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寻
作者:温槑
这是一个寒冬的深夜。空旷冷寂的天地中,一个人在疾走。
看着不远处巨大的黑影,恐惧,迷茫的心中生出一丝希望。
到了,快到了。
她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往前跑。说是跑,其实踉踉跄跄地,只比走快一点。她已经没力气了。
天黑得不见一颗星,萧瑟的风卷着沙砾枯叶袭来。
突然脸上落了几滴湿润。
雨下大之前,她要赶到城门口。她提起力气跑着。
到了城门口,才发现空中飘着白晶晶的东西。她伸手接住,那白色就消融了。原来是下雪了。雪总比雨好一些。
城门紧闭着。她想问问现在是什么时辰。敲门,无人应答。
雪越下越大,无数晶莹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狂舞。
还要等多久?她心里焦急,趴在门缝上,看着里面,空空无一人,心里凄凄然。
只能继续等。她缩成一团,蹲在墙根避风。
风雪声中多了“嗒嗒”的声音。
她静心仔细听着。是马蹄声。
她害怕极了。脑海中出现贼人的狠恶模样。
这地方根本无处藏身。
声音越来越近,她惊慌着,决定离开这里。
她伏着身子,跑到城楼拐角,躲了起来。
“吁~~”
那人下了马,将马栓住,走到城门楼下,抖了抖身上的雪,而后撑起伞,向外望着。
花玉坐在地上,埋着头,蜷成一团。雪很快落了满头满身,头顶上的雪被体温烘化了,水从耳后,流到下巴,又顺着脖子流到衣裳上。她感觉到冷。
她已确定他不是那伙匪徒。也许他只是一个寻常的旅人,她想着。可是即使不是匪徒,也可能是坏人。
她一动不动,腿脚因为紧张而僵硬发麻。
她微微伸了伸腿。
还未等她收起来,只听见一声呵斥。
“干什么的!过来。”
她没有回应,也没有过去。右脚因为压的时间太久,麻酥酥地,用不上力。逃也不能逃了吧。
“过来!”赵序又说。
见那人影不动,他手摸着腰间的匕首,警惕地走过去。
花玉扶着墙站起来。
赵序左手抓住她,右手上闪着锋利的寒光。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水莹莹且防备的眼睛。他由眼睛看向她的面庞,一个女人。她在这里做什么?
“我不是贼人。”花玉看到刀尖,连忙说。
“那你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她用力甩掉他的手,退了几步。
“那你又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她的语气不善却又有些颤抖。
“我只是一个要进城的人。”
“我也是。”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如此行径,怎能让人相信?”
“今夜风雪太大,我蹲下,好躲避风雪罢了。”
“好好的城门楼子不去,蹲这躲避风雪?”
真实想法即将脱口,花玉觉得不妥,话锋一转:“干你何事。”
“不干我事,各自安好罢。”
说完,他走回城门楼子,将伞捡起来,收拢,扔到她脚边。
此举让她断定他是一个好人。
她拿起伞,走过去。走到离他有六七步的地方,停下来,将伞放在地上。然后向里走,靠着城门坐下来。
他捡起伞。黑暗掩盖了他的笑容。
“你不怕我了?”
“我知道你不是坏人。”
“坏人是诡计多端的。”
“我知道你不是。”
花玉的声音渐弱,她的直觉告诉她,他不是。
“你最好不这么认为。”
赵序向里走了几步,靠在墙上。
花玉不同他争辩,如果他是坏人,他就不会将伞扔给她。
她太累了,身上酸酸胀胀地疼,她倚靠在墙上,睡着了。
她梦到父母惨死的画面,一下子被惊醒了。她大口喘着粗气,惊魂未定地看着四周,发现这是城门口时,她才平静下来。
此时天已经亮了。
那人刚过了城门。他的伞却留下了,就放在她身边。
她进了城,走在路上,心里重复着守门士兵告诉她的路线。
如意楼,南浦巷,堂柳巷,北柳巷。
如意楼,南浦巷,堂柳巷,北柳巷。
她看着前方。那个士兵说最高最漂亮的那个楼就是如意楼。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三层楼肯定就是如意楼了。到了如意楼就不远了。她赶忙跑了两步,到了门前,她抬头看那匾额,“如意楼”金光闪闪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她突然眩晕起来,赶忙扶着门柱缓着。
“如意楼,后边有条南浦巷,再往南走……
她抬起腿刚往前走了两步,就晕倒了。
天一亮,街上就热闹起来,本城最负盛名的酒楼——如意楼门前躺着一妙龄女子的事一下就传开了。一时间,来往的路人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各种出主意的,将路堵了个水泻不通。
店里的跑堂赶紧出来看看出了什么事。他听路人左一句,右一句地讲着,听了个半真半假,然后又赶忙跑回去告诉掌柜的。
“是一个小姑娘晕倒在咱家门口了。”
“什么小姑娘,叫几个人给她抬到一边,别耽误客人进店。”
“看衣着打扮,像是个小姐。”
“小姐?谁家的小姐?可有仆人在旁边?”
“没有,就她一人。”
“谁家小姐一人在大街上抛去露面,怕不是舫上的姑娘?”
“小的不知,只知道她穿的都是好衣裳,还戴着金手镯呢。”
掌柜的一听,走出去瞧,正看见赵序抱起那姑娘。
“哎呦,赵爷,哪里用劳驾您呢。”说着他使眼色让旁边的小伙计去抬轿子出来。
“这早知道是您家姑娘,我早就安排送回去了。”
赵序抱着她,不讲话。
“您是来吃饭的吧?可别亏您的肚子,这姑娘我帮您送回去就行了。”
轿子抬来了。
赵序将她放进轿子,拿出二两银子给了掌柜。
“用用你的伙计。”
掌柜接过银子,“赵爷客气,您随便使唤。等您回来,菜就上齐了。”
“不必了,下回吧。”
掌柜的料他要上马,快步跟去,要扶他。岂料赵序弯腰,将他吓了一跳,他连忙对着他鞠了一躬。
赵序将地上的伞捡起来,拍了几下。
掌柜的难堪。可很快他就不在意了,他满心都在寻思赵序这样身家的人怎么会稀罕一把破伞呢?他深思,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他才积攒下那么大的身家。这样想着,他由衷佩服起赵序,这世上竟有比他还抠,还会省钱的人。
“赵爷慢走。”
赵序上了马,追上了那几个人。
离如意楼两三里就有一个医馆。
几人将花玉抬进医馆,赵序又给了伙计一些赏钱。那几个伙计连忙道谢,这可赶上他们一个月工钱了。
大夫给花玉把脉,依症开了方子,让小徒抓了药。
他将方子和药递给赵序,“赵爷,照方子上的……”
“邱大夫,她能在你这住几天吗?”
“这……”
“有二十两银子,你收着。”
邱大夫将他的手推开,连忙拒绝。
“这可不行,我们医馆里没有女人,不方便照顾。”
一时发善心,倒添了个甩不掉的累赘。
赵序看了她一眼,心里生烦,扔也不能扔,看来只能将她带到画舫了。
“我下午来接她,行不行?”
“赵爷,这不妥,我答应了别家,要出诊,到时没人看她。”
“不是要命的就推了,你好好照看着,我很快就来接她。”
赵序将二十两银子往桌子上一放,就要往外走。
邱大夫拉住他,“赵爷,得先把她抬到一边去,一个姑娘家,这人来人往的,不是那么回事。”
赵序将她抱起来,“去哪?”
邱大夫连忙引路。
“这是谁的房间?”
一进屋,他就闻到一股药草和霉味混合的味道。
“是小徒的。”
“换一间。”
“那只有老朽的房间了。。”
他皱了皱眉,将她放在榻上。
“好生照料。”
一到岸边,就听闻舫里着火了。
“着火的原因找到了吗?”
“是云上舟有个客人拿着烛台跳舞,不小心点了帷帐。”
赵序脱了靴子,进了静室。丫鬟将披风和靴子拿走,烘干去了。
春鹤站在静室门外,继续说着,“厅里的帏帐烧了一半,柱子烧了一些,不过并不严重。现己叫了工匠来修,估计得花二三十两银子。”
“有没有人受伤?”
“倒也说不上受伤,只不过有几个客人慌乱之中跳了船,着了凉。我让他们留在船上歇息了。”
春鹤见他走来走去,以为他生了气。
“爷,大部分老客顾着情面,照旧给了钱。”
赵序回头看她。
“嗯。我都知道了。你现在去珍宝医馆接个人。”
“是谁?”
“问那么多做什么?马上去。”
春鹤走后,赵序换了身衣服,去云上舟看了下情况,方才回飘壶舫用饭。
春鹤带了几个人坐着轿子到了珍宝医馆。
她站在医馆门口,那邱大夫正在打盹。
她提高声音,说:“大夫,赵爷让我来接人。”
她也不进那药铺子,她闻不了药味。
邱大夫赶忙起身,走到她跟前,“炉子上还熬着药呢,等她醒了,喝了药再走吧。”
“我现在就要接她走。”
“那你们得进去抬她呢,她还迷瞪着呢。”
轿夫将人抬了出来。春鹤一瞧,清秀白皙的面庞,算不得绝色美人,也是个佳人了。
人一进轿子,她就要走。
邱大夫赶忙将已经包好的药送到她手上。
“一天两次煎服,法子上边都写着呢,莫忘,莫忘。”
“还有这是十九两银子,是扣了诊费药费剩下的。请你转交给赵爷。”
“晓得了。”
回去的路上,春鹤一直扶着她,免得她歪了下去。中途,她似乎清醒了一会,睁开眼,看了看她。她以为她醒了,问她家在哪,结果她什么也没说,又昏睡过去了。
春鹤见她的衣摆沾了泥污,想她应是遭了难。又是一个注定是呆在舫里的苦命人。春鹤想着,叹了口气。
作者:温槑
这是一个寒冬的深夜。空旷冷寂的天地中,一个人在疾走。
看着不远处巨大的黑影,恐惧,迷茫的心中生出一丝希望。
到了,快到了。
她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往前跑。说是跑,其实踉踉跄跄地,只比走快一点。她已经没力气了。
天黑得不见一颗星,萧瑟的风卷着沙砾枯叶袭来。
突然脸上落了几滴湿润。
雨下大之前,她要赶到城门口。她提起力气跑着。
到了城门口,才发现空中飘着白晶晶的东西。她伸手接住,那白色就消融了。原来是下雪了。雪总比雨好一些。
城门紧闭着。她想问问现在是什么时辰。敲门,无人应答。
雪越下越大,无数晶莹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狂舞。
还要等多久?她心里焦急,趴在门缝上,看着里面,空空无一人,心里凄凄然。
只能继续等。她缩成一团,蹲在墙根避风。
风雪声中多了“嗒嗒”的声音。
她静心仔细听着。是马蹄声。
她害怕极了。脑海中出现贼人的狠恶模样。
这地方根本无处藏身。
声音越来越近,她惊慌着,决定离开这里。
她伏着身子,跑到城楼拐角,躲了起来。
“吁~~”
那人下了马,将马栓住,走到城门楼下,抖了抖身上的雪,而后撑起伞,向外望着。
花玉坐在地上,埋着头,蜷成一团。雪很快落了满头满身,头顶上的雪被体温烘化了,水从耳后,流到下巴,又顺着脖子流到衣裳上。她感觉到冷。
她已确定他不是那伙匪徒。也许他只是一个寻常的旅人,她想着。可是即使不是匪徒,也可能是坏人。
她一动不动,腿脚因为紧张而僵硬发麻。
她微微伸了伸腿。
还未等她收起来,只听见一声呵斥。
“干什么的!过来。”
她没有回应,也没有过去。右脚因为压的时间太久,麻酥酥地,用不上力。逃也不能逃了吧。
“过来!”赵序又说。
见那人影不动,他手摸着腰间的匕首,警惕地走过去。
花玉扶着墙站起来。
赵序左手抓住她,右手上闪着锋利的寒光。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水莹莹且防备的眼睛。他由眼睛看向她的面庞,一个女人。她在这里做什么?
“我不是贼人。”花玉看到刀尖,连忙说。
“那你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她用力甩掉他的手,退了几步。
“那你又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她的语气不善却又有些颤抖。
“我只是一个要进城的人。”
“我也是。”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如此行径,怎能让人相信?”
“今夜风雪太大,我蹲下,好躲避风雪罢了。”
“好好的城门楼子不去,蹲这躲避风雪?”
真实想法即将脱口,花玉觉得不妥,话锋一转:“干你何事。”
“不干我事,各自安好罢。”
说完,他走回城门楼子,将伞捡起来,收拢,扔到她脚边。
此举让她断定他是一个好人。
她拿起伞,走过去。走到离他有六七步的地方,停下来,将伞放在地上。然后向里走,靠着城门坐下来。
他捡起伞。黑暗掩盖了他的笑容。
“你不怕我了?”
“我知道你不是坏人。”
“坏人是诡计多端的。”
“我知道你不是。”
花玉的声音渐弱,她的直觉告诉她,他不是。
“你最好不这么认为。”
赵序向里走了几步,靠在墙上。
花玉不同他争辩,如果他是坏人,他就不会将伞扔给她。
她太累了,身上酸酸胀胀地疼,她倚靠在墙上,睡着了。
她梦到父母惨死的画面,一下子被惊醒了。她大口喘着粗气,惊魂未定地看着四周,发现这是城门口时,她才平静下来。
此时天已经亮了。
那人刚过了城门。他的伞却留下了,就放在她身边。
她进了城,走在路上,心里重复着守门士兵告诉她的路线。
如意楼,南浦巷,堂柳巷,北柳巷。
如意楼,南浦巷,堂柳巷,北柳巷。
她看着前方。那个士兵说最高最漂亮的那个楼就是如意楼。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三层楼肯定就是如意楼了。到了如意楼就不远了。她赶忙跑了两步,到了门前,她抬头看那匾额,“如意楼”金光闪闪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她突然眩晕起来,赶忙扶着门柱缓着。
“如意楼,后边有条南浦巷,再往南走……
她抬起腿刚往前走了两步,就晕倒了。
天一亮,街上就热闹起来,本城最负盛名的酒楼——如意楼门前躺着一妙龄女子的事一下就传开了。一时间,来往的路人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各种出主意的,将路堵了个水泻不通。
店里的跑堂赶紧出来看看出了什么事。他听路人左一句,右一句地讲着,听了个半真半假,然后又赶忙跑回去告诉掌柜的。
“是一个小姑娘晕倒在咱家门口了。”
“什么小姑娘,叫几个人给她抬到一边,别耽误客人进店。”
“看衣着打扮,像是个小姐。”
“小姐?谁家的小姐?可有仆人在旁边?”
“没有,就她一人。”
“谁家小姐一人在大街上抛去露面,怕不是舫上的姑娘?”
“小的不知,只知道她穿的都是好衣裳,还戴着金手镯呢。”
掌柜的一听,走出去瞧,正看见赵序抱起那姑娘。
“哎呦,赵爷,哪里用劳驾您呢。”说着他使眼色让旁边的小伙计去抬轿子出来。
“这早知道是您家姑娘,我早就安排送回去了。”
赵序抱着她,不讲话。
“您是来吃饭的吧?可别亏您的肚子,这姑娘我帮您送回去就行了。”
轿子抬来了。
赵序将她放进轿子,拿出二两银子给了掌柜。
“用用你的伙计。”
掌柜接过银子,“赵爷客气,您随便使唤。等您回来,菜就上齐了。”
“不必了,下回吧。”
掌柜的料他要上马,快步跟去,要扶他。岂料赵序弯腰,将他吓了一跳,他连忙对着他鞠了一躬。
赵序将地上的伞捡起来,拍了几下。
掌柜的难堪。可很快他就不在意了,他满心都在寻思赵序这样身家的人怎么会稀罕一把破伞呢?他深思,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他才积攒下那么大的身家。这样想着,他由衷佩服起赵序,这世上竟有比他还抠,还会省钱的人。
“赵爷慢走。”
赵序上了马,追上了那几个人。
离如意楼两三里就有一个医馆。
几人将花玉抬进医馆,赵序又给了伙计一些赏钱。那几个伙计连忙道谢,这可赶上他们一个月工钱了。
大夫给花玉把脉,依症开了方子,让小徒抓了药。
他将方子和药递给赵序,“赵爷,照方子上的……”
“邱大夫,她能在你这住几天吗?”
“这……”
“有二十两银子,你收着。”
邱大夫将他的手推开,连忙拒绝。
“这可不行,我们医馆里没有女人,不方便照顾。”
一时发善心,倒添了个甩不掉的累赘。
赵序看了她一眼,心里生烦,扔也不能扔,看来只能将她带到画舫了。
“我下午来接她,行不行?”
“赵爷,这不妥,我答应了别家,要出诊,到时没人看她。”
“不是要命的就推了,你好好照看着,我很快就来接她。”
赵序将二十两银子往桌子上一放,就要往外走。
邱大夫拉住他,“赵爷,得先把她抬到一边去,一个姑娘家,这人来人往的,不是那么回事。”
赵序将她抱起来,“去哪?”
邱大夫连忙引路。
“这是谁的房间?”
一进屋,他就闻到一股药草和霉味混合的味道。
“是小徒的。”
“换一间。”
“那只有老朽的房间了。。”
他皱了皱眉,将她放在榻上。
“好生照料。”
一到岸边,就听闻舫里着火了。
“着火的原因找到了吗?”
“是云上舟有个客人拿着烛台跳舞,不小心点了帷帐。”
赵序脱了靴子,进了静室。丫鬟将披风和靴子拿走,烘干去了。
春鹤站在静室门外,继续说着,“厅里的帏帐烧了一半,柱子烧了一些,不过并不严重。现己叫了工匠来修,估计得花二三十两银子。”
“有没有人受伤?”
“倒也说不上受伤,只不过有几个客人慌乱之中跳了船,着了凉。我让他们留在船上歇息了。”
春鹤见他走来走去,以为他生了气。
“爷,大部分老客顾着情面,照旧给了钱。”
赵序回头看她。
“嗯。我都知道了。你现在去珍宝医馆接个人。”
“是谁?”
“问那么多做什么?马上去。”
春鹤走后,赵序换了身衣服,去云上舟看了下情况,方才回飘壶舫用饭。
春鹤带了几个人坐着轿子到了珍宝医馆。
她站在医馆门口,那邱大夫正在打盹。
她提高声音,说:“大夫,赵爷让我来接人。”
她也不进那药铺子,她闻不了药味。
邱大夫赶忙起身,走到她跟前,“炉子上还熬着药呢,等她醒了,喝了药再走吧。”
“我现在就要接她走。”
“那你们得进去抬她呢,她还迷瞪着呢。”
轿夫将人抬了出来。春鹤一瞧,清秀白皙的面庞,算不得绝色美人,也是个佳人了。
人一进轿子,她就要走。
邱大夫赶忙将已经包好的药送到她手上。
“一天两次煎服,法子上边都写着呢,莫忘,莫忘。”
“还有这是十九两银子,是扣了诊费药费剩下的。请你转交给赵爷。”
“晓得了。”
回去的路上,春鹤一直扶着她,免得她歪了下去。中途,她似乎清醒了一会,睁开眼,看了看她。她以为她醒了,问她家在哪,结果她什么也没说,又昏睡过去了。
春鹤见她的衣摆沾了泥污,想她应是遭了难。又是一个注定是呆在舫里的苦命人。春鹤想着,叹了口气。