君主。”
孙清心中忐忑,他知道自己正处在权势的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君主。
王衍,新晋的护国司司主,正跪在堂下,面色凝重。君主宋谦的脸上乌云密布,孙清担心君主的怒火会波及自己,可他迫于君后的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君主请示。
“回禀君主,若君主与娘娘有要事相商,臣愿退至偏殿,等臣的部下到来,再定臣的罪罪。”
王衍深深一拜,姿态谦卑。
宋谦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孙清立刻领着王衍走向偏殿。顺义殿内,灯火辉煌,一时间,宫殿又恢复了它应有的安宁。
欧阳舜华一边为宋谦捶腿,一边轻声说道:“殿选的结果,太子已向君主禀报。臣妾闻君主近日忙于朝政,未能安心进食,故今日特制安神汤,望君主保重龙体,切不可过度劳累。”
“册封的诏书,朕已经差人送去了何府与朝家。”
得了宋谦的准话,欧阳舜华自以为得计,手下的劲道不禁多了几分。
“朝、何两家效忠君主多年,既得了君主的诏书,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以辅储君。”
宋谦轻抚着欧阳舜华头上的珠钗,那一瞬的温柔,让欧阳舜华心神一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被悲情所替代。
“舜华,你跟随朕多年,自然明白,无论将来谁承了朕的位,你都是唯一的天后。”
宋谦语气中的决绝,不容旁人置喙。
“臣妾,遵命。”
欧阳舜华侧身行礼,眼中的光芒再次黯淡。她侍奉君主多年,怎能听不出君主话语中的深意?与帝王谈儿女私情,真是凉薄又可笑。她自嘲地笑了笑,自己又一次坠入宋谦编制的幻境,难以自拔。自从她亲子宋境惨死异乡,她就已经看透了君主的虚伪面目。什么爱情也好,亲情也罢,终究是皇权的垫脚石。
君主不愿她插手东宫之事,但那储君之位,本应是她儿子宋境的!如今的储君宋义不过是个身患喘疾的废人;至于宋城,空有野心难握实权,不足为患。只要她能稳固东宫的主位,逐步渗透自己的势力,不久之后,东宫只会是一具有名无实的空壳。
“臣妾,先行告退。”
欧阳舜华逐步退出了顺义殿,乘上返回凤鸾殿的轿辇。她的心中虽有千般波涛,但面上却未露分毫。她日后必须更加谨慎,才能在这权力的漩涡中,稳住自己的立足之地。
夜色如墨,顺义殿内的灯火逐一熄灭,仅余几盏微弱的官灯,它们摇曳的光晕在空旷的殿堂中投下长长的阴影,映照出一片深邃的寂静。
“君主,王司主的部下到了。”
孙清轻声通报,领着狱卒步入殿中,随后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
关门的声响吓弯了狱卒的背脊,他环顾一周并未寻得王司主的身影,依稀只感受到堂上审视的双目。
“奴王五,叩见君主。”
王五的声音带着颤抖,他跪地磕头,额头几乎触碰到冰冷的地面,眼中满是恐惧,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触怒了面前的君主。
“朕听闻,安和公主给了不少的钱财,只求你为她行个方便。”
宋谦声音威严,又吓得王五浑身颤抖了起来。
“奴......不敢背叛王司主,更不敢违抗君令。安和公主私下入狱看望朝都重犯,奴不得不有所提防。何况今日,安和公主又带了外人......”
“起来回话。孙清,赐茶。”
宋谦正襟危坐,自带压迫感。
“谢君主。”
王五接过孙清手中的茶杯,一饮而尽。他心想着还是皇宫里的待遇好,总比永不见天日的牢狱舒适得多。王五手中握有帝姬与朝锦歌谈话的信息,自然也想为自己谋份更好的差事。
“智元帝姬与朝家二小姐看着像是旧相识。起初,朝家二小姐并不愿为帝姬开罪,奈何帝姬声称自己被朝都奸人所害,求朝家二小姐揭开这背后的阴谋。智元帝姬言辞恳求,恐怕幕后之人与朝都官妓勾结,才酿成南下的祸事......”
王五话未说尽,身子止不住的抖动着,连同手上的茶杯一同摔落在地上,赤目无息。
孙清听见了殿内的声响,悄声入殿,收拾残局。
“收拾干净,别污了朕的眼。”
宋谦合了眼,依旧端坐在正堂上。
孙清俯身,手指轻触王五的颈侧,感受到一片死寂。他站起身,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暗卫们迅速行动,将王五的尸体和那片沾染了血迹的地毯一同带走,不留一丝痕迹。
“君主,王司主还在偏殿候着。”孙清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在孙清的轻声询问之后,宋谦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透过深邃的黑暗,似乎在思考王五临死之言是否可靠。
“你亲自送王司主出宫,确保他明白朕的决断。他的部下混淆视听,污蔑皇室公主,罪该如此。”
孙清微微颔首,转身退出了殿。宋谦的目光随着孙清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再次闭上了眼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宋谦为了自己江山微固,或许错杀过很多无辜之人。可皇室的权威不容质疑,更何况此事牵连甚大,他不知朝锦歌知情多少,又参与了多少;他的人必须赶在朝锦歌前面,将幕后之人捉拿归案。如此,才算是保全了皇家的颜面。
至于王五,他只能将密言深埋地里,再无见天之日。
王衍此刻正在偏殿内焦急地等待着,直至孙清再次现身,他的眼中才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孙总管,君主有何吩咐?”王司主急切地问道。
孙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看着王衍,缓缓开口:“王司主,君主下令,已经差人料理了王五的尸首。王五贪财好贿,已然触了天子的怒。杀一儆百,希望王司主能明白君主的良苦用心。”
王司主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他的声音颤抖着,试图解释:“孙总管,我...我并不知道部下会做出如此之事,我对此并不知情。还请孙总管替我向君主澄明啊......”
孙清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漠:“王司主,君主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你应该知道,君主并未追究护国司的责任,已经是对你网开一面。王司主还是赶快出宫,别让老奴为难。”
王衍噤声,任凭侍卫将其带出了宫。起初,王五只是将安和公主频繁下狱的事情向他禀明,可他碍于君后的威严,并不敢阻拦安和公主的所作所为。今日,他抓准了时机,向君主澄明,不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连累王五丧命。
时至今日,王衍才终究明白,顺义殿堂,公允绝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唯有保住皇室的颜面、剔除皇室的丑闻,才能稳固君主所谓的江山社稷。
***
月光银瀑般倾泻,轻柔地铺洒在凤鸾殿外的石板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
安和公主发髻半绾,鹅黄色的长裙随风轻摆,她急匆匆地往凤鸾殿赶去,步履间带着几分焦虑不安。王芊羽的坐辇停在殿外,王芊羽从殿内缓缓步出,迎面撞见了安和公主焦急的身影。
阿萱立刻护住王芊羽的身子,大声嚷道:“安和公主走路还是稳妥些,切莫冲撞了侧妃娘娘的孕体。”
安和不屑地望向王芊羽,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她一个小小的太子侧妃,竟敢在她面前作威作福,真是不自量力。
“本宫当是谁不识好歹,拦了本公主的去路。原来是太子侧妃啊。若是本宫没记错的话,今日是东宫殿选,东宫的主位已经有了分晓,无论谁是太子妃,你王芊羽今后在东宫必是矮人一头。若是不想在皇宫中也低人一等,最好别再招惹本宫。”
安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意。
王芊羽握紧了拳头,若非是君后为了掌权东宫,攒了东宫殿选的局,她王芊羽怎会沦落至此。
“本宫的侍女也只是为了保护皇嗣的安稳,不想冲撞了安和妹妹。不过安和妹妹倒是提醒了本宫,今日君后主持东宫殿选,却等不见安和妹妹的身影。不知妹妹今日出宫去了何处?”
王芊羽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挑衅。
安和公主强撑着脸面,她的心中虽然有些不安,但在王芊羽面前,她绝不会露出怯意。
“现在本宫的行程难道还要差人誊抄一份送至太子侧妃手中不成?” 安和公主的话语中透着不耐烦,她不想再与王芊羽纠缠,只想尽快进入凤鸾殿与母后澄情。
“安和妹妹说笑了,本宫只想提醒妹妹,母后动了怒,妹妹可得好好安慰一番,才行啊。”王芊羽自顾踏上坐辇,她的心中闪过一丝大仇得报的快感,嘴角的笑意更甚。
凤鸾殿内,欧阳舜华的心腹皆跪在堂下,头颅低垂,仿佛在等待着命运般的裁决。安和的目光扫过殿内一片狼藉,立刻差人闭了殿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试图打破殿内沉重的寂静。
“可是殿选出了差池?母后再不济也不可在王芊羽面前失了态,切莫顺了她的意。”安和挽着欧阳舜华回到主位,又顺势坐在她身旁。
许是听见‘殿选’二字,逐渐恢复平息的欧阳舜华又激动起来,随意捻起手边的玉碗向地上摔去。玉碗碎裂的声音清脆而刺耳,汤羹四溅,如同她心中无法平复的怒火,在地毯上留下不可泯灭的痕迹。
“好一个太子,好一个君主!父子联起手来,偏偏把本宫蒙在鼓里,现在连她一个小小的太子侧妃也敢跟本宫呛声!”
欧阳舜华握住安和的气力又大了几分,现如今她能有所依靠的,便只剩下安和了。
安和轻拍欧阳舜华的肩背,安慰道:“可是大哥不曾中意母后安排的女眷,立了旁人为妃?”
欧阳舜华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他要是如此,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本宫何须费神?偏太子假意顺从本宫,害本宫松了弦,让他钻了空子。君主早已拟旨,无论今日是谁获选,其册封之礼,皆都挪到皇庙礼佛之后。待到那时,让那王芊羽率先诞下皇嗣,即使太子妃是本宫的人,也再难让东宫易权了......”
“好好的东宫殿选,大哥怎会提及皇庙礼佛之事?”安和觉得事有蹊跷,定是有人在太子背后为其出谋划策。她的目光穿透重重帷幕,似乎想要看穿太子背后的阴谋。
欧阳舜华长叹一声:“今时不同往日。太子本就不满本宫干涉东宫琐事,自然也能知晓本宫攒局殿选意欲为何。太子不愿择妃,只得出此缓兵之计,延后太子妃的册封礼。现在说什么都已晚了,想必太子妃的辇车已经驶往皇庙了......”
“东宫殿选不过是母后为了钳制东宫的一步棋,废了便弃了。王芊羽不过暂且得意,一来,她腹中的皇嗣仍有数月才可待产,二来,不知其胎是皇子还是公主......何况,她当下最紧要的不是与我们相斗,而是安心保胎。无论是王芊羽还是太子妃,母后最想制衡的,是东宫。大哥自小患疾,我看这些时日,他倒是有所好转,甚至与正常人无异。”
安和所言帮着欧阳舜华理清了事由。她倒是忘了,如今的太子,仍该是缠绵病榻的病患才是。
“不过就算是大哥继位,母后之位又有谁能动摇?母后更应该宽心才是。”安和起身,端起一旁茶壶,为欧阳舜华添了杯橘茶。橘香四溢,颇有安神的功效。
“左不过是你三哥殁了,本宫没了夺储君位的指望,再是你那不上进的舅舅,拖累了欧阳家的千古名声。如今,你皇姊仍在狱中,本宫怎甘愿放手啊......”
提及智元帝姬,安和停了手中的动静,蓦地跪在堂下。
“南岐祸事,恐怕另有隐情。”
欧阳舜华颤颤巍巍地起了身,看着安和斩钉截铁的模样,心中也猜到了几分。
“今日殿选,本宫差人四处寻你,你究竟出宫去了何处?”
“今日是朝家二小姐的及笄宴,我亲自前往为其庆生,借由带走了人。我依皇姊之托,将朝锦歌带去了狱里。皇姊坚持遣散闲杂人等,只余下她和朝锦歌。就差一步,我便能扣了朝锦歌,不想宋城从中作梗,坏了我的事。”
宋城处处跟她作对,安和早就视其为眼中钉。
“朝锦歌毕竟是名门贵女,其父亲朝骏如今是六司之首,你怎能在朝家宴席蓦然扣下朝锦歌?何况朝家女公子不是普通的闺房女子,她在南下领兵,是动过刀剑之人。就是她亲手押回你皇姊,她又怎会随你差遣下狱?”
欧阳舜华的连连发问,安和不知如何应答。
“朝锦歌不是无礼之人,是我在狱前用了母后派遣的暗卫,动了剑,截退了朝锦歌的去路......”
安和还未说完,欧阳舜华气不打一处来,掌中的茶杯又成了众矢之的。
“胡闹!狱前都是王芊羽母族的亲信,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动了刀,若王家不是个嘴严的主儿,只怕明日弹劾你的奏折,你我都招架不住!”
安和受了训,只觉心中委屈。她一心想要救出皇姊,哪里还顾上律法一说?
“既然我行了此事,本就知这是一步险棋。若是能一举成事,救出皇姊,那安和所为也是值得的。偏那宋城不知从何处冒出,亲自接走了朝锦歌,这才出了差池。”
“宋城能言善辩,难道家宴的亏你都白挨了吗?!他与朝家女公子一同拜师,素来交好,如今你被抓住了把柄,又招惹了朝家,再无回头路可言!这些时日,你不便露面,就在自己的寝宫安生歇着吧!”欧阳舜华扶额,无奈道。
安和仍想为自己辩驳几句:“若是三哥还在,大哥是个病秧子,四哥困在宫寺,我又何至于此!”
失子之痛,何其哀矣。
欧阳舜华用尽了全身的气力,步下主位,挽起安和,宽慰道:“从此,你便只有一个哥哥了。”欧阳舜华眼中闪过一丝狠毒。既然他们都想看她凤鸾殿的笑话,她就让他们舍命嘲讽,无望继位!失去血亲的苦楚,总不能让她欧阳舜华一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