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坐在轿子上的李婼也在思考。
季钰......
一个落魄世家大族出来的探花郎。
她原以为是父皇为了打压世家大族所以贬他,毕竟洛阳季家即使没落了,但也还是有些实力的,世家权力或者威信过高一直都为君主所忌惮。
所以李置这些年一直在扶持寒门子弟(寒门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和平民的概念不同)或者平民出身的进士和官员。
可是父皇现在又把这个季钰指给她做老师,很明显不是要打压季家,那……
“哎,父皇啊......”李婼叹口气,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捻起她刚让宫女准备的小点心,凑到嘴边咬了一口。
太甜了。
她皱皱眉,把糕点放了回去。
————
皇宫外
烟雨朦胧,天地间似笼上了一层轻纱。道路两旁翠绿的柳枝随风轻摇,洒下一地细碎的雨滴。
宽阔的大道上水汽弥漫,行人稀少,几辆马车缓缓行进着,唯一袭玄衣,手持油纸伞,独自漫步于细雨之中。
他身着一身朴素长袍,长身玉立,腰间系着白玉腰带,显得腰身劲瘦。
那人踏上青石台阶,一双指节分明的手轻抬伞沿,显露出藏于伞下的容颜:
一双忧郁的眼眸深邃如夜,瞳孔漆黑,他的肤色偏浅,略显苍白,俊逸儒雅的面容显得格外温柔,周身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书卷气息。
“子清,来的这么早啊。”
台阶上走下一位中年男子,下巴留着的一撮黑色胡须为他增添了几分文雅。
“子清”微笑着对他点头,“成兄。”
中年人也点点头,接着叹了口气,对他说:“这天气无常啊,我昨晚在翰林待了一宿,本来一开始好好的,谁知半夜就下起雨了。”
“京城的天气向来如此。”
“是啊,也许过两天就放晴了。”
接着他又抬头看天,意味深长地说道:“人也是如此,失意只是一时的,子清千万要看开些。”
子清点点头,唇角弯了弯,整个人显得无比清俊儒雅。
“我先告辞了,还有公务在身,就先行一步了。”中年男子对他笑了笑,撑起伞准备踏下台阶。
子清点点头,“成兄慢走。”
两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子清的脸上恢复了平静,继续朝着翰林院的大门走去。
成明走出几步,心中似乎有所牵绊,不禁回头望望,正看到子清的身影消失在翰林院的大门之后。
他回过头,心中暗自叹息,如此杰出的人才,竟然被局限在这翰林院的小小庶吉士职位上,可惜,可惜啊!
他不禁望向皇宫的方向,轻声道:“这圣心真是难测啊。”
叹息之余,转身正要走,成明忽地被后面的一个官员拍住肩膀:“成兄,你站在这作甚?”
他回过头一看,是同僚王期。
“王兄,哦,我正要出门办差事。”
“你不知道吗?圣旨要到翰林院了,咱们得去接旨。”
“圣旨?”成明一边不明所以,一边转身回翰林院,他昨晚一直呆在翰林院处理公事,消息不比旁人灵通。
”对啊,”王期靠近他,压低嗓音悄声说道,“听说皇上已经选定了老师,就是从我们翰林院中选出来的。”
“那我得去换朝服。”成明一听他这么说,心里有数了,幸好他的朝服放在翰林苑里。
“你快去吧,成兄。”
......
两人边说边走进翰林院内。
翰林院
一大早刚得知杨公公要来宣旨,所有官员都身着朝服,神色肃穆地站在庭院中。
有些人彼此交换着目光,猜测着圣旨的内容,却又不敢妄自揣测。
这时是中午,正是太阳大的时候,不少人的汗水沿着额头滑落,背后也被汗水浸透,然而无人有丝毫失态。
院内的气氛紧张而庄重,随着太监杨公公的到来,这种气氛达到了顶点。
杨公公面色白皙,身材消瘦,步履轻盈,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穿过翰林院的大门,身后跟着4名小太监,其中一个小太监手中捧着黄色的圣旨。
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杨公公站在他们面前,展开圣旨,用清亮的声音宣读起来。
“皇帝诏曰:朕以承天命,绍祖宗之业,统御海内,抚育万民。念卿宿望清重,德懋才劭,历年茂著,辅导朕躬,有劳于社稷。今朕三子需良师益友以教之。特授王正贤,刘莫为,季钰三人为太傅,分以辅导二公主李玥,四皇子李璟,六公主李婼,成就德器,助朕承天命,保定皇家。勉之哉,勿替朕命,善辅导朕子,以弘仁教,以广德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杨公公宣读完后,把手中圣旨交给跪在前方的王正贤。王正贤恭敬地接过圣旨。
季钰和刘莫为二人也随着王正贤叩头谢恩:“臣谢主隆恩。”
而圣旨一宣读完,周围其他跪着的官员就开始各怀心思。
任命王正贤和刘莫为他们能理解。皇上不想把柳远分给三位皇子里的任意一个,意思很明显,和稀泥嘛,任谁也看不出来陛下心里适宜的储君人选,只是这季钰……
一个小小的庶吉士,给六公主当太傅。
这圣旨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人群里有些聪明的官员心中有些许猜测。
只给六公主安排这么一位年轻的太傅,而且这季钰看样子还不讨皇上喜欢,说不定皇上的意思是六公主无缘皇位。
毕竟陛下从没把六公主当成皇储来培养,皇上虽然宠着六公主,可是从来没给六公主安排过实事,要知道,二公主和四皇子从14岁就开始接触朝政了。
有些官员摇摇头,认为自己是揣摩到了圣心。
而跪在人群里的成明回头望了望队伍后面的季钰。
陛下先是贬他,其后又让他成为公主太傅,这……难不成还是想要拉拢洛阳季家,不想寒了季家的心?
杨公公把底下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在圣旨被接下后,笑眯眯的对着三人恭维:“三位大人都是国之栋梁啊,教导皇子如此重大的任务就落在大人们的身上了,旁人可轻易得不到陛下如此厚望。”
刘莫为和季钰陆续起身,刘莫为走到王正贤身边站定,而季钰则走到他们身后,静静地立着。
“杨公公言重了,”刘莫为拱手回应,“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王正贤侧目看了刘莫为一眼。
他们身后的季钰则跟随王正贤和刘莫为的步伐,一同拱手行礼,以示敬意。
杨公公依旧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态,似乎没有注意到王正贤和刘莫为之间的微妙互动。
他的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季钰。这位季郎君容貌俊朗,举止优雅,即便是站在王正贤和刘莫为之后,也难掩其出众的气质,身高更是明显地高出了他们一头。
“王大人与刘大人明日下朝后就请前往二位皇子的府上履职,季大人还请入宫教导六公主。”
随着杨公公的话音落下,一位体态丰满的太监将手中的托盘递至季钰身旁,托盘上摆放着的是一块显眼的通行令牌。
“这是宫禁通行令牌,季大人往后每次进宫辅导六公主时,还请随身携带。”杨公公在太监退回原位后,随即说明道。
“有劳公公。”季钰收下令牌,太监重新退回到杨诚身后。
“那杂家就先行告退了,陛下那里还有事吩咐杂家。三位大人请留步。”杨公公手执拂尘,正往门外走,三人送着他走到门口。
等到杨公公及太监们离去,王正贤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拉着旁边的近侍低声询问:“事情办妥了吗?”
“大人,您尽可放心,小人已经将钱袋交到了钱公公手中。”近侍轻声回应,语气中充满谨慎。
王正贤满意点点头。
他和刘莫为虽说处于同等官职,但他的声望是略高于刘莫为的。
其他两个人可以不送“人情礼”,也不大合适。既是他接了圣旨,他就必须得送,否则得罪了杨公公,那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就算白费功夫了。
但杨诚身为皇上身边的亲信大太监,不宜直接接受礼赠,毕竟当今圣上极其厌恶和警惕臣宦勾结。
因此,杨公公的高徒钱齐便成了间接传递的桥梁。
王正贤摸着胡子,一脸喜色。
而刘莫为在杨诚走后,皱着眉头一脸深思地走进院内,却只走了一两步就被人挡住了,四处都是恭贺声。
“刘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啊,成为了四皇子的太傅,以后……”
“哎呀,刘大人,恭喜恭喜啊!”
……
王正贤和季钰那里也同样是恭贺声不断。
不同的是,王正贤面带春风,神情得意,向他道贺的人似乎都比其他两位更多。
他将辅导的是如今年纪最长的二公主。
二公主天资聪颖,性格谨慎,深得陛下的信任,是最可能登上储君位置的皇子。仅此一点,便是其他两位无法比拟的优势。
季钰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微笑着面对那些恭贺他的人。与刘莫为面对恭贺时的焦躁不安、王正贤的傲气形成鲜明对比,更衬得他整个人风光霁月。
“季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啊,年纪轻轻便担当了公主太傅的位置。”一位同僚笑得灿烂同他说道。
“明兄过奖了。”
季钰这边恭贺的人是最少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季钰的职位是最低的,辅导的六公主也是跟皇位无缘,想要同他结交的人自然也少。
如此来恭维他的人多半是他的同年或是有意同洛阳季家结交的人。
跟他同年科考的人初入官场,还看不清陛下对季钰先贬后陟背后的缘由,这些人是来打探情况的。
毕竟,在官场上讲究的是等价交换,他们要权衡季钰身上有什么可以值得他们结交的地方,洛阳季家究竟是没落了,季钰这个人才是他们最关注的。
“子清啊,要好好辅导六公主啊,这可是陛下对你的认可。”
王正贤挺胸阔步面带笑容地朝着季钰走来,周围的官员自动地让开一条道。
“是,下官知晓。”季钰垂下眼睫,抬手行礼。
“哈哈哈,好好好。子清啊,令尊嘱托我要好好照顾你,如今看来,子清的仕途大有可为啊。”
王正贤摸摸下巴上的胡须,豪迈地笑着,顺带着走上前拍拍季钰的肩膀。
季允确实同他有些交情,前些年季家还算风光时,王正贤跟他有频繁交往,如今嘛……季家没落了,他的前途可是一片光明,自然也不大跟季家的人联系。
况且前些日子看陛下的态度,似是不喜季钰,难说跟他背后的季家有没有什么关联,他避嫌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答应“老友”的嘱托呢,不过是面上过得去罢了。
官场上哪有这么多君子之交,多的是利益所趋,价值交换。
不过如今这季钰又成为了六公主太傅……
他要重新掂量季家的地位了。
“家父近些年因身体原因未曾同王大人联系,多谢大人赞誉,晚辈担不起一声照顾。”
季钰微笑着,深深作揖。这是他作为晚辈的礼节。
王正贤笑着,也没有寒暄多长时间,只说还有事务处理便离开了。
前院里的官员见王正贤走了,也大多都散了。
站在圈外的成明这时才能挤进季钰身旁。他看着季钰,心里不禁是一阵佩服。
成明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当时一听到王正贤的话便觉不妥。其他人可能听不出猫腻,可他本就心思细腻,又被锤炼这么多年,早就有了超出旁人的洞察力。
季钰......
一个落魄世家大族出来的探花郎。
她原以为是父皇为了打压世家大族所以贬他,毕竟洛阳季家即使没落了,但也还是有些实力的,世家权力或者威信过高一直都为君主所忌惮。
所以李置这些年一直在扶持寒门子弟(寒门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和平民的概念不同)或者平民出身的进士和官员。
可是父皇现在又把这个季钰指给她做老师,很明显不是要打压季家,那……
“哎,父皇啊......”李婼叹口气,一只手托着腮,另一只手捻起她刚让宫女准备的小点心,凑到嘴边咬了一口。
太甜了。
她皱皱眉,把糕点放了回去。
————
皇宫外
烟雨朦胧,天地间似笼上了一层轻纱。道路两旁翠绿的柳枝随风轻摇,洒下一地细碎的雨滴。
宽阔的大道上水汽弥漫,行人稀少,几辆马车缓缓行进着,唯一袭玄衣,手持油纸伞,独自漫步于细雨之中。
他身着一身朴素长袍,长身玉立,腰间系着白玉腰带,显得腰身劲瘦。
那人踏上青石台阶,一双指节分明的手轻抬伞沿,显露出藏于伞下的容颜:
一双忧郁的眼眸深邃如夜,瞳孔漆黑,他的肤色偏浅,略显苍白,俊逸儒雅的面容显得格外温柔,周身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书卷气息。
“子清,来的这么早啊。”
台阶上走下一位中年男子,下巴留着的一撮黑色胡须为他增添了几分文雅。
“子清”微笑着对他点头,“成兄。”
中年人也点点头,接着叹了口气,对他说:“这天气无常啊,我昨晚在翰林待了一宿,本来一开始好好的,谁知半夜就下起雨了。”
“京城的天气向来如此。”
“是啊,也许过两天就放晴了。”
接着他又抬头看天,意味深长地说道:“人也是如此,失意只是一时的,子清千万要看开些。”
子清点点头,唇角弯了弯,整个人显得无比清俊儒雅。
“我先告辞了,还有公务在身,就先行一步了。”中年男子对他笑了笑,撑起伞准备踏下台阶。
子清点点头,“成兄慢走。”
两人擦肩而过的瞬间,子清的脸上恢复了平静,继续朝着翰林院的大门走去。
成明走出几步,心中似乎有所牵绊,不禁回头望望,正看到子清的身影消失在翰林院的大门之后。
他回过头,心中暗自叹息,如此杰出的人才,竟然被局限在这翰林院的小小庶吉士职位上,可惜,可惜啊!
他不禁望向皇宫的方向,轻声道:“这圣心真是难测啊。”
叹息之余,转身正要走,成明忽地被后面的一个官员拍住肩膀:“成兄,你站在这作甚?”
他回过头一看,是同僚王期。
“王兄,哦,我正要出门办差事。”
“你不知道吗?圣旨要到翰林院了,咱们得去接旨。”
“圣旨?”成明一边不明所以,一边转身回翰林院,他昨晚一直呆在翰林院处理公事,消息不比旁人灵通。
”对啊,”王期靠近他,压低嗓音悄声说道,“听说皇上已经选定了老师,就是从我们翰林院中选出来的。”
“那我得去换朝服。”成明一听他这么说,心里有数了,幸好他的朝服放在翰林苑里。
“你快去吧,成兄。”
......
两人边说边走进翰林院内。
翰林院
一大早刚得知杨公公要来宣旨,所有官员都身着朝服,神色肃穆地站在庭院中。
有些人彼此交换着目光,猜测着圣旨的内容,却又不敢妄自揣测。
这时是中午,正是太阳大的时候,不少人的汗水沿着额头滑落,背后也被汗水浸透,然而无人有丝毫失态。
院内的气氛紧张而庄重,随着太监杨公公的到来,这种气氛达到了顶点。
杨公公面色白皙,身材消瘦,步履轻盈,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穿过翰林院的大门,身后跟着4名小太监,其中一个小太监手中捧着黄色的圣旨。
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杨公公站在他们面前,展开圣旨,用清亮的声音宣读起来。
“皇帝诏曰:朕以承天命,绍祖宗之业,统御海内,抚育万民。念卿宿望清重,德懋才劭,历年茂著,辅导朕躬,有劳于社稷。今朕三子需良师益友以教之。特授王正贤,刘莫为,季钰三人为太傅,分以辅导二公主李玥,四皇子李璟,六公主李婼,成就德器,助朕承天命,保定皇家。勉之哉,勿替朕命,善辅导朕子,以弘仁教,以广德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杨公公宣读完后,把手中圣旨交给跪在前方的王正贤。王正贤恭敬地接过圣旨。
季钰和刘莫为二人也随着王正贤叩头谢恩:“臣谢主隆恩。”
而圣旨一宣读完,周围其他跪着的官员就开始各怀心思。
任命王正贤和刘莫为他们能理解。皇上不想把柳远分给三位皇子里的任意一个,意思很明显,和稀泥嘛,任谁也看不出来陛下心里适宜的储君人选,只是这季钰……
一个小小的庶吉士,给六公主当太傅。
这圣旨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人群里有些聪明的官员心中有些许猜测。
只给六公主安排这么一位年轻的太傅,而且这季钰看样子还不讨皇上喜欢,说不定皇上的意思是六公主无缘皇位。
毕竟陛下从没把六公主当成皇储来培养,皇上虽然宠着六公主,可是从来没给六公主安排过实事,要知道,二公主和四皇子从14岁就开始接触朝政了。
有些官员摇摇头,认为自己是揣摩到了圣心。
而跪在人群里的成明回头望了望队伍后面的季钰。
陛下先是贬他,其后又让他成为公主太傅,这……难不成还是想要拉拢洛阳季家,不想寒了季家的心?
杨公公把底下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在圣旨被接下后,笑眯眯的对着三人恭维:“三位大人都是国之栋梁啊,教导皇子如此重大的任务就落在大人们的身上了,旁人可轻易得不到陛下如此厚望。”
刘莫为和季钰陆续起身,刘莫为走到王正贤身边站定,而季钰则走到他们身后,静静地立着。
“杨公公言重了,”刘莫为拱手回应,“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王正贤侧目看了刘莫为一眼。
他们身后的季钰则跟随王正贤和刘莫为的步伐,一同拱手行礼,以示敬意。
杨公公依旧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态,似乎没有注意到王正贤和刘莫为之间的微妙互动。
他的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季钰。这位季郎君容貌俊朗,举止优雅,即便是站在王正贤和刘莫为之后,也难掩其出众的气质,身高更是明显地高出了他们一头。
“王大人与刘大人明日下朝后就请前往二位皇子的府上履职,季大人还请入宫教导六公主。”
随着杨公公的话音落下,一位体态丰满的太监将手中的托盘递至季钰身旁,托盘上摆放着的是一块显眼的通行令牌。
“这是宫禁通行令牌,季大人往后每次进宫辅导六公主时,还请随身携带。”杨公公在太监退回原位后,随即说明道。
“有劳公公。”季钰收下令牌,太监重新退回到杨诚身后。
“那杂家就先行告退了,陛下那里还有事吩咐杂家。三位大人请留步。”杨公公手执拂尘,正往门外走,三人送着他走到门口。
等到杨公公及太监们离去,王正贤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拉着旁边的近侍低声询问:“事情办妥了吗?”
“大人,您尽可放心,小人已经将钱袋交到了钱公公手中。”近侍轻声回应,语气中充满谨慎。
王正贤满意点点头。
他和刘莫为虽说处于同等官职,但他的声望是略高于刘莫为的。
其他两个人可以不送“人情礼”,也不大合适。既是他接了圣旨,他就必须得送,否则得罪了杨公公,那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就算白费功夫了。
但杨诚身为皇上身边的亲信大太监,不宜直接接受礼赠,毕竟当今圣上极其厌恶和警惕臣宦勾结。
因此,杨公公的高徒钱齐便成了间接传递的桥梁。
王正贤摸着胡子,一脸喜色。
而刘莫为在杨诚走后,皱着眉头一脸深思地走进院内,却只走了一两步就被人挡住了,四处都是恭贺声。
“刘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啊,成为了四皇子的太傅,以后……”
“哎呀,刘大人,恭喜恭喜啊!”
……
王正贤和季钰那里也同样是恭贺声不断。
不同的是,王正贤面带春风,神情得意,向他道贺的人似乎都比其他两位更多。
他将辅导的是如今年纪最长的二公主。
二公主天资聪颖,性格谨慎,深得陛下的信任,是最可能登上储君位置的皇子。仅此一点,便是其他两位无法比拟的优势。
季钰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微笑着面对那些恭贺他的人。与刘莫为面对恭贺时的焦躁不安、王正贤的傲气形成鲜明对比,更衬得他整个人风光霁月。
“季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啊,年纪轻轻便担当了公主太傅的位置。”一位同僚笑得灿烂同他说道。
“明兄过奖了。”
季钰这边恭贺的人是最少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季钰的职位是最低的,辅导的六公主也是跟皇位无缘,想要同他结交的人自然也少。
如此来恭维他的人多半是他的同年或是有意同洛阳季家结交的人。
跟他同年科考的人初入官场,还看不清陛下对季钰先贬后陟背后的缘由,这些人是来打探情况的。
毕竟,在官场上讲究的是等价交换,他们要权衡季钰身上有什么可以值得他们结交的地方,洛阳季家究竟是没落了,季钰这个人才是他们最关注的。
“子清啊,要好好辅导六公主啊,这可是陛下对你的认可。”
王正贤挺胸阔步面带笑容地朝着季钰走来,周围的官员自动地让开一条道。
“是,下官知晓。”季钰垂下眼睫,抬手行礼。
“哈哈哈,好好好。子清啊,令尊嘱托我要好好照顾你,如今看来,子清的仕途大有可为啊。”
王正贤摸摸下巴上的胡须,豪迈地笑着,顺带着走上前拍拍季钰的肩膀。
季允确实同他有些交情,前些年季家还算风光时,王正贤跟他有频繁交往,如今嘛……季家没落了,他的前途可是一片光明,自然也不大跟季家的人联系。
况且前些日子看陛下的态度,似是不喜季钰,难说跟他背后的季家有没有什么关联,他避嫌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答应“老友”的嘱托呢,不过是面上过得去罢了。
官场上哪有这么多君子之交,多的是利益所趋,价值交换。
不过如今这季钰又成为了六公主太傅……
他要重新掂量季家的地位了。
“家父近些年因身体原因未曾同王大人联系,多谢大人赞誉,晚辈担不起一声照顾。”
季钰微笑着,深深作揖。这是他作为晚辈的礼节。
王正贤笑着,也没有寒暄多长时间,只说还有事务处理便离开了。
前院里的官员见王正贤走了,也大多都散了。
站在圈外的成明这时才能挤进季钰身旁。他看着季钰,心里不禁是一阵佩服。
成明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当时一听到王正贤的话便觉不妥。其他人可能听不出猫腻,可他本就心思细腻,又被锤炼这么多年,早就有了超出旁人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